初中物理笔记热学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热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物体的热现象和热能转换等内容。

初中物理课程中,热学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文将为您归纳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内容。

一、热量与能量转化1. 热和温度的概念:热是能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形式,而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大小。

温度高低决定了物体的热量高低。

2. 热平衡:当两个物体接触时,通过传导、对流或辐射等方式,热量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当两个物体达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处于热平衡状态。

3. 热量的传递方式:热量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传递,分别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4. 传导:传导是热量在物体内部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递的方式。

导体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而绝缘体则反之。

5. 对流:对流是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气流或液流的方式传递热量。

对流的速度与温度差、流体性质以及容器形状等有关。

6. 辐射:辐射是指由物体的高温部分向四周空间传递热量的方式。

辐射热量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递。

二、热量的计量1. 热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在1秒钟内,1牛的力作用下,物体的体积膨胀1米。

2. 热量的测量:利用焦耳热量计可以测量热量的大小。

热量计由内胆、外壳和计量装置组成。

三、物质的热性质1. 热容与比热容:物体在加热时吸收热量会导致温度升高,而物体的热容量指的是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则是指单位质量物质所吸收的热量。

2. 热膨胀和热收缩:物体在受热时会膨胀,在受冷时会收缩。

热膨胀和热收缩是物体热性质的表现。

四、三态转化与热力学循环1. 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存在三种基本状态,即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分子紧密排列,无规则运动;液体分子较为松散,有自由运动;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运动剧烈。

2. 相变:物质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会发生相变,包括熔化、凝固、蒸发、液化、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热现象及其与物质、能量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初中物理热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温度与热量-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 热量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总能量,其单位是焦耳(J)。

- 热传递是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方式。

2. 热膨胀与热收缩- 物质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在冷却时体积收缩,这种现象称为热膨胀和热收缩。

- 线性膨胀系数和体积膨胀系数是描述物质膨胀程度的物理量。

- 热膨胀和热收缩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如铁路铺设、桥梁设计等。

3. 热量的计算-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 = mcΔT,其中 Q 是热量,m 是物质的质量,c 是比热容,ΔT 是温度变化。

- 使用热量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 热机的原理- 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如内燃机、蒸汽机等。

- 热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基本过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 热效率是热机有效利用热量的效率,是衡量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5.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表现,表明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 在热力学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加和对外做的功之和。

6. 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数学表达式,公式为PV=nRT,其中 P 是压强,V 是体积,n 是物质的量,R 是理想气体常数,T 是温度。

- 状态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在一定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

7. 相变- 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称为相变。

- 相变过程中会吸收或放出潜热,如熔化热、汽化热等。

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之热学

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之热学

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之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物体与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热平衡的条件。

以下是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之热学的相关内容。

1. 温度和测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温度计是普通温度计和计算机温度计。

热学中,还涉及到基本温标和绝对零度的概念。

2. 物质的热膨胀物质在受热时会膨胀,温度升高时膨胀较明显,温度降低时收缩较明显。

热膨胀有线热膨胀和体热膨胀两种情况,线热膨胀可用线热膨胀系数来描述,而体热膨胀可用体热膨胀系数来描述。

3.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能从高温区传递到低温区的过程。

热传导的方式有三种: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是通过物体内部的传导,对流是介质内部的传导,辐射是通过空气中的电磁波传输热能。

4. 热与机械能之间的转化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而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热能。

例如,蒸汽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而电力站中的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物质的相变和热容量物质在相变时会吸收或释放潜热。

潜热是指物体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包括融化潜热、汽化潜热和凝华潜热。

热容量是指物体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6.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热学表述,它指出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但总能量守恒。

7.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热能传递的方向,它指出热量不会自动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量只会自动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这个定律也给出了热机效率的最大限制。

8. 热机效率热机效率是指一个热机的输出功率与其输入热量之比。

根据卡诺热机定理,任何工作在相同温度下的热机的效率都不能超过卡诺热机的效率。

9. 热量传递的应用热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保温材料来减少能量的损失,使用冷却系统来降低温度,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来发电和供暖等。

10. 场景分析与问题解决在掌握了以上的热学知识后,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初中物理知识点:热学热学一、热现象:(一.)温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摄氏度( ℃ )。

3.测量工具:温度计;4.温度计(1)制作原理:利用液体的胀热冷缩。

(2)常用种类:实验用温度计(测量范围:0℃~100℃)、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寒暑表(测量范围:-30℃~50℃)。

(3)使用方法:使用前------使用时-------5.体温计的特殊结构:(1)三棱形的柱体(起放大液体的作用,容易观察液面的位置);(2)缩口——液泡和毛细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部分(作用:上升到毛细管的水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内,在缩口处被切断)。

6.使用方法:使用前必须先向下甩一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

(二)物态变化:1.熔化:固变液,吸热,(晶体有熔点,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一直升高)。

2.凝固:液变固,放热。

3.汽化:液变气,吸热。

(1)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A.条件:任何温度,只在液体的表面。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表面积、液面上的气流。

(3)沸腾:A.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

B .影响沸腾的因素:液体表面上气压的大小(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4液化:气变液,放热。

(1)液化方法:A.降温 B.压缩体积(2)例如:“白气”、雾、露。

液化气。

二、热和能: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扩散现象越明显。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单位是焦耳J。

物体间只要有温度差存在就有热传递发生。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一、热现象的基础知识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2. 热量: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总能量,单位是焦耳(J)。

3.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方式有导热、对流和辐射。

二、热量的计算1.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单位是J/(kg·℃)。

2. 热容量:物体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

3. 热传递公式:Q = mcΔT,其中Q是热量,m是物质的质量,c是比热容,ΔT是温度变化。

三、热膨胀和冷缩1.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的现象。

2. 膨胀系数:物体温度每变化1摄氏度,体积变化的比率。

3. 应用:铁路铺设、桥梁建设中的伸缩缝设计。

四、相变1. 熔化: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 凝固: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3. 沸腾: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气体的过程,此时温度称为沸点。

4. 冷凝: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液体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五、热机1. 内燃机:通过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产生动力的机械。

2. 热效率:热机将热量转化为有用功的效率。

3. 卡诺循环:理想热机的四个过程,包括等温膨胀、绝热膨胀、等温压缩和绝热压缩。

六、热力学定律1.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2. 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总熵(代表无序度)不会减少。

3. 第三定律: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所有纯净物质的熵趋近于一个常数。

七、热学实验1. 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

2. 热量计的使用:测量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实验装置。

3. 热膨胀实验:观察并测量物体在受热后长度的变化。

八、热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 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流失,用于建筑、服装等领域。

2. 制冷设备:通过制冷剂的相变过程,降低物体的温度。

初二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学中的热学是研究热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热学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初二物理热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知识。

一、温度和热量1. 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常见的温标还有开氏度(K)和华氏度(℉)。

2. 热量是物体间传递的能量,它的单位是焦耳(J)。

3. 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二、热力学定律1. 热传递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守恒定律。

即一个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它放出的热量与做功的和。

2. 热传递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自行向热量较小的物体传递,不会自动由热量较小的物体向热量较大的物体传递。

三、热力学参数与计算1. 热容量:物体在单位温度变化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Q=c*m*ΔT,其中Q表示热量,c表示热容量,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改变量。

2. 比热容:物质单位质量的热容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c=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热量,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改变量。

3. 相变热: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Q=m*L,其中Q表示相变热,m表示质量,L表示相应物质的单位质量的相变潜热。

四、热膨胀1. 热膨胀是物体在温度升高时由于粒子热运动增强而体积增大的现象。

2. 热膨胀系数α:物体单位温度升高时体积相对增大的比例。

热膨胀系数的计算公式为α=ΔL/(L0*ΔT),其中ΔL表示体积变化量,L0表示初温时的长度或体积,ΔT表示温度改变量。

五、热功转化1. 热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 热机效率:热机输出的功与输入的热量之比,通常用η表示,计算公式为η=W/Q,其中W表示输出的功,Q表示输入的热量。

六、传热原理1. 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物体越导热,传导速度越快。

2. 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流体越活跃,对流越强。

九年级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1.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热量是物体传递热能的能力大小的量度,用单位焦耳(J)表示。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程度,用单位摄氏度(℃)表示。

温度高低决定了物体的热运动速度,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热能传递速率越快。

2. 物质的内能物质内部的分子各自根据其微观状态具有相应的能量大小,这部分能量即为物质的内能,以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内能称为比热容。

物质的内能包括形成势能、动能以及各种内部相互作用交换的能量。

3.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热量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递的过程。

热传导的速率与物体的温度差、物体的导热系数以及物体的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导热系数越大,传热速率越快。

4. 热扩散热扩散是指物质内部的热平衡过程,热自高温处向低温处传播。

各个点的温度逐渐趋于一致。

热扩散是热传导的一个特例,它主要发生在固体物质中。

5.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的方式传播,不需要介质进行传递。

热辐射的速率与物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斯特藩定律。

黑体辐射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完全吸收一切辐射的理想物体。

6. 热容热容是物体吸收或放出单位热量所引起的温度变化的能力,用单位质量或单位摩尔物质的热容来表示。

物体的热容与其质量、物质的比热容以及物体的温度变化量有关。

7. 相变相变是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常见的相变有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汽化、固态到气态的升华以及气态到液态的凝结等。

8. 冷热交换冷热交换是指物体或系统之间热量的传递过程,包括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冷热交换的目的是使温度不同的物体趋于热平衡,即达到相同的温度。

9. 热功与功率热功是指物体由于温度差而进行的能量转化。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化率,用单位焦耳/秒来表示。

热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大小。

10. 热效率热效率是指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有用能量所占的比例。

热效率可以用功率的比例来表示,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展示。

九年级上册热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热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热学知识点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热现象和热量传递。

九年级上册热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热传递、热力学和热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1. 热传递热传递是指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主要有三种途径:传导、对流和辐射。

- 传导:热能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间相互碰撞传递。

传导热量的大小与物体的导热性质有关,如金属导热性好,而绝缘材料导热性差。

- 对流:热传递通过流体的运动来实现。

液体和气体是良好的传热介质。

对流热传递除了与传热介质的温度差有关外,还与流体的流速和流体性质有关。

- 辐射: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无需介质。

辐射热传递与物体的温度和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有关。

2.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与功之间转化以及热现象与物质性质之间关系的学科。

重要的热力学内容包括热容、焓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容: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物体的热容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性质。

- 焓:表示单位质量物质的内能和对外界做的功的总和。

焓变描述了物体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表述。

即热量的增加等于物体的内能增加和对外做功之和。

3. 热性质物质的热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的性质。

主要包括热膨胀、相变和比热容等。

-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加剧而体积扩大的现象。

热膨胀系数用于描述物体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 相变: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由于吸热或放热而发生状态的变化。

主要有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液体的沸腾和凝结,以及气体的液化和气化等。

- 比热容:物质单位质量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影响物体的温度变化程度。

总结:九年级上册的热学知识点涵盖了热传递、热力学和热性质等内容。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热现象和热能传递的基本原理,对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热学问题有所应用。

初三物理复习重点掌握热学部分

初三物理复习重点掌握热学部分

初三物理复习重点掌握热学部分热学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体的热现象和热力学性质。

在初三物理的学习中,热学部分是一个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下面将通过介绍热学的基本概念、热能传递、热平衡和热力学等方面,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热学方面的知识。

一、热学的基本概念1. 温度:温度是物体冷热状态的一种度量,用摄氏度(℃)或者开尔文(K)表示。

温度的高低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2. 热量: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是一种宏观物理量。

热量的传递遵循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的原则,即热量传递的方向性是单向的。

3. 内能:内能是物体微观粒子的总动能和势能之和,是一种微观物理量。

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加热或者做功等方式改变。

4. 热容: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通常用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或者焦/(克·摄氏度)。

二、热能传递1.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热量的传递方式。

热传导遵循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的原则,传导速率与物体的导热性质、温度差和导热面积等因素有关。

2. 热对流:热对流是指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热量的过程。

热对流的传热速率与流体的速度、温度差以及流体性质等有关。

3. 热辐射:热辐射是一种不需要介质的热量传递方式,热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热辐射的强弱与物体的温度和物体表面的性质有关。

三、热平衡1. 热平衡:当物体之间没有净热量传递时,它们处于热平衡状态。

在热平衡状态下,物体之间的温度是相等的。

2. 热平衡原理:热平衡原理指的是两个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与第三个物体接触时,三者之间的温度差相等。

四、热力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总能量守恒不变。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热量传递方向性的定律,它指出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不会自发地相反。

3. 熵增原理: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它指出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大的,孤立系统是指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的详细归纳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的详细归纳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的详细归纳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热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热能转化过程。

在初中物理中,热学知识点主要包括热量、温度、热传递、热容等内容。

下面就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归纳。

一、热量和热能1.热量是物体由于温度高低差异而传递的能量,是用于表征热传递量大小的物理量。

单位是焦耳(J)。

2.热能是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所具有的能量,是宏观上表现为热量传递的形式。

二、温度1.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下表征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

单位是摄氏度(℃)或开尔文(K)。

2.不同温度的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异,热量会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至两者达到热平衡状态。

三、热传递1.热传递是指热能在物体间传递的过程,主要有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2.导热是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方式,热传导速率与物体热导率、温度差和截面积有关。

3.对流是流体(气体或液体)中局部辐射传热的一种方式,其传热效果取决于流体的性质和流动状态。

4.辐射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能的方式,许多物体的辐射热量与其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四、热容1.热容是物体单位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是物体储存热能能力的指标。

单位是焦耳每摄氏度(J/℃)。

2.物体的热容与其质量、材料和温度有关,一般表示为C=mCv,其中Cv是单位质量物体的比热容。

3. 水的比热容较大,为4186 J/kg•℃,因此水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具有稳定温度的特性。

五、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描述了能量从一个系统向另一个系统转移时,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关系。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对外界做功和系统内能的增量之和,即ΔQ=ΔW+ΔU。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解释物体温度变化、热机工作原理等现象。

六、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状态,即PV=nRT,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初二

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初二

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初二第三章热学一、温度和热量1. 温度:物体冷热的程度。

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2. 热量:物体所具有的热量大小。

通常用焦耳(J)来表示。

3. 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4.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其中,传导是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热传递方式;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热传递方式;辐射是不需要介质的热传递方式。

5. 物质的热膨胀: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的体积会增大,这种现象叫做热膨胀。

常见的热膨胀现象有热胀冷缩和热膨胀缝隙。

6.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表明热量不会自发流向温度较低的物体,而是会随着热力学第一定律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传递能量。

二、热量的传递1. 传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2. 传热方式及特点:(1)传导:物体内部的热传递方式,是固体、液体、气体中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

(2)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的热量传递方式,通过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使热量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3)辐射: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不需要介质传递热量。

三、热功当量1. 定义:1焦耳的热量,相当于1焦的功。

2. 热功当量实验:通过实验测定热功当量的大小,可以得出1J热量相当于1J功的结论。

四、物质的热力学性质1.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转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 水和冰的熔化:水的熔点为0℃,当水的温度降到0℃时,水会发生熔化。

而冰的熔点也是0℃,所以在0℃时,冰的熔化和水的熔化同时发生。

3. 沸腾和凝结:物质从液态转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沸腾,从气态转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凝结。

4. 水和水蒸气的沸腾:水的沸点为100℃,当水的温度升到100℃时,水会发生沸腾,同时产生水蒸气。

五、热力学第二定律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热永远只能从热源向冷源传递。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永远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整理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沸水的温度为 100℃。

热力学温标(开尔文,K):T = t + 27315K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体温计的量程为 35℃ 42℃,分度值为 01℃,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二、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

2、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进行,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方的空气流速有关。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三、内能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质量: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状态: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内能也不同。

材料:不同材料的物体,内能可能不同。

3、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热传递: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四、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3、水的比热容较大,为 42×10³ J/(kg·℃),这意味着水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时,自身温度变化较小,所以水常用于调节气温、作冷却剂等。

热学九年级知识点归纳

热学九年级知识点归纳

热学九年级知识点归纳热学,也称为热力学,是研究能量传递与转化过程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热学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系列与热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热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热能与温度1. 定义:热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分子之间互相作用的能量。

温度则是反映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平均程度的物理量。

2. 测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和开尔文(K)。

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3. 转换:摄氏度与开尔文之间的转换公式为:K = ℃ +273.15,℃ = K - 273.15。

二、热传递与热平衡1. 传热方式:热传递有三种方式,分别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 传导:是指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常见于固体物体之间的接触传热。

- 对流:是指液体或气体中的热量传递过程,常见于液体和气体的循环和流动中。

- 辐射:是指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比如太阳光的传播。

2. 热平衡:当物体之间没有热量传递时,称为热平衡。

热平衡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

三、热膨胀与热收缩1. 热膨胀:当物体受热时,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加剧,物体的体积会增大,这就是热膨胀现象。

2. 热收缩:当物体受冷时,分子的热运动减弱,物体的体积会减小,这就是热收缩现象。

3. 应用:热膨胀与热收缩的应用广泛,如铁轨的铺设、桥梁的设计等都要考虑到物体的膨胀与收缩。

四、热力学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系统内部改变的量等于系统外部对系统做功与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之和。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自然而不会相反。

3.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是一个理论上的温度,温度不能达到绝对零度以下。

五、相变与潜热1. 相变: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称为相变。

常见的相变有固体-液体相变(熔化)、液体-气体相变(汽化)等。

2. 潜热:在相变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不变,而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潜热。

热学九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热学九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热学九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热的基本概念热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的体现。

热量是由热物质传递给冷物质时的能量。

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二、热的传递方式1. 热传导:通过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碰撞传递热量,是各种物质导热性质的表现。

2. 热对流:液体或气体在形成对流运动的同时,传递热量。

3. 热辐射: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热量,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三、热的传递规律1. 热传导:热传导的速率与传导介质的导热系数成正比,与传导距离成反比,与截面积成正比,与温度差成正比。

2. 热对流:液体或气体的对流传热速率与流体的流动速度、传热面积、温度差和流体的性质有关。

3. 热辐射:热辐射的速率与物体的辐射率、黑体辐射能力和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转移可以通过热、功和物质的传递实现。

五、热容和比热容1. 热容:物体单位温度升高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2. 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常表示为c。

六、相变物质在相变过程中需要吸收或释放潜热,相变的条件是物质达到相变温度。

常见的相变包括融化、凝固、汽化和凝结。

七、热平衡和温度计1. 热平衡:热平衡是指物体之间无热量交换或热量交换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2. 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的热膨胀性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八、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九、热机和热效率1. 热机:热机是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按照工作物质可分为蒸汽热机和内燃机。

2. 热效率:热效率是指热机输出的有效功与其输入的热量之比,常以η表示。

总结: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热的传递和热现象的规律。

通过对热的基本概念、传递方式和传递规律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热学知识。

九年级热学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热学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热学知识点梳理热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物体的热现象和热力学规律。

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热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热学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一、热与温度1. 热:物体间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2. 温度:反映物体热动平均能量的物理量。

3. 温标与温度转换:摄氏度、华氏度、开氏度和绝对温度的关系和转换方法。

二、热传递1. 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a) 传导:直接接触导体间的能量传递。

b) 对流:流体内部的能量传递。

c) 辐射:无需介质的热能传递。

2. 热导率:衡量物质导热性能的参数。

3. 保温与隔热:如何通过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来实现保温和隔热。

三、热膨胀1. 热膨胀原理:物体受热后体积增大,受冷后体积缩小。

2. 线膨胀和体膨胀: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热膨胀特性。

3. 热膨胀应用:热胀冷缩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温、铁轨接缝设计等。

四、水的热性质1. 三态与相变:水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及相变规律。

2. 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和由液态转为固态的相变过程。

3. 汽化和凝华:物质由液态转为气态和由气态转为液态的相变过程。

4. 水的热容和比热容:定义和计算方法。

五、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机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关系。

2. 内能: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势能之和。

3. 热机效率:定义、计算和提高方法。

4. 等温过程、绝热过程和等容过程:理解以及图像表示。

六、热力学第二定律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热量不能自发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2. 卡诺循环:理想热机的工作过程。

3. 热力学温标:绝对温标的建立。

七、热功学1. 熵:描述物质微观的无序程度。

2. 相变熵和混合熵:相变和混合过程中熵的变化。

3. 熵变和熵定律:系统和周围环境的熵变关系。

八、热辐射与黑体辐射1. 热辐射特性:发射、吸收和反射。

2. 黑体辐射定律:斯特藩定律、维恩位移定律和光电效应。

【物理知识点】初三物理热学公式归纳

【物理知识点】初三物理热学公式归纳

【物理知识点】初三物理热学公式归纳热学公式:C水=4.2×103J/(Kg·℃)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1.熔化、汽化、升华过程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放热。

2.晶体和非晶体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3.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凝固)。

4、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因为温度是内能的标志;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

5、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温度不一定降低。

6、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②液体的温度③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速度。

7、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会根据图象判断)。

8、雾、露、“白气”是液化;霜、窗花是凝华;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

9、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0、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且同时存在);分子间有空隙。

1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2、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13、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4、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5、热值、密度、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整理之热学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整理之热学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整理之《热学》中考物理知识点:热量1.热量定义:物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热量是一个随热传递过程的发生而存在的物理量,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因此,不能用“具有”、“含有”等词来描述热量。

2.热量的符号:Q3.热量的单位:焦(符号:J)4.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吸热:Q吸=cm(t-t0)放热:Q放=cm(t0-t)△t—变化的温度(升高的温度或降低的温度)t0—初温t—末温5.对公式Q=cm△t的理解: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物体的质量、物体温度的变化都有关系,c、m、△t与Q之间是多因一果的关系,而不是一因一果的关系。

中考物理知识点:热传递1.热传递:热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现象叫做热传递。

2.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3.规律: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直到温度相同为止。

4.热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物体热辐射和吸收热的本领,跟物体的温度,表面的颜色和光滑程度有关。

(1)物体的温度越高,热辐射的本领越大。

(2)黑色物体吸收热和辐射热的本领,比白色物体强(3)表面光滑的物体吸收热和辐射热的本领,比表面粗糙的物体弱。

5.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1)热的良导体: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

各种金属、汞是热的良导体,最善于传导热的是银,其次是铜和铝。

(2)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瓷、纸、木、玻璃、皮革、羽毛、棉花、软木、液体(除汞外)、气体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性质1.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2.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4.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的乘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初中物理笔记--热学

初中物理笔记--热学

热学知识点1:温度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2.寒暑表:分度值1◦C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巩固:1.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分度值为▫C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测量2.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如图所示,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计,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图。

知识点2:物态的变化1.物质的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2.物态变化气态液态固态3.物态变化的例子——天气现象雨、云、雾、露、霜、雪【易错点】①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②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上升。

是由于沸点与大气压达到平衡状态,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易混淆点】辨别以下几种物态变化:①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②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③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C)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

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③夏天,自来水常常会“出汗”巩固:1.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2.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3.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C)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

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C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4.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晒干是蒸发现象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C.露珠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5.小罗有幸在广州看到了2016年的第一场雪,雪花落在干燥的地面上很快就不见了,地面也变得湿滑。

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笔记热学的基本概念热学是研究热现象和热能转化规律的科学。

所有物质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热现象。

热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物体的热运动和能量转换。

在热学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热能与物体内的微观粒子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离子的热活动,以及热能的传递和转化规律。

热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热平衡、热传导、热辐射、热力学等内容。

热平衡是指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能交换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各部分的温度是相等的。

热传导是指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振动将热能传递给其他部分的过程。

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辐射传递热能的过程,它是不需要介质的传热方式。

热力学是一门研究热现象和热能转换规律的科学,它是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热学定律热学定律是热学知识的基础,主要包括热力学定律和热传导定律两大类。

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个基本定律。

它表明能量守恒,在任何一个闭合系统中,系统吸收的热和做功的和等于系统内部能量的增量,或者说: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转化能量的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之和等于系统内能量的改变。

物体吸收的热量和释放的热量具有正负之分。

当物体吸收热量时,热量的符号为正;当物体释放热量时,热量的符号为负。

而做功的符号取决于系统是对外做功,还是被外界做功。

例如,当系统对外做功时,做功的符号为负;当外界对系统做功时,做功的符号为正。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一个重要定律,它规定了自然界中热现象的方向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两种表述方式:凯尔文表述和普朗克表述。

凯尔文表述是指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普朗克表述是指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物理解释。

凯尔文表述中,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了热流动的方向。

根据凯尔文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表述为:在一个属于孤立系统(即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的过程中,热不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学知识点1:温度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2.温度计的种类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巩固:1.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度值为0.01▫C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测量2.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如图所示,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计,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图。

知识点2:物态的变化1.物质的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方式 物态变化特点熔化体温计:分度值0.1◦C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不能甩,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分度值1◦C寒暑表:分度值1◦C体温计需要用力甩,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2.物态变化3.物态变化的例子——天气现象 雨、云、雾、露、霜、雪 【易错点】①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②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上升。

是由于沸点与大气压达到平衡状态,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易混淆点】辨别以下几种物态变化: ①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 ②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③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C )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

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③夏天,自来水常常会“出汗” 巩固:1.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气态液态固态2.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3.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C)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

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C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4.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晒干是蒸发现象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C.露珠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5.小罗有幸在广州看到了2016年的第一场雪,雪花落在干燥的地面上很快就不见了,地面也变得湿滑。

以下观点错误的是()A.雪花是固态B.地面温度可能是2▫CC.雪花落到地面时,能量从地面向雪花传递D.根据地面上观察到的现象,小明判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6.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是__________▫C 。

(2)当水沸腾时,水中有一个气泡从A 位置(体积为V ᴀ)上升至B 位置(体积为V в),则V ᴀ______V в(选填“>”“<”“=”,下同)。

气泡在A 、B 两位置受到水的压强分别是P ᴀ和P в,则P ᴀ_________P в。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C909294969898989898(3)以上表格中的内容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_▫C 。

(4)实验完成后,烧杯内的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如图所示,是物质A 从固态(初温-50▫C )到液态最后沸腾(沸点100▫C )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物质A 的熔化时间持续了2minB.6min 后物质A 全部变成气态C.物质A 是晶体D.加大火力可使物质A 的沸点超过100▫C2 100T/▫Ct/minO-50687.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C 。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冰的熔点是_______▫C ,第7min 处于_____________态,冰在B 点时内能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 点时的内能。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_(选填“A ”或“B ”)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8.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甲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本实验中用水银温度计在0-8min 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________,密10温度t/▫C10-10时间t/minO-10812BAD乙C 甲4度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C ,可能是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______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______________,第10min 时水的内能比第12min 时水的内能_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4)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___而产生的。

(写物态变化) 【重点】知识点3:内能(热能) 1.分子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影响因素:温度(3)因为分子热运动,导致不同物质间发生扩散现象。

2.分子间的作用力(1)两种作用力:引力、斥力 【思考:什么时候哪个起主要作用?】 (2)固态、液态、气态分子间作用力比较 3.内能 (1)定义:(2)单位:焦耳(J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材料、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内能的改变方式:热传递、做功热传递:热量以某种形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并使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过程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做功不一定都使物体内能改变 【易错点】内能、热量、温度的关系分子热运动——分子动能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势能物质具有内能【易混淆点】内能是物体本身具备的能量。

巩固:1.A.B.八月,桂花飘香 C.扫地时,灰尘满天飞 D.擦黑板时,粉笔空中飞舞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升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3.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 B.汽车的动力是由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提供的 C.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4.把热水壶放在煤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气的燃烧过程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煤气燃烧越充分,它的热值越大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D.烧水的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6.物理课上,老师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两瓶口相对,中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

抽出玻璃板后,下面瓶内气体颜色逐渐变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小亮同学想进一步研究这一现象,课后他准备了水和酱油(水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将它们倒入同一个玻璃杯中,他应该先向杯中倒入___________,再借助细玻璃棒缓慢倒入另一种液体,观察发生的现象。

为了加快实验进程,请你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C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升高时,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D.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了功8.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铁块,当它们都吸收了相同热量后,再将铁块放入水中,这时()A.热量由水传递给铁块B.热量由铁块传递给水C.温度由铁块传递给水D.它们不发生热传递9.烧瓶内盛有少量水,然后用气筒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同时看到瓶内出现白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烧瓶内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实验时,用气筒不断地抽出瓶内气体,效果更好C.瓶塞跳出前,可在烧瓶内观察到白雾的出现,而且越来越多D.瓶塞跳出前的瓶内气体温度高于瓶塞跳出后的瓶内白雾温度10.初温相同的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立即接触,则()A.热量从甲传到乙B.热量从乙传到甲C.甲、乙之间无热传递发生D.温度由乙传到甲知识点4:比热容(常识、实验题、计算)1.意义:表示不同物质间的吸热能力2.公式:【重点】Q=cm△tQ:热量;c: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理解:(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其他因素无关(2)C与Q、m、△t之间的关系是比值关系(3)上述公式只适用于没有发生状态变化时的情况(4)区别△t、t₀、t(5)释放热量:Q=cm(t₀-t)吸收热量:Q=cm(t-t₀)3.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C)]巩固: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吸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2.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非燃料液体吸收的热量和温度变化情况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判断,____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如果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____________液体更好。

3.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明在家里做了下面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内分别放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水和煤油。

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

(1)观察到的现象是盛有煤油的瓶口的气球膨胀得大些 (2)气球膨胀的大小决定于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3)要使两球膨胀的大小相同,应对_____________加热的时间长些 (4)此实验表明___________比__________的比热容大些4.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快;傍晚,沙子很快凉了,但海水却暖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