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教师如何把握好教学工作

高中生物教师如何把握好教学工作

高中生物教师如何把握好教学工作我国基础教育进行的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其改革范围涵盖教学改革、教材及其它课程资源的开发、教育评价的改革、课程与教材的管理以及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等。

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在课堂中的角色进行全新的规范与定位,尤其强调教师是课程的解释者和实施者,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角,这一切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无疑带来新的挑战。

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继续把握好教学活动,是我们每一个高中生物教师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为此,今年我省进行最大规模的教师新课改培训活动。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因此,课改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认真研读《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等方面内容,希望通过培训,领会课程理念的内涵,深入理解课程目标,转变教育观念。

本人经历了省级和市级两次新课改培训,就如何把握好新课改下的教学,谈谈自己体会与同行们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理解新课程理念、结构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进而指导和把握好每一堂教学。

首先需要认真学习并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结构的变化。

1.从课程理念的改变上看,《生物课标》相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具有跨越性的变化,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生物课标》中,都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以往的教学大纲都没有这样明确的提法。

在《生物课标》中,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这一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强调“课程具体目标中的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显然是说它们是相互联系、互补、不可偏废的,即科学素养,那么“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理念下的生物课程对生物学教师具有新的角色定位,教师的任务不是讲授,而是运用新的教学策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型老师,要做好师生互动,做到有声有色的教学:有声:即能了解学生心声,经常给学生掌声,上课活动有笑声。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何成芝摘要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赶上科技进步的步伐,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继承老课标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出版了相应的新课标教材(简称新教材)。

人教版新教材从2004年开始在很多省市试用,贵州省2010年开始进行新课改使用了新教材。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老教材显然有很多不同之处。

本文着重从新老教材编写依据、内容呈现方式、章节编排结构、实践学习活动板块、课后习题设置等几方面将二者从宏观上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新教材的特点,进而更好地领会新课改背景下新教材的精神实质,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展开。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新旧教材;对比分析;特点为了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更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工作,更好地贯彻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人教版那旧教材的基础上出版了相应的新课标高中生物教材,简称人教版新教材。

新教材于2004年在部分省市开始试用,其全新的理念,翔实的内容,灵活而又独特的知识呈现模式在给师生带来全新的感受的同时也给习惯于使用旧教材的教师带来了新的困惑。

新教材从教育目标到课程结构都出呈现看全新的面貌,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学科体系。

本文希望通过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在编写依据、内容呈现方式、体例结构、实践学习活动板块、课后习题设置等几方面的对比分析,为使用新教材的教师能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理念提供一点帮助。

一. 新旧教材编写依据的比较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是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的规定,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生物》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高中教材的编写,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素质良好的合格的毕业生。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与对策式。

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自 1978 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着眼全局细节入手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

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

如DNA 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

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

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显著的成绩。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1)、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以下弊端1、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2、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3、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4、“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基于我国“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这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及改革目标,这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1 / 5的“教学大纲”,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

《生物教学大纲》与《生物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生物教学大纲》与《生物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性内容 。
系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
2 .现 行教 学大 纲 和课程 标 准在课 程 目标 上 的 比较 :
程 基 本 理 念
3 .初步 学会 生物科 学探 究的 一般方 法 ,具有生 物 学 实验 的基本 操 作技能 、发 展收集 和处 理信 息的能 力 、获 取新 知识 的能力 分 析解决 实 际问题 的能 力 ,以及交 流与合 作 的能力 。
倡导探 究性 学 习 《 准 》倡导探 究性 学习 ,力 图促进 ・ 标 学生学 习方 式的 变革 ,引导 学生 主动参 与探 究过 程 、勤 于动手 和动 脑 ,逐 步培 养学 生搜集 和处 理科 学信息 的能 力 、获 取新 知识 的能力 、批 判性 思维 的能力 、分析 和解 决问题 的能 力 ,以及交 流与 合作 的能 力等 ,重在 堵养创 新精神 和实 践能 力 。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 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 部分包括 “ 生 物l :分子与细胞 ”、 “ 生物2 :遗传与进化” 、 “ 生物3 稳 : 态 与环境”3 个模块 ;选修部分有 “ 选修1 :生物技术实
课 践 ”、 “ 修2 选 :生 物 科 学 与 社 会” 和 “ 修 3 选 :现 代 生 物 科 程 技专题”3 个模块 每个模块3 学时 、2 6 学分。 设 必修 模 块 选 择 的 是 生 物科 学 的核 心 内 容

必修课 教学 内容侧 重于 生命 活动 的基本 规律 ,包括 十个单 元 ,可以概 括为 三个部 分 :第一 部分是 关于 生命 的物质 基础 和结构 基础 的内容 :第 二部分 是关 课 于生 物体生 命活 动本质 的 内容 ;第 三部 分是关 于生 程 物界 的发展 和生 物与环 境的 内容 安 选修课课 程 内容 的安排 侧重 于体现 生物科 学技 术与 排 人类 的生存 和发展 的密 切关 系 包 括人体 生命 活动 的调节 和免疫 、光 合作 用和生 物 固氮 、微 生物 与发 酵工程 、细 胞与细 胞工 程 、遗传 与基因 工程 等基础

生物教学论大纲

生物教学论大纲

生物教学论大纲绪论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性质1)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教育科学;2)综合性的边缘学科;3)应用学科: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

2、中学生物学教师应具备的条件1)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2)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3)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4)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5)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6)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7)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3、《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研究的范围1)中学生物学课程;2)科学的本质和生物学素养;3)生物教学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4)基本教学技能;5)教学策略;6)直观教学和直观教具;7)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8)中学生物学实验;9)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和评价课;10)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和专业素养的发展。

补充:生物教学论的目的、内容和意义:1)目的: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的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2)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3)意义:帮助师范生客服初为人师的困难,尽快胜任生物学教师的工作;同时它也有助于在职的生物学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1)性质:①生物学课程是学科课程;②生物学课程是科学课程;③生物学课程是技术课程;④生物学课程是必修课程。

2)价值:①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②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③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2、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概念,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1)生物课程标准的概念生物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和编写教材方面的建议,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关系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关系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关系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中两个重要的文件,它们之间有着
密切的关系。

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计划和指导,是教师在备课过程
中所遵循的框架;而课程标准则是教育部门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规定
了课程设置的内容、目标和要求。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学大纲
和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

首先,教学大纲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

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目
标和要求,而教学大纲是在此基础上具体落实的产物。

教学大纲中包
含了课程的具体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具体
规定,它是实现课程标准的具体操作指南。

其次,教学大纲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

教学大纲中规定了课程的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每堂课的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备课和授课。

通过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可以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再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之间是相互协调的关系。

教学大纲是在
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它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课程
标准的要求,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学大纲也可以反馈到
课程标准中,通过实践的检验和总结,不断完善和更新课程标准,促
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它们共同构成了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
了有力支持和指导,促进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学校和教
师在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时,应充分结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简介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简介
整理课件
(二)设计思路 (1)课程宗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 生物科学素养。 (2)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如艾滋病 教育;生态环境问题、公共事物的讨论 与决策等。 (3)为学生的学业选择和考虑职业 方向提供帮助。 (4)适当反映时代特点和生物科学 的进步。
整理课件
(三)生物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1)充分体现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 (2)适当反映时代特点和生物科学的进步。 (3)重新设定课程中理论和实践的平衡。 (4)重新设定课程中科学与技术的平衡。 (5)重视学习方式的改变。 (6)充分考虑标准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若干个提高 及自身条件
的选修模块, 开设校本课
供学生根据 程,供学生
自己的学习 选择。
兴趣和未来
发展需要选
择。
(三)课程内容
强调时代性 在适应时代需要的前提下, 反映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科新进展, 关注学生经验;
强调基础性 精选适应时代需求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 基础;
(3)实行学分制 每个模块一般为2学分,共36学时;
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必须获得一定学 分。
学生三年至少修满150学分(其中必修118学 分,选修Ⅰ至少6学分)方可毕业。
整理课件
(4)课程资源共享 充分挖掘并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提倡校际资
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积极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课程资源。 (五)改革评价制度 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机
整理课件
修订的策略和要点:
尽可能充分地体现《纲要》的思想,为逐步过渡 到新课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积极准备。
信息技术从选修课改为必修课;提高了外语的教 学要求;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新设了研究 性学习和社区服务。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2、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

宏观目标
宏观目标
中观目标
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
教育方针
课程目标
单元目标
章、节
课时计划
或教育目标→或学段目标→ 或模块目标→ 教学目标

国家制定

学科课程 专家制定

教师制定

教师制定
→ 教学目标 ↑
教师制定
3、课程目标向课时教学目标的转化
明确授课课题
查找具体内容标准 由行为动词确定学生应达到的水平
面向全体学生会不会降低教学要求?所有
人都能达到标准的要求吗?会不会忽视了精 英的存在?
没有降低,整体水平提高:标准的基本要求是每
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该达到的。
给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为优秀学生提供条
件。
新课标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会影响优秀人才的产生
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影响我们对未来生物学 家的培养?
三、生物课标与大纲的异同
不同点
(大纲着眼于教师,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
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
习成果,而大纲强调的是具体学习内容。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而
不是最高要求。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三、生物课标与大纲的异同
基本要求
较高要求
主题二 生物课标与大纲的异同
不同点 (大纲着眼于教师,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
课标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
而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
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
为。这些要求是学生可以理解的,并是通过努力 可以达到的,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标准 没有再继续沿用那些抽象的术语来表示学习结果。

高中生物的教学大纲(最新)

高中生物的教学大纲(最新)

高中生物的教学大纲(最新)高中生物教学大纲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应由教育部生物教育司负责制定,主要内容包括:1.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态度,学习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地探究未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2.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

3.知识领域:包括分子与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群体与生态系统水平、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生物科学与社会进步、生物科学与伦理道德等。

4.课程结构:必修模块+选修模块。

必修模块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

选修模块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5.必修模块: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

6.选修模块:包括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三个模块。

7.教学内容的确定与评价:教学内容的确定与评价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

8.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包括学生的家庭条件、生活经历和当地实际等。

9.教学质量的监控:要建立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和学分认定制度,并逐步完善监控体系。

10.教材编写建议: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坚持基础性,必须注重科学性,具有时代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11.评价建议: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有关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进一步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水平。

12.命题建议:命题应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掌握双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情况;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新课程实施和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以上就是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的大致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课标解读

新课标解读

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一、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1、充分体现基础性、选择性和多样性。

课程标准把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任务。

因此在目标设置上,强调基础知识必须面向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基本能力的达成,并把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结合起来,使目标达成更具有操作性;在内容标准中,注重选择生物科学领域中和人们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基础内容;在课程结构上,高中生物课程由三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构成,结构灵活,从而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机会,有利于学生多样性的发展。

2.适当反映时代特点和生物和生物科学的进步。

课程标准注重生物课程的发展性,使之既能反映生物科学经典和核心的内容,又能反映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

3.重新设定课程中理论和实践的平衡。

生物科学不仅是一个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一个科学过程。

因此课程标准特别注重生物课程学习中的实践过程,更加重视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内容标准上,针对每个具体主题都提供了2个以上的活动建议。

在课程结构中,还专门把偏重于动手实验的生物技术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选修模块。

4.重新设定课程中科学与技术的平衡。

在处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时,更加注重生物科学和技术的联系。

在目标设定时,强调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本质,理解生物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在课程结构上还设置了生物技术实践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两个选修模块、有关生物技术的内容明显加强。

5.重视学习方式的改变。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并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参考案例和评价建议。

鼓励教材开发者和教师在编写教材和教学过程中采取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6.充分考虑课程标准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课程内容的表述较为概括,因而具有一定的弹性。

课程标准的设计生物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时,注意了普适性和低成本。

为了适应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既安排了技术含量较高的实验,又安排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实践活动。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而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

课程标准是规定学生在一定学段内所应学习的课程内容和要求,而教学大纲则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详细规定。

本文将就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首先,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生在不同学段应学习的各门学科的课程内容和要求。

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前瞻性和科学性,要与时俱进,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确保学生学习的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教学大纲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文件,它对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详细阐述和具体规定。

教学大纲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教学大纲的编写应当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渗透和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它们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的改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总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它们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都应当充分重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希望全社会都能共同关注教育教学工作,共同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是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旨在规范和统一全国各地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和标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在2020年进行了修订,更新了教学内容和标准,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需求。

本文将对2017年版2020年修订后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目标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生物学领域的科学认识和方法,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2.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物多样性,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掌握生物学知识与科技应用的联系,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内容包括生物学基本概念、分支学科、生命现象和科技应用等方面。

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生物科学基本概念:生命的起源、进化、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等;2.细胞生物学: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生命周期、代谢与调节等;3.生物多样性: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与分类、生态系统与物种多样性等;4.遗传学:遗传基础、遗传变异、遗传与进化、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等;5.生理学: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生态系统的稳态与平衡、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等;6.生物技术与应用:生命科学与技术发展、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医学健康与生物工程等。

三、教学方法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解、实验、讨论、观察和实践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

四、评价方式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和综合评价等方式。

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

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

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王满寿 任衍刚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临汾 041004) 摘 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从清朝末年至今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探讨其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 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物学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发展 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回顾我国课程发展的历史,探讨其发展规律,对研究中小学课程改革是十分重要的。

而中小学课程的核心是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和要求,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和要求主要反映在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里。

生物学科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发展过程中既有继承传统的沿袭,更有时代发展影响下的变革。

因此了解生物学科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纵向发展并作横向比较,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当前的生物学科教育改革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1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内涵1.1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有划框定向的性质。

它以纲要的形式,具体规定每门学科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结构,同时规定教学的一般进度和对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是狭义课程的具体化,课本撰写人和教师进行教学都要根据它。

教学大纲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颁布的。

1.2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指规定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文件。

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中国清朝末年兴办近代教育之初,在各级学堂章程中有《功课教法》章,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

这是课程标准的雏型。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此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40年。

2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结构2.1 教学大纲的结构 各级各类学校各门学科的教限量地应用。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名词解释1.课程标准:以前称为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1、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2.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3.科学的世界观:即在其自身的体系内是没有逻辑错误或价值矛盾的理论和判断. 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科学的世界观。

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按其固有规律永恒运动着,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

生物科学所研究的是生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客观规律的一部分4.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5.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

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6.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教育: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

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

8.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感性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

9.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10.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1.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亲自动手、独立操作的参与性活动,是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一种常见的主动学习方式12.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13.教学难点: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

高中新课程标准各学科教学大纲概览

高中新课程标准各学科教学大纲概览

高中新课程标准各学科教学大纲概览现代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制定和实施新的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研究成果,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高中新课程标准各学科的教学大纲概览:语文: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该大纲强调学生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感悟,以及批判思维的培养。

数学: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基础。

重点包括数与代数、函数与方程、几何与测量等内容。

英语:新的英语教学大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该大纲强调语言运用的实际环境和综合性能力的培养。

物理: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重点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内容。

化学: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重点包括酸碱滴定、化学平衡、有机化学等内容。

生物: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重点包括细胞、遗传与进化、生态与环境等内容。

历史:新的历史教学大纲强调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重点包括古代史、现代史、世界史等内容。

地理: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

重点包括地球与地图、人口与城市、资源与环境等内容。

政治:新的政治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和公民素养。

重点包括政治理论、经济学基础、现代政治制度等内容。

信息技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

该大纲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育:新的体育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技能。

重点包括体育健康与养生、体育表演与评价、竞技与训练等内容。

美术:高中美术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

重点包括绘画、雕塑、设计等内容。

音乐:新的音乐教学大纲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能力。

该大纲注重音乐文化的传承和音乐创作的培养。

以上是高中新课程标准各学科的教学大纲概览。

希望这份概览对您了解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有所帮助。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三新、二性、一评价——《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214125) 李作为《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于2004年秋季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省市实施,其他地区将在几年内逐步推行。

《课标》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加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课标》与现行大纲相比较主要变化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新理念、新体系、新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1.1 新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课标》针对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具体实际,吸收了国际上最新的教研成果,提出的基本理念有: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其表明生物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

如《课标》从多个方面精心设计,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给学生相对充分的选课权和实践机会,尤其是选修模块的学习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进行选修模块的选择,从而形成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改变了传统生物教材的“规定式”学习的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课标》突出了能力要求,首次增加了“尝试建立教学模型”的研究方法,更加强调了“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1.2 新体系高中生物《课标》的知识体系改变了我国高中生物课程自1929年以来一直没用的“普通生物学”知识链体系,即生物学科中心体系。

高中《课标》通过精选生物科学基础的学科知识,采用模块的方式,重新建构以“生物科学素养”为主线的知识体系,即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必修模块;及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3个选修模块。

《生物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什么样的区别?

《生物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什么样的区别?

《生物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什么样的区别?1.在课程理念上,《标准》明确提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的高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理念。

其中,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而教学大纲中没有这样明确的课程理念。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在课程性质上,《标准》明确提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并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这与以往关于高中教育及高中生物课程具有双重任务(升学预备和就业预备)的定位有明显区别。

3.教学要求有相应的改变。

由于课程结构和课程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对教学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改变。

特别是不再局限于“如何教好教材”,而是从教师专业发展和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的角度,从课程实施和改变教学行为的角度提出了7个方面的教学建议。

《大纲》的表述: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课程标准》的表述:教学建议(一)要认真改进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二)增强态度观念教育的实效性(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一)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二)全面落实课程目标(三)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四)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五)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六)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七)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区别一、规定的内容不同。

教学大纲规定了在某一时段必须完成什么教学进度,学期结束后必须教完那些知识点,考试的时候,哪些要考哪些不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2009级生物科学班周晶《教学大纲》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同中有异。

两者都重现知识技能的培养,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个性的发展。

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观察教学视频,走访资深教师的方式,对两者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的应用中《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适应性与先进性,说明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实践与知识的相结合,才能更大的发挥学生自己身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总结知识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大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教育部(教育委员会) 先后颁布过多个生物教学大纲。

1952 年以苏联的生物学大纲为蓝本, 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草案) 》。

1963 年5 月, 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草案) 》。

1978 年, 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学校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和《中学生理卫生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

1986 年底, 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全日制生物学教学大纲》。

1992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 》, 1996 年又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

1994 年因为实行新工时制颁布过《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 》的调整意见。

2000年, 国家教育部再次组织修订和调整。

2000 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修版) 》(以下简称《大纲》) 是在1992 年大纲(试用) 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则是在1996 年大纲(试验) 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同时, 国家教育部也正式启动“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的指导下, 开始《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和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 现行的2000 年《大纲》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并成为向《标准》过渡的大纲。

但《标准》和《大纲》在各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标准》和《大纲》在课程目标比较课程目标是生物学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指导和制约了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

《标准》和《大纲》提出的课程目标比较, 主要变化见(下表)现行《教学大纲》《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比较引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产生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

课程性质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尤其是发展学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明确的指出生物科学的地位。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课程目的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火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形成崇高科学的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2.面向全体学生,《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3.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标准》重视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4.倡导探究性学习《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新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安必修课教学内容侧重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十个单元,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课程设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必修部分包括“生物1:分子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排第一部分是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本质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关于生物界的发展和生物与环境的内容。

选修课课程内容的安排侧重于体现生物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包括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细胞与细胞工程、遗传与基因工程等基础性内容。

计思路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

每个模块36个学时。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所设计的,有助于学生扩展生物科学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学与社会实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程目标知识方面:1) 初步获得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遗传、进化和生态等基础知识, 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 初步获得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识:1) 获得有关生物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2)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3)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大纲》相比,《标准》首次:1) 不仅要求获得“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知识”, 还要求“生物技术”等基础知识2) 不仅要求知道知识的应用, 而且要求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3 ) 不仅提出“促进生理健康发展”, 还提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4) 不仅提出“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还提出“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这些变化表明,《标准》比《大纲》更加关注知识的更新,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价值。

能力方面:1) 能够对生命现象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和报告2) 能够正确使用生物实验中常用工具和仪器, 具备一定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能力:1)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2)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和《大纲》相比,《标准》首次:1) 不仅提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而且明确而完整地提出“科学探究”的内涵, 并进一3)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4) 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3)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步提出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 不仅要求“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而且要求“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这些变化表明,《标准》比《大纲》更加强调科学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力图切实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以此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同时,《标准》不像《大纲》那样,仅仅关注学生解决“身边生物学问题”, 仍然未能摆脱学科中心的束缚;《标准》则要求“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强调了学科间的综合、强调了更多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际问题。

思想情感方面:1) 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命, 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2)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3) 初步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2) 热爱大自然, 珍爱生命,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3)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4)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5)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大纲》相比,《标准》首次:1 ) 明确提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2) 明确提出“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3) 明确提出“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些变化表明,《标准》比《大纲》更加强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的重要性; 突出“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是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义务教育性质决定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学会健康生存的必要前提, 是义务教育的目标之一。

二、《标准》和《大纲》在课程内容和体系方面的比较和《大纲》相比,《标准》确定的课程内容体系有比较明显的特色。

我国历年的生物教学大纲一般提出“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认真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 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 必须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适当选取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等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2000年《大纲》在原有3 项确定教学内容原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 项原则:“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出发, 选取有关的观察、实验、参观、实践活动等内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 从加强思想情感教育和建立生物学基本观点的要求出发, 重视选取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教育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 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等原则。

2.1《标准》和《大纲》在课程内容上的比较现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比较内容体系的比较必修以生命的基础为特征为线索分为9个单元:模块1:分子与细胞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值,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以“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构建课程,突出生物科学中的基础与核心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