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外差(相干)探测系统

合集下载

第八章 光外差探测8.1-8.4

第八章 光外差探测8.1-8.4

在完善的空间准直条件下,信号光电场和本振光 电场分别为
当信号光和本振光重合垂直入射到光混频器上 时,则光混频器输出的瞬时光电流为
相位差项不受短时间平均的影响,倍频项的平均值为零,第1和第2两项 直流项被滤波器滤除
因此,负载电阻上的信号电压为
峰值信号功率
在光零差探测系统中,如果仅限于考虑不可能消 除的散粒噪声和热噪萨,则噪声功卒
3 光外差探测的频率条件 光外差探测除了要求信号光和本振光必须保持 空间准直以外,还要求两者具有高度的单色性 和频率稳定度。 从物理光学的观点来看,光外差探测(或相干 探测)是两束光波达加后产生干涉的结果。 显然,这种干涉取决于信号光束和本扳光束 的单色性。
光的单色性:是指这种光只包含一种频率或光谱线 极窄的光。
在光外差探测系统中遇到的噪声与直接探测系统中 的噪声基本相同,存在多种可能的噪声源。在此只 考虑不能消除或难以抑制的散粒噪声和热噪声两种。
在带宽为Δ fIF的带通滤波器输出端,电噪声功率 为
式中,PB为背景辐射功率,ID是光混频器的暗 电流。 前一项为信号光、本振光、背景辐射和光混 频器暗电流所引起的散粒噪声项,后一项为 光混频器内阻和前置放大器负载电阻所引起 的热噪声项。
根据信号噪声比定义,中频滤波器输出端的信号 噪声(功率)比为
(10) 当本振光功率PL 足够大时,上式分母中由本振 光引起的散粒噪声远远大于所有其它噪声,则式 变为
这是光外差探测系统所能达到的最大信噪比,一般把这种情况称为 光外差探测的量子探测极限或量子噪声限。
从式(10)可导出实现量子噪声限探测的条件为
上述两种情况带宽之比
可见,相干探测对背景光谱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四、有利于微弱光信号的探测
在直接探测中光探测器输出的电功率正比于信号 光平均光功率的平方。 在相干探测中光混频器输出的中频信号功率正比 于信号光和本振光平均光功率的乘积 在一般的实际情况下,入射到光探测器上的信 号光功率是非常小的(尤其在远距离上应用,例 如光雷达、光通信等应用),

外差(相干)探测系统 2013.4.26

外差(相干)探测系统 2013.4.26
式中 k1 2 / 1 和k2 2 / 2为波数, 1 和2 为
初位相。
这二列波叠加的结果为:
x 1 2 Es {2 E cos[ (t ) ]} 2 c 2 1 2 x 1 2 cos[ (t ) ] 1 2 c / 1 2 c 2
iC t As AL cos L s
这是外差探测的一种特殊形式,称为零差探测。
外差检测与直接检测的性能比较
• 探测能力强:光波的振幅、相位及频率的变化 都会引起光电探测器的输出,因此外差探测不 仅能够检测出振幅和强度调制的光波信号,而 且可以检测出相位和频率调制的光信号
基本特性
fs fL
(8.1 - 16)
外差探测具有更窄的接收带宽,即对背景光有良好
的滤波性能。
• 滤波性能好
– 形成外差信号,要求信号光和本征信号空间严 格对准,而背景光入射方向是杂乱无章的,偏 振方向也不确定,不能满足外差空间调准要求, 不能形成有效的外差信号,因此该方法可以滤 掉背景光 – 同时通过检测通道的通频带刚好覆盖有用的外 差信号的频谱范围,这样杂散光形成的拍频信 号也可以被滤掉
那么测出这个低频的波速,也就测出了光速。
问题5:如何将光信号变成含低频成份的“光 拍”信号?
原理:根据振动叠加原理,两列速度相 同、振面相同、频差较小而同向传播的简谐
波的叠加即形成拍。
设有两列振幅相同、频率分别为f1和f2,且 频差△f= f1-f2很小的二列波:
E1 E cos(1t k1 x 1 ) E2 E cos( 2t k2 x 2 )


q / h ; :
两束光频率必须足够接近,差频信号才能处于探测器的通 频带范围内

光外差探测技术及其应用

光外差探测技术及其应用

光外差探测技术及其应用摘要:光外差探测又称为相干探测,其探测原理与微波及无线电外差探测原理相似,但是其探测精度亦比微波高3410~10数量级。

相干探测与直接探测[1]相比,其测量精度高7810~10数量级,它的灵敏度达到了量子噪声限。

关键字: 光外差探测、光子计数、量子噪声限[2]、激光测距、多普勒[6]测速1. 引言光外差检测在激光通信、雷达、测长、测速、测振和光谱学等方面都很有用途。

光外差检测的灵敏度达到了量子噪声限[2],其NEP [3]值可达2010 W 。

可以检测单个光子,进行光子计数。

在光电信息检测中,当光波频率很高时,每个光子的能量很大,很容易被检测出来,这时光外差检测技术并不特别有用。

相反,由于直接检测[1]不需要稳定激光频率,也不需要本振激光器,在光路上不需要精确的准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检测[1]更为可取。

在波长较长的情况下,已经有了高效率、大功率的光源可利用。

但在这个波段缺少像在可见光波段那样极高灵敏度的检测器。

因此,用一般的直接检测[1]方法无法实现接近量子噪声限[2]的检测,光外差检测技术就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2. 原理光外差检测是有别于直接检测[1]的另一种检测技术。

光外差检测原理方框图示于图1-1。

图中,s f 为信号光波,l f 为本机振荡(本振)光波,这两束平面平行的相干光,经过分光镜[4]和可变光阑[4]入射到检测器表面进行混频,形成相干光场。

经检测器变换后,输出信号中包含c f =s f -L f 的差频信号,故又称相干检测。

图1-1. 外差检测原理示意图2co 激光器反射镜图1-2 外差检测实验装置图1-2是外差检测的实验装置,光源是经过稳频的2CO 激光器[5]。

由分束镜把入射光分成两路:一路经过反射的作为本振光波,其频率为L f ;另一路经过偏心轮[4]反射,并由透镜[4]聚焦到可变光阑[4]上作为信号光束。

偏心轮[4]转动相当于目标沿光波方向并有一运动速度,光的回波就产生了多普勒频移[6],其频率为s f 。

光外差探测系统课件

光外差探测系统课件

环境监测是光外差探测系统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用于气体浓度、温度、压力 等参数的测量。
光外差探测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实时性强的特点,对于环境监测和污染 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06
光外差探测系统发展趋势与展望
高性能探测器研究
1 2 3
高灵敏度 通过优化探测器结构、提高材料质量等方式,提 高探测器的光子吸收效率和响应速度,从而提高 探测器的灵敏度。
数据存储与备份
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可靠的存储介质中,并定 期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系统调试与优化
系统调试
在实验过程中对系统进行实时监 测和调试,确保系统工作正常并 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性能优化
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际需求,对系 统的性能进行优化,如调整探测 器参数、改善信号质量等。
故障排查与维护
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排查故 障原因并进行修复,确保系统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备布局
根据实验需求合理布置实 验设备,包括激光器、光 外差探测器、信号源等, 确保设备间的连接无误。
环境温湿度控制
保持实验环境的温湿度稳 定,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方式
采用高速数据采集卡或示波器等设备,对探测器 输出的信号进行采集。
数据处理算法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算法,如滤波、 放大、解调等,以提取有用的信号信息。
光谱分析
用于光谱分析中,实现对气体、液体、固体 等物质的高精度光谱测量。
光通信
用于光通信系统中,实现高速、大容量、低 噪声的光信号接收。
激光雷达
用于激光雷达系统中,实现高精度、远距离 的激光测距和成像。
02
光外差探测系统组成

光纤通信-重要知识点总结

光纤通信-重要知识点总结

光纤通信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任何通信系统追求的最终技术目标都是要可靠地实现最大可能的信息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

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取决于对载波调制的频带宽度,载波频率越高,频带宽度越宽。

2.光纤:由绝缘的石英(2)材料制成的,通过提高材料纯度和改进制造工艺,可以在宽波长范围内获得很小的损耗。

3.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光纤为传输媒介、光波为载波的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送机、光纤光缆、中继器和光接收机组成。

光纤通信系统既可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传输模拟信号。

输入到光发射机的带有信息的电信号,通过调制转换为光信号。

光载波经过光纤线路传输到接收端,再由光接收机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系统中光发送机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生成的光信号注入光纤。

光发送机一般由驱动电路、光源和调制器构成,如果是直接强度调制,可以省去调制器。

光接收机的作用是将光纤送来的光信号还原成原始的电信号。

它一般由光电检测器和解调器组成。

光纤的作用是为光信号的传送提供传送媒介,将光信号由一处送到另一处。

中继器分为电中继器和光中继器(光放大器)两种,其主要作用就是延长光信号的传输距离。

为提高传输质量,通常把模拟基带信号转换为频率调制、脉冲频率调制或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最后把这种已调信号输入光发射机。

还可以采用频分复用技术,用来自不同信息源的视频模拟基带信号(或数字基带信号)分别调制指定的不同频率的射频电波,然后把多个这种带有信息的信号组合成多路宽带信号,最后输入光发射机,由光载波进行传输。

在这个过程中,受调制的电波称为副载波,这种采用频分复用的多路电视传输技术,称为副载波复用技术。

目前大都采用强度调制与直接检波方式。

又因为目前的光源器件与光接收器件的非线性比较严重,所以对光器件的线性度要求比较低的数字光纤通信在光纤通信中占据主要位置。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基本上由光发送机、光纤与光接收机组成。

发送端的电端机把信息进行模数转换,用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去调制发送机中的光源器件,则就会发出携带信息的光波,即当数字信号为“1”时,光源器件发送一个“传号”光脉冲;当数字信号为“0”时,光源器件发送一个“空号”。

4.10 光频外差探测的基本原理

4.10 光频外差探测的基本原理

1
2 sin
S

ES t AS cos S t S 1x
入射到光混频器表面的总电场为
Et t ES t EL t
共23页 20
主讲:周自刚《光电子技术》§4.10 光频外差探测的基本原理
于是光混频器输出的瞬时光电流为
2 sin iP t AS cos S t S x AL cos L L dxdy d / 2 d / 2 S
2.光谱滤波性能
在直接探测过程中,光探测器除接收信号光以外,杂散背景 光也不可避免地同时入射到光探测器上。为了抑制杂散背景光的 干扰,提高信号噪声比,一般都要在光探测器的前面加上孔径光 阑和窄带滤光片。相干探测系统对背景光的滤波性能比直接探测 系统要高。因为相干接受是要求信号光和本地振荡光空间方向严 格调准,而背景光的入射方向是杂乱的,不能满足空间调准要求, 于是就不能得到输出。 如果取差频信号宽度ωc / 2π =ωL-ωs /2π为信息处理器 的通频带Δf,那么只有与本机振荡光束混频后在此频带内的杂光 可以进入系统,其他杂光所形成的噪声均被信号处理器滤掉。因 此,外差探测系统中不需要加光谱滤光片,其效果甚至比加滤光 片的直接探测系统还好得多。
共23页 12
主讲:周自刚《光电子技术》§4.10 光频外差探测的基本原理
对热噪声为主要噪声源的系统,要实现量子噪声限探测,满足
e 2 PL f IF RL 2kT f IF hv
由此得到
2kThv P L e 2 RL
S 若令 1 ,则可求得相干探测的噪声等效功率NEP值为 N IF
在中频滤波器输出端,瞬时中频电压为
VIF 2 AS AL RL cos L S t L S

第八章 外差(相干)探测系统

第八章  外差(相干)探测系统

y
KL K Ly Ks
K Lx
y
θ θ
O
x l z
O
D
x
图8.3– 1
坐标关系
注意到在探测器面上x=0, 则有 es=Es cosωst eL=EL cos(ωLt+KL sinθ·y) 在(0,y)点上的中频电流 iIF (0,y,t)=α·EsEL cos(ωIFt+KL·y·sinθ) =α·E E =α Es·EL cos(ωIFt+KL·y·θ) y θ) (8.3 - 6) (8.3 - 4) (8.3 - 5)
∆f =
C
λ
∆λ = 3 × 109 Hz 2
(8.1 - 15)
在外差探测中, 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如果取差 频宽度作为信息处理器的通频带∆f, 即
ωs − ωL ∆ f IF = 2π
= fs − fL
(8.1 - 16)
外差探测具有更窄的接收带宽, 外差探测具有更窄的接收带宽,即对背景光有良好 的滤波性能。 的滤波性能。
这里c是光速。
ω IF
c
(8.3 - 16)
总的中频电流为
iIF (t ) =
α
D∫
D/2
−D / 2
iIF (0, x, y )dy
∆ K IF Dθ sin 2 = α Es E L cos ω IF t ⋅ ∆ K IF ⋅ Dθ 2
(8.3 - 17)
y
K
s
K
L
θ
Kcos θ
O l
θ
Ksin θ
D
x
图 8.3 - 2 两束光平行但不垂直于探测器
考虑到sinθ≈θ, y点产生的中频电流iIF (0,y,t)可 以写为 iIF (0,y,t)=αEsEL cos(ωIFt+∆KIFy sinθ) 式中 (8.3 - 15)

直接探测与相干探测

直接探测与相干探测

原理图
带通滤 波
一般情况:在同一方向上传播、振动方向相同、振 幅不同、频率差相差很小的两束单色光
双频(不同光波长)光波: 信号光ωs (异地)
参考光ωr(本地)
1)合成的光强得到信号输出
信号光 Es (t) as sin(st s )
参考光 Er (t) ar sin(rt r )
平方律探测器光混频电流信号为:
•解决方法:判别计数。当测量镜正向移动时所产生 的脉冲为加脉冲;反之为减脉冲 。
A1路
A路
A2路
移相 +/2
B1路
B路
B2路
46
A路
•判向计数:
B路
A1路 A2路 B1路 B2路
A1路 A2路 B1路 B2路
47
•正向移动:
正 向 : 1 3 2 4
位移长度为:
LN
8
•反向移动:
反 向 : 1 4 2 3
1.激光器 2.透镜 3.小孔光阑 4.透镜 5.反射镜 6.反射棱镜 7.位相板8. 角锥反射棱镜9.分束镜10.角锥反射棱镜 11.透镜 12. 光阑 13.光电探
测器 14. 透镜 15.光阑 16.光电探测器
45
•3)干涉信号的方向判别与计数
•误差原因: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使测量镜在正向 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偶然的反向移动。单纯计数, 测量结果是正反移动的总和。
(e
/
hv)2
2 s
in2S in2B in2D in2T
散粒噪声
热噪声
信号光电流、背景光电流和器件暗电流
仅考虑信号光电流引起的散粒噪声: in2S 2eISf
SNRd
s 2h
f
外差探测:

直接探测和外差探测

直接探测和外差探测

PbS(PC 常温)
PbSe(PC 常温)
InSb(PV 77K)

Ge:Au(PC 77K)

热释电探测器
内阻(Ω)
1~10 50~200
1~10 ~50 2.5~50 20~50 104 105~106 105~107 106~107 103~105 105~107 ~108
响应时间(s)
10-2~1 10-3~10-2 10-2~10-1
• 如果放大器本身有噪声,又无滤波功能(如前放一般不采取带 限措施),信号通过放大器后,则信号和噪声都同样放大,则 输出噪声功率等于放大后的输入噪声功率和放大器本身的噪声 功率之和。对这样的放大器,信号经放大后,信噪比不可能变 好,输出端的信噪比就比输入端的信噪比低,则F>1。
16
3.3.3 匹配方法

In (Rs
||
Zi )Av

In
Rs Z i Rs Zi
Av
Ens的贡献
En的贡献
9
In的贡献
将上述各项均方相加便得总的输出噪声为:
En2o

E2 no( Ens )

Eno2(En )

Eno2(In )
2
2
2

En2s

Rs
Zi
Zi
Av

En2
输出的噪声功率为
信号光电流:in2s 2eM 2isf
对测于 器输光 前出电 面二 的信P极2n噪改管为比,(4inM.2为s=1,in(2对bso于)i光n2d电导iMn2探T )2RRi2LP背s2电景暗声阻光电电温电流流度流::噪:iin2ni2dbn2T22e4eMMkBRT22Liidbf ff

激光外差干涉

激光外差干涉

激光外差干涉测位移15测控(3+2)蒋炜2015430340007激光外差干涉:由光学系统接收到的分为两束具有频率差、方向相反的偏振光F1和F2.经过1/4波片后成为两个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激光经过分光镜分成两路,其中一束经过透射后射向光电探测器,其频率为fs,成为信号光束;另一个稳频激光器输出的一束激光也经过分光镜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经过分光镜反射后射向光电探测器,并称为本机振荡光束。

路经过偏振片1后频率为f1-f2,作为参考光束,另一路经偏振分光镜后又分为两路分别仅含f1和f2的光束。

当可移动反射镜发生位移变化时,仅含f2的光束经过可移动反射镜后成为含有的光束。

为多普勒频移量,包含可移动反射镜的位移信息。

这路含有的光束由固定反射镜的反射回来的仅含f1的光束经过偏振片2汇合频率为f1-(f2),作为测量光束。

当这两书光束满足干涉条件时,在两束光经过各自的传播轨迹后在分光镜下面发生干涉,(在无线电中叫做混频,在这里称为光混频),光电探测器只能响应直流分量和差频(Fs-Fl)分量(也称中频Fif)。

用一个中频放大器选出差频分量,于是输出端得到正比于差频分量的光电流。

在经过信号处理可以测出Fif=Fs-Fl的值。

因为Fl是已知的,所以测出Fif也就等于知道了Fs。

外差探测实质上就是两束相干光干涉的测量。

在干涉仪中,测量光的光程变化量是移动镜位移量的2倍,由光速c。

移动镜的移动速度v,得到多普勒频移量为激光的波长值为,频率的时间积分为周期数N,则移动镜的位移量为光电探测器R与M处接收光的相位差与频移差关系为双频激光干涉仪通过频率的变化测量位移,位移变化量只与频差f1-f2或相位差相关,频差f1-f2为固定值且为交流信号,不会产生直流电平漂移现象,所以抗干扰能力强,常应用于高精度测量系统中。

一:光路图:光频外差探测器光路结构二:光电转换部分光电转换部分的主要器件就是光电检测器。

可以将光强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

相干光通信外差探测技术研究_王丽枝

相干光通信外差探测技术研究_王丽枝
............................................................................................... 1 1.2 相干光通信基本原理 .................................................................................. 2 1.3 相干光通信的优点 ...................................................................................... 3 1.4 相干光通信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 3 1.4.1 研究进展 ............................................................................................. 3 1.4.2 发展趋势 ............................................................................................. 5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6 第二章 光外差探测技术........................................................................................ 7

第8章 外差(相干)探测系统

第8章  外差(相干)探测系统
从物理过程的观点出发, 从物理过程的观点出发,直接探测是光功率包络变换的检 波过程,而外差探测的光电转换过程不是检波过程, 波过程,而外差探测的光电转换过程不是检波过程,而是 一种“转换”过程; 一种“转换”过程;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光频外差探测,就是把以 为载频的光频信息转换到以ω 光频信息转换到以 光频外差探测,就是把以ωs为载频的光频信息转换到以 IF 为载频的中频电流 中频电流上 这一“转换”是本振光的作用, 为载频的中频电流上。这一“转换”是本振光的作用,它 使外差探测具有一种天然的转换增益 转换增益。 使外差探测具有一种天然的转换增益。 在同样信号光功率P 条件下, 在同样信号光功率 s 条件下,相干探测和直接探测方法得 到的信号功率比, 转换增益为 到的信号功率比,即转换增益为:
2 2
有效中频功率与信号光功率和本振光信号平均功率乘 积有关。 积有关。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调幅信号的相干探测
信息信号加载在频率为ω 若调制频率为 的信息信号加载在频率为 s的光波振幅 调幅光波可表示为: 上,调幅光波可表示为:
调幅波振 幅平均值 第n次谐波分量的 次谐波分量的 圆频率和初始相位
ωLs 光电探测器转换的信号电源正比于瞬时中频电流。 光电探测器转换的信号电源正比于瞬时中频电流。光波 振幅上所携带的调制信号完全无畸变地转移到频率为 ωLs=ωL-ωs的电流上去。 的电流上去。 调频、调相方式的相干探测与之类似, 调频、调相方式的相干探测与之类似,但直接探测则无 法达到。 法达到。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8-2 光频外差探测的特点
1 高的转换增益
信号光功率,本振光功率与相应电场振幅的关系为: 信号光功率,本振光功率与相应电场振幅的关系为:

光外差检测系统

光外差检测系统

滤光片
M
v
Q
BS
uv
PMT
ei
Q es
进入光阑由透镜会聚到光电倍增 管的光电阴极上的有两束频率相 近的光,发生干涉。
参考光模式
双缝 屏幕
S1
P
S1
S2
δ=0
P 中央亮纹
S2
由于从S1S2发出的光是振动情况完
全相同,又经过相同的路程到达P点,
其中一条光传来的是波峰,另一条
传来的也一定是波峰,其中一
条光传来的是波谷,另一条传来的也一定是波谷,在P点激起的
振动总是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振幅A=A1+A2为 最大,P点总是振动加强的地方,故应出现亮纹,这一条亮纹叫中 央亮纹.
19世纪末光电效应现象使得 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 光子说:光具有粒子性
波动说
光的干涉---预备知识复习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 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思考1:如果我们先假设光是一种 波,那么按照我们所学的波动知 识,光要发生干涉现象需要满足 什么条件?
(频率相同)
光外差检测:可见光的频率很高(1014 Hz),一般光电器件不能响应,也就无法直接 检测多普勒频移.因此,需要光外差的方法:
概念—声波多普勒效应
一辆汽车在我们身旁急 驰而过,车上喇叭的音调有 一个从高到低的突然变化; 站在铁路旁边听列车的汽笛 声也能够发现,列车迅速迎 面而来时音调较静止时为高, 而列车迅速离去时则音调较 静止时为低。此外,若声源 静止而观察者运动,或者声 源和观察者都运动,也会发 生收听频率和声源频率不一 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多 普勒效应。
讨论:明和暗为什么相间(依次出现)呢?

第五讲激光外差干涉测长与测振

第五讲激光外差干涉测长与测振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双频激光直线度测量仪,在长距离上测量直 线度,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但是这种 仪器能否用于长距离同轴度的精密测量呢?
同轴度测量仪器应具有以下的特点 (1)能够进行间断测量 (2)测量系统对激光束的平漂和角漂具有自适应能力, 光束漂移应不影响测量结果。
(3)光学系统对大气扰动应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经光束扩束器3适当扩束准直后,光束被分束镜4分为两部分
根据马吕斯定律, 两个互相垂直的 线偏振光在450方 向上的投影,形 成新的同向线偏 振光并产生 “拍”,其拍频 就等于两个光频 之差,即△v= v1—v2=1.5MHz
一小部分被反 射到检偏器5 上,检偏器的 透光轴与纸面 成450
由光电接收器6接收后 进入交流放大器7,放 大后的信号作为参考信 号送给计算机
v1光的光程较原来的减少了2AC;与此相反,v2光的光程 却增加了2BD。两者总差值等于2(AC+BD),根据这一 数值,即可以算出下落量
以线量表示 的导轨直线 性偏差
精度 测直线度的精度可达土1.5μm,其分辨率为lμm,最大检 测距离可达3m,最大下落量可测到1.5mm
(三)双频激光干涉用于同轴度的精密测量
一部分光束透过分束 镜4沿原方向射向偏振 分束棱镜8。偏振方向 互相正交的线偏振光 被偏振分束镜按偏振 方向分光, v1被反射 至参考角锥棱镜9, v2则透过8到测量角锥
棱镜10
若测量镜以速度V运动(移动或振动),则由于多普勒 效应,从测量镜返回光束的光频发生变化,其频移
光束返回后重新通过偏振分束镜10与v1的返回光会合,经 反射镜11及透光轴与纸面成450的检偏器12后也形成 “拍” ,其拍频信号可表示为
激光外差干涉测试技术

直接探测和外差全面讲解

直接探测和外差全面讲解

(3.1 - 7) (3.1 - 8)
从上式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若si/ni<<1, 则有
2
so no
si ni
(3.1 - 9)
输出信噪比近似等于输入信噪比的平方。 这说明直 接探测方式不适宜于输入信噪比小于1或者微弱信号的探 测。 实际上, 要想对弱光信号实施直接探测, 还必须在 探测体制上进行改革, 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分节中将进 行专门讨论。
除背景干扰的效果, 并使光学系统的信噪比为最大。
现举一例说明光谱滤光的作用。 图3.2 - 1示出了飞机涡轮
喷气发动机辐射的光谱曲线a, 典型的地面背景辐射的光谱辐射
通量密度曲线b, 大气透过率曲线c及某型号光电探测器光谱响
应曲线d, 根据这些曲线关系, 选择滤波片的截止波长λ1和λ2。
从图3.2 - 1可看出, 目标辐射通量相对值在0.8以上的波
的计算也和场镜直径的计算方法一致。 它的小端直径为探测器的
直径。 长度l与锥角β的大小要设计合理, 否则有的光线还未传播
到小端就被折返回大端, 如图3.2 - 5所示。
显然, 锥顶角2β与半视场角ω(即光线在光锥端面上的入
射角θ)以及光线与第一反射线的入射角i1的关系为
(90°-β)+(90°-i1)+(90°-θ)=180°
长区域约在2.7~5 μm的范围内, 而背景辐射通量相对值在0.2以
下的波长约在2.6~4.5 μm的范围内。 于是, 把滤光片的短波截
止波长选在大于2.7 μm处, 长波截止波长选在小于4.5 μm处。
因为在大于4.5 μm和小于2.7 μm的范围内, 目标辐射通量在减
小, 背景辐射通量急剧上升。 最后选定滤光片的截止波长为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有效中频功率与信号光功率和本振光信号平均功率乘 积有关。 积有关。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调幅信号的相干探测
信息信号加载在频率为ω 若调制频率为 的信息信号加载在频率为 s的光波振幅 调幅光波可表示为: 上,调幅光波可表示为:
调幅波振 幅平均值 第n次谐波分量的 次谐波分量的 圆频率和初始相位
光频外差探测具有天然的探测微弱信号的能力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2 可获得全部信息
在直接探测中, 在直接探测中 , 光探测器输出的光电流随信号光的振 幅或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幅或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 光探测器对信号光的频率或 相位变化不响应。 相位变化不响应。 在相干探测中,光探测器输出的中频光电流振幅 、 频 在相干探测中 , 光探测器输出的中频光电流振幅、 频率(ω 率和相位都随信号光的振幅 aAsAL 、 频率 L-ωs)和相 和相 的变化而变化, 位 (φL-φs)的变化而变化 , 因此可以把频率调制和相位 的变化而变化 调制的信号光像幅度调制或强度调制一样进行解调。 调制的信号光像幅度调制或强度调制一样进行解调。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调幅信号光和相干探测后瞬时中频电信号频谱
调幅信号光波的频谱
相干探测瞬时中频电信号频谱
ωs − Ω 0
ω s − 2Ω 0
ωs
ωs + Ω0
ωs + 2Ω0
ω
ωLs − Ω0 ωLs + Ω0 ωLs ω L s − 2Ω 0 ωLs + 2Ω0
ω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ωLs 光电探测器转换的信号电源正比于瞬时中频电流。 光电探测器转换的信号电源正比于瞬时中频电流。光波 振幅上所携带的调制信号完全无畸变地转移到频率为 ωLs=ωL-ωs的电流上去。 的电流上去。 调频、调相方式的相干探测与之类似, 调频、调相方式的相干探测与之类似,但直接探测则无 法达到。 法达到。
{
信号光频率, 信号光频率, 均值为1/2 均值为 本振光频率, 本振光频率, 均值为1/2 均值为 差频频率低于光 混频器截止频率 时有光电流输出
+ A cos (ωLt +φL )
2 L 2
+ As AL cos (ωs −ωL ) t + (φs −φL )
+ As AL cos (ωs + ωL ) t + (φs +φL )
}
后退
和频频率太高, 和频频率太高,光混频 器不响应, 器不响应,故均值为零
上页 下页
外差探测系统
从数学运算和相应物理过程考虑, 从数学运算和相应物理过程考虑,用平均信号光功率 Ps和平均本振光功率 L表示: 和平均本振光功率P 表示:
Ps PL i = α + + Ps PL cos ωIF t + (φL − φs ) 2 2
PIF 2 PL G= = PL Ps
故转换增益G>>1,可达到 7~108数量级,可 数量级, 通常 PL>>Ps ,故转换增益 ,可达到10 见相干探测的转换增益是非常高的。 见相干探测的转换增益是非常高的。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PL= 0.5 mW 时Ps与G的关系
此时, 此时,外差探测的灵敏度 比直接探测高10 比直接探测高 7~108量级
对调幅信号来说,零差探测所得光电流信号是光波调 调幅信号来说, 来说 制信号的原形。 制信号的原形。 但零差探测时, 但零差探测时,本振光振幅的慢变化会直接引到信号 频谱中造成信号畸变。因此, 频谱中造成信号畸变。因此,零差工作时对本振光的 振幅稳定性有较高要求。 振幅稳定性有较高要求。 需注意:外差探测时,要实现某一信息解调, 需注意:外差探测时,要实现某一信息解调,保证本 振光束的频率和位相的高度稳定。 振光束的频率和位相的高度稳定。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直接检测接收机框图
外差检测接收机框图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外差原理图
相干光通信系统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8.1.1 光频外差探测的实验装置
光频外差探测的实验装置, 光频外差探测的实验装置,即光频外差多普勒测速的原 理装置。 理装置。
CO2激本探 fs-fL
ωs − ω L ∆ f IF = = fs − fL 2π
因此, 因此 ,只有与本振光混频后相干信号落在此频带内所对 应的杂散光才可以进入系统, 应的杂散光才可以进入系统,其它杂光所形成的噪声均 被放大器滤掉,不需直接探测中的滤光片。 被放大器滤掉,不需直接探测中的滤光片。
上页 下页 后退
光电流经过有限带宽的中频放大器,直流项被滤出, 光电流经过有限带宽的中频放大器,直流项被滤出, 最后只剩下中频交流分量: 最后只剩下中频交流分量: 中频光电流频率
ωIF = ωL − ωs
iIF = α As AL cos ωIF t + (φL − φs )
中频光电流振幅 中频光电流相位
2 IF
上页 下页 后退Leabharlann 差探测系统经推导2 2
对中频周期求平均
PIF = 4α Ps PL cos [ωIF t + (φL − φs ) ] ⋅ RL = 2α 2 Ps PL RL
在直接探测中,探测器输出的电功率为: 在直接探测中,探测器输出的电功率为:
PL = is2 RL = α 2 Ps2 RL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若调幅信号光E 与本振光 与本振光E 相干后,瞬时中频电流为: 若调幅信号光 s(t)与本振光 L(t) 相干后,瞬时中频电流为:
iIF = α A0 AL cos (ωL −ωs ) t + (φL −φs ) mn A0 +α AL ∑ cos (ωL −ωs −Ωn ) t + (φL −φs −φn ) 2 n=1 ∞ mn A0 +α AL ∑ cos (ωL −ωs +Ωn ) t + (φL −φs +φn ) 2 n=1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3 良好的滤波性能
在直接探测中,为了抑制杂散背景光的干扰, 在直接探测中,为了抑制杂散背景光的干扰,都是在探测 器前加置孔径光阑或窄带滤光片。例如, 器前加置孔径光阑或窄带滤光片。例如,滤光片的带宽为 1nm(这已经是十分优良的滤光片了 ) , 即 ∆λ=1nm。 它所 ( 这已经是十分优良的滤光片了) 。 相应的频带宽度( 估计) 相应的频带宽度(以λ=10.6µm估计)为: 估计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8-2 光频外差探测的特点
1 高的转换增益
信号光功率,本振光功率与相应电场振幅的关系为: 信号光功率,本振光功率与相应电场振幅的关系为:
Ps = As2 2
2 PL = AL 2
中频电流输出对应的电功率为: 中频电流输出对应的电功率为:
光电探测器 的负载电阻
PIF = i RL
从物理过程的观点出发, 从物理过程的观点出发,直接探测是光功率包络变换的检 波过程,而外差探测的光电转换过程不是检波过程, 波过程,而外差探测的光电转换过程不是检波过程,而是 一种“转换”过程; 一种“转换”过程;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光频外差探测,就是把以 为载频的光频信息转换到以ω 光频信息转换到以 光频外差探测,就是把以ωs为载频的光频信息转换到以 IF 为载频的中频电流 中频电流上 这一“转换”是本振光的作用, 为载频的中频电流上。这一“转换”是本振光的作用,它 使外差探测具有一种天然的转换增益 转换增益。 使外差探测具有一种天然的转换增益。 在同样信号光功率P 条件下, 在同样信号光功率 s 条件下,相干探测和直接探测方法得 到的信号功率比, 转换增益为 到的信号功率比,即转换增益为:
分本透
fs
转透
fL
可可本小
线线 偏本探
本光 探探探
放放探
中中
光频外差多普勒测速装置 光混频器
上页 下页 后退
外差探测系统
8.1.2 光外差原理
由实验装置知,光外差必须有两束满足相干条件的光束。 由实验装置知,光外差必须有两束满足相干条件的光束。 假定同方向到达且同偏振方向的信号光束和本机振荡光束 的电场分别为
中频光电流振幅、频率和相位都随信号光的振幅、 中频光电流振幅、频率和相位都随信号光的振幅、频率和 相位成比例变化;因此,振幅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 相位成比例变化;因此,振幅调制、频率调制、 的光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光频外差探测均可实现解调。 的光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光频外差探测均可实现解调。
上页 下页 后退
∞ Es ( t ) = A0 1 + ∑ cos ( Ωn + φn ) cos(ωst + φs ) 调幅系数 n=1 ∞ mn A0 = A0 cos(ωst + φs ) + ∑ cos (ωs + Ωn ) t + (φs + φn ) 2 n =1 ∞ mn A0 +∑ cos (ωs − Ωn ) t + (φs − φn ) 2 n =1
外差探测系统
中频滤波器输出端,瞬时中频电压为: 中频滤波器输出端,瞬时中频电压为:
负载电阻
VIF = α As AL RL cos ωIF t + (φL − φs )
中频滤波器输出的有效中频功率为: 中频滤波器输出的有效中频功率为:
(VIF ) = 2 eη P ⋅ P ⋅ R PIF = s L L RL h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