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教案清洁消毒灭菌
护理学基础教案清洁消毒灭菌
护理学基础教案清洁消毒灭菌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教案首页教师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专业名称护理授课序次13授课类型理论教案续页第一节医院内感染概念: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分类: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医院内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一)感染源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源有:患者、病原携带者、动物、环境储备源。
(二)传播途经是指病原体从感染源到易感宿主的途经和方式。
主要的传播途经有:1、接触传播2、空气传播3、水源传播4、食物传播5、注射、血液传播6、生物媒介传播(三)易感人群:主要见于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接受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各种原因导致营养不良者、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者。
三、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四、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第三节清洁、消毒、灭菌一、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一)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渍、尘埃的过程。
(二)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来头除芽胞以外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三)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来头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二、清洁法常用的清洁方法有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
三、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蛋白质、本酶、核酸,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酶失活而致其死亡。
分:1.干热灭菌法: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高热状态下所进行的灭菌。
分:①燃烧灭菌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有效的灭菌法。
常用于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特殊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教案续页教案末页。
《基础护理学》病人清洁的护理教案设计
《基础护理学》-病人清洁的护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要性。
2. 掌握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能够运用护理知识评估和处理病人清洁护理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包括床上擦浴、口腔护理、晨间护理等。
3. 护理评估和处理病人清洁护理中的问题,如皮肤完整性评估、压疮预防与护理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基本技巧和步骤。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操作,并进行实地操作练习。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护理知识进行评估和处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地操作练习中的技能掌握程度,如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护理评估和处理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护理学》。
2. 实物模型:用于实地操作练习的病人模型。
3. 幻灯片和视频:用于讲解和演示病人清洁护理的技巧和步骤。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介绍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二课时:讲解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基本技巧和步骤。
第三课时:实地操作练习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操作。
第四课时:分析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护理知识进行评估和处理。
第五课时:总结和复习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报告的评估。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安静、整洁,适宜进行教学活动。
2. 教学材料准备:准备教材、实物模型、幻灯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操作场地准备:安排合适的操作场地,准备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操作所需物品。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病人清洁护理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病人清洁护理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与演示:使用幻灯片和视频讲解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基本技巧和步骤,并进行实地操作演示。
护理学基础 清洁、消毒和灭菌共46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护理学基础 清洁、消毒和灭菌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基础护理学》病人清洁的护理教案设计
《基础护理学》-病人清洁的护理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目标与评估1.1 教案目标1.1.1 了解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要性1.1.2 掌握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方法1.1.3 学会制定病人清洁护理计划1.2 教学评估1.2.1 评估学生对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1.2.2 评估学生对病人清洁护理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章: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原则2.1 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2.2 病人清洁护理的原则2.2.1 尊重病人的隐私和尊严2.2.2 遵循卫生与无菌原则2.2.3 个性化护理原则2.3 病人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2.3.1 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2.3.2 选择合适的清洁护理用品2.3.3 观察病人的反应和效果第三章:病人清洁护理的方法3.1 口腔清洁护理3.1.1 口腔清洁护理的意义3.1.2 口腔清洁护理的方法3.1.3 口腔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3.2 皮肤清洁护理3.2.1 皮肤清洁护理的意义3.2.2 皮肤清洁护理的方法3.2.3 皮肤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3.3 头发清洁护理3.3.1 头发清洁护理的意义3.3.2 头发清洁护理的方法3.3.3 头发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第四章:病人清洁护理的实际操作4.1 操作前的准备4.1.1 评估病人情况4.1.2 准备清洁护理用品4.1.3 检查设备设施4.2 口腔清洁护理操作步骤4.3 皮肤清洁护理操作步骤4.4 头发清洁护理操作步骤4.5 操作后的处理4.5.1 整理用物4.5.2 观察病人反应4.5.3 记录护理过程第五章:病人清洁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5.1 制定清洁护理计划的依据5.1.1 病人的病情和需求5.1.2 护理规范和指南5.1.3 医疗环境和资源5.2 清洁护理计划的要素5.2.1 护理目标5.2.2 护理措施5.2.3 护理时间5.3 清洁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5.3.1 实施护理计划5.3.2 观察病人反应和效果5.3.3 评价护理效果并调整计划第六章:病人清洁护理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6.1 并发症的识别6.1.1 识别可能的并发症6.1.2 了解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6.2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6.2.1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6.2.2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6.2.3 定期评估病人状况6.3 并发症的处理方法6.3.1 掌握紧急处理流程6.3.2 及时报告并寻求医生协助6.3.3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第七章:特殊情况下的病人清洁护理7.1 特殊病人清洁护理的特点7.1.1 评估特殊病人的需求7.1.2 了解特殊病人的清洁护理难点7.2 不同特殊情况的清洁护理方法7.2.1 老年病人的清洁护理7.2.2 新生儿和婴儿的清洁护理7.2.3 重症病人的清洁护理7.2.4 认知障碍病人的清洁护理7.3 特殊情况下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7.3.1 保证安全,防止跌倒7.3.2 尊重宗教和文化习俗7.3.3 考虑病人的感知和反应第八章:病人清洁护理的跨学科合作8.1 跨学科合作的意义8.1.1 提高护理质量8.1.2 促进病人康复8.1.3 优化医疗资源8.2 跨学科合作的步骤8.2.1 确定合作需求8.2.2 建立沟通平台8.2.3 制定合作计划8.3 跨学科合作的注意事项8.3.1 尊重各专业领域的专业性8.3.3 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第九章:病人清洁护理的护理研究与发展9.1 护理研究在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应用9.1.1 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9.1.2 促进护理理论的发展9.1.3 创新护理技术9.2 病人清洁护理研究的热点问题9.2.1 清洁护理用品的选择9.2.2 清洁护理操作的标准化9.2.3 清洁护理效果的评价9.3 病人清洁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9.3.1 智能化护理设备的发展9.3.2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推广9.3.3 家庭护理的兴起第十章:总结与评价10.1 总结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要性和原则10.2 评价学生对病人清洁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10.3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10.4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10.5 展望未来病人清洁护理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目标与评估:设定明确的教案目标,评估学生对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护理学基础全套教案
一、轮椅的使用
二、平车的使用
掌握要点
1、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注意事项
2、搬运病人的操作要点
举 例
提 问
如何安全实施二人搬运法和三人搬运法?
3.小结(时间)5分钟
总结本次课内容,希望大家认真复习。
4、布置作业
搬运病人有哪些方法及搬运的注意事项?
二、平车的使用
1、挪动法
2、一人搬运法
教 具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5分
1、本次课章节主要内容
2、本次课学生需掌握重点内容
复习提问
1、满足休息的措施?
2、促进睡眠的护理要点?
板书设计
第四章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
第一节病人入院的护理
一、入院程序
二、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一)一般病人入院后的初步护理
(二)急诊病人入院后的初步护理
2.讲授(时间)90分钟
(三)麻醉床 15分钟
三、卧床病人床单位的整理与更换 20分钟
掌握要点
1、病人单位内容
2、各种铺床法操作方法
3、叠单法,大单铺法
举 例
省力原则在铺床法中的应用
提 问
三种铺床法被盖形态的异同?
3.小结(时间)4分钟
1、总结本次课主要内容
2、本次课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
4、布置作业1分钟
1、各种铺床法的目的?
第三节 搬运病人的方法
教学目的
1、掌握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注意事项。
2、掌握搬运病人的方法(轮椅、平车、担架)及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注意事项
2、搬运病人的操作要点
教学难点
移动病人和搬运病人的操作要点
基础护理学_课程教案_2清洁消毒灭菌2、无菌技术
怀化医专 《基础护理学》 教案 编号:2 2010年下学期 授课教师蒲 雁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课时9月8日 9月9日 9月10日 教学课题 清洁、消毒、灭菌Ⅱ 无菌技术 2 授课时间5~6节 7~8节 5~6节 授课对象 2009级护理专业班级 09级涉护1~4班 09级护33~35班 09涉护5~6 助产1~2班 目的要求 1、 掌握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2、 掌握无菌技术概念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 熟悉各种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4、 了解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 难点:1、医院消毒中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重点:2、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教法与学法 讲述、讨论、分析理解、记忆课型理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 1、课前复习提问 5 min 2、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20 min 3、无菌技术概念 ※ 5 min 4、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 15 min 5、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 25 min 6、课后小结 5 min7、观看电教片 15 min复习 思考题1. 无菌技术、无菌物品、无菌区、非无菌区的概念?2. 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参考资料 李小萍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自评【复习提问复习提问】】1. 提问: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哪些?【导课前言导课前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及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除此之外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还会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2、无菌技术概念3、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第五章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三、医院常见的清洁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消毒、、灭菌工作三、医院常医院常见的清洁见的清洁见的清洁、、消毒消毒、、灭菌工作灭菌工作(一)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依据医院诊疗器械污染后可造成的危害程度和与人体接触部位的不同分为三类。
护理学基础 消毒与灭菌技术教案资料
高压蒸汽灭菌法
➢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结构原理同手提式压 力蒸汽灭菌器,不同的是由外面输入蒸汽, 灭菌柜室容量较大,可供医院批量物品的 灭菌。操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 上岗。
高压蒸汽灭菌法
➢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结构除压力蒸汽灭菌器的 装置外另设有真空泵。
消毒——相对的,不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 灭菌——绝对的,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
物品清洁法
常用的清洁方法
水洗
机械去污
去污剂 去污
清洁方法用于
➢ 医院衣被、家具、地面、墙壁及医疗器 械等物体表面的处理或物品消毒、灭菌 前的处理
常用去污法
➢ 碘酊 ➢ 甲紫 ➢ 陈旧血渍 ➢ 高锰酸钾 ➢ 墨水 ➢ 铁锈
品30各0金m面,属都及消与搪毒水瓷相时类接物间触品延,长消2毒m时in 间 ;为10~15min;
煮沸消毒法
注意事项
➢ 煮沸消毒前,物品必须刷洗干净。 ➢ 物品各面要全部浸人水中,如空腔导管需先在腔
内灌水。大小相同的碗、盆必须隔开,有轴节的 器械要打开。 ➢ 玻璃器具应从冷水或温水放人,并用纱布包好, 橡胶类物品应用纱布包裹,待水沸后放入,消毒 后及时取出以免橡胶变软。 ➢ 海拔每增高300 m,需延长消毒时间2 min 。
干烤灭菌法
消毒:箱温120℃ 时间:10~20min 灭菌:箱温180℃时间:20~30min
干烤法
❖ 利用特制的烤箱进行灭菌,其热力传播和 穿透主要依靠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灭菌效 果可靠。
❖ 适用于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 物品,如油剂、粉剂、玻璃器皿和金属制品 等;
❖ 不适用于纤维织物、塑料制品等。
湿热
日光曝晒 紫外线 臭氧
巴氏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基础护理课件)
相关概念
灭菌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消除传播媒介物上 的一切微生物。
方法: 物理、化学 特点: 与消毒比较?
2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 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水银体温计、治疗车、患者被服等)
(严格垃圾分类及一次性用物的毁型处理)
3
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消毒、灭菌方法
➢ 灭菌法:杀灭一切微生物,达到灭菌水平 ➢ 高水平消毒法:一切繁殖体及大多数芽孢 ➢ 中水平消毒法: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 ➢ 低水平消毒法: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相关概念
选择原则一
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法。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 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 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可去除或者先初步消毒,以免二次污染)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 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 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喷雾消毒法: 多孔,凹槽擦拭不便
危险性
穿过皮肤、粘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或与
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械和用品
(手术、注射、透析、腹腔镜等器械, 药物、输液、血制品)
相关概念
选择原则一
危险性
中度危险性物品:中水平消毒法、高水平消毒法。 仅和皮肤、粘膜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部的用品
(体温表、压舌板、呼吸机管道、胃镜、气管镜、喉镜等)
相关概念
选择原则二
特性
护理学基础教案清洁消毒灭菌
精心整理教案首页教师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专业名称护理授课序次13授课类型理论教案续页第十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一节医院内感染概念: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分类: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医院内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一)感染源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源有:患者、病原携带者、动物、环境储备源。
(二)传播途经是指病原体从感染源到易感宿主的途经和方式。
主要的传播途经有:1、接触传播2、空气传播3、水源传播4、食物传播5、注射、血液传播6、生物媒介传播(三)易感人群:主要见于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接受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各种原因导致营养不良者、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者。
三、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四、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第三节清洁、消毒、灭菌一、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一)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渍、尘埃的过程。
(二)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来头除芽胞以外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三)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来头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二、清洁法常用的清洁方法有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
三、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蛋白质、本酶、核酸,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酶失活而致其死亡。
分:1.干热灭菌法: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高热状态下所进行的灭菌。
分:①燃烧灭菌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有效的灭菌法。
常用于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特殊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污染的纸张、带有虱、虮的头发、标本(痰)等。
5分钟复习1半坐卧位的适应范围2.帮助病人变换卧位的注意事项25分钟1.讲授(1)院内感染的概念、分类、三个基本条件(2)举例(院外感染)某医生在结核病院工作三月后,患了肺结核40分钟1讲授(2)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2.提问用医学的微生物知识回答消毒、灭菌的概念3.多媒体教学教案续页辅助手段和时间基本内容分配教案末页。
护理学基础第10课患者的清洁护理教学教案
第10课患者的清洁护理【教师】展示口腔护理(二)二、口腔护理技术【目的】特殊口腔护理适用于禁食、高热、昏迷、鼻饲、口腔有疾患、大手术后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视口腔情况一般每日2 ~ 3 次。
(1)保持口腔与牙齿的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预防口腔感染。
(2)防止口臭、牙垢,促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黏膜和舌苔的变化、特殊的口腔气味,便于了解病情变化。
【评估】(1)患者的病情、自理能力、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2)患者的口腔状况、进食情况,长期应用激素或抗生素者,应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真菌感染。
【计划】1. 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熟悉口腔卫生的相关知识和特殊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向患者解释口腔卫生的重要性、特殊口腔护理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 用物准备(1)治疗盘内备:治疗碗 2 个(1 个内盛漱口液,1 个盛浸有漱口液的无菌棉球)、镊子1把、弯止血钳 1 把、压舌板 1 个、弯盘、吸水管、手电筒和治疗巾,需要时备开口器。
(2)治疗盘外备:常用漱口溶液(表10-1)、外用药按需要准备,如口唇干裂涂石蜡油;口腔黏膜溃疡可酌情选用冰硼散、锡类散、西瓜霜、制菌霉素甘油等。
3. 患者准备患者了解特殊口腔护理意义及配合方法。
病情允许可取侧卧位、半坐位或仰卧,仰卧位的患者头偏向一侧。
4. 环境准备清洁、宽敞、明亮。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展示口腔护理(三)【实施】口腔护理技术操作步骤及要点说明见表 10-2。
【评价】(1)患者感到清洁、舒适、口腔无异味。
(2)患者及家属学会口腔清洁和保健的方法。
(3)口腔内无感染和溃疡,牙龈无出血。
【注意事项】(1)擦洗时动作要轻,特别是对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2)昏迷患者禁忌漱口,需用开口器,应从臼齿处放入,对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使其开口。
擦洗时棉球不宜过湿,以防溶液误吸入呼吸道。
棉球要用弯血管钳夹紧,每次一个,防止遗留在口腔,擦完要清点棉球数量。
《基础护理学》病人清洁的护理教案设计
《基础护理学》-病人清洁的护理教案设计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对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病人感染的风险。
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病人清洁护理的各项任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
3. 学会评估和处理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3. 病人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禁忌4. 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5. 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讲解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技巧等。
2. 实践操作: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病人清洁护理的操作。
3. 案例分析:分析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实际案例,讨论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病人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禁忌,分享经验。
5. 角色扮演:模拟病人清洁护理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如清洁护理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病人清洁护理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享的经验。
5. 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应变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基础护理学》相关章节、案例分析、操作视频等。
2. 教室或实训室:提供宽敞的教室或实训室,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和用具,如床、桌子、椅子、护理用品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中,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4. 教师培训:确保教师具备相关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如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
护理学基础全套教案
第一章 护理学概论
前三节内容同《护理学导论》略
第四节新世纪初中国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护理工作的理念是以人为本
二、护理工作的“多元化”
三、护理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发展
四、发展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
2.讲授(时间)95分钟
课题内容
第一章 护理学概论 25分钟
前三节内容同《护理学导论》略
第四节 新世纪初中国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四、疼痛病人的护理
课 题第三章 病人舒适的护理
第三节 休息与睡眠
教学目的
1、掌握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2、熟悉满足休息的原则与措施;影响睡眠的因素。
3、了解休息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重点
1、影响睡眠的因素
2、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1、睡眠的生理
2、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堂讲授
教 具
教学进程
课题内容
第一节 病人入院的护理
第二节 病人出院的护理
掌握要点
1、病人入病房后的初步护理
2、分级护理
3、出院时护理
4、出院后处理
举 例
如何护理新入院病人?
提 问
3.小结(时间)5分钟
总结本次课内容。
4、布置作业
1、分级护理?
2、出院时的护理?
3、出院后的处理?
三、分级护理
第二节病人出院的护理
一、出院前护理
教 具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5分
1、本次课章节主要内容
2、本次课学生需掌握重点内容
复习提问
1、分级护理?
2、出院时的护理?
板书设计
第五章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护理学基础教案清洁消毒灭菌
教案首页教案续页第十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一节医院内感染概念: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分类: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医院内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一)感染源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源有:患者、病原携带者、动物、环境储备源。
(二)传播途经是指病原体从感染源到易感宿主的途经和方式。
主要的传播途经有:1、接触传播2、空气传播3、水源传播4、食物传播5、注射、血液传播6、生物媒介传播(三)易感人群:主要见于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接受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各种原因导致营养不良者、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者。
三、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四、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第三节清洁、消毒、灭菌一、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一)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渍、尘埃的过程。
(二)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来头除芽胞以外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三)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来头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二、清洁法常用的清洁方法有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
三、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蛋白质、本酶、核酸,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酶失5分钟复习1半坐卧位的适应范围2.帮助病人变换卧位的注意事项25分钟1.讲授(1)院内感染的概念、分类、三个基本条件(2)举例(院外感染)某医生在结核病院工作三月后,患了肺结核40分钟1讲授(2)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2.提问用医学的微生物知识回答消毒、灭菌的概念教案续页教案末页。
《基础护理学》病人清洁的护理教案设计
《基础护理学》-病人清洁的护理教案设计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对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视,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要性、掌握清洁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以及评估和处理清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要性。
2. 掌握清洁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学会评估和处理清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4. 培养对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视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清洁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清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4. 清洁护理的评估和记录。
5. 清洁护理的实践操作演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清洁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清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清洁护理的评估和记录。
2. 演示:进行清洁护理的实践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清洁护理的过程和技巧。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清洁护理中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实践:安排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清洁护理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如洗手、更换床单、沐浴等。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自我评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清洁护理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护理学》相关章节。
2. 演示材料:清洁护理实践操作视频或PPT。
3. 模拟环境:用于学生实践清洁护理操作的模拟病房。
4. 评估工具:清洁护理操作评估表。
5. 讨论案例:清洁护理相关的实际案例。
七、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第二课时:讲解清洁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首页
教师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专业名称护理授课序次13授课类型理论
教案续页
第一节医院内感染
概念: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分类: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医院内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一)感染源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源有:患者、病原携带者、动物、环境储备源。
(二)传播途经是指病原体从感染源到易感宿主的途经和方式。
主要的传播途经有:
1、接触传播
2、空气传播
3、水源传播
4、食物传播5
注射、血液传播6、生物媒介传播
(三)易感人群:主要见于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接
受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各种原因导致营养不良者、器
官移植、大面积烧伤者。
三、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四、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第三节清洁、消毒、灭菌
一、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一)清洁:
污渍、尘埃的过程。
(二)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来头
除芽胞以外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三)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来头全部微
生物的过程。
二、清洁法
常用的清洁方法有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
三、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本酶、核酸,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酶失活而致其死
亡。
分:
1.干热灭菌法:
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高热状态下所进行的灭
菌。
分:
教案续页
教案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