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第三篇5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专题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教案 教学设计 优质

专题: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教学方法】•讨论法、典型事例分析法、体验式与情景式教学法•【教学环境】•多媒体及通用环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知识的储备与拓展,如科技创新的基本内容,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和素材。
•学生小组讨论准备与科技创新相关联的教材知识点,并就其中一个知识点做好课件,由小组当中的一人上讲台演示。
• [新课导入]•情景设计:集体演唱《厉害了,我的国》。
•引出课题:老师:从这首歌的歌词体现了我国实施的是一个什么战略?•学生回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题目:专题: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板书)•【新课讲授】一、【背景材料】•1、大润发被收购:时代抛弃你,不会打招呼!大润发在零售行业是一个号称19年不关一家店的传奇商场。
在商场这个领域里,没有任何人能打败它,包括沃尔玛/家乐福,但是很可惜他败给了这个时代,被阿里巴巴收购,高层集体走人。
•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大润发创始人离职时说: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现在的竞争是怎么样的呢?就像乌鸦喝水,一只老乌鸦经过长年累月的摸索,终于琢磨出了丢石子的方法,从此它就顺畅的喝到了水。
并且它经常被人夸赞,方法还被写到教科书里!•然而忽然有一天,飞来了另外一群乌鸦。
这群乌鸦人家根本不会衔石子,但个个嘴里都带着一根吸管。
•金庸小说里,金轮法王练了16年的武功,被杨过一招打败!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的确,这个世界接下来就是不按套路出牌!•2、去年,著名数码相机品牌——尼康,关闭了它在中国的工厂。
给出的理由是:智能手机的崛起侵占了原本属于数码相机的市场。
•还是以数码相机行业为例,世界上曾经有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名叫“柯达”,在1991年的时候,他的技术领先世界同行10年,但是2012年1月破产了,被做数码的干掉了。
当“索尼”还沉浸在数码领先的喜悦中时,突然发现,原来全世界卖照相机卖的最好的不是他,而是做手机的“诺基亚”,因为每部手机都是一部照相机,•于是“索尼”业绩大幅亏损。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三篇 时事热点 直击考场 专题三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新是
( A)
①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④解决当前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2021 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我国的整体创新能力大 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有
材料一:2021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 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材料二:2021 年 1 月 5 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上讲话指出:2021 年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高新技术研发 应用。
材料三:2020 年 8 月,华为悲壮地宣布:由于美国制裁,9 月 15 日 之后,华为的麒麟高端芯片将无法制造,成为绝版!华为虽然能设计出 世界一流水平的 7 纳米手机芯片,但国内没有一家芯片制造厂能生产出 来。华为的芯片再好,离开了台积电,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科技创新是我
国工作的中心 ③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超过世界发达国家 ④科技创
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21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我
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
发展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科技 引领 未来
建设 创新 型国 家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增完强善自创主新创制新度能保力障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教学设计 优质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有关科技创新的知识点,在的基础上,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学生的互助探究,学会搜集、整理信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我国近一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培养爱国情感,激发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我国的科技现状是本课的重点2、了解热点,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时重点.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利用嫦娥四号软着陆展示我国近年来的科技发展,进而导入热点创新驱动发展.创设了一个科技大国的氛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导学探究活动一:通过嫦娥四号软着陆的观看,引导学生谈感受,谈启发(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生交流,举例.活动二:知识回顾,夯实基础.展示思维导图,紧扣教材知识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
4、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5、我国的科技现状(优/劣)6、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7、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8、给予创新精神以智力成果权的保护是对创新精神最有效的鼓励(设计意图:在教材找到落脚点,做到热点与教材的结合.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活动三:解决问题,中考练兵单项选择题:1.(2018 齐齐哈尔)2017年中国己成为《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的第二大来源国,中国是唯一申请量年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国家。
申请专利是维护公民的()A.人身权利B. 政治权利C. 受教育权D. 知识产权2.(2018 湖南)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因缺“芯”(芯片)受制于人。
我们要改变科技落后的状况,必须要()A.立足于引进外国技术,消化吸收B.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C.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D.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3、(2018 浙江)厉害了,我的国!神舟上天、高铁奔跑。
2016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第三篇5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材料三相关设问
6. 我们常见的“互联网+”有哪些? 互联网商务、互联网物流、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购物、互 联网医疗、互联网办公、互联网教学。 7. “互联网+”时代对国家和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 (1)国家:加强自主创新,确保国家网络安全;扩大网络覆
(5)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
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十五页,共40页。
综合设问
5. 请你列举几项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就
探月工程首次试验告捷;“月宫一号”试验成功;“ 高分九号”正式投入使用;“蛟龙号”成功首次航潜 ;成功发射长征六号火箭,“一箭二十星”创记录。
第十六页,共40页。
第六页,共40页。
4. 为什么广大科研人员要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 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2)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
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第十四页,共40页。
4. 高分九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哪些启示?
(1)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2)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全民族的 科学文化素质。
(4)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技 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十九页,共40页。
热点聚焦
材料二:中国制造2025 2015年7月14日,《中国制造2025》 专题研讨班结业仪式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 凯致辞并强调,实施《中国制造2025》需要社会各方广泛参 与、共同努力。企业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发挥好制造强国建 设的主力军、排头兵作用;政府要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环 境;各地区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 抓好人才培养;专家学者要积极建言献策,提供广泛智力支 持①。 材料三: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指导意 见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 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创 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等 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②。这一顶层设计将加 快推进“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形成经济发 展新动能,催生经济新格局。
2016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5)《科技引领未来,创新筑梦中国》ppt课件

(4)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4. 青少年能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些什么?
(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 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3)敢于质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向传 统发起挑战。 (4)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5)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8. 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互联网+‛? (1)我们的生活与现代科技息息相关。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追求美 好生活的愿望逐步变成现实。
(2)“互联网+”,极大地提高了人
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也逐 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9. 我国加快推进‚互联网+‛有什么重 要意义? (1)有利于发挥网络增长知识、开发
命题角度二 科技战 略
热点聚焦
考点链接
材料一:《中国制造2025》 2015年 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文件指出,坚持把创新摆 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 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 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
①科技创新、 人才 强国战略
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
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3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 的决定因素,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进步
和发展。
4.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有什么重要 意义?
( 1 )有利于引导人们重视科技创新,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 2 )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带动其
他产业的发展。 ( 3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 国战略的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
云南省中考政治第三轮复习 课题35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教案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编号35科目思想品德班级九年级课时数1课题名称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授课时间教材学情分析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漏,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教学目标①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②我国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我国在空间领域和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坚定不移地推进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教法教具讨论法;合作学习;专家课件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课堂生成补充.训导一. 我国超级“天眼”落成、“天宫二号”“墨子号”发射成功、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算。
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 )①我国的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②我国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我国在空间领域和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④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训导二.xx年11月3日晚,中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拥有大型运载火箭国家的行列,空间进入能力获得大幅提升,意义重大。
这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③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训导三材料一:xx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搭载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发射升空。
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二号实验舱。
材料二:xx年8月15日6时10分,G8 041次列车驶出大连北站开往沈阳站。
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载客运行。
政治中考专题: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筑梦中国

500强排行榜上再次位居第一 。这是天河二号
自 2013 年 6 月问世以来,连续 5 次位居世界超算
500强榜首。
热点聚焦
长征六号成功发射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我 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 火发射,成功将 20 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 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 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 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考点链接
①科技成就 ②培养创新精神 ③科技兴国和人才 强国战略
热点聚焦 《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8日,国 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文件指出,
考点链接
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
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 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
①科技创新、人才 强国战略 ②科技创新
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 全;历时近1000个日日夜夜,先后收集了2000多个方药, 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
乐观向上品质、爱
岗敬业、无私奉献、 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个…… 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提取出对疟原虫的抑制率
达到100%的青蒿素
链接的知识点: 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 定性因素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 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人才已成为当今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 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 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2016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第三篇5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美国
70%
5%
40%
(1)综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2 分)并说明理由(2分)
首页
目录
尾页
热点命题解读
热点新题预测
感受类:
①心情:问题-忧虑;成就-喜悦 ②理由: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或成就
首页
目录
尾页
热点命题解读
热点新题预测
首页
目录
尾页
热点命题解读
热点新题预测
三、结合材料,分析说明。(10分)
首页 目录
尾页
清华大学教授颜宁获 2015年赛克勒国际生物 物理奖。
热点新题预测 热点命题解读 材料三:2015年9月 20日,主题为“科技成就梦想,拥抱智 慧生活”的2015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京启动,科普进校园、 进社区、科普惠农活动、科普开放日活动等系列活动同期启 动,全国各地科普日活动相继展开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主要 围绕以下内容开展:一是创新引领新常态。让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二是创新成就我梦想。广 泛开展公众参与的创新科普活动,吸引公众积极创新、大胆 创意;三是创新助我智慧生活。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等智能信 息新技术开展科普活动,让公众体验智能信息新技术带来的 便利与快捷,了解科技创新对未来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科普日活动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作用? 结合材料三思考:为什么2015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强调“让 创新引领新常态”?(2分)
首页
目录
尾页
热点命题解读
热点新题预测
1. 有同学认为:“长征六号一箭多星创造了发射新纪 录,说明我国的科技整体实力已处于世界的领先地 位。”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
面,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
中考政治试考点研究【专题一】创新驱动中国,科技引领未来(34页)

进科技创新,积极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 结合作的精神;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和平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等等。
命题点二 创新与发展
科教兴国
③
创新
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 (1)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的发展总体上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 较大差距。 (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进步和创新是 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热点新题预测
2014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科考队抵达第一航段作业海区,成功进行了本航次第
一航段首次下潜——工程下潜,这也是“蛟龙”号的第75次下潜。我国能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说法错
误的是 ( A.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B. 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 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C. 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D. 我国的科技成就已经领先世界 D )
2014年8月9日13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号 送入太空。遥感卫星二十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这说明
(
)
创新型国家
A. 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 B. 我国的科技水平整体上已经处于世界前列 C.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我国自主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D.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发达国家
第三篇 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一 创新驱动中国 科技 引领未来
第三篇 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一 创新驱动中国 科技 引领未来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科教兴国 创新与发展
热点新题预测
热点专题三《创新驱动发展》

时政热点专题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一、时政背景材料一:2015年10月26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创新。
材料二:2015年10月5日,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祝贺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瞄准科技前沿,奋力攻克难题,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材料三:北京时间2015年7月13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在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发布的第45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再次位居第一。
材料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所作政府工作报告里大面积提及创新驱动。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被提到了59次,几乎等于前两年报告中被提到次数之和。
二、知识链接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着各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尊严。
2、青少年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祖国、为社会奋发进取,刻苦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目前我国科技水平方面的现状:我国科技水平总体比较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4、为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实施的战略有: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5、创新对国家的意义: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全民族、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2016中考总复习时政热点专题课件热点5 科技振兴中华 创新引领发展.ppt

• 3.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同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体现了 教材上的哪些观点? • (1)当今世界,科技日益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 竭动力。 • (3)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 • (4)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 • (5)创新是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没有创新,就受制于人。
教材知识· 链接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 某些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 定差距。 • 2.当今世界,科技日益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 4.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创新。
热点5 科技振兴中华 创新引领发展
时政热点· 聚焦
聚焦一
2015 年 10 月 5 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
哥尔摩宣布,将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 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 坎贝尔和大村智, 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 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 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 2.请你也向同龄人提出几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建议。 • (1)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热爱祖国、服务祖国的社会责任 感。 •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本领。 • (3)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培养实践意识和创 新精神。 • (4)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活动,提高创新 能力等。
• 2.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赵正永书记在中国西部科技创 新港建设动员会上的这段讲话的理解。 • (1)有利于陕西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陕西的科技 创新能力。 • (2)有利于陕西全面完成“十二五”计划,开创“十三五” 新计划,加快陕西经济社会建设步伐。 • (3)全面推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我省人民的物质文 化生活水平。 • (4)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建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16年热点专题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2016年热点专题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一、热点材料【热点1】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动力所在,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热点2】中国科学国屠呦呦获诺贝尔奖2015年10月5日至12日,因在青蒿素(一种可以显著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药物)发现及创制方面的贡献,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热点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3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6月16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10月19日至23日,我国举办首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热点4】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6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十五年举办的盛会。
二、热点问答:1.为了鼓励创新,国家立法保护公民的哪项权利?答:知识产权或智力成果权。
2.列举2015年以来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时事》第4期P26—29 ①—⑩答:(1)天河二号获得世界超级计算机“六连冠”;(2)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下线;(3)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4)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成功发射等等。
3.屠呦呦等优秀科技工作者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答:自强不息,爱岗敬业,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开拓创新,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
4.我国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主要得益于实施什么战略和方针?答:(1)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挑战。
(4)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5)珍惜在校学习机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命题视角三 科技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相关内容见
P115专题1命题视角三要点3)
热点聚焦 考点链接 材料一:2015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 2015年9月20日,主题 为“科技成就梦想,拥抱智慧生活”的2015年全国科普日 活动在京启动,全国各地科普日活动也在相继展开。今年 ①科教兴 全国科普日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开展:一是创新引领新 国、人才 常态。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 强国战略 二是创新成就我梦想。广泛开展公众参与的创新科普活动,②科技创 让人经历创新成功的体验,吸引公众积极创新、大胆创意;新 三是创新助我智慧生活。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等智能信息新 技术开展科普活动,让公众体验智能信息新技术带来的便 利与快捷,了解科技创新对未来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热点聚焦 材料二:高分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2015年9月14 日12时42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 分九号卫星送入太空。高分九号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 统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一颗光学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土 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 减灾等领域。随后经过约3.5小时飞行后,被称为太空摆渡 车的“远征一号”将这两颗卫星准确送入了预定轨道,成为 北斗全球组网新成员。 相关链接:2015年7月25日20时29分,“长征三号乙/远征一 号”运载火箭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 卫星发射升空;2015年8月27日10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 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七号卫星 送入太空。
第三篇 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5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视角一 科技人物
热点聚焦 考点链接
材 料 一 : 屠 呦 呦 获 2015 年 诺 贝 尔 生 理 学 或 医 学 奖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 爱尔兰科学家威廉 · 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 ①科技创新 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 ②人才强国 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 战略 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 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 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命题视角二
科技成就
热点聚焦 考点链接
材料一:长征六号成功发射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
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 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任务圆满 ①取得的
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 科技成就
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相关链接:北京时间2015年7月13日,由国防科技大学 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在国际超级计算机 TOP500组织发布的第45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 上再次位居第一。
(2)党和国家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3)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 创造。
3. 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建设? (1)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 型人才的竞争,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增强国
家的核心竞争力。
(2)做好人才工作、建设人才强国,是落实科学发 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4. 高分九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哪些启示? (1)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2)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全民族
的科学文化素质。 (4)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为我国科技发展 和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5)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 进技术,不断提强国 战略 ③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 力 ④创新
材料一相关设问 1. 有同学认为:“长征六号一箭多星创造了发射新纪 录,说明我国的科技整体实力已处于世界的领先地 位。”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
面,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 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 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科技发展水平同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①科技 创新 ②人才 强国战 略
材料一、二相关设问
1. 屠呦呦等优秀科技工作者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 习? 自强不息,爱岗敬业,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开 拓创新,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
2. 李克强总理致信屠呦呦祝贺其获奖说明了什么?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重视科技,重视创新。
材料三相关设问 6. 我们常见的“互联网+”有哪些?
互联网商务、互联网物流、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购物、
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办公、互联网教学。 7. “互联网+”时代对国家和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
(1)国家:加强自主创新,确保国家网络安全;扩大网
络覆盖面,提升网络速度;严厉打击各种网络犯罪行为; 推动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2)公民:文明科学上网;防止网络陷阱;不盲目网购; 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诱惑;发现有网络违法行为要及时举 报。
综合设问 5. 请你列举几项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就 探月工程首次试验告捷;“月宫一号”试验成功;
“高分九号”正式投入使用;“蛟龙号”成功首
次航潜;成功发射长征六号火箭,“一箭二十星” 创记录。
6. 我国为什么能不断取得科技创新成果? (1)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
实的物质基础。
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发扬团队精 神,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社会。 (4)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参 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 国家定期开展科普日活动有哪些意义? (1)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良好社
会氛围。 (2)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科技 创新水平。
材料二相关设问 4. 国家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说明了什么?
8. 国家为什么大力推进“互联网+”?
我们的生活与现代科技息息相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2. “天河二号”夺得五连冠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 心。 (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 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4)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5)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缩小与发达 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
热点聚焦
考点链接
相关链接:2015年10月5日,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祝贺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希望广大 科研人员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瞄准科技前沿,奋力攻克难题,为推动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材料二:陈化兰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2015年10月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宣布2016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 奖”获奖名单,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 教授与其他国家的4名女性科学家共同获得这一奖项。陈化 兰将成为第五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人。 相关链接:2015年10月7日,清华大学教授颜宁获2015年赛 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3)重视培养人才,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发展为
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 为什么广大科研人员要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 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2)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 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 人才的竞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
体现和重要标志。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 (3)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5. 实施《中国制造2025》需要高等院校抓好人才培养,国家 应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1)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
(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科技创 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3)我国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5)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7. 青少年能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些什么? (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逐步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 态度结合起来。 (3)敢于质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向传统发
考点链接
①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 略 ②科技创新
材料一相关设问
1. 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说明了什么?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我国重视科技创新,努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③国家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重 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2. 为什么2015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强调“让创新引领新常 态”? (1)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创新决定国家的 命运,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 性因素。 (2)我国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要想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 键靠创新。 (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 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