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蒲松龄与聊斋志异汇总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抨击浇薄的世风恶习,歌颂高尚的道德情操 《劳山道士》 《马介甫》 《娇娜》 《王六郎》
反映清初时事,宣泄民族情绪 《公孙九娘》 《林四娘》
(三)艺术成就
有意将幻境与现实社会连接在一起,以寄托自己的孤 愤和追求,使作品既驰骋天外,充满浓郁的浪漫气息; 又立足现实,蕴含深厚的生活内容。“出于幻域,顿 入人间” 《婴宁》 《聂小倩》 《娇娜》
正说着,外边走进一个人来,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 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 篓一般,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拱 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
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 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 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 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清·徐大椿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身心的毒害和摧残 思想被禁锢,智能被破坏,道德被腐蚀 塑造贤人君子形象,反映礼乐兵农理想的破灭
与颜李学派的关系 颜元 李塨
第37回泰伯祠大祭是全书结构的顶点,也是贤人们 礼乐事业的高峰
进行新的探索,从下层人民身上发现新的品质,并 加以充分表彰
吴敬梓故居
吴吴南
敬敬京
梓 塑
梓 故 居
秦 淮 河
像
畔
桃
叶
渡
安徽全椒 吴敬梓纪念馆
一、吴敬梓的生平和创作
吴敬梓(1701-1754), 字敏轩,一字粒民,晚号文木 老人,安徽全椒人。 13岁丧母, 23岁丧父,33岁移居南京,54 岁客死扬州。
《儒林外史》56回(1732后-1749年前) 《文木山房集》12卷,现存4卷。 集外诗文33篇;《文木山房诗说》43则
2022年教学教材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简介
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淄川〔现在山东淄博〕人。
从小热衷功名,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第一名,一时文名籍甚。
然此后却屡试不第。
31岁时,迫于生计,受聘为江南宝应知县孙蕙的幕僚,因不满于整日与应酬文字打交道,“无端而代人歌哭〞〔?戒应酬文?〕,不久便辞幕返乡。
此后数十年,他一面乡居设帐授徒自给,一面继续应考。
直至康熙50年〔1711〕71岁时才援例补上个岁贡生,4年后便去世了。
他一生穷愁潦倒,自云:“少羸多病,长命不犹。
门庭之凄寂,那么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那么萧条似钵。
〞〔?聊斋自志?〕说自己小时就体弱多病,长大了命运也不好。
门庭冷落,像孤寂的僧人;为教学奔忙,像和尚托钵乞讨。
因而他能接近并熟悉下层百姓的生活,同情他们的苦难,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官场的、社会的黑暗有深切的体认。
蒲松龄不仅擅长小说、诗歌和古文,对经、史、哲学、天文、农桑和医学等也有研究。
除?聊斋志异?外,还著有?聊斋文集?4卷、?诗集?6卷、词1卷。
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谓:“其生平之髻咽е荆C落郁塞,俯仰时事,悲愤感慨,又有以激发其志气,故其文章,颖发苕竖,恢诡魁垒,用能绝去町畦,自成一家。
〞?晚晴m诗汇?评其诗亦云“能自达其志〞。
此外,他还著有?墙头记?等俚曲14种,?日用俗字?、?农桑经?等杂著多种以及?钟妹庆寿?等戏曲。
?聊斋志异?简介?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蒲松龄大约2021右便开始这部书的创作。
成书于40岁前后,以后又不断增补、修订,年50始写定,是他大半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的意思是记述,“异〞指奇异的故事。
关于?聊斋志异?的写作,他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
闻那么命笔,遂以成编。
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
〞〔?聊斋自志?〕说的是,我虽然没有干宝那样的才学,却很喜欢搜集神异的故事;我的心情也和在黄州时的苏轼一样,喜欢听人谈鬼说怪。
盗户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七【清代】蒲松龄
兄弟二人倚仗 父势霸占他的地产。意在说明投状人中不乏诬良为盗、颠倒是非的奸诈刁顽 之徒,让海瑞提高警觉。见褚人■《坚瓠集》。此事与原壤告颜渊有相类之 处。柳跖,柳下跖,即盗跖,春秋战国时
人。《庄子·盗跖》篇说他率“从 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旧时常以喻指大盗。夷、齐,伯夷、叔 齐,商末孤竹君之二子。兄弟二人彼此让国,逃往周地,后因未能谏阻周武 王伐纣,宁死不食周粟, 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上。旧时常以喻指高尚廉洁之士。
•
[25]功令;古时课功的法令,即考核、选拔学者的法令。见《史记·儒 林列传序》。
•
[26]互乡;地名。不详其处。《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
•
[27]革顶严究:革去功名,严加查办。顶,顶戴,用以区别官员品级的 服饰。
•
[28]俾:使。血产:辛苦经营所置的地产。
•
[29]柳跖之告夷齐,此指柳跖告夷齐的匿名状。据说明穆宗隆庆年间, 海瑞为直隶巡抚,欲制裁豪门巨室,不料为奸诈刁顽之人所乘。于是有投匿 名状,对海瑞加以讽谕。告状人以柳跖名义,状告伯夷、叔齐
•
作者简介
•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 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 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 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 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 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 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 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爱奴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七【清代】蒲松龄
个好老师,刚才他托我去东疃村请吕子廉先生,可是人家已经收了稷门街的聘礼。先生您若屈尊到我家来,报酬比恩村的多一倍。”徐生辞谢说与恩村有约应守信用。老者说:“守信是君子风度,可是到明年开学还早呢。我先给您黄
金一两作聘金,暂到我那里教几天,过年再商量,怎么样?”徐生答应了。老者下了马把聘金双手呈给他,说:“我家不远,宅院狭小简陋,喂不开牲口。您能不能把仆人和马打发回去,咱下步走着也挺好吗。”徐生同意,把行李放
爱奴告辞下马。徐嘱咐她代向夫人问候,爱奴说:“是。”于是就不见了。几天后,徐生回来找她,刚想观察坟墓,忽见爱奴穿了一身华丽的衣裳在树底下坐着呢,于是和她一起上路。这样年年同来同去,就习惯了。徐生打算领她一
同回家去,她坚决不同意。到了年底,徐生辞了书馆返回老家,和爱奴约好再会的日子。爱奴送他到自己坐过的大树那儿,指着一堆石头说:“这就是我的坟。夫人出嫁前,我便在她身边伺候,我死后就埋在这里了。先生您若再从此
为他送行。蒋夫人也出来了,嘱咐爱奴以后好好侍奉先生,又对徐说:“从今往后,您该小心地保守秘密,咱两家的来往很奇特神秘,怕好事的人造出些谣言来,就不好了。”徐生答应着,告了别。与爱奴一匹马骑了,到了教书的书
馆,自己单要了一间屋子,与爱奴一起生活。偶然有客人来,爱奴也不回避,别人也看不见她。徐生若想要点什么,才一想,她就给拿来了。她又擅长巫术,有点小病,她一按摩,立刻就好了。又到了清明节,徐生回到那古墓地方,
• 过岁复经其处,展拜而行。遥见施叟,笑致温凉,邀之殷切。心知其鬼,而欲一问夫人起居,遂相将入村,沽酒共酌。不觉日暮,叟起偿酒价,便言:“寒舍不远,舍妹亦适归宁,望移玉 趾,为老夫祓除不祥。”出村数武,又一里落,叩扉入,秉烛向客。俄,蒋夫人自内出,始审视之,盖四十许丽人也。拜谢曰:“式微之族,门户零落,先生泽及枯骨,真无计可以偿之。” 言已泣下。既而呼爱奴,向徐曰:“此婢,妾所怜爱,今以相赠,聊慰客中寂寞。凡有所须,渠亦略能解意。”徐唯唯。少问兄妹俱去,婢留侍寝。鸡初鸣,叟即来促装送行;夫人亦出, 嘱婢善事先生。又谓徐曰:“从此尤宜谨秘,彼此遭逢诡异,恐好事者造言也。”徐诺而别,与婢共骑。至馆独处一室,与同栖止。或客至,婢不避,人亦不之见也。偶有所欲,意一萌而 婢已致之。又善巫,一挼挲而疴立愈。清明归,至墓所,婢辞而下。徐嘱代谢夫人。曰:“诺。”遂没。数日返,方拟展墓,见婢华妆坐树下,因与俱发。终岁往还,如此为常。欲携同归, 执不可。岁杪辞馆归,相订后期。婢送至前坐处,指石堆曰:“此妾墓也。夫人未出阁时,便从服役,天殂瘗此。如再过以炷香相吊,当得复会。”
2001—2020年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研究论著简目
2001—2020年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研究论著简目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3)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2001年1.志异圣手蒲松龄∕马瑞芳∕山东教育出版社2.聊斋学研究论集∕张永政、盛伟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3.姑且白日说梦:闲侃《聊斋》∕牧惠∕辽宁画报出版社4.说聊斋话世相∕张芹玲∕长虹出版公司2002年5.蒲松龄小传∕孙灿平∕广东旅游出版社6.聊斋著述论集∕赵怀珍∕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7.聊斋新赏∕王林书∕新华出版社8.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马瑞芳∕中华书局9.千姿百态万种风情———评《聊斋志异》中女性之出场∕田原∕江苏古籍出版社10.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刘晓静∕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年11.蒲松龄志∕袁世硕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2.聊斋新说∕吕扬∕中国文史出版社13.聊斋境界∕陈炳熙∕湖南美术出版社14.聊斋赘语∕王光福∕大众文艺出版社15.《聊斋志异》诠释与解读∕孙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6.鬼狐风情———《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汪玢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7.《聊斋俚曲》语法研究∕冯春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8.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袁世硕∕山东文艺出版社19.《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戏∕杜建华∕四川文艺出版社20.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马瑞芳∕山东教育出版社21.聊斋俚曲∕陈玉琛∕山收稿日期:2020-09-01作者简介:苗怀明(1968-),男,河南平舆人。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聊斋学书目·文章编号:1002⁃3712(2020)04⁃0140⁃04140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22.马瑞芳讲聊斋∕马瑞芳∕中华书局(东方出版中心2018年版)23.漫说聊斋∕韩田鹿∕人民文学出版社24.《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黄洽∕齐鲁书社25.名家名篇与《聊斋》∕王同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26.聊斋写作艺术鉴赏∕雷群明∕学林出版社27.谈狐说鬼第一书:跟马瑞芳读聊斋∕马瑞芳∕中华书局28.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马瑞芳∕东方出版社29.《聊斋志异》的人生智慧∕贺和军∕海潮出版社2007年30.蒲松龄传∕林宗源∕百花文艺出版社31.狐鬼与人间:解读奇书《聊斋志异》∕马瑞芳∕当代中国出版社32.马瑞芳说聊斋∕马瑞芳∕作家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年再版)33.聊斋志异的靓女痴男:《聊斋志异》精品论评∕王同书、张文娟∕江苏教育出版社34.聊斋搜鬼∕王溢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35.玩·聊斋∕宋记远∕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6.从志异到俚曲:蒲松龄新解∕邵吉志∕齐鲁书社37.聊斋风俗文化论∕徐文军∕齐鲁书社38.评聊斋志异说儒林外史∕傅光明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39.话说聊斋∕张国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0.图说蒲松龄∕马瑞芳∕山东友谊出版社41.谈狐说鬼话聊斋∕高光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2.奇情聊斋∕王冉冉∕上海辞书出版社43.聊斋文化概览∕李锋主编∕齐鲁书社44.清代仿《聊斋志异》之传奇小说研究∕王海洋∕安徽人民出版社45.论《聊斋志异》在清代的改编:以戏曲为中心∕郑秀琴∕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46.谈狐说鬼的《聊斋志异》∕冷妍∕吉林出版集团47.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马瑞芳∕上海文艺出版社48.说聊斋∕潘知常∕上海文化出版社49.疯话五书:文癫申维痴评《聊斋志异》《水浒传》《西游记》《春秋》《道德经》∕申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0.聊斋五十狐∕安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5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细读聊斋中的女子∕胡狼拜月∕重庆出版社52.蒲松龄与《石头记》∕张许文∕白山出版社2011年53.蒲松龄研究丛稿∕邹宗良∕山东大学出版社54.《聊斋志异》中印文学溯源研究∕王立、刘141卫英∕昆仑出版社55.《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之渊源研究∕冀运鲁∕黄山书社56.《聊斋志异》解读∕张泰∕天津古籍出版社57.道听狐说话聊斋∕胡狼拜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58.《聊斋志异》叙事研究∕刘绍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9.聊斋女儿谱∕赵玉霞∕齐鲁书社60.闲话聊斋∕天马行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61.胭脂聊斋:香肌玉骨报知己∕鱼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62.《聊斋志异》的清代衍生作品研究∕蒋玉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3.《聊斋志异》思想论∕孔令升∕文汇出版社64.第三只眼看《聊斋》:基于女性学视角∕李志红∕九州出版社65.《聊斋俚曲》语气词研究∕翟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66.幻由人生:蒲松龄传∕马瑞芳∕作家出版社67.《聊斋志异》创作比较研究∕孟睿∕沈阳出版社68.蒲松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庞云凤、牛蒙刚、王福臣∕山东人民出版社69.法说《聊斋志异》∕余宗其∕中国财富出版社70.马瑞芳评说聊斋之官场∕马瑞芳∕安徽文艺出版社71.从跨文化操纵到文化和合:《聊斋志异》英译研究∕李海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72.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研究∕汪玢玲∕中华书局73.狐狸精从志怪闯入志异∕蔡国梁∕上海—聊斋研究文选∕吴九文艺出版社74.周先慎细说聊斋∕周先慎∕上海三联书店75.仙乡漫步——成∕艺阳出版社76.她从聊斋来∕蔡小容∕河南大学出版社77.狐鬼见人道∕杜永道∕语文出版社78.《聊斋志异》鉴赏辞典∕李桂奎、冀运鲁∕上海辞书出版社79.《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张泰∕九州出版社2016年80.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刘艳玲∕山东大学出版社81.《聊斋志异》探赏∕郑春元∕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82.缘来不喜,离去不伤:聊斋里的禁忌之爱∕安宁∕哈尔滨出版社83.聊斋志译:诠释学视阈下的《聊斋志异》翻译研究∕孙雪瑛∕上海三联书店84.霍夫曼艺术童话与蒲松龄《聊斋志异》比较研究∕霍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85.聊斋俚曲论纲∕刘秀荣、刘婷婷∕齐鲁书社2017年86.蒲松龄诗词论集∕焦伟主编∕齐鲁书社87.聊斋丛考∕张崇琛∕商务印书馆88.《聊斋志异》新证∕赵伯陶∕文化艺术出版社89.读《聊斋志异》漫想走笔∕章敬一∕南开大学出版社90.破—探秘《聊斋志异》中的方术世界∕李学良∕当代世界出版社91.聊斋小说的当代电影改编异——研究∕赵庆超、霍巧莲∕江西人民出版社92.《聊斋志异》的创作发生及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朱振武∕学林出版社142(上接第45页)参考文献:[1]齐裕焜.明末清初时事小说述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2]罗伯特·马什,杜维超.马克思·韦伯对中国传统法律的误读[J ].南开法律评论,2015,(00).[3]田默迪.东西方之间的法律哲学—吴经熊早期法律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4]马念珍.论《春秋》决狱与汉代礼法并用[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李婉秋.“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刑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承与发展[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5).[6]王静.清代州县官的民事审判[D ].长春:吉林大学,2005.[7]真德秀.西山政训[M ]//陈生玺.政书集成·第4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8]叶小波.中国传统慎刑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2018.[9]张仁善.传统“息讼”宣教及现实启迪[A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中华民族优秀法律传统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2014.(责任编辑:谭莹)2018年93.蒲松龄白话作品语言研究∕张树铮∕山东大学出版社94.聊斋艺术高峰论∕马瑞芳∕齐鲁书社95.《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研究∕尚继武∕南京大学出版社96.《聊斋志异》面面观∕马振方∕北京出版社97.聊斋琐议∕蒲先和∕齐鲁书社98.马瑞芳讲聊斋∕马瑞芳∕东方出版中心99.十年书简话聊斋:探寻鬼狐故事里的中国文化∕刘鑫全、周容良、冈井礼子∕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100.《聊斋志异》笺证初编∕赵羽∕天津人民出版社101.《聊斋志异》二十讲∕左江∕河南大学出版社102.聊斋学研究初集∕李桂奎、樊庆彦主编∕齐鲁书社103.聊斋的狐鬼世界∕张国风∕天津人民出版社104.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梁晓声∕现代出版社105.《聊斋志异》英语译介研究(1842-1948)∕李海军、蒋凤美、吴迪龙∕科学出版社106.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五种句式研究∕许培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7.蒲松龄生平研究新编∕林宗源∕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08.英美聊斋学研究∕任增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9.聊斋俚曲集俗字研究∕董绍克∕商务印书馆(责任编辑:李汉举)143。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
• • •
•
•
主旨
《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 活,提出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表现了作者鲜明 的态度。
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 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 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
人生历程
蒲松龄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 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 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试不第,为生活所迫, 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 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 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 家。蒲松龄一生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到了晚年 才稍有改善。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 逝。
其次是考试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举是穷苦读书人唯一的进身之阶。 19岁秀才考试,三试第一,成了秀才。 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 直到72岁,仍只是个贡生。
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蒲松龄是“岁贡”, 又叫“挨贡”。就是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 生。贡生理论上可以当官,蒲松龄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 导”。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一个中学 副校长了。但是蒲松龄这个儒学训导前还加了两个字“候 补”。
•
苦行僧转世,是蒲松龄的故事,但蒲松龄的一生, 确实很苦。我们说蒲松龄三苦并存——生活苦,考 试考得苦,写书写得苦。而他人生中的种种苦难, 则一一映射进了他的作品当中。
书写得苦自不必言,因为从二十五岁左右开始,作者就 开始构思鬼狐故事,四十岁初步整理成篇,又陆续写到六 七十岁,才完成《聊斋志异》一书,前后历经40多年,相 比之下,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不算 什么了。
促织片段
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包灰死,大骂曰:“业根!死 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儿涕而出。未几成归, 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 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 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翩翩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七【清代】蒲松龄
•
[6]姊妹行(háng 杭):姊妹们。妓女间的互称。齿冷:嘲笑。因笑必 开口,笑久则齿冷。
•
[7]广疮:此从铸雪斋抄本,底本作“广创”。性病,即梅毒。由粤广通 商口岸传人,因称广疮。
•
[8]遂逐而出: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为“恶而出”,“恶”又涂去。
•
[9]趑趄(zī jǖ姿拘)近邑间:在邻近的县境内,徘徊不前。趑趄,徘 徊不进貌。
•
[39]悬耿:耿耿悬念。
•
[40]保儿:罗子浮与翩翩所生子名。
译文
• 罗子浮,邠州人,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八九岁时,被叔叔罗大业收养。罗大业任国子监祭酒,富有家产,但没儿子,他疼爱罗子浮就像疼爱亲生的一样。罗子浮十四岁时,被坏人引诱去嫖 妓宿娼。当时有个从金陵来的妓女,侨居本郡,罗子浮很喜欢她,被她迷住了。这妓女返回金陵,罗子浮也偷偷地跟着她逃离了家乡。在妓院住了半年,他钱财都花光了。妓女们都讥笑他, 但还没有立即赶他走。不久,罗子浮身上长满了梅毒疮,溃烂发臭,沾染床席,被妓院赶了出来。他只得在街市上讨饭,街上的人们见了他都远远地躲着。罗子浮害怕死在异地它乡,便一 路讨着饭往西走。每天走三四十里,渐渐到了邠州地界。又想到自己衣衫破烂,脓疮污秽,没脸回家,依旧在临近县里徘徊。
• 居无何,秋老风寒[31],霜零木脱[32],女乃收落叶,蓄旨御冬[33]。 顾生肃缩[34],乃持掇拾洞口白云为絮复衣,着之温暖如襦,且轻松常如新 绵。逾年, 生一子,极惠美[35]。日在洞中弄儿为乐。然每念故里,乞与同 归。女曰:“妾不能从;不然,君自去。”因循二三年[36],儿渐长,遂与 花城订为姻好 [37]。生每以叔老为念。女曰:“阿叔腊故大高[38],幸复强 健,无劳悬耿[39]。待保儿婚后[40],去住由君。”女在洞中,辄取叶写 书教儿读,儿过目即了。 女曰:“此儿福相,放教人尘寰[41],无忧至合阁[42]。”未几,儿年十四,花城亲诣送女。女华妆至,容光照人,夫妻大悦, 举家集。翩翩扣钗而歌曰[43]: “我有佳儿,不羡贵宫。我有佳妇,不羡绮 纨[44]。今夕聚首,皆当喜欢。为君行酒,劝君加餐[45]。”既而花城去。 与儿夫妇对室居。新妇孝,依依膝下, 宛如所生。生又言归。女曰:“子有 俗骨,终非仙品。儿亦富贵中人,可携去,我不误儿生平[46]。”新妇思别其母,花城已至。儿女恋恋,涕各满眶。两 母慰之曰:“暂去,可复来。” 翩翩乃剪叶为驴,今三人跨之以归。大业已老归林下[47],意侄已死,忽携 佳孙美妇归,喜如获宝。入门,各视所衣,悉蕉 叶;破之,絮蒸蒸腾去。乃 并易之。后生思翩翩,偕儿往探之,则黄叶满径,洞口路迷,零涕而返。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人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它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众多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有力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山东淄川人。
他生长在书香继世的家庭,19岁参加县、府、道三级考试连获第一,名震乡里。
但此后他应考举人,几十年未中,怀才不遇。
在他30岁时,曾到江苏宝应做了短暂时间的幕宾(秘书),得以熟悉江南风俗,了解官府内情,接触思想开放的女性,为创作积累了素材。
蒲松龄一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孔孟的仁政思想是他在《聊斋》中抨击赃官酷吏的标准,而儒家的道德观念则是他讽谕世态的准绳。
《聊斋》是在广泛搜集传说的基础上写成,但其大量代表作品却是蒲松龄的艺术创造。
作者不仅常使篇幅增长数倍,主题、品格、面貌也焕然一新。
《聊斋》的文体分为笔记和短篇小说两种,前者承继笔记小说传统,是传闻的记录,篇幅短小;后者承传奇小说传统,多作者创作,篇幅漫长。
其主要题材主要分为五类:一歌颂爱情类,以青年男女婚恋情爱为主题,女主角多非生人,与之相恋的书生也多是情种,篇篇都是发于人性的爱的赞歌;二是揭露社会黑暗面类,以种种神奇意象揭示其贪赃虐民本质,入骨三分;三是暴露科场弊端类,揭露了科场的种种劣迹,展示当中昏庸腐败的考官、精神扭曲的考生等;四是讽喻世情,运用种种艺术手段对不良世风极尽嘲讽,分为高度寓言化类、纪实类、以奇幻意象渲染某种癖性类和以写实手法表现恶劣世情类四种;五是异闻笔记类,有鬼怪异闻和现实异闻两类,除保持了传说原貌,记录民俗外,还有许多富于思想与艺术的成分。
《聊斋》将深刻的历史事实,融汇于千奇百怪的鬼狐故事之中,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它是神话与现实结合的艺术,种种神异形象多是显示现实本质的艺术手段;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特别是美情作品大都富有神奇幻异的色彩,拥有众多出奇特异的人物;它讲求构思艺术,意象新奇,变化无穷,又情节曲折,山重水复;它语言精妙,高超的描摹艺术在文言小说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既继承与发展了笔记小说和传奇小说文体,使其在内容题材和艺术形式上大有发展,又模仿司马迁的“太史公曰”创造了“异史氏曰”,评议人物,讽谕世风,在体例创新上贡献突出。
狐妾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七【清代】蒲松龄
注释
•
[1]莱芜:今山东省莱芜县。清代属泰安府。
•
[2]汾州:明清府名。治所在今山西汾阳县。
•
[3]无弃葑菲:意谓不要因舍妹寒贱而舍弃其一德之长。葑菲借指 其妹,本《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蔓菁。菲,萝卜。下体,指葑、菲的块根。采葑菲之叶而不用其块根,比喻男子重 貌而不重德。
月始被剿平。事详王士《香祖笔记》四、《清史稿·世祖本纪》。
•
[36]汾州没为贼窟:据《世祖本纪》,姜部陷汾州在一六四八年四月。九月收复。
•
[37]仲子:次子,即上文的“二公子”。
•
[38]官僚:汾州长吏及其下属。
•
[39]公出:因公外出。
译文
•
山东莱芜的刘洞九,在山西汾州做官。一天,他独自坐在府中,听到庭院有说笑声越来越近。他抬头一看,进来四个女子,一个四十来岁,一个年约三十,另一个约二十四五岁,最后是个没有束发的少女。她
们都站到桌前,相视而笑。刘公早知官府里有很多狐,因此就不理她们。过了一会,少女拿出一条红纱巾,开玩笑般地扔到刘公的脸上。刘公拾起来扔到窗下,仍不答理她们。四个女子一笑走了。
•
一天,年纪最大的那个女子来到刘公的房中,对他说:“我妹妹与您有缘分,请不要嫌弃她。”刘公随便答应了一声,女子就走了。转眼工夫,她领着一个丫鬟拥着少女走来,让少女与刘公并肩坐下,说:
• 越数日,夫人遣二仆如汾。途中一仆曰:“闻狐夫人犒赏优厚,此去得 赏金,可买一裘。”女在署已知之,向刘曰:“家中人将至。可恨伧奴无礼[20],必报之。”明日,仆甫入城,头大 痛,至署,抱首号呼。共拟进医药。 刘笑曰:“勿须疗,时至当自瘥。”众疑其获罪小君。仆自思:初来未解装, 罪何由得?无所告诉,漫膝行而哀之。帘中语曰:“尔谓夫人,则亦已 耳[21], 何谓‘狐’也?”仆乃悟,叩不已。又曰:“既欲得裘,何得复无礼?”已 而曰:“汝愈矣。”言已,仆病若失。仆拜欲出,忽自帘中掷一裹出,曰:“此一羔羊裘也,可将去。” 仆解视,得五金。刘问家中消息,仆言:都无 事,惟夜失藏酒一。稽其时日,即取酒夜也。群惮其神,呼之“圣仙”。刘 为绘小像。
7蒲松龄与聊斋志异汇总PPT课件
《席方平》 : 席方平为代父伸冤,魂赴阴司告状,但
上自冥王,下至城隍,皆为仇家贿通,无不 相互勾结,贪赃枉法。席方平不仅冤屈未伸, 反遭种种酷刑。但他百折不回,终于为二郎 神明断,昭冤雪恨。 ——钱神当道,有冤莫 伸 (二郎神判词: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 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 月。)
23
《书痴》:彭城邑宰史某,为了一睹别人 妻子的容颜,利用职权,拘人下狱,梏械备 加。 ——县令
《潞令》:潞城令宋国英“贪暴不仁,催 科尤酷”,到任百日,便杖杀五十八人。— —县令
24
《伍秋月》:冥间皂役对平民的凌 虐——异史氏曰:“余欲上言定律: ‘凡杀公役者,罪减平人三等。’盖 此辈无有不可杀者也。” ——衙役
12
5、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起杲青柯亭刻 本(十六卷,共431篇) 6、乾隆三十二年(1767)王金范刻本(凡 十八卷,收文270余篇)
13
7、[清]蒲松龄 著、任笃行 辑校《全校 会注集评聊 斋志异》, 齐鲁书社 2000年。
14
故事来源: 蒲立德(孙)《聊斋志异跋》: 而于耳目所睹记,里巷所流传,同 人之籍录,又随笔撰次,而为此书。
最早:《地震》——康熙七年(1668) (29岁);
最晚:《夏雪》、《化男》——康熙四 十六年(68岁)。
10
版本: 1、手稿本(残存半部,共237篇 ) 2、康熙间抄本(存四全册又两残册, 共250篇) 3、乾隆间《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 (存474篇)
11
4、乾隆十 六年张希 杰铸雪斋 抄本(凡 十二类, 存目488 篇,实有 文474篇)
七十一岁,授例成为贡生,候补儒 学训导。
七十六岁,去世。
8
《寄孙树百》: 歧途惆怅将焉往?痛哭遥追阮嗣宗。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简介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创作背景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但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十分有利。
他个人科场蹭蹬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奋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作为《聊斋》的重要内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试士子形象。
三十多年的农村教书先生生活对他的创作也极为有利:一方面东家毕际有的石隐园里有林泉之胜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的藏书可供他研习学问,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使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恰当的机会搜集民间传说,整理加工聊斋故事。
他去南方一年的幕僚生活也为创作《聊斋志异》作了一定准备。
南方的自然山水和风俗民情开阔了他的眼界,幕僚的身份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特别是官僚缙绅和下层歌妓,为他在《聊斋》中塑造各种官僚豪绅和众多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础。
此外,蒲松龄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民间奇闻异事。
他不仅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而且直接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
这是他采用充满奇幻色彩的花妖狐魅故事来反映现实的重要原因。
思想内容《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提出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态度。
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如《婴宁》、《莲香》、《香玉》都在没有恋爱自由的当时写出了青年男女自由相爱的故事。
篇中的男女主角不顾封建礼教的约束,按照自己的感情和意愿,大胆地追求心爱的人,并都获得了幸福的结局。
如《香玉》中的黄生在劳山下清宫中爱上了白牡丹花妖香玉,不幸花被他人移去,他日日临穴哭吊,终于感动花神使香玉复生宫中。
《莲香》中的女鬼李氏热爱桑生,使桑生害了重病,当她不得不忍痛分手之后,却“愤不归墓,随风漾泊”,终于游至张家,借尸还魂,和桑生结成了美满姻缘。
《聊斋志异》-蒲松龄-考城隍-注释及译文
考城隍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觅邑廪生气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气牵白颠马来见云:“请赴试。
”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钞"吏不言,但敦促之。
公力疾乘马从去气路甚生疏。
至一城郭,如王者都。
移时入府崩气宫室壮丽。
上坐十馀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气檐下设几、墩各二气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气几上各有笔札气俄题纸飞下。
视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二公文成,呈殿上。
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诸神传赞不已。
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气君称其职。
”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气何敢多辞。
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
”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寿籍气有长须吏,捧册翻阅一过,白:“有阳算九年气“共踌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气瓜代可也气”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气给假九年。
及期,当复相召。
”又勉励秀才数语。
二公稽首并下气秀才握手,送诸郊野。
自言长山张某气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之句。
【注释】O讳:名讳。
旧时对尊长不能直称其名,要避讳。
因称其名为"讳"。
@邑廪生:本县廪膳生员。
明洪武二年(1369)始,凡考取入学的生员(习称“秀才”),每人月廪食米六斗,以补助其生活。
后生员名额增多,成化年间改为定额内者食廪,称廪腊生员,省称廪生;增额者为增广生员和附学生员,省称增生和附生。
清沿明制,廪生月供廪侁银四两,增生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可依次升廪生,称补廪。
参见《明史·选举志》、《清史稿·选举志》。
@牒:古代官府往来文件,公文。
@白颠马:白额马。
颠,额端。
《诗·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朱熹注:“白颠,额有白毛,今谓之的颜。
”@文宗:原指文章宗匠,即众人所宗仰的文章大家。
《后汉书·崔驸传》:"崔为文宗,世禅雕龙。
“清代用以敬称省级的学官提督学政,简称“提学”、“学政"。
《聊斋志异》-蒲松龄-聊斋自志-注释及译文
聊斋自志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气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气自鸣天簇气不择好音叱有由然矣气松落落秋萤之火,魁魅争光气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气才非千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气闻则命笔,遂以成编气久之,四方同人气又以邮筒相寄气因而物以好聚气所积益夥气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气睫在眼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气遗飞逸兴,狂固难辞气永托旷怀,痴且不讳气展如之人气得毋向我胡卢耶妇然五父衢头,或涉滥听气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气放纵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废者气【注释】CD披萝带荔,三间氏感而为骚:意为披萝带荔的山鬼类的民间传闻引起了屈原的诗兴。
披萝带荔,《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薛荔兮带女萝。
“写山鬼以薛荔为衣,以女萝为带。
薛荔,也叫木莲;女萝,一名松罗,两者均指香草。
三闾氏,指屈原。
屈原(约前340—前227),名平,战国时楚国伟大诗人,出身贵族,曾做过三间大夫,掌楚王族昭、屈、景三姓之事。
感,感触,有所感而发。
骚,指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一种诗歌形式,也称“楚辞”。
@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意为李贺对于牛鬼蛇神那样的荒诞不经的事情却纳入诗歌,嗜吟成癖。
牛鬼蛇神,指虚荒诞幻的不经之事。
唐杜牧《李长吉歌诗序》论其诗云:"鲸咕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长爪郎,指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中期诗人。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能苦吟疾书。
”@天赖:自然界的音响。
《庄子·齐物论》:"汝闻人赖而未闻地赖,汝闻地赖而未闻天簇夫。
”这里借指发自胸腿的诗作。
@好音:好听的声音。
《诗·鲁颂·洋水》:“食我桑跳,怀我好音。
”这里以之指世俗所崇尚的“正声”、“善言”。
@有由然:有一定的原委。
以上举屈原、李贺为例,说明描写鬼神的虚荒诞幻之作,有着久远的传统和理由。
@松落落秋萤之火,魁魅争光:意谓自己孤寂失意,犹如一点微弱的萤火,而冥冥之中,精怪鬼物却争此微光。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导读: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
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
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
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
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
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
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
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鸦头》、《细侯》等。
《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
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
四、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
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
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
作者善于运
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简介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创作背景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但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十分有利。
他个人科场蹭蹬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奋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作为《聊斋》的重要内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试士子形象。
三十多年的农村教书先生生活对他的创作也极为有利:一方面东家毕际有的石隐园里有林泉之胜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的藏书可供他研习学问,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使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恰当的机会搜集民间传说,整理加工聊斋故事。
他去南方一年的幕僚生活也为创作《聊斋志异》作了一定准备。
南方的自然山水和风俗民情开阔了他的眼界,幕僚的身份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特别是官僚缙绅和下层歌妓,为他在《聊斋》中塑造各种官僚豪绅和众多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础。
此外,蒲松龄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民间奇闻异事。
他不仅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而且直接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
这是他采用充满奇幻色彩的花妖狐魅故事来反映现实的重要原因。
思想内容《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提出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态度。
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如《婴宁》、《莲香》、《香玉》都在没有恋爱自由的当时写出了青年男女自由相爱的故事。
篇中的男女主角不顾封建礼教的约束,按照自己的感情和意愿,大胆地追求心爱的人,并都获得了幸福的结局。
如《香玉》中的黄生在劳山下清宫中爱上了白牡丹花妖香玉,不幸花被他人移去,他日日临穴哭吊,终于感动花神使香玉复生宫中。
《莲香》中的女鬼李氏热爱桑生,使桑生害了重病,当她不得不忍痛分手之后,却“愤不归墓,随风漾泊”,终于游至张家,借尸还魂,和桑生结成了美满姻缘。
【历史故事】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故事
【历史故事】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故事清朝初年,山东的一个小地方出现了一家奇怪的茶棚。
过往的路人都可以进到茶棚里面喝一杯茶,这茶不收银子,客人喝了茶,只需说一些奇闻异事就行。
蒲松龄是这家茶馆的主人。
他出生在山东一个商人家庭。
他的父亲抛弃了儒家思想,开始经商。
多年来,他的家庭已达到小康水平。
在父亲的支持下,年轻的蒲松龄可以安心学习,准备科举考试。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家里面就出了很大的变故。
蒲松龄两个哥哥的妻子都很调皮。
他们常常因为琐事而让家里不安。
蒲松龄的父亲再也受不了了,所以他不得不把三个儿子的家庭分开。
蒲松龄的妻子非常贤惠,不像两个嫂嫂这样能打能吵又能抢,分家的时候也是默默躲在一边等待蒲松龄父亲的安排,最后,蒲松龄只分到了农场的三间破房子,以及二十亩薄田和只够吃三个月的粮食。
从这以后,蒲松龄不能像过去一样只用读书,什么都不管了。
他必须要自谋生路。
生活所迫,他做了一个私塾老师,但当时私塾老师的待遇非常低微。
每年可以拿到的钱最多只有八两银子。
辛辛苦苦教一年书,挣的钱还不够富人家的一顿宴席。
父亲去世后,蒲松龄不得不养活母亲,家里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他挖空了心思,可在当时,文人要想出人头地,就只有走科举考试这条道路,蒲松龄也把希望寄托在了科举考试上。
除了教书外,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参加科举考试上,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始终不能如意,直到他七十二岁时才成为一个岁贡生。
蒲松龄的一生可以说是在贫困线上挣扎,他曾经感慨道:“穷神穷神,你和我为什么这么亲近,整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就算我是你的一个仆人,你也得给我放几天假呀,但是你一步都不离开我,就好像是两个热恋的情人!”蒲松龄在科举失败的同时,与黑暗社会和不合理的科举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冲突。
他有说话的欲望,所以他计划写一本书。
为了收集故事的素材,蒲松龄花了很多心思,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他在他住的路附近建了一座草亭和一座茶棚。
所以故事中有换茶的场景。
蒲松龄聊斋志异总结
蒲松龄聊斋志异总结1. 简介《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部珍贵文献,作者是清代作家蒲松龄。
该书被誉为中国古代神怪小说中的巅峰之作,共收录了近500个志怪故事,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奇人异事、鬼神妖怪的传说,被誉为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经典之作。
《聊斋志异》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惊人的想象力,给读者带来了震撼的阅读体验。
同时,《聊斋志异》也呈现了蒲松龄的独特思想和人生观,对于当时的社会风貌和道德观念等也有着一定的反映和批判。
2. 内容概述《聊斋志异》以奇闻异事为主线,描绘了人与妖魔鬼怪之间的斗争和纠葛。
故事中的妖魔鬼怪多样而奇特,有的善良、有的恶劣,有的迷人、有的可怕。
他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引发了一系列动人心弦的故事。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那些神秘的力量,将人与妖魔鬼怪之间的纠葛与人性的善恶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巧妙地运用情节和人物塑造,展示了人的贪欲和欺骗、妖魔鬼怪的赤诚与忠诚,形成了独特的魅力。
3. 主题分析《聊斋志异》的主题丰富多样,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爱情与情感《聊斋志异》中许多故事以爱情为线索,描绘了人与妖魔鬼怪之间的不同形式的情感纠葛。
这些故事既有真挚的爱情,也有悲剧的爱情,通过描绘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思考和理解。
3.2 人性善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对人性的善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他通过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了不同人物在面对利益和欲望时的选择和行为,呈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3.3 社会道德《聊斋志异》中的很多故事都涉及到社会道德观念的较量。
在古代社会,道德观念对于个体的行为和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蒲松龄在书中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对当时的社会风貌和道德观念进行了一定的反映和批判。
4. 阅读体验《聊斋志异》的阅读体验是独特而震撼的。
故事情节虽然很多都涉及到妖魔鬼怪,但其中蕴含的人性善恶和社会道德观念的讨论使得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单纯的神怪故事,而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分明窗,夜分灯火,期相与以 有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 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 甲可吞吴。
七十一岁,授例成为贡生,候补儒 学训导。
七十六岁,去世。
《寄孙树百》: 歧途惆怅将焉往?痛哭遥追阮嗣宗。
《趺坐》: 乾坤一破袖,湖海老狂生。
蒲松龄与 《聊斋志异》
主讲:陶春林
一、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创作 二、《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 三、《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一)遭际 (二)版本 (三)故事来源
1、前人的小说和笔记 2、友人提供和寄赠 3、作者经历或见闻 4、作者虚构创造
一、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创作
(一)遭际: 怀才不遇、穷愁潦倒。
《成仙》:“强梁世界,原无皂白,况 今日官宰半强寇,有不操矛弧者耶!”
3、颂扬部分官吏的清正廉明和人民群众的反抗 斗争。
清官:《胭脂》——施愚山、《诗谳》——周 元亮、《太原狱》——孙进士
特点:大都审案慎细,执法公正,不辞劳苦, 为民请命 。
复仇者形象: 席方平——“大冤未伸,寸心不死” 向杲——变成猛虎、咬死仇人 郎玉柱——敢于衔恨雪耻 聂政幽灵——任侠刚猛 《博兴女》:民女被某土豪缢杀,女尸化为 神龙,攫豪首而去。 《商三官》:年仅十六岁的商三官,为父报 仇,女扮男装,手刃仇人。
《席方平》 :
席方平为代父伸冤,魂赴阴司告状,但 上自冥王,下至城隍,皆为仇家贿通,无不 相互勾结,贪赃枉法。席方平不仅冤屈未伸, 反遭种种酷刑。但他百折不回,终于为二郎 神明断,昭冤雪恨。 ——钱神当道,有冤莫 伸 (二郎神判词: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 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 月。)
《梦狼》 白翁梦入儿子衙署,只见“一巨狼当
道”,埠中“白骨如山”,“堂上堂下,坐 者卧者,皆狼也”;待治饭食,则“忽一巨 狼衔死人入”——异史氏曰:“天下官虎而 吏狼者,比比也。”
2、揭露土豪劣绅横行乡里、仗势欺人的 罪恶行径。
《红玉》:退职宋御史,看中秀才冯相 如的妻子,公然闯入冯家,抢劫而去;冯父 被殴,吐血而亡。相如去告状,从县到省, “讼几遍”,毫无反响,“冤塞胸吭,无路 可伸”。
《书痴》:彭城邑宰史某,为了一睹别人 妻子的容颜,利用职权,拘人下狱,梏械备 加。 ——县令
《潞令》:潞城令宋国英“贪暴不仁,催 科尤酷”,到任百日,便杖杀五十八人。— —县令
《伍秋月》:冥间皂役对平民的凌 虐——异史氏曰:“余欲上言定律: ‘凡杀公役者,罪减平人三等。’盖 此辈无有不可杀者也。” ——衙役
版本: 1、手稿本(残存半部,共237篇 ) 2、康熙间抄本(存四全册又两残册, 共250篇) 3、乾隆间《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 (存474篇)
4、乾隆十 六年张希 杰铸雪斋 抄本(凡 十二类, 存目488 篇,实有 文474篇)
5、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起杲青柯亭刻 本(十六卷,共431篇) 6、乾隆三十二年(1767)王金范刻本(凡 十八卷,收文270余篇)
斗争。 1、不少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
官场的黑暗给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 《促织》 :但明伦评曰:“但论其事,不必 求其时代可也。” ——皇帝
《续黄粱》:梦中宰相曾孝廉 “茶毒人民, 奴隶官府,扈从所临,野无青草”;“声色 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 虑”。——宰相
《聂政》:怀庆潞王,直入人家,强抢民妇, 无人敢救。 ——贵族
《窦氏》:世家子弟南三复,诱骗了农 女窦氏,生下孩子后,却拒不相认;窦氏抱 儿奔到南家,南拒不纳,“女倚户悲啼,五 更始不复闻。质明视之,女抱儿坐僵矣”。
《向杲》:向杲庶兄向晟,欲纳一妓为 妻,豪门庄公子“怒夺所好”,将晟殴打致 死。向杲具状上诉,“庄广行贿赂,使其理 不得伸”。
《张鸿渐》:“今势力世界,曲直难以 理定。”
《与韩刺史抛依书》: 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
不能自达于圣明,真令人愤气填胸。
《聊斋志异》单篇作品的具体起迄年代, 难以确考。
初具规模,结集成书——康熙十八年 (1679)(四十岁)。
最早:《地震》——康熙七年(1668) (29岁);
最晚:《夏雪》、《化男》——康熙四 十六年(68岁)。
7、[清]蒲松龄 著、任笃行 辑校《全校 会注集评聊 斋志异》, 齐鲁书社 2000年。
故事来源:
蒲立德(孙)《聊斋志异跋》:
而于耳目所睹记,里巷所流传,同 人之籍录,又随笔撰次,而为此书。
1、采撷或借鉴前人的小说和笔记 。
《续黄粱》
《枕中记》
《莲花公主》 《阿秀》 儿”
《南柯太守传》 《幽明录》之“买粉
(二)抨击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危害,希冀整肃 文场。
1、抨击科场的是非颠倒和考官的衡文不 公。
《司文郎》:“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 鼻,帘中人并鼻盲矣。”——讽刺科举取士 “陋劣幸进,英雄失志” 。
《贾奉雉》:“戏于落卷中,集其 冗泛滥、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三 年后以此应试,“竟中经魁”。——“以金 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
(五)反映清初时事,宣泄民族情绪
二、《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 《自志》: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 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 悲矣。
“孤愤”和“隐愁” : 一是不满社会现实,以抒写其愤激
情怀,消释磊块; 二是肯定自我,幻想美好人生,以
表达其生活理想。
思想意蕴具体表现: (一)暴露现实社会政治黑暗,同情人民反抗
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辑录 《聊斋》中1《莲香》:余庚戌南游至沂,阻雨,休 于旅舍。有刘子敬,其中表亲,出同社 王子章所撰《桑生传》约万余言,得卒 读。此其崖略耳。
另有《张诚》《狐梦》《巧娘》 《江城》《山魁》《狐联》。
三、作者经历或见闻 。
亲身经历 ——《地震》《上仙》《水灾》、 《偷桃》 。
传闻 ——《林四娘》《五羖大夫》《妾击 贼》《小猎犬》《大力将军》《邵士梅》 《张贡士》等 。
四、作者虚构创造——爱情题材的名篇。
“孤愤”和“隐愁”
(一)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反抗 (二)抨击科举制度弊害,希冀整肃文场 (三)讴歌男女情事,寄托人生理想 (四)抨击浇薄世风,歌颂高尚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