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改革开放30年巨变:公交篇
改革开放40年,砥砺前行公交路——我眼中的乌兰浩特城市公交

第一视角DIYISHIJIAO522019 / 02从昔日四面透风、满处尘土的公交车,到今日密封性极好,视野宽阔、大窗设计的新能源公交车;从运营里程仅2.6公里到今天的市内运营、校车运营、机场大巴等公交线路辐射城市四面八方的立体公交网络,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乌兰浩特公交已在我的亲历中发生质的转变。
乌兰浩特公交的曾经1979年,我曾作为一个好奇的小乘客登上了乌兰哈达苏木的车我将时间的指针倒拨了40年,用明亮的双眼回眸公交走过的每一段历程,体会到它的历史变迁,我惊奇地发现:公交跨越了改革发展的雄关漫道,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感召下,在惠民、便民、利民的道路上正扬帆起航。
改革开放40年,砥砺前行公交路辆,当时乌兰浩特市只有两条公交线路,道路和车辆都不尽人意,公交车辆运营在坑洼的乡间道路上,车辆十分破旧,车外黄沙飞舞,车内尘土飞扬,人们睁不开眼,张不开嘴,而车辆的噪音与车内乘客的喧哗声交织在一起,乘务员的报站声被淹没在嘈杂的车厢里。
1990年7月1日,市内公交线路开通,我有幸走进了公交队伍,成为一名新兵。
当时的公交站牌是临时性的,候车的乘客露天等候,乘客或是“领略”骄阳的真情沐浴,文 / 杨丽英或是“享受”寒风的肆虐侵袭。
冬季,车内没有暖风没有空调,很多同事的手脚被冻伤。
市内两条线路的车辆基本是京华和老四平两种车型,车辆老化,中途抛锚现象时有发生。
市内两辆铰接车成为人们眼中的庞然大物,市内线的开通,无疑圆了很多少男少女乘车的梦想。
他们或结伴,或独自乘坐,透过车窗,用眼睛贪婪地观赏车外的风景,恨不得一下子都把所有的景色尽收眼底,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这大概就是“家乡—— 我眼中的乌兰浩特城市公交第一视角/DIYISHIJIAO 总第110期532019 / 02即使贫瘠,在我眼里也满是可爱”的故乡情结。
公交基础设施质的飞跃如今,带有草原风情特色的绿色公交车穿梭在红城(在蒙语中,乌兰浩特的意思是红色的城)的大街小巷,车辆带有GPS定位功能,先进的电子技术已应用到车厢里,车载电视、LED显示屏,电子监控系统、卫星电子报站系统,科技产品已在公交车厢里全面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朱青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在交通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变化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电动车、摩托车、家用轿车也走进了普通百姓家,昔日的自行车、步行时代早已被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所替代。
2000年,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2002年,全国汽车产量325万辆,成为世界五大汽车生产强国。
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连续三年居全球榜首。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波澜壮阔的30年里,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
30年前大家总是这样描述当时的交通状况“开门就是坡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坡啥时有大路修到咱这坡”30年后条条宽敞的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水路让大家不再为出行难为农产品运不出山而发愁了。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年。
在21世纪中国崛起交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公路发展 80年代中期高速公路还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标记。
在当时出版的中国公路交通图中高速公路一直是空白。
1988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上只有条国内航线通航国内个城市。
到2010底中国民航拥有160个民用运输机场定期航线总数已达到1532内地通航城市有150个国际通航城市达104个。
中国民航全行业拥有运输飞机1259架拥有世界上各型先进的运输飞机。
我国现已具有国航、东航、南航等大型航空公司在国际上都名列前茅。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成立的航空企业一开始就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已成为民航发展不可或缺的新生代。
四水路发展在改革开放期间我国水运发展可以说是举世瞩目也可以称得上是跨越式。
第一个特点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在我国港口码头的生产性泊位已经达到了3.6万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也达到了1300多个内河航道的通航里程已经达12.35万公里50%都是等级航道。
北京公交的“30年”变迁

北京公交的“30年”变迁作者:路智军来源:《驾驶园》2009年第07期王东亭,现任北京公交公司第二客运分公司59路车队党支书记。
1980年从部队退伍后便进入北京公交公司,这一干就是29年,他亲身经历了北京公交公司在“改革30年”中的变迁历程。
在他眼里,公交车的更新换代折射出北京公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八十年代的“解放”“东风”是北京公交的主力车型王东亭还清晰记得第一天登上2路公交车,坐在售票席时的兴奋劲儿,他说:“从军队转业到地方,融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洪流中是非常自豪的。
部队里经常教育我们要像螺丝钉一样爱岗敬业,到公交战线能够直接服务人民我感到很骄傲。
这就是我们那代人的思想境界。
”1983年,王东亭正式成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他开的是一辆京华客车厂生产的13.8米长的公交车,这也是当时北京公交普遍配置的运营车辆,因为装配的是一汽解放生产的发动机,大家将这款车俗称“解放”。
“当时我国公共交通系统比较落后,北京市民出行主要依靠公共汽车,外壳红白相间的‘解放’车成为一道城市景观。
由于乘车人多,车厢设计出更多的空间供乘客站立,所以被市民称为‘大通道’。
”在谈起20年前的事情时,王东亭异常兴奋地说:“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车厢里总是挤得满满的,售票员在车厢里售票忙得满头大汗,还要照顾老、弱、病、残、孕人员;车辆穿梭在狭窄的街巷中,驾驶员时刻注意避让行人和自行车,由于车辆性能有限,保持车辆行驶平稳,就足以让驾驶员忙得‘不亦乐乎’。
”“大通道”的车型较老,动力只有95马力,对于长期超负荷运载乘客动力明显不足。
1989年前后,北京公交公司大批量更换了“东风141”发动机,动力提升到136马力,但车辆的外观和内饰并没有变化。
车窗还是上下移动的手摇玻璃窗,遇到刮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售票员还要挨个窗户升降玻璃窗。
车厢四处漏风,在冬季,扶手钢管冰凉刺骨;在夏季,车厢内如“蒸笼”,因发动机前置,驾驶席温度长期在50度以上,每圈下来,驾驶员靠近发动机的右腿皮肤都被烫得通红……记者问:“当时工作环境这么差,你们有怨言吗?”王东亭坦言:“艰苦是艰苦了点儿,但这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当想到每天都有几百万的北京市民乘坐我们公交车辆出行时,那就不觉得苦了!”北京公交公司年年是北京市的先进单位,这不仅仅是公司领导的管理有方,更多的是公交员工忘我的工作热情和“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交通篇

使从将上在现北海元但桥 在三人是还的大环圆去修北都了沿过建面遗“巴了就南址一黎很是北桥、的漂天方飞游亮津奥向架客的著体黄至可公名中浦以园的北心”看和洋五的,楼广出环梦,区场“,想,。。 鸟巢”这,个桥奥很林像匹塞克纳森河上林的公亚园历串山联大桥起。来。
北阅京那兵时总候北指京挥的郊秦区有基很伟多的乘火检车岔阅路车口,, 那请时邓候小,平它检是阅局部需级队要干。看道部受口的阅的员配部工车来队管,和理栏而群杆且众, 不行是进个在人长专安用街。上。
以免发生事故。
1992年天宁寺桥——北京
199从该3年西桥外便位滩门于—1西桥宣—91面9上1往武919为9海9西罗路是区中马客厢—天交山式站内—东宁界、—一上—寺处巴—路洛海桥,—,北克建北东式京成面、京西于临19黄9浦1年江,,
既是路北南陆京京中桥西路西又客是合是站壁上跨,式海河等简最5桥称2热幢,北闹风京格的西各一站异条的或马大北路楼京,,西,
北当京时地这是铁被二在称环通为路“车上万后最国建很复筑杂长博的时览一”间座的内建桥筑不梁群对,。公众放,
由位17于现座北在跨这京路边市商和也西铺称跨三为林河环浦立桥西附,梁了近靠组,,近对成坐面外,落就滩是在,有莲名花的池浦东东。路,
本文件资料来自: /710/2008-7-31/30110@417468.htm 和/a/20090828/002623_2.htm
! 谢 谢 观 赏
1985年原始二环——北京
1988•年198建0年北成京北因通那1机京9时为场8车14—候运9年的—8很国4费北少的外庆京低私国检那海家庆廉阅时车阅大的—,,兵机—桥,场很。小,
公交老司机看改革开放40年公交车的变化

公交老司机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四十年,交运温馨巴士公交车从单层到双层,从使用月票到电子支付,从燃油气到如今的环保电动车……从事公交岗位四十年的徐新华对交运温馨巴士公交的发展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曾经拥挤憋闷的公交车辆变成了自带空调的宽敞大巴;曾经人工的公交服务变成了智能高端信息化的便民措施……在徐新华的眼里,公交的变迁不仅演绎着企业的发展历史,更折射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从“冒黑烟”到“绿色环保”在改革开放初期,徐新华开启了自己的公交职业生涯,“冬天是最苦的,车辆在晚上要放水,在第二天早上投入运行前要加水,车辆使用久了,发动起来还会冒黑烟。
而且噪声大。
2015年新能源车陆续投入营运,新能源车功能好、设施全,绿色环保, “冒黑烟”的现象再也看不见了。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徐新华开上了大货车,常常是冬天冻得直打哆嗦,夏天又热得一身臭汗。
“现在大货车条件也好多了,一般驾驶室里都有空调。
”徐新华说。
1990年,徐新华从开大货车又转岗到公交车驾驶,他回忆说:“当时,公交车每逢高峰时段站点人潮涌动,都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这可苦坏了乘务员,卖个票要在人堆的缝隙中钻来钻去,没个好身手,还真干不了这活。
每到一站,乘务员还要口语报一下,不然有的乘客就会坐过站。
”URBAN PUBLIC TRANSPORT 《城市公共交通》2019·0911新时代 新改革新未来· 改革开放四十真知灼见Knowledge and Insight从“有人售票”到“无人售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转瞬间到了2000年,公交车也渐渐从有人售票转到无人售票,公交车售票员也转到了其他岗位,为了更好服务乘客,交运温馨巴士在31路开始安装使用报站器。
随后,公司加快智能化信息建设步伐。
2010年,温馨巴士又在新能源车里安装调试了电子显示屏。
2015年交运温馨巴士公司更新换代纯电动公交车,在31路这条被称为“温馨巴士发源地”的公交线上正式启程。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第一篇: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朱青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在交通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变化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电动车、摩托车、家用轿车也走进了普通百姓家,昔日的自行车、步行时代早已被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所替代。
2000年,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2002年,全国汽车产量325万辆,成为世界五大汽车生产强国。
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连续三年居全球榜首。
30年里,改革开路。
30愁了。
改革开放3030年。
在21到了很大的作用。
80公路一直是空白。
1988年10月31——上1995年末达到873320002001月底突破了31999年101214119981万公6万公里2004年83年多2007年新修通高速公路8300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的5.17万公里增长到2007年的854.7620多条时速200公里至35010年大提速到“贴地飞行”的动车组列车驰骋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航空总周转量为2.982010年总周转量5382010年我国航空完成旅客运输量26769万人的1161978的1801978年2312010年我国航空完成货邮运输量5361978年6.4万吨的84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到20101601501532104个。
中国民航全行业拥有运输飞机1259或缺的新生代。
3.6通航里程已经达12.3550%1300量成倍增长。
我国船队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181600万载重吨。
我国船队的总规模由过去的世界排名40年达到了642010年的第42010特别是集装箱在去年年底超过了1亿TEU。
我国19731000万到50003达到了100万TEU6100万到1000万花了95000万到1模和运量是成倍增长。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_六年级作文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今天我对妈妈进行了采访。
请问妈妈:“您能说一说我们家这30年的变化吗?妈妈:时间追述30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从衣、食、住、行方面展开。
衣:30年前那时生活很艰苦,自己也记忆犹新。
衣服样式单调,甚至有时会打些补丁。
只要是干净就可以了,没有更高的要求。
而且是大孩子的衣服要传给小个的穿,有时是邻居家孩子不穿的,给自己家的孩子穿。
现在我们的衣服样式新颖,颜色鲜艳。
而且是总能穿到新衣服。
食:一周能够见到肉就很不错了。
把吃一顿饺子就叫改善生活。
米面很少。
有时还要吃些棒子面的窝头、白薯等当主食。
菜都是自己家的院子里种的,自给自足。
奶油冰棍5分钱,糖1分钱1块,白菜2分一斤,西瓜是2角钱一个。
现在我们想吃什么只要你装着钱,在市场上就会采购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住:过去家里是很简陋的房子,外面下大雨,屋里面要下小雨。
家里没有电器化,没有洗衣机、冰箱、就连看电视也要到邻居家去看。
而现在家中的电器化应有尽有。
连我自己的也有很多。
如:好记星、电脑、手机、U 盘等。
行:那时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附近没有公交车,要骑车20分钟后才到公交站。
马路上马车、摩托车、拖拉机居多。
而现在有条件的家庭都买了汽车,出门就是公交车,交通很方便,想去哪都不用发愁了。
而且社会在进步,街道新修的公路汽车居多了。
马车和拖拉机已不见了踪影。
经过采访让我感受到,家长那时有多么艰辛,而我们现在有多么的幸福,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以后要报效祖国。
更要让自己的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
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姜禹乔五(2)。
关于改革开放30年交通工具变迁

改革开放30年交通工具的变迁4月28日现世界园艺博览会盛大开幕,这是继上海世博会后中国的又一盛事。
为了来体验“天人合一,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国乃至全球各地游客纷拥而至,这无疑带动了交通事业发展,同时也证明了我国交通事业的高度发达。
近期我对交通工具的变化问题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做了问卷调查,以下是问卷分析结果:两分答卷的以年龄为主要区别,根据特定的问题,可以得出在不同年代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的区别。
(一.自行车)当被调差者被问到第二个问题的时候,10岁-30岁的由34%的人选择的是B选项,45%的选择乘公交车,17%的人选择骑自行车去学校,而且我们发现大部分选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普遍离学校较近;而同样面对类似的问题,30岁以上的人回答的答案比率却相差甚远。
92%的人选择了骑自行车,6%的人选择坐公交车,而其他选项之和一共2%,在这2%里,绝大部分是选择摩托车,并且觉得骑摩托车是很拉风的事情。
两个相同的问题两个天壤之别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30年前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那个时候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
当时购买自行车都得凭票,每年一个单位最多能分到十几张购车票,能有幸分到票的人自然不多。
一位被调查者回忆道:“那时候如果家里能拥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是令人羡慕的。
” 当时人们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除了公交车外,绝大多数都骑自行车或步行。
在那时候,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
其中牌子最响的是永久和凤凰牌。
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的感觉,尤其是骑“永久”就像开奔驰一样有面子,而一辆“凤凰”就像现在有一辆皇冠一样。
现如今自行车已经慢慢的更变它的作用,从主要的交通工具到人们休闲锻炼的器具。
辛苦一周的学习,在周末叫上几个好友,一起骑着单车旅游时那么的惬意。
偶尔会有一些自行车爱好者,骑着自己的爱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我们会敬佩他们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佩服他们的毅力,而这个时候自行车代表的是他们的精神象征,说白了就是因为没有人会这么做,而他们做了。
感慨于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果[交通系统XX]
![感慨于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果[交通系统XX]](https://img.taocdn.com/s3/m/d0b62feb02768e9950e73856.png)
感慨于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果[交通系统XX] 感慨于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果时光如梭、岁月如歌。
从1978年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走过了30个年头。
30年时光荏苒,30年春风化雨,30年沧海桑田,中国人们在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指引之下,以前无古人的胆略和决心,用行动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每一个人都亲历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蓬勃发展,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祖国翻天覆地般变化,国家、时代与个人的命运在这30年中紧紧交叠、互相印证、水乳交融。
忆往昔,看今朝。
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对比,有力地诉说着中国的巨变,中国人民用30年光景演绎了综合国力大飞跃、交通事业大发展、国民前途命运大改观的神话。
30年厚积薄发,所积蓄之变,是精彩之变、激情之变、宏伟之变,一个“变”字涵盖了祖国改革开放30年间方方面面的丰硕成果。
变,是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综合国力大飞跃最深切的描绘。
从十一届 __以来的30年间,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指引下,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出一条不平凡的轨迹。
经济迅速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00多亿元增长至近25万亿元,增长68倍,钢铁、家电等多个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以占世界9%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成功加入wto,经济接轨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30年间,各项事业不断创新。
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成功飞天和顺利返回,嫦娥探月卫星升空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梦想奔月的美梦,中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从1984年中国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到20xx年雅典奥运中国代表团位列金牌榜第二位,再到20xx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想得以实现。
30年间,党 __民不断排除万难推进祖国伟大复兴,1997年香港胜利回归,1999年澳门胜利回归,1998年战胜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xx年战胜非典疫情,今年全国上下抗击南方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8.0级汶川 __,中华儿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数不胜数。
改革开放30年城市交通的变迁

3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交通工具已是花样繁多。
在繁华都市,知名品牌轿车会不经意间从人们身边驶过,出租车招手即停,私家车的数量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与日俱增。
回首交通工具的变迁,人们品味出了昔日清贫生活的苦涩,也品味出了今日改革开放成果的甘甜/《中国民商》记者 李雨蒙改革开放30年城市交通的变迁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波澜壮阔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
日新月异的交通方式、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让大家不再为出行发愁。
从悠长的胡同到静谧的小巷,从热闹的马路到繁华的街道,从宽阔的高速公路到封闭的环路,行走在路上的人,飞驰在路上的车,所有的这一切,每天都在改变。
自行车王国1980年代,以“永久、凤凰、飞鸽、红旗、金狮”国内自行车行业五大品牌企业为首,中国共有自行车制造厂60余家,自行车零部件厂千余家,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
自此,自行车成为了老百姓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大街上随处可见庞大的自行车流。
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
那时每日上下班时壮观的自行车洪流,更是让中国成为外国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进入1990年代后,自行车变成不再具有象征意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在百姓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悄然改变。
伴随着中国城市里自行车洪流的消退,继续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对自行车使用有全新的认识的中国人正在不断增加。
随着中国人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一部分人还会重新选择这种没有噪音、污染和健康的交通工具。
就像如今在大街小巷飞驰的样式各异的共享单车,不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休闲、时尚的绿色出行方式。
三轮车与摩托车1970年代,虽然满城穿街走巷“嘎咕,嘎咕”的三轮车是当时市民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
一般大家平时也消费不起。
只有家人病了、有产妇出院等特殊情况才能偶尔“奢侈”一回。
改革开放30年城市交通的变迁

改革开放30年城市交通的变迁作者:李雨蒙来源:《中国民商》2017年第08期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波澜壮阔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
日新月异的交通方式、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让大家不再为出行发愁。
从悠长的胡同到静谧的小巷,从热闹的马路到繁华的街道,从宽阔的高速公路到封闭的环路,行走在路上的人,飞驰在路上的车,所有的这一切,每天都在改变。
自行车王国1980年代,以“永久、凤凰、飞鸽、红旗、金狮”国内自行车行业五大品牌企业为首,中国共有自行车制造厂60余家,自行车零部件厂千余家,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
自此,自行车成为了老百姓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大街上随处可见庞大的自行车流。
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
那时每日上下班时壮观的自行车洪流,更是让中国成为外国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进入1990年代后,自行车变成不再具有象征意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在百姓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悄然改变。
伴随着中国城市里自行车洪流的消退,继续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对自行车使用有全新的认识的中国人正在不断增加。
随着中国人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一部分人还会重新选择这种没有噪音、污染和健康的交通工具。
就像如今在大街小巷飞驰的样式各异的共享单车,不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休闲、时尚的绿色出行方式。
三轮车与摩托车1970年代,雖然满城穿街走巷“嘎咕,嘎咕”的三轮车是当时市民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
一般大家平时也消费不起。
只有家人病了、有产妇出院等特殊情况才能偶尔“奢侈”一回。
那时的三轮车师傅都是本地人,说起话来也比较亲切,“踏儿哥”的称谓是在1990年代的后期才兴起的。
在当时的概念中,三轮车的地位与今天的奔驰、宝马的地位差不多。
1980年代初,摩托车开始进入初级发展时期。
最新精品作文:三十年后的公共汽车_550字作文

三十年后的公共汽车_550字
一眨眼,我们来到了2039年,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种新奇、古怪的新事物层出不穷。
现在,我就和大家说一说我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公共汽车。
现在的公共汽车不但外型美观而且海陆空多用。
它的颜色可以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动,春天是绿色的、夏天变白色的、秋天成黄色的、冬天则红色的。
车子里面的空间很大、座椅很多,可以容纳很多乘客,里面的装备一应俱全,空调、电脑、冰箱、微波炉、饮水机、榨汁机等等,还配备了各种各样美味的小吃和新鲜的水果。
你想要什么,只要告诉服务员就OK!你如果觉得累了,还可以把座位放平躺在上面休息。
最神奇的是它的多功能,它不仅能在陆地上行驶,遇上特殊情况如交通意外它还能变成飞机在半空中飞行,如果一不小心掉进了海里,别担心,它还能变成潜水艇。
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多么希望公共汽车就是我现在所想象的。
那么,人们就可以舍弃自己的电瓶车、摩托车、小轿车,大家都来乘坐公共汽车,让大自然的资源少浪费一点,而对大自然的污染更少一点!
第 1 页。
改革开放30年公交旧貌换新颜

改革开放30年公交旧貌换新颜
寒雪;一帆
【期刊名称】《城市公共交通》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 30年,历史长河一瞬间,对于大同公交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岁月.30年前, "候车急煞人、乘车挤煞人、出行愁煞人、'人汽'气煞人",是大同公交的一个缩影.
【总页数】1页(P42)
【作者】寒雪;一帆
【作者单位】(Missing);(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30年科学发展话展望: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改革开放30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J], 刘作易
2.改革开放30年与建设高教强省——"2008福建-江苏改革开放30年与建设高教强省论坛"论文综述 [J], 郭锦飞
3.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再创辉煌30年——纪念我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年 [J], 张小虞
4.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之二左权改革开放三十年老区旧貌换新颜 [J],
5.谱写改革开放30年的新篇章--电子科技大学旧貌换新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人推车
城市公共交通
道路阻塞
80年代运输
八十年代,北京有自行车730万辆.
90年代的摩托车
1981年,北京地铁
城市交通
现代交通四通八达
2008年6月9日,北京地铁进入自动售 检票时代
现在的私人汽车和沪闵高架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出行变化
制作人:李博雅
出行变化
• 30年前的中国,出行难、买票难、乘车难,人们望出行而却步。 那时,城里老百姓出行,代步的交通工具除了公交车就是自行
车了,中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城市尚且如此,乡村就更 难出行了,出门等长途车的焦虑,成了大多数人不愿回首的往事。
弹指一挥三十年,现在,我们看到现代都市一片生机勃勃,交 通工具花样繁多,世界上一线二线品牌的轿车都会不经意间从我 们身边招摇而过。公交线路大大增加,公交车辆出现了双层巴士, 许多车上还安装了移动电视。出租车,公交车也陆续通到了家门口,大巴、中 巴、小巴随你选,叫出租车也不再是难事。 城市公共交通
改革开放30周年感言——我感受的南通交通变化

---------------------------------------------------------------范文最新推荐------------------------------------------------------ 改革开放30周年感言——我感受的南通交通变化改革开放前,南通的交通不发达。
当时,人们对南通的印象是好进来,不好出去。
与其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长江把南通阻隔在东方一角。
那时有公路,不好走,人们说汽车跳南通到,坐汽车到南京270多公里要走一天时间。
长江上水路发达,也是南通人和外地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不过很麻烦,一般情况下买轮船票的人太多,有时人山人海。
不是始发航班的轮船还有计划限制,有时还有可能买不到票,请熟人代买,有交情无交情的事后送包大白兔奶糖表示感谢是常事。
坐轮船时间长,到上海100多公里,要走一晚上,上游到武汉要走三天,到重庆要走六天,慢死人了。
这就是改革开放前南通的主要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
改革开放后,交通发展变化太快太大了,海陆空一齐上。
先说这空路,南通在地级市中领先修了飞机场,空中航线开通了好几条,现在坐飞机出行,已经惠民。
再说公路建设更是了不起,在宁通一级公路的基础上修建的宁通高速公路,把南通到南京的交通距离从一天时间缩短到三个多小时。
以后又修建了沿海高速、宁启高速。
从此,从东方到西方的公路通道畅通无阻。
为了解决长江的阻隔,从通沙汽渡、通常汽渡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洋口港大海港的建设,天堑变通途。
使南通通往全中国,通往全世界,真正实现了桥港新时代。
南通铁路的建设,圆了南通人民百年的铁路梦,新长铁路通车的喜悦还未褪去,咣1 / 14当一声,二梦又醒,宁通铁路又通车了。
坐火车到北京一个晚上,到大西北的太原不到20小时,到大西南我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不要2天。
海陆空全齐了。
今天,交通的发展速度,让南通人民来不及做梦,来不及眨眼。
照这样发展下去,将来的南通要改个名字了,叫“全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改革开放30年巨变:公交篇
我看改革开放30年巨变之公交篇!
文/会飞的狼
公交车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熟悉!现如今公交车快速便捷的服务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与此同时也为公交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如果说公交车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形象,那么公交事业的迅猛发展则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时代变迁!R
*A9 %.u[此资料转贴于学习网实用写作作文征文HtTp://]R
*A9 %.u
听一个上了年纪的亲戚告诉我,邢台市的公交事业起始于1968年,当时全市只有两条公交线路,两部公交车,一条线路上只有一两车运营!整个公交公司只有10名职工,公交调度室就是一把椅子,再简单不过了!后来到了1978年,公交事业经过10年的发展,全市公交线路已经由10年前的2条增加到7条,营运车辆增加到60余部.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我市的经济也在不断向前发展,自然公交事业也在不断迅猛发展中。
到1996年或者是97年吧(我亲戚记不太清楚了),全市公交线路增加到16条,营运车辆增加到110多部,到了97年,也就是我十岁的时候,我那时还比较小,也就知道邢台的公交事业始终是处在飞速发展中的,听一个邻居说那年邢台的公交事业迎着市场经济的春风也在快速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我记得好像是在2000年,走在市区的大街上,突然间觉得奔跑在市区街道
上的公交车一下子多了很多部,而且以往坐公交车要等至少15分钟,而那时坐公交车再也不用等那么长时间,基本上是5分钟就有一辆车,大大缩短了等车时间,更加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市公交公司在当年(2000年)新购置了百余部崭新的公交车,不仅缩短了等候时间,而且公交车比以前的要新的多,坐着也觉得舒服!舒心!
2003年,全市市区公交车开始实行无人售票,同年又实行了乘车刷卡,一张制作精美,方便携带的公交ic卡,彻底解决得了乘客兑换零钱的麻烦!从最初的乘车购票(售票员售票),到如今的刷卡乘车,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邢台公交事业的发展,同样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我记得好像是在去年,公交公司启用了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所以当我们乘坐在崭新舒适的公交车上时,经常会听到甜美的自动报站声!而且每到一个路口转弯处,公交车都会有一个自动的报告声:“前方路口
车转弯,请您扶好坐好注意安全”!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让出行市民感到了丝丝暖意!
回首过去,邢台公交事业的发展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感到了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如今,一辆辆公交车如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动态图画,穿梭在牛城的大街小巷,给人们带去方便,也为城市增添了活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http:///s/blog_本类相关范文: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见证着历史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稿:开放兼容筑就富强之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感受通讯的巨大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透过祖母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年征文:从衣食变化看改革开放
我与改革开放30年征文:住房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迎着和
煦的春风走在大路
从农村巨变看改革开放30年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征文3篇
纪念改革开放30年:变化的“压岁钱”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的故事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照相
更多相关信息-> 实用写作分类读后感合同范本法律文书企业管理作文征文其他写作分类最热范文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四川汶川大地震感想作文小学生四川汶川大地震作文四川抗震救灾作文:以生命的名义,让我们在灾难中一起成长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感想作文大全我的校园生活作文2008年清明节作文迎奥运促和谐征文2008抗雪灾的作文中学生周记更多... 大类最新范文邓小平南巡讲话读后感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见证着历史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稿:开放兼容筑就富强之路改革开放三十年征
文:感受通讯的巨大变迁画皮观后感:爱,用错了方法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透过祖母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年征文:从衣食变化看改革开放外联部赞助协议书样本我与改革开放30年征文:住房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迎着和煦的春风走在大路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