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简史论文
西方美术史论文-对史前美术的认识
对史前美术的认识以前,我总感觉到美术离我是那么的遥远,我对于美术的认识几乎为零。
比如,看到梵高的《向日葵》,我实在看不出它有什么特别的,因此别人常常笑我没艺术细胞。
我高中学理科,很少接触艺术;现在我修的是工科专业,又很少接触艺术。
为了弥补自己对艺术认识的缺陷,我特意选修了“西方美术史”这门课。
课上,谢老师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艺术。
按时间先后顺序有史前美术,其代表作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以及沃尔道夫的维纳斯;古代美术,其代表作是埃及金字塔、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中世纪美术,其代表作是拜占庭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美术,其代表作是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十七世纪美术,其代表作是委拉斯开兹的作品《宫娥》,出现了巴洛克艺术;十八世纪美术,其代表作是《希阿岛的屠杀》和《自由领导着人们》,出现了浪漫主义艺术;十九世纪美术,其代表作是库尔贝的作品《画室》,出现了印象派艺术;二十世纪至今的美术,许多艺术活动已经超出了美术的范围。
学了这么多,下面我谈谈我对史前美术的认识。
史前美术又称“原始美术”,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
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
拉斯科洞窟壁画,由1.7万年前的原始人涂抹在法国西南部多尔多涅省附近“拉斯科”岩洞内壁上,是旧石器时期岩画的代表之一,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40年,多尔多涅乡村的四个儿童带着狗在追捉野,突然野兔不见了,紧追的狗也不见了,孩子们这才发现兔和狗跑进一个山洞,他们带着电筒和绳索也进入洞里,结果发现一个原始人庞大的画廊,这就是拉斯科洞窟壁画,被誉为“史前的卢佛宫”。
拉斯科洞窟因石灰岩缝隙水流的侵透,在地质年代的第三纪形成大型的岩洞。
外国美术史与名作鉴赏-期末论文
重庆大学外国美术史与名作鉴赏论文学生:胡睿学号:********指导教师:***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利用工程2013年10月摘要艺术是时代的镜子。
艺术品能反映出时代的思想、潮流和生活形态的改变,因而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品都与其他时代有所不同。
重大的历史变动往往意味着重大的潮流改变。
艺术囊括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在这篇论文里将概述西方美术史,并对古代的宏伟建筑以及近现代的美术稍作分析。
关键词:西方美术史,印象派,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
目录1 古代的灿烂文明 (3)1.1始祖之壁 (3)1.1.1旧石器时代——阿尔塔米拉岩画 (3)1.1.2新石器时代——巨石阵 (3)1.2文明之火 (3)1.2.1古埃及 (3)1.2.2近东——美索不达米亚 (3)1.2.3爱琴海——希腊艺术 (4)1.3罗马之盛 (4)1.4宗教之源 (4)2文艺复兴的荣光 (5)2.1人性之醒 (5)2.2皇权之光 (5)2.3浪漫之风 (5)3科学的浮光掠影 (6)3.1科学之种 (6)3.1.1写实主义 (6)3.1.2印象派 (7)3.1.3后印象主义 (9)3.1.4象征主义 (9)3.1.5表现主义 (10)3.2现实之外 (11)参考文献 (11)1 古代的灿烂文明400万年前,人类站了起来。
而在那之后200万年,人类才有工具遗留。
这个人类开始把石块变成适当的形状作不同用途的旧石器时代。
1.1始祖之壁1.1.1旧石器时代——阿尔塔米拉岩画1869年一次意外的探险,一个想摆脱名利的侯爵和他四岁的女儿共同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克鲁马农人留下来的岩画。
阿尔塔米拉岩洞有超过150幅壁画,多数是简单的风景图和动物画。
颜料主要以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为主,掺有动物油脂。
颜色以红、黑、紫为主,色彩十分浓重。
这些岩画大约是为祭祀用。
这些画家兼职猎人,他们所绘动物与他们息息相关,比如许许多多牛的图案。
他们可能是觉得把动物的灵活与力量反映在墙上,可以夺取动物的灵魂或是力量,易于部落捕猎的行动。
外国美术史结课论文
外国美术史结课论文201213070203-宋振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进入了另一个高度,在这一时期,意大利的雕塑艺术显得比较突出。
我以这一时期意大利的两名著名的雕塑大师为例,说出我对这一时期意大利雕塑艺术的见解。
我作为一名学雕塑的学生,我不敢说我对雕塑有多么独特的见解,我的理解可能很肤浅,但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见解。
在文艺复兴早期,主要的雕塑代表是多纳泰罗,多纳泰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雕塑新纪元的代表人物,曾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但他并不一味地模仿,而善于在继承古典主义雕塑艺术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
他创作了大量生气盎然、庄重从容的雕塑作品。
他的代表作品《大卫》是第一件复兴了古代裸体雕像传统的作品。
多纳泰罗运用古希腊人创立的对应构图方式,向人们展现一位形体比例和结构都十分准确的少年形象。
在他的手下,这位圣经人物不再是概念性的象征,而是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生命。
着意表现人的完美体魄和崇高精神的雕塑作品,在黑暗的中世纪已经消失,所以同真人一般大小的裸体《大卫》问世,实在是惊世骇俗之举。
裸体的、有血有肉的少年大卫立在人们面前表现了过去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到来,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颂扬人体美的先河,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所塑造的大卫是佛罗伦萨人热爱和平、追求自由的心愿象征。
《大卫》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符合古典艺术的理想标准;它的姿态遵守“重心转移”的造型规律,显得放松而自然。
《大卫》正陷入复杂沉思的心理状态,他的沉思目光似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美和力量。
这种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认识,正是文艺复兴的根本精神。
自多纳泰罗之后,主要的雕塑家是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我眼中的外国美术发展史
我眼中的外国美术发展史一部美术史即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形象化记录,也是人类不同视觉方式的展现。
它将历史性地阐述世界的变迁和发展,探讨艺术同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的关系,阐释艺术风格流派同人的审美心理发展的关系,记述并品评艺术家的创作作品。
纵贯西方艺术发展,将我们的视角从传统流派移向现代派“表现性”角度,就会发觉艺术家们渐渐在创作中加入更多的主观情感因素,不再是纯客观地再现自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及17、18世纪欧洲美术都属于传统流派的范畴。
文艺复兴作为欧洲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美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不仅动摇了中世纪的社会基础,也确定了个人价值,人文主义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
13世纪到14世纪,在一些地方画派中,佛罗伦萨画派和锡耶纳画派起着重要的作用。
乔托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先驱之一。
它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水岭,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
尽管乔托的写实技巧还显得比较幼稚、生硬,但却在欧洲美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代表作《哀悼基督》他的创作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如构图、人物表情、背景及画面空间层次、物体体积感、质感、明暗等都是现实主义艺术在技巧和理论上的重要课题,乔托所创立的现实主义原则超越了一般技法的范畴,而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观念对文艺复兴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马萨乔的艺术成就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繁荣期的到来,而佛罗伦萨画派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15世纪中叶开始罗马取代佛罗伦萨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在艺术上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画派。
“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其罗、拉斐尔的艺术成就几乎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活跃于15世纪至16世纪的威尼斯画派到15世纪后半期将美术题材从宗教转向世俗。
威尼斯画派转向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在此时,油画得到发展。
论西方美术发展史
论西方美术发展史摘要:西方的美术发展就是一个从浑朴天真的原始艺术,直至令人眼花缭乱的后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关键词发展,雕塑,画派,美术,艺术西方美术发展过程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从天真到成熟,西方的美术发展就是一个从浑朴天真的原始艺术,直至令人眼花缭乱的后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
石器时代开始,西方就出现了许多雕塑和洞穴岩画,那个时候的人们进行岩画创造和雕塑都是出自本能,并不是想为了出名或者赚钱,他们画岩画,做雕塑,记录下来的信息都是表达内心的渴望或者崇拜某个东西,艺术本来就是起源于人类最根本的原始需求,比如岩画上的画,好多都是画的捕猎图,那个时候食物少,人为了生存只能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杀野生动物,杀了动物就有食物吃,就能生存下来,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们都崇拜捕猎这种行为,也渴望它,而当有了崇拜和渴望后,人们就会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岩画、雕塑等都是一种表达方式。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欧洲出现了巨石文化,最著名的可能就是英国的巨石阵,按现在的理论来说,这个巨石阵是古代祭祀的地方,算是一种宗教性质的建筑,那个时候的人们建造这些就是来祭祀神明,而现在的人们总是带着一些艺术的眼光去看它,其实违背了它最真实最原始的意义。
当西方美术发展到古希腊、罗马时代时,它的表现方法和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希腊的雕塑很多都是健壮的男子,古希腊人崇尚强壮的美,也觉得人神同相,也就是说人的样子就跟神明的样子差不多,于是这些雕塑家们在创造时就不是单纯的艺术创造了,可以说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在古希腊,体育比赛优胜者,人们会为他塑雕像,算是给他的一种奖励和赏识,所以说,那个时候的美术(准确来说应该是雕塑)是源自生活,是人们对他们的偶像或者神明的崇拜,这跟石器时代还是有些相似的。
如果说前面两个时代的美术还是纯真的,源自最朴实的需求的话,那么从中世纪的美术开始,美术就慢慢开始被增添了别的味道和颜色。
说起中世纪美术,不得不提的就是拜占庭美术,拜占庭美术其实就是一种纯粹的宗教美术,它的很多内容和题材都出自于圣经,其形式和人物表情处理都须遵循具有神学意义的传统模式,这就已经很大程度上的不同于石器时代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术了。
外国工艺美术史论文
姓名:田丽丽年级:2011级平面13班学号:2011107021307外国工艺美术史论文——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发展史,是人类追求和创造美的历史。
自从有了人类,工艺美术也就开始产生了。
它是人类不断发展,演变和进步历程的形象记录。
人们在进行工艺美术创作的同时,不断的培育了自己的审美标准和鉴赏能力。
提高了对各种材料的把握能力和加工技术,把人类引上了物质精神文化的新境界。
通过本学期对外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不仅了解了不同地域的工艺美术,也让我更加了解了人类文明,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从一个更新的角度来看待这部历史。
(图1两河流域)不同地域之间既有差异,又有相似,总是有节奏的结合又变换着,共同为一个字创造着,那就是“美”。
我们都知道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历史发展悠久又充满着神秘色彩,其中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两河流域丝毫不逊色,古代巴比伦就位于这里。
下面就从不同方面对两河流域的工艺美术做详细分析。
两河流域,位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希腊语称这块土地为“美索不达米亚”。
这里古代居民成分复杂,因此造就了这里文明的多样性。
工艺美术不是孤立的,它同诸多因素相关联,环境、民族、宗教、时代等,对其发展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不同地域,不同环境造就了风格迥异的艺术。
两河流域,借助于带有河流的自然环境发展起来的,它不像古埃及那样封闭而产生屹立在浩瀚沙漠中的金子塔,也不像古希腊有爱琴海而保持着与古代东方进步的文明接触而表现出强烈奔放,富于激情的风格特征。
两河流域工艺美术,是古代西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所有曾在这里生息过的部族相继创造的结果,具有多重性格。
其工艺品也呈现着不同特色。
一、陶工艺陶工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任何艺术,它的出现告别了人类直接依赖与大自然进行工艺美术创作。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工艺的地区之一,原始社会末期,两河流域首先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开始了由氏族制解体向阶级社会和文明时代过(图2陶塑人像)渡的历程。
西方美术史结业论文西方美术史结业论文
西方美术史结业论文主题:偶遇《黄色基督》邂逅保罗高更摘要:一个学期的美术之旅即将结束,通过课上老师的介绍和课后的资料查找,让我对西方美术长廊里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和五彩斑斓的画卷有了浓厚的兴趣。
而我最喜欢的是十七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诗人雷斯达尔。
他的风景画给人一种浑厚的力量,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让我深深着迷。
关键词:黄色基督→保罗·高更→后映像派→后映像派三杰一个学期的美术之旅即将结束,通过课上老师的介绍讲解和自己课后的资料查找搜集,让我对西方美术长廊里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和五彩斑斓的画卷有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从古希腊、古罗马的美术讲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直至欧洲十九世纪的美术,不仅有米隆的《掷铁饼者》、多纳太罗的《大卫》,还有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伦勃朗的《夜巡》、荷加斯的《伯爵夫人之死》…但是给我影响最深的不是广为人知的《最后的晚餐》,也不是价值连城的《维纳斯的诞生》,也不是那神秘的《蒙娜丽莎》而是那充满历史文化底蕴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后映像派别名画尤其是从邂逅《黄色基督》开始。
或许它们不是最伟大的作品,但总能显示出一种浑厚的力量,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让我深深着迷,倘佯在后印象派的美丽长河之中,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传奇的世界。
一 .邂逅《黄色基督》故事那是一个连阳光也显得懒懒的下午,或许因为一天的学习让人感到有些疲倦,又或许是有一个令我怦然心动的事物出现的原因。
懒懒的趴在桌子上看着老师的课件一页一页的翻过。
直到出现,浓重的色彩、大胆的轮廓线以及简约的造型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
简介油画《黄色基督》,以其平铺的块面、浓重的色彩、大胆的轮廓线以及简约的造型,反映出高更“综合主义”绘画的风格特点。
整个画面被前景的人物、十字架的垂直立柱以及顶端的水平横木所支撑。
田野、天空及十字架的道道条状的形,与妇女及树木图像圆转起伏的曲线,产生鲜明对比;那平直延展的形,与圆曲封闭的形,形成强烈的对照。
所有物象都统一于一种明快而简约的图形中。
外国美术史论文
文艺复兴时期中西艺术的差异——以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为例文艺复兴以后,西方艺术发展进入新阶段,与同时期的中国艺术形成了许多差异,以该时期的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为例,二者虽然都是对自然的描绘,但在空间处理、写景的系统、是写实还是写意等方面二者都存在差异。
在空间处理方面,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发明,使西方画家能在平面上更真实的展现三度空间,最求画面的真实性,而透视法的出现离不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
而同时期处在明朝的中国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中采取了“三远”的表现方式,既高远、深远、平远,也就是指仰视、俯视和平视,所以中国山水画是在运动中观察的自然,从多角度看而不同,不受视点的约束。
从空间处理方面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中的一个大不同,就是对写实和写意的侧重点不同。
明朝中国山水画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对景的描绘是画家主观感情和意识出发描绘的自然,寄托着作者的精神和气韵,对自然的描述追求的更多是神似,而不是形似,但也不是完全抛弃形似,只是不用特别拘泥于形似。
而西方的风景画注重风景的真实性,在总体上对风景的描述都是偏向形似,但也不是代表其风景画没有写意的部分,只是在这个时期中对景的绘画依旧注重完全的复刻和比例的合理性。
而从中我们便也可以看出该时期中国艺术体系属于写意体系,西方艺术体系属于写实体系。
在重视程度上,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风景画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他们更多是在宗教的主题下的风景,该时期更多的依旧是人物画。
这与欧洲画注重人物画的历史有关,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价值,风景只是人物的从属,往往画家们更多学习到的是描绘人物的技能。
而明朝时期的山水画在画坛上地位较高,较为成熟,有独立的系统,在中国传统中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山水和人是共同重要的,而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文人的抑郁不得志使其往往寄情与山水之中,这些都使山水画在中国成为体系,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从文艺复兴时期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中的差异可以看出,该时期中国艺术是属于写意的艺术,而西方艺术是属于写实的艺术;该时期中国艺术中人与自然往往是和谐共处的,而西方艺术重视人的地位。
中外美术史论文
文艺复兴绘画代表作品鉴赏班级:10建工3班学号:1001080310姓名:邓光灿目录目录 (2)内容提要 (3)时代背景 (3)最后的晚餐 (3)蒙娜丽莎 (4)最后的审判 (4)披纱巾的少女 (5)雅典学院 (5)达娜厄 (6)1498年的自画像 (6)【内容提要】通过介绍“文艺复兴三杰”以及其他的大师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绘画作品,展示西方绘画各阶段的风格、流派、形式特点、美学特征及其卓越的艺术成就。
【关键字】文艺复兴三杰、风格、流派、形式特点、美学特征、艺术成就西方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史从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经过巴洛克风格、罗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象征主义、现代派,历时六百余年的发展,展示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演进轨迹,并以此为核心,呈现出丰富而又相对复杂的艺术景观。
整体而言,西方绘画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解释,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记录,它创造了一个带有意义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结构。
在此,我带领大家简单了解文艺复兴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绘画作品,展示了西方绘画各阶段的风格、流派、形式特点、美学特征及其卓越的艺术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致可分为早期和兴盛时期两个部分。
早期文艺复兴绘画兴起于意大利。
在13世纪后半期,意大利中部以弗罗伦萨为中心就出现了新的动向,从15世纪开始,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弗罗伦萨仍是最大中心。
以波提切利为代表,人才辈出,从不同角度发扬了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传统,绘画风格雄伟秀丽各有所重,呈现百花齐放、美不胜收的局面。
注重空间透视表现和任务坚实造型,以及善用线条则成为弗罗伦萨花牌代表人物共有的特色。
威尼斯画派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地位也是极其独特的。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罗马和弗罗伦萨等城市。
已处于磨难之际,而整个16世纪初的威尼斯,却保持着宗教的自由和社会的祥和,这样的社会环境为绘画创造了明媚的发展空间。
自15世纪至16世纪,文艺复兴兴盛时期绘画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尼德兰和德国。
外国美术简史欣赏论文
简论古代罗马与古代希腊的美术关系摘要:在选修外国美术简史这门课程之前,我对西方的美术了解可以用空白形容,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在高中时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高考的指向性,使得我忽略了自身的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然而,进入大学之后,由于我专业是机械类的关系,我开始慢慢发现,其实机械类中艺术性也是不可少的,最简单的证明就是苹果公司乔布斯先生,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他的产品创新性,科技性和艺术性并存才会使得苹果公司逐渐壮大并最终获得成功。
在这一学期,我选修了外国美术简史这门选修课,希望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知识,并希望能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西方美术史古罗马古希腊首先,我认为对西方美术史的发展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最初是史前时代。
进入奴隶社会,那些文明古国谱写了人类美术史的辉煌篇章,美索不达米亚(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又称两河流域),古埃及的庞大金字塔建筑,古希腊的自由民主创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筑、雕刻和绘画作品,古罗马美术继承着古希腊的传统。
封建社会时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克美术,18世纪时期18世纪罗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19世纪时期19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兴旺的时期。
19世纪后期在法国产生了印象派。
直到如今,西方的美术还在不停的发展着。
西方美术在它发展的历程中,珍品无数,在论文中不能尽述,就简略了解一下在西方美术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的古代希腊和罗马艺术吧。
在西方美术史浩如烟海的典籍里,最常看到的词汇就是“希腊与罗马”和“回归与复兴”。
根据史事记载,在公元8~9世纪加洛林王朝的“文艺复兴”,表现出的就是对古代世界的一次有意识的回归。
它以一系列语言、文字、法令以及宗教生活的改革而开始;不过查理曼大帝想要复兴的仅仅是罗马世界。
这位由教皇加冕的罗马皇帝是以保存、复兴罗马早起基督教经典教义为宗旨,时间的范围也仅限于宫廷艺术。
事情到了15世纪才真正出现转机。
现实世界的崩溃(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让人们在古代世界遗留下的文献手稿中“重新发现”了希腊和罗马。
外国美术史论文
美术文献读书笔记对艺术再次认识摘要:现实主义作为绘画的一种艺术思想,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和价值。
它以弘扬真、善、美为艺术使命,与时代紧密相连,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内涵和民族艺术风格特征。
现实主义作为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方法,是我国多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是对西方艺术的了解和以及心得。
关键词:现实主义油画艺术审美拓展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基本原则是,强调艺术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关注现实人生、社会和自然,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和再现,是对社会生活形象的、真实的、典型的审美认识,并利用恰当的造型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所形成的审美意象、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表现出来。
现实主义主张艺术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和历史本质,真诚地表现艺术主观世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作为流派和运动的现实主义油画艺术,是从西方产生和发展而来。
在西方美术史上,主要指库尔贝、杜米埃、米勒以及巴比松风景画家的艺术创作,历史(咱们上课时的教科书)上的卡拉瓦乔、伦勃朗、维米尔、夏尔丹、列宾、谢洛夫、怀斯以及当代英国王家弗洛依德的绘画都可归为现实主义艺术。
一般来说,只要真实表现和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我们都可称之为现实主义艺术。
中西文化各有侧重,但中西艺术追求真善美的理想是一致的,由此,油画才有“汇中融西”表现的可能性。
在创作实践上,现实主义艺术家重视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在实践中寻找美、发现美、认识美和表现美,同时,他们不回避丑,对现实中丑恶的现象敢于正视,从而揭示生活的本质和历史的必然。
现实主义艺术是从现实世界而不是从空想世界中获取它的内容和形式。
在表现手法上,现实主义艺术一般采用写实的方法,注重细节的真实,并通过典型化的手段,揭示社会生活的真理,体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达到艺术之美。
因此,现实主义艺术作品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高度统一。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真实地再现客观现实生活,反映画家从社会生活实践出发对生活的认识活动。
研究报告外国美术简史论文
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建筑…………………………………………查理曼时代的建筑…………………………………罗马式建筑………………………………………….小结…………………………………………………【参考文献】…………………………………………………古罗马建筑艺术对西方中世纪建筑艺术的影响摘要:古希腊和古罗马,把西方建筑文化推向了高峰,两者共同为人类贡献了光彩夺目的建筑文化,成为后来西方建筑文化最深刻的渊源。
中世纪西方,基督教是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主宰所以西方的一些艺术也免不了要为宗教活动服务,再或者依托宗教的势力来发展。
西方中世纪的建筑,它就主要以教堂和修道院为主,这一时期的建筑也以基督教的教堂建筑最为辉煌。
而且罗马式建筑形式对西方教堂的修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罗马西方中世纪建筑影响古希腊和古罗马,把西方建筑文化推向了高峰。
前者以雅典卫城及其神庙为代表,风格简单而纯净、和谐而完美,具有惊人的艺术创造力;后者兴建的凯旋门、广场、竞技场、剧场、大浴场、住宅和宫殿,样式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两者共同为人类贡献了光彩夺目的建筑文化,成为后来西方建筑文化最深刻的渊源。
在这里我主要浅谈一下古罗马的建筑对西方中世纪建筑的影响。
历史进入到了中世纪。
也就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崩溃到公元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中世纪。
欧洲的中世纪是一个神学笼罩的时代,基督教统治了整个西方世界,包括人们的精神思想。
基督教觉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思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的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的角色。
但是,中世纪的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
美术史论文——邂逅欧洲中世纪美术
美术史论文——邂逅欧洲中世纪美术邂逅欧洲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美术风格的历史之源内容提要:文艺复兴作为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这一时期的美术风格,与古希腊罗马美术和中世纪后期的哥特式美术有着广泛的联系。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论点。
关键词:文艺复兴中世纪哥特式古希腊正文:谈到中世纪的美术风格,会将其同黑暗、古板、森严相联系。
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欧洲中世纪时代的艺术是为宗教服务的。
而谈到文艺复兴,则是一个与中世纪完全不同的伟大时代。
它的思想基础是以人为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
人类的文学艺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价值,其总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文明和进步迈进的,但进程是曲折的。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经过了一个复杂的酝酿阶段,它们之间有着承前启后的内在联系。
一、中世纪早期的美术早期基督教堂是在拱形结构的古代巴西利卡建筑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长方形有祭坛的教堂样式,称为“巴西利卡式”教堂。
在早期的罗马,有许多“巴西利卡式”教堂,在这些“巴西利卡式”的基督教堂里,最突出的是以基督教为内容的镶嵌壁画。
基督教极大地发挥了镶嵌艺术。
镶嵌壁画用来装饰教堂内部的各个部分:壁面、拱顶、天花板等。
这时候的镶嵌壁画不具有丝毫活泼生动的风格,而是按教会要求采取了严格的教会图像公式。
罗马和腊文纳尚保存了一些基督教早期的镶嵌画,例如圣普丁齐安教堂的镶嵌画,体现出由于基督教地位的加强所引起的艺术上的变化:基督不再是善良的牧羊人,而是有权利的主宰者。
基督坐在中心的圣座上,周围是为他忏悔和加冕的圣徒,背景是圣城耶路撒冷,同样显得严峻冷清。
基督的形象是带有严厉的目光,留着长髯的东方长者,他的头顶上有大十字架,画面显出浓郁的宗教色彩。
绘画方面也是相同。
教会要求画家不要把形象画的太真实,不能画成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的样子,而必须以圣徒的规范化的“圣像画容”作范本,这是由圣像学规则严格规定的,所以圣像画都是拘谨呆板的。
外美史论文2另
三位大师笔下的《最后的晚餐》鉴赏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它是继古希腊、罗马后的欧洲文化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在其影响之下,西欧各国也都先后萌发了文艺复兴。
由于地理、历史、民俗传统等诸因素的差异,这些国家的美术受中世纪哥特式艺术传统的熏陶,宗教气息十分浓厚。
文艺复兴精神在这里更多地体现为对世俗风情的描绘。
与同一时期的意大利相比,它们的美术作品虽然缺少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所特有的那种磅礴的气势,但尼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等部为欧洲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新约圣经记载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
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是他毕生之作中最著名的一幅。
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
这幅画现存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
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
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该画420X910厘米,现藏于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最后的晚餐》 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他的这副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4。
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 ,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4 来自互联网/view/28016.htm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作品。
1题材取自圣经故事。
犹大向官府告密,耶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耶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他的门徒听到之后的情景,引发的一系列动态。
西方美术史学习论文(波提切利)
桑德罗·波提切利:形式之美与精神之美的统一苏莞琴景观一班100494 注意到波提切利是由于被他的名作——《春》所吸引。
远看这幅画,它色彩丰富却又和谐统一,近看时,画中人物恬静、安详而又略带由于的神情更是让人沉醉其中。
再看他其它的画作,发现这样的神情普遍存在于他的化作之中。
也许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理性的觉醒,人性的复苏,再经由他天才的发挥,便诞生出了这样一批不朽之作。
先从波提切利的生平说起。
他的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原本学习手艺,之后才师从菲力浦·利皮学习绘画。
受雇于美第奇家族让他在政治上被保护,也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佛罗伦萨的上流社会和文化名流,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也催生了他精雕细琢、富丽华美的艺术风格。
然而在美第奇家族被放逐之后,他追随宗教极端主义者萨沃纳罗拉,甚至烧毁自己的画作。
这也许造成了他最终在穷困潦倒中孤独辞世。
波提切利曾对达·芬奇说,画家可以通过把浸有颜料的海绵扔向画板来画风景,因此对景物的细致观察毫无意义。
波提切利没有像镜子一般再现自然,而是对之进行筛选和编辑,由此创造了一个更加完美的乌托邦。
他所注重的不是解剖学所分析出的,人的形体的表现。
波提切利比较注重线描。
他笔下诞生的人物比较平面化,而且人体的比例关系也于实际不同。
他画中的女性们比真实的人更加妩媚多姿,这得益于他的线条,以及他发源于心关于美的想象与表现。
与再现相比,波提切利更注重的是创造,这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自觉有关。
同时,波提切利的匠心也让人折服。
不仅在《春》,众神的姿态可以引起人们无尽的联想,在他的其它画作中,波提切利的别具匠心也叫人叹为观止。
比如《诽谤》中,驴耳象征国王的昏庸,只听得进“无知”、“轻信”和“诽谤”对“无辜”的污蔑,华裳包裹着的是“背叛”、“虚伪”和“欺骗”(一说是“妒忌”和“仇恨”),而“真理”是一丝不挂的,显得朴素、自然,却只能无能为力地指向苍天。
这幅画寓意十分深刻。
它告诉人们,人间的一切罪恶都是用美丽的形象乔装打扮以欺骗人民的,统治者听信坏人之言,正直好人总是落难,而面对这一切,真理也是无能为力的,这就是社会现实。
西方美术史论文 (2)
西方美术史——浅析印象派作品及风格本学期选修了近代美术史,由于高考基本能力科目涉及大量美术及其鉴赏的知识,中学初步学习了有关西方美术的知识,当时仅仅注重对西方美术的流派及其人物作品的学习,很少涉及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但是对美术的欣赏与鉴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使我选学了西方美术史。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使我更深的了解了西方美术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国外众多画家流派的风格,深刻地感觉到,不能以好看不好看来评价画的好与坏,要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画家们的思想境界才可能对某个画家作出正确的判断。
首先我想先理顺一下西方美术的发展过程:西方美术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原始美术之后,逐渐发展了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时期的美术,课上老师主要讲授了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雕塑和绘画的鉴赏及区分。
雕塑师古希腊艺术的灵魂。
古希腊的雕塑家们对身体结构的认知,对神态的描摹以及对雕刻技术的运用,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另外古希腊雕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比如,雕塑《掷铁饼者》,最初见到这件艺术作品时,我还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古希腊艺术,但当时依然给我很深的震撼作用,雕塑者给予了这件作品完美的线条,生动的神态,赋予了它神秘的神话色彩,让人一下就置身于这种豪迈的气势中。
而古罗马艺术在建筑上成就很高。
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
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接下来的中世纪美术由于受到基督教的制约,开始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
这一时期建筑艺术高度发展,拜占庭教堂、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是主要的成就。
十七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克美术,发源于意大利,主要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绚烂的装饰性。
十八世纪洛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其特点是追求华丽纤巧和精致。
期间随着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到来,先后出现了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和浪漫主义画派。
德拉克洛瓦和席里柯都是杰出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发展的时期,期间的大量作品或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或歌颂人民的辛勤劳动。
中外美术史论文2
论西方美术史简议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刻艺术姓名徐燕年级班级10227211专业包装艺术设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出版学院二零一一年六月一日摘要在整个西方美术传说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希腊艺术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罗马的雕刻艺术是师承希腊的,但与希腊相比又有其特点。
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的气息,人物雕刻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人物形象不及希腊生动、秀丽、而更多严竣、矜持的神情,但强调真实和个性。
关键词:古希腊;古罗马;雕刻艺术。
目录摘要 (2)一、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的关系 (4)1.1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上的联系 (4)1.2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历史关系 (4)二、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刻艺术的区别 (5)2.1 古希腊雕刻艺术 (5)2.2 古罗马雕刻艺术 (6)2.3两者雕刻艺术区别的总简述 (6)三、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刻艺术的影响 (7)结语 (8)参考文献 (9)一、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的联系1.1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上的关系对于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的关系,我认为:在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整个西方雕塑的传统发源于这两大文明。
古希腊是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希腊城邦的总称,在古希腊兴起的数百年岁月里,古罗马只是意大利半岛中部拉丁平原上,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小的城市。
希腊的艺术、哲学、宗教都极尽辉煌一时。
但是到了罗马崛起之后,这时的古希腊城邦已经逐渐的衰败。
不过罗马人相对贫乏的文化背景使得他们对希腊文化非常仰慕,大量的希腊人被聘为罗马贵族的家庭教师。
大量的希腊戏剧和文学被引入罗马的文化生活。
在当时,古罗马人受过良好教养的表现就是会读写说希腊语。
1.2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历史关系在公元1世纪,罗马征服希腊,古罗马是古希腊国土的征服者,却被古希腊文化所征服。
西方美术史论文
尼德兰文艺复兴盛期绘画中的民族主义
姓名:苟晨露
院系:法学院
学号:**********
选课序号:377
【内容提要】在课程的学习中,尤其是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布勒格尔的作品进行诙谐幽默的分析后,布勒格尔作品背后的对于当时尼德兰社会的思考,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本文首先梳理了布勒格尔创作时代的背景,之后以布勒格尔《盲人引导盲人的寓言》为例,深入细致分析了由画面中细节中蕴含的民族主义,最后对于尼德兰文艺复兴盛期绘画中的民族主义进行了总结。
33 3/4 x 60 5/8 inches (86 x 154 cm),Galleria Nazionale, Rome
经考证,这幅画的构思来自尼德兰的谚语:“盲人为瞎子带路没有好下场”。4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我认为可以尝试着理解为,在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引路者的作用,否则由“盲人”领导革命,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将逐一对于我自己展开联想和思考的各个具体部分进行分析。如图1
正如萨拉柯耐尓在《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中所说:“在阿尔卑斯山以北,人文主义者强调个人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这直接发展成攻击教士的权威,尤其是攻击由教皇制度造成的外国人支配权,这也是直接发展成清教徒既反对世俗社会也反对教士社会的腐败及热衷于名利的活动。”北欧文艺复兴盛期,以希罗尼穆斯鲍斯为开端,艺术家们采用讽刺的手段,借助夸张与可笑,获得了直接说教无法获得的效果。与鲍斯的悲观不同,布勒格尔在接受鲍斯影响的同时迅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创作内容开始由风景转向带有讽刺性和道德说教的任务构图,采用更为贴近实际的画作内容来表现内心对于现实的思考。
一、布勒格尔创作时期的时代背景概述
总的来说,布勒格尔的创作时期正处在尼德兰革命的前后时期。比较可得,布勒格尔的大致生平约为1525-1569年,而著名的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即尼德兰革命爆发于1566年。据有限的资料显示,布勒格尔早年可能同其他许多北方画家一样在意大利游学,而大致在1553年回国。由此推之,画家应当在尼德兰区域内生活时间较长,对于尼德兰革命前西班牙统治引起的国内不满情绪和社会民族主义的崛起是深有感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 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建筑…………………………………………查理曼时代的建筑…………………………………罗马式建筑………………………………………….小结…………………………………………………【参考文献】…………………………………………………古罗马建筑艺术对西方中世纪建筑艺术的影响摘要:古希腊和古罗马,把西方建筑文化推向了高峰,两者共同为人类贡献了光彩夺目的建筑文化,成为后来西方建筑文化最深刻的渊源。
中世纪西方,基督教是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主宰所以西方的一些艺术也免不了要为宗教活动服务,再或者依托宗教的势力来发展。
西方中世纪的建筑,它就主要以教堂和修道院为主,这一时期的建筑也以基督教的教堂建筑最为辉煌。
而且罗马式建筑形式对西方教堂的修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罗马西方中世纪建筑影响古希腊和古罗马,把西方建筑文化推向了高峰。
前者以雅典卫城及其神庙为代表,风格简单而纯净、和谐而完美,具有惊人的艺术创造力;后者兴建的凯旋门、广场、竞技场、剧场、大浴场、住宅和宫殿,样式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两者共同为人类贡献了光彩夺目的建筑文化,成为后来西方建筑文化最深刻的渊源。
在这里我主要浅谈一下古罗马的建筑对西方中世纪建筑的影响。
历史进入到了中世纪。
也就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崩溃到公元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中世纪。
欧洲的中世纪是一个神学笼罩的时代,基督教统治了整个西方世界,包括人们的精神思想。
基督教觉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思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的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的角色。
但是,中世纪的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
同时古罗马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是,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样式上。
中世纪西方,基督教是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主宰,教会不仅统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甚至控制着人们生活的一切方面,成了最高的权威。
所以西方的一些艺术也免不了要为宗教活动服务,再或者依托宗教的势力来发展。
所以就像西方中世纪的建筑,它就主要以教堂和修道院为主,这一时期的建筑也以基督教的教堂建筑最为辉煌。
而且罗马式建筑形式对西方教堂的修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早期基督教建筑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秘密传于罗马的疆域,因为处于非法地位,信徒们只能在私人宅邸内举行宗教仪式,这种早期的秘密宗教活动场所被称为“民古教堂”。
后来又转移到地下墓窟。
在公元4世纪基督教合法化以后逐渐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它的集会和仪式便回到了地面上,出于炫耀国教权威的目的和举行盛大的宗教宗教仪式的需要,教会迫切要求容纳更多教徒的大型建筑。
教徒们开始大兴土木,建立教堂。
但是基督教没有自己的建筑传统,比较便利的方法是沿用罗马现成的建筑形式。
最早的教堂形制源于罗马的长方形会堂——巴西林卡,它是一个公共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割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称为“巴西里卡”。
基督教徒直接把它搬过来,在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绘画,这种形式为后来的西方基督教堂的样式定了基调。
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建筑就是拜占庭文化的形象体现,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了罗马风格。
拜占庭的希腊传统和罗马废墟中的那些幸存品后来成为中世纪多次古典主义复新活动的契机。
由于宫廷是艺术的主要赞助者,艺术的繁荣便和国势的昌盛、皇帝的个人癖好就息息相关了。
查士丁尼造就了拜占庭艺术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拜占庭早期教堂建筑主要沿用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的的平面结构和万神庙式的园穹顶。
穹顶结构被加以变化,形成由大小不同的穹顶连接构成开阔高大的内部空间的特殊形式。
到拜占庭帝国的中后期,四边侧翼相等的希腊十字式平面取代了圆形、多边形形式,成为教堂布局的主要模式,穹顶被沿用下来,成为控制内部空间和外部形态的主要因素,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圣索菲亚教堂是查士丁尼要为他和他的帝国建造一座真正纪念碑,他任命建筑师安提米乌斯和伊西多鲁斯重修了圣索菲亚教堂。
教堂在构思和技术上受罗马万神庙的影响很大,但在技术上超过了万神庙,它的设计集中了巴西林卡式和集中式两种形式,它采用了大空间的巴西林卡纵向平面正方中堂又覆上大穹顶,穹顶由四个拱圈支撑,东西两头连接着连个半园穹顶,每个班园穹顶两端又接上更小的办园穹顶,南北两边则是圆拱形墙体,下面由两层列柱和厚实的墙体支撑,列柱后面又有两个侧廊,这样那个就形成了一个高大宽阔、气势磅礴而有节奏分明的内部空间。
查理曼时代的建筑到公元8世纪,当年的蛮族已经成为横行欧洲大陆的封建领主,法兰克国王查理曼经历数十年的战争,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统一起来,终于建立起加洛林王朝,查理曼的理想恢复昔日罗马的繁盛,在文化上恢复罗马传统。
加洛林美术是一次文艺的复兴,而这次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在于将北欧的日耳曼精神和地中海文明成功的融合在一起。
查理曼时代最重要的建筑工程是阿琛王宫。
为了体现复古愿望,王宫教堂的设计以拉文纳圣维他尔教堂为蓝本,在平面布局和结构基本上保持了圣维他尔,只是在内部的处理上不像圣维他尔那样活泼而偏重于统一性和整体性,显得庄重严肃。
尽管如此,他仍然体现出查理曼帝国对古罗马的向往。
事实上在北欧建立一个这样的教堂非常不容易,其中的圆柱和青铜栏杆来自遥远的意大利。
这个教堂还应用了罗马建筑中的方形圆柱和拱门。
最引人注目的要属教堂西面的入口了,由于当时罗马在阿琛的西面,阿琛所有教堂的大门都一律朝向西面,这一向西的入口建筑叫“西面工程”就是阿琛王宫的第一次出现,即正西面入口处有两座高塔。
这种建筑样式是北方的城堡与南方罗马风格结合的产物,在反映出对罗马向往的同时也成为了后来罗马式教堂的基本形式。
罗马式建筑罗马式美术起止时间约为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其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再欧洲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将哥特艺术以前的所有艺术都称之为“罗马式”,他是指在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罗马式名字是19世纪人们对这种风格的称呼,意为“与罗马建筑相似”。
是第一个可以真正被称为欧洲中世美术的美术风格。
罗马式美术源于西欧,随着西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教会势力上升,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开始产生了这种艺术风格。
与东方文化的交流不断加强,在贵族和教会的资助下,罗马式美术进一步发展。
而在公元10世纪兴起的“朝圣热”也对罗马式美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西欧教会的扩张、十字军的东征活动中罗马式美术开始而向东向北传播。
罗马式建筑分布在天主教盛行的地区,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亦在教堂的兴建中得到了繁荣,罗马式教堂来源于巴西利卡教堂,开窗较小,内部昏暗的氛围为大大增加了宗教的神秘感。
罗马式建筑的特征有:罗马式建筑最独特的特征是它的拱顶工程。
主要是肋骨式筒形拱顶,也有尖肋拱顶。
这是一种具有良好声学特性的建筑式样,有利于教堂圣咏的效果。
为了应对拱顶带来的压力,罗马式建筑的墙体巨大而厚实,因此显得沉重封闭,同时采用扶壁以增加对墙体的支撑力。
西面入口处有两座塔形钟楼,尖顶或平顶。
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
装饰上不重视外表装饰,墙面不经打磨,砖缝很小,庄严而朴素,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
设计者往往在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
[2]建筑旁多有连拱廊。
门楣的半圆形空间覆盖着浮雕,并有多层拱顶曲面。
门中央以间柱支撑。
柱式上,罗马式建筑在科林斯柱式的基础上更加发展了浮雕柱饰。
公元12世纪罗马式建筑样式遍及全欧洲,但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又有其独特的表现。
在法国有各种地方学派;德国以形式质朴为特色;英国和西班牙都是接近法国罗马式的;意大利的罗马式发展对西欧建筑样式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小结:关于古罗马建筑对中世纪西方建筑的影响,不管是早期的基督教美术时期的建筑,还是拜占庭时期、加洛林时期,到最后定义为“罗马式”,这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很热衷应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元素,很多学者也有说这一时期基本上就是中世纪是对罗马文化、艺术的复兴,我个人也持赞同意见。
而且我也认为在中世纪兴起的哥特式美术,虽然它无疑是中世纪艺术发展的一个顶点,他其实也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步(在这里我主要说建筑),虽说哥特式建筑本质上区别于罗马式建筑。
罗马建筑对西方建筑乃至东方建筑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他给我们留下的绝对是建筑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参考书目:《外国美术史》欧阳英、潘耀昌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很出版社1997.5《西方美术史》李少林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4《外国美术简史》邵大箴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增订本(1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