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难点及其应对措施初探之令狐文艳创作
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
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项目背景●位置图●项目基本信息2009年11月,据了解,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基地大楼于2007年5月28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始施工,占地面积约为7260.57平米,大楼总建筑面积31000平米,其中地上11层,建筑面积约为25000平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为6000平米。
租金84,物管:8。
●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信息(以下简称“SZVUP大学科技园”)规划总面积22.6公顷。
一期开发面积17.33公顷,11栋大楼共计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
二期规划建设用地5.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将达16万平方米。
目前,深圳市高新办已经和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签订了入驻“SZVUP大学科技园”协议,入入驻院校将申请建设用地,独立建设产学研基地。
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院校也在筹备项目计划进驻大学科技园。
深圳市政府于1999年9月成立了深圳虚拟大学园(SZVUP),根本目的是致力于吸引入园院校的有效资源和有效人才,在深圳的有效环境下,为市、校双方做出有效贡献,实现双赢。
SZVUP是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体系,现有入园单位48家,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名校36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活动基地,香港院校6所以及国外院校4所。
2001年10月,深圳市政府批准在高新区南区填海六区规划22.6公顷土地兴建虚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为虚拟大学园各成员院校在深圳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和研发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2年1月申报至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2002年6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正式同意深圳启动建设虚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2003年8月,经过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虚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深圳虚拟大学园简介
深圳虚拟大学园简介深圳虚拟大学园成立于1999年,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实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举措,是我国第一个集成国内外院校资源、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设的创新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是国家有关部委、省市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科技人才基地”。
深圳虚拟大学园在政府和院校共同支持下,根植于深圳特区、毗邻港澳、服务周边、辐射全国,不断成长壮大:聚集了57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41所中国内陆院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6所香港院校,佐治亚理工学院等7所国外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建立事业单位建制、独立法人资格的成员院校深圳研究院45家;搭建“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平台”,在深设立研发机构207家,其中获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载体61家;形成了从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在职学历学位培养和从短期专项到为企业量身订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体系,41所成员院校累计培训各类人员21万人,其中:培养博士1672名,硕士39278名,本科生46325名,订单培训66977名;组织成员院校的资深专家来深开展学术活动、提供技术交流和决策咨询,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专家讲座1879场;与成员院校博士后流动站共建“深圳虚拟大学园博士后工作站平台”,进站博士后140名;国家大学科技园用地面积26.5万m2,已建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12家产业化基地,园区建成面积35万m2;累计孵化科技企业861家;各成员院校深圳研究院产学研工作持续深化、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638项,省部项目94项,市级项目672项,获得专利693项,软件著作权133项,发表论文562篇,转化成果1858项。
我国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
我国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谢璐琳张喆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23期摘要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
本文围绕我国大学科技园这一研究重点,在对大学科技园概念和功能界定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的管理运行模式,深入分析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大学和大学科技园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1大学科技园的定义和功能1.1大学科技园的定义我国的大学科技园起步于20世纪 80 年代,《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对大学科技园作出的定义为:大学科技园是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为依托,利用大学的智力、技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优势,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
1.2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大学科技园的基本功能包括:一是研发创新功能。
大学科技园内聚集着一批研发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不断为科技园内的企业提供新的研究成果,这些研发创新活动使得大学的创新成果以最快捷的方式向园内的企业流动,形成研发创新的知识流和技术流。
二是企业孵化功能。
大学科技园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孵化,孵化企业是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
三是人才孵化功能。
人才孵化是指对于组织内储备的人才,大学科技园的人才孵化依托园区的创业环境,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孵化高技术企业家,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补充。
大学科技园除了具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衍生功能。
一是大学科技园推动了大学社会职能的拓展和延伸,使得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大学的科学研究更加现实有效。
二是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大学毕业生和社会劳动力的就业。
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难点及其应对措施初探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难点及其应对措施初探目录一、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概况二、与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比较(一)国内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现状(二)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一般运行模式(三)SWOT分析三、发展的几个难点(一)“一园多校”模式的复杂性1、建设主体多元化导致政府对园区管理能力的弱化2、投资主体和融资建设过程的复杂性可能导致院校对产学研基地控制力的丧失3、后期监管政策的滞后可能导致政府的土地优惠政策无法达到预期目的4、建设管理的封闭性将不利于建设一个风格和谐统一的高水平园区(二)争夺院校资源的被动性(三)利用院校资源的间接性(四)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盲目性(五)物业管理的分散性四、应对措施(一)加强管理制度建设1、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建立2、土地监管政策应尽快出台3、土地优惠政策和院校科技资源引进的关联性政策要强化(二)建立相对独立的优惠政策,促进院校科技资源的流入(三)大力建设园区技术转移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四)大力建设以融资和风险投资为核心的中介服务体系(五)从产学研合作到产学研创新集群——“SZVUP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六)建设大学科技园文化“大学科技园”一词是我国独有的称谓,《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国科发高字[2001]84号)将“大学科技园”的概念和功能定位明确表述为:“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体为依托,利用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
它是高校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的基地。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是城市利用高校资源,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建立大学科技园,采取强有力的配套政策,集中资金,统一规划,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人才、资金、政策、服务体系,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具有人才培育、成果孵化、工业化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集中区,是实现民族振兴,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战略”,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我国虚拟产业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虚拟产业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冯正好;张智方
【期刊名称】《中国信息化》
【年(卷),期】2022()10
【摘要】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资
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在
当前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的发展新形势下,虚拟产业园是推动我
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的新业态、新模式,对于实现我国产业集聚
与产业链的整合,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基于产业链的一站式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供需调配、推动数字供应链信息共享等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3页(P85-86)
【作者】冯正好;张智方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我国广义虚拟经济商业模式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2.我国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4.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5.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梳理d市虚拟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D市虚拟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虚拟产业园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旨在通过整合资源,提高产业集聚度,实现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
然而,在D市虚拟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园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产业集聚度不高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D市虚拟产业园已经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但各企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强,产业集聚的效应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规划,各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和交流,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其次,产业链不完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D市虚拟产业园的产业链尚不完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缺乏关键技术、高端人才等也是制约产业园发展的瓶颈。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产业规划,提高产业集聚度。
政府应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明确各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企业加强合作,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
同时,应加大对产业园区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手段,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带动整个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培训等领域的投入,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端人才。
同时,应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产业园工作和生活。
最后,加强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产业协同效率。
同时,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提高产业园区的信息化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D市虚拟产业园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缺乏关键技术和高端人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产业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D市虚拟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
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项目背景●位置图●项目基本信息2009年11月,据了解,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基地大楼于2007年5月28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始施工,占地面积约为7260.57平米,大楼总建筑面积31000平米,其中地上11层,建筑面积约为25000平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为6000平米。
租金84,物管:8。
●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信息(以下简称‚SZVUP大学科技园‛)规划总面积22.6公顷。
一期开发面积17.33公顷,11栋大楼共计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
二期规划建设用地5.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将达16万平方米。
目前,深圳市高新办已经和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签订了入驻‚SZVUP大学科技园‛协议,入入驻院校将申请建设用地,独立建设产学研基地。
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院校也在筹备项目计划进驻大学科技园。
深圳市政府于1999年9月成立了深圳虚拟大学园(SZVUP),根本目的是致力于吸引入园院校的有效资源和有效人才,在深圳的有效环境下,为市、校双方做出有效贡献,实现双赢。
SZVUP是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体系,现有入园单位48家,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名校36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活动基地,香港院校6所以及国外院校4所。
2001年10月,深圳市政府批准在高新区南区填海六区规划22.6公顷土地兴建虚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为虚拟大学园各成员院校在深圳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和研发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2年1月申报至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2002年6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正式同意深圳启动建设虚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2003年8月,经过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虚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梳理d市虚拟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虚拟产业园的规划和管理要进行标准化,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产业园联盟或者专业的管理团队,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高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促进产业园的协同发展。
加大对企业的技术支持力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储备基地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帮助企业克服技术壁垒,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
虚拟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沟通和合作。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支持虚拟产业园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扶持措施,行业协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促进产业链的完善与协调。
d市虚拟产业园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只要各方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虚拟产业园的发展会更加健康、稳定。愿各方携手共建,共同推动虚拟产业园的繁荣兴旺!【字数:486】
虚拟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虚拟产业园的基础设施还比较滞后,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d市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虚拟产业园的硬件设施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虚拟产业园的政策扶持力度也需要加强。在目前的情况下,虚拟产业园的政策扶持还比较薄弱,不能有效地刺激企业的发展积极性。d市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虚拟产业园在市场拓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虚拟产业的特殊性,市场拓展难度较大,需要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d市应该加强市场分析,制定合理的市场拓展计划,加大对虚拟产业园的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
虚拟产业园在d市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这些问题是可以克服的。希望d市政府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加大对虚拟产业园的支持力度,推动虚拟产业园的健康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d市的虚拟产业园一定能够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形考二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实用法律基础》网上作业二令狐文艳一、判断正误题1、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享有民事主体地位的标志。
(√)2、能够引起债产生的都是合法的法律事实。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进行任何民事活动。
(×)4、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中止。
(×)5、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6、人身权与权利主体的人身密不可分,所体现的是权利主体精神上的利益。
(√)7、物权是指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在我国,物权就是所有权。
(×)8.企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 ) 9.人民法院对破产案件作出的裁定,除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外,一律不准上诉。
( √ )10.持票人取得票据如无对价或无相当对价,不能有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 )11.票据侦务人可以以自己与出票人之间所有的基于人的关系的抗辩对抗持票人。
( × )12.股东全部缴纳出资后,以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供各股东的出资证明。
( × )13.债权人认为债权人会议决议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债权人会议作出决议后十天内提请法院裁定。
( × )14.债权人认为债权人会议决议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债权人会议作出决议后十天内提请法院裁定。
( × )15.合伙人之间有关利润和亏损的分担比例对债权人具有约束力。
( × )16、法律、法规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17、公民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18、任何情况下,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都不至于承担刑事责任。
(×)19、我国对专利申请的受理和审查以及专利权的授予统一集中进行,而不是分散在各省市进行。
(×)20、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均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
深圳虚拟大学园
深圳虚拟大学园 — 园区政策
研究院设立相关政策
• 院校在深圳设立研究院,依法注册事业法人单位(成员院校股份占51%以上),有院校专职工作 人员开展相关工作的,资助10万元启动经费。免费提供60-80平米办公用房,其它用房需求享受 市场价一半租金优惠。
• 其中,对清华、北大、哈工大给予了特殊政策,一是市政府出资6000万,学校出资2000万共建研 究院(学校和地方政府两家各占五成股份),二是给予前三年共20个事业编制岗位的财政拨款。 累计投入支持经费2亿多。
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的重点实 验室平台大楼和综合产业化大 楼于2012年建成;
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的深 圳产学研基地正在建设中;
4
深圳虚拟大学园 — 开展项目及成果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研机构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 建设、深港科教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聚集名校
设立研发机构
科技合作
• 科技资讯 • 政府资源 • 仪器设备 • 技术转移 • 投融资 • 研发平台 • 创业中心 • 产品展示
6
深圳虚拟大学园 — 管理机制
实行三级管理体制:
• 深圳市市长任联席会议主 席,联席会议成员由虚拟 大学园成员院校的领导、 市政府各部门以及金融投 资和中介机构组成;
一 设立虚拟大学园 联席会议
科研机构设立相关政策
• 国家(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在深设立研发机构(院校股份占51%以上),有确定的办公 场地、有院校专职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研发工作,与深圳企业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并展开实质性工 作的,资助50-100万元。
• 立项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后由市科技经费给予500万元支持;市级重点实验室如发展良好,经评 估认定后可再追加给予300万元提升经费支持。
《幼儿园管理》练习题参考答案-名词解释办园条件之令狐文艳创作
《幼儿园管理》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令狐文艳一、名词解释1、园长负责制:是幼儿园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园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同党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为实现幼儿园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行政领导职能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格局。
2、管理过程:是指为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管理者组织全员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共同活动的程序。
3、幼儿园规章制度:是幼儿园的“法”,是为实现幼儿园目标,对幼儿园各项工作和各类人员加以系统化、条理化,规定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程。
4、幼儿园管理原则:是指为实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正确处理管理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关系或问题的指导原则,是对幼儿园管理系统提出的基本要求。
5、幼儿园管理的整体性原则:是指在管理上要从实现整体目标出发,全面规划,统一指挥,合理组织幼儿园各个部门、各种因素、各个层次的力量,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6、教育管理:是有权管理教育的部门为实现教育目的、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活动过程。
7、幼儿园管理的有效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管理要在正确的目标指导下,通过科学管理,合理组织园所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充分挖掘潜力讲究经营,高质量、高效益地实现培养目标,完成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8、幼儿园管理的协调性原则:是指幼儿园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园所管理要注重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内外协调,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尽力排除不利因素,在幼儿园内外相互作用与影响下,不断提高保教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9、规章制度管理:即在各部门和全体成员中,制定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以指挥、控制人和组织的实践,使之保障预定目标和集体利益的活动过程。
10、幼儿园组织机构的设置:指的是幼儿园这种教育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社会组织的建立,幼儿园机构组织是为达到一定的育人目标而共同活动的人群集合体。
这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按一定形式与层次组成的机构体系,形成有机结合的活动功能系统。
11、管理原则:是指导管理工作的行动准则。
对深圳虚拟大学园发展形态的一点思考
对深圳虚拟大学园发展形态的一点思考——写在深圳虚拟大学园成立十周年之际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保正国设立虚拟大学园,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和实践,她巧妙的解决了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面临的“短板”问题,以“拿来主义”的精神,聚集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人才、技术和项目资源。
从深层次讲,设立虚拟大学园,改变了大学依赖属地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固有模式,拓宽了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提升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深圳虚拟大学园发展的前十年,是以为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区聚集资源的阶段。
客观的讲,虚拟大学园还是一个“集合体”,而非“聚合体”。
也就是说,各种资源的简单“堆砌”,尚未与深圳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产生更紧密的结合,还无法形成“结构力”,无法真正从一个侧面去支撑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新的腾飞和发展。
要发挥一个事物的作用,就要还原事物的本质属性,从其原始定位出发,遵循发展规律,才能使其产生真正的效应,我们称其为“追根溯源”;一个事物承载了过多与其自身定位无紧密联系的职能,势必造成负担过重,“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有必要“正本清源”。
有几个紧密联系着的问题请大家注意:为什么把虚拟大学园建在高新技术产业区,而不是教育系统?为什么设立了虚拟大学园,还要建设大学城?为什么设立了虚拟大学园,建设了大学城,还要搞南方科技大学?从以上三个问题,我们似乎能得出一个结论:深圳的决策者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虚拟大学园定位成一个教育机构,或者说教育职能本不是虚拟大学园的本质属性。
如果有,那也说明教育职能只是虚拟大学园的附属职能或者阶段性职能!按照个人的理解,赋予虚拟大学园在某一时段内的教育培训职能,只是一个“饵”,决策者希望通过一定市场的让渡,给予各成员院校在深圳“生存”的空间。
院校在深圳站稳脚跟了,决策者希望的科技资源引进的大戏就应该上演了。
但虚拟大学园目前在深圳社会中被认知的,却是另一个概念——虚拟大学园是教育机构,是培训机构的聚集。
虚拟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申论
虚拟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申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革,虚拟产业园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发展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虚拟产业园是指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虚拟空间为载体,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来集聚企业和资源,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一种新型产业园区。
虚拟产业园的发展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虚拟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对策。
首先,虚拟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安全风险的挑战。
虚拟产业园是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而成的,因此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网络安全隐患和信息泄露可能会对虚拟产业园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加强对虚拟产业园的网络安全保护,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防范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虚拟产业园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其次,虚拟产业园的发展还会受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制约。
虚拟产业园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支撑其运营和发展,因此技术创新是推动虚拟产业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同时,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将会制约虚拟产业园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加强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支持,构建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从而推动虚拟产业园的持续发展。
另外,虚拟产业园在发展中还会面临着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虚拟产业园可能会面临市场对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下降,甚至出现市场饱和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预测机制,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趋势,及时调整虚拟产业园的发展战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从而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此外,虚拟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还会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
政策的不稳定性和不适应性可能会对虚拟产业园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积极参与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为虚拟产业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梳理d市虚拟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梳理d市虚拟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d市虚拟产业园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创新人才进驻。
随着虚拟产业园规模不断扩大,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虚拟产业园的发展,有必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虚拟产业园在引进企业和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
一些优质企业和创新人才可能存在对虚拟产业园的认知不足,导致选择其他地方发展。
一些企业和人才对虚拟产业园的政策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有所不满,影响了其选择进驻的积极性。
针对这一问题,虚拟产业园可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前来发展。
虚拟产业园可以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加便利和优质的发展环境。
虚拟产业园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短板。
一些虚拟产业园存在管理混乱、资源浪费等问题,影响了其发展和运营效率。
一些虚拟产业园缺乏创新意识和发展战略,难以顺利应对市场竞争和变化。
针对这一问题,虚拟产业园可以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更好地运作和服务企业和人才。
虚拟产业园可以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引入更多的资源和创新元素,促进虚拟产业园的创新发展。
虚拟产业园在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
部分虚拟产业园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难以满足企业和人才的需求。
一些虚拟产业园在技术应用和服务支持方面存在短板,影响了其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虚拟产业园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
通过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可以推动虚拟产业园的健康发展,助力当地经济和产业的蓬勃发展。
希望未来虚拟产业园能够不断开拓创新,创造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字数不足,请继续】第二篇示例: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d市在近几年也相继建设了几家虚拟产业园,以吸引和培养新兴科技企业。
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深圳虚拟大学园
劣势(Weakness)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深圳自主创新 体系的日渐完善、深圳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 园区”的实践,都将为虚拟大学园的发展提供 强有力的支撑;
5
深圳虚拟大学园 —服务平台
教育培训 • 招生信息 • 博士后工作站 • 两院院士 • 专家讲坛 • 订单培训 • 人才招聘 • 硕士实习 • 拓展训练
科技合作 • 科技资讯 • 政府资源 • 仪器设备 • 技术转移 • 投融资 • 研发平台 • 创业中心 • 产品展示
6
深圳虚拟大学园 — 管理机制
家;
•引进博士后85名、
引进实习研究生 3479人; •完成订单培训42369 人;
•转化科技成果1247
项,开展校企合作项 目1367个,承担国 家级科技项目162个, 省部项目61个,市 级项目191个,获得 专利357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
生院; •建立事业单位建制、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研究院42家;
4
深圳虚拟大学园 — 开展项目及成果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研机构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
建设、深港科教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聚集名校
•共聚集了54所国内 外知名院校 •包括清华大学、北京 大学等39所中国内 地院校,
设立研发机构
•通过搭建“深圳虚拟 大学园国家重点实验 室(工程中心)平 台”; •共设立研发机构113
深圳虚拟大学园 — SWOT
优势(Strength)
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使得深圳30多年改革开 放形成的领先市场机制和社会发展所积累的财 富将成为园区发展的强大后盾; 园区54个成员成员单位的科技资源与深圳的 机制、市场、资金和人才优势相结合,是园区 发展的不竭源泉;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如何解决“三高三难”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如何解决“三高三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创新解决“三高三难”问题近年来,“三高三难”(高成本、高风险、高难度;难获取真实数据、难复制真实环境、难提供真实体验)一直困扰着实训教育领域。
然而,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通过数字化技术模拟真实场景,降低成本。
传统实训往往需要大量的设备、材料和场地,而且难以复制真实情境。
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准确模拟各种场景,大大降低了实训所需的成本。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亲身体验操作,而不需要购买昂贵的实物设备或支付高昂的实训费用。
其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能够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
传统实训难以获取真实的数据,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则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收集各种参数,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
同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思考更加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再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能够提供真实的体验。
传统实训往往存在风险较高的情况,因为学生可能在初次接触实际设备时遇到困难和挫折。
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能够提供虚拟环境,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多次尝试和实践,增加实际操作的熟练度,避免了潜在的风险。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解决“三高三难”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降低成本、提供真实环境和提供真实体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缩小实训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将成为实训教育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解决“三高三难”问题方面的创新发展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实训的成本。
传统实训往往需要昂贵的设备、材料和场地,而且由于实训设备或场地的限制,学生很难得到充分的实训机会。
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利用数字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准确模拟各种实际场景,极大地降低了实训所需的成本。
梳理d市虚拟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梳理d市虚拟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D市虚拟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问题一:缺乏明确的定位和发展规划。
解决建议:1. 对虚拟产业园进行明确的产业定位,根据D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确定其主导产业。
2. 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确保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二:缺乏有效的招商引资机制。
解决建议:1. 完善招商政策,根据产业园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招商策略。
2. 建立招商引资平台,利用线上和线下手段,扩大产业园的知名度。
3.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产业园区、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合作,吸引优质项目入驻。
问题三: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
解决建议:1. 建立全方位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服务、人力资源等一站式服务。
2.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3. 搭建企业间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问题四:缺乏充足的人才储备。
解决建议:1. 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为产业园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 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推动产学结合,为园区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
3.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提高本地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问题五: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解决建议:1.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虚拟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培育和项目引进。
2.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园建设,通过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方式为园区提供资金支持。
3.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园区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等金融服务,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通过上述措施,D市的虚拟产业园有望克服其发展中的问题,实现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中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2019年12月第39卷第6期Dec.2019Vol.39No.6汉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nj iang Normal University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中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赵青林成诚1,谢丰1,刘金军1(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摘要]计算机、多媒体和人机交互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逐渐让其在教学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住.针对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和虚拟仿真教学的发展形势,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时尚存在的问题,并对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关键词]虚拟仿真;高校教育;教学形式;教育信息化[doi]10.19575/42—1892/g4.2019.06.021[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引言现在社会工业向“工业4.0”转变,工业控制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因此社会对人才需求也有所改变,国家顺应社会需求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高等教育为响应国家规划,极力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形式,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进一步融合,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由知识技能型向应用创新型逐渐转变•培养新一代的实践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教育的必然趋势.虽然在计算机、交互、多媒体等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虚拟仿真技术发展逐渐成熟,但是虚拟仿真应用于实验实践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怎样才能更好地将虚拟[文章编号]2096—3734(2019)06—0095—05仿真技术应用于实验实践教学中,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一代大学生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1国内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发展概况鉴于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和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相关建设,公布的许多重要规划中都有提及相关建设工作•《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194号)中提及“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3〕4号)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194号,决定在普通本科院校中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荐工作2013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工作拉开帷幕.高校依托国家和教育部门相关规划,[收稿日期J2019-06-22[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校教改项目(W2016010);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2018-CL-C1-23)[作者简介]赵青林(1972-),女,湖北当阳人,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责任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泥基建筑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研究.HJSFXYXB 95为培养更加出色的满足社会新要求的新一代大学生,越来越多高校投身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网上初步调査发现39所“985”高校有37所高校投身建设或已经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12所“2U”高校有104所高校投身建设或已经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于近两年完成虚拟仿真系统的招标.虚拟仿真技术已经应用于医药学、材料学、心理学、矿冶工程、软件工程、生物科学、机械基础及装备制备、食品工艺、化学化工、航天工程、土木建筑和计算机控制与工程等专业的实验教学中.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2.1“教”维艰,“学”亦难在虚拟仿真实验实践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各类学科相互交叉、各种知识相互作用的问题,需要构建新的适应各专业发展的人才知识体系,这对教师的经验、能力和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校中具有综合能力的教师资源匮乏,加之部分高校受实验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的影响,进而导致部分课程的开设容易出现以下两种情形:1)教师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开发新的虚拟仿真教学用软件和课件,虚拟仿真平台不能高水平发挥效果.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学习,才能基本掌握其应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之中,想要融汇贯通地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设计类课程若结合新工科在虚拟仿真平台开展3D设计教学时,教师自身必须首先学会应用3D设计软件,而对于有丰富设计经验的专业教师,他们的年龄都偏大,之前大多用的是AUTOCAD的2D制图,现将设计理念从2D转换为3D还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加之教师们还有其它科研HJSFXYXB96的压力,有相当一部分年长的老师不愿意再花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3D设计软件.还有一些实验课程受师资的限制,部分老师没有能力去开发新课件,无法掌握虚拟仿真实验实践课程的要领,课程进行逐渐演变为观看3D动画或展示工艺过程,虚拟仿真技术(如材料领域的智能制造及生产数据仿真分析)在领域中的应用得不到充分的讲解和展示,无法让学生领会到虚拟仿真在行业中的应用精髓.2)部分高校出现虚拟实验比重偏高现象,虚拟仿真平台不能高效发挥作用•部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过程中因导向问题和对虚拟仿真教学的理解不到位,在实验实践环节出现“虚高”,导致虚实不能很好地相结合.特别是教学经费不足的院校,为节省实验耗材甚至将学生实际实验操作环节用“虚拟实验”来替代,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出现虚实主次颠倒现象,平台不能很好地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3)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想要很好地结合所学的知识掌握和操作虚拟仿真实验也并不容易,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新的软件和硬件并加以实时应用,才能按照教师的指导学会相应的基本操作,完成相应实验实践课程的要求内容.部分课程如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工程设计训练”课程,还需要学生结合工程实际,运用一定创新能力加以创造性设计,才能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平台的优点•若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虚拟仿真教学的重要性或是畏难而退,则均不能很好地通过平台学到相应的知识.2.2建设投资昂贵,后期维护困难通过对调研问卷的数据统计发现,63. 46%的高校有专项的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经费,多数为每年50至100万,高达7& 48%的高校有支持和培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计划和投入⑷.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虚拟实验室前期建设经费已投入250多万元,可以看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经费投入还是相当巨大的.另一方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后期维护也是一个难题.由于虚拟仿真实验室一般包括中央处理器及配套计算机群(或一体机)、3D LED屏和较多交互仪器设备等,若学生和教师未能学会或未能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在虚拟实验室对师生免费开放使用时必然存在仪器设备损坏的可能•非专业人员又无法完全掌握维修技术,维修相应设备大多须聘请专业人员,使得每年维修经费巨大,后期维护存在一定的困难间.2.3应用效果不明显,宣传力度过小我国开发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在教学中实际应用的较少.虚拟实验被教师上课演示的多,被学生实际操作的少;虚拟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少;虚拟实验以作业方式应用的多,单独开设实验课程的很少⑷.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还对电脑设备要求较高,使用时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到特定的实验中心进行使用,时间和空间受限导致使用试验系统步骤过于繁琐,导致学生实际应用减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许多高校搭建运行,但是并不被大家知道,在我调査的1600多名高校大学生中,46.08%完全不知道虚拟仿真技术,有3&71%只听说过该项技术,仅有15.21%的大学生是了解该项技术.高校对该项技术的宣传力度过小也是导致该项技术不被知道的重要原因.2.4资源共享受限,教学资源开发困难国家和教育部要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共享资源、突出重点、提高效益、持续发展”其核心工作就是共享优质资源.在被调査的高校中,有72.4%的高校曾开放过网络实验教学资源,但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优质教学资源的持续性共享受到很大限制,资源不均衡现象依然严重页.资源共享对网络安全也是一个严峻考验,采用云端共享资源,可能导致云端优质教学资源被盗取.资源共享受限的又一原因是教学资源开发困难,部分高校想拥有独立自主使用优质实验资源的权利,不愿意将优质实验资源共享,多方共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因此受到限制.3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和相关教学开展建议3.1政府政策正确引导,学校制度有效落实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中鉴于方向把握和资金问题,必然需要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国家和教育部门虽然颁布了相关政策及建设规划,但还需要根据各高校的特点,因势利导的开展正确的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而不是“拷贝式”或“口号式”建设,达到如“复旦共识”倡导的目的:工科优势高校通过建设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各类高校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及专业设置需要,建设适合本校学生培养的高效务实的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对参与实验室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的老师给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扶持,包括发展和支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协调企业资源,鼓励教师开展虚拟仿真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并采用多种渠道提供必要经费支持.3.2加大建设教学团队,引导教与学的兴趣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着教师需要一段时间去学习该项技术的过程,才能正确的将该项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所以在建设初期,可以加大建设团队,同期吸引多名跨学科老师来共同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开展实验实践教学工作,这样在建设中能让教师掌握虚拟仿真技术的操作方法,也能领会到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同时以课程团队的形式精心设计课HJSFXYXB97件,便于后期开设课程.当然同时也可从学生中引进感兴趣的学生,在建设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同时也是后期教学中课下同学交流学习的资源.加大建设教师团队和引进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达到增强宣传力度的作用.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很广泛,但是不为学生所知会限制其在教学中的发展,所以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了解虚拟仿真技术,体会该项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和学的兴趣,方便后期教学的开展⑷.3.3创建良好共享机制,促进教学资源开发教育部门要求共享优质资源,但并没有要求是无偿共享,建设过程中需要创建良好的共享机制,例如校内局域网可以免费使用本校提供的优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外网可以付费使用本校提供的优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针对外网可以制定一套严格的收费和服务方法⑴.这样既做到了方便教学和资源共享,也是后期虚拟仿真技术实验教学建设工作筹备资金和系统维护资金的一个来源.利用共享资源得到的资金进行新的实验系统开发,创建更多的优质资源,也是对资源共享机制的促进.3.4开设相应课程,确保虚实结合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后理应开设相应课程,或者在部分课程中嵌入相关教学内容,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虽然具有其优势,但是还是存在其局限性,虚拟教学内容简化了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误差带来的结果变化,学生缺乏对实验的感受和体会凹.所以虚仿实验教学并不是一味追求虚拟,不能以虚拟仿真实验代替所有的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仍需形成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在虚拟仿真实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实际,“能实不虚”⑷.虚实结合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虚拟工HJSFXYXB98厂和工厂实训相结合,课前虚拟实验和课上实体实验相结合等形式开展虚拟仿真教学.但在一些高危型、高消耗等实验时可以直接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实验,在此种情形下教师应当多加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实验,掌握要求学会的知识.3.5校企合作,加强后期设备维护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充分利用企业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实现专业实验与科学研究、工程实际、社会应用相结合口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初期,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相应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企业资源可以简化建设难度⑴」.例如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水泥仿真虚拟工厂时与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曼恒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公司有良好往来,通过共建或无偿资助的形式克服了初期部分建设难题,也使水泥仿真虚拟工厂更好地与实际水泥工厂相吻合•针对后期设备维护困难问题,高校应该与相应企业合作的同时培养自己维护人员,后期出现大问题时由公司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小问题则可由本校维护人员自行解决,以保证设备安全和教学过程流畅.3.6加强网上安全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教学过程包括网上教学内容,教育部也要求资源共享,所以网上安全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可以采用校园网进行访问相关内容完成教学,对外网严格控制访问时间和内容,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资源共享•在数据安全方面,平台采用网络传输加密、信息过滤和机密数据保护等3道安全屏障,关键数据采用MD5加密,关键组件采用独有混淆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密码、许可验证、Web Service接口等关键参数在传输前后均为加密格式⑴」.4展望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实验实践教学为新工科教育模式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优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将为社会培养一批多样化、实践型、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将为我国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仍不能忽视其教与学的困境、建设投资昂贵、后期维护困难、教学资源共享和开发困难、实际应用于教学效果不明显、宣传不到位导致学生接受度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目前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在工科专业更新人才知识体系等方面功能的尚未得到体现.针对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学校制度推进;加大建设教学团队,引导教与学的兴趣;创建良好共享机制,促进教学资源开发;开设相应课程,确保虚实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和网上安全管理等方式来解决.相信随着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的不断发展完善,通过政策完善、理论创新、实践推进,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蓝图变成现实,形成领跑全球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国家培养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实践型和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参考文献][1]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司函(2013)94号文件,2013. [2]胡今鸭,李鸭飞,黄涛.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02):140-144.[3]周世杰,吉家成,王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5(09):5-11.[4]文福安.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1):37-39.[5]唐景莉.技术革命催生中国高等教育变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8):77.[6]李佐军.地方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J].教书育人,2017(4):68-69.[7]孙二军,赵仑,唐艳茹.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08):121—124.[8]刘亚丰,苏莉,吴元喜,余龙江.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原则与标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05):8 -10.[9]王晓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中八项关系的理解与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8):10. [10]王卫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考与建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2(12),6.[11]狄海廷,李耀翔,辛颖.虚拟仿真实验室资源共享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148-151.[12]贺占魁,黄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5(2):110.【编校:胡军福】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Ibaching and the Propositions ZHAO Qing-lin1'2,CHENG-Cheng1,XIE-Feng1,LIU Jin-jun1(1.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430070,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ilicate Materials for Architecture,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430070,China)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s of computer,multimedia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ology 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whose advantages has gradually made it indispensable in teaching practice・In view of the curr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an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laborator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Key words:virtual simulation;higher education;teaching form;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HJSFXYXB 99。
深圳虚拟大学科技园:开创国内大学科技园新模式
深圳虚拟大学科技园:开创国内大学科技园新模式
卢海
【期刊名称】《广东科技》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经过几年的发展,广东的大学科技园已经发展到7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科园有两个。
为了让读者能更具体的了解我省大学科技园的相关情况,我们特意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大学科技园作为重点报道。
深圳虚拟大学科技园是2003年新批下来的一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而且在建设模式上独具一格,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园是我省唯一的一个“农业类”大学科技园,而暨南大学科技园则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颇具特色。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卢海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大学科技园运营及收益模式的探讨——基于江苏省内大学科技园的调查研究及我校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探索 [J], 徐芳;郭爱民;王兆祥
2.立足大学科技园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对策——以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 [J], 余文博;刘广;韩啸
3.依托驻地高校资源,建设地方性大学科技园——以创新模式建设珠海市大学科技
园的构想 [J], 罗山;孙帆;陈活平
4.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兼论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 [J], 卢锐;马军杰;曾明星
5.发挥大学科技园平台优势全力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浙江大学科技园促进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举措分析 [J], 於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令狐文艳发展难点及其应对措施初探目录一、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概况二、与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比较(一)国内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现状(二)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一般运行模式(三)SWOT分析三、发展的几个难点(一)“一园多校”模式的复杂性1、建设主体多元化导致政府对园区管理能力的弱化2、投资主体和融资建设过程的复杂性可能导致院校对产学研基地控制力的丧失3、后期监管政策的滞后可能导致政府的土地优惠政策无法达到预期目的4、建设管理的封闭性将不利于建设一个风格和谐统一的高水平园区(二)争夺院校资源的被动性(三)利用院校资源的间接性(四)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盲目性(五)物业管理的分散性四、应对措施(一)加强管理制度建设1、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建立2、土地监管政策应尽快出台3、土地优惠政策和院校科技资源引进的关联性政策要强化(二)建立相对独立的优惠政策,促进院校科技资源的流入(三)大力建设园区技术转移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四)大力建设以融资和风险投资为核心的中介服务体系(五)从产学研合作到产学研创新集群——“SZVUP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六)建设大学科技园文化“大学科技园”一词是我国独有的称谓,《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国科发高字[2001]84号)将“大学科技园”的概念和功能定位明确表述为:“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体为依托,利用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
它是高校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的基地。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是城市利用高校资源,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建立大学科技园,采取强有力的配套政策,集中资金,统一规划,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人才、资金、政策、服务体系,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具有人才培育、成果孵化、工业化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集中区,是实现民族振兴,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战略”,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兴办并办好国家大学科技园,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一、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概况深圳市政府于1999年9月成立了深圳虚拟大学园(SZVUP),根本目的是致力于吸引入园院校的有效资源和有效人才,在深圳的有效环境下,为市、校双方做出有效贡献,实现双赢。
SZVUP是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体系,现有入园单位48家,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名校36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活动基地,香港院校6所以及国外院校4所。
2001年10月,深圳市政府批准在高新区南区填海六区规划22.6公顷土地兴建虚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为虚拟大学园各成员院校在深圳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和研发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2年1月申报至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2002年6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正式同意深圳启动建设虚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 2003年8月,经过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虚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为了推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进度,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2004年1号文件《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中明确了要加快建设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
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SZVUP 大学科技园”)规划总面积22.6公顷。
一期开发面积17.33公顷,11栋大楼共计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
二期规划建设用地 5.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将达16万平方米。
目前,深圳市高新办已经和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签订了入驻“SZVUP 大学科技园”协议,入入驻院校将申请建设用地,独立建设产学研基地。
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院校也在筹备项目计划进驻大学科技园。
二、与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比较(一)国内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现状1998年东北大学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大学科技园——东北大学科技园。
至2006年底,科技部、教育部已经认定了50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这些大学科技园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1.创新发展的清华大学科技园在2003年科技部、教育部对首批认定的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评估中,清华科技园被评定为全国唯一的A类大学科技园。
清华科技园是迄今为止中国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它在硬环境建设、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以及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大学科技园的前列,而且清华科技园在十年来的不断开拓进取中已经逐步形成比较系统和先进的发展理念,代表着全国大学科技园的最高水平。
2003年清华科技园总结出以“六个建设”打造世界一流园区的经验,这六个建设包括空间建设、服务建设、资源建设、文化建设、理论建设、品牌建设等。
2004年清华科技园进一步提出“一流大学科技园的四个主要标志”,即一流的企业在这里聚集和成长,并能够对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能够对大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一流的科技成果在这里不断涌现,并带动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一流的人才在这里汇集,并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一流的服务在这里展现,并形成高价值的品牌、信誉和国际知名度。
2.科学园、创业园、产业园联动发展的东北大学科技园东北大学科技园培育了包括全国知名的“东大阿尔派”公司等27家企业,形成了科学园一创业园一产业园联动、协调发展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科学园的主体位于校内,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研发信息集散地;创业园位于校外,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中心;产业园位于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创业园孵化出园毕业的企业进入产业园,成为高速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
产业园的一部分资金回报科学园作为研发经费进行再研究,产业园自身二次开发的科研成果也可以直接进入创业园进行孵化。
科学园、创业园、产业园形成结合紧密的研发共同体,便于科研成果的连续转化及产业化。
3.政府主导型的武汉高新区大学科技园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由华中理工大学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等6个专业园区组成。
在该科技园的发展中,政府导向作用十分突出。
首先是政府对科技园的资金投人较大。
东湖高新区向每个大学科技园投资2000万元,合计投资1.2亿元参与园区的基本建设,2000年为园区投入300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
对科技园前期开发建设所需资金,省市政府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进行扶持,对科技园企业优先安排风险投资资金,优先推荐上市。
其次,在基础设计方面政府对园区的支持力度较大。
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用地,免收土地有偿使用费中的地方留成部分;财政列专项经费补贴入园企业的研究、生产用地的“耕地复垦费”;省市政府在其管理权限内,对园区基本建设收费实行“零收费”;还投资30亿元进行水、电、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一般运行模式国外没有“大学科技园”一说,与我国的大学科技园相类似的一般为著名大学创办的科技工业园(美国最早称之为“研究园—Research Park”,英国称之为“科学园—Science Park或技术园—Technology Park”,意大利和法国称之为“科学城—Science City”等),比如斯坦福工业园、剑桥科技园等,它们发展的一般运行模式为:1.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世界上比较成功的大学科技园一般都与企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英国剑桥科技园是欧洲最成功的科学园区,苏格兰硅谷和伦敦以西M4号走廊成为英国闻名于世的两个最大的高技术集聚区域。
苏格兰硅谷主要基于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澳大利亚悉尼的高技术园区,是由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悉尼理工大学3所著名大学共同创建的,它的日常开发和管理则由澳大利亚悉尼工业园有限公司负责。
意大利政府规定大学必须参加以企业为主构成的康采恩(德语Konzern的音译,意为多种企业集团),才能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
芬兰规定无论是对企业或是对大学和研究所,都要求产、学、研合作进行研究。
企业的项目必须寻找大学或研究机构作为伙伴才能得到资助,而大学、研究所的项目也必须有企业作为伙伴才能得到支持。
2.普遍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从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状况来看,风险投资发展得好的国家,风险投资机制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也就高;反之,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例如,美、英、法、日、德五国的风险投资之和占世界总额的 90%以上,其高新技术产业占据了世界发展的主导地位,“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也是最好、水平最高的。
据《美国风险资本杂志》估计,1979年到1985年美国风险投资从25亿美元增加到115亿美元, 1990年达330亿美元,1995年达400亿美元,其中70%投向了高科技企业,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3.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提高孵化成功率美国政府规定参与政府计划的企业必须承担至少50%的项目经费,以增强企业的风险压力;项目由高科技企业提出,并经政府和相关领域专家评估,以保证项目的市场前景和技术前景;企业通过广泛竞争获得项目,由此得到政府的资助。
通过这种市场化的计划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作用,实现政府导向和企业主导的结合。
以色列理工学院科学园成立了“以色列理工学院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TEIC)”,对科技园独立经营和管理。
大学科技园孵化成功的项目大部分离开科技园,项目开发的产品要有国际市场。
TEIC帮助项目人员研究市场,了解市场。
TEIC认为,搞技术发明的人很多不懂管理经营, TEIC帮助从国内外的工业界聘请有经验的人做项目顾问,以便吸引投资和将最终产品顺利地推向市场。
(三)SWOT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及发展现状,根据深圳的实际情况,对“SZVUP大学科技园”进行SWOT分析,结论如下:1、优势(Strengths):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使得深圳市20多年改革开放所形成的领先的市场机制和社会发展所积累的财富将成为“SZVUP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强大后盾;SZVUP的48个成员单位的科技资源与深圳市的机制、市场、资金和人才优势相结合,是“SZVUP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不竭源泉;2、劣势(Weakness):由于各个入驻院校均为异地办科技园,校本部的科技资源无法直接面向深圳企业,院校无法与企业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使“SZVUP大学科技园”服务深圳高科技企业的链条过长,将导致整个园区的服务效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