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课程概述
ps课程教学设计概括

ps课程教学设计概括
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并具备一定的图像创意设计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涵盖Photoshop软件的基本介绍和操作、图像调色和修饰、创意设计实践等内容。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Photoshop的各项功能。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4.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践作业和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表现进行评定;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图像处理任务,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期末考试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
5. 教学资源:为了保障教学效果,本课程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室、专业教师团队、实例素材库等。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
总之,PS课程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图像处理技能,并具备一定
的创意设计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ps教学计划

ps教学计划教学计划:PS教学计划一、课程概述PS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Photoshop(以下简称PS)技能,使其掌握PS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能够独立完成图片处理和设计任务。
本教学计划包括基础知识讲解、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PS的应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PS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 掌握PS的基本操作技巧,包括图像调整、选区与修复、图层与蒙版、滤镜与效果等;3. 学会应用PS进行图片处理、修饰和设计;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其设计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项目实践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PS基础知识讲解1.1 PS的概念和应用领域介绍;1.2 PS的界面和工具功能解析;1.3 PS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快捷键;1.4 图像文件格式和分辨率的理解。
2. 图像调整与修复2.1 色彩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阶等;2.2 图像修复:修复划痕、去除红眼、修复皮肤缺陷等;2.3 图像变形:裁剪、旋转、缩放、变形等。
3. 选区与修复3.1 选区工具:矩形选框、椭圆选框、奇偶选区等;3.2 修复工具:修复画笔、修复刷子、修复魔术棒等;3.3 选区与修复的高级技巧:边缘羽化、透明度调整等。
4. 图层与蒙版4.1 图层的创建和管理;4.2 图层样式和效果的应用;4.3 图层蒙版的使用技巧;4.4 图层混合模式的理解和应用。
5. 滤镜与效果5.1 常用滤镜的介绍和应用;5.2 图像特效的制作和调整;5.3 文字效果的设计和应用。
6. 实际案例分析6.1 分析和解读实际案例中的设计思路和技巧;6.2 探讨实际案例中的创意和表现手法。
7. 实践操作7.1 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7.2 完成个人或小组项目设计任务;7.3 分享和评价实践成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PS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ps教案第一讲 Adobe Photoshop 概述

第一讲Adobe Photoshop8.0概述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让学生了解学习Photoshop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明确学习Photoshop后的就业方向;了解Photoshop的考证与我校学习在广告公司的就业情况;了解Photoshop的常规概念;熟悉Photoshop 窗口界面;以及Photoshop系统设定方法。
二、教学思路与内容本节课是Photoshop入门课,通过展示作品,让学生了解Photoshop 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宣传考证与就业方向,引导学生学完本节课的理论知识。
三、重、难点分析任务一、为什么要学习Photoshop?Photoshop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应用?1、广告无所不在,生活离不开广告,而Photoshop是优秀的平面广告制作软件之一,是最优秀的图像处理软件。
2、Photoshop在平面广告设计方面有广泛应用,如:图书封面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美术设计等领域,被称万能的笔。
任务二、学完Photoshop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Photoshop有哪些考证信息?各种考证题型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好Photoshop?介绍Photoshop相关网站。
1、Photoshop就业前景广阔,一般分部在广告公司、婚纱影楼公司,网页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等。
以下是列举的部分单位,他们跟我校鉴定了长期就业合同。
上海申宝公司、杭州汇龙公司、杭州汇晶公司、杭州千色图文公司、宁波最丽广告公司、北京多丽彩扩公司。
2、证书是就业的入门证,我校的认证齐全,通过率高,所以我校的就业形式较好。
与Photoshop相关的考证有:(1)Adobe认证—高级认证(75道选择题)(2)NIT认证—教育部认证(理论+实践)(3)Adobe结业证—北京考试中心(理论)任务三、Photoshop常规概念计算机图形有两种格式:位图格式和矢量格式。
在Photoshop中创建的是位图格式的图像,也可以置入使用其他应用软件(如:Freehand、Illustrator、CorelDraw)创建的矢量格式的图形。
《photoshop》教学大纲

《photoshop》教学大纲《Photoshop》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Photoshop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广告制作、数码摄影后期处理、网页设计、插画绘制等众多领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 Photoshop 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工具,培养学生的图像处理能力和创意设计思维,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类图像处理任务,并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 Photoshop 的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流程。
掌握图像的基本概念和色彩模式。
熟悉各种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掌握图层、通道、蒙版等核心概念和操作技巧。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 Photoshop 进行图像的裁剪、调整大小、旋转、翻转等基本操作。
能够对图像进行色彩调整、色调分离、黑白转换等处理。
熟练使用各种绘图工具和修饰工具,绘制和修复图像。
能够运用图层、通道、蒙版等技术进行复杂的图像合成和特效制作。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Photoshop 基础知识工作界面介绍:菜单栏、工具栏、选项栏、控制面板、图像窗口等。
文件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关闭文件,图像格式的选择和转换。
图像基本概念:像素、分辨率、图像尺寸、颜色模式(RGB、CMYK、灰度等)。
2、常用工具的使用选取工具:矩形选框工具、椭圆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等,以及选区的加减、羽化、存储和载入。
绘图工具:画笔工具、铅笔工具、油漆桶工具、渐变工具等,画笔的设置和自定义。
修饰工具:修复画笔工具、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橡皮擦工具等,用于图像的修复和修饰。
文字工具:文字的输入、编辑、字体、字号、颜色、段落格式的设置。
3、图像的调整和修饰色彩调整:亮度/对比度、色阶、曲线、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等命令的使用,调整图像的色调和色彩。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标准[详]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083ca60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5.png)
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Photoshop 图象处理》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图象处理为基本点。
是学生学习平面设计方法的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策划等平面设计人员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专业开辟过程中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 ,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
《Photoshop 图象处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图象处理软件 Photoshop 工具的基本操作技能。
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图象色采原理,掌握图象处理的知识和技术,学会各种工具和滤镜的使用。
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使他们具有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
2、课程基本理念:Photoshop 图象处理课程面向计算机各专业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量和动手能力,把知识点穿插在实例中进行教学,一方面启迪学生去思量实例是如何实现的 ,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操作完成实例的创作。
本课程在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示、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平面设计能力 ,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目标。
《Photoshop 图象处理》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辟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的过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在进行本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路:<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将面向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的教学思想融为一体,并不追求形式上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或者案例教学,而是重点体现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精神实质。
Photoshop课程标准

Photoshop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提供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编辑和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Photoshop 来创建、编辑和优化图像。
二、课程目标1. 熟悉Photoshop软件的界面和工具,了解各项功能的作用和用法2. 掌握基本的图像编辑技巧,包括调整亮度、对比度,修正色彩,修复瑕疵等3. 学会使用图层、蒙版和滤镜等高级功能,以实现更复杂的图像处理效果4. 理解和运用Photoshop的文字处理功能,包括添加、编辑和样式化文字5. 研究如何创建和使用Photoshop中的图形和形状工具,以及绘制和编辑路径6. 了解图像的输出格式和分辨率设置,以便适应不同媒体和用途的需求三、课程内容1. Photoshop软件介绍和界面导览- Photoshop工作区的布局和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快捷键和常用操作技巧的介绍和实践2. 基本图像编辑技巧- 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平衡- 修复图像中的瑕疵和缺陷- 裁剪和调整图像的尺寸和比例- 制作和应用图像的选区和蒙版3. 高级图像处理技巧- 图层的创建、管理和合并- 研究不同图层混合模式的应用- 使用滤镜和调整图层来实现艺术效果和特殊效果4. 文字处理和效果- 文字的添加、编辑和样式化- 利用文字工具和图层样式创建专业的文字效果- 文字的路径和形状化处理5. 图形绘制和编辑- 使用形状工具和绘图工具创建图形和图标- 图形路径的创建和编辑- 运用插图和图案填充图形6. 图像输出和导出- 了解和设置图像的输出格式和分辨率- 图像的保存、导出和打印准备四、评估与考核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和最终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
五、参考资料2. 《Photoshop CC基础教程》(作者:张某某)3. 《Photoshop图像处理与设计实践》(作者:李某某)以上为Photoshop课程的标准大纲,具体的课程安排和内容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ps课程设计报告

ps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使学员熟练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而能够独立完成图像处理、设计和创作等工作。
课程围绕Photoshop的核心功能,如图像编辑、色彩调整、图层操作、路径绘制和滤镜应用等,展开全面而系统的教学。
预期成果是,学员将建立起扎实的Photoshop技能基础,并能够运用这些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视觉表达能力。
课程背景是随着数字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图像处理和设计技能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掌握Photoshop技能不仅能满足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也能丰富个人的创意生活和艺术修养。
因此,本课程作为数字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旨在满足社会和学员个人发展的需求,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
二、学习者分析:目标受众为16岁以上,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学员。
他们可能对摄影、绘画、设计或数字艺术有浓厚的兴趣。
先备知识方面,学员应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了解,有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创意思维能力。
三、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学员应了解Photoshop的基本界面布局、工具栏功能以及各种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2.技能目标:学员应能熟练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打开、保存、编辑、裁剪、调整色彩、应用图层效果等基本操作。
3.情感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员应培养对图像创作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并养成积极探索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四、课程内容:1.模块/单元划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操作、图像编辑、图层应用、路径与矢量图形、色彩调整、滤镜与效果六大模块。
2.内容描述:每个模块包含若干与Photoshop功能紧密相关的子主题,如基础操作模块包含界面熟悉、工具使用、图像调整等子主题。
3.核心概念:每个模块都强调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如图层的概念、路径的编辑技巧、色彩理论的应用等。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策略:为了达到课程的学习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
《设计软件PS》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软件PS》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环境设计中的常用应用软件PS软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熟练掌握PS软件的基本工具操作与相关设计案例制作,并能做到灵活运用。
2.能系统掌握PS软件特性获得基础图像加工能力,如:文字编辑、图形绘制、图像抠取、调色与合成等,制作出环境平面设计中所需的视觉要素,重在培养学生的软件技术应用能力。
3.通过PS软件的学习,能为后期的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如:板式设计、展
示设计等提供软件技术保障;更为今后从事平面设计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软件应用基础。
4.具备PS软件高效综合运用的能力,并能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媒介特点正确选择恰当工具灵活运用的能力。
同时,对PS文件的输出打印设置应具备一定的了解。
5.熟练掌握环境平面设计中常用色彩类型与不同传播载体间的相互对应关系,明确不同存储格式自身特性与其在不同传播载体的实践应用中对应的参数调整关系,为后期实践应用的无缝衔接奠定基础。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袁金戈编著,《Photoshop设计与实训》,辽宁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
2.主要参考书
1赵鹏编著,《毫无PS痕迹:你的第一本PhOtOShoP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版.
2.李金明,李金荣编著,《Photoshop专业抠图技法》,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版.
3.荣琪明,贺海英编著,《PhotoshopCS6图像处理》,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年
4.凯尔比(ScottKe1by)编著,《PhotoshopCS6数码照片专业处理技法》,人民
邮电出版社,2013年版.。
ps主要内容(复习)

ps主要内容(复习)1 、 Photoshop 基本功能,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可以绘制图形,可以对图像进行修改、修复,调整图像的色彩、亮度,改变图像的大小,还可以对多幅图像进行合并增加特殊效果。
主要应用于平面设计、广告摄影、建筑装潢、网页创作、动画制作等领域。
可以绘制图形,可以对图像进行修改、修复,调整图像的色彩、亮度,改变图像的大小,还可以对多幅图像进行合并增加特殊效果。
主要应用于平面设计、广告摄影、建筑装潢、网页创作、动画制作等领域。
2 、 Photoshop 课程的主要内容 Photoshop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各种编辑工具、选区的创建与编辑、图层的创建与应用、路径的绘制与编辑、文字的输入与编辑、色彩和色调的调整、通道与蒙版的应用、滤镜的应用。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各种编辑工具、选区的创建与编辑、图层的创建与应用、路径的绘制与编辑、文字的输入与编辑、色彩和色调的调整、通道与蒙版的应用、滤镜的应用。
3 、 Photoshop 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1 )色彩当光线照射到物体后使视觉神经产生感受而有色的存在,可分无色彩和有色彩两大类,前者如黑、白、灰,后者如红、黄等。
有色彩就是具有光谱上的某种或某些色相。
1/ 3当光线照射到物体后使视觉神经产生感受而有色的存在,可分无色彩和有色彩两大类,前者如黑、白、灰,后者如红、黄等。
有色彩就是具有光谱上的某种或某些色相。
((2 )色调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颜色的概括评价,是一幅作品色彩的基本倾向,即各种图像色彩模式下图形原色的明暗度,色调的调整就是明暗度的调整。
如暖色调、冷色调。
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颜色的概括评价,是一幅作品色彩的基本倾向,即各种图像色彩模式下图形原色的明暗度,色调的调整就是明暗度的调整。
如暖色调、冷色调。
((3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于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种色相,对色相的调整就是调整图像中颜色的变化。
PS平面设计课程设计内容介绍

PS平面设计课程设计内容介绍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功能,包括工具箱、图层、通道等的使用。
2. 使学生了解并运用基本的平面设计原则,如色彩搭配、版式布局、视觉平衡等。
3. 培养学生对图像处理技术的认识,包括图片修正、滤镜应用、特效制作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S软件进行图片编辑、合成和创意设计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平面设计项目的能力,如海报、名片、封面等。
3. 培养学生通过PS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图片修复、尺寸调整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设计心得。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运用设计为生活和社会提供美好服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或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基础,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PS软件基础操作:包括软件界面介绍、工具箱使用、图层、通道、路径等基本功能的学习。
教材章节:第一章 PS软件基础2. 图像处理技巧:学习图片修正、色彩调整、滤镜应用、特效制作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图像处理技巧3. 平面设计原则:掌握色彩搭配、版式布局、视觉平衡等设计原则。
教材章节:第三章 设计原则与应用4. 实战项目演练: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海报、名片、封面等设计制作。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战项目演练5. 创意设计表达: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设计。
教材章节:第五章 创意设计表达6. 课程总结与展示: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展示学生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ps教程课程设计

ps教程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S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界面,掌握图片编辑、图层运用、选区创建等基本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PS工具进行图片的色彩调整、修饰和修复。
3.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PS的滤镜功能进行创意图像处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PS软件,完成基本的图片编辑和创意设计。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图像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3. 学生能够将PS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如制作班级海报、修饰个人照片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PS教程,培养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和鉴赏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图像处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提高对信息时代视觉文化的敏感度。
二、教学内容1. PS软件概述:介绍PS软件的发展历史、功能特点及应用领域。
- 教材章节:第一章 Photoshop概述2. 基本操作与界面认识:学习PS软件的操作界面、工具箱、选项栏、面板等基本组成部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Photoshop基本操作与界面认识3. 图像编辑技巧:学习选区、图层、路径、通道等基本概念,掌握图像编辑的基本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图像编辑技巧4. 色彩调整与修饰:学习调整图片色彩、亮度、对比度,以及修复、修饰图片的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色彩调整与修饰5. 滤镜与特效:了解并学习PS滤镜的使用,掌握创意图像处理技巧。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滤镜与特效6. 实践项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图片编辑、海报设计等实际操作。
-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共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1. 课时1:PS软件概述2. 课时2:基本操作与界面认识3. 课时3:图像编辑技巧(选区、图层、路径)4. 课时4:图像编辑技巧(通道、蒙版)5. 课时5:色彩调整与修饰6. 课时6:滤镜与特效、实践项目三、教学方法针对PS教程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PS软件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ps课程设计概要

ps课程设计概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ython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能够运用Python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Python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理解函数、模块和库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编程。
–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Python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阅读和理解Python代码,进行代码调试和优化。
–能够运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掌握常用的数据处理库。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Python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2.函数和模块: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模块的导入和使用、常用的标准库和第三方库等。
3.面向对象编程:类和对象的概念、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继承和多态等。
4.数据分析和处理:数组的操作、列表和元组的使用、集合和字典的应用等。
5.实际问题解决:运用Python解决数学问题、科学计算、文本处理等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Python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Python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编写和调试代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编程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2.参考书:《Python核心编程》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在线编程练习平台等。
4.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环境、编程软件等。
Photoshop》课程标准

Photoshop》课程标准课程名称:Photoshop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前言:课程《Photoshop》是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策划等平面设计人员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基本职业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研究作前期准备。
设计思路:该课程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知识为技能服务;达到争取在短时间内掌握较多实际工作技能的目的。
以具体工作任务的研究为切入点,课程设计了16个项目课程,分两个学期(共192课时)进行教学。
课程单元难度呈阶段性上升,每个任务完成后掌握相关知识点。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示范操作,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的过程。
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学以中职计算机专业特色为依据,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理论知识、职业素质、符合职业资格标准的需要为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该软件的研究,能让学生达到熟练操作Photoshop图像处理作的方法与灵活运用设计创作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知识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艺术设计做好铺垫;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从而达到专业研究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市场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设计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模式,将职业岗位能力中用到的知识点融合在课程教育项目中。
让学生通过各项目的系列练操作,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并不断强化,项目体现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ps专业课学习计划

ps专业课学习计划一、课程介绍Photoshop(简称PS)是由Adobe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是数字图像处理和编辑的专业软件之一。
许多摄影师、设计师、艺术家和网页设计师都使用Photoshop来编辑和处理他们的作品。
PS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员系统学习Photoshop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图像处理和编辑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二、学习目标1. 掌握PS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包括图层、通道、蒙版、滤镜等基本功能;2. 熟练掌握PS的高级技巧,如修图、合成、润色等;3. 学习PS在美术设计、平面设计、插画等领域的应用;4. 结合实际项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品;5. 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内容1. PS基础知识:软件介绍、界面和工具栏、快捷键等;2. 图像处理技巧:基本修图、图像合成、色彩修正、色彩分离等;3. 文字部分设计:文字修饰、排版、效果制作等;4. 实例讲解:学习优秀作品案例分析、工作流程演示;5.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项目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学习计划1. 第一阶段(第1周-第4周)a. 学习PS基础知识,包括软件介绍、界面和工具栏的功能、快捷键的使用等;b. 完成基本修图的练习,熟悉PS的基本操作;c. 学习文字部分设计的基本技巧,包括文字修饰、排版、效果制作等。
2. 第二阶段(第5周-第8周)a. 学习图像处理的高级技巧,包括图像合成、色彩修正、色彩分离等;b. 结合实例讲解,分析优秀作品案例,学习工作流程;c. 进行实践操作,完成一些小型设计项目,巩固所学知识。
3. 第三阶段(第9周-第12周)a. 学习PS在美术设计、平面设计、插画等领域的应用;b. 通过实际项目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品;c. 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方法1. 勤练习,多实践:PS学习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只有通过大量的操作才能掌握软件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PS课程标准

PS课程标准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Photoshop平⾯设计CS3版》课程标准课程名称:Photoshop平⾯设计课程类别:专业课适⽤专业:平⾯设计编制教师:明永禄编制时间:2017年1⽉11⽇⼀、课程概述《Photoshop平⾯设计》课程是我校计算机平⾯设计专业中的⼀门必修课,是⼀门重要主⼲课程,也是学⽣学习后继课程(CorelDraw、AE、CAD等)的基础。
本课程开设于⼆年级,学⽣在学习了本课程后,具有⼀定的图像综合处理能⼒,可胜任平⾯设计等相关岗位的部分⼯作,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掌握图像处理基础知识的需要,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平⾯设计中其他软件(如CorelDraw、Illustrator)打下基础。
学⽣在本软件中学到的图层、蒙版等相关知识在后续课程(如FLASH、CorelDraw)中都要涉及,动画和⽹页制作等相关课程(Flash、Dreamweaver)对素材的绘制和处理过程中,很多地⽅也都要⽤到Photoshop软件。
同时,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提⾼学⽣的审美观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对学⽣树⽴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
⼆、课程设计理念Photoshop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的思考和动⼿能⼒,把知识点穿插在实例中进⾏教学,⼀⽅⾯启迪学⽣去思考实例是如何实现的,另⼀⽅⾯让学⽣通过操作完成实例的创作。
使学⽣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Photoshop的使⽤。
教师应重视实例的选择,要求实例能突出新知识点,同时也兼顾旧知识点,操作的难度要适中,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启迪和帮助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计思路(⼀)以平⾯图像设计岗位职业能⼒培养为重点。
1.基于电脑平⾯图像制作⼯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法,符合现代中职教育理念。
按照计算机平⾯图像制作⼯作过程选取课程内容,其⼯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图像⾊彩的处理、滤镜的使⽤、特效制作,加上综合实例。
Ps课程概述

课程设计任务
完成一个平面设计作品,内容可为:
①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海报设计作品;
②以某一课程为主题的教学课件界面作品(除首 页外,至少包含一个以上的内容页界面); ③来源于社会实际情景要求的,工作与竞赛所产 生的平面设计作品。
课程设计任务
完成时间为本学期18周以前,要求作品具有原创 性,能体现作者的制作创意和水平。 设计后提交作品的效果图、作品源文件与所用的 素材、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课程设计论文各一份, 并提交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课程设计论文打印稿。
计算机图形应用的发展历史
(二)图形应用的初级阶段 80年代中后期,随着微型机的大批上市和普及,软件 也开始不断丰富,虽然这是还是单显的天下,但已经有不 少的学习用和游戏用软件出现。当时微机中的主打型是8 位机—APPLE机,图形主要应用在游戏画面和教学画面 的绘制上,这些图形主要是矢量图形,由程序控制,也主 要由程序绘制,编程者要求掌握一定的C、BASIC、汇编 等程序语言的知识。
计算机图形应用的发展历史
(一)辅助设计阶段 80年代中期,计算机在图形方面的运用开始推广,此 时主要用于工程制图和数学线性图, 此时的处理特点,是以线和点为主的图形,而色彩等 参数常常被忽略,只需要满足客户在准确度方面的要求就 行。 操作者主要是一些工程计算机专业人员,在设计过程 中需要相当的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需要编制程序,熟 悉图形学,熟悉数学,实现复杂,也不方便。
常规概念和名词
(六)图像分辨率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图象分辨率应该是网幕频率的2倍,这是目前 中国大多数输出中心和印刷厂都采用的标准。在实际中, 图象分辨率可采用网幕频率的1.5倍,具体到不同的图象本 身,情况也各不相同。
常规概念和名词
(七)像素总量和文件大小的关系 像素总量: 像素总量=宽度*高度(以像数点计算)
ps课程结构

ps课程结构
PS课程的结构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学校和教师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介绍:介绍PS课程的目标、内容和重点,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
2. 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P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包括图层、选区、调整图像、添加文本等。
3. 图像处理技术:学习如何使用PS进行图像修饰、调色、修复、合成等处理,包括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相等。
4. 创意设计与图形制作:学习如何使用PS进行创意设计和图形制作,包括设计海报、名片、宣传册等。
5. 图像特效与滤镜:学习如何使用PS的特效和滤镜功能,包括添加阴影、发光、模糊等效果。
6. 图片导入与导出:学习如何导入和导出不同格式的图像文件,以及如何优化图像文件的大小和质量。
7.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通过完成实际项目和案例分析,将所学的PS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8. 课堂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互动,分享自己
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9. 作业和评估:布置与PS相关的作业,通过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
10. 考试或项目展示:对学生进行期末考试或项目展示,评估他们在PS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
总体来说,PS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图像处理和设计能力,帮助他们熟练掌握PS软件的使用,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b模型由照明发光率(Luminance)和两个颜色轴通道组 成。L指发光率和亮度值;a表示从绿到红的颜色轴通道;b 表示从蓝到黄的颜色轴通道。 Lab模型能表达的色彩空间比RGB、CMYK模型所表达颜色范 围大。
灰度
计算机图像的色彩模式
四、色彩空间模型
色彩模型是指计算机为了表示、模拟和描述图像色彩空间的方法,也 称色彩(色调)模型。
常用的色彩空间模型有:RGB(红/绿/蓝)色彩模型; CMYK(青、洋红、黄、黑)色彩模型; LAB (亮度/绿红/蓝黄)也称CIELAB色彩模型; HSB (色相/饱和度/亮度)色彩模型;
种类。色相只和波长有关,当
某颜色的明度、纯度变化时,
其波长不会变,即:色相不变。
自然光中纯度最高的颜色 黑、白、灰没有纯度
常规概念和名词
(八)色彩三要素
● 饱和度 —— 色彩的饱和程度,亦称“纯度”、
“鲜艳度”。饱和度不够时,色相区 分不明显,明度也受到影响。
常规概念和名词
冷色 暖色 相邻色
对比色
计算机图形应用的发展历史
平面设计欣赏
平面设计欣赏
平面设计欣赏
平面设计欣赏
常规概念和名词
一、矢量图与位图
矢量图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来表示一幅图,如画点、画 线、画曲线、画圆、画矩形等。
矢量图特点:易于修改、文件小、放大后不失真,不宜用 于复杂图像 位图也叫点阵图,是把一幅彩色图分成许多的像素,每个 像素用若干个二进制位来指定该像素的颜色、亮度和属性。 位图特点:来源广泛、显示速度快,不宜修改、文件大、 放大后会失真
计算机图形应用的发展历史
(三)平面设计的初级阶段 到了80年代末,随着光笔、鼠标的运用,特别是后来 视窗类软件的出现,出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美术工 作者不再需要学编程,给不是专业计算机程序员的人们带 来了福音。热升华、蜡转印、彩色激光等高质量的输出设 备陆续出现。图形的输出问题也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解决, 彩色显示器开始普遍应用,计算机在图形处理方面的优势 开始显现出来。这时候拥有开放式的介面的第一批图形软 件面市,其中包括CorelDRAW 1、Freehand、Photoshop 1 等,广告和排版企业开始大规模的采用计算机进行平面 设计,但这时的计算机主要是MAC机。
计算机图形应用的发展历史
(四)平面设计的普及阶段 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价格的不断下降和配置的不断提 高,PC已经能够完全胜任平面设计的工作,因此平面设 计开始除去神秘面纱,得以普及,一般用户都可以使用这 些专业软件进行创作。同时三维立体图或三维动画软件也 开始在国内运用起来,形成了平面和三维图形图像设计的 各自风格。
计算机图形应用的发展历史
(二)图形应用的初级阶段 80年代中后期,随着微型机的大批上市和普及,软件 也开始不断丰富,虽然这是还是单显的天下,但已经有不 少的学习用和游戏用软件出现。当时微机中的主打型是8 位机—APPLE机,图形主要应用在游戏画面和教学画面 的绘制上,这些图形主要是矢量图形,由程序控制,也主 要由程序绘制,编程者要求掌握一定的C、BASIC、汇编 等程序语言的知识。
图三:伪300ppi
常规概念和名词
(三)设备分辨率
又称输出分辨率,指的是各类输出设备每英寸上可产生的 点数,如显示器、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绘图仪的分 辨率。这种分辨率通过DPI来衡量,目前,PC显示器的设备 分辨率在60至120DPI之间。而打印设备的分辨率则在360至 1440DPI之间。
(四)扫描分辨率 指在扫描一幅图象之前所设定的分辨率,它将影响所生成 的图象文件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它决定图象将以何种方式 显示或打印,扫描仪的分辨率又分光学分辨率和插值分辨 率,光学分辨率是指扫描仪的实际分辨率。
计算机图形应用的发展历史
(五)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的阶段 到了9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多 媒体技术开始普遍应用,加之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计算 机已经由单一的平面设计走向了动画、音乐相结合的多媒 体时代。这时候的计算机图形软件更加丰富,但划分也就 更加细致,也就是说专业性更强了,各个方面都有很出色 的软件新产品。 同时对软件的使用人员素质,也有了越 来越高的要求。
常规概念和名词
(五)显示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是指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像素数目。例如, 显示分辨率为640×480表示显示屏分成480行,每行显示 640个像素,整个显示屏就含有307200个显像点。屏幕能够 显示的像素越多,说明显示设备的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图 像质量也就越高。在计算机上,显示分辨率可人为设定。
常规概念和名词
(六)图像分辨率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图象分辨率应该是网幕频率的2倍,这是目前 中国大多数输出中心和印刷厂都采用的标准。在实际中, 图象分辨率可采用网幕频率的1.5倍,具体到不同的图象本 身,情况也各不相同。
常规概念和名词
(七)像素总量和文件大小的关系 像素总量: 像素总量=宽度*高度(以像数点计算)
3、电驴网
/
计算机图形应用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在图形方面的应用,比起计算机在数学计算方 面的应用要晚得多,由于图形设计要求有较高的色彩还原 度,真彩色的显示方式,高质量、方便而廉价的输出设备, 因此对计算机的要求相对较高。真正满足数字图像处理应 用的环境,至今不过才几年时间。所以,计算机在图像方 面的应用普及时间并不长,我们可以将计算机在图形方面 的应用分为五个阶段:
计算机图形应用的发展历史
(一)辅助设计阶段 80年代中期,计算机在图形方面的运用开始推广,此 时主要用于工程制图和数学线性图, 此时的处理特点,是以线和点为主的图形,而色彩等 参数常常被忽略,只需要满足客户在准确度方面的要求就 行。 操作者主要是一些工程计算机专业人员,在设计过程 中需要相当的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需要编制程序,熟 悉图形学,熟悉数学,实现复杂,也不方便。
计算机图像的色彩模式
四、色彩空间模型 HSB色彩模式,最能符合人的眼睛所看到的色调空间,是模 拟人眼感知色彩的一种方法。HSB模型描述色彩比较自然, 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进行转换,如显示时需转换成RGB模型, 打印时转换为CMYK模型。 HSB模型采用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亮度 (Brightness)来描述一个颜色(像素色),H为光谱中的 单色(纯色)等级值,S为颜色纯度的等级值,B为颜色明 度等级值。
课程简介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简介
Moodle也称魔灯,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 缩写。是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 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 目前在各国已广泛应 用。 魔灯 平台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即教育者(老 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 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
灰度图:图像的画面由白到黑共256级色度组成,即从白,淡灰, 浅灰,中灰......一直到黑,共有256级,即2的8次方.比如黑白照片.
彩色图像:可按照颜色的数目来划分:如真彩色图、256色图、 16位彩色图,24位真彩一共有256*256*256=1670万种颜色.
常规概念和名词
三、分辨率 1、简介 分辨率是和图像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图像数字信息 的数量或密度,它是衡量图像细节表现力的技术参数,与 像素和网格特性有着直接的联系。 分辨率的种类有很多,其含义也各不相同。
例如:1024*768=786432个像素
文件大小: 文件大小=像素总量*色彩深度(byte)
常规概念和名词
(八)色彩三要素
● 明度 —— 色彩的明暗程度,亦称“亮度”。 明度对纯度产生影响。明度降低, 纯度也随之降低,反之亦然。
常规概念和名词
(八)色彩三要素
● 色相 —— 颜色的相貌,用于区别颜色的
常规概念和名词
三、分辨率 2、图像分辨率 是指图像中存储的信息量。
这种分辨率有多种衡量方法,典型的是以每英寸的像素数 (PPI)来衡量。图象分辨率和图象尺寸的值一起决定文件 的大小及输出质量,该值越大图形文件所占用的磁盘空间 也就越多。
常规概念和名词
(二)图象分辨率
图一:30ppi
图二:300ppi
课程简介
本课程内容主要讨论平面数字图像的处理技巧,了解数 字化图形图像的特点,熟悉计算机图像的使用环境,掌握以 Adobe Photoshop CS5为代表的数字图像处理软件,达到独 立编辑处理平面数字图像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采用网络课程的形式授课。网址:
/moodle/course/view.php?id=78
课程设计任务
完成一个平面设计作品,内容可为:
①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海报设计作品;
②以某一课程为主题的教学课件界面作品(除首 页外,至少包含一个以上的内容页界面); ③来源于社会实际情景要求的,工作与竞赛所产 生的平面设计作品。
课程设计任务
完成时间为本学期18周以前,要求作品具有原创 性,能体现作者的制作创意和水平。 设计后提交作品的效果图、作品源文件与所用的 素材、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课程设计论文各一份, 并提交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课程设计论文打印稿。
计算机图像的色彩模式
四、色彩空间模型
RGB色彩模式,是(红、绿、蓝)三种发光管作用于屏幕上, 如显示器、电视机,是一种加色模式。
计算机图像的色彩模式
四、色彩空间模型
CMYK色彩模式,是(青、品红、黄色、黑色)四种矿物质, 相互混合叠加在印刷品上,是一种减色模式。
RGB->CMYK的颜色失真问题
计算机图像的色彩模式
1.1.1 位图
原始效果
放大后的效果
1.1.2 矢量图
原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