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李姣+北京师范大学)

合集下载

浅析现代汉语重叠形式

浅析现代汉语重叠形式
她推开门 , 天上的星。 看 “ 看 ” “ ” 有 了短 暂 性 的 意 味 。 看 比 看 具 ( ) 尝 试 二 表
( ) 词 重 叠 的 构词 分 析 一 名 1一 个 不 能独 立 运 用 造 句 表 意 成 分 , 叠 后 可 以独 立 用 、 重
于造句 了, 这一重叠后的新结构是词 。如 : 伯伯 、 孙孙 。 一些 有 词在现代汉语 中还存 在着单用 和重叠 两种形式 。特别是 表亲
重叠 形 式 。

3做定语 , 如 : 、 例
只这一声 , 里里# f 的人全 都愣住 了。 bb 4 做状语 , 、 例如 : 比如 , 有人担心 收入 不够 , 他天天 在讲 , 万一我钱 不够 怎
么办呢? ・
二 、 词 的重 叠 形 式 动
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 ,具有丰富的表义 作用 , 充分地表现 了汉语的多样性 和灵活性 。 对动词重叠这一 语法现象的研究 ,对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
21 年 1 月 0 0 0
Oc .0 t 1 2 0
文 海 艺 苑
Ll R A RY G A LLER Y TE
浅析现代 汉语重叠形 式
黄 艳
( 山东师 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 0 1 ) 5 04
摘 要: 重叠形式是现代 汉语 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 构词 时的重叠 , - v表 示一定的语 法意义 , 可 g ]J  ̄. , - 也
延续 , 因此 觉 得 比较 充 实 。
( ) 化 能 动性 四 强
名词 中除 了“ 意思 ” 的重叠形式 “ 意思意思 ” 是动词 , 在句 子中作谓语外 ,其他大部分 的名词重 叠形式无论 内部构造如
何, 其语法功能与重叠前的语法功能一致 , 以在句子 中充 当 可

论现代汉语中体词的重叠

论现代汉语中体词的重叠

论现代汉语中体词的重叠摘要:现代汉语中广泛存在着词语的重叠现象,体词重叠主要有“AA”式、“A1A1A2A2”式、“AABB”式和“ABAB”式四种基本形式,体词重叠之后有时可以充当与原来语法功能不同的句法成分,有时可以表示程度、范围、物量或动量的变化或者某些特定的句法意义。

关键词:体词;重叠;形式;语法功能;语意作用词语重叠是汉语语法中特有的语言现象,汉语词语的重叠形式多样,不同类别的词语的不同重叠形式,同一类别同一重叠形式的词语在句中出现的不同位置都会影响重叠词的语法功能和句法作用。

本文着重从体词重叠的形式、重叠后所充当的句法成分及使用规则、所表示语意的变化三个方面分别对体词的重叠现象进行分析。

一、体词重叠的形式(一)“AA”式或“AA儿”式或“一AA”式单音节体词的重叠形式一般为“AA”式。

如单音节名词的重叠,“人人、字字”;如果是多音节词,只选用其中的一个语素进行重叠,如“学校、商店”可重叠为“校校、店店”。

单音节数词的重叠,仅有“一一、万万”;单音节量词的重叠,如时间量词重叠:“天天、夜夜、月月、年年”;又如物量词的重叠:“个个、只只、片片、阵阵、句句、点点”,“纸条条儿、冰块块儿”;集体量词重叠:“一对对,一双双、一串串、一堆一堆、一批一批、一群一群”。

动量词重叠:“次次、回回、趟趟、顿顿、步步”。

代词重叠:“谁谁、某某”,有时候代伺还可以重叠为“AAA”式:“谁谁谁、某某某”。

(二)“A1A1A2A2 ”式这种形式在单音节体词的重叠中也很常见,一些本身不能重叠的单音节体词可以通过重叠式的合用,构成称这种形式,被广泛使用。

如单音节时间量词重叠的合用:“日日夜夜、年年岁岁、分分秒秒、世世代代”;单音节名词重叠式的合用:“风风雨雨、风风火火、家家户户、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瓶瓶罐罐、形形色色、枝枝叶叶、花花草草、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数词的重叠式合用:“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代词的重叠式合用:“卿卿我我”。

汉语名词重叠ppt

汉语名词重叠ppt

三、名词重叠的语音
在语音方面对名词重叠进行的研究可以说是很 不充分的,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领域。(1) 重 叠式名词主要是亲属称谓,这一类重叠式的第 二个音节读轻声。 (2)重叠式名词一般是末 一音节轻读,有时把一个单音节名词重叠起来 表示‘小’,如‘眼眼(儿)’‘盆盆(儿)’ 等,末一音节也是轻的。
可表亲昵喜爱的感情色彩具有通俗粗朴浅近直观的口语化特色可以协于音韵在语音方面对名词重叠进行的研究可以说是很不充分的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领域
名词重叠
王瑛 24080105 孙雨桐24080107
一、关于名词能否重叠
对于名词的重叠,语法界早期的代表观点是,名词一般不能重叠, 少数带量词性质的名词可以重叠。吕叔湘先生认为“其实一般名 词是不能重叠的,花花、书书、猫猫、狗狗是大人哄小孩儿说的, 名词重叠表示‘每个’,文言里通行。现代汉语里只有量词有这 个本事。” 又,丁声树先生认为:“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少数 带有量词性质,前边可以直接加数词的名词可以按量词重叠式重 叠。” 在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教材里。名词也是一般被认为不能 重叠的,如黄伯荣、廖序东版《现代汉语》指出:“名词一般不 能重叠,少数名词如‘人、家、年、天’带有量词的性质,前面 可以直接加数词,可以按量词重叠式重叠这种看法。
四、可重叠的名词的范围
关于哪些名词可以重叠,学者们多是从语义角度进行研究的。 (1)将可重叠的名词分为表时间,如“年年、岁岁”等、表范围, 如“国国、队队”等、论个计算,如“字字、关关”等、表周遍 性,如“时时、处处”等、表A与A,如“环环、沟沟”等等七类, 分别加以描写分析。 (2)从生命度、自由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名词重叠自由度不等式: 无生命物名词>有生命物名词,如“世、代、岁”的自由度要大于 “人、君、臣”等;具体名词>抽象名词,如“人、家”的自由度 要大于“恩、怨”等;单音节名词>双音节名词,并指出名词重叠 的自由度取决于名词指称事物空间意义的强弱。 (3)通过分析指出普通名词单音部分可重叠,双音的不可以;方 位名词单音的部分可以,双音的不可以重叠。

现代汉语“叠加”概念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叠加”概念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叠加”概念研究综述-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叠加”概念研究综述语言在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都出现过“叠加”(superposition)这种形式,但该语言现象引起语言研究者的注意,还是近二十年的事情。

从外语研究来讲,Hopper&Traugott(1993)、Lehmann(1995)、Shaumyan&Sypniewski (1995)、Sypniewski(1996)等在其论著中都有所涉及;就汉语研究来看,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阐释并分析了“叠加”这一概念,如刘丹青(2001)、薄文泽(2002)、马清华(2003)、聂功斌(2003)、刘志生(2005)、于峻嵘(2006)、王淼(2007)、石锓(2007)、朱其智(2007)、江蓝生(2008)、王新宇(2009)、雷冬平、胡丽珍(2011)、李立林(2011)、张谊生(2011,2012,2013)、张云峰(2013)等。

本文拟从共时角度对新世纪以来诸位汉语学者对“叠加”概念的应用和探讨进行大致梳理,试图总结和回顾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对其认识和运用的得与失,并为汉语学界今后展开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与“叠加”相关的共时研究刘丹青(2001)认为“叠加”是一种与语法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句法现象,并提出了语法化视域下的“同词异类叠加”,即同一词汇成分以不同的词性在一个句法结构体中同现,如宁夏中宁方言“我给给了他一本书”当中作为动词的“给”和作为介词的“给”的叠加;南京方言“走小门走”当中作为前置介词的“走”和作为动词的“走”的叠加。

刘丹青认为“叠加”不同于同一词语以相同的词性在句法中出现(比如“狗咬狗”),而是语法化等级差别所造成的同形词语以不同的语法身份同现。

薄文泽(2002)认为海南文昌话亲属称谓系统体现出来的语义关系恰好是汉语和临高语有关语义特征——“叠加”——相互影响的结果。

马清华(2003)认为“附加成分叠加”是子句内部多次使用功能相同、相关或相反的附加范畴(情态、指称)标记,以作用于同一意义焦点的现象。

汉语中名词和量词的重叠研究

汉语中名词和量词的重叠研究

汉语中名词和量词的重叠研究汉语中名词和量词的重叠研究名词和量词是汉语中最基本的语法成分之一,它们通常在语言中的使用中都是相互独立的。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名词和量词却会发生重叠现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语言现象。

一、现象概述名词和量词的重叠指的是在表达某一事物的数量时,一个名词和一个量词被合并成为一个词,成为一个新的名词。

例如,“头发”“备用衣服”“片儿星”等,都是名词和量词的重叠现象。

二、形式特点重叠现象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名词与数量词可以通过音变缩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词汇。

另外,在部分语言中,重叠现象还表现为通假字和异体字的运用。

三、语言现象1.历史、地域差异古代汉语中名词和量词的重叠现象比现代汉语要多,而这种现象在各方言中的分布也互不相同。

例如“八月十五日”在南京就可以说成“八月十五”,而在北京不能这样说。

2.时态、形态差异另外,名词和量词的重叠还可以变形成不同的词常,常常用于表示时态、形态的变化。

例如,“红花儿”可以变形为“红花儿开”“红花儿谢”。

3.情感意义名词和量词的重叠现象在一些情感类词语中也很常见,例如对爱慕的表达中,把“鱼儿”与“水草”合为“鱼水之欢”等。

四、影响及研究1.语言教学名词和量词的重叠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构成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

在进行外语教学时,需要适当地介绍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和运用。

2.文学语言名词和量词的重叠在文学语言中也是一种广泛运用的技巧,可以丰富作品的语境,增加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性。

3.涉猎范畴名词和量词的重叠研究涉及到语言学、文学、音韵学等多个涉猎范畴。

未来,我们可以对这种现象进一步探讨,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综上所述,名词和量词的重叠现象是汉语中一个特有的语法现象。

它不仅给语言学习和交流带来一定的难度,也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和人文内涵。

我们应该不断地关注、研究这种现象,不断丰富和完善汉语语言文化。

现代汉语名词的AABB重叠式结构特点探析

现代汉语名词的AABB重叠式结构特点探析

和外部进行考察。
关键 词 :名 词 A A B B 重 叠式 组成成分 结构 关 系 凝 固性
对 名 词 的A A B B 重 叠 式 , 一 般 是 从 语 义 、 语 用 、 句 法 肚 、 手 、脚 、 眉 、眼 等 。 组 成 : 口 口声 声 、 手 手 脚 脚 、眉 功 能 的 角 度 进 行 考 察 ,很 少 有 人 针 对 名 词 的 内部 成 分及 结 眉眼 眼 、肠 肠肚 肚 等 。 构特 点进行分析 。 《 现 代 汉 语 常用 字 表 》 分 常 用 字 ( 2 5 0 0 8 . 其 他名 词 。如 :字 、句 、村 、寨 、形 、色 、 落 、
4 . 表 示 实 物 名 称 的 词 。 如 :花 、 草 、 瓜 、 果 、 米 、 枣 、 米米 面面 、 山 山水 水等 。 等 。组 成 :风 风 雨 雨 、 风风 火 火 、 风风 霜 霜 等 。 6 . 表 示 人 际 关 系 的 词 。 如 : 子 、孙 、 祖 、 辈 、 世 、
秒等 。
( 1)放 在嘴 边 美美地 一吸 ,立 时一种 甜 丝
丝 的 感 觉 从 舌 尖 泛 起 , 充盈 了每 条 神 经 的 枝 枝 梢
梢。 ( 唐云冈 ( ( 家 乡的柿 子 树 》 )… ( 2)少 平 一 边从 街 道 上往 过走 , 一 边 泪 眼朦
2 . 表 示 方 位 的名 词 。 如 :上 、 下 、 前 、后 、 南 、 北 、 左 、 右 、里 、 外 、 内 、 东 、 西 等 。 组 成 : 上 上 下 下 、 前 前
字 )和 次 常 用 字 ( 1 0 0 0 字 ) 两 个 部 分 。 常 用 字 部 分 包 含 角 、 边 、沿 、 岸 、 条 、框 、 块 等 。组 成 : 字 字 句 句 、 村 村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作者:李红梅杨天美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12期摘要:名词重叠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尽管相对于动词和形容词而言,名词的重叠较为少见,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特别是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名词重叠现象也将越来越多。

本文结合具体实践和已有研究对此进行了细致分析,区分了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类型,并从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扩展讨论。

关键词:现代汉语名词重叠形式分类引言重叠在汉语中使用较为广泛,动词、形容词、量词、副词等均存在各种重叠现象。

然而,对于汉语中的名词重叠问题,学术界却存在较大争论。

纵观现代汉语的语法著作,在谈及名词重叠时,看法往往有很大不同。

概括来说,当前关于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主要有以下两种代表性观点:(1)认为名词一般不能重叠。

这一观点指出,能够重叠的名词主要有亲属称谓类名词和一部分兼属量词的名词。

其他类型的名词则不可以使用重叠形式。

这一观点的代表性人物包括黄伯荣、廖序东等学者。

黄伯荣和廖序东在他们编著的《现代汉语》中指出:“少数名词如‘人、家、年、月、队、县’等带有量词的性质,前面可以直接加数词,可以按量词重叠式重叠”,但是,“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2)与上述观点相对,一部分学者认为名词的重叠范围可以更广泛。

如张静就认为,在汉语中多数名词的确不能重叠,但能够重叠的名词却也不在少数。

例如人人、事事、村村、家家户户、盆盆碗碗等名词重叠形式,在现代汉语中还能列举出百十多个,因此不能认为这是一种个别现象或特殊现象。

学者齐沪扬也认为一些单音节名词本身是可以重叠的。

一、汉语中的名词重叠形式分类1.AA式。

这种形式在名词重叠中最为常见,可以说是其他重叠形式的基础。

对于AA式结构,又可细分为不同的语素重叠。

例如名词性语素重叠:眼眼、洞洞、把把、带带、叶叶。

动词性语素重叠:扣扣、塞塞、盖盖、戳戳、包包。

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李姣+北京师范大学)

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李姣+北京师范大学)

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李姣①(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提要本文旨在研究学术界颇有争议的名词重叠这一语言现象,并对之进行更加全面深刻的阐释与分析。

通过辩证地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大量现代汉语中的语言实例,确定了将名词重叠的形式、表义功能、诱因、基式与重叠式的语法功能比较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作为重点,并进行详实的论述,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在文章的结尾,本文提出了名词重叠在现代汉语中的广泛应用与重要地位这一崭新的问题,以待后来者在这个领域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名词重叠表义功能诱因语法功能一、重叠的类型(一)重叠的概念按照世界上语言的形态类型划分,汉语属于孤立语。

因此,一般认为汉语没有词形变化,需要借助一些构词手段或构形手段来产生新词,或使旧词产生新的语法意义,从而增加新的相应的语法功能。

重叠就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布隆姆菲尔德(Bloomfield)(1933)在其代表作《语言论》(《Language》)中提到:“重叠可以将它看作一种变化,也可以看作一种语缀,在于它没有固定的形式。

它采取它所附着的形式,或者这形式的一个部分。

仅仅重复一个语素,不是必然构成重叠。

只有一个重复(或部分重叠)经常联系一种语法功能的时候,它才是重叠②。

”(二)名词重叠的形式具有重叠能力的名词不多,根据初步归纳,名词的重叠形式可总结为以下四种:1.表亲属称谓的名词例如: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妹妹、哥哥、姥姥、舅舅、婶婶、姑姑、伯伯、爹爹、姨姨、叔叔、爷爷、奶奶等。

①李姣,女,河南新乡人,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本文由本科毕业论文修改而成,在此特别感谢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于秒老师。

②布隆姆菲尔德(Bloomfield)(1933)《语言论》,(《Language》)[1] 第105-106页这类名词重叠后多为AA式。

未成年人常常将这些亲属称谓的名词重叠后使用,表示亲昵、撒娇等特殊情感,但成年人则往往不用。

试论现代汉语中词语重叠现 象

试论现代汉语中词语重叠现 象

李 宇 明在 《 论 词语 重 叠 的 意 义 》 中认 为 : “ 词 语
重叠 的基 式为 一 个词 或 一个 短 语 , 重 叠之 后 构 成一
在 一个 句 子里 重 复使 用 , 构 成 一种 语 法 意义 上 的重
复表 达 , 然后经过 时间的选择 , 一 个 消亡 , 一 个 保
个 超 词 成分 ” [ ” 。如 : 人— —人 人 ( 为我 ) ; 一 口— —
种语 言现 象 , 以 求 可 以指 导我 们 的 生活 用 语 , 丰 富我 们 的 汉语 词 汇 。 关键 词 : 词语 , 重叠, 语言, 原因
中 图分 类 号 : H1 4 6 .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5 7 4 4 ( 2 0 1 4 ) 0 1 — 0 0 1 5 — 0 5
手段 , 表达 量 的程 度 变 化 ; 另 一 方 面词 语 重 叠 是 一 种修辞手段 , 重叠之后表达特定的含义 , 这 是 从 语
用 角度 而言 。
叠结 构 由两个 词 重叠 而 成 , 这 类结 构 是 由语 素 直接
重 叠 而成 , 是 一 种 构 词方 式 , 这 类 造 词 方 式 具 有 一
大 致 有 两种看 法 。第 一 种 看法 认 为 , 重叠 成 分是 一 种 附加 语 , 所 附加 的语 式 全部 或 部分 相 同 . 没 有 特 定 的 字 眼 。判 断此 种形 式 , 以重叠 式 中间是 否 可 以 插 入 词语 为 依 据 .如 “ 看 看 ” 中间 可 以插人 “
定 的能 产性 。
“ 重叠 词 ” 是 现 代汉 语 中一 种 特殊 的词 汇形 式 , 又叫“ 重 言词 ” “ 叠 音词 ” 。不 同 的学者 对它 的 内涵 和

文讨论词语重叠词语重叠的主要表义功能是'调量',使基式所表达

文讨论词语重叠词语重叠的主要表义功能是'调量',使基式所表达

原载《世界汉语教学》,1996(1):10-19.论词语重叠的意义李宇明内容提要重叠是近现代汉语及现代汉语方言的普遍现象,也是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等亚太地区语言中最常见的现象。

重叠有非词重叠、词语重叠、语句重复之分,本文讨论词语重叠。

词语重叠的主要表义功能是“调量”,使基式所表达的物量、数量、动量、度量向加大或减小两个维度上发生变化。

文章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汉语的词语重叠现象,刻画了由词语重叠所表达的语义-语法范畴及引申发展出的若干次范畴,并力图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类型学意义的系统。

ABSTRACT Reduplication is the prevailing linguistic phenomenon in modern Chinese and its regional dialects, and is also common in the Asian-Pacific languages of Sino-Tibetian, Malayo-Polynesian and Southern-Asian language familes. Redupli-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Morpheme Reduplication, Word Reduplication and Clause Reduplica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Word Reduplication.The semantic function of Word Reduplication is the adjustment of what is being referred to by the word in terms of size, quantity, frequency, degree and time-duration.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word reduplication in Chinese,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exploring the semantic and grammatical category of Word Reduplication,which,in turn,could form a system of typological significance.§1 词语重叠与“量”范畴1.1 词语重叠重叠是使某语言形式重复出现的语言手段,是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等亚太地区语言中最常见的现象。

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

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

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汉语里特别有趣的重叠现象。

你看啊,像“红红”“白白”“胖胖”这样的词,是不是感觉特别可爱,特别生动?这就是汉语重叠的魅力所在。

从类型学的角度来说,汉语的重叠可不是随便玩玩的。

它有规律,有特点。

比如说,名词重叠,像“家家”“人人”,这表示的是“每一”的意思,是不是很神奇?还有动词重叠,“看看”“想想”,感觉就比单个字更亲切、更缓和。

再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瞧瞧。

咱们在心里对事物有个认知,然后通过重叠来强化或者细化这种认知。

比如说“高高”的山,一重叠,那山在我们心里就更高更雄伟啦。

而且哦,汉语重叠还能传递出感情色彩。

“轻轻”地走,多温柔啊;“狠狠”地打,多凶啊!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汉语重叠现象特别有意思?反正我是越琢磨越觉得好玩,就像一个宝藏,挖不完的惊喜!第二篇朋友们,咱们接着聊汉语重叠现象。

你想啊,平时咱们说话,随口就会冒出些重叠的词。

比如说“宝宝”“狗狗”,是不是听着就特别亲昵?这在类型学里可是有说法的。

像形容词重叠,“好好”“慢慢”,不仅让意思更清楚,还能让语气变得更软和。

就好像是给语言穿上了一件柔软的外套。

从认知语法角度看呢,重叠是咱们大脑的一种聪明的表达方式。

比如看到一朵花很美,说“美美的花”,一下子就在脑子里把那种美放大了,印象更深刻。

还有哦,“哗哗”的流水声,“呼呼”的风声,这种拟声词的重叠,简直就像把声音直接送到你耳边一样,特别逼真。

汉语重叠现象真的是太妙啦!它让咱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趣味和情感。

每次发现新的重叠用法,都像是找到了一个小秘密,开心得不得了!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喜欢汉语里的这些重叠呢?。

现代汉语中哪几类词可以重叠[现代汉语中的重叠分析]

现代汉语中哪几类词可以重叠[现代汉语中的重叠分析]

现代汉语中哪几类词可以重叠[现代汉语中的重叠分析]重叠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手段,而同时又是汉语的一大特色。

从形式与意义对应的角度来说,现代汉语各类词发生重叠之后,应该在表意功能上有着相同或者相近之处。

这种相近之处,按照语言的相似性,我们可以推论重叠式一般应该表示某种增量。

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推论是否能够成立?一现代汉语重叠在表意上有着相同或者相近之处首先,在语用上。

各种重叠都表现出一定的委婉语气,比起单用或者同义代换词要更加带有主观性和叙述性,显得更容易接受,更加亲切。

其次,形容词动词重叠表示朝着原词本身的意义向积极方向发展,不用于否定句;量词本身并没有倾向,重叠可以用于否定句,否定的意味更加强烈。

也就是说,三种词重叠之后都表示一种肯定本身词义的意味。

第三,除了前面说到的朝着词义本身的积极方向发展,笔者还认为重叠之后应该表现出在程度上的深化。

除了动词不是这样的,形容词、量词、副词都有这个倾向。

为什么到了最为关键的表意功能层面上,动词和其他词类出现了分歧?从语法的三个平面角度来说,我们似乎可以解释道:尽管动词在表意功能上没有表现出增量,但是在语用层面上这个增量已经表现出来了。

所以可以认为是在三个平面内部互动的结果。

然而语用有着两面性,当我们说亲密程度增加,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拘谨程度的降低。

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在语用层面上实际上也是有着减少的呢?事实上,动词在这一点上的不同是可以得到解释的,我们的推论也没有问题。

下面我们从解释动词的这一点不同入手,来探讨一下现代汉语重叠式产生和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

二现代汉语重叠式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规律首先,为什么会发生重叠?考察上,古汉语重叠的情况基本发生在形容词之中,动词较少,名词最少。

而这些重叠又大多发生在诗歌之中。

据统计,《诗经》305篇诗歌有200多篇使用了叠字。

而在《尚书》和《左传》中,除去诗化的语言(例如臣下使用一些华美的语言对君主进行讽谏)几乎没有出现叠字的情况。

汉语名词重叠构形分析

汉语名词重叠构形分析

汉语名词重叠构形分析
中文名词重叠构形是指在构词或表达意思的过程中,将两个或多个名词彼此重叠一起组合
而成的一种语言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很多常见名词重叠构形用于表达比较抽象
或综合性较强的概念,并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特质。

例如,大学中常见的名词“学院”和“楼”,在构造中组合了宿舍楼、教学楼、学术楼等学院,就形成了“学院楼”的重叠构形,即表达出两个概念的统一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叠构造的名词也有很多,如《颐和园》中的“游园余趣”、“门前梧桐花”等,即游玩的余趣、梧桐花的绿叶及花朵等,都是重叠构形的名词,代表了游览节日的景
色以及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名词重叠构形表达出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之间的差异,其中结构规
范化和构词技巧逐步得到发展,把古老文化融入当代语言中,同时也受到当代文化的激励。

因此,中文名词重叠构形在传统文化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名词和量词重叠的认知解释

名词和量词重叠的认知解释

瞄 。实 际 上 , “ 遍 指 、逐 一 的 意义 ”派 生 于 量 词 重 叠 的顺 序 扫 瞄 。在 例 ( 3 )中 , “ 眼 前 ”表 示 扫 瞄 的范 围 ,说 话人 用 “ 一排
村 头 ”的 视 角 ,在 洋细 的粒 度 上 扫 瞄 “ 眼 客 观主 义 的语 义学 认 为语 言 的意 义对 应 于表 达式 成真 的 条件 排 ”指 示 听 话人 从 “ 或 表达 式 与客 观世 界 中实 体 的对应 。而兴 起 于上 个世 纪 八十 年代 前 ” 的每一 排楼 房 。 “ 一排 排 ”含 有说 话人 让 听话 人一 排接 一排 的 认知 语义 学 认为 客观 主义 的语义 观 忽视 了人 的认 知 作用 。语 言 看下 去 的意义 。

语 言 学研 究 ・
大 众 文 艺
名词 和量词重叠 的认知解释
王 佳 慧 董 成如 ( 苏 州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
摘 要 :名 词和 量 词 重叠 的认 知 意义 是顺 序 扫描 。通 过使 用重 体 扫描— — 在粗 略 的层 次上 陈述 或 突显 事件 : “ 我们 班 上 ”的所 叠,说话人 指示或引领 听话人 在一定范围 内,按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 有 人都 争 当先进 ,挑选 其 中的任 何一位 都具 有争 当先进 特 点 。
关键 词 : 重 叠 ; 名 词 ; 量词 ; 生动 性
中, “ 我 的家 乡 ”是扫 瞄 的范 围 , ( 2 a )和 ( 2 b )都是 指称 同一 本 文为2 0 1 6 年苏 州大学大学生创新项 目 ( 编号2 0 1 6 x j O 0 7 )的研 客观现 象 ,但 ( 2 a )中 的 “ 山 山水 水 ”具 有顺 序扫 瞄 的意 义——
( 3 )来 到村 头 ,望着 眼 前 一排 排 楼 房 ,他 们惊 呆 了:这 里 的变 化真 大 。

普通话叠音式名词与儿语重叠式的关系

普通话叠音式名词与儿语重叠式的关系

普通话叠音式名词与儿语重叠式的关系中文是一个充满韵味和多样性的语言,其中有许多独特的发音规律和语言现象。

在普通话中,叠音式名词和儿语重叠式是常见的两种语言现象,它们有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本文将从叠音式名词和儿语重叠式两个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叠音式名词和儿语重叠式都是普通话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叠音式名词是指同一个音节重复出现两次的名词。

“嘟嘟车”、“巴士士”等。

这种叠音式的名词在口语中特别常见,给人一种可爱和生动的感觉。

儿语重叠式是指在一个词的末尾加上“儿”字的表达方式,例如“小狗狗”、“鸟儿”等。

儿语重叠式也是普通话中常见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在儿童和女性之间的交流中更加常见。

叠音式名词和儿语重叠式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共同点和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通过重复或重叠同一个音节或字来表达某种意义。

它们都存在一定的口语化和非正式化的特点。

叠音式名词和儿语重叠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日常口语中使用的,而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很少出现。

它们都具有增加语言表达力和韵味的功能。

通过使用叠音式名词和儿语重叠式,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使人们对词语更加留下深刻的印象。

叠音式名词和儿语重叠式也有一些区别和差异。

叠音式名词更多地出现在名词中,而儿语重叠式则可以出现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中。

“小狗狗”、“跑步儿”、“快乐乐”等。

叠音式名词更强调音节的重复,而儿语重叠式则更强调“儿”字的添加。

“嘟嘟车”、“小狗狗”。

叠音式名词更多地给人一种可爱和活泼的感觉,而儿语重叠式更多地给人一种亲切和温和的感觉。

汉语重叠研究综述

汉语重叠研究综述

汉语重叠研究综述本文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等词类的重叠形式、语法功能和意义、专书方言研究等方面,描述概括汉语重叠的研究概况,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标签:汉语重叠研究综述一、引言(一)研究概况汉语重叠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下面通过两个表格宏观介绍一下重叠的研究概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21世纪以来,汉语重叠研究的重点为动、形两大词类以及各重叠现象的综合研究,动、形之外的词类研究仍然比较少。

从纵向看,近十几年来汉语重叠研究主要集中在共时平面上,尤其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共时研究上,而历时研究、汉外对比研究的论文成果不太丰富。

(二)重叠的分类现代汉语重叠分为完全、不完全重叠,构词、构形重叠,变形、不变形重叠等。

此外,还有一些不同的分类情况:朱德熙(1982)提出了顺向、逆向重叠,李宇明(1996)提出非词重叠、词语重叠、语句重复等,孙景涛(2008)将重叠分为双向重叠、裂变重叠。

刘丹青(2012)区分重叠为原生重叠与次生重叠。

一般认为,刘丹青(2012)的分类对了解重叠的来源及其形态本质、语法意义等具有创新性。

二、各词类的重叠研究(一)动词重叠1.演变历程何融(1962)提出: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使用动词重叠的情况。

据考证,汉朝出现了极少数的动词重叠使用情况,动词重叠真正产生在唐宋时期,但此时也仅单音节动词可重叠。

在明清时期,动词重叠开始具有调量的语法意义,并从此开始逐步的过渡到现代汉语中进行使用。

汉语重叠的格式和语法意义基本固定是在五四时期的白话文運动时。

关于动词重叠的形式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以下观点:(1)仅限于AA式,包括ABAB式。

代表人物有:李人鉴(1964)。

不少语法教科书都持这一观点。

(2)包括AA、A一A 、A了A、A了一A四式。

代表人物有:范方莲(1964)、刘月(1984)、房玉清(1992)等。

(3)除了AA、A一A 、A了A、A了一A的四种形式外,还包含A着A 着和AABB。

汉语名词重叠研究的类型学视角

汉语名词重叠研究的类型学视角

汉语名词重叠研究的类型学视角
张则顺
【期刊名称】《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31)003
【摘要】在汉语普通话中,名词的重叠仅限于一些亲属称谓词和兼属量词的名词,而在很多方言中,名词重叠的现象非常普遍.名词重叠现象也广泛见于日语、印尼语等其他语言.从类型学和方言类型学的角度讨论汉语名词重叠的语法意义,表现形式﹑以及这些重叠形式的地域分布.
【总页数】3页(P198-200)
【作者】张则顺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
【相关文献】
1.认知视角下的汉语名词重叠典型例探究 [J], 陈凯敏
2.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形容词构形重叠探析 [J], 黄福艳
3.对外汉语教学中名词重叠课堂练习策略研究 [J], 姜腊梅
4.汉语方言名词重叠研究综述 [J], 黄国赐
5.汉语名词重叠及其空间性特征研究 [J], 宋聚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李姣①(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提要本文旨在研究学术界颇有争议的名词重叠这一语言现象,并对之进行更加全面深刻的阐释与分析。

通过辩证地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大量现代汉语中的语言实例,确定了将名词重叠的形式、表义功能、诱因、基式与重叠式的语法功能比较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作为重点,并进行详实的论述,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在文章的结尾,本文提出了名词重叠在现代汉语中的广泛应用与重要地位这一崭新的问题,以待后来者在这个领域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名词重叠表义功能诱因语法功能一、重叠的类型(一)重叠的概念按照世界上语言的形态类型划分,汉语属于孤立语。

因此,一般认为汉语没有词形变化,需要借助一些构词手段或构形手段来产生新词,或使旧词产生新的语法意义,从而增加新的相应的语法功能。

重叠就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布隆姆菲尔德(Bloomfield)(1933)在其代表作《语言论》(《Language》)中提到:“重叠可以将它看作一种变化,也可以看作一种语缀,在于它没有固定的形式。

它采取它所附着的形式,或者这形式的一个部分。

仅仅重复一个语素,不是必然构成重叠。

只有一个重复(或部分重叠)经常联系一种语法功能的时候,它才是重叠②。

”(二)名词重叠的形式具有重叠能力的名词不多,根据初步归纳,名词的重叠形式可总结为以下四种:1.表亲属称谓的名词例如: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妹妹、哥哥、姥姥、舅舅、婶婶、姑姑、伯伯、爹爹、姨姨、叔叔、爷爷、奶奶等。

①李姣,女,河南新乡人,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本文由本科毕业论文修改而成,在此特别感谢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于秒老师。

②布隆姆菲尔德(Bloomfield)(1933)《语言论》,(《Language》)[1] 第105-106页这类名词重叠后多为AA式。

未成年人常常将这些亲属称谓的名词重叠后使用,表示亲昵、撒娇等特殊情感,但成年人则往往不用。

2.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例如:家家、人人、年年、月月、天天、事事、处处、时时、岁岁、村村、县县、乡乡等。

这类名词重叠后多为AA式。

重叠后表示逐指义,分别为“每一家、每人、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件事、每处、每时、每岁、每一个村、每一个县、每一个乡”等义。

3.出现在儿语中的名词例如:鞋鞋、树树、猫猫、狗狗、药药、饭饭、水水、书书、孩孩、豆豆、包包、猪猪、桌桌、瓜瓜、果果等。

这类名词重叠后多为AA式。

表示亲切、喜爱、细小之意,但不带“每一”之意。

这类名词本不具备重叠能力,只能在儿语中可以临时使用重叠成分。

4.固定的AABB式的名词重叠例如:世世代代、祖祖辈辈、朝朝暮暮、口口声声、风风雨雨、婆婆妈妈、疙疙瘩瘩、风风火火、角角落落、星星点点、层层叠叠、点点滴滴、坑坑洼洼、边边角角、疙疙瘩瘩、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形形色色、斑斑点点、字字句句等。

这类名词重叠多为固定结构,整体表意。

其中,AABB式的名词重叠是最普遍、最复杂的形式,由于数量较多,因此较之前面三类,它表达了更为复杂的语法意义:(1)表示“每一”。

如:家家户户、时时刻刻、字字句句、分分秒秒(2)表示“泛指”。

如:瓶瓶罐罐、汤汤水水、针针线线、坑坑洼洼(3)表示“夹杂”。

如:花花草草、老老少少、山山水水、是是非非(4)表示“相继”。

如: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生世世、子子孙孙(5)表示“遍布”。

如: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角角落落、前前后后(6)表示“描写”。

如:风风火火、婆婆妈妈、星星点点、形形色色在这个问题上,沈清淮(1998)则持不同分类方法。

他将AABB式的名词重叠分为单音方位名词、单音时间名词和具体事物名词等。

同时,他认为名词重叠之后或强调事物的“普遍性”,如“日日夜夜、家家户户”;或强调事物的“总括性”,如“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或强调事物的“代表性”,如“盆盆罐罐、针针线线”;或强调事物的“间杂性”,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强调事物的“比喻性”,如“沟沟坎坎、疙疙瘩瘩”等。

这些分类标准虽然莫衷一是,但是见仁见智、各有千秋。

二、名词重叠充当语法手段的情况(一)语法手段的涵义“语法手段”指的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标志或物质手段。

任何语法单位都具有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是意形统一体,一定的语法意义一定由相应的语法形式来表达,相似的,一定的语法形式也一定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③。

语法手段是语法范畴有关语法形式方面的最共同、最概括的“类”。

在人类语言中,常见的语法手段有以下八种:内部屈折、附加、重叠、重音、语序、异根、辅助词(虚词)、语调等。

我们通常把“内部屈折、附加、重叠、重音、异根”称为“综合性手段”,把“语序、语调”称为“分析性手段”。

而“辅助词(虚词)”的归属情况则要视不同语言的具体情况而定④。

“重叠”作为一种语法手段,指的是通过词根或整个词语的重叠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方法,是汉藏语系诸语言中较为常见的语法手段。

其中,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重叠形式是最常见的。

(二)名词重叠的语义表达实词的意义一般由概念意义与色彩意义两个语义层组成。

概念意义是实词的核心意义,色彩意义是附着于概念意义之上的意义。

名词是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的一类词,往往给人一种形态感,但是这种形态感并不突出,如果不加以强调,一般并不会引起重视。

而重叠了的名词则正是某种程度上对名词概念意义的扩大,是对名词色彩意义的一种强调。

具体来讲,重叠对名词的语义造成的影响分为以下两种:1.重叠后名词的意义空间扩大这种类型的名词重叠使用相当普遍,它的表达功能在于扩大名词所指称事物的意义空间,使原词具有“泛指”或“逐指”的意义。

例如:人人都说江南好。

(《边疆处处赛江南》歌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春节到,春节到,家家户户放鞭炮。

物物各自异, 种种在其中。

(《孔雀东南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办的事,事事都有解不开的情缘。

以上各例中,“人人”是“每个人、所有人”的意思,“家家户户”是“每家每户”之意,“事事”取“每件事”之意,“物物”是“每一物件”的意思。

重叠后韵律和谐,形式上又极为简洁,正契合了汉语的特点。

又如:这几天,元茂屯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周立波《暴风骤雨》)其中,“男男女女”是泛指“许多的男的和女的”,“老老少少”是泛指“许多老人和孩子”的意思。

以上是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在日常语言环境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一车车救援物资,一顶顶救命帐篷,一批批志愿者,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此刻我们只有一个名字‘中国人’”。

其中,“一车车、一顶顶、一批批”在重叠之前都指得是单数意义“一车、一顶、一批”,而重叠后却表示泛指,极言数量之多。

由此可见,意义空间扩大是重叠对名词造成的影响之一。

2.重叠后名词的形象色彩突出重叠式的名词与基式的名词相比,其形象色彩更加饱满鲜明。

例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③陆仁昌(1995)语法范畴·语法手段·语法体系——对汉语语法民族特点的思考《六安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第6页④陆仁昌(1995)语法范畴·语法手段·语法体系——对汉语语法民族特点的思考《六安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第9页其中,“田田”是“平展的铺在水面上的样子”之意,“亭亭”是“像亭子般端庄婀娜”之意。

又如以下成语:堂堂正正、井井有条、拳拳服膺、鼎鼎大名等,通过对“堂、井、拳、鼎”等名词进行重叠加工,而使得整个成语意义饱满,富有感染力,从而突出了成语的形象色彩。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为什么有的名词能够重叠、哪些名词可以重叠。

三、名词重叠的诱因及自由度(一)名词重叠的诱因大多数学者认为,名词是不能重叠的,然而现代汉语中却有如此众多的名词重叠现象,原因莫衷一是。

众所周知,语言系统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系统。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重叠现象势必会对名词这种原本并不具备重叠能力的词类产生影响。

日积月累,名词就会沾染上这种语法手段,并且由初始之时的极个别,逐渐发展到了现在的一大批、具有多样化形式的重叠形式。

如:AA式、ABB式、AABB式等等。

比如现代英语中,后缀“-ed”置于动词后可表示“过去时”的语法意义,多数动词由现在时变为过去时都采取这种构形手段,但是仍有少部分的动词除外,譬如:be动词、fly、run、can等等,它们采用异根法表示新的语法意义。

又如后缀“-s、-es”置于名词后可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大多数名词都遵循此法则,少数名词如:foot、sheep等分别采用内部屈折法和零形式来表示同一种语法意义。

这种词类内部变化形式不一致的现象,就是起源于语言发展的类推机制。

“-ed、-s、-es”等强势构形手段在英语的发展中逐步取得压倒性优势,终将会取代其他特殊形态一统天下。

不同语言之间,虽然使用群体、结构类型、内部构造、语法系统、语音体系、词汇系统会有巨大差异,但是作为人类在社会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定会具有某些相同的特点,英语语言中的类推机制同样适用于现代汉语。

起初,汉语中词语多是两个都有意义的词根构成,发展到现在,“词根+词缀”这种构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如:“-化、-性、-族”等词缀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流行于青年人的口中,并具有相当强的能产性。

如今,“全球化、一体化、区域化、老龄化、月光族、啃老族、草莓族”等词已经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由以上现象得出,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一些语法手段的消亡与出现,强化与弱化都是由规律可循的。

那么,名词重叠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在汉语语法系统中逐步扩大其影响力,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它的出现是据以何种原因,下文我们将从其中的一个方面切入来加以讨论。

(二)名词重叠的自由度“名词重叠的自由度与生命度有关”⑤。

生命度是从生物学角度对名词性成分进行的分类,它的基本公式是:人类>动物>无生命物。

如今,生命度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一个概念。

具体到名词重叠,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有生命名词的重叠⑤张伯江(1994) 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1994 年第4 期.这类名词除非在儿语中,否则一般无重叠形式,只有少数表泛指的人物名词可以重叠。

例如:人—人人男女—男男女女老少—老老少少子孙—子子孙孙君臣—君君臣臣2.无生命名词的重叠这类名词的重叠频率很高,例如:(1)表时间:世代—世世代代时刻—时时刻刻日夜—日日夜夜分秒—分分秒秒年岁—年年岁岁(2)表地点:家—家家处—处处村—村村山—山山(3)表方位:里外—里里外外上下—上上下下前后—前前后后左右—左左右右(4)表工具:针线—针针线线瓶罐—瓶瓶罐罐桌椅—桌桌椅椅(5)抽象名词:恩怨—恩恩怨怨是非—是是非非疙瘩—疙疙瘩瘩由以上比较可初步得出名词重叠自由度的公式:①无生命的名词>有生命的名词②具体名词>抽象名词下面,从理论上论证:名词的语法特征与空间特征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