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的简介(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PPT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ppt课件

学习目标
能概述什么是网络课程 概括出网络课程区别传统课程的特点 区别出三种类型的网络课程 【重点】目前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 【难点】网络课程的特点及类型
网络课程的概念
什么是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概念
网络课程 是基于网络的教育课程。 网络课程 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 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根据 教学目标 组织 教学内容 + 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教学策略
网络课程的现状
网络是如何发展的?
网络课程的现状
通过网页给学习者提供教学材料和有关资 料,及网络资源教育链接。
除可在网上提供学习资料外,还要求学习者 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网上联系和测 量进行异步双向交流。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可采用网上交谈室、电 话会议、视频会议或MUDS系统进行同步双向 交流。
网络课程的现状
目前网络课 程存在哪些问题?
网络课程的现状
网络课程涉及网络基础设施、计算机和互联网技 术、教学观念、教师素质、人员沟通、开发成本 等诸多因素。
1
2
3
4
网络课程的现状
5 6 7 8
9
网络课程的特点
目前的网络 课程有哪些特点?
网络课程的特点
1 2 3 4
5
网络课程的类型
程的类型
网络课程的类型
总而言之:
+ +
有机 结合
网络课程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才能更好地实现网络课程体系的目标
谢谢观赏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PPT教学课件

布过程与效果 6、创建FTP服务器,实现文件的上传与下载的实现过程
与效果
2020/12/10
7
六、设计成绩评定
设计成绩是依据学生在设计中的表现和设计成果综合评定,包 括:
2020/12/10
5
三、设计要求
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说 明书、设计成果和设计心得五个部分,具体要求 见设计报告模板。
2020/12/10
6
四、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规范
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除 了在封面应有题目、班级、姓名、学号和课程设计日 期、地点以外,其正文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2020/12/10
1
一、课程设计目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课程 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 深对OSI七层模型、TCP/IP模型的各层功能和 设计思想的理解,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 技术,特别是网络规划、设计和IP地址的分配,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020/12/10
2
二、课程设计内容
1、以淮海工学院本部校园为背景,设计一个校园网方案。
淮海工学院的本部分为办公区、教学区和生活区三部分。 现假设:办公区中各楼宇名为:教务处楼,党政办公楼, 图书馆,计算机楼、讲堂楼、机械楼、土木楼、海洋学院 楼、艺术学院楼、教学主楼,文通楼等,生活区中有学生 公寓区和教师住宅区及各食堂。假设使用预留的 INTERNET地址,试根据本部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和管理需 求、各建筑物的地理分布、确定信息点个数及信息点分布, 设计出本部的校园网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学院网管中心的 位置,确定拓扑方案,进行IP地址规划,完成设备选型, 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配置 与价格,并分别给出其价格的出处(如网站等),基本确 定方案的预算。
计算机网络课程简介.ppt

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分组的概念如下图所示。通 常我们将欲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message)。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 等长数据段,例如,每个数据段为1024 bit。在每一个数 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 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packet)。分组又称为“包”, 而分组的首部也可称为“包头”。
电话机的不同连接方法
电路交换式意图
发展第二阶段: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1964年提出了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的概念。网络 中传送的信息被划分成分组(packet) ,称为分组交换网, 于 1969 年 12 月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局 (DARPA) 的资助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远程分组交换的 ARPANET ,标志着我们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兴起。也是 Internet的前身。该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
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的优点
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从单主机到分组交换
第三阶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形成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随着 ARPANET 的建立,各个国家甚至大公司都建立了 自己的网络,这些网络体系结构各不相同。如日本 DECNet 等。这些网络其体系结构都不相同,协议也不 一致。不同体系结构的产品难以实现互连;为网络的 互联、互通带来困难。 80 年代开始,人们着手寻找统一网络结构和协议的途径。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下属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 TC97 为研究网络的标准化成立了一个分委员 会。 1984 年正式颁布了OSI/RM“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 考模型” 。这里的“开放系统”是指对当时各个封闭 的网络系统而言,它可以和任何其它遵守模型的系统 通信。模型分为7个层次,故又称为OSI7层模型。
《慕课与网络课程》课件

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学习体 验
云计算技术:实现大规模在线学习 平台的稳定运行
习效果
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互动性: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资源丰富: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个性化学习: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提高学习效率
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通常由知名大学 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视频、音频、 文本等。
混合式学习:结 合线上和线下学 习,满足不同学 生的学习需求和 习惯
课程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元,涵 盖多个学科领域,满足学生多 样化需求
慕课与网络课程将更加注重学 科交叉和跨界融合,打破传统 学科界限
课程形式将更加灵活多样,包 括在线直播、录播、互动讨论
等多种形式
课程评价将更加注重过程性评 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
● a. 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无法直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 b. 学习效果难以保证:需要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 ● c. 网络问题:可能会受到网络不稳定、网络延迟等问题的影响 ● d. 课程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筛选优质的课程
优点:可以自主选择课程, 满足个性化需求
优点:可以反复观看,便于 复习和巩固
网络课程:学习者主要与教育机构的教 师和助教进行交流,互动性相对较弱。
慕课:自主学习,灵活安排时间,不受地域限制 网络课程:实时互动,有老师指导,需要固定时间上课 慕课:适合自学能力强,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 网络课程:适合需要老师指导,需要固定时间上课的学生
网络课程设计

一、什么是网络课程1、目前有关网络课程的几种定义第一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课程,即在因特网上通过WWW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从学习的工具、手段来定义);第二种定义:“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的课程”(从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来定义);第三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所涉及的三种特征来定义);第四种定义:“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从学习过程的特征来定义)上述四种关于网络课程的定义都有各自的根据,也有其合理性,在目前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应用范围;但是由于它们都是只考虑网络课程某一方面的特征,所以又都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2、比较全面的网络课程定义“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教学内容包含教学资源,所以网络课程通常应当包括教学资源在内(至少应当包括部分教学资源);只涉及教材本身的网络课程不是理想的(至少是不完整的)网络课程。
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例如分工或并行运作的需要)有时也把教学资源独立出来,甚至将它与网络课程并列——称作“网络课程与网络资源开发”。
不过,这时应当特别注意:这种区分只是开发的需要,而网络课程原本是应当把网络资源包括在内的。
(摘自《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作者:何克抗)二、网络课程中的素材资源组织1、按照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标注属性2、按资源库系统的标准格式,进行整理,批量录入到资源管理系统中3、将资源属性定义成XML标记规范,在常态的网页中,标注属性三、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1、确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出学科的内容、体系和范围,它规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的实质性内容,是编写网络课程的直依据,也是检查网络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
网络课程开发与制作手册

网络课程开发与制作手册第1章网络课程概述 (4)1.1 网络课程的发展背景 (4)1.2 网络课程的优势与挑战 (4)1.3 网络课程类型及适用场景 (4)第2章课程目标与定位 (5)2.1 确定课程目标 (5)2.2 分析目标学员 (5)2.3 课程定位与市场调研 (6)第3章课程内容设计 (6)3.1 教学大纲编写 (6)3.1.1 确定教学目标 (6)3.1.2 划分教学内容 (6)3.1.3 选择教学方法 (6)3.1.4 制定评估方案 (6)3.2 知识点梳理与组织 (6)3.2.1 知识点提取 (7)3.2.2 知识点分类 (7)3.2.3 知识点组织 (7)3.3 课程模块设计 (7)3.3.1 模块划分 (7)3.3.2 模块内容设计 (7)3.3.3 模块教学方法选择 (7)3.3.4 模块评估设计 (7)第4章教学方法与策略 (7)4.1 常见教学方法介绍 (7)4.1.1 讲授法 (7)4.1.2 案例分析法 (8)4.1.3 互动教学法 (8)4.1.4 实践操作法 (8)4.1.5 自主学习法 (8)4.2 网络课程教学策略选择 (8)4.2.1 定制化教学策略 (8)4.2.2 混合式教学策略 (8)4.2.3 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8)4.2.4 游戏化教学策略 (8)4.3 教学活动设计 (8)4.3.1 课堂讨论 (9)4.3.2 小组合作 (9)4.3.3 实践操作 (9)4.3.4 在线测试 (9)4.3.5 拓展阅读 (9)第5章网络课程技术标准与规范 (9)5.1 课程技术标准概述 (9)5.2 课程制作流程与规范 (9)5.2.1 课程内容制作 (9)5.2.2 教学设计 (9)5.2.3 技术实现 (10)5.2.4 交互功能 (10)5.2.5 适应性 (10)5.3 课程质量评价标准 (10)第6章多媒体素材制作与处理 (10)6.1 文本素材制作 (10)6.1.1 文本素材类型 (10)6.1.2 文本素材制作要求 (11)6.1.3 文本素材制作步骤 (11)6.2 图像素材制作与处理 (11)6.2.1 图片素材类型 (11)6.2.2 图片素材制作要求 (11)6.2.3 图片素材制作与处理步骤 (11)6.3 音频与视频素材制作 (12)6.3.1 音频素材类型 (12)6.3.2 视频素材类型 (12)6.3.3 音频与视频素材制作要求 (12)6.3.4 音频与视频素材制作步骤 (12)第7章网络课程界面设计 (12)7.1 界面设计原则与风格 (12)7.1.1 一致性原则 (13)7.1.2 简洁性原则 (13)7.1.3 可用性原则 (13)7.1.4 适应性原则 (13)7.1.5 美观性原则 (13)7.1.6 风格定位 (13)7.2 交互设计 (13)7.2.1 互动性原则 (13)7.2.2 反馈机制 (13)7.2.3 交互逻辑 (13)7.2.4 动画与过渡 (13)7.3 课程导航与布局 (13)7.3.1 导航设计 (14)7.3.2 布局设计 (14)第8章课程开发团队建设与管理 (14)8.1 团队角色与职责划分 (14)8.1.1 项目经理 (14)8.1.2 课程专家 (14)8.1.4 美术设计 (15)8.2 团队协作与沟通 (15)8.2.1 建立明确的沟通渠道 (15)8.2.2 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 (15)8.2.3 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15)8.3 课程开发进度管理 (16)8.3.1 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 (16)8.3.2 监控项目进度 (16)8.3.3 跟踪任务完成情况 (16)第9章网络课程测试与优化 (16)9.1 课程测试方法与步骤 (16)9.1.1 测试方法 (16)9.1.2 测试步骤 (17)9.2 用户体验评估 (17)9.2.1 界面设计 (17)9.2.2 课程内容 (17)9.2.3 交互设计 (17)9.2.4 学习支持 (17)9.3 课程优化与迭代 (17)9.3.1 内容优化 (17)9.3.2 设计优化 (18)9.3.3 功能优化 (18)9.3.4 教学策略优化 (18)第10章课程推广与运营 (18)10.1 课程推广策略 (18)10.1.1 定位目标受众 (18)10.1.2 制定推广计划 (18)10.1.3 合作与联盟 (18)10.1.4 内容营销 (18)10.1.5 优惠政策与活动 (18)10.2 网络课程营销手段 (18)10.2.1 搜索引擎优化(SEO) (19)10.2.2 社交媒体营销 (19)10.2.3 网络广告 (19)10.2.4 邮件营销 (19)10.2.5 口碑营销 (19)10.3 课程运营与维护 (19)10.3.1 课程内容更新 (19)10.3.2 学员服务与支持 (19)10.3.3 学员反馈与评价 (19)10.3.4 数据分析与优化 (19)10.3.5 品牌建设与传播 (19)第1章网络课程概述1.1 网络课程的发展背景网络课程的诞生与发展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紧密相关。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嘉应学院 杨丽媛 yangliyuan66@ 2013年11月
知识点
1.网络课程的概念、构成
2.网络课程的功能
3.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流程 5.优秀网络课程的案例介绍
第一节 网络课程的基本概念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网络 教学的基本单元,因此网络课程设计、开发质 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网络教育的质量,乃至教 育信息化的进程。 网络课程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网络教育资源,集 成了各种素材类资源的优势,是目前最为普遍 的网络教育资源。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按照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模型,要明确界 定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知识点要达到的目标。我们之 所以选择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结果作为依据是因为:加涅 的学习结果分类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在对学习 结果进行划分时,不仅考虑了结果的可测量性,同时也阐 明了每类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条件及其相互间的层次关 系,因此,除了能对学习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价之外,还有 助于指导实际教学。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的关系
一句话: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 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建设、一流教 学管理、一流机制建设等特点的,满足国家评审 指标的,可示范应用的网络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精品课程网站,是真正 可以应用于网络辅助学习的,能够通过应用而持 续更新,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精品课程。
《教育技术学导论》黄荣怀 北京师范大学
/details/coursewares?uuid=919c6cf7-11a4-1000-ad1fc45160fc642e&courseID=B070055&resourceType=courseware
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网络课程设计研究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网络课程的定义、特点和设计原则,掌握网络课程设计的流程和步骤,熟悉常用的网络课程设计工具和技术。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独立完成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具备一定的网络课程评价和修改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
教学大纲按照网络课程设计的流程进行,包括网络课程的需求分析、内容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和评价设计等环节。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网络课程设计概述:介绍网络课程的定义、特点和设计原则。
2.网络课程需求分析:学习如何分析学习者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3.网络课程内容设计:学习如何设计学习材料、活动和评估方式。
4.网络课程界面设计:学习如何设计美观、易用的界面。
5.网络课程交互设计:学习如何设计有效的交互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
6.网络课程评价设计:学习如何评价网络课程的效果和质量。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1.讲授法:教师讲解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享经验和见解。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网络课程设计案例,学习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4.实验法: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提供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学习,多媒体资料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实验设备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网络课程设计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网络课程设计书籍,供学生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教学内容。
网络课程设计方案

网络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理解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 使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识别常见网络风险;3. 帮助学生掌握网络搜索、信息筛选和评估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工具进行高效学习的能力;2. 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尊重网络知识产权;2.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养成保护个人隐私的习惯;3. 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发展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网络知识,提高网络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对网络充满好奇,但网络安全意识较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定义、功能、分类;网络拓扑结构;TCP/IP协议。
2.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常见网络攻击手段及防范措施;个人信息保护。
3. 网络搜索技巧:关键词选择;搜索引擎使用方法;信息筛选与评估。
4. 网络工具应用:网络学习工具;在线协作平台;电子邮件使用。
5. 网络道德与法律:网络道德规范;网络知识产权;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网络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第二课时: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与防范措施第三课时:网络搜索技巧与信息筛选评估第四课时:网络工具应用与团队协作第五课时:网络道德与法律教育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一章 网络与通信基础第三章 网络安全与法律法规第四章 网络信息搜索与处理第五章 网络应用与网络道德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网络知识,提高网络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实际。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系统讲解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安全、网络道德与法律等内容,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第二章)

又称为不完整的问题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
© 2008 洪留荣
Page 2.15
第2章
2.1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3)、问题的设计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设计
第一个阶段: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多个问题。 第二个阶段:通过一系列的准则对问题进行筛选和修改。
第三个阶段:确定问题解决的成果和完成标准。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
© 2008 洪留荣
Page 2.2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
学习者 需 求 分 析 行为目标
工作岗位
课程专家
目 标 确 定
生成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
混合式学习
自主学习
课 程 实 施
评价和修改
内 容 设 计
改编-新编
学术-绩效 机构-学习者 模块化设计 学习者 内容组织结构
Page 2.3
教学设计 技术合成 媒体开发 技 术 开 发 教学 活动 设计 学习 环境 设计 需 求 分 析
分数
4-5分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
© 2008 洪留荣
Page 2.23
整体评分规则(仅作为样例)
水平5(5分):优秀的表现: 依靠广泛的知识证据来解释其预测的合理性,如物质科学:蒸发、凝结、能的转化、
质量守恒;生命科学: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疾病、植物与昆虫;地球科学:土
壤类型、水的循环、物质循环等。辩护有很强的推理过程,在逻辑上相互衔接且中间 没有漏洞的一连串陈述 水平4(4分):较好的表现: 能侧重某一方面的知识证据解释其预测的合理性,没有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辩护有推理过程,感觉一般。 水平3(3分):基本达到任务的要求: 依靠一定的知识证据来解释其预测的合理性,较符合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 但不够全面,并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辩护有推理过程,但存在一定的漏洞 水平2(2分):完成任务水平较低: 仅凭生活经验作出预测,没有知识证据支持,水平明显低于初三学生的知识 水平。辩护材料过于简单。 水平1(1分):没有达到任务的要求:
《远程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收稿 日期 :2006-09-18 作者 简 介 :焦道 利 (1976一),男 ,安 徽 砀 山人 ,助 教 ,主 要 从 事 现 代教 育技 术教 学 与研 览 。
维普资讯
2 育学》网络课程 的设计与开发
(二 )课程教 学 目标 分析 《远程 教育 学 》网络 课程 是教 育 技术 学专 业核 心课程 之一 ,是一 门理论 性 和实 践性 很强 的课 程 。 本 网络课程 以掌 握 远程 教育 学 的基 本 概 念 、理 论 和基本 规 律 ,熟悉 远程教 育 的教 学模 式 、系统 结构 和学 习支持 系统 为课 程 的知 识 目标 ;以 掌 握远 程 教育的教学设计 ,网络课 程的设计 、开发 ,媒体资 源 的开 发 、运 用 为课程 的能力 目标 ;以通 过 网上 自 主探究 、协作 学 习 等活 动 发 展 自身 的合 作 精 神 和 创 新意 识 ,充 分发 挥学生 的认 知灵 活性 、体现 学生 主体地 位 的新 理 念为课程 的情感 目标 。 (三 )课程 内容分析 及组 织 本 网络课 程 以陈丽 教 授 编 著 的《远 程 教 育 学 基 础 》为基 础 ,参 考 了丁 兴 富 教 授 编 著 的《远 程 教 育 学 》、杨改 学教 授主编 的《现代 远程 教育 》以及 相 关 网络 资源 。根 据认知 灵活性 理 论提 出的随机 通 达 教学 ,我们 对课 程 内容 进行 了重 新整 合 ,增强 案 例 、设 计 专题 活 动 ,构 建非 线 性 的 网络 学 习 情境 。 课 程 内容整合 为 七个 学 习模 块 :远 程 教 育 的发 展 之 路 ;基 本理 论 和规 律 ;教 师 和 学生 ;教 学 和学 习 支 持 系统 ;质 量保 证 体 系 ;教 学设 计 与 课 程 开发 ; 媒 体与资 源[3]。在 网络 课程 内容 的组织 上充 分 体 现 网络 多媒体 传 递教 学 信 息 的 优 势 ,灵 活 地 对 问 题 进行表 征 ,构 建 课 程 的 网状 知 识 结 构 以便 于 学 生 自主探 究与 协作 活动 。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方案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课程的架构与组成要素。
2. 学生能够掌握网络课程开发流程,了解不同阶段的关键任务与注意事项。
3. 学生能够了解网络课程的评价标准,明确优秀网络课程的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网络课程设计方法,独立设计并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网络课程。
2. 学生能够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有效地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
3. 学生能够运用评价工具,对网络课程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树立为提升教育质量贡献力量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网络课程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网络课程设计原理- 网络课程概述- 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与原则- 网络课程的类型与结构2. 网络课程开发流程- 需求分析- 课程目标制定- 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策略选择- 界面设计与制作- 测试与评价3. 网络课程评价与优化- 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与工具- 优化策略与措施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网络课程设计实例分析- 学生分组设计与开发实践- 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网络课程设计原理第二周:网络课程开发流程第三周:网络课程评价与优化第四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网络课程概述与设计原理第二章:网络课程的开发流程与方法第三章:网络课程评价与优化策略第四章:网络课程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教学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讲解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策略
4
网络课程的现状
网络是如何发展的?
5
网络课程的现状
通过网页给学习者提供教学材料和有关资 料,及网络资源教育链接。
除可在网上提供学习资料外,还要求学习者 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网上联系和测 量进行异步双向交流。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可采用网上交谈室、电 话会议、视频会议或MUDS系统进行同步双向 交流。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网络课程的简介
1
学习目标
能概述什么是网络课程 概括出网络课程区别传统课程的特点 区别出三种类型的网络课程 【重点】目前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 【难点】网络课程的特点及类型
2
网络课程的概念
什么是网络课程?
3
网络课程的概念
网络课程 是基于网络的教育课程。 网络课程 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 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6
网络课程的现状
目前网络课 程存在哪些问题?
7
网络课程的现状
网络课程涉及网络基础设施、计算机和互联网技 术、教学观念、教师素质、人员沟通、开发成本 等诸多因素。
12Βιβλιοθήκη 3 48网络课程的现状
5 6 7 8
9
9
网络课程的特点
目前的网络 课程有哪些特点?
10
网络课程的特点
1 2 3 4
5
11
网络课程的类型
你知道哪些课程网络类型?
12
网络课程的类型
网络课程的类型
13
网络课程的类型
总而言之:
+ +
有机 结合
网络课程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才能更好地实现网络课程体系的目标
17
谢谢观赏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