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比较优势与我国出口商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TC7)的出口增长较快,1998 年占出口额的 30.8%,然后这个比例不断攀升,从 2002 年开始
至 2008 年,超过 40%以上。杂项制品(SITC8,主要包括家具、旅行用品、鞋类、精密仪器等)的增
长速度出现下降的趋势,1992-1993 年占出口总额的 50%以上,1994-1999 年占 40%左右,2000-2003
26
商品出口的高速增长,是 80 年代以来带动发达国家整体出口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1]。我国这类产 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1998-2001 年占总出口贸易额的 40%以上,2002 开始就超过了 50%,2005 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达到 4000 多亿美元,在世界机电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达到 8%。④ 2006 年机电产品出口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德国和美国。2008 年出口额达到 8229.3 亿美元, 占 60.8%。⑤2009 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超过德国,名列全球首位。
7,129.6
93.56
2006
529.3
5.46
9,161.5
94.54
2007
615.5
5.05
11,564.7
94.95
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商务统计,http://www.mofcom.gov.cn/。
出口总值
1487.0 1510.4 1827.0 1837.6 1949.3 2492.1 2661.5 3255.6 4384.0 5,933.70 7,620.00 9,690.70 12,180.10
4.57
8229.3
57.52
4156.1
29.0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9)、uncomtrade数据库、中国科技统计,http://www.sts.org.cn/.
④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⑤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综合司相关数据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相关年份数据整理而得(2000-2007)。 ⑥数据来源:根据 uncomtrade 数据库整理计算而得。 ⑦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整理计算而得。 ⑧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网站相关年份数据。
可见,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生产率的上升,纺织品在中国出口中的 比重开始逐渐下降,但在 2009 年仍高达 10.1%,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纺织品的国际市场竞争 激烈、需求弹性小,而我国纺织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那么高,容易引起贸易条件恶化和贸易摩擦。
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998 年开始,我国技术出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年同比增长保持在 20%以上,1999 年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突破了 200 亿美元的大关,2004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首次实现贸易顺差。到了 2008 年更是到达了 4156.2 亿美元,同比增长 49.4%的顶峰,2009 年虽然出现负增长,出口额也达到 3769.1 亿美元⑧。从其重要性来看,高新 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占商品总出口额的百分比从 2001 年的 17.5%上升到 2008 年的 29.1%;其出口额 占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从 2001 年的 19.4%,上升到 2008 年的 30.8%。(见表 2)
年份
初级产品 出口总额
初级产品 占出口总值 %
工业制品 出口总额
工业制品 占出口总值%
1995
214.1
14.40
1272.9
85.60
1996
219.2
14.51
1291.2
85.49
1997
239.3
13.10
1587.7
86.90
1998
206.0
11.21
1631.6
88.79
1999
199.3
1653.6
27.87
2005
7619.5
410.5
5.39
4267.3
56.00
2182.5
28.64
2006
9689.4
486.8
5.02
5494.0
56.70
2814.5
29.05
2007
12177.8
559.7
4.60
7011.7
57.58
3478.2
28.56
2008
14306.9
653.7
10.22
1750.0
89.78
2000
254.6
10.22
2237.5
89.78
2001
263.5
9.90
2398.0
90.10
2002
284.8
8.75
2970.8
91.25
2003
348.0
7.94
4036.0
92.06
2004
405.5
6.83
5,528.2
93.17
2005
490.4
6.44
二、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与出口产品
(一)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国资源的丰裕程度决定其生产结构和行业的竞争力,也就直接影响到 其国际分工状况,因此就构成该国产业相对竞争力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的富裕程度决定一国外 贸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国际分工状况。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且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从而使劳动密集 型产品在世界占优势地位。从产业结构的国际地位来看,中国还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底端,其产 业结构必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特点是产品的技术含量少、产业的附加值低。 具体到工业产业,我国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不 拥有核心技术、关键部件高度依赖其他国家,产品的附加价值一直难以提高。这些问题造成了我 国工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弱,出口产品自然就缺乏竞争力。 (二)国际分工与知识密集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 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迅速,但其贸易分工形态主要是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这说明我 国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参与了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分工,但在分工层次结构上仅处于加工制造环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主要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不具有技术优势 。 [2] 机电产品的 情况也一样,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仍占主导地位,在绝大多数归入“高新技术机电产品” 统计的出口产品中,我国并未掌握其中的核心技术。 从贸易方式来看,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都是以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装配贸 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为主,产品核心技术和销售服务渠道都是外国的。另外,机电产品、高新技 术类产品能保持较大的进口规模和增长速度,一方面是因为工业品需求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则来 自加工后再出口的需求。2010 年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口占中国进口机电产品贸易的 43.3%[3]。 从出口的企业性质来看,三资企业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最大。2008 年三资企业的出 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达到约 88%,而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却不足 8%。⑨ 在机电产品方面,2006 年外 资企业所占比例高达进出口总额的 75.1%。这说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量迅速增长的主导原因是外 商直接投资强大的拉动作用,而本土企业自主出口能力并不强。 中国出口的大部分知识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是为其他国家代加工的产品,这是发达 国家高技术产业转移的结果。因此,传统的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仍然是促进我国这两大产品出口 扩张的根本原因。这种以外资为主体、以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的产品出口,同样也不利于这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科技水平以及科技产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和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这是该行业出口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发展势头 是与 1999 年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分不开的,从此,我国高新技术的出口开始进入迅速发展 时期,从而使得我国该行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快速提升。
中国外贸出口已经从改革开放前期主要依靠出口初级产品,进口生产资料的模式,逐步转向 制造业内部的行业之间的资源转移,通过一般加工产品的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实现资源 从一般加工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这种转变符合我国产业升级的趋势,即以高新技术为 主导的趋势(见表 1)。
表1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趋势(单位:亿美元,%)
25
术等优势转变的发展取向和趋势。 (一)我国主要出口产品构成 联合国颁布的《国际贸易标准》将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通常以工业制成品
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出口商结构是否合理。1985 年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出口 额占当年商品出口总额的 54.2%,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当年商品出口总额的 45.8%。1990 年,工 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初级产品的比重。此后一直是工业制成品比重大于初级产品比 重,从 1990 年开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一直达 70%以上② ,至此,中国的外贸出口产品结构 已经顺利地完成升级,工业制成品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到了 2007 年,初级产品进一步下降到 出口总额的 5.05%,工业制成品上升到 94.95%。这种转变显示了中国产品的外贸竞争力已经得到 大大的提高,而正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趋势使我国的外贸出口迅速增长。
(二)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
1.工业成品出口总趋势。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中,二十世纪 80 年代到 1997 年,国际标准产
业分类第 6 类(SITC6),这类商品是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包括纺织品、钢铁制品及金属制品,都
保持在 21%以上,这表明,这段时期中国依赖资源性产品的出口。1993 年开始,机械及运输设备
一、我国出口产品现状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成熟,外贸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加入 WTO 后, 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的扩大,我国出口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力资源优势。随着改革 开放的深入发展,积极扩大对外贸易以及引进外资,中国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具有向资本、技
收稿日期:2010-08-01 作者简介:蒋浩(1966- ),男,福建泉州市人,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中国对外 贸易。 ①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综合司相关数据,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相关年份数据整理而得 (2000-2007)。
2010 年第 5 期 (总第 118 期)
经济论坛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Financial Administrators
传统比较优势与我国出口商品
No.5 2010 Serial No.118
蒋浩
(集美大学 财经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中国制成品出口的结构出现了两个矛盾的,但又是很明显的趋势,即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
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将在国际上长期发挥出其比较优势。究
其原因一方面,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分工起作用,我国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底端,其产业结构必然是以劳动
密集型产业为主;另一方面,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结构上也仅处于加工制造环节,其出口贸易主要
2001
2661.0
168.3
6.32
1187.7
44.63
464.5
17.46
2002
3256.0
205.6
6.32
1570.6
48.24
678.6
20.84
2003
4382.3
269.0
6.14
2273.3
51.88
1103.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5.17
2004
5933.2
334.3
5.63
3233.7
54.50
也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因此,传统的比较优势即使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中仍将继续发挥重要
作用。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要素禀赋理论
中图分类号:F7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68(2010)05-0025-06
2007年在我国外贸产业构成中,占比重最大的依然是第二产业(80.6%),第三产业比重也略有增 长(18.5%),第一产业比重则逐年减少(0.9%)。①可见,第二产业是中国出口的主导力量。因此,要 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扩大外贸出口,这就要求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 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又在于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因此, 对我国出口制成品的研究和探讨,有利于外贸产业更好地把握产业的发展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 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与变化趋势,揭示我国在由要素禀赋理论所决 定的国际产业分工的地位与出口商品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背后的原因等作一个深入的剖析。由于出口 的制成品种类繁多,本文只选取纺织品、机电,也把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作为和分析对象。
表2 三种主要出口商品的出口统计(单位:亿美元,%)
年份 出口总额
纺织品 总额
纺织品 占比
机电产品 总额
机电产品 占比
高新技术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总额
占比
1999
1949.3
130.4
6.69
769.5
39.48
n.a.
n.a.
2000
2492.0
161.3
6.47
1053.0
42.25
n.a.
n.a.
3. 纺 织 品 出 口 。 纺 织 品 属 于 劳 动 密 集 型 的 工 业 制 成 品 , 而 我 国 的 纺 织 品 出 口 比 重 过 高 。 2001-2003 年纺织品占我国所有商品总出口额的 6%以上,2004-2007 年降到 5%左右,而 2008-2009 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中国的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占国内总出口的 10%左右。⑥再看看中 国纺织品在世界的地位。2001 年我国出口 168.25 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额的 11.4%,在 随后的几年中出口额连年上升,2005 年出口额到 410.50 亿美元,占 20.2%,从 2007 年开始,出 口额超过了 500 亿美元,到了 2009 年达 598.24 亿美元,占 32.4%。⑦
27
我国出口产品己经是以制成品出口为主,而且制成品正在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 集型产品转变,出口产品结构已经得到改善。然而,从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看,我国目前的出口 结构仍然是比较低级的,商品结构仍然不合理,中国产业在国际分工结构中,主要还是以垂直分 工为主,水平分工的程度太低,这不利于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总之,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出 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由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可以预计未来的“十 二五”期间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而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将在国际上长期发挥出其 比较优势。
年占 30%左右,而到了 2004-2008 年间就降到 20%左右。机电产品出口,2007 和 2008 的年出口值 分别为 3478.25 亿美元和 4156.11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30%和 30.7%。③
2.机电产品出口。机电产品是工业制成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
②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1985-2007)整理而得。 ③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整理计算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