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 汇总
核医学要点总结
1、放射性核衰变:原子核只有在中子和质子的数目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时才稳定。
当原子核中质子数过多或过少,或者中子数过少或过多,原子核便不稳定。
这时的原子核就会自发地放出射线,转变成另一种核素,同时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
这个过程称~或蜕变(简称核衰变)。
2、核衰变的类型:(1)α衰变:不稳定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α粒子而变成另一个核素的过程称~ (2)β—衰变:放射性核素的核内放射出β—粒子的衰变。
(3)β+衰变(正电子衰变):β+衰变主要发生在中子相对不足的核素。
可以看做是β—衰变相反的过程,即核中一个质子转化为中子,同时释出一个正电子及一个中微子,故核子总数也不变,原子序数减少1而原子质量数不变。
(4)电子俘获衰变:(5)γ衰变:即γ跃迁/同质异能跃迁,原子核从激发态回复到基态,通过发射γ光子释放过剩能量的过程。
3、韧致辐射:快速电子通过物质时,在原子核电场作用下,急剧减低速度,电子的一部分货全部动能转化为连续能量的X射线发射出来,称~。
韧致辐射释放的能量与所通过介质的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带电粒子的质量成反比,并且随带电粒子的能量增大而增大。
4、电离辐射的作用机制:(1)电离辐射的原发作用:①直接作用:指放射线直接作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使其发生电离、激发或化学键的断裂而造成分子结构和性质的改变,从而引起功能和代谢的障碍。
②间接作用:指放射线作用于体液中的水分子,引起水分子的电离和激发,形成化学性质活泼的产物——自由基,继而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引起损伤。
(2)电离辐射的继发作用:5、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1)时间防护:缩短受照时间,时间与剂量成正比。
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辐射场逗留。
(2)距离防护: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距离与剂量成反比。
(3)屏蔽保护:人与源之间设置防护屏障。
根据辐射源种类,采用不同的屏蔽材料。
6、γ闪烁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注入人体的放射性核素发射出γ射线,经过准直器准直进入NaI晶体,使晶体分子受激发产生荧光光子,后入射到光电倍增管,通过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光电倍增管有多个联极可以倍增光电子,光电子聚集在阳极产生电位差,随之阳极电压又恢复到原来水平,不断重复形成一系列脉冲讯号经前置器放大,再经计算机处理还原成图像或数据。
核医学汇总
核医学汇总1、核医学的定义: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或生物制品进行疾病诊治和生物医学研究。
在反映脏器或组织的血流、受体密度和活性、代谢、功能变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核医学的分类: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3、实验核医学:利用核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物质变化规律,其内容主要包括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
4、临床核医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和治疗两部分组成。
5、临床核医学分类: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6、诊断核医学:包括以脏器显像和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体内(in vivo)诊断法和以体外放射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体外(in vitro)诊断法。
7、治疗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高度集中照射治疗。
8、核医学的特点:1、安全、无创2、分子功能现象3、超敏感和特异性强4、定量分析5、同时提供形态解剖和功能代谢信息。
9、分子功能影像: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是现代医学影像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显像原理与X线、B超、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核磁共振(MR)等检查截然不同,它通过探测接收并记录引入体内靶组织或器官的放射性示踪物发射的γ射线,并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这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10、锝-99m(99mTc)特点:核性能优良,为纯γ光子发射体,能量140keV,T1/2为6.02h,99mT c是现象检查中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11、氟[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131I是治疗甲状腺疾病最常用的放射性药物12、放射核素发生器是从长半衰期的核素(称为母体)中分离短半衰期的核素(称为子体)的装置。
核医学重点汇总
核医学重点、难点汇总一、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主要特点的是:1.灵敏度高;2.方法相对简便、准确性较好;3.合乎生理条件;4.定性、定量与定位研究相结合二、核医学分子影像研究内容:1、代谢显像:葡萄糖、氨基酸代谢显像2、受体显像:受体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些能与生物活性物质(例如药物、神经递质、激素和抗体等)相互作用的生物大分子。
而受体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某些配体能与靶组织中某些高亲和力的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通过显像仪器显示其功能与分布的技术。
受体显像也包括放射性核素标记多肽药物显像,如111In-奥曲肽显像等。
受体显像主要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断及神经内分泌瘤的诊断等。
3、放射免疫显像:将放射性核素标记某些特定的单克隆抗体,注入体后能够特异的与相应的靶抗原结合使其显影。
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
4、反义显像与报告基因显像:反义寡核苷酸、DNA、RNA5、细胞凋亡显像:磷脂蛋白结核显像6、乏氧代谢现象:卤素标记的硝基咪唑衍生物和非硝基咪唑衍生物(2~6为特异性结合)三、显像类型:1. 静态显像:指采集某一观察面在一定时间内的总放射性分布图像。
多用于小器官显像和粗略观察某器官的形态、位置、大小及放射性分布、占位性病变的分析。
如:甲状腺显像、肋腺显像、脑、肺、心、肝、盆腔、脾、肾的静态平面显像、胃肠道出血定位、美克尔憩室、淋巴结、移植器官、胰腺、肾上腺、睾丸、前列腺等脏器的显像等,因为其方法简便,适用范围较广泛。
2. 动态显像:指对某器官的某一观察面进行连续分时采集,获得不同时间的动态平面图像,这些图像可以提供不同时间的感兴趣区(ROI)信息,还可以电影显示靶器官活动情况。
由于引入了“时间-放射活性曲线”的,概念非常适用于脏器功能判断。
如:甲状腺、脑、心、肝、肾、胃排空、骨摄取、肝胆等的功能指标。
将动态显像与静态显像联合进行,先进行动态显像获得局部灌注和血池影像,间隔一定的时间后再进行静态显像,称为多相显像。
核医学重点归纳
核医学重点归纳核医学是一门结合核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的学科,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其产生的辐射,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对核医学的重要概念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1. 核医学概述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包括核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治疗两个方面。
核医学影像学主要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过程及其特征辐射来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功能和代谢信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核医学治疗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殊性质和作用机制,直接作用于人体,治疗某些疾病。
2. 核医学影像学2.1 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和制备核医学影像学中,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关键。
常用的同位素有技99mTc、201Tl、131I等。
制备这些同位素通常需要一个核反应堆作为能源供应的源泉。
2.2 核医学影像设备核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
SPECT技术使用单个探测器在360度旋转的过程中记录放射性同位素的发射。
PET技术则利用正电子发射的特性来观察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
2.3 核医学影像的分类核医学影像可分为核素显像和功能代谢显像。
核素显像是通过观察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部分布情况,来获得器官形态的影像。
功能代谢显像则是通过观察人体器官的代谢情况,来评估其功能状态。
2.4 核医学临床应用核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骨科疾病等。
核医学影像可以提供关于病变的位置、大小、代谢活性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为医生制定诊断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3. 核医学治疗3.1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核医学治疗主要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来实现。
这些同位素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在体内靶向作用于病变部位,杀死或抑制异常细胞的生长。
3.2 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方法。
通过口服放射性碘同位素,碘同位素会富集在甲状腺组织中,辐射杀死异常细胞,从而治疗甲状腺癌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核医学检验项目
核医学检验项目甲状腺激素指标
甲状腺激素(TSH)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甲状腺素(T4)
游离三点甲状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
肿瘤标志物
CA199肝胆胰(CA199)
甲胎蛋白AFP(AFP)
癌胚抗原CEA(CEA)
铁蛋白FET(FER)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CA211肺相关抗原
CA125卵巢
CA153乳腺
CA242消化道、胃
其他
叶酸(FOL)
VB12(VB)
甲状旁腺激素(PTH)血、尿
胰岛素(INS)
C—肽(C—P)
地戈辛(DigX)
性激素
血管肾素(AI)
血管紧张素(AII)
醛固酮(Ald)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栓素B2(TXB2)
6—酮前列腺素(6—K)内皮素(ET)
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
核医学总结汇总
一、核医学基础知识同位素:同一元素中,有些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则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如上例各种碘互为碘的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如果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但是核的能级状态不同,那么它们互为同质异能素。
核素:把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核能级处于同一状态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核衰变:放射性核素发生核内结构或能级的变化,同时自发地放出而变为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而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过程为“核衰变”。
1、5种衰变方式: α、β─、β╋、k、γα衰变:AZX--A-4Z-2Y+42He+Qα粒子特性:←α粒子实质上是He原子核,←α衰变发生在原子序数大于82的重元素核素←α粒子的速度约为光速的1/10,即2万km/s,2s绕地球1周。
←在空气中的射程约为3-8cm,在水中或机体内为0.06-0.16mm。
←因其质量大,射程短,穿透力弱,一张纸即可阻挡←但α粒子的电离能力很强。
β衰变:←核衰变时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轨道电子的衰变。
←β衰变后核素的原子序数可增加或减少但质量数不变。
←分β-衰变、β+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类型。
←β粒子的速度为20万km/s。
β-粒子的特性:←β-粒子实质是负电子;←衰变后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加1。
←能量分布具有连续能谱,穿透力比a粒子大←电离能量比a粒子弱,能被铝和机体吸收,←β-粒子在软组织中的射程为厘米水平。
β+粒子的特性:←β+粒子实质是正电子;←衰变后子核质量数不变,但质子数减1.←β+也为连续能谱;←天然核素不发生β+衰变,只有人工核素才发生。
电子俘获(electron capture,EC):核衰变时原子核从内层轨道(K)俘获一个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化为一个中子。
它是核内中子数相对不足所致。
γ衰变:核素由激发态向基态或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γ射线的过程也称为γ跃迁(γtransition);γ衰变后子核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均不变,只是能量改变。
γ射线特性:←γ射线为光子流,不带电,穿透力强,电离能力弱;←γ射线在真空中速度为30万km/s。
医学核医学知识点
医学核医学知识点1. 介绍医学核医学是一门应用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学科,通过注射放射性物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发出的射线进行成像和诊断。
它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计划的确定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医学核医学知识点。
2.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一种具有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常用于核医学成像。
例如,技技术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碘-131、锝-99m、氟-18等。
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方式不同,用于检查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3.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是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单个光子来获取图像。
它可以用于诊断心血管疾病、骨骼疾病以及其他一些器官的异常。
SPECT能提供关于组织和器官功能的信息,并对疾病进行评估。
4. 位置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位置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是一种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追踪代谢活性的核医学成像技术。
它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肿瘤、脑血流以及心脏疾病等。
与传统的成像技术相比,PET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病灶定位和代谢活性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5.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除了作为成像工具,放射性同位素也可以用于治疗。
在核医学中,放射性同位素治疗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骨骼疾病和肿瘤治疗等方面。
例如,碘-131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锝-99m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
6. 医学核医学的安全性医学核医学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或治疗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谨慎选择适合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剂量。
医学核医学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7. 未来发展医学核医学在影像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不断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成像设备的应用也不断涌现。
例如,混合成像技术结合了PET和MRI或CT的优势,为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核医学知识总结
核医学知识总结一、核医学基本概念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核技术来研究生物和医学问题的科学。
它涉及到核辐射、放射性核素、核素标记化合物以及相关的仪器和测量技术。
核医学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核辐射与防护核辐射是指原子核在发生衰变时释放出的能量。
核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在核医学中,主要涉及的是电离辐射,它可以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在核医学实践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三、放射性核素与标记化合物放射性核素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元素,它们能够自发地释放出射线。
在核医学中,放射性核素可以用于显像、功能研究、体外分析和治疗等多种应用。
标记化合物是指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到特定的化合物上,使其具有放射性,以便进行测量和分析。
四、核医学成像技术核医学成像技术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通过相应的仪器和测量技术,获得生物体内的图像。
目前常用的核医学成像技术包括SPECT、PET和PET/CT等。
这些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无创、无痛、无损的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核素显像与功能研究核素显像是核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它可以用于显示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利用相应的成像技术,可以获得器官或组织的图像,进而了解其功能状态。
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神经、肿瘤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六、体外分析技术体外分析技术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通过测量其放射性强度,来分析生物体内的成分或生理过程。
体外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定量准确等优点。
常用的体外分析技术包括放射免疫分析、受体结合试验等,它们在临床诊断和科研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七、放射性药物与治疗放射性药物是指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到特定的药物上,使其具有治疗作用。
放射性药物可以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通过射线的作用,破坏病变组织或抑制其生长。
核医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我国核医学分为临床核医学和实验核医学。
核素(nuclide):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能态的一类原子同位素(isotope):是表示核素间相互关系的名称,凡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质子数)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或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isomer):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中子数,处于不同核能态的核素互称为同质异能素。
稳定性核素(stable nuclide):原子核极为稳定而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的变化或者变化的几率极小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的变化,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同时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核衰变(nuclear decay):放射性核素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变为另一种核素的过程,核衰变实质上就是放射性核素趋于稳定的过程衰变类型:α衰变(产生α粒子);β–衰变(产生β¯粒子(电子));β+衰变(正电子衰变)与电子不同的是带有正电荷;电子俘获;γ衰变。
α粒子的电离能力极强,故重点防护内照射。
β-粒子的射程较短,穿透力较弱,而电离能力较强,因此不能用来作显像,但可用作核素内照射治疗。
γ衰变(γdecay):核素由激发态向基态或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发射出γ射线的衰变过程,也称为γ跃迁。
γ衰变只是能量状态改变,γ射线的本质是中性的光子流。
电子俘获衰变:一个质子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
电子俘获时,因核外内层轨道缺少了电子,外层电子跃迁到内层去补充,外层电子比内层电子的能量大,跃迁中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称其为特征x射线,若不放出特征x射线,而把多余的能量传给更外层的电子,使其成为自由电子放出,此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内转换(internal conversation)核素由激发态向基态或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除发射γ射线外也可将多余的能量直接传给核外电子(主要是K层电子),使轨道电子获得足够能量后脱离轨道成为自由电子,此过程称为内转换,这种自由电子叫做内转换电子衰变公式:Nt=No e衰变常数:某种放射性核素的核在单位时间内自发衰变的几率它反映该核素衰变的速度和特性;λ值大衰变快,小则衰变慢,不受任何影响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λ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即单位时间的核衰变次数;A=dN/dt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每秒衰变的原子数,目前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为贝克(Bq),也就是每秒有一个原子衰变,一克的镭放射性活度有3.7×1010Bq。
核医学知识点汇总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绪论+第一章核物理知识1、湮灭辐射:18F、11C、13N、15O等正电子核素在衰变过程中发射(产生)正电子,正电子与原子核周围的轨道电子(负电子)发生结合,同时释放两个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γ光子(511kev),这种现象就叫正电子湮灭辐射现象。
2、物理半衰期(T1/2):指放射性核素数目因衰变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如131碘的半衰期是8.04天。
3、临床核医学:是将核技术应用于临床领域的学科,是用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4、核素:指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特定能态的一类原子。
5、放射性衰变的定义: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的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6、放射性活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原子核的衰变数量:单位为Ci(居里),1Ci=3.7x1010Bq7、放射性核素发射器:从长半衰期的母体分离短半衰期的子体的装置,又称为“母牛”。
8、个人剂量监测仪:是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用来测量个人接受外照射剂量的仪器,射线探测器部分体积较小,可佩戴在身体的适当部位。
9、放射性核素示踪原理:是以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仪器来检测其行踪,借此研究示踪剂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及其变化规律的技术。
10、阳性显像(positive imaging)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增高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由于病灶放射性高于正常脏器、组织,故又称“热区”显像(hot spot imaging)如放射免疫显像、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肝血管瘤血池显像等。
11阴性显像(negative imaging)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减低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正常的脏器、组织因摄取显像剂而显影,其中的病变组织因失去正常功能不能摄取显像剂或摄取减少而呈现放射性缺损或减低,故又称“冷区”显像(cold spot imaging)12放射性药物: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的药物。
核医学重点
1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2核素(nucliide)是指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级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3同位素(isotope)凡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4同质异能素(isomer)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所处的核能状态不同的原子5放射性衰变类型;a衰变;B衰变;正电子衰变;电子俘获;r衰变.6a衰变:放射性核衰变时释放出a射线的衰变;B衰变:原子核释放出B射线而发生的衰变称为B``衰变(B``衰变放射出的射线分为B`` B`+射线);正电子衰变:原子核释放出正电子(B+射线)的衰变方式.7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8核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电子作用,荧光作用,感光作用9放射性探测仪器按探测原理可分为电离探测仪和闪烁探测仪两类10r照相机基本结构:准直器,晶体,光电倍增管,脉冲幅度分析器,信号分析和数据处理系统.11图像融合技术:是将来自相同或不同成像方式的图像进行一定的变化处理,使其之间的空间位置,空间坐标达到匹配的一种技术。
12放射性药物(radio pharmaceutical)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
用于机体内进行医学诊断或治疗的含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或生物制剂。
13放射性药物具有的特点:具有放射性;具有特定的物理半衰期和有效期;计量单位和使用量;脱标及辐射自分解.14放射化学纯度:是指以特定化学形式存在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15化学纯度:是指以特定化学形式存在的某物质的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与放射性无关。
16辐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其传递的能量对机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所造成的形态和(或)功能方面的后果):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17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核医学重点归纳
核医学重点归纳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医学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学科。
除了显像外,核医学还包括器官功能测定、体外分析法和放射性核素治疗等内容。
在核医学中,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的物质。
核素则是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
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而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被称为同位素。
放射性核素是指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
放射性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在放射性衰变中,α衰变是指原子核释放出α粒子,α射线射程短但能量单一,因此对于恶性组织的放射性治疗具有潜在的优势。
β衰变是指原子核释放出β粒子,β射线穿透力弱,但可用于治疗如甲状腺疾病等疾病。
电子俘获是指原子核俘获核外的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
γ衰变则是指原子核能量态高,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发射γ射线,γ射线是高能量的电磁辐射。
放射性衰变的发生是随机的、自发的按一定的速率进行,各种放射性核素都有自己特有的衰变速度。
放射性核素原子随时间而呈指数规律减少,其表达式为:N=Ne-λt,其中N是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λ是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衰变到N的1/2所需的时间。
放射性活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常用单位为Bq。
1Ci等于3.7×10^10Bq,1Bq等于1次×S^-1.比放射性活度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中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常用单位为Bq/kg、Bq/m^3或Bq/l。
电离是指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与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导致电子脱离原子轨道而发生电离激发。
如果核外电子获得的能量不足以使其形成自由电子,只能发生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一、前三章:1、基本概念:①核医学: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②核素nuclide :指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③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核物理特性。
④同质异能素isomer: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处于不同核能状态的原子称为同质异能素。
⑤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简称活度: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的数量。
⑥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
⑦SPECT:即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是利用注入人体内的单光子放射性药物发出的γ射线在计算机辅助下重建影像,构成断层影像。
⑧PET:即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为显像剂,对脏器或组织进行功能、代谢成像的仪器。
⑨小PET:即经济型PET,也叫SPECT_PET_CT,是对SPECT进行稍加工后,使其可行使PET的功能。
⑩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是指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
⑾放射性核素纯度:也称放射性纯度,指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放射性纯度只与其放射性杂质的量有关;⑿放射化学纯度:指以特定化学形式存在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闪烁现象(flarephenomenon):在肿瘤病人放疗或化疗后,临床表现有显着好转,骨影像表现为原有病灶的放射性聚集较治疗前更为明显,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消失或改善,这种现象称为“闪烁”现象。
2、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加速器生产11C、13N 、15O 、18F 、反应堆生产、从裂变产物中提取、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淋洗99mTc 3、核衰变的类型和用途:①α衰变:放射性核衰变时释放出α射线的衰变,射程短,穿透力弱,对局部的电离作用强,因此在放射性核素治疗方面有潜在优势;②β衰变:指原子核释放出β射线的衰变,穿透力弱,可用于治疗;③正电子衰变:原子核释放出正电子(β+射线)的衰变,可用于PET 显像;④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电子俘获导致核结构的改变可能伴随放出多种射线,因此可用于核医学显像、体外分析和放射性核素治疗;⑤γ衰变:原子核从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以发射γ光子的形式释放过剩的能量,这一过程称为…,穿透力强,电离作用小,适合放射性核素显像。
核医学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核医学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名词解释1.核医学: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科目。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但具有不同中子数,在化学元素排在同一位置。
3.核素:是原子核的属性,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核所处的能量状态完全相同的原子集合成为核素。
稳定性核素:原子核中,当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保持一定比例时,核力与斥力平衡不致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变化,这类核素称为稳定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内质子或中子过多,都会使原子核失去稳定性,称为不稳定核素,又称放射性核素。
核衰变:不稳定核素通过自发性内部结构或能态调整使其稳定的过程。
与此同时,它将释放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
4.α衰变:是核衰变时放出α离子的衰变,主要发生在Z>82的核素。
β衰变:是核衰变时释放出β射线或俘获轨道电子的衰变,包括β+衰变,β-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形式。
γ衰变:是指核素由高能态向低能态、或激发态向基态跃迁过程中放射出γ射线或称单光子的衰变。
5.衰变定律:衰变过程中初始母核数的减少遵循指数函数的规律,其表达式为N=No*e^-λt。
6.半衰期(物理半衰期):某一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原有的放射性活度减少至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T1/2。
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次数,国际单位为贝可,定义为每秒发生一次核衰变。
生物半衰期:指进入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活度经由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Tb有效半衰期: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活度由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变双重作用,在体内减少为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Teff7.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8.放射免疫分析法:是建立在放射性分析的高度灵敏性和免疫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的基础上,通过测定放射性标记抗原-抗体复合体的量来计算出待测抗原(样品)的量。
9.热结节:结节部位放射性分布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有时仅结节显影而正常组织不显影,多见于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
核医学整理资料
核素:凡原子核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以及一定能量状态的原子,即称为核素。
同位素:凡同一种元素的核素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而能量状态不同的核素,称为同质异能素。
放射性核素:又称为不稳定核素,是指原子核能自发地产生成分或能级的变化,变成另一种核素,变化时伴有射线的发射。
稳定核素:是指原子核在没有外来因素作用时,不发生核内成分或能级的变化。
放射性衰变:不稳定原子自发地发生核内成分或能级的改变,并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的过程。
α衰变:是放出α粒子的放射性衰变。
β-衰变:中子过剩的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β+衰变:中子数相对不足的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电子俘获衰变:中子相对不足(Z较大时)的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Γ衰变:原子核从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以发射γ光子释放过剩的能量的过程。
半衰期:指某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
有效半衰期:指放射性核素由于生物代谢和放射性衰变的共同作用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用Te表示。
电离:带电粒子使物质的中性原子失去轨道电子而形成离子的过程。
激发:带电粒子使受作用原子轨道电子从内层轨道跃迁到外层轨道的过程。
散射:指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因受到物质原子核库仑电场力的作用而改变其本身运动方向的现象,而作用前后带电粒子的总动能不变。
β射线比α射线更容易出现散射。
韧致辐射:高速电子经过原子核附近时,因受到原子核库仑电场力的作用减速时,其部分或全部动能转化为X射线或γ光子形式的辐射。
湮灭辐射:当β╋粒子穿过物质,丧失动能后与自由电子e结合,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11MeV的γ光子,这种现象称为湮灭辐射。
光电效应:γ光子经过物质时,把全部能量交给轨道电子而释出形成光电子的过程。
康普顿散射:γ光子经过物质时,与一个核外电子发生碰撞,γ光子将部分能量传给该电子,使之以θ角度释出,而本身的运动方向也发生θ角度偏转的过程。
核医学重点总结
第一张绪论核医学概念:利用放射性示踪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研究疾病机制和诊断疾病的学科;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制品进行内照射治疗和近距离治疗的学科。
第二章核医学物理基础、设备和辐射防护衰变类型:α衰变(产生α粒子);β–衰变(产生β¯粒子(电子));β+衰变(正电子衰变)与电子不同的是带有正电荷;电子俘获;γ衰变。
韧致辐射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电场的影响,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变化,能量减低,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辐射出来电子俘获:质子从核外取得电子变为中子。
由于外层电子与内层能量差,形成的新核素的不稳定常产生:特征性X射线-能量转化;俄歇电子:能量使电子脱离轨道。
衰变规律:放射性核素原子数随时间以指数规律减少。
指数衰减规律e-λtN = N(t = 0)时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N0:N: 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λ: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数值越大衰变越快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离作用、激发作用)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辐射防护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总之是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
非随机效应有阈值正相关;随机效应无阈值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基本原则:实践正当化;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制。
外照射防护措施:1.时间2.距离3.屏蔽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对机体变化:按效应出现的对象,分为躯体效应(somatic effect)及遗传效应(genetic effect)。
按效应出现的时间,分为近期效应(short-term effect)及远期效应( long-term effect)。
按效应发生的规律,分为随机效应(stochastic effect)及非随机效应( non-stochastic effect)。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一、前三章:1、基本概念:①核医学: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②核素nuclide:指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③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核物理特性。
④同质异能素isomer: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处于不同核能状态的原子称为同质异能素。
⑤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简称活度: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的数量。
⑥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
⑦SPECT:即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是利用注入人体内的单光子放射性药物发出的γ射线在计算机辅助下重建影像,构成断层影像。
⑧PET:即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为显像剂,对脏器或组织进行功能、代谢成像的仪器。
⑨小PET:即经济型PET,也叫SPECT_PET_CT,是对SPECT 进行稍加工后,使其可行使PET的功能。
⑩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是指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
⑾放射性核素纯度:也称放射性纯度,指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放射性纯度只与其放射性杂质的量有关;⑿放射化学纯度:指以特定化学形式存在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闪烁现象(flarephenomenon):在肿瘤病人放疗或化疗后,临床表现有显着好转,骨影像表现为原有病灶的放射性聚集较治疗前更为明显,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消失或改善,这种现象称为“闪烁”现象。
2、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加速器生产11C、13N、15O、18F、反应堆生产、从裂变产物中提取、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淋洗99mTc3、核衰变的类型和用途:①α衰变:放射性核衰变时释放出α射线的衰变,射程短,穿透力弱,对局部的电离作用强,因此在放射性核素治疗方面有潜在优势;②β衰变:指原子核释放出β射线的衰变,穿透力弱,可用于治疗;③正电子衰变:原子核释放出正电子(β+射线)的衰变,可用于PET 显像;④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电子俘获导致核结构的改变可能伴随放出多种射线,因此可用于核医学显像、体外分析和放射性核素治疗;⑤γ衰变:原子核从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以发射γ光子的形式释放过剩的能量,这一过程称为…,穿透力强,电离作用小,适合放射性核素显像。
核医学考点整理
核医学考点大综合(终结版)名解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所处的核能状态不同的原子称为同质异能素。
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交叉性小脑失联络:一侧大脑皮质局限性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同时对侧小脑韧致辐射: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电场的作用,运动速度和方向突然发生变化,能量的部分或全部以X射线的形式发射出来,这种现象为韧致辐射。
固定性缺损:运动和静息(或延迟)显像都存在分布缺损而没有变化,多见于心肌梗死或疤痕组织。
不可逆性缺损(部分可逆性缺损):负荷显像显示放射性缺损或稀疏,静息影像显示放射性缺损,见于心梗,严重心肌缺血。
可逆性缺损:为负荷显像心肌分布缺损或稀疏、静息或延迟显像填充或“再分布”,可见于心肌缺血。
超级影像Super Bone Scan:全身骨骼放射性异常浓聚且清晰,双肾及膀胱不显影。
是显像剂异常浓聚的特殊表现。
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转移性肿瘤。
早期显像:是将显像剂引入体内2h以内进行显像。
阳性现象: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增高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负荷显像:指受检者在生理活动或药物干预状态下将显像剂引入体内进行影像采集的显像方法,亦称为介入显像。
闪烁现象:骨转移癌患者在给予放射性核素治疗后2-10天,骨痛加剧持续2-4天称为骨痛的闪烁现象或称为反跳痛,常预示有好的疗效。
甲状腺热结节(Thyroid hot node):又称高功能结节,甲状腺结节显像剂分布增高,功能大于正常甲状腺,常见于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或单侧甲状腺缺如。
放射性核素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的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放射性药物: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
核医学体外分析技术:主要是利用放射分析方法或其派生的相关技术在体外进行机体内物质种类和含量的物质测定,主要用来测定血清或其他体液样品内的激素、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浓度,体外分析法的代表是放射免疫分析。
核医学整理
31静态显像:当显像剂在脏器内或病变处的浓度达到高峰且处于较为稳定状态时进行的显像。主要反映脏器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功能等信息。
32动态显像:在显像剂引入体内后,迅速以设定的显像速度动态采集脏器的多帧连续影像或系列影像,称为动态显像。其不仅可以反映脏器的动脉血流灌注和组织内早期血液分布情况,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33阳性显像:又称热区显像,是指显像剂主要被病变组织摄取,而正常的组织一般不摄取或摄取很少,在静态影像上病灶组织的放射比正常组织高而呈热区改变的影响。
34阴性显像:又称冷区显像,是指显像剂主要被有功能组织摄取,而病变组织基本不摄取,在静态影像上表现为正常的组织器官的形态,病灶组织呈放射分布稀疏或缺损改变。
39SPE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是高性能、大视野、多功能的γ照相机和支架旋转装置、计算机和图像重建软件等组成,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数据采集,最后将获得的多幅二维投影图像,利用计算机重建软件显示出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三种断层显像,完成各种脏器的动静态显像。
40内照射: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体,使生物受到来自内部的射线照射称为内照射
1心肌灌注显像显像剂:(1)201Tl的生物学特性类似K+借助心肌细胞上Na+-K+-ATP酶主动转运机制被心肌细胞摄取,因此心肌对201Tl的摄取不仅与局部心肌细胞血流量呈正相关,也是心肌细胞存在完整细胞膜的标志。有再分布显像。(2)99mTc标记化合物:一般稳定存在5小时以上,故无“再分布”
3电离和激发作用是放射性探测和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基础。
第二章核医学仪器
1y相机的机构:准直器、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预放大器、XY位置电路、总和电路、脉冲高度分析器、显示记录器件等。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1. 核医学的基本原理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原子核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质子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
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不稳定,会发出粒子或电磁辐射进行衰变,这种衰变过程是放射性同位素的特征。
核医学主要有三种应用方式:核医学诊断、核医学治疗和分子影像学。
核医学诊断主要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特点,来观察生物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核医学治疗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作用,直接破坏肿瘤细胞或者调节机体的生理代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分子影像学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分子,来研究生物体内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和病理生理学过程。
2. 核医学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碘-131、钴-60、钴-57、镉-109等。
这些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碘-131广泛用于甲状腺诊断和治疗。
在甲状腺诊断中,碘-131被甲状腺摄取,通过放射性衰变产生γ射线,从而实现对甲状腺功能和结构的评估;在甲状腺治疗中,碘-131被甲状腺直接摄取,在体内发射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钴-60是一种常用的放射源,广泛用于放射治疗、癌症治疗等。
钴-57可用于心肌灌注显像,可用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
镉-109可用于骨矿物质密度测定,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3. 核医学的临床应用核医学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核医学可以通过肿瘤的代谢活性和血液灌注情况等特征,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例如,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CT)可以实现对肿瘤的精准定位和评估,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2)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核医学可以通过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脏功能评价等技术,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核医学: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理论和应用方法的学科。
2.临床核医学研究内容:研究生物体代谢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获取疾病现状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信息,实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同位素:某元素的不同原子形式,它们的电荷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
4.核素:指具有确定电荷数和质量数的原子核对应的原子。
5.同质异能素:指质量数和电荷数都相同,而处于不同能级状态的核素。
6.活度: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7.比活度:单位质量物质的放射性活度8.物理半衰期:放射性活度因衰变而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9.有效半减期: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从体内排出和物理半衰期两个因素作用,减少至放射性活度为原来一半所需时间。
10.反射性核素发生器:是一种可定期地从放射性母体核素中分离出放射性子体核素的装置。
其中母体核素的半衰期较长,子体核素的半衰期较短,字体与母体容易达到放射性平衡,故可定期的从该装置中分离出一定量的子体核素来。
11.外照射防护的原则:①辐射实践正当化(由实践获得的净利益远超过付出的代价)②辐射防护最优化③个人剂量当量限值12.放射免疫分析原理?*Ag+Ab↔*Ag-Ab+*Ag Ag+Ab↔Ag-Ab+Ag13.放射免疫分析试剂有哪几种?①特异性抗体(Ab) ②标准品抗原(Ag) ③标记抗原(*Ag)14.放射免疫与免疫放射分析的区别?RIA IMRA RIA IMRA标记物Ag Ab 可测范围负相关正相关原理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应用对象大小分子大分子抗体量限量过量达平衡速度慢快15.质量控制的意义?由于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的体外超微量分析法,极易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使检测结果失真,因此,严格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16.肺通气灌注显像。
1)高度可能性:①大于或等于2个肺段的灌注缺损,肺通气显像与X胸片均未见异常②大于或等于2个亚肺段和1个肺段的灌注缺损,肺通气显像与X胸片均未见异常③≥4个亚肺段灌注缺损,肺通气显像与X胸片均未见明显异常2)中度可能性:①1个亚肺段与通气显像不匹配的肺灌注缺损②肺灌注显像缺损区与X胸片病变范围不相等3)低度可能性:①肺灌注显像是非节段性缺损,其他显像基本匹配②肺灌注显像只有1个独立的小缺损区,其他显像不明显。
17.异常肾图和临床意义?1)持续上升型 a段基本正常,b段持续上升,无下降c段多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和急性肾功能衰竭2)高水平延长型 a段基本正常,b段斜率降低,上升缓慢,近似水平延长线,无明显c 段。
多见于上尿路梗阻伴明显肾盂积水3)阶梯状下降型,a、b段基本正常,c段呈规则或不规则的梯状下降。
见于精神几张所致的上尿路不稳定性4)抛物线型 a段正常或稍低,b段缓慢上升,峰时后延。
c段下降缓慢。
主要见于脱水,肾缺血,肾功能受损和上尿路引流不畅伴轻,中度肾盂积水5)低水平延长型 a段明显降低,而后出现b,c段融合后展的水平延长线,常见于肾脏严重受损,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性尿路梗阻伴功能严重受损者。
6)低水平递降型 a段明显低下,b段不出现并缓慢下降,见于肾脏无功能,肾功能极差,肾缺如或肾切除7)单侧小肾图型较对侧正常肾图明显缩小,其形态正常,a、b、c段都存在。
可见于单侧肾动脉狭窄,先天性小肾和游走肾坐位采集肾图18.甲状腺摄131I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和临床应用?原理:I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
正常甲状腺具有选择性社区和浓缩聚碘的功能,且摄碘速度和数量与甲状腺功能状态有关。
131I与稳定性碘具有相同的生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服用后可被甲状腺上皮细胞迅速摄取,浓聚。
在体外,利用甲状腺功能探测仪探测甲状腺131I发射的γ射线获得不同时间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计数率。
根据甲状腺摄取131I的数量和速度来判定甲状腺功能状态。
结果判定:正常生理状态下,甲状腺摄131I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一般24h达高峰。
一般情况下,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摄131I率高于成人,女性高于男性。
临床应用:1)甲亢131I治疗剂量的计算机疗效预测2)甲状腺毒症的鉴别诊断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辅助诊断5)甲状腺肿19.甲状腺显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原理:正常甲状腺组织具有选择性摄取和浓聚碘的能力,同此将放射性碘引入体内后可被有功能的甲状腺组织所摄取。
在体外通过显像仪进行甲状腺静态显像显示放射性碘的分布情况,现象甲状腺或有功能甲状腺组织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功能状态。
应用:a 观察甲状腺大小、形态和聚体功能状态 b 异位甲状腺的诊断 c 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及性质的判定 d 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或复发灶 e 估算甲状腺腺瘤变量 f 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 g 甲状腺类的辅助诊断20.不同心肌病变显像特征与疗效预测?血流显像代谢显像血运重建放射正常正常正常心肌坏死缺损缺损无改善心肌冬眠缺损正常或增高可恢复正常心肌顿抑正常或增高正常或减低有改善21.冬眠心肌:在长期低血流灌注状态下,心肌通过自身调节使收缩功能减低,减少能量的消耗,以保证心肌存活,防止不可逆性损伤22.抑顿心肌:心肌短暂急性缺血后,心肌细胞虽未发生坏死,但已经引起心肌细胞结构、功能及代谢的改变,处于“昏厥”状态,即使心肌血流得到有效再灌注,仍需数小时,数天乃至数周才能恢复。
23骨显像的原理及应用原理:①骨组织由无机盐和有机盐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晶体,大部分沉积在骨胶质纤维当中,常与组织液中可交换的离子或化合物发生化学吸附与离子交换。
②应用99mTc标记的磷酸盐化合物肘静脉注射,其首先与无机成分发生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然后与有机质结合而沉淀在骨骼内,使骨组织聚集放射性核素而显像。
③骨骼各部分聚集放射性核素的多少与局部的血流灌注量和代谢活性程度有关。
④当骨骼发生局部病理改变时(炎症、肿瘤、骨折、外伤),其血供、代谢、成骨过程均发生相应的改变。
骨显像:相应部位也表现为影像异常。
临床应用1)寻找骨转移灶及转移灶治疗后随访2)临床可以代谢性骨病3)临床怀疑骨折,而x 线片阴性:鉴别陈旧性和近期压缩性骨4)诊断缺血性骨坏死5)早期诊断骨髓炎6)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诊断7)移植骨的检测24.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是诊断骨转移瘤的首选方法。
1、典型影像表现:多发,形态各异,无规律分布的放射性异常浓聚。
2、好发部位:脊柱、肋骨、骨盆、四肢骨近端、胸骨、颅骨。
25.R相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探头,位置电路,能量电路,显示系统,成像装置原理:准直器通过吸收作用,选择性地允许r光子通过,到达晶体,从而按一定规律将放射性核素的分布投射到晶体平面上。
R光子于晶体后产生闪烁荧光,通过光导被各个光电倍增管吸收。
对每一个闪烁,各个光电倍增管接受的闪烁光子的数目距其闪烁中心的距离增加而减少,其输出的电脉冲幅度也因此而不同。
26.PET的原理?在PET中,对射线的限束采用电子准直。
由于湮没辐射产生的两个r光子是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利用这一特性来确定r射线的方向和范围。
符合探测的两个探头成180度排列。
湮没辐射只有在两个探头所形成的立体角内才能被探测到。
在PET探测系统中除了电子准直外,还有符合探测线路。
他要求进入探头的两个r光子同时到达,否则不予接受。
27.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定位机理?1合成代谢2细胞吞噬3循环通路--a流经通道b血液灌流c微血管暂时性栓塞d血池分布4选择性浓聚5选择性排泄6通透弥散7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8特异性结合28.通过甲状腺摄I131功能试验诊断甲亢的标准是什么?1各次摄I131率高于正常值上限2摄I131率高峰前移3.2h与4h摄131I率之比大于0.8或4h与2h之比大于0.8 5凡符合1度+2度或1度+3度两项指标者提示为甲亢29.如何用核医学方法来判断心肌细胞的活力?F18-FDG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是判断心肌活力的金标准,常结合心肌灌注显像共同评价:1,灌注,代谢显像均正常,通常为正常心肌或顿抑心肌2,灌注,显像代谢呈一致性的减低或缺损,即代谢灌注匹配,提示为瘢痕组织3,血流灌注明显降低,而代谢依然存在或摄取相对增多。
及代谢灌注不匹配,是诊断冬眠心肌的标准,提示局部心肌存活检测方法spect pet静息影像负荷影像正常心肌正常正常正常缺血性心肌正常不正常正常坏死心肌不正常不正常不正常冬眠心肌不正常不正常正常30.异味胃粘膜显像原理?胃粘膜异位常发生在回肠部的梅克尔xishi,食管下段以及小肠重复畸形。
无常是正常还是异位的胃粘膜都能够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导致邻近场和食管粘膜溃疡和出血;也能够从血液中摄取99mTcO4-而显影,利用99mTcO4-对异位胃粘膜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称之为异位胃粘膜显像。
31.胃肠道显像原理正常情况下,放射性显像剂进入机体后,腹部可见大血管及血管床丰富的器官显像,如肝、脾、肾等,而胃肠壁含血量较低,基本不显影。
若肠壁出现出血灶时,则显像剂可随血液循环在出血部位不断渗出进入肠道,导致异常的放射性浓聚,当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肠道显像临床意义1大量出血呈团块状2中等量出血呈片状3小量出血呈极小点状32.I131 治疗甲亢(Graves病)的原理甲状腺组织具有高度选择性摄取和浓聚碘的能力,I131 在甲状腺组织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和普通碘一样,能迅速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甲亢时,亢进的甲状腺组织摄取和浓聚I131的能力较强,同时I131衰变放出的B射线在组织内射程短(平均1mm,最长2.2mm),为甲状腺组织吸收,因此I131治疗甲亢时通过I131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使甲状腺组织细胞受到破坏,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3.I131治疗甲亢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病情中等的甲状腺弥散性肿大,年龄>25岁2)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无效、过敏或治疗后复发3)有手术禁忌(糖尿病、心脏病等)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相对适应症:1)伴明显突眼者,在用I131后如能及时纠正甲减的出现,或在联合应用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同时仍可考虑用I131治疗2)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较明显的患者,用I131治疗后心血管症状常随之好转3)青少年及年幼甲亢患者(积极配合者)仍可列入I131治疗的相对适应症禁忌症:1)妊娠期的患者,因I131可直接损伤胎儿2)哺乳期的患者3)严重的肝肾疾病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或其他严重全身疾病者34.131I治疗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所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有残留甲状腺组织,其摄碘率大于1%,甲状腺显像时甲状腺床有残留甲状腺组织显影的患者,均应用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2)DTC患者经手术切除原发灶,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后,复发灶或转移灶不能手术切除,经131I显像显示病灶有131I浓聚,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禁忌症:1)转移灶有手术指证的患者2)转移灶无聚碘功能,用rhTSH激发后病灶仍不摄碘的患者3)WBC低于3.0×10*9/L的患者4)妊娠期妇女,而又不愿意终止妊娠的患者5)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35.各系统显像所用的显像剂:甲状腺:131I神经系统:99mTcO4-双胱乙酯心血管系统:201Tl 99mTc—MIBI泌尿系统:131I-OIH 99mTc-MAG3呼吸系统:99mTc-大颗粒聚合人血清蛋白(MAA)99mTc-人白蛋白微球(HAM)消化系统:99mTc-RBC 99mTc-植酸钠99mTc-O-4骨骼系统:99mTc标记的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肿瘤:99mTc—MIBI 201Tl36.I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原理?书P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