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2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值最小值(1,2课时)(理)
高中数学 第3章 不等式 3.2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讲义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5
学习资料3.2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重点)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1.通过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问题,提升学生的逻辑素养.2.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不等式与最大(小)值阅读教材P90~P91“例2"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当x,y都为正数时,下面的命题成立(1)若x+y=s(和为定值),则当x=y时,积xy取得最大值错误!;(2)若xy=p(积为定值),则当x=y时,和x+y取得最小值2错误!.思考:(1) 函数y=x+错误!的最小值是2吗?[提示]不是,只有当x>0时,才有x+错误!≥2,当x<0时,没有最小值.(2)设a>0,2a+错误!取得最小值时,a的值是什么?[提示]2a+错误!≥2错误!=2错误!,当且仅当2a=错误!,即a=错误!时,取得最小值.1.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函数是()A.y=x+错误!B.y=sin x+错误!(0<x<π)C.y=e x+4e-x D.y=log3x+log x81C[A中x=-1时,y=-5<4,B中y=4时,sin x=2,D中x与1的关系不确定,选C.]2.当x〈0时,x+错误!的最大值为.-6[因为x<0,所以x+错误!=-(-x)+错误!≤-2错误!=-6,当且仅当(-x)=错误!,即x=-3时等号成立.]3.当x∈(0,1)时,x(1-x)的最大值为.错误![因为x∈(0,1),所以1-x>0,故x(1-x)≤错误!错误!=错误!,当x=1-x,即x=错误!时等号成立.]4.若点A(-2,-1)在直线mx+ny+1=0上,其中mn〉0,则错误!+错误!的最小值为.8[由已知点A在直线mx+ny+1=0上所以2m+n=1,所以错误!+错误!=错误!+错误!=4+错误!≥8.]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例1】(1)已知x〉2,则y=x+4x-2的最小值为.(2)若0<x<错误!,则函数y=错误!x(1-2x)的最大值是.(1)6(2)错误![(1)因为x〉2,所以x-2〉0,所以y=x+错误!=x-2+错误!+2≥2错误!+2=6,当且仅当x-2=错误!,即x=4时,等号成立.所以y=x+错误!的最小值为6.(2)因为0〈x<错误!,所以1-2x>0,所以y=错误!x·(1-2x)=错误!×2x×(1-2x)≤错误!错误!2=错误!×错误!=错误!,当且仅当2x=1-2x,即当x=错误!时,y max=错误!.]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各项均为正;二是寻求定值,求和式最小值时应使积为定值,求积式最大值时应使和为定值(恰当变形,合理拆分项或配凑因式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三是考虑等号成立的条件.错误!1.(1)已知t>0,则函数y=错误!的最小值为.(2)设0〈x≤2,则函数ƒ(x)=错误!的最大值为.(1)-2(2)2错误![(1)依题意得y=t+错误!-4≥2错误!-4=-2,等号成立时t=1,即函数y=错误!(t>0)的最小值是-2.(2)因为0<x≤2,所以0〈2x≤4,8-2x≥4>0,故ƒ(x)=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错误!,当且仅当2x=8-2x,即x=2时取等号,所以当x=2时,ƒ(x)=错误!的最大值为2错误!.]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实际应用题【例2】 如图,要设计一张矩形广告牌,该广告牌含有大小相等的左右两个矩形栏目(如图中阴影部分),这两栏的面积之和为18 000 cm 2,四周空白的宽度为10 cm ,两栏之间的中缝空白的宽度为5 cm .怎样确定广告牌的高与宽的尺寸(单位:cm),能使矩形广告牌面积最小?[解] 法一:设矩形广告牌的高为x cm ,宽为y cm,则每栏的高和宽分别为(x -20) cm ,错误!cm ,其中x >20,y >25,则两栏面积之和为2(x -20)×错误!=18 000,由此得y =错误!+25,所以广告牌的面积S =xy =x 错误!=错误!+25x ,整理得S =错误!+25(x -20)+18 500.因为x -20>0,所以S ≥2错误!+18 500=24 500.当且仅当360 000x -20=25(x -20)时等号成立, 此时有(x -20)2=14 400,解得x =140,代入y =错误!+25,得y =175.即当x =140,y =175时,S 取得最小值24 500.故当广告牌的高为140 cm ,宽为175 cm 时,可使矩形广告牌的面积最小.法二:设矩形栏目的高为a cm,宽为b cm ,则ab =9 000,其中a 〉0,b 〉0.易知广告牌的高为(a +20) cm ,宽为(2b +25)cm .广告牌的面积S =(a +20)(2b +25)=2ab +40b +25a +500=18 500+25a +40b ≥18 500+2错误!=24 500,当且仅当25a =40b 时等号成立,此时b =错误!a ,代入ab =9 000得a =120,b =75.即当a =120,b =75时,S 取得最小值24 500.故当广告牌的高为140 cm ,宽为175 cm 时,可使矩形广告牌的面积最小.在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先理解题意,设变量时一般把要求最值的变量定为函数;(2)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值问题;(3)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值;(4)写出正确答案。
2021_2022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不等式3.2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
3.2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学习目标1.理解与两正数和积相关的命题.(数学抽象)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逻辑推理)3.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导思1.如何记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是最大还是最小?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满足什么条件?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大前提条件结论三个注意点x,y均为正数若x+y=s,则当x=y 时积xy取得最大值一正:x,y必须是正数;二定:和“x+y”为定值或积“xy”为定值;三相等:等号是否能够取到若xy=p,则当x=y时和x+y取得最小值2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两个数或代数式的最值时必须注意的三个条件是什么?提示:①x,y必须是正数.②求积xy的最大值时,应看和x+y是否为定值;求和x+y的最小值时,应看积xy是否为定值.③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满足.综上,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1.思维辨析(对的打“√”,错的打“×”)(1)对于任意实数x,y,若x+y=s(和为定值),则当x=y时,积xy取得最大值s2. ( )(2)若两个正数的积是定值p,则这两个正数的和一定有最小值2.( )(3)因为sin x·=1(x∈(0,2π))为定值,所以y=sin x+有最小值. ( )(4)若关于x的不等式(1+k2)x≤k4+4的解集为M,则必有2∈M. ( )提示:(1)×.条件中没有说明x,y∈(0,+∞),故错误.(2)×.等号不一定能取到,故错误.(3)×.sin x可正可负,故不满足两数都为正数,故错误.(4)√.把x=2代入不等式可得(1+k2)×2≤k4+4,即k4-2k2+2≥0,因为k4-2k2+2=+1≥1恒成立,故k4-2k2+2≥0成立.2.若x>0,则x+的最小值为( )A.2B.3C.2D.4【解析】选D.因为x>0,所以x+≥2=4,当且仅当x=,即x=2时等号成立,所以x+的最小值为4.3.(教材二次开发:例题改编)(2020·大连高一检测)设a,b是实数且a+2b=3,则2a+4b的最小值为.【解析】根据题意,有2a+4b≥2=2=2=2=4,当且仅当2a=4b时取最小值4.答案:4关键能力·合作学习类型一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逻辑推理)1.(2020·银川高一检测)已知x>2,y=x+,则y的最小值为( )A.2B.1C.4D.32.已知函数f(x)=x+(x<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f有最小值4B.f有最大值4C.f有最小值-4D.f有最大值-43.函数y=log2(x>1)的最小值为.【解析】1.选C.因为x>2,y=x+,所以y=(x-2)++2≥2+2=4,当且仅当x-2=,即x=3时取等号.2.选D.由题意,因为x<0,可得-x>0,则f(x)=x+=-≤-2=-4,当且仅当-x=,即x=-2时取等号,所以f(x)的最大值为-4.3.因为x++5=(x-1)++6≥2+6=8,所以log2≥3,所以y min=3,当且仅当x-1=,即x=2时,等号成立.答案: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两种形式及相应的策略(1)形式一:积定和最小.当a,b都为正数,且ab为定值时,有a+b≥2(定值),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此时a+b 有最小值,即“积定和最小”.(2)形式二:和定积最大.当a,b都为正数,且a+b为定值时,有ab≤(定值),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此时ab 有最大值,即“和定积最大”.以上两类问题可简称为“积大和小”问题.【补偿训练】已知t>0,则函数y=的最小值为.【解析】y==t+-4≥2-4=-2,当且仅当t=,即t=1或t=-1(舍)时,等号成立,所以y的最小值为-2.答案:-2类型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范围(逻辑推理)角度1 一般求范围问题【典例】已知x>0,y>0,且满足+=2,则8x+y的取值范围是.【思路导引】利用已知条件,使代数式8x+y能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析】因为x>0,y>0,+=2,则+=1,所以8x+y=(8x+y)=5++≥5+2=9.当且仅当=⇒y=4x⇒x=,y=3时,等号成立.所以,8x+y的取值范围是[9,+∞).答案:[9,+∞)已知a,b为正实数,向量m=(a,a-4),向量n=(b,1-b),若m∥n,则a+b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因为m∥n,所以a(1-b)-b(a-4)=0,所以a+4b=2ab,所以+=1,且a,b为正实数,所以a+b==++2+≥2+=,当且仅当=时取“=”.所以a+b的取值范围为.答案:角度2 含参数不等式的求参数问题【典例】不等式|x2-3x|+x2+32≥kx恒成立,则k的取值范围是.【思路导引】先分离参数,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最后得出范围.【解析】当x∈[1,9]时,不等式|x2-3x|+x2+32≥kx等价为≥k,设f(x)=,当1≤x≤3时,f(x)=3+在[1,3]上单减,所以f(x)min=f(3)=,当3<x≤9时,f(x)=2x+-3≥2·-3=13,当且仅当2x=,即x=4时成立,所以f(x)的最小值为13.所以k≤13.综上所述,k的取值范围是(-∞,13].答案:(-∞,13]含有参数的不等式问题解题策略(1)对于求不等式成立时的参数范围问题,在条件简单的情况下把参数分离出来,使不等式一端是参数,另一端是一个区间上具体的函数,这样就把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分离参数后,得出的函数解析式较为复杂,就不要使用分离参数法.(2)一般地,a≥f(x)恒成立时,应有a≥f(x)max,a≤f(x)恒成立时,应有a≤f(x)min.一般地,a≥f(x)能成立时,应有a≥f(x)min,a≤f(x)能成立时,应有a≤f(x)max.1.若2x+2y=1,则x+y的取值范围是( )A.[0,2]B.[-2,0]C.[-2,+∞)D.(-∞,-2]【解析】选D.因为2x+2y ≥2,2x+2y=1,所以2≤1,所以2x+y≤=2-2,所以x+y≤-2,即(x+y)∈(-∞,-2].2.已知a>0,b>0,+=,若不等式2a+b ≥9m恒成立,则实数m的最大值为( )A.8B.7C.6D.5【解析】选C.由已知,可得6=1,所以2a+b=6·(2a+b)=6≥6×(5+4)=54,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9m≤54,即m≤6.类型三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数学建模、数学运算)【典例】某种商品原来每件售价为25元,年销售8万件.(1)据市场调查,若价格每提高1元,销售量将相应减少2 000件,要使销售的总收入不低于原收入,该商品每件定价最多为多少元?(2)为了扩大该商品的影响力,提高年销售量,公司决定明年对该商品进行全面技术革新和营销策略改革,并提高定价到x元.公司拟投入(x2-600)万元作为技改费用,投入50万元作为固定宣传费用,投入x万元作为浮动宣传费用.试问:当该商品明年的销售量a至少应达到多少万件时,才可能使明年的销售收入不低于原收入与总投入之和?并求出此时商品的每件定价. 四步内容理解题意(1)利用总收入≥原收入列关系式求解;(2)销售收入≥原收入+总投入.思路探求(1)设每件定价为t元,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可解决;(2)分离参数求最值即可.续表书写表达(1)设每件定价为t元,依题意,有t≥25×8,整理得t2-65t+1 000≤0,解得25≤t≤40.所以要使销售的总收入不低于原收入,每件定价最多为40元.(2)依题意,x>25时,不等式ax≥25×8+50+(x2-600)+x有解,等价于x>25时,a≥+x+有解.因为+x≥2=10(当且仅当x=30时,等号成立),所以a≥10.2.当该商品明年的销售量a至少达到10.2万件时,才可能使明年的销售收入不低于原收入与总投入之和,此时该商品的每件定价为30元.题后反思正确列出不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的四点(1)先理解题意,设变量时一般把要求最值的变量定为函数;(2)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值问题;(3)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值;(4)写出正确答案.桑基鱼塘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某研究单位打算开发一个桑基鱼塘项目,该项目准备购置一块1 800平方米的矩形地块,中间挖成三个矩形池塘养鱼,挖出的泥土堆在池塘四周形成基围(阴影部分所示)种植桑树,鱼塘周围的基围宽均为2米,如图所示,池塘所占面积为S平方米,其中a∶b=1∶2.(1)试用x,y表示S;(2)若要使S最大,则x,y的值各为多少?【解析】(1)由题可得,xy=1 800,b=2a,则y=a+b+6=3a+6,S=(x-4)a+(x-6)b=(3x-16)a=(3x-16)=1 832-6x-y(x>6,y>6,xy=1 800).(2)S=1 832-6x-y≤1 832-2=1 832-480=1 352,当且仅当6x=y,xy=1 800,即x=40,y=45时,S取得最大值1 352.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若a>0,b>0,且ln(a+b)=0,则+的最小值是( )A. B.1 C.4 D.8【解析】选C.由a>0,b>0,ln(a+b)=0,可得所以+=+=2++≥2+2=4,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为4.2.函数y=3--x(x>0)的最大值为( )A.-1B.1C.-5D.5【解析】选A.因为y=3--x=3-且x>0,故可得y=3-≤3-2=-1.当且仅当x=,即x=2时取得最大值.3.(教材二次开发:习题改编)若直线+=1(a>0,b>0)过点(1,2),则2a+b的最小值为.【解析】因为直线+=1过点(1,2),所以+=1.因为a>0,b>0,所以2a+b=(2a+b)=4++≥4+2=8,当且仅当b=2a时等号成立.答案:84.已知x,y>0且x+y=1,则p=x++y+的最小值为.【解析】x++y+=x++y+=3+≥3+2=5,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答案:5。
高中数学第三章不等式3.3基本不等式3.3.2.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课件北师大版必修5
.
(2)已知x>0,y>0,且2x+3y=1,则xy的最大值为
.
������ ������ 9������ ������
解析 :(1)∵x>0,y>0, + = 1,
������ ������
1
9
∴x+y=
1 ��
������ + ������ = +
������
������
1 1 1
1
1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三 易错辨析 易错点:忽视不等式成立的条件致误
【例 3】 若 x<0,则 x+ 有最
������ 1 1 1 ������ ������ ������
1
值,是
.
错解 ∵x+ ≥2 ������· =2,∴x+ 有最小值 2. 答案 小 2 错因分析 不等式 a+b≥2 ������������成立的条件是 a>0,b>0.错解中忽 视了这个条件,导致出错. 正解 ∵x<0,
6 1 1 2������ +3������ 2 6
1 24
2
= × =
6 4 1 4
1
1
1 24
,
1 6
当且仅当 2x=3y,且 2x+3y=1,即 x= , ������ = 时,等号成立 .
答案:(1)16 (2)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反思由 x+y≥2 ������������(������ > 0, ������ > 0)知,和为定值时,积有最大值; 积为定值时,和有最小值.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33.2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
(2)当 x 0 时, x 0 , y x
1 x
[( x )
1 ( x)
].
由(1)可知 ( x )
1 ( x)
2,
当且仅当 x 1 时等号成立。
所以 [( x)
1
1 x
2
综上可知, y 2
(2)
解法一:设矩形菜园的宽为 x
m,则长为(36-2x)m,其
中 0<x<18,其面积 S=x(36-2x)=
1 2
·2x(36-2x)
≤
1 2
(
2 x 36 2 x 2
)
2
36 8
2
当且仅当 2x=36-2x,即 x=9 时菜园面积最大, 即菜园长为 18m,宽为 9 m 时菜园面积最大为 162 m
2
解
(1)设每间虎笼长为 xm ,宽为 y m ,则由“有可围网长
36m 的材料” ,得 4 x 6 y 36 ,
即
2 x 3 y 18 .
设面积 S xy .
由于
2 x 3 y 2 2 x 3 y 2 6 xy ,
所以 2
6 xy 18 ,得 xy
27 2
10 xy 10 ,即 xy 10 .
当且仅当 2 x 5 y 时,等号成立,因此有
2 x 5 y 20, 2 x 5 y.
解得
x 5, y 2 .
当 x 5, y 2 时, xy 有最大值 10.
这样
u lg x lg y lg( xy ) lg10 1 .
设汽车的年平均费用为 y 万元,则有
10 0.9 x y
《3.2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课件2-优质公开课-北师大必修5精品
忽视基本不等式的条件致误 求函数 y=1-2x-3x的值域. 【错解】 函数可化为 y=1-(2x+x3). ∵2x+x3≥2 2x·3x=2 6.当且仅当 2x=x3, 即 x=±26时取等号. ∴y=1-(2x+3x)≤1-2 6. ∴函数的值域为(-∞,1-2 6].
【错因分析】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忽视了各项 为正的条件.
法二 ∵a+2b=1,∴1=a+2b≥2 a·(2b), 即 ab≤212,∴ab≤18, 当且仅当aa= +22bb=1,即ba==1214时,ab 取得最大值81.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013·临沂高二检测)桑基鱼塘是某地一种独具 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某研究单位打算开发一个桑基鱼 塘项目,该项目准备购置一块 1 800 平方米的矩形地块,中 间挖成三个矩形池塘养鱼,挖出的泥土堆在池塘四周形成基 围(阴影部分所示)种植桑树,池塘周围的基围宽均为 2 米, 如图 3-3-3,设池塘所占总面积为 S 平方米.
2.此类题目在命题时常常把获得“定值”条件设计为一 个难点,它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常用技巧有“拆项”、 “添项”、“凑系数”、“常值代换”等.
已知 x<45,求函数 y=4x-2+4x1-5 的最大值. 【解】 ∵x<54,∴5-4x>0, ∴y=4x-2+4x-1 5=4x-5+4x-1 5+3 =-[(5-4x)+5-14x]+3≤-2+3=1. 当且仅当 5-4x=5-14x即 x=1 时等号成立, ∴当 x=1 时,ymax=1.
∴当车速 v=40 千米/小时时,
车流量最大为 11.1 千辆/小时.
(2)由题意:v2+39v2+0v1 600>10, 整理得 v2-89v+1 600<0, 即(v-25)(v-64)<0,解得 25<v<64. ∴当车辆平均速度大于 25 千米/小时且小于 64 千米/小时 时,车流量超过 10 千辆/小时.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2课时)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2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几何解释、证明方法与应用.2. 内容解析:相等关系、不等关系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构建方程、不等式的基础.基本不等式是一种重要而基本的不等式类型,在中学数学知识体系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的内容.基本不等式与很多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性质相关. 从数与运算的角度,是两个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是两个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因此,不等式中涉及的是代数中的“基本量”和最基本的运算. 从几何图形的角度,“周长相等的矩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等圆中,弦长不大于直径”,等等,都是基本不等式的直观理解.其次,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或推导方法很多,上面的分析也是基本不等式证明方法的来源.利用分析法,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来推导基本不等式;从平面几何图形的角度,借助几何直观,通过数形结合来探究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从函数的角度,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性质来证明基本不等式;等等. 这些方法也是代数证明和推导的典型方法.此外,基本不等式是几何平均数不大于算术平均数的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情形,可以推广至n个正数的几何平均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 基本不等式的代数结构也是数学模型思想的一个范例,借助这个模型可以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同时,在理解和应用基本不等式的过程中涉及变与不变、变量与常量,以及数形结合、数学模型等思想方法. 因此,基本不等式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素养.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几何解释和证明方法,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本单元教学建议课时数:2课时.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基本不等式,发展逻辑推理素养.(2)结合具体实例,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发展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素养.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知道基本不等式的内容,明确基本不等式就是“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基本不等式,能说明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2)能结合具体实例,明确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即“一正、二定、三相等”;能用基本不等式模型识别和理解实际问题,能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或最小值;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基本不等式的作用,提升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由于学生缺少代数式证明的经验,所以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也是学生不容易想到的,需要数形结合地去理解,所以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此外,在利用基本不等式研究最值问题时,学生容易出现忽视使用条件,不验证等号是否成立,甚至出现没有确认和或积为定值就求“最值”等问题,这也是学生思维不够严谨的表现,因此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进行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将其转化为代数表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动态图形,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两种模型.(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基本不等式,发展逻辑推理素养;2.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3.结合具体实例,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发展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素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及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教学难点为: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和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四)教学过程设计1.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导入语:我们知道,乘法公式在代数式的运算中有重要作用.那么,是否也有一些不等式,它们在解决不等式问题时有着与乘法公式类似的作用呢?下面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问题1:提到两个数的乘法,在上一节我们利用完全平方差公式得出了一类重要不等式中含有ab乘法,是什么不等式?2.基本不等式的证明问题2:上节课我们看到,证明不等关系,还可以运用不等式性质,你能否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基本不等式呢?预设方案一:学生根据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用作差比较证明.教师给予肯定,是否还有其它证法?预设方案二:由于没有已知条件,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追问2:上述证明中,每一步推理的依据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分别回答由⑤→④,由④→③,由③→②,由②→①的依据.追问3:上述证明叫做“分析法”.你能归纳一下用分析法证明命题的思路吗?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分析法是一种“执果索因”的证明方法,即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追问4:你能说说分析法的证明格式是怎样的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由于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所以分析法在书写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文字说明:一般每一步的推理都用“要证……只要证……”的格式,当推导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之后,指出“显然×××成立”.追问5: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如果a<0或b<0基本不等式是否成立?师生活动:学生通过证明发现,a,b均为非负数,如果a,b存在负数时,该不等式不成立.教师指出基本不等式的定义要求a,b均为正数.设计意图: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用分析法证明基本不等式,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分析法的证明过程和证明格式,为学生高中阶段的推理和证明提供了更丰富的策略.追问4:通过本例的解答,你能说说满足什么条件的代数式能够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吗?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代数式能转化为两个正数的和或积的形式,它们的和或者积是一个定值,不等式中的等号能取到,通俗的说,就是“一正、二定、三相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所求代数式的形式,判断是否能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问题,同时强调代数式的最值必须是代数式能取到的值,为学生求解代数式的最值问题提供示范.同时,在本题之后,引导学生总结能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代数式满足的条件.例2 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1)如果积xy等于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如果和x+y等于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 .师生活动:师生一起分析后,由学生思考并书写证明过程后展示,师生共同补充完善.追问:通过本题,你能说说用基本不等式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满足“两个正数的积为定值,当这两个数取什么值时,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或者“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当这两个数取什么值时,求它们的积的最大值”的问题,能够用基本不等式解决.设计意图:在例1的基础上,再利用一道例题示范如何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问题,同时借此题的题干指出用基本不等式能够解决的两类问题,为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了条件.(五)目标检测设计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及运用“分析法”证明问题的能力.第二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中最值问题.(二)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生活中的最值问题,发展数学建模素养;2.理解基本不等式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基本不等式的模型思想解决生活中的最值问题.教学难点: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引入问题1:基本不等式的内容是什么?它有何作用?如何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需要注意什么?师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梳理上节课的知识,教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帮助.特别是强调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即两个变量均为正数是前提,发现“定值”是关键,验证等号成立是求最值的必要条件,即运用“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方法可以解决最值问题.2.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生活问题导入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最值问题,也就是最优化的问题,特别能体现数学应用价值.基本不等式是求最值的工具,特别是对求代数式的最值问题有重要的意义.问题2:(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m2的矩形菜园,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篱笆的长度是多少?(2)用一段长为36 m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追问1:前面我们总结了能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的两类最值问题,本例的两个问题分别属于哪类问题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属于。
§3 3.2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不等式定理来讨论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基本不等式定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2.例题讲解:例1 已知x ,y 都是正数,求证:(1)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2P ;(2)如果和x +y 是定值S ,那么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14S 2 证明:因为x ,y 都是正数,所以x +y 2 ≥xy (1)积xy 为定值P 时,有x +y 2≥P ∴x +y ≥2P 上式当x =y 时,取“=”号,因此,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2P .(2)和x +y 为定值S 时,有xy ≤S 2 ∴xy ≤ 14S 2 上式当x=y 时取“=”号,因此,当x=y 时,积xy 有最大值14S 2. 说明:此例题反映的是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值的方法,但应注意三个条件: ⅰ)函数式中各项必须都是正数;ⅱ)函数式中含变数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是常数;ⅲ)等号成立条件必须存在。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熟悉均值定理的应用例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3x 2+12x 2 (2)y =x +1x解:(1)y =3x 2+12x 2 ≥23x 2·12x2 = 6 ∴y ∈[ 6 ,+∞)(2)当x >0时,y =x +1x ≥2x ·1x =2; 当x <0时,y ≤-2∴y ∈(-∞,-2]∪[2,+∞)例3:当x >1时,求函数y =x +1x -1的最小值解:y =(x -1)+1x -1+1(∵x >1)≥2+1=3 ∴函数的最小值是3问题:x >8时?总结:一正二定三相等。
介绍:函数y =x +1x的图象及单调区间例4: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 x 2+3x +5x +1 (2)y = x +1 x 2+3x +5解:(1)y =(x +1) 2+(x +1)+3x +1 =(x +1) + 3x +1+ 1 当x +1>0时,y ≥2 3 +1 ;当x +1<0时,y ≤-2 3 +1即函数的值域为:(-∞,-2 3 +1]∪[2 3 +1,+∞)(2)当x +1≠0时,令t = x 2+3x +5x +1则问题变为:y = 1t,t ∈(-∞,-2 3 +1]∪[2 3 +1,+∞) ∴y ∈[1 -2 3 +1 ,0)∪(0,1 2 3 +1] 又x +1 = 0时,y = 0即y ∈[- 1+2 3 11 ,2 3 -111] 说明:这类分式函数的值域也可通过判别式法求值域,但要注意检验。
32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
故每间虎笼长 6 m,宽 4 m 时,可使钢筋网总长最小.
24 方法二:由 xy=24,得 x= y .
16 96 ∴l=4x+6y= y +6y=6 y +y≥6×2
16 y=48. y·
16 当且仅当 =y,即 y=4 时,等号成立,此时 x=6. y 故每间虎笼长 6 m,宽 4 m 时,可使钢筋网总长最小.
1 解析: ∵0<x<3,∴1-3x>0, 1 ∴y=x(1-3x)=3· 3x(1-3x) 1 1 3x+1-3x2 ≤3 =12. 2 1 当且仅当 3x=1-3x 即 x=6时,等号成立. 1 1 ∴当 x= 时,函数取最大值 . 6 12
x2-2x+6 (1)求函数 f(x)= (x>-1)的最小值. x+1 2 (2)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 2x+ ≥7 在 x∈(a,+∞)上 x-a 恒成立,求实数 a 的最小值.
3 ∴4+2a≥7,∴a≥ , 2 3 ∴a 的最小值为 . 2
2 2x-a· +2a x-a
[题后感悟] (1)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各项 必须为正数;积或和为定值;等号能够取到. (2) 如果对于两个负数相加,可以先求它们相 反数的和的最值,再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这两 个负数和的最值. (3)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关键是获得定值 条件,解题时应对照已知和欲求的式子运用适 当的“拆项、添项、配凑、变形”等方法创设 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 (4) 等号取不到时,注意利用求函数最值的其 他方法,如利用单调性、数形结合、换元法、 判别式法等.
6000 =15n+ n +400A
≥ 2
6000 15n· +400A=1000A(元), n
[题后感悟]
高中数学第三章不等式3.3.2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课件北师大必修5
���������-���1.由于 2
������ 是一
������-1
个与 x 有关的代数式,很明显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在出现这种情况 时,可以通过对所求代数式的合理配凑,转化为“和式”或“积式”是定 值的形式后再进行求解.例如,当 x>1
时,f(x)=x+������1-1=(x-1)+������1-1+1≥2 (������-1)·������1-1+1=3,即该函数的最小值为
பைடு நூலகம்
打“×”.
(1)对于任意实数 x,y,若 x+y=s(和为定值),则当 x=y 时,积 xy 取
得最大值14s2.
()
(2)若两个正数的积是定值 p,则这两个正数的和一定有最小值
2 ������.
()
(3)因为 sin x·si1n������=1(x∈(0,2π))为定值,所以 y=sin x+si1n������有最小
值 2.
()
(4)若关于 x 的不等式(1+k2)x≤k4+4 的解集为 M,则必有 2∈M.
答案:(1)× (2)× (3)× (4)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探究一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
【例 1】 (1)已知 0<x<13,求函数 y=x·(1-3x)的最大值; (2)已知 x>2,求函数 y=x+������4-2的最小值. 分析:(1)要求 y=x·(1-3x)的最大值,需和为定值,为此,将函数变形 为 y=13×3x·(1-3x). (2)要求 y=x+������4-2的最小值,需积为定值,为此,将函数变形为 y=x-2+������4-2+2.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最小值
如何确定应该生产多少产品才能获得最高利润?
时间最优化
计算机程序员如何最有效地编写代码?
例题分析
例1
在所有周长为10的矩形中,面 积最大的矩形是什么尺寸?
例2
求解函数f(x) = x³- 3x²的最大 值。
例3
如何用最小的材料制作一个不 带盖儿的长方体盒子?
总结和要点
• 基本不等式帮助我们在几何形状中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 • 最大最小值代表着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应用程序是最大最小值问题的关键步骤。 • 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最大最小值,包括微积分,图形和探索。 • 最大最小值的应用场景包括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和时间最优化。 • 在解决最大最小值的问题时,需要定义方程,求解方程并检查所有潜在的最大或最小值。
Chord Lem m a
证明平面内两个距离相等的点到定点 的距离之比,在所有定点中最大的点 是圆心。
Averag e Equalities
证明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 均数。
最大最小值的概念
什么是最大最小值?
它代表着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
如何确定最大最小值?
通过求导,令导数为零,求解 方程得到。
最大最小值为什么重要?
它是许多优化问题的关键步骤, 包括商业应用中的成本最小化 和利润最大化。
求解最大最小值的方法1 Nhomakorabea微积分法
通过求导,令导数为零,求解方程得到。
2
探索法
尝试使用不同的值进行计算,以寻找最小值。
3
图形法
使用图形表示来确定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应用场景:优化问题
成本最小化
货运公司如何在司机工资和燃料成本之间平衡?
3.2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课件)
第三章 不等式
3.2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
高中数学必修5
目标定位
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学习目标】 1. 熟练掌握基本不等式及变形的应用; 2.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3. 能够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重、难点】 重点: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难点: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等号成立的条件.
典例解析
基本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典例解析
基本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典例解析
基本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典例解析
基本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变式3. 如图,一份印刷品的排版面积(矩形)为A,它的两边都留 有宽为a的空白,顶部和底部都留有宽为b的空白.如何选择纸 张的尺寸,才能使纸的用量最小?
典例解析
基本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典例解析
基本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典例解析
基本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典例解析
基本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题反思】如何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实际问题?
答: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是先建立关于目标
量的函数关系,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大(小)值及
取最大(小)值的条件.
典例解析
基本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学们,再见!
知识链接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如何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答:一正(即两数均为正数),二定(有定值:和为定值,积有
最大值;积为定值,和有最小值),三相等(等号能取到).
典例解析
基本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典例解析
(二)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
典例解析
基本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典例解析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最小值
A. 0, 2
B. 2, 0
C. 2,
D. , 2
【解题提示】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1 例 2.已知 y x ( x 0) ,证明: y 2 . x
证明: (1)当 x 0 时,由基本不等式,得 y x
1 2, x
1 当且仅当 x ,即 x 1 时,等号成立.函数草图如图: x
1.进一步掌握基本不等式. 2.会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有关函数的最值,并能够解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探究点
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大(小)值中的应用
想一想:你可以把一段16 cm长的细铁丝弯成形状 不同的矩形,怎样弯面积最大?
设矩形的长为 x cm,宽为 y cm,则 x y 8 .
1 即 y x 2 , x
综上可知, y应注意的三点: (1)x,y一定要是非负数. (2)求积xy的最大值时,应看和x+y是否为定值;求和x+y
的最小值时, 看积xy是否为定值.
(3)等号是否能够取到.
【变式练习】
1 求f (x) 2x 1(x 0)的最大值. x 1 分析: 因为x < 0,所以2x < 0, < 0,不符合基本不等式 x 的 条件.故应把负数转化为正 数.
因为2 2x 3y 4 2x 3y 4 6xy 4 6 24 4 12 48,
当且仅当2x=3y时,等号成立.
2x 3y, x 6, 解方程组 得 xy 24, y 4.
答:每间虎笼设计长、宽分别为6m和4m时,可使围成
a+b a+b a+b2 显然 > ab,又因为 < a+b,(由 a+b> 2 2 4 a+ b a+b 也就是 <1 可得 ) ,所以 a+b > > ab . 而 y = 4 2 log 1 x 为减函数,故 Q>P>M.
3.1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值最小值(1,2课时)
x y x y ④∵x、y∈R,xy<0,∴y+x=-[-y+-x]
≤-2
• 其中正确的推导为( • A.①② • C.③④
x y - - =-2. y x
)
B.②③ D.①④
例2 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
(1)
y x x y
≥2;
证明: a3 b3 c3 3abc (a b)3 c3 3a 2b 3ab2 3abc
(a b c)[( a b) 2 (a b)c c 2 ] 3ab(a b c)
(a b c)[a 2 2ab b 2 ac bc c 2 3ab] (a b c)(a 2 b 2 c 2 ab bc ca)
1 x
|y|≥ 2. 证明:
练习
3 ( x 2) ,求函 1.已知函数 f ( x) x x2
数的最小值.
大家把x = 2 + 3代入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 用什么方法求该函数的最小值?
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必须满足“定值”这个条件.
4 3 求函数y sin 其中 0, ] ( sin 2 的最小值。 4 4 解:y sin 2 sin sin sin 4,函数的最小值为4。
3.3(1) 基本不等式 (2)基本不等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一.基本不等式
对于任意实数x,y,(x-y)2≥0总是成立的,即
x2 -2xy+y2 ≥0 所以
x2 + y2 ≥ ,当且仅当x=y 时等号成立 xy 2
设 x a , y b , 则由这个不等式可得出以 下结论:
a+b ≥ ab ,当且仅当 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 2
高中数学第三章不等式3.3.2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获奖课件名师公开课
方法归纳
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 (1)若已知等式,则要用基本不等式进行放缩,得出不等式,解 该不等式. (2)若已知不等式,则要先将字母参数分离出来,转化为求函数 的最值(恒成立问题),若 a≤f(x)恒成立,则 a≤f(x)min;若 a≥f(x) 恒成立,则 a≥f(x)max.而求函数的最值时可能用到基本不等式.
跟踪训练 1 (1)已知 t>0,则 y=t2-4tt+1的最小值为( B )
A.-1 B.-2
C.2
D.-5
(2)已知 x>0,y>0,2x+3y=6,则 xy 的最大值为( C )
1 A.2
B.3
3 C.2
D.1
解析:(1)依题意得 y=t+1t -4≥2 t·1t -4=-2,等号成立时 t=1,即函数 y=t2-4tt+1(t>0)的最小值是-2.
【思路点拨】 利用基本不等式时,应按照“一正,二定,三 相等”的原则挖掘条件,检查条件是否具备,再利用基本不等式解 之.
【解析】 (1)∵x>2,∴x-2>0, ∴x+x-4 2=x-2+x-4 2+2≥2 x-2·x-4 2+2=6, 当且仅当 x-2=x-4 2,即 x=4 时,等号成立. 所以 x+x-4 2的最小值为 6.
的
x∈N*,f(x)≥3 恒成立,则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对任意 x∈N*,f(x)≥3,即x2+xa+x+1 11≥3 恒成立,
即 a≥-x+8x+3. 设 g(x)=x+8x,x∈N*, 则 x+8x≥4 2,当且仅当 x=2 2时取等号. 又 g(2)=6,g(3)=137. g(2)>g(3),所以 g(x)min=137. 所以-x+8x+3≤-83,所以 a≥-83, 故 a 的取值范围是-83,+∞. 【答案】 -83,+∞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1章预备知识3-2第2课时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课件北师大版必修一
面的新墙上要留一个宽度为2 m的进出口,如图所示.已知旧
墙的维修费用为45元/m,新墙的造价为180元/m.
设利用的旧墙长度为x(单位:m),修建此矩形场地围墙的总费
用为y(单位:元).
(1)用x表示y.
(2)试确定x,使修建此矩形场地围墙的
(1)两个数的积为定值,它们的和一定能在两个数相等时取得
最小值.( × )
(2)若x+y=6,则xy的最大值为9.( √ )
(3)若xy=1,则x+y≥2.( × )
(4)若 x>1,则
x+ ≥3.(
-
√ )
探究一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代数式的最值
-
【例 1】 已知 x< ,求 4x-2+
x+y 的
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条件最值时
(1)通过对所给式子进行巧妙分拆、变形、组合、添加系数
使之能够出现定值是解题的关键;
(2)必须指出等号成立的条件.
【变式训练 2】 已知正数 x,y 满足 + =1,求 x+2y 的最小值.
解:∵x>0,y>0, + =1,
误的画“×”.
(1)两个数的积为定值,它们的和一定能在两个数相等时取得
最小值.( × )
(2)若x+y=6,则xy的最大值为9.( √ )
(3)若xy=1,则x+y≥2.( × )
(4)若 x>1,则
x+ ≥3.(
-
√ )
【思考辨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2 x 1 x
2 2
x 1 x 2 2 1 当且仅当x 2 2 2
2 2 2
(3).已知a、b是正数 求a 1 b 2 的最大值.
a 1+ b
2
,且a2+
= 2a
2
b =1, 2
=
a
2
1 + b
2
1 b2 + 2 2
方法1
ab 9
a b 2 ab , 2 ab 3 ab.解不等式可得。
方法2 a b 3 ab b a 1 a 3
a3 b a 0, b 0. a 1. a 1 ab a a 3 a 1
a 1
91
注意:在使用“和为常数,积有最大值”
和“积为常数,和有最小值”这两个结论时,应 把握三点:“一正、二定、三相等”.当条件不 完全具备时,应创造条件.
正:两项必须都是正数; 定:求两项和的最小值,它们的积应为定值; 求两项积的最大值,它们的和应为定值。
等 : 等号成立的条件必须存在.
例6:设a,b均为正数,证明不等式:
A
D
而半径
ab AO CD ab 2
a OC b B
E
当且仅当C与O重合,即a=b时等号成立
例1 给出下面四个推导过程:
b a ①∵a、b 为正实数,∴ + ≥2 a b ba ·=2; ab
②∵x、y 为正实数,∴lgx+lgy≥2 lgx· lgy; 4 ③∵a∈R,a≠0,∴ +a≥2 a 4 · a=4; a
(2)(x+y)(x2+y2)(x3+y3)≥8x3y3.
练习 1.不等式m2+1≥2m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A.m=1 B.m=±1 C.m=-1 D.m=0 2.已知a,b∈R+,且a+b=2,则( A.ab≤4 B.ab≥4 C.ab≤1 D.ab≥1 ) )
a+b [题后感悟] 基本不等式 2 ≥ ab(a≥0,b≥0)反映了 两个非负数的和与积之间的关系.对它的准确掌握要抓住以 下两个方面: (1)定理成立的条件:a、b 都是非负数, (2)“当且仅当”的含义. a+b ①当 a=b 时, 2 ≥ ab的等号成立, a+b 即 a=b⇒ 2 = ab; a+b ②仅当 a=b 时, ≥ ab的等号成立, 2
注意:在使用“和为常数,积有最大值”
和“积为常数,和有最小值”这两个结论时,应 把握三点:“一正、二定、三相等”.当条件不 完全具备时,应创造条件.
正:两项必须都是正数; 定:求两项和的最小值,它们的积应为定值; 求两项积的最大值,它们的和应为定值。
等 : 等号成立的条件必须存在.
例3.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2的有那些? 4 x -x (1) y x (2) y 2e e x (3) y log 3 x log x 30 x 1
1 (a b c)[( a b) 2 (b c) 2 (c a) 2 ] 2
a, b, c R
a3 b3 c3 3abc
2. 已知n ∈N*,n > 1,求证:log n(n -1)< log(n+1)n
a 16 a 3. 已知a > 0,求 2 a a 16
例9、已知a、b∈ + ∞),且a + b = 1, (0,
2 2
1 求证:(1)a + b ≥ ; 2 1 2 1 2 25 (2)(a + )+ b + )≥ . ( a b 2
应用均值不等式时要注意 “一正、二定、三相等”
下面运算是否正确?
若xy 2, x 0, y 0, 求z 2 x y x y 的最小值.
由FC≥OF
A
a
O
C
b
B
D’
三.基本不等式链
理解四个“平均数”的大小关系;a,b∈R+,
则
2ab ab a b ab 2 2 ab
2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 数或平方 平均数
2
其中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练习: (1)已知a、b是实数,且a+b=4, 求2a+2b的最小值 当且仅当a=b=2时,2a+2b取得最小值8. (2).y=2x 1 x 2 ,(0<x<1), 求y的最大值
2
5 a 1 4 a 1
例8、求函数y =
2x -1 + 5 - 2x的最大值. (
1 5 < x < ) 2 2
方法1:利用基本不等式
① 根式:利用平方转化
② 直接利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方法2:求二次函数定区间上的最值 解题心得:根式的问题可以平方转化.注意一题多解.
答案: 2 2
例5.已知:x>0,y>0.且2x+5y=20,
求 xy的最大值.
方法1:基本不等式法
2 x y 2 x 5 y 5 xy 10. 10 40
2
20 2 x 5 y 2 2 x y, xy 10. 5
方法2:减元构造函数
构造法
( 变式. P 课本例2) 设x, y为正实数,且2x+5y=20, 求 u lg x lg y 的最大值.
2 2
解: z 2 2 xy x y
2 2 2 2 2
பைடு நூலகம்
2
4 x y 4 2 xy 8 z 2 x y x y 的最小值为8.
问题:是否积或和为定值时, 就一定可以求最值?
1.证明:如果 a, b, c R ,那么 a 3 b 3 c 3 3abc
运用均值不等式的过程中,忽略了“正数”这个条件.
1 变式.(P91课本例3)已知 y = x + (x ≠0), x
|y|≥ 2. 证明:
练习
3 ( x 2) ,求函 1.已知函数 f ( x) x x2
数的最小值.
大家把x = 2 + 3代入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 用什么方法求该函数的最小值?
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必须满足“定值”这个条件.
4 2 求函数y sin 其中 0, ] ( sin 2 的最小值。
4 4 解:y sin 2 sin 4, sin sin 函数的最小值为4。
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必须注意 “相等” 的条 件.如果取等的条件不成立,则不能取到该最值,那 么用什么方法求最小值
2 1 b2 + a + 2 2 ≤ 2 2
2
=
3 4
2
1 5 (4). 已知 x ,则函数y 4 x 2 4 4x 5
1 的最大值是__.
x 6 x 14 ( x 1) 的最小值 变形:函数 y x 1
2
10 是___.
(4)
(5)
4 0 x y sinx sinx
4 yx 2 x
2
(6)
4 y tan x 0 x tanx 2
想一想:错在哪里?
1 例4.已知函数 f ( x) x ( x 0) ,求函数的最 x 小值和此时x的取值.
ab
2 1 1 a b
注:变换形式再证
对这一不等式的几何解释:
以a+b为直径作圆,在直径AB上取一点C,过C作弦DD’AB,过C作 CEOD于E,则在Rt△OCD中,由射影定理可知,
D
DE OD DC 2 _________
即
DC ab 2 DE OD a b 1 1 2 a b
证明: a3 b3 c3 3abc (a b)3 c3 3a 2b 3ab2 3abc
(a b c)[( a b) 2 (a b)c c 2 ] 3ab(a b c)
(a b c)[a 2 2ab b 2 ac bc c 2 3ab] (a b c)(a 2 b 2 c 2 ab bc ca)
2
A
E
B C
a
b
O
由DC≥DE,得
1 1 a b 当且仅当C与O重合,即a=b时,等号成立
ab
2
D’
例5:设a,b均为正数,证明不等式:
ab 2
a b 2
2
2
注:1.采用放缩法证明,证明思想很重要。 2.在放缩时不能过度放缩,也不能放缩不足
F
对这一不等式的几何解释: 课本p89思考交流
3.3(1) 基本不等式 (2)基本不等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一.基本不等式
对于任意实数x,y,(x-y)2≥0总是成立的,即
x2 -2xy+y2 ≥0 所以
x2 + y2 ≥ ,当且仅当x=y 时等号成立 xy 2
设 x a , y b , 则由这个不等式可得出以 下结论:
a+b ≥ ab ,当且仅当 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 2
a=b时,等号成立.
上述不等式称为基本不等式,其中
ab 算术平均数,
ab 2
称为a,b的
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
a 注意:1.这个定理适用的范围: R
2.语言表述: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 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对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
以a+b为直径作圆,在直径AB上取一点C,过C作 弦DEAB,则 CD 2 CA CB ab 从而, CD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