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合一的中国元素二十四节气

合集下载

二十四节气知识整理资料讲解

二十四节气知识整理资料讲解

二十四节气知识整理资料讲解二十四节气知识整理一、二十四节气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2、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3、“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4、“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5、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为以下五大领域:(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二十四节气”的申报从整体上归为第四类遗产领域。

6、反映四季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天气现象: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现象: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7、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8、中国古代实行阴阳历,阴历的依据是地球与月亮的位置关系,阳历的依据则是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

二十四节气就是阳历的一部分,从地球上看,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圆形,古人将之称作‘黄道’,并把黄道分为24份,每15度就是一个节气”。

中国24节气全释

中国24节气全释

中国24节气全释中国24节气是传统农历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代表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界周期变化的观察和认识。

这些节气分别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与气温、天候和农事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全年24节气的释解既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1. 立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表示春季的开始。

立春之后,大地渐渐回暖,农事活动逐渐展开。

2. 雨水:雨水代表着冬天逐渐结束,春天临近。

此时,气温逐渐回升,雪融化成为雨水。

3. 惊蛰: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蛰伏的昆虫开始苏醒,气候由寒冷转暖。

4. 春分:春分标志着春季的正式来临,白昼和黑夜的时间相等。

春分之后,阳光逐渐增强,气温逐渐回暖。

5. 清明:清明节气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春季的重要节气。

此时,天气渐暖,万物开始复苏。

6. 谷雨:谷雨是表示播种后期降雨对庄稼生长的意义。

雨水充足,对青黄不接的庄稼来说是好事。

7. 立夏: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天气逐渐变热,进入了炎热的季节。

8. 小满:小满表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庄稼开始结实,但还没有完全成熟。

9. 芒种: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谷类作物开始成熟。

10. 夏至:夏至是夏季的中期,也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夏至之后,天气逐渐转凉。

11. 小暑:小暑表示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气温逐渐升高,炎热的天气开始到来。

12. 大暑: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温最高,人们需要注意防暑。

13. 立秋:立秋标志着夏季的结束,秋季的开始,夜晚渐渐变凉,白天的温度逐渐下降。

14. 处暑:处暑表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炎热依然,但已经不像大暑那么热。

15. 白露:白露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表示天气开始转凉,露水开始出现在草木上。

16. 秋分:秋分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到来,昼夜平分,天气渐渐凉爽。

17. 寒露:寒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天气渐渐变冷,出现露水。

18. 霜降:霜降表示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此时天气逐渐寒冷,大地开始结霜。

传统文化常识之24节气

传统文化常识之24节气

传统文化常识之“二十四节气”一、“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从地球上看,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圆形,古人将之称作“黄道”,并把黄道分为24份,每15度就是一个节气。

二、“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二十四节气”有的反映四季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至”是极、最的意思。

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有的反映温度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有的反映天气现象: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有的反映物候现象: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附:“二十四节气”具体表象1.立春(2月3—5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新的轮回。

有吃春饼和春卷的习俗2.雨水(2月18—20日):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3.惊蛰(3月5—7日):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气候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

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我国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

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4.春分(3月20—21日):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

二十四节气表解读中国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二十四节气表解读中国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二十四节气表解读中国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独特的时间观念和民族文化符号,它揭示了中国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这些节气以太阳的运行和地球的公转为基准,准确地划分出了四季的起伏变化和自然界的规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二十四节气的定义、起源和意义等方面来解读中国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

一、二十四节气的定义和起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时间和气候的划分方式,它是将一年分为24个时间节点,每个节点代表着特定的自然现象和气候变化。

这个划分方法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农耕社会,农民们利用观察太阳的高度和位置来预测天气和农事活动。

二、二十四节气的意义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种时间划分,它承载了中国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深刻内涵和民族情感。

中国人将节气视为文化的宝藏,通过庆祝和活动等方式来弘扬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节气的到来提醒人们关注自然,感受生命的规律和变迁,从而培养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三、节气与农事活动的关系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指导着农民们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农作物的种植、施肥、收获等工作。

例如,春分是播种的时节;夏至是炎热的季节,也是大量浇灌农田的时候;秋分是收获的季节;冬至是农田休耕的时候。

这种合理安排与节气的紧密联系,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体现了中国农耕文化的智慧和沉淀。

四、节气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节气都有独特的习俗和庆祝活动。

例如,立春是中国农历的开始,人们会举行祭祖、守岁等传统活动;清明时节,人们踏青祭扫,缅怀逝去的亲人;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必吃饺子,寓意团圆和长寿。

这些习俗和庆祝活动既彰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五、节气与文化艺术的融合二十四节气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成为了绘画、诗词、曲艺等艺术形式的题材和灵感来源。

许多名家大师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节气的理解和致敬,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传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情感,赋予了节气以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二十四节气表了解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十四节气表了解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十四节气表了解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记录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些节气以自然界的变化为基准,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分为6个节气。

本文将通过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特点和传统习俗,展示中国人独特的自然观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一、春季节气1.立春: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人们迎接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冬天的结束。

2.雨水:雨水节气,预示着大地进入了雨季,农作物开始生长。

3.惊蛰:惊蛰是春天的节气之一,寓意蛰伏的昆虫和动物被惊醒,大自然开始复苏。

二、夏季节气1.立夏: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万物复苏,人们开始感受到夏日的热情与活力。

2.小满:小满节气,农作物已经进入到生长的最繁忙时期,人们为了丰收努力耕作。

3.芒种:芒种是夏季的节气之一,预示着农作物开始结穗,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三、秋季节气1.立秋: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天气开始变凉,人们开始感受到秋天的凉爽与清新。

2.白露:白露节气,天气转凉,代表着秋天的魅力开始展露,“白露”寓意着清晨露水的滋润。

3.寒露:寒露是秋季的节气之一,预示着天气变冷,万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

四、冬季节气1.立冬:立冬标志着冬季的来临,人们开始感受到寒冷的气息,冬天代表着宁静与沉寂。

2.大雪:大雪节气,寒流逐渐南下,预示着大雪的到来,中国北方开始下雪。

3.冬至:冬至是冬季的节气之一,代表着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人们迎接阳光渐渐回归的希望。

二十四节气以自然界的变化为基准,体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中国人从古至今,始终将自然视为自己生活的依托,因此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同时,通过习俗和传统活动来纪念和庆祝这些节气。

例如,在清明节这一节气中,人们会扫墓祭祖,瞻仰先祖,追思故人,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这为后人强调敬仰祖先、关注亲人埋下了深厚的文化烙印。

另外,冬至也是中国民间传统中的一个重要节气。

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吃饺子和吃汤圆来庆祝。

二十四节气全解

二十四节气全解

二十四节气全解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民根据地球公转和太阳周年运行的规律,结合气候、物候等现象,划分出来的二十四个节气,体现了古人对气候、生活等方面的观察和认识。

节气的划分不仅帮助古人农时耕作、农事活动等,还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含义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起源与发展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帝尧、帝舜时期,那时人们把一年划分为二
十四个节气,后世的二十四节气体系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节气的名称精炼而具有诗意,如立春、惊蛰、清明等,每个节气都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痕迹,文化内涵深厚。

节气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季节更替、气候变化、农事生活中的重要时间节点,对农民
的种植、收割、施肥、捕捉等农事活动都有指导意义。

同时,节气也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调理等方面。

比如,入春要吃春笋、清明时要踏青、小满时要摘菜、冬至时要吃饺子等,这些都是古人根据二十四节气来指导生活的智慧。

节气与人的生活
在现代社会,虽然农事生活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二十四节气依然对人们的
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春节、清明、劳动节等传统节日都与二十四节气挂钩,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会有相应的习俗和活动,保留了古人对节气的尊重和热爱。

结语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生活、时间的敏感和洞察,它不仅仅是一个时
间的划分,更是一种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我们也可以通过了解二十四节气,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愿我们永远珍惜这二十四个节气,珍视自然,珍爱生活。

古代天地人合一发明

古代天地人合一发明

古代天地人合一发明一、古代天地人合一发明之指南车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古代那些超酷的天地人合一发明,就先从指南车说起吧。

指南车可不得了,在古代那可是相当于现在的GPS导航呢。

传说在黄帝大战蚩尤的时候就出现了指南车。

那时候战场上硝烟弥漫,方向感很容易迷失,但是有了指南车,就能准确地辨别方向。

它的原理也是很有趣的,通过巧妙的机械装置,不管车子怎么转弯,车上的木人手指的方向永远是南方。

这就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呀。

天地之间,人们需要找到方向来进行活动,而指南车就像是联系天地与人的一个纽带。

古代的工匠们肯定是对天地规律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发明出这样神奇的东西。

比如说,他们知道利用磁石的特性来确定方向,这就是对天地自然的一种认识,然后把这种认识运用到人们的生活和战争中,让人类更好地适应天地环境。

二、古代天地人合一发明之都江堰再来说说都江堰吧。

这个水利工程简直是古代智慧的超级结晶。

它坐落在四川的岷江上。

当时的人们想要利用岷江的水资源来灌溉农田,但是岷江的水患也很严重。

于是,李冰父子就想出了这个伟大的工程。

都江堰巧妙地利用了地形,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

在枯水期,内江的水可以灌溉农田;在洪水期,多余的水就可以通过外江排走。

这其中就蕴含着天地人合一的理念。

人们顺应天地间水流的规律,通过人为的工程建设,让天地的水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人。

农民们靠着都江堰灌溉的土地,种出了丰硕的庄稼,养活了无数的人口。

而且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到现在还在发挥着作用呢,这足以说明古人对天地规律的把握是多么的精准,他们的智慧和这个伟大的工程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三、古代天地人合一发明之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也是古代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天地人合一发明。

这是古代中国人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结合气候、物候等变化而制定的。

比如说立春,这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大地开始复苏,万物生长。

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都有明确的时间点。

这就是人类按照天地的节奏来生活呀。

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什么——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什么——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什么——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民经过长期生产实践的结晶,它不仅仅反映了我国的气候变化,而且还表达了我国人民对自然的认识、爱与敬畏。

这些节气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智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什么,以此来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智慧。

一、季节更替,顺应自然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人民长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与变化,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物生长的变化,顺应自然,在适宜的时间开展耕种等生产活动。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二十四节气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的开始和结束,标志着气象的转换,也是人们应该进行哪些活动的标志。

季节更替的背后,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教导人们应该站在自然的角度去思考,认识环境、适应环境,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做出更好的生产决策与生活安排。

这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也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基础。

二、天人合一,谐和共存在二十四节气的生活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在每一个节气到来的时候,都会举行一系列活动,如祭祀、宴席、祈求丰收、赛龙舟、吃粽子等,这些活动代表着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和谐相处。

人借助节气的转换之际,向自然表达感恩之心,而自然也会赐予人们足够的收获。

这种天人合一、谐和共存的关系,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因为功利性的考虑而忽略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现代化进程中,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问题在不断加剧。

回望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谐和共存的思想,有助于解决环境危机和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三、情感传承,民俗文化味同嚼蜡的文化很难被接受和传承,但二十四节气不同。

因为它充分融合了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表达,是一种富有生命力和亲和力的文化风俗。

二十四节气详细解释与顺口溜

二十四节气详细解释与顺口溜

二十四节气详细解释与顺口溜中国传统节气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认知。

其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节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气候特征。

下面将详细解释二十四节气,并为每个节气配上一个易记的顺口溜。

立春立春,即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

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万物开始复苏,气温开始回暖。

此时正值新春三月金风送暖时,播种的时节要抓紧。

雨水雨水,雨量开始增多,天气变暖,气温逐渐升高,大地开始回春。

此时茶芽吐嫩、柳条吐绿,雨水滋润大地的果树花草。

惊蛰惊蛰,意味着蛰伏的昆虫开始苏醒,万物开始生长。

此时雷电交加天气多变,田间地头春耕春种正当时。

春分春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长短相等。

此时阳光直射地面辐射强度增大,气候转暧,春风吹动万物生。

清明清明,万物皆清明,大地回春,气候渐暖。

此时春雷响,郊野野花遍地生,正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

谷雨,雨水开始润泽大地,谷类开始抽穗,农作物生长进入关键期。

此时燕子飞归南边来,谷雨麦秀青莎色。

立夏立夏,夏天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季节由春转夏。

此时万物长势暴,麦秋三千顷,游人满山谷。

小满小满,意味着麦子已经基本饱满,但还未真正成熟,开始进入麦谷填实的时期。

此时气温回升,黄样重,尚未绝暑时。

芒种芒种,此时收蚕、插秧、松土等农事业务繁忙。

此时初夏暮昏气温高,光阴通行午日长。

夏至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为一年之中日照最长的时刻。

此时麦子渐熟,日中短夜长,炎暑将至。

小暑小暑,气温逐渐升高,炎热开始增加。

此时螳螂捕蝉虽说奇,是草漾深处晏当时。

大暑大暑,气温达到最高点,大地炎热。

此时恰是麦秋佳节,麦收稻谷青。

立秋立秋,夏季过去,秋季开始,气温开始逐渐降低。

此时处暑过去,秋风劲。

处暑,意味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天气逐渐转凉。

此时白露秋风夜寒凉,急急忙忙收获粮。

白露白露,意味着天气逐渐凉爽,早晚较为凉爽。

此时微雨润花水草飞,百花恍忆尽如青。

二十四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介绍

天气逐渐转凉,夜晚露水凝结 ,寒意渐浓。
此时正是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 ,农民们忙于抢收抢种。
人们开始注意添衣保暖,以防 感冒等疾病。
秋分:昼夜再次平分,秋季中点
秋分是秋季的中点,通常在每 年的9月22日或23日。
这一天昼夜时间几乎相等,之 后白天逐渐变短,夜晚变长。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 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 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 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 也一次次地下降。
顺应自然规律
二十四节气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人们应该 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倡导绿色生活
在节气文化中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如春分时节植树造林等。
加强生态教育
通过二十四节气文化加强生态教育,提高人们的 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
二十四节气在未来发展趋势
国际化传播
将二十四节气文化推向世界,加强与国际 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气候特点
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而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降雨量 很小甚至无雨。
农事活动
小满节气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均气温在22℃以上,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开始 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此时,农事活动也进入了繁忙阶段,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防 治病虫害。
芒种:有芒作物成熟,抢收抢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通常在每年的10月23日左右。
此时正是秋收之际,农民们忙 于抢收农作物以防受冻害。
天气逐渐寒冷,开始出现霜冻天 气,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影响。
人们要注意做好农作物的防寒 保暖工作,并及时收获储存。
05 冬季节气阐释
CHAPTER
立冬:冬季开始,万物收藏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 节气,标志着冬季的 正式开始。

【常识积累】二十四节气

【常识积累】二十四节气

【常识积累】二十四节气1、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二十四节气起源黄河流域,开始于西周,至春秋战国基本定型,最后完成于西汉。

就现有文献来看,二十四节气正式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成书于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中。

3、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

采用土圭测日影(平均时间法)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

4、二十四节气内容春季日期夏季日期秋季日期冬季日期立春2月3-5日立夏5月5-7日立秋8月7-9日立冬11月7-8日雨水2月18-20日小满5月20-22日处暑8月22-24日小雪11月22-23日惊蛰3月5-7日芒种6月5-7日白露9月7-9日大雪12月6-8日春分3月20-22日夏至6月21-22日秋分9月22-24日冬至12月21-23日清明4月4-6日小暑7月6-8日寒露10月8-9日小寒1月5-7日谷雨4月19-21日大暑7月22日-24日霜降10月23-24日大寒1月20-21日5、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6、节气涵义立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雨水雨水,是春季第2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含义_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价值及社会影响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含义_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价值及社会影响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含义_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价值及社会影响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根据太阳运行轨迹和气候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

它既具有重要的农事意义,也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和时间的独特认识。

本文将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含义,以及其历史价值及社会影响方面进行探讨。

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含义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古代农事活动,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商代晚期,中国古代农民就开始将一年分为八个时期,后来逐渐发展为二十四节气的形式。

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来确定,每个节气都代表着特定的季节和气候变化。

其中,春季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些节气的名称与每个时节的自然现象密切相关,如“立春”代表温暖开始,大地苏醒;“雨水”指降水增多;“小满”指麦类作物长满而收获即将到来。

通过这些节气的划分,中国古代农民能够准确掌握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和气候变化,从而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二、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价值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首先,它为农民提供了明确的时间划分,帮助农民准确地把握时令,从而适应自然变化。

农民可以通过节气的变化来判断播种、收割、灌溉等农事活动的时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民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古人通过观察太阳位置和自然现象,总结出了丰富的农事经验,形成了与自然界变化相契合的节气划分。

这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识,不仅体现了古代农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为后世人们对自然的认知提供了重要借鉴。

最后,二十四节气培养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节气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清明节祭扫、端午节龙舟竞渡、中秋节赏月等,都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

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

三、二十四节气的社会影响二十四节气在社会生活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中华文化的瑰宝

二十四节气:中华文化的瑰宝

二十四节气:中华文化的瑰宝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时间系统之一,它是一种基于太阳、地球和月亮的相对位置和运动而形成的时间划分方式。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民积累的天文、气象和农耕经验的核心体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二十四节气的定义与分类二十四节气是指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相等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相隔约15天,除了清明和冬至两个节日外,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名称和含义。

根据其特点和应用,二十四节气可以分为四类: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这四个节气是季节的转折点,分别标志着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开始和结束。

二、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在汉代,完善于唐代,并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气象、历法和文化等领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与节日、民间信仰、传统医学、饮食文化等密切相关,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底蕴。

三、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基础与科学原理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基于太阳、地球和月亮的相对位置和运动的周期性变化,通过观察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可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的具体日期。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原理在于利用太阳的视运动和地球的公转、自转的关系来确定时间,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气象预测。

四、二十四节气在农业、气候、健康等方面的应用二十四节气在农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核心组成部分。

农民们根据节气的特点和天气变化,安排农事活动,保证农作物的生长良好,收成丰富。

此外,二十四节气对气候变化、健康养生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在小满时节,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增大,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人们应该注意防暑降温,保持室内通风,饮食上要清淡爽口,避免过于油腻的食物,同时也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

五、二十四节气的时间与日期二十四节气按照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的顺序排列,每个节气相隔约15天。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

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
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土圭测影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
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 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 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土圭测日影法”划分的节气,把冬至列为 “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
黄经
225°
150°165°180°195°210°
二十四节气及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二十四节气及其日期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日期
节气
6月21-22日 夏至
6月5-7日
芒种
5月20-22日 小满
5月5-7日
立夏
4月19-21日 谷雨
4月4-6日
清明
3月20-22日 春分
3月5-7日
惊蛰
2月18-20日 雨水
2月3-5日
立春
1月20-21日 大寒
1月5-7日 小寒
12月21-23日 冬至
↑ ↓ 太阳直射点纬度 23°26‘N
节气 夏至
动 19°31'40“N
太 小暑
移 15°37'20“N
阳 大暑
北 11°43‘N
往 7°48'40“N
点 射
3°54'20“N 0° 3°54'20“S
直 7°48'40“S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 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 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 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 吻合。

二十四节气知识整理

二十四节气知识整理

二十四节气知识整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用于认知一年中的时令、气候和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种观测方法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逐渐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虽然“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彰显出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二十四节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属于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领域。

这种观测方法反映了四季变化、温度变化、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

中国古代实行阴阳历,阴历的依据是地球与月亮的位置关系,阳历的依据则是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

二十四节气是阳历的一部分,从地球上看,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圆形,古人将之称作‘黄道’,并把黄道分为24份,每15度就是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也有一首歌,反映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特点。

其中,“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春分、秋风、夏至和冬至则分别表示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的时间。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其中夏至和冬至被称为“二至”,分别标志着夏天和冬天的到来。

夏至日和冬至日通常分别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北半球的白昼在夏至时最长,在冬至时最短。

春分和秋分合称为“二分”,分别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这两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在中国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谷雨前后,人们会种瓜点豆;在立春时,人们会吃春饼和春卷;农历新年通常是在立春之前;而迎春花则在立春时盛开。

中国二十四节气及由来(图文详解)

中国二十四节气及由来(图文详解)

中国二十四节气及由来(图文详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

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文化阅读】中国智慧-二十四节气

【文化阅读】中国智慧-二十四节气

【文化阅读】中国智慧-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反映了气候的变化,是掌握季节变化的工具,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可以说,节气是汉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

中国智慧:二十四节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每一个节气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

运行一周又回到原点,这就是一回归年,即360度,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自秦汉时期到今天,已经沿用了两千多年。

在没有天气预报为大家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下,二十四节气就扮演了古代特有的天气预报的角色。

几千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用土圭(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实测日晷。

通过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度,将一年中日影最长的称为“日至”(又称为日至长、长至、冬至),最短的称为“日短至”(又称为短至、夏至)。

而在春、秋两季中都有一天昼夜时间是相等的,就将其定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时期,已经有四个节气的名称了。

随着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就已经形成了。

我国古代的“阴阳历”中的“农历”(月亮历)是用来记时的,“阳历”(太阳历)则是划分二十四节气的。

古代五天为一候,三候就是一个节气,所以全年就是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其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我们从节气的命名中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在节气的指导下,古代农耕社会的中国人安排着自己的生产和生活。

二十四节气至今仍有相当高的准确度,指导着农事生产。

民间还有许多风格不同的歌谣,如《节气物候歌谣》: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与日行迹(黄道)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与日行迹(黄道)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与日行迹(黄道)天对阳,地对阴,古人说阴阳不能独居,天地是一体的,这就是古代的时空一体。

天在上,地在下,上下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下也没有上。

阴阳也是相对而言的,君为阳,臣为阴。

【八卦、五行都是抽象的,并不是像佛教四大物质、西方“古希腊”四元素,以现实中的元素、物质来表示,也正因为如此,四大物质、四元素不久后就走入了死胡同,而中国的八卦、五行是抽象的规律,借以如泽火雷风水山来表示而已,所以,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

】【天人合一,指我、我心、即天心。

以我为中心建立起赤道、地平两坐标系,研究日、月、星、辰规律。

由此而得时间的单位:日月星辰规律。

上古时代就是这样创建了模拟日月五星天象运转规律的动态变量原型,应用在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等当中。

《吕氏春秋·圆道》:“日夜一周,圜道也。

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圜道也。

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

物动则萌,萌乃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

”这就说明古人在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观测天体的运动,发现循环之道是一切生长衰亡的基本法则。

《淮南子》曰:“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宇宙,一人之制也。

”也就是说: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或谓天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

人是天地的缩影,人与天地结合,天地动静,人亦动静,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则祥,人若背离天地,肆意妄为则殃。

】【这就是中国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指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法成。

这种时空观念,与最早的观象授时有关,进而在中国的方方面面中都有所体现。

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星占、命理、医学等中都有相应描述,常有人说中医是玄学,其理论不可捉摸,这就是对中国传统的无知。

而古代天文学的知识,在今天太少人知道了,明末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24节气起源

24节气起源

24节气起源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由于其是通过长期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总结出的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因此被称为“太阳历”。

大约从夏朝开始,我国劳动人民就遵循二十四节气从事生产活动,所以其又被称为“夏历”。

那么,二十四节气究竟形成于何时?笔者曾认真研究了炎帝史料,从中发现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炎帝时代。

上古时代,天人合一。

任何一个首领,其首要职责就是仰观俯察,授民时历,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祭祀和管理礼制;其次才是开疆拓土。

有了“认识天文,教民稼穑”的本领才能为先民所敬重和拥戴,从而担任“领袖”。

史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天文学发展的萌芽状态,那时人们注意到太阳升落、月亮圆缺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时间和方向的概念。

燧人氏时代已经确认天北极,创《河图》《洛书》、星象历;伏羲氏时代发明了八卦,并创立了天道观测系统;到了炎帝时代发明了太阳历,发现了太阳黑子,并发明了荧惑历(火星历)等,促使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

炎帝发明太阳历已被考古界证实。

1972年河南伊川土门遗址出土了神农氏太阳历陶缸。

历图整体作双踆乌载日,像一个大圆里面画了五只眼睛。

据史学家王大有先生考证,这个图就代表了二十四节气。

一幅简单的图画就概括出复杂的节气,祖先的聪明才智令人叹服。

天文历法,催生万物。

发明四时节气。

《尸子·重治》云:“神农理天下,欲雨则雨。

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谓之神农。

”《神农记》记载:“天地未分,悬经纬以发萌;形变有质,奠山川以播气。

名与无名,幻著五色;生生不停,念念成环。

三皇者,天地人,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作蜡祭。

”今天建筑物前的装饰物华表柱,在炎帝时代是观天测地的一种仪器。

人们立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时间、节气,并以此观测恒星的周期。

早期先民也是靠这种“日晷”划分出了二十四节气,并由此认识到“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地人合的中国元素: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诗情【天地人合一的中国大文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其源于商周,确立于秦汉,不仅是古代中国人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也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在今天,那些关于人与天时、人与大地的故事,已成为对于永远逝去的田园牧歌的追忆。

下面的图文,是想让身处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也能感受到自然的律动和天地人合一的境界,并让人们获得心灵的自由与智慧。

二十四节气,却一直被现代人视作历史的化石,少有人真正关注到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而这,对于现代人日渐枯萎的心灵,应是一剂对症的良药。

本文通过《易经》《礼记》《山海经》《淮南子》《天平御览》等古籍及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各时期人文笔记的梳理,提炼出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所蕴含的中国哲学,再用诗意的语言,将哲理融于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中。

立春每年阳历二月四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为立春。

表示春天到了。

立春十五天,分三候,五天一候。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自小寒至谷雨,八个节气,每节气三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花信风。

立春为: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立春要迎春神,“打春”。

“打春”就是打土牛。

在鼓声中举起柳条,鞭打土牛。

柳条长24寸,寓意一年的二十四节气。

街边的小商小贩们吆喝着卖小泥牛。

小牛四周点缀了许多泥捏的百戏杂耍人物。

孩子们的腰间带着绢制的春娃,寄托着妈妈的祝福。

雨水每年阳历二月十九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雨水。

立春后,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花信风为: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雨水这天,年轻的母亲,抱着睡眼惺忪的孩子,早早就站在了路旁。

当第一个路人经过时,母亲迎面走去,让孩子给他磕头,认他做干爹。

新婚的女婿,会在这一天,为岳父岳母送上两把缠着一丈二尺红带的藤椅,对他们将自己的妻子养育成人略表谢意。

岳父岳母呢,会回赠他一把雨伞,让他为妻小出门奔波时,遮风挡雨。

惊蛰每年阳历三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度,为惊蛰。

蛰虫闻雷声惊而出走。

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花信风为: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蔷薇。

惊蛰这一日,人们会在门槛外面撒上石灰,警告蚂蚁小虫,不许上门。

小孩子呢,要拎了铜铃或是铜盘,跑到自家的地里,沿着田埂,边敲边唱:“金嘴雀、银嘴雀,今朝我来咒过你,吃我家谷子烂嘴壳。

”如此一来,就会吓住那些贪嘴的鸟雀了。

惊蛰一到,老人孩子手提瓦罐赶往庙中。

瓦罐里盛着猪油,他们要把猪油抹在庙里白虎的嘴里。

老虎嘴里既然已经有了油水,就不吃人了。

春分每年阳历三月二十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度,为春分。

春分之日,昼夜长短相等。

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花信风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春分不只是要种树,还得卷起裤腿下到池塘去栽藕。

麦子在这一天也开始拔节,得赶紧施肥。

孩子必须在村里找到一种叫做“佛指甲”的草,把它栽在小盆里,在爷爷的指导下,放到屋顶上,能消灾避火。

孩童们还要把一只只汤圆戳在竹竿的顶端,扛到地里,再一根根插在自家的田埂上,这叫“粘雀嘴”。

希望糯米做的汤圆,能粘住偷食的雀儿的嘴巴,让它受个教训,今后不再敢来。

清明每年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为清明。

大地一派清洁明净。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花信风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清明是个祭祀祖先的大日子。

人们在坟前摆上祭品,嘴里祷告着,烧起纸钱。

祭祖后,孩子们聚在了一起,在野地里玩起了“斗鸡”的游戏。

姑娘们也跑到小河边上,仔细挑选好看的柳条,插在发髻。

清明节,也有人家在家中祭祖,将一张方桌摆放在门外,布好酒菜,点上纸钱,磕头,请亡人用餐,并不邀请他们进屋。

算妥吃好了,用脚碰碰椅子,就请他们离开。

谷雨每年阳历四月二十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度,为谷雨。

雨生百谷。

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花信风为: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谷雨是采桑的时节。

而桑林自古以来就是约会的好地方,人人期望能在这里碰上一个艳遇。

那些藏在桑林深处的采桑女若隐若现,偶尔的笑声有着神秘的诱惑,让人遐想无限。

不知趣的戴胜鸟,总在这个时候从远处飞来,在头顶的桑枝上走来走去,一步一啄,有若耕地,嘴里一声接一声催促着树下的年轻人,尽早离去,勿误农时。

立夏每年阳历五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度,为立夏。

万物至此皆长大。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立夏女孩要吃带壳的豌豆,因为豌豆荚形如美目。

小孩呢,要骑坐在门槛上,吃上一块香糯甜软的豌豆糕。

吃过豌豆糕,就要称人了。

大人们早在屋前的大槐树上,用麻绳吊起一杆大秤,秤钩上悬挂着一只四脚朝天的长凳。

先是称孩子,孩子们性子急,一个接着一个,爬上凳子,双脚悬空。

秤砣要往外捋,只能增重,不能减重,如此便会不怕炎热,长寿健康。

小满每年阳历五月二十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60度,为小满。

麦子渐饱满,尚未成熟。

故名小满。

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小满之日,要祭水车神。

小满这天天不亮,村子里就热闹了。

人们打着火把,把水车一字排在河岸上,摆上鱼肉、香烛还有一碗白水,磕头拜祭。

完了,把这碗里的水,一定要泼在自家的地里。

水车边上,人们吃着麦糕、麦饼,只等族长一声锣响,人们就如飞地踩动水车,整齐的号子,一下子掀翻了天。

水像一条条小白龙,从河里,经过水车,向各家的地里飞奔而去。

芒种每年阳历六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度,为芒种。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故名芒种。

一候螳螂生;二候鶪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天还没有亮,爷爷就点了油灯,用木贼草擦去镰刀上的铁锈,沙沙地磨了起来。

麦地里,挥舞着镰刀的人们,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缓缓地,朝着地平线,推动着一波接着一波的麦浪。

屋前的麦场上,爷爷扬了鞭,大声吆喝着,赶着牛碾谷。

伯伯头上裹着一块毛巾,用长长的木锨,一下又一下,向高空抛着麦粒,让风吹去麦芒麦壳。

夏至每年阳历六月二十一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度,为夏至。

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至长,日影至短,故名“夏至”。

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

夏至时,手巧的女子,会在绸缎上绣上日月星辰,手艺不精的,就拿赤青黄白黑五色线丝编成彩带,系在心上人的手臂上,名为长命缕。

这天还要把菊花烧成灰,洒在麦堆上,据说可以防蛀。

夏至日还要在稻田当中插上许多的草人,然后在田头摆上酒食,作揖祷告,祭土谷之神。

祭神之后,还得回家祭祖。

小暑每年阳历七月七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为小暑。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小暑之日,狗也懒得动,趴在树阴底下,吐着舌头喘气。

总是把泥土刨得四处飞洒的母鸡,也木木地站在草垛底下,一动不动。

晒得泥鳅一般黑的孩子们,跳到河里不肯上岸,连头也用一片荷叶遮着。

有的孩子偷偷砍上一竿青竹,再折上一根长长的韧性好的竹枝,把它弯成一个圆,插在竹竿的一端。

然后举着,寻找蜘蛛网,让蛛网一层层,有了足够的黏性,大暑大暑,每年阳历七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度,为大暑。

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有人家会在井上铺上竹器,有些人打个赤膊,摇一把芭蕉扇,到晚上,说几段狐仙鬼怪的故事,人人吓出一身冷汗,倒也自得其乐。

大暑要是再遇上大旱,有村民给狗穿上衣服,戴上帽子,放在婴儿车上,推出来游乡求雨。

因为盛夏多疫病,一些地方有送“大暑船”的习俗。

立秋每年阳历八月七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度,为立秋。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这天,女孩会摘几片梧桐的叶子,剪成不同的花样,插在发髻上。

妈妈会在孩子们的手心,每人放七粒赤豆,和着井水吞下。

爸爸呢,去街上赶集,买鸡头菜。

拿一张大荷叶包上,用红绳子系在腰间,哼着小曲回家。

立秋要吃鸡头菜。

奶奶前一天就开始忙了,采地里的瓜,又要拿竹竿打树上的果子,还要把茄子蒸熟了,放在院子里晾干。

等到立秋的晚上,边纳凉边吃。

处暑每年阳历八月二十二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度,为处暑。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处暑先要收麻。

爸爸在前面砍,孩子跟在后面,一捧一捧地抱到院子里,堆起来。

妈妈拿着一块铁片,把麻一缕缕刮下来。

麻收好了,要翻地。

翻好地,就可以种萝卜了。

萝卜的种子毛茸茸的,像小虫。

种下地去,要立即用土盖,不然就会被风吹走,或者被馋嘴的鸡一粒一粒捡着吃了。

这两件事做完,就可以“祭田神”了,祷祝今年有个好收成。

白露每年阳历九月七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为白露。

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馐。

白露时节。

一早起来,院外的桂树上满是晶莹的露水。

主人托着青瓷盘,细致地收取了,回去煎茶。

鹤在白露节这天会对天鸣叫。

鹤是长寿的象征。

年画里那位有着长长额头的寿星老人,都是骑着鹤在天上飞来飞去的。

白露这天要留意家养的鹭鸶。

鹭鸶平常总是按时归来。

然而在白露这天,却会振翅飞去,一去不返。

到底飞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秋分每年阳历九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为秋分。

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之夜,人们在院子里月光最好的地方,供上香案,案上摆上瓜果和月饼。

对月跪拜,祭月神。

孩子们毫无睡意,拎着“兔儿灯”,在一家一家的门前游荡。

人们几乎在秋分时的每一种食品中,都掺进了桂花。

据说香桂的种子,就来自月宫那棵五百丈高的桂树。

所以人们用摘得“桂冠”,表示获得了第一;用“折桂”比喻考试得中。

寒露每年阳历十月八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度,为寒露。

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天还没有大亮,爷爷牵着牛走在前面,父亲扛着犁和轭跟着。

妈妈肩上背着一袋子的麦种,手里拎着圆篓。

孩子们舞着九齿的钉钯打打闹闹,蹦跳着往前。

太阳刚出来,田地里已经满是农人。

耕地的、种麦的、耙土的、挖山芋的,忙忙碌碌。

而最热闹的,是“筛花生”。

花生地里,数十个壮汉们打着号子。

担花生的女人们,赤着脚,卷着裤腿,用竹筐把筛好的花生,一担一担挑到晒场上。

霜降每年阳历十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为霜降。

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霜降时节,敏感的小虫小兽们,匆匆忙忙,往自己的小巢里搬运食物。

在树林间一块平整的空地上,豺狼正把它捉来的野兽,一只一只,整齐地摆成一个正方形,然后对着天空,发出长长的嗥叫。

这时候,你千万不要去打扰它。

它在祭祀。

它在祷告山神容忍它对更为弱小的兽类的捕杀。

立冬每年阳历十一月七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立冬。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这一天,人们还惦记着生活在阴间的祖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