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三篇》优秀课件 (共50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惜 享受 超越 热爱
时光。 生活。 死亡。 生命。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 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 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 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 运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 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 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 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今天我们就 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 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因为它的精髓尽皆凝聚在一个 令人难忘而又促人覃思的生动比喻上:“人是一根能 思想的苇草”。
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 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 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 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 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 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 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 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 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 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 尊严。
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作者蒙田认为生命 的本质是什么? 他对 “随时告别 人生,毫不惋惜”是因 为认识到了“生之本质 在于死 。因此只有乐 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 到死之苦恼。”
如何理解“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 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 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 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收拾好自己的一摊子。作者为何认为这一条重要?
因为每个人的行为看似与其他的人无关,其实社 会就像一张大网,人只是其中的一个网点,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个人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一 个很大的范围。就像一个事件,比较早的一个事件,马 加爵,他与他的同学,因为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我们看 来他的思想境界应该很高。可是,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念 头呢?有这种冲动去杀人呢?因为同学之间的那种攀比 而忌妒,他心里产生了很强的忌妒。受到一定的刺激,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不平等,在他同学的刺激下,他自己 觉得好像什么都不如人,这样他才会有那种冲动,才会 去杀人,所以说收拾自己的一摊子,就是自我约束,约 束好的自己行为,那警察都不用了。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 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 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 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 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 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 “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 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 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 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过。”
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 有集体精神。
自读课文,画出那些对你感触比 较深的信条。 哪一条信条或者哪几条信条对你 感触比较深,你有怎样的感悟?
有东西大家分享, 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 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便后要冲洗。 收拾好你自己的一摊子。 过一种平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 东西,逗逗乐儿、画画画儿、唱唱歌儿、跳跳 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儿。 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走走,要注意来往车 辆,手拉手紧挨一起。
热爱生命
蒙田
他们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彰显着生命的律动。
蒙田(1533— 1592),法国重要的思 想家和散文家,法国文艺 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 家。他出身贵族,早年学 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 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 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 思考。1562年他皈依天 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 死后开始撰写《随笔集》。
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 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 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 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 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 等。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 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 就起火》。
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强调什么?
观点“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 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
对 比 论 证
风格:朴素、明辩,富有逻辑性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 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人们常常慨叹生活中缺少美,那是因为他们缺少了 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生命的可爱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和态度。
面对时光的流逝,要 面对生活的苦恼,要 面对死亡的来临,要 面对生命的短暂,要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方随笔的文体特点,以及文章 丰富的文化内涵。 2、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 表达问题。 3、注意学习课文语言,摘抄名言警句。
文体常识
随笔 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 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 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 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 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写随笔 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快 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 点……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 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位妙语佳句, 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 费立鹏博士介绍: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 杀身亡。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 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2002年,中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自杀调查 结果显示,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 人自杀未遂;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 200万人自杀未遂。这说明现代的人越来越脆 弱,对生命轻视。那我们如何对待生命呢?又 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呢?那就让我们从 《短文三篇》中寻找答案。
散文与随笔的区别
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 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 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 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 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随 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 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 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第二段作者引用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
格言:“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 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作者对这句话 没有作任何评论,他引用这句话的意图是什 么?
说明随便打发时光的人实际上并不是什么 “哲人”,而是真正的“糊涂人”。真正的 希望不在于来世,不在于任何虚无缥缈的东 西,而在于生命本身。
作者要谈“热爱生命”,为什么开头却 从“度日”说起?
“生命”对人是公平 的,人人都有,又和“度 日”呀“光阴”呀,密不 可分,但是,面对这一个 简单的问题,作者深知不 同人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 的态度。从这入手,会使 人感觉:浅显、熟悉、亲 切,其后就会自然的一步 步的接受作者的观点。
对“度日” 消磨光阴 的认识 慢慢赏玩 对生命 的理解 “哲人” “我” 糊涂人
总结:“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 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 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 情。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 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 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微渺 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 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 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 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深 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随笔与杂文的区别
随笔与杂文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 但是也有区别:首先表现在取材上,杂文取材 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小中见大”; 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 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其 次表现在笔调上的区别,杂文“犀利”,往往 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 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较为“闲 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 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 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 较为惬意。 (引自刘锡庆《“随笔”随谈》)
“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文中谈到
了哪些方法? 抓紧时间和有效的利用时间。只有正 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 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才能享 受生活。
对"度日" 的认识 对生命 的理解 对死亡 的态度
消磨光阴 飞快的去“度” 慢慢赏玩 细细品尝 “哲人” “我” 糊涂人 毫不惋惜 生活关心 苦事、贱物 优越无比 寄托来世 乐于生 抓紧时间
信 条
罗伯特·富尔格姆
1988年,巴黎的一个聚会上,有位记 者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 哪个实验室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微微一笑说:“在幼儿 园。”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 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朴归真。 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 的。现在请大家一起看看富尔格姆的信条。
过一种平凡的生活, 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 西,逗逗乐儿、画画画 儿、唱唱歌儿、跳跳舞, 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 点活儿。 作者为何认为这一 条重要?
飞快的去“度”
细细品尝 苦Fra Baidu bibliotek、贱物 优越无比 寄托来世
你怎样理解作者说:“我们的生命受到自 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这句话的?
这说法表明蒙田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 义思想,这思想是进步的。首先它承认自然的 伟大,又看到了人的优越。这优越又集中而突 出地表现在敬畏、热爱宇宙、自然、生命上。 它强调了宇宙、自然、生命的互为依存,不可 分割的思想,具体表现在自然与人之间的一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境中。21世纪的今天, 我们更感到这种认识具有现实意义。这些思想 认识是作者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之一。
有东西大家分享,惹了别人就说声对 不起,别忘了那个“看”字。作者为何突 出一个“看”字?
因为在生活中需要自己去观察、体会,观 察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改善自己的不 足,能更好的认识别人和自己。
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要冲洗。 对这一条你有何感受?
这一点是一个人的生 活习惯,如果他讲究卫生, 因为什么东西都是身体第一, 健康是最重要的。你有这个 基础条件,你才会注意这些 细节,减少疾病的发生,这 样对自己,无论是工作或学 习都是一个很好的先天条件。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 物理学家、哲学家。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 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 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 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 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 立人之一。 1670年《帕斯卡尔思想录》一书在法国首版。该书 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 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它与《蒙田随笔集》 《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 大经典。 本书作者以其特有的揭示矛盾的方法,反复阐述了 人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两个极限之间的对立悖反,论证了 人既崇高伟大又十分软弱无力这一悖论,天才地揭示了 人因思想而伟大这一动人主题。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个题目包 含几层意思? 第一,从生理的层面来讲,人只不过是 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第二,从不凡的层面来讲,人因为有思 想而富有尊严,囊括了宇宙。 第三,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 的原则。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 有思想。
为什么“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 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 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 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 感到苦恼。 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 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 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 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 “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