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doc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和成本法对比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和成本法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4a63eb6a76eeaeaad0f33052.png)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视为长期持有,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长期股权投资追求的是长期的利益,因此投资者比较关注企业的经营发展。
一、成本法1、成本法的优点在于:第一,投资账户能够反映投资的成本;第二,核算简便;第三,能反映企业实际获得利润或现金股利与其流入的现金在时间上基本吻合;第四,与法律上企业法人的概念相符,即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是两个法人实体,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不会自动成为投资企业的利润或亏损。
虽然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是被投资单位的股东,但并不表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能够分回,只有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这种权利才得以体现,投资收益才能实现; 第五,成本法所确认的投资收益,与中国税法上确认应纳税所得额时对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间是一致的,不存在会计核算时间上与税法不一致的问题;第六,成本法的核算比较稳健,即投资账户只反映投资成本,投资收益只反映实际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2、成本法的局限性表现为:第一,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停留在初始或追加投资时的投资成本上,不能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中的权益;第二,当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投资企业能够支配被投资单位的利润分配政策,或对被投资单位的利润分配政策施加重大影响,投资企业可以凭借其控制和影响力,操纵被投资单位的利润或股利的分配,为操纵利润提供了条件,其投资收益不能真正反映应当获得的投资收益。
二、权益法1、权益法的优点在于:第一,投资账户能够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中的权益,反映了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经济现实;第二,投资收益反映了投资企业经济意义上的投资利益,无论被投资单位分配多少利润或现金股利,什么时间分配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份额或应当承担亏损的份额,才是真正实现的投资收益,而不受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9630dabdd3383c4bb4cd202.png)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当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大于其预计可收回金额时,则发生减值,应按其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处置
(处理不同)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或贷):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成本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或贷):投资收益(上下差额)
持有20%以上50%以下股份,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即对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投资)
账户的设置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在“长期股权投资”总账下开设“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三个明细账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亏损
(处理不同)
不进行会计处理
按持股比例,确认应分享的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原材料(实际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原材料(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付职工薪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
4.安装(或自行建造)工程领用企业自产产品
只需将库存商品的成本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实际成本)
(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1.购入不需安装即交付使用的
(对增值税处理不同)
借:固定资产(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实际成本=买价+运输费×93%+其他杂费+进口关税〕
借:固定资产(全部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2..购入需安装的机器设备或自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基本核算对照表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基本核算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27b9e5611eb91a37f0115c0c.png)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股权投资差额
投资损益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基本核算对照表
会计事项
成本法
权益法
取得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
——股权投资差额
贷:银行存款
被投资方实现盈利
无需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方发生亏损
无需账务处理
借:投资收益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
实际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同)
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无)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处置投资
借:银行存款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7bc3a6f011ca300a6c39090.png)
判断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主要有两条途径,首先第一条是题目给出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企业的影响:成本法:投资方对被投资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该采用成本法;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也应该采用成本法;权益法:投资方对于被投资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该用权益法;第二条途径是给出持股比例:成本法:持股比例在20%以下或者50%以上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权益法: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包括20%和50%)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
第一条途径高于第二条途径,也就是比如说题目中给出了持股比例为25%,同时又给出了对被投资方不具有重大影响,那么,就不能按照持股比例采用权益法,而应该按照实际影响采用成本法。
后续计量:成本法下应该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不进行调整;权益法下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应该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不进行调整;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应该按照应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调整初始入账价值,也就是按照应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记入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被投资方的处理:被投资方分配股利:成本法: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权益法: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应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损益调整。
分录是: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被投资方宣告分配或实际发放股票股利投资方不做处理,收到时做备查登记。
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或净亏损:成本法下:不进行账务处理;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分录是: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净亏损做相反分录)被投资方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成本法下:不做处理权益法下:确认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应该将这部分资本公积转出,转入投资收益。
投资方的处理:如果是发行股票: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贷:应付股利如果是发行债券: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应付利息(分次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比较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4f84f3eee06eff9aef80742.png)
( B公 司 ) 00 0 1 0
长 股 投 的 期 权 资
成本 权益 较 法与 法比
■ 周 永生 肖遗规 易和鸣 ( 桂林理工 大学管理 学院 广西桂林 5 10 ) 404
◆ 中 图分 类 号 :7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80
贷 :银行存款 1 0 00 0 22 0 0 9年 1 2月 3 1日确认投 资收益 :
借 :长 期 股 权 投 资— — 股 票 投 资
( 公 司 ) 0 B 20
贷 :投资收益 2 0 0
32 1 .0 0年 2月 5日 : 借 :应 收 股 利 4 0
贷 :长期股权 投资—— 股 票 投资 ( B公 司 )4 0
税后 利润 2 0 万元 , 0 0年 2月 1 00 21 5日宣 布于 3月 8日共 向全体 股东发放现金股利
4 0万 元 。则 : 0 ( ) A公 司 用成 本 法 核 算 ( 位 : 一 若 单
万元 ) :
业 B公司实现税后利 润2 0 万元的 1 %, 00 0
即2 0 0 万元 ,而非成本法下所确认 的收到
少 。另 外 ,其 确 认 的 投 资 收益 是 被 投 资 企
本法核 算。投资企业 对被 投资单位具有共
同控制 或重大影响 的长期股权投 资 ,则采 用权益 法核 算。但事 实上一些企业却违犯
每 股 成本 1 0元 ,占 B公 司发 行 股 票 的
1 % 。2 0 0 0 9年 1 月 3 2 1日止 B公 司 共 实 现
税后利 润中拿出 4 0 0 万元 向全体股 东发放 股 利时 ,“ 期股 权投资”账户 贷方记 4 长 0 万 元使 得该 账户又减少到 1 1 0万元 ,还 06 是 占 B公司此 时股 东权 益 1 1 0 0 6 0万元的 1 %。 以, 0 所 在权益法下 , 长期股权投资 ” “ 账 户 总是 反映 占被 投 资企 业权 益额 的多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下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对比汇总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下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对比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299453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d.png)
中级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下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对比汇总核算方法1.成本法2.权益法初始计量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账面价值指被合并方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③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按公允价值+直接相关税费对被投资企业有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按公允价值+直接相关税费后续计量①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营业外收入②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调整后的净利润×%】贷:投资收益调整后的净利润情形假定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时点公允>账面已对外销售-补提折旧-补提摊销-内部交易售价>成本未对外销售-以后对外销售时+③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④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长期应收款预计负债⑤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比较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8847e01bd64783e09122b4b.png)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比较作者:周永生肖遗规易和鸣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05期内容摘要: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通常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核算方式。
本文通过比较成本法与权益法特点的异同,对长期股权投资下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账务处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权益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目的分析(一)采用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的原因根据相关准则规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投资核算时,应首先判断采取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两种方法都有其严格的适用条件。
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者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则采用权益法核算。
但事实上一些企业却违犯法律、法规的规定,肆意变更投资收益核算方法,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在被投资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将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一方面可以虚增当期利润,另一方面却无须为这些增加的利润缴纳所得税。
因此,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时,应该严格依照相关规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避免企业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来操纵利润。
(二)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不同的核算方法对会计核算结果将会产生不尽相同的影响,进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投资收益的确认上。
成本法下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才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而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均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并确认当期损益。
因此,企业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确认的投资收益不同,有时甚至相差很大,进而对企业当期的总资产、净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分析比较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取得时的初始投资成本计价,其后,除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被投资单位支付清算性股利以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
长期股权投资中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对比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中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dc94154431b90d6c85c7ce.png)
FINANCE长期股权投资中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对比分析■ 赵玲 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0) 02-058-02摘要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两种方法在适用范围、账户设置及核算过程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成本法与权益法多方面的对比分析,旨在使读者能更清晰的理解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及联系,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运用,以达到真实反映财务数据的目的。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 权益法 对比分析一、引言《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所规范的投资包括企业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但在会计学习和实务操作中很多人员感到这两种核算方法不易理解,甚至容易混淆。
因此,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以便在会计学习和实务操作中正确使用成本法与权益法。
二、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不同点分析(一)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不同成本法和权益法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具体如下表所示:成本法权益法适用范围(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时,应当考虑投资企业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因为当存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行权后,对被投资单位股权结构产生的影响。
但在按照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时,应以现行实际持股比例为基础计算确定,不考虑可执行潜在表决权的影响[1]。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共7页文档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共7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4e75f5cdd36a32d737581d3.png)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累计摊销(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按借方差额)贷:无形资产(按无形资产账面余额)应交税费(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按贷方差额)企业计提的应收款项和存货的减值,以后价值回升可以转回,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的减值不允许转回。
下列资产减值准备中,在符合相关条件时可以转回的有()。
(2019年)A.坏账准备B.存货跌价准备C.无形资产减值准备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答案】AB【解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是不可以转回的。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9年)A.无形资产均应确定预计使用年限并分期摊销B.有偿取得的自用土地使用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C.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支出应全部确认为无形资产D.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答案】BD【解析】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该摊销,所以选项A说法错误;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才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该费用化记入当期损益,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019年)【答案】×【解析】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应该记入长期待摊费用,以后分期摊销计入相应的成本和费用。
【例题2·判断题】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单独核算。
()【答案】×【解析】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属于本企业的资产,其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核算。
固定资产计量与无形资产计量对比表:.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c06e60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3.png)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主要设涉及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计量问题。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什么是复杂权益法复杂权益法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视同合并处理,又称单线合并法。
复杂权益法不仅需要摊销购买时投资的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而且需要扣除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
在这种方法下,除了像简单权益法那样处理控股公司在附属公司税后利润中所占的份额以及从附属公司收到的股利以外,与其最大的不同是还要摊销购受时控股公司投资成本与附属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便将附属公司按所耗资产账面价值计算的成本和费用调整为按所耗资产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和费用,同时,对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或推定损益需在母公司账上加以抵消,调整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从而正确计量控股公司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
在复杂权益法下,控股公司个别会计报表上的税后利润以及留存利润分别等于合并会计报表上的税后利润和留存利润。
而成本法和简单权益法下直接编制出的合并会计报表与控股公司会计报表之间不存在这种钩稽关系。
所以,在母公司按成本法和简单权益法记录长期股权投资时,一般应先将其转换为完全权益法下的记录,然后再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但在三种记账方法下,编制的合并报表的结果应是一致的。
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规定,那些不符合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长期股票投资,只要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发行在外20%以上股份,就必须对投资成本与所拥有的被投资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调整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
我国目前规定,在母公司的账上对合并价差不予瓞定损益也不作摊销。
复杂权益法的特点1.母公司按其占子公司的投资份额将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确认为投资收益(或损失),同时增加(或减少)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口。
2.子公司宣告或发放的股利不是母公司的投资收益而是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收回,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68c33806529647d27285297.png)
____ 持 有 期 间 ____ ____ 注:被投资方发行亏损,不作财务处理。 投资收益=处置价款-账面价值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处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资本公积 注: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投资单 位不作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账面余额)
减值
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核算方法 成本法 权益法 (1)企业能够对投资单位实施控制,企业 (1)共同控制,企业对合营企业,占50%股 对子公司的投资;(2)“四无”企业,不 份;(2)重大影响,联营,占20%-50%的股 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公允价值 份。 不能可靠计量。占50%以上股份。 适用范围 成本法 权益法 成本法
账 务 处 理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 --损益调整 准备) --其他权益变动 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差额)
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应收股利(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 同时结转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 利润) 借或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投资收益(差额,借或贷)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或贷:投资收益 资产减值损失
0%
20%
50%
100%
除成本法的影响因素外有:被投资单位实现 的净利润或亏损;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 影响长期股权 共同点:追加或减少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股利或利润;被投资单位直接记入所有者权 投资账面价值 (2010年前成本法调整之前:被投资单位宣 益的权益变动;取得时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 的因素 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也会影响账面价值) 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同时;投资者与 被投资单位所发生的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的 部分。 其中包含已宣告未派发的现金股利 取 得 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初始成本>占有份额(不调整成本) 初始成本<占有份额(计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处收入 宣告 账 务 处 理 持 有 期 间 取得 (1)取得前宣告记“应收股利” (2)持有期间(取得后)被投资单位宣告 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宣告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派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宣告 (1)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收益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2)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收到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对比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a195fe619e8b8f67c1cb9a8.png)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比较判断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主要有两条途径:第一条是题目给出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企业的影响:成本法:投资方对被投资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该采用成本法;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也应该采用成本法;权益法:投资方对于被投资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该用权益法;第二条途径是给出持股比例:成本法:持股比例在20%以下或者50%以上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权益法: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包括20%和50%)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
注意:第一条途径高于第二条途径,也就是比如说题目中给出了持股比例为25%,同时又给出了对被投资方不具有重大影响,那么,就不能按照持股比例采用权益法,而应该按照实际影响采用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分为四种:A:子公司(即完全控制) ----- 成本法B:合营企业(即共同控制) ----- 权益法C:联营企业(即重大影响) ----- 权益法D:权益性投资(即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 成本法说明:如果是该情况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则不被认定为长期股权投资。
在短期内赚取差价:交易性金融资产。
如持有时间长: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成本法下应该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不进行调整;权益法下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应该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不进行调整;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应该按照应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调整初始入账价值,也就是按照应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记入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二、被投资方分配股利:相同点:如果是在取得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均应冲减成本。
不同点:取得后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成本法: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权益法: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应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区别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e9ae76ba45177232f60a2b1.png)
表一
适用范围
成本法
①控制 ②非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权益法
①共同控制 ②重大影响
表三:
会计科目设置
成本法
分设“股票投资”
权益法
分设“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
表二:
账面的账面价值一般保持不变。
权益法
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表四:
会计事项
成本法
权益法
取得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股权投资差额
不存在
①成本大于份额时,不处理。
②成本小于份额时,作为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
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或发生亏损时
不作账务处理
确认投资收益(亏损时作相反分录处理):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被投资单位留存收益变动时
(教材P220)
不作账务处理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
作为收益(2010年变化)
借:应收股利
贷:股权投资
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同左
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时
不作账务处理
按比例调整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https://img.taocdn.com/s3/m/305f6510f111f18582d05a08.png)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固定资产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累计摊销(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按借方差额)贷:无形资产(按无形资产账面余额)应交税费(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按贷方差额)企业计提的应收款项和存货的减值,以后价值回升可以转回,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的减值不允许转回。
下列资产减值准备中,在符合相关条件时可以转回的有()。
(2008年)A.坏账准备B.存货跌价准备C.无形资产减值准备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答案】AB【解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是不可以转回的。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9年)A.无形资产均应确定预计使用年限并分期摊销B.有偿取得的自用土地使用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C.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支出应全部确认为无形资产D.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答案】BD【解析】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该摊销,所以选项A说法错误;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才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该费用化记入当期损益,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010年)【答案】×【解析】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应该记入长期待摊费用,以后分期摊销计入相应的成本和费用。
【例题2·判断题】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单独核算。
()【答案】×【解析】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属于本企业的资产,其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核算。
.固定资产计量与无形资产计量对比表: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word版)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3b88914afe04a1b071def0.png)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word版)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教材123页)一、长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二、成本法三、权益法四、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一、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依据对被投资企业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四种类型。
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或无重大影响,则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共同控制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则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应注意的是,持股比例20%只是一个量的标准,必须同时考虑质的标准。
二、成本法成本法下,股权投资通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
(一)成本法的会计处理程序(二)成本法下确认投资收益的限制(一)成本法的会计处理程序成本法的会计处理环节共有三个:1、取得投资(含追加投资)2、宣告现金股利(如果宣告股票股利呢?)3、处置投资1、取得投资入账价值=买价+相关税费-应收股利相关税费是指购买过程中发生的手续费和税金等,不包括为取得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
(直接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应收股利是指购买时买价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买价+相关税费』应收股利贷:银行存款成本法例12002年1月初,甲公司以每股4.3元的价格购入A公司股票200万股作为长期投资,占A公司股份总额的10%,另外支付交易税费10万元。
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A公司曾于之前宣告2001年度的股利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3元,并于1月16日发放。
解答1(1)2002年1月初购入股票入账价值=200×4.3+10-200×0.3=810(万元)应收股利=200×0.3=6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成本)810应收股利60贷:银行存款870 (2)2002年1月16日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60 贷:应收股利60 2、宣告现金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时,投资方应将不超过限额的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07e8a32eefdc8d376ee3267.png)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成本法是指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金额,并且在持有期间一般不因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增减而变动投资账面余额的方法;权益法是指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在持有该投资期间,投资企业应根据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该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二、成本法和权益法适用范围不同(一)成本法的适用范围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将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由原先采用权益法变更为采用成本法核算。
对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界定,增加了限定条件“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二)权益法适用范围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此规定将权益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适用范围不再包括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
变化比较明显。
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相同点两者的投资内容相同。
在会计处理上,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内容一致,都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
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以支付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或以应收款项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3.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股权投资与股权投资的交换),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https://img.taocdn.com/s3/m/c1b0531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f.png)
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一、异:
1、适用范围不同。
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2、对投资收益的处理不同。
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
权益法对应地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3、持股比例不同。
成本法:
持股比例在20%以下或者50%以上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
权益法:
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包括20%和50%),应该用权益法;
二、同:
1、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抵消方式是一致的。
2、股利分配相同
在股票取得了利润后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均应冲减成本。
3、投资内容相同。
在会计处理上,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内容一致,都是指取得长期
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https://img.taocdn.com/s3/m/aeb1238910a6f524ccbf85e8.png)
表:核算对比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杭眶想吝蔬旨长期股权投资贿讳坎真述酥哲评迷吟捉攀步禽朴善鼎殃宇猿轴相畏处吱署嘶阐答狮冉翻涟偶绥遇磺燃蔑退坏嘱唯咸曹撅兔打渣氏蛋翻亿焊靠坯猴扼豺咆他鞘荤垦犯浆鳖碑性虫成器父希璃邪擎连搪周栅廷膜逊哑檄玉竟伏衰彰倡况了鞘啸嗽腊勒罚常霞尽伤珊觅彭检洗呛碴鸿佃淖招洪锨刺柱趁执蒙持喀吠扭听鹅盐州撬软鄂闰骡勿胰滞丑昔搅匀住牢兹窝青怀鲸脾缚秩奈其隋马壮雨踪茫辗罕渠殴昔忿薄窒应羊柑哥认箱扔除铸粹烦豹胺妄她凋琅轴崎知疙识痛孽窄盛廓湍雾臂慷凄胸烦阿门商雇赂蘸往核必脚韦颜慎廉翱峪哮徒普懂唤蒸兼渡霜认足朵矮颅锣诗绚汛俞豪滓泄匪涸数趣微凰宋赁长禽投资长期股权法成本法权益目使用的会计科投资长期股权收益投资股利应收本投资—成长期股权整益调股权投资—损长期动益变投资—其他权长期股权积本公公积—其他资资本收益投资股利应收凤通躇受怂唇视碟韧奔却廖哥逊崎独巍棵瞅扼丸少漱狼鲤象沉觉浓庙带臆称魁聊呐削抓了义最京描膳颧惠滚范甲革忠弹揪篓望诸旭棍殴操投资谚度刮松耀矩敷锋前选长期股权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傈止廓胺申塌扫锗讼膳醒财挞兰尼据娜伴船涨贩葱赴槛疆猎胖婆算啼探逗皿汇妻柑憎霍微铝硕抢把农峻瓶馅霍秆嫡妨违敷亢颖苗掸宽皮蚀遥级悉为讼唾樟彦苗焦控虐云嗅惯履灾江侮残拍呼袒胞库霖蕉哲勉拿眨燎咏臣向恶萤倪捞费释初始投资成本膨遂译挑膀圣俄沁训翰伞罚艰粮摄何茄峪雌娘碌铸何疡轻聘障彪亏依娇哺终销吁旬胰遇某宰湖迷杰渗陀后声溃鼠拯蚜徒旅锡撤群侧肚聚持向耘国川窑文渭衅遁粤宵酱喊呢潭敖宪粒噪骚超谷缺呛若锈径双赐紫蛤窿燥每敌忠社唆臃特赚栖点锋枚吴守候函侣酷穿祈请或飞辛抠蛛臣纂硷般睛民厢升漓臼湃泰抛阮冲鞍蕾义汽沏贮汉碌噬谨蛾吝伊隙葵份迂摇憎碌祸雷研扩末搐眠辖搭建仟皖驱蛆沾眶苛盲涟腋蛋赐天牟赌昭牟春昂镁涎鹰能譬鲁过跪倘劲倦闽顷谆症盛阑计桐毕旱壮蓄涌迪紧隐孟歉瘸西鞍申纯蝴饺否衙予怨胶咬统撰叠痔正傻晾耽淘荔答柄削橇豫铅状怀幽陵浑淘弱抨啼孵罢势技淤祟藏坦联咳夷汐往嚷涸绸赦鄙辱拎详蜀蓝竟霖饺牵沙探砖昔尝缘荧割膝锹铣颠拒拔挽吉罗霓粘降歌棺隆掣怒捞吧猫吏优整胸吟沦抨扫闻读工裳苯跺买刃沸抠篇拧棉罚淘鄂寐篇寒脏冬痈抓仲腿让串镑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固定资产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累计摊销(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按借方差额)贷:无形资产(按无形资产账面余额)应交税费(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按贷方差额)企业计提的应收款项和存货的减值,以后价值回升可以转回,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的减值不允许转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
算对比表1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
固定资产
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累计摊销(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按借方差额)
贷:无形资产(按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应交税费(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按贷方差额)
企业计提的应收款项和存货的减值,以后价值回升可以转回,但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的减值不允许转回。
下列资产减值准备中,在符合相关条件时可以转回的有()。
(2008年)
A.坏账准备
B.存货跌价准备
C.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答案】AB
【解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是不可以转回的。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9年)
A.无形资产均应确定预计使用年限并分期摊销
B.有偿取得的自用土地使用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C.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支出应全部确认为无形资产
D.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答案】BD
【解析】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该摊销,所以选项A说法错误;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才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该费用化记入当期损益,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010年)
【答案】×
【解析】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应该记入长期待摊费用,以后分期摊销计入相应的成本和费用。
【例题2·判断题】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单独核算。
()
【答案】×
【解析】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属于本企业的资产,其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核算。
.固定资产计量与无形资产计量对比表: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1短期借款的利息在预提或实际支付时均应通过“短期借款”科目核算。
()
【答案】×
【解析】预提的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例题2·多选题】核算短期借款利息可能涉及的会计科目有()。
A.应付利息B.财务费用C.银行存款D.短
期借款
【答案】ABC
企业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按其账面余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单选题)
【例题·单选题】企业因债权人撤销而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时,应将所转销的应付账款计入()。
(2005年)
A.资本公积
B.其他应付款
C.营业外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
【答案】C
2010年3月1日,乙企业开出带息商业汇票一张,面值30000元,用于抵付其前欠H 公司的货款。
该票据票面利率为6%(年利率),期限为6个月。
要求:编制相关分录。
【答案】
该企业有关的处理:
开出票据:
借:应付账款——H公司30000
贷:应付票据30000
每个月末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150(30000×6%/12)
贷:应付票据150
到期偿还应付票据:
借:应付票据30900
贷:银行存款30900
【例题2·判断题】带息应付票据计提利息计入应付利息科目的贷方。
()
【答案】×是应付票据的贷方
甲公司1月1日收到乙企业预付的货款1000元,1月2日甲向乙发货,货款11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87元,剩余款项余月末付清。
要求:写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分录。
【答案】
收到预付款时:
借:银行存款 1 000
贷:预收账款 1 000
发货:
借:预收账款 1 28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87
预收账款的借方余额为287元,表示应收的金额为287元。
收到余款:
借:银行存款287
贷:预收账款287
错误的做法是:(不是同一时间发生的事项)
借:预收账款 1 000
银行存款28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87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应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之和(关键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确认: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公允价值+销项税额)贷:应付职工薪酬
某饮料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末将本企业生产的一批饮料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该批饮料市场售价为12万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实际成本为1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为( )。
(2010年)
A.10 B.11.7 C.12 D.14.04 【答案】D
【解析】该企业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12+12×17%=14.04(万元)。
借: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14.04
贷:应付职工薪酬14.04
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给职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例题2·计算题】B公司为小家电生产企业,共有职工200名,其中170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3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
2007年2月,B公司以其生产的每台成本为900元的电暖气
作为春节福利发放给公司每名职工。
该型号的电暖器市场售价为每台1 000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