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单元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六单元复习学案
②从积极方面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和“”两个字分别概括了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不同态度,批评了的思想方法。
1.本文选自,此书为西汉淮南王编著。成语“”出自于此。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句。(4分)善()亡()将()以()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此何遽不为福乎?(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4.本文是一则(文体),其蕴含的道理是:
五、反思
教师修订学生反思
B、歧路(qí)缥缈(miǎo)微澜(lán)消息(xī)
C、宦游(huàn)暮色(hè)摩天(mó)
6.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2分)
海市深楼瞬息万变雾霭茫茫乱吵乱闹
涛天巨浪摸天大楼嘎吱作响浑身发抖
跌跌撞撞絮絮叨叨自由自在主观臆造
①近塞上之人②友人惭,下车引之③其邻人之父亦云
④人皆吊之⑤故时有物外之趣⑥驱之别院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⑤
5、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用原文回答)
⑴失马之福是:
⑵得马之祸是:
⑶跛腿之福是:
6、成语的来源之一是古人的著作,出自上文的一个成语是:
7、写出文章的寓意:
8、关于福祸得失互相转换的辨证关系,中国有许多名言俗语作了精辟的概括,你能说出几句吗?
(2)A.妥当(tuǒ) B.头衔(xián) C.称职(chèng) D.更衣(gēng) ( )
(3)A.嬉戏(xi) B.瘸腿(qué) C.孪生(1uón) D.炫耀(xuán) ( )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 《解决问题》学案
6.6.7 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理解利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2.能正确的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说一说下面各题中表示单位“1”的量。
(1)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本数的37.5%。
(2)美术小组的人数相当于科技小组人数的60% 。
(3)冰箱价格的21是洗衣机的价格。
(4)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棵数的43,桃树棵数是苹果树棵数的32。
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5。
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
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2. 读题思考:现在我们只知道每两个月之间价格的变化幅度,但商品原来的价格却未知,想一想可以怎么办呢?你会解答吗?尝试解答。
3. 检验结果。
如果假设此商品3月的价格是a 元,算一算得出的结果和上面得到的结果是不是一样?4.想一想,为什么降价和涨价的幅度都是20%,但降价和涨价的具体钱数却不同呢?因为不同,所以降价和涨价的具体钱数不同。
三、课堂达标1. 某电视机厂计划某种型号的电视机比去年增产50%,实际又比计划的产量多生产了10%。
此型号的电视机今年的实际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多少?2.8月初鸡蛋价格比7月初上涨了10%。
9月初又比8月初回落了15%。
9月初鸡蛋价格比7月初涨了还是跌了?涨跌幅度是多少?四、拓展提升某品牌的数码相机进行促销活动,降价8%。
在此基础上,商场又返还售价5%的现金。
此时买这个品牌的数码相机,相当于降价百分之多少?五、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对自己的表现满意6.6.8 练习十九【学习目标】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理解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学习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
(1)“每台洗衣机的价钱降低了15%”,也就是现在的价钱是原来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学案Period One【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英文说法。
2. 听对话,能排列出《愚公移山》这则故事的顺序。
3. 学生能依据图片讲述出《愚公移山》这则故事。
【学习内容】一、自主预习1. 你知道这些神话故事的英文翻译吗?请为这四则配对:1. Journey to the West a.《后羿射日》2. Hou Yi Shoots the Suns b.《女娲补天》3. Yu Gong Moves a Mountain c.《西游记》4. Nu Wa Repairs the Sky d.《愚公移山》2.请翻译下列短语:尝试移动大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绝不会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土和石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山上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大山搬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故事提醒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不放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看起来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种理解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故事有很多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团队合作1. 听录音,完成课本1b 任务。
找出《愚公移山》故事的开头。
2. 听录音,将听到的信息填入下表,并能依据听到的信息讲述这个故事的开头。
Name of the story Where did the old man live? Who would help the old man? Where would they put the earth and stone from the mountain?3. 听录音完成2a ,为4幅图片排序。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设计人:王秀莲审核人:张瑞英日期:2011.12.19复习目标: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3、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复习重点: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复习难点: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复习过程:一、检查预习:解释划线字词的含义:1、陈涉少时2、苟富贵,无相忘3、会天大雨4、寡人谕矣5、长跪而谢之6、孤不度德量力7、此殆天所以资将军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二、自主复习任务:(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字,朝代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通史。
2、《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此书为体史书。
3、陈寿,字,朝代家。
4、《出师表》作者,字,号,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家,杜甫在《蜀相》中是这样评价他的,。
(二)通假字:1、发闾左谪戍渔阳___通_________2、为天下唱___通_________3、将军身披坚执锐___通_________4、固以怪之矣___通_________5、故不错意也___通_________6、欲信大义于天下___通_________7、自董卓以来___通_________(三)古今异义:1、此诚不可与争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义______今义______3、诚宜开张圣听古义______今义______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______今义______(四)一词多义: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故将广故数言欲亡项燕为楚将免冠徒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徒间又何间焉徒以有先生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遂许先帝以驱驰许安陵君其许寡人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重点句子填空及翻译: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学案
英语自主探究学案内容: SB: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 (Section A)课时:2 年级:八年级序号:1 日期2010.9 主编:八年级英语组一:学习指导本课时的中心话题是谈论如何发出、接受及拒绝邀请。
二:学习任务A级:(基础知识)1、记忆单词(Section A ,p31-p33的所有单词)2 形容词比较级. 规则变化1)单音节词和少数双音节词.(找出SectionA例子)①直接加er.②不发音的e结尾时加r.③辅音字母为y结尾时把变i,再加er.④重读闭音节结尾并且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双写最后的辅音字母,再加er2) 多音节和部分双音节词。
在原级前加more.比较级的用法。
1)表示两者进行比较时用形容词比较级,其结构为“A + …比较级+B” 。
为了避免重复,在从句中常用the one, that, those等词来代替前面出现过的名词。
其中the one代替可数名词单数名词形式,the ones,或those代替可数名词复数形式,that不可数名词单数名词2) a little, much, even, far等修饰比较级。
3)表示两者之间进行选择“那一个更…”时,用句型Which/Who is +形容词比较级,A or B ?表示。
4)有of the two 时,常有the+比较级5)表示“越来越…”用“比较级+and +比较级”6) 表示“越…就越…”时,用“the+比较级, the+比较级”3.编对话。
例如:A:Is that Mary?B:No,it isn’t. It’s Tina.Mary is shorter that Tina.4. 完成1b,2a,B级:1.英汉互译(3a,3b.)1)超出2)与……相同3)擅长4)喜欢做…5)与…不同6)公有的7)在某些方面8)看起来一样9)与…一样2.完成3a.C级:背诵P33的3a文章注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把经过小组讨论后仍然不会的问题填写在互动卡上.完成下列练习,对自己来一个测验吧:一.填空。
高中生物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学案-基因的表达 (1)
基因的表达【必备知识梳理】一、RNA的结构和种类二、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通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过程。
2.场所:主要是,在、中也能发生转录过程。
3.产物:、、。
4.过程(以mRNA为例)三、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的过程。
2.场所:。
3.过程:归纳总结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四、中心法则1.提出者:。
2.补充后的内容图解五、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1.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基因生物体的性状(完善实例分析如下)2.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基因生物体的性状(完善实例分析如下)(1)白化病致病机理图解(2)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形成机理图解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1.生物体多种性状的形成,都是以为基础的,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基因都是相同的,但各不相同。
2.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可分为以下两类(1)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维持所必需的,如、等。
(2)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如、等。
七、表观遗传八、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生物体的有些性状是由个基因决定的,如人的身高;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个性状,如水稻的Ghd7基因不仅参与开花的调控,还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重要作用;生物体的性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考点能力提升】考点一遗传信息的流动,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遗传信息的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1)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中也有DNA的解旋过程,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吗?(2)一个DNA分子上的所有基因都同时转录吗?它们的模板链都相同吗?(3)转录形成RNA时有没有方向性?,实质是将mRNA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mRNA合成以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人教版新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学案
教师寄语:创造力就是想出新鲜事物。
创新就是制造新鲜事物。
——西奥多·莱维特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体会想像和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学会使用夸张和想像。
3.感受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快。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开天辟.地()女娲.()掺.水()塑.造()莽.莽榛.榛()()澄澈..()( )2、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 __________ ,它详细叙述了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2)神话是远古时代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带有浓厚的色彩。
二、理解探究:本文处处洋溢着因人类诞生而产生的喜悦感,请对下面的句子加以分析体会。
(1)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2)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三、合作释疑: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写法的?四、课内精读:①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②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
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
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⑥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
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⑧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2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第三课时)编制:玄艳霞张丽娟刘倩审核:审批:【复习目标】1、牢固识记本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字词音形义、重点作者)。
2、学会整体把握诗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强化名句默写练习。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老夫聊.发少年狂(2)会.挽雕弓如满月(3)五十弦翻.塞外声(4)也拟.泛轻舟(5)马作.的卢飞快(6)为报倾城..随太守(1)一、二句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切盼与丈夫重逢的心情。
(2)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分别的地方。
(3)词中表现女子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希望——失望——绝望。
《渔家傲秋思》1、填空作者:,字,(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2、填空名句: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归无计3、复习知识点(1)上阕写景(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塞下景色),突出了“异”字。
(2)“风景异”在哪些方面?气候之异;边声之异;边城之异。
(3)怎样理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画面?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
(4)下阕抒情,抒了思乡报国之情。
(5)怎样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一千古名句?前句表达思乡之情,后句用典表达报国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1、填空作者:,字,号,(时期)文学家。
其它作品:《水调歌头》。
2、填空名句:会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复习知识点(1)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盛况。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
(3)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勾画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豪气十足,誓死为国的英雄形象。
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
(5)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用典有什么好处?“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好处:使表达委婉含蓄。
《武陵春》1、填空作者:,号,(时期)著名女词人。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1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第一课时编制:张丽娟审核:审批:班组号姓名:【使用说明】1、提前预习本课,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读课文三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准备上课讨论。
【学习目标】1、文章作者、作品、出处和朝代。
2、通假字重点字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基础自查】(一).作家作品(1)《陈涉世家》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字子长,____ 人。
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_____通史,全书130篇。
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
鲁迅评价《史记》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唐雎不辱使命》出自《_________》。
《战国策》是_____末年_____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内容多记谋士(策士)的活动,写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
(3).《隆中对》选自______,作者____,____朝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65卷,记载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段时期________三国的历史。
(4).《出师表》作者_____,字_____。
_____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青年时隐居隆中,人称“卧龙”。
(二)注音鸿鹄( ) 適 ( ) 鞭笞( ) 毋( )相忘闾( ) 左ɡōu()火徇( ) 色挠( ) 缟()素诣( )亮怫( )然唐jū()屏( )人裨( )补缺漏度( )德量力存恤( ) 猖( )蹶( ) 崩殂( ) 猥( ) 挟( )天子舴( )měnɡ()以彰( )其咎( ) 忿恚( )陟( )罚臧( )否( ) diāo()qiú() 咨诹( )免冠()徒跣( ) 夙( )夜忧叹以头抢( )地(三)通假字1. 《陈涉世家》发闾左戌渔阳通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通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通故不错意也通仓鹰击于殿上通3. 《隆中对》欲信大义于天下通自董卓已来通(四)一词多义1.《陈涉世家》会天大雨(会:副词,恰巧、适逢)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词,)道不通(道:词,)伐无道(道:词,)等死,死国可乎(等:词,)公等遇雨(等:词,)扶苏以数谏故(数:词,)数日(数:词,)扶苏以数谏故(故:词,)广故数言欲亡(故:词,)上使外将兵(将:词,)项燕为楚将(将:词,)陈胜自立为将军(将:词,)吴广以为然(然:词,)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词,)卜者知其指意(指:词,)皆指目陈胜(指:词,)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词,)得鱼腹中书(书:词,)令辱之(令:词,)召令徒属(令:词,)陈守令皆不在(令:词,)辍耕之垄上(之:词,)怅恨久之(之: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之:词,)二世杀之(之:词,)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词,)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次:词,)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词,)乃行卜(行:词,)行收兵(行:词,)第六单元复习学案第二课时编制:张丽娟审核:审批:一词多义1、扶苏以数谏故(以:词,)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以:词,)今诚以吾诈称公子扶苏(以:词,)固以怪之矣(以:词,)以激怒其众(以:词,)广故数言欲亡(欲:词,)从民欲也(欲:词,)号令召三老(号:词,)号为张楚(号:词,)若为佣耕(为:词,)为天下唱(为:词,)2.《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使词,)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词,)免冠徒跣(词,)徒以有先生也(词,)此庸夫之怒(词,)夫专诸之刺于王僚也(词,)怀怒未发(词,)秦王怫然怒(词,)虽然,受地于先王(词,)虽千里不敢易也(词,)以头抢地耳(词,)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词,)徒以有先生也(词,)轻寡人与(词,)与臣而将四矣(词,)3.《隆中对》然志犹未已(词,)自董卓已来(词,)今操已拥百万之众(词,)因屏人曰(词,)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词,)谓为信然(词,)谓先主曰(词,)词,)谓为信然(词,)欲信大义于天下(词,)信义著于四海(词,)由是先主遂诣亮(词,)然操遂能克绍(词,)此人可就见(词,)凡三往,乃见(词,)4.《出师表》1.《陈涉世家》卒中往往语(古义今义)楚人怜之(古义今义)而戌死者十六七(古义今义)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今义)籍第令毋斩(古义今义)2.《唐雎不辱使命》休祲降于天(古义今义)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今义)岂直五百里哉(古义今义)3.《隆中对》遂用猖獗(古义今义)抑亦人谋也(古义今义)4.《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由是感激(古义今义)(六)翻译句子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单元复习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单元复习学案)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
在欧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北美的英属殖民地人民,在反抗英国殖民当局统治的过程中,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知道英国1640年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了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 年宪法和《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等文献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这些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1.英国君主立宪制示意图及其影响。
(1)示意图政治缓和了英国议会与国王的矛盾,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
经济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殖民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文化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英国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1)法国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彻底的特点,为以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最典型的一次革命。
(2)法国大革命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3.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1)对内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观念。
(2)对外发动战争,前期是反对外来干涉的正义战争,后期变为军事侵略战争。
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势力,有利于欧洲社会进步,但同时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项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时间1640—1688年1775—1783年1789年开始革命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推翻英国殖民统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革命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北美殖民地人民资产阶级、革命群众政权形式君主立宪制联邦共和制民主共和制相同点(1)都由资产阶级领导,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第六单元学习任务单(学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学习任务单(学案)知识点概述本学习任务单主要涵盖以下知识点:•课文阅读及文言文阅读•词语解释和运用•古文观止及古诗词学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让学生加强对古代课文的阅读与理解,掌握更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同时能够对古代文化和人文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
任务安排第一课《大风车》•认真阅读课文及文言文阅读材料,了解文化传统与文学常识,以此提升语言素养;•理解并练习使用“风车”、“木棍儿”、“脚底下”的词语;•运用读音规律,练习对“鼻音”、“齿音”、“舌音”之间的区分。
第二课《小鸟不离巢》•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许愿”的本意及在文中的引申含义;•分析骆驼的特点和形象特征,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生命的敏感和关注;•听古诗歌朗诵,理解诗歌中“好汉不提当年勇”的意思和魅力。
第三课《咕咚的声音》•通过阅读课文,掌握“卡通形象”这一名词的含义和应用;•运用“咕咚”、“哐当”等词语,加深学生对声音的理解;•借助古文阅读,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儒家的文化理念和思想。
第四课《古琴声》•阅读课文,了解古琴的历史意义及文化内涵;•识字练习,加强对“悠扬”、“杂乱”、“响亮”等词语的掌握;•听古诗歌朗诵,感受古人崇视音乐和美学的情感表达。
第五课《传说中的鲤鱼门》•看图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地理特色和文化传统;•阅读《七步诗》,感受古人的人文思想和审美情趣;•借助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历史和文化问题。
任务实施方法本学习任务单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课前预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文言文阅读材料、古诗词等,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和背景,预习生字和词语;•课堂教学:教师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并结合生动的形象故事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掌握所学知识,并进行互动讨论;•课后复习: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课本的再读,并要求他们掌握好每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理解模型,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总结反思本学习任务单旨在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加强对语言运用规则的掌握。
罗方伶主备第六单元学案设计
二、对学、群学、小组合作探究、展示。
1.认识1公顷。
(1)师:测量哪些物体的表面会用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作单位?
(2)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物体的表面都能用这三个面积单位来表示。要测量体育场或更大场地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合适吗?()怎么办?()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请同学们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平方米,你是怎样算的?
四、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课题四《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应用》学案
班级姓名评价使用日期
学习内容:课本第78页例3,练习十九第4~7题。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1)一座楼高20()
(2)小红的房间的面积是20()
(3)一本书厚2()
(4)钢笔长约15()
(5)一块地板砖的大小为64()
(6)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7)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为()。
(8)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
四、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7、黑板的面积是4()。
8、方方身高140()。
9、一块玻璃厚1(),火柴盒面的面积是12()。
2、填空。
(1)物体的()或()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测量或计算面积时要用到()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
(4)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学案班级课时课型【认定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积累重点词语。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味。
3.体会作者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预习检测】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僵卧:尚思:戍轮台:夜阑:铁马:3.翻译全诗【共同探究】1.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意象?2.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陆游因风雨大作而想到保卫国家,他在诗中是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的?4.赏析名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5.赏析名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拓展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宋代:陆游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参考答案】【预习检测】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 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
尚思:还想着,还想要。
戍轮台:守卫边关。
戍,守卫。
夜阑:夜深,夜将近。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3.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共同探究】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了“孤村”“轮台”“夜”“风吹雨”“铁马冰河”等意象。
2.写出了诗人罢官后年老体弱、困居故乡荒僻小村的情景和心情,以及表达了诗人想守卫边疆的强烈愿望和强烈的爱国主义。
3.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
小说叙事的艺术——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Word版)
小说:叙事的艺术——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掌握叙述人称、叙述视角的必备知识并学以致用。
二、必备知识:
(一)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
1.叙述人称:作者让讲故事的人以何种人称及身份来讲
(1)第一人称“我”:真实、亲切,便于抒情;受限于一定时空。
(2)第二人称“你”:增强抒情性、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他”:便于直接、客观地展现故事,灵活、自由。
2.叙述视角:讲故事的人的观察立足点
(1)有限视角:更真实,便于直接抒情;受限于一定时空。
(2)全知视角: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能随时介入故事,发表评价。
三、课堂活动
小说家是会“讲故事的人”,因为他们注意到了叙事的艺术,他们通过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表达成就了一部部经典。
叙事要引人入胜,就要找到一个好的立足点,从这个立足点去观察和叙述,也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叙述人称和视角。
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选取了5篇古今中外的经典小说,让我们从叙事人称及视角的角度来探究一下“经典之所以是经典”的原因。
活动一:梳理文本,明确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填一填】梳理必修下册第六单元5篇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活动二:赏析下列语段的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体会其妙处。
活动三:学以致用
思考:
《祝福》中的叙述视角有哪些变化?有什么效果?答:
资料链接:A。
15课时第六单元《让生活更美丽》复习学案
15课时第六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热爱生活、自信开朗,兴趣广泛、情趣高雅,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2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3、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能够合理宣泄情绪,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
4、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复习重点、难点:情绪不同,结果不同;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陶冶高雅情趣的意义;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二、复习过程: (一)独立完成本单元知识网络,整体感知本单元知识。
(二)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找出问题答案,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在题后标出页码。
第十三课《让快乐时时围绕在我身边》第一课时 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1、识记:最常见的四大类情绪。
知道:这四类情绪又可以派生出多种复杂的情绪。
2、识记: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熟读并掌握重点词语:情绪不同,结果有什么不同?第二课时 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1、识记:如何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2、了解:怎样合理宣泄情绪?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 第一课时 生活处处有情趣1、识记:高雅情趣的含义。
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
2、熟读以下问题,并把握重点词语 (1)庸俗情趣的危害 (2)高雅情趣的作用第二课时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1、识记:怎样培养高雅情趣?2、熟读以下问题,并把握重点词语(1)如何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2)好奇心的作用(3)好奇与兴趣、情趣之间有什么联系(4)盲目从众有什么危害(5)怎样杜绝不良嗜好(6)如何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三、复习提问,重点提示四、达标测试:1、下面属于通过注意力转移来调控情绪的是( )A 、苦闷烦恼时,找朋友谈心诉说自己的烦恼B 、苦闷烦恼时,到公园游玩,欣赏大自然美景C 、苦闷烦恼时,到高山之巅大叫D 、苦闷烦恼时,笑一笑自己的幼稚。
2、歌德说:“人生是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者是微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3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3篇)在教学反思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反馈和表现中找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和改进方法。
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学案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学案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一、学习目标1.能根据事例学会与人协商事情,了解协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全面准确地把握别人的观点。
表达观点时语言简洁明了,有理有据。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掌握协商的办法,积极沟通,学会尊重别人的不同意见。
【学习难点】表明主张及共同商量的态度,换位思考,以理服人。
三、预习检测1.我们通常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协商?2.在协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什么?四、共同探究当我们意见不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五、课外阅读。
多读书的好处著名的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许多的写作灵感。
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
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
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
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
”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觉得你知书达理,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
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
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似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
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
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棉队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变得快乐。
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
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液流动,使你身心健康。
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
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方式。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
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1.写出多读书会给你带来的好处。
三上第六单元优佳学案.docx
PEP三年级上册优佳学案Unit 6 Happy Birthd 町第一课时A Lefs learn Lefs do名师导航一、难点解释1.Show...出示...... 给...... 看2.Show me...给我看......3.and 和4.one表示数量时相当于冠词“a/an”,后面跟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
除数词one以外,其余大于二的基数词后面的可数名词须用其复数形式,如:ten pens十支钢笔;six birds六只小鸟;I have seven books.我有七本书。
二、知识链one f one bag f I have one bag.five — five pencils f I have five pencils.课前预习一、Read and write.(读一读,在相应的括号里写出单词的汉语意思。
)1. three2. eight3. six4. n ine() () () ()5. four6. ten7. five8. seven() () () ()二、Read and match.(读一读,将短语与其汉语意思连线。
)(-)文具类连线1. one bag A. 十块橡皮2. ten erasers B. 一个书包3. five pencils C. 五支铅笔4. six rulers D. 二支蜡笔5. two crayons E. 六把尺子(二)动物类连线1. three cats A. 四只熊2. four bears B. 三只猫3. seven rabbits C. 七只兔子4. nine birds D. 八只鸭子5. eight ducks E. 九只鸟三、Read and write・(读一读,写出下列句子的汉语意思。
)1.Show me land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Show me 9 and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Show me five and si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Show me seven and eigh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Show me three and fou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巩固四、Read and choose.(读一读,根据图意将正确的单词的序号选在括号中。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 学案
语文园地六学案班级:课时:成绩:_____一、学习目标1.完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
2.用文字表达自己成长路上的“第一次”。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自主交流,阅读写法特点,总结品味场景、细节描写的好处,按要求试着写一段话。
【学习难点】体会结尾的方法和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积累古代名言名句。
三、交流平台1.怎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呢?四、词句段运用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慈母情深》《桂花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几篇课文结尾的特点。
2.《慈母情深》中对母亲工作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试着说一说你的成长过程中难忘的“第一次”。
六、日积月累1.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克于邦,克于家。
——《尚书》(2)居思,戒以。
——魏征(3)由入易,。
——司马光(4)一粥一饭,当思;半丝半缕,恒念。
——朱用纯七、课外阅读。
父爱如山父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我仍常常梦见他满头的白发,白硬的胡子,稍躬的身影,慈祥的笑容……7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6个儿女的养育重担全部落在父亲一个人身上,怕继母对我们不好,父亲没有再娶。
有一次在饭桌上我夹时,因筷子夹错方向,父亲用筷子用力敲打了一下我的手背,以示警告。
正当我想问“为什么打我”时,父亲一边做夹菜示范,一边轻声细语地说:“装菜的碗与饭桌上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正对方向,夹菜只能夹正对着自己方向那一边的菜,夹朝别人方向的菜是不礼貌的。
”在父亲(严格严厉严肃)的言传身教下,我从小就养成了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的良好习惯。
1992年,父亲刚满60岁,也是我在部队提干的那一年,因牙痛没有钱治疗,为摆脱牙疼的痛苦,父亲用手将剩余的3颗牙全都拔光了。
没有牙无法嚼碎,食物很难消化,这样对父亲的身体不好。
我领到工资第一个月后,就请探亲假回家做父亲镶牙的工作。
我一提镶牙的事情,他就打断我的话:“你刚拿工资,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等你娶媳妇后再说吧。
”1996年我结婚安家在湖南衡阳,当年10月,带着动员父亲镶牙的任务,我和爱人一起回家休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组 轻叩诗歌的大门单元导读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活动实践:诗海拾贝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究活动,让我们学会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2.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感受古诗和新诗的区别,认识一些诗人,增长一些文学常识,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美的欣赏力,积累优美的语言材料。
【预习导航】特别提示:活动安排分“搜集诗歌——看”“整理诗歌——抄”“欣赏诗歌——析” “诗歌朗诵——读”一、为阅读扫清障碍。
(给下面加点的注音) 往矣.( ) 霏霏.( ) 润.物( ) 野径.(枕.头() 睫.毛( ) 花穗.( ) 齐绽.( ) 皑皑.( )二、结合注释,认真读一读课文中的六首古诗,完成下面的练习。
1.写写初读后的收获:2.把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在课文中做上标记,以备课上讨论交流。
三、课前搜集诗歌。
提示:搜集诗歌是我们这次综合性学习最基础的一环。
就像是你要当一回小厨师,那就必须先买菜回来。
也就是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必须有“诗歌材料”了,才能让自己发挥水平进行“再加工”。
1. 说说搜集诗歌的方法:2.把你搜集的诗歌抄写在积累本上。
【课堂探究】四、“整理诗歌——抄”提示: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我们能把搜集到的诗歌分类整理下来,然后反复进行朗诵,那么记忆一定会深刻些,其中一些2.本组六首诗歌是按分类的。
3.小组分类整理搜集到的诗歌。
(以备展示用)五、“欣赏诗歌——析”提示:有了材料,必须对它们进行加工,它们才会成为一碟美味佳肴。
诗歌也是需要我们进行“再加工”的,那就是我们阅读诗歌,欣赏诗歌。
1.我们课本中的《春夜喜雨》就附有一篇赏析短文,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2.欣赏诗歌有方法。
①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
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
④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达标训练】一、连线《采薇》唐诗白朴《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词辛弃疾《天净沙•秋》元曲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四言古诗叶赛宁《白桦》外国诗杜甫《春夜喜雨》现代诗《诗经》二、古诗积累。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植B.曹丕C.曹操(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游园不值》B.《春望》C.《春夜喜雨》2.根据要求填空。
(1)()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填颜色)(2)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填花名)(3)春()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填动物)三、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诗经·采薇》写选征战土,回想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2.《春夜喜雨》是一首绝句。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4.《天净沙·秋》是宋代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道小令。
()5.《太阳的话》作者借太阳、象征光明、进步,表达了作者对进步、民主的新生活的向往。
()6.《白桦》是写思念亲人的一首诗。
()四、阅读诗歌,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牌名,题目这首词中,所写的时间是地点是,描写的景有。
2.读了这六首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把它写在下面。
五、诗歌赏析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词语的意思。
喜:潜:润物:2.第二句的意思是:3.第一句写了下雨的,赞美了这场雨来的。
4.最后一句是诗人夜晚对景色的猜测。
六、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3.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
书写质量日期:活动实践:与诗同行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记录整理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2.通过朗诵表演、展示诗集和原创诗作等活动,锻炼胆量和增长勇气,提高自信心和培养创造力。
【预习导航】特别提示:活动安排分“推荐好诗——编”“原创作品——写”“综合汇报——展”等几个环节。
一、给加点字注音。
澎湃.()出轨.()纤.弱()逸.闻趣事()岑.参()亲昵.()依偎.()略胜一筹.()二、把《诗中的“秋”》一文中有关秋的诗句摘抄下来。
1. 2.3. 4.3.三、自读诗歌《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尝试回答:1.你比较欣赏哪一首?为什么?2.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课堂探究】四、“推荐好诗——编”1.在我国诗的长河里,出了那么多的著名诗人;而外国也有那么多出名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就像海边一只只五光十色的贝壳,不胜枚举。
如果要把这些精品都抄下来,也多不胜抄。
你认为该怎么办?3.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
五、原创作品——写”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了那么多诗,大家一定也想试一试吧!教你几招:(1)要想心中有诗最重要的是联想和想象。
因形象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这是写诗最需要的特质。
(2)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2.请你欣赏,再试写一首。
【达标训练】一、比一比,再组词。
跃()纤()昵()偎()梗()袄()迁()泥()喂()硬()二、把下面的词语恰当的连起来。
潮声潮落机灵的耳朵胸怀富足粉红的眼睛家园宽广热情的花朵潮起澎湃明亮的歌曲三、下面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在括号里填出。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春夜喜雨》。
()2.苏小妹认为黄山谷加上的“舞”和“隐”两个字仍不够理想,但比苏东坡加的两个字要美。
()3.“路转溪桥忽见”中“见”是出现的意思。
()4.《天上的街市》中把夜晚的天空想象成美丽的街市,把天上的明星比作街灯。
()五、课文内容精彩回顾。
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哦,这首诗我懂得。
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
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1.文中这首诗选自代诗人写的《》。
2.用“”画下作者理解这几句诗意思的句子。
3.你还会背诗人的哪些诗,选择一首写下来。
六、趣味故事欣赏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
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
苏家兄妹戏谚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象。
1.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先理解下面的词语。
峥嵘:百无禁忌:2.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认为这兄妹俩的长相特点是:书写质量日期:回顾·拓展六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一、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野径.(jìn jìnɡ)澎湃.(bài pài)花重.锦官城(zhònɡ chónɡ)徜.徉(chánɡ shànɡ)花穗齐绽.(zhàn dìnɡ)白雪皑皑.(ái qǐ)二、把古诗词名句与作者连在一起。
海内存知己凌寒独自开王勃夕阳无限好天涯若比邻王安石迟日江山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墙角数枝梅春风花草香杜甫三、选择填空。
下面三句话传说是苏东坡和苏小妹互相取笑的话,都用了夸张。
你能找到它们分别夸张了什么?1.苏东坡: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2.苏小妹: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3.苏东坡:几加拭眼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
()四、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3.枯藤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归来。
5.几处()争暖树,谁家()啄春泥。
五、回顾本单元内容选择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共收录诗歌()篇。
A《楚辞》 25 B《诗经》 3052.不同的文学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到达顶峰阶段。
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被公认的三个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宋代的()和元代的()。
A诗词曲 B词诗曲 C曲诗词3.我国从古到今涌现出许多伟大的诗人,如:、、、、等;其他国家也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等。
4.《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的作者是国著名诗人。
5.我要把我喜欢的诗歌推荐给大家我要推荐给大家的诗歌是写的,诗歌内容如下:我推荐这首诗(词)的理由是:六、朗读下面两首童诗,说说你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树风春天的树风最讨厌了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裙子夏天的树然后在旁边大叫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羞!羞!羞!秋天的树真是气死我了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冬天的树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1.我的体会是:2.我受到的启发是:书写质量日期:2012年秋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