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科学活动的记录特点及指导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的记录特点及指导策略

学前教育

【摘要】: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发现科学奥秘的过程。只有利用图表、绘画或各种符号的记录,幼儿才能实事求是地把主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表现出来,记录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所以在指导幼儿记录时,教师应准确把握年龄班幼儿科学活动的记录特点,实施有效的指导,发展幼儿的记录水平。

【关键词】:活动记录幼儿科学活动记录表中班幼儿记录方式

科学区域活动是科学集体活动的一种延伸,是幼儿自主探索的另一领域,也是幼儿科学教育实施个别化指导的好机会。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幼儿园教育要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遵循这个理念,幼儿园教育活动必须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会探索,适当的记忆,能够用简单的记录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大,他们对周围很多的事物的观察水平明显提升,喜欢用自己的小手探究事物发展的秘密。喜欢说出自己发现的不同结果,有时对于家长和教师的话还要亲自试一试才肯相信。这个切都为孩子们尝试做观察记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孩子们与活动区中各种材料实行互动地小实验中,有一部分孩子能将自己的探索结果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简单的观察记录,班级为孩子们提供的良好的展示平台又促动了幼儿尽一步积极快乐参与其他的科学活动,形成了浓厚的科学探究的氛围。

一、中班幼儿科学活动的记录特点

4—5岁的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觉以及各种操作活动认知周围世界。此时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虽然是直接、简单和表面化的,但他们对事物的操作感知活动是其积累认知经验的重要方式,这些经验的获得将是幼儿今后进一步理解周围事物及相互关系的基础。幼儿操作与探索的学习方式,需要提供丰富的探索环境。幼儿的学习活动大都建立在操作物体的主动性活动基础之上。操作活动以及探索活动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活动、学习方式。中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点常集中在操作上,他们的科学活动记录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缺乏目的的操作,无法实现有效探究中班幼儿往往没有事先看清记录表上的要求,就直接动手操作,无法根据记录表的要求,准确完成其探究的过程,常常出现无效操作,使探究过程多了盲目性,少了科学性。

2.受记录表的局限,操作发现未完整体现活动后的归纳,如果不是依靠教师对整个过程的注重,仅凭借这样的记录表来总结,就难免造成疏漏,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新鲜发现,常常会令人惋惜地被抹杀了。

3.多数幼儿喜欢相互模仿,记录方式雷同观察他人并模仿着记录,是多数幼儿的习惯用相同的方式记录,容易表现相同的记录结果,令独立思考和各自表达的机会大大减弱。

4.幼儿的记录已初步表现多元化的记录方式虽然中班幼儿在记录的过程中存有很多障碍,完成得不尽理想,但是我们仍然欣喜地发现,在模仿的基础上,有些幼儿开始尝试创新,记录已初步表现多元化的记录方式。

二、中班幼儿科学活动记录特点的原因

1.探究记录是一项有难度的活动科学活动的记录是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展开操作,并能将或微弱或显著的操作变化准确细致地记录下来需要有较强的认知理解水平,以及持之以恒的专注力这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存有一

定的难度。

2.中班幼儿心智发展尚不完善,他们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仅仅初步萌发,相对较弱这样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难以独立完成复杂的任务。

3.材料提供和记录表设计不合理记录表设计的格式和内容不但相对单一乏味,有时不加说明也较难准确理解,这防碍了幼儿的理解记录,也防碍了他们准确即时地搜集整理数据。

4.教师的引导尚存极大挖掘空间在探究操作前,教师如果对记录表的讲解不清晰;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的个别指导如果不足,都会造成记录效果不佳。可见,幼儿需要教师给予准确的启发耐心的引导和不怕失败勇于尝试的鼓励,才能协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幼儿记录中存有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看起来很复杂,事实上它的确复杂,是需要教师花很多时间和努力去学会的技巧。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一)使记录表容易让幼儿理解,发挥最大作用。

中班的幼儿在记录时有时无法准确理解记录表,记录效果发生偏差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记录探究活动过程有一定难度,常出现不知道记录表的含义,或不会如何记录或记录得不准确,都不能真实反映幼儿探究活动过程更重要的是,记录效果的偏差,令幼儿无法在记录中进一步总结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1.科学设计记录表,是发挥记录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本着形象简明易懂的原则,规划适宜的内容格式和符号,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记录对象一次不可太多,以 2—5种为

宜,而且记录表要让幼儿看上去是一目了然,一看就能明白该怎样去记录,例如:在量沙的科学实验中,我们就选用了大、中、小,比较明显的勺子来实行测量。

在记录表的设计上(如下),我们起初是在相同勺子的图片下配上大、中、小的文字,用大、中、小的勺子来量沙,分别是多少勺呢?

结果大

操作是发现这样的记录表不太直观,有些会小朋友会不好理解。不知道哪个表示大,哪个表示小。于是我们将记录表上的勺子图片改成了大、中、小不一样的勺子。如下:我们来猜一猜,试一试,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吧!

结果

大中小

记录表改成这样以后,幼儿就会很好理解,一看就知道用哪个勺子来测量。这样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不需要每个幼儿再去指导了。采取每一项操作任务图示与记录空格单维对应的方式,一目了然,让幼儿知道往哪儿记录记录什么;不论是横向式记录表还是纵向式记录表的设计,都应明确指示操作内容和准确记录的方位,操作材料尽可能和相对应的记录表摆放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