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感觉器官
解剖--第十章感觉器官复习题答案
第十章感觉器官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D4、B5、D6、D7、D8、B(二)填空题1、嗅区呼吸区2、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3、房水晶状体玻璃体4、耳廓外耳道鼓膜5、鼓膜壁迷路壁(三)名词解释1、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约3.5mm 处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其中央凹陷,叫做中央凹,此处视细胞最集中,感光敏锐。
2、视神经盘:在视网膜后部内面,由于节细胞轴突聚集,而形成一白色圆形隆起,称视神经盘,又叫视神经乳头,是生理性的盲点。
3、光锥:鼓膜紧张部的前下方有一三角形的反光区,称光锥。
是临床上判断鼓膜形态是否正常的一个反光标志区。
(四)问答题1、试述房水的产生、回归及生理意义房水由睫状体分泌,产生后先充满眼后房,然后经瞳孔流入眼前房,再由虹膜角膜角渗入巩膜静脉窦,再依次经下列途径回流:睫前静脉→眼静脉→海绵窦→岩上窦→横窦→颈内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房水不断产生和回流,其产生的量与排泄的量保持动态平衡,该平衡一旦被打破,(如产生的量多于排泄的量)多余的房水就会潴留于眼内,使眼内压升高,导致青光眼。
房水除有屈光作用外,还具有营养角膜、晶状体及维持正常眼压的作用。
2、光线从外界到达视网膜视细胞需依次经过哪些层次结构?依次经过角膜→眼前房的房水→瞳孔→眼后房的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的节细胞层→双极细胞层→视锥视杆细胞层(感光)。
3、泪液是如何产生和排泄的?泪液由泪腺分泌后,经排泄管排入并充满结膜囊,起到润滑、冲洗、灭菌作用后,进入结膜囊内侧的泪点、再依次经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入下鼻道,排除体外。
第十章感觉器官PPT课件
简单:感受细胞、N末梢(痛、触等)。 复杂:感受细胞+非N附属结构=感觉器官
可编辑课件PPT
2
感觉器官:特化的感觉细胞连同它们的非神经性附属 结构,构成了各种复杂的感受觉器官。
如:视杆和视锥细胞 听觉毛细胞等
特殊感官:高等动物的视、听、平衡、嗅和味等感觉 器官。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可编辑课件PPT
12
晶状体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用 近点(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的距离)表示。
近点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
2.瞳孔调节
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8.0mm之间。
⑴瞳孔近反射:
当视近物时,•除发生晶状体的调节外,还反射性的引
起双侧瞳孔缩小。
瞳孔近反射与通晶路状:体调节的反射通路相似,不同之处
意义: ①调节光入眼量:强光时缩小,保护视网膜;弱光时 散大,增加视敏度;
②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③协助诊断:通过观察缩瞳的程度、速度和双侧 效应等,帮助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全身麻醉 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
过程:
可编辑课件PPT
14
过程:
强光
视网膜感光细胞
视神经
中脑的顶盖前区(双侧)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双侧)
第十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视 觉 器 官
第三节 听 觉 器 官
第四节 前 庭 器 官
第五节 嗅 觉 和 味 觉
可编辑课件PPT
1
第一节 概 述
一、感觉(sensation)
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主观反映。 感觉的产生:
①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感受刺激 ②传导通路的信息传入 ③中枢的整合分析 二、感受器:是认识世界的第一环节,是能量转换 的特殊结构。其分类:
感觉器官
Na 内流(Na 通道开放)(暗电流) Na 外运(Na 泵主动转运)
静息电位
光 照
光照
感受器电位
部分Na 通道关闭,Na 外运Na 内流
超极化感受器电位 超极化的大小随光照的强度改变
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
传向视觉中枢
视紫红质
1个光量子
变视紫红质Ⅱ
激活G蛋白(Gt,传递蛋白) 激活磷酸二酯酶(效应器酶) cGMP分解,cGMP↓ 外段视盘膜Na+通道关闭,Na+内流↓ 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 终足神经递质释放
视觉代表区:
1 、位置:枕叶距状裂 的上下缘(17区)。 2、投射特点: ①视网膜的鼻侧交叉投射 到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 射到同侧枕叶。 ②视网膜的上(下)半部投 射到距状裂的上 ( 下 ) 缘 ; 黄 斑区(周边区)投射到距状裂 的后(前)部。
七、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
(一)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 从明亮处进入黑暗处时,最初什么都看不见,经过一定
到耳蜗的,耳蜗的感音装置又是如何把声
波的机械能转换成神经冲动的。
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1、听阈 对每一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 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 。 2、最大可听阈 当声音强度增加到一定 限度时,不但引起听觉,同时引起鼓膜的 疼痛,这个限度称为最大可听阈 。
3、听域 不同声波频率的听阈 连线与 不同声波频率的最大可听阈连线所包含的 面积称为听域 。
在感受器细胞出现一过渡性的局部电变化。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感受器在把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 时,不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而且 将刺激所包含的信息转变成神经动作电位 的某种特有的序列传入中枢,称为感受器 的编码作用。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当以恒定强度的刺激连续作用于感受器 时,虽然刺激持续作用,但传入神经的脉冲 逐渐下降,主观感觉可减弱或消失。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优秀课件
视近物时视像前移过程
调节力 Accommodation force:眼作最大调 节所能增加的折光力。可用近点表示。
近点 near point: 越近,晶状体弹性越好,调节
力愈强
眼调节前后晶状体形状改变 左:安静 右:视近物
睫状肌环 行肌舒张
睫状肌环 行肌收缩
2.瞳孔近反射 视近物→瞳孔缩小→减少球面像差 和色像差→增加清晰度
3. 老视 presbyopia:晶体弹性弱,调节力降低 远点正常、近点远移
4.散光(astigmatism)
角膜表面非正球面平行光线在视 网膜上形成焦线不清或变形
柱面镜矫正
二、感光系统的功能
Function of the photosensory system
(一)视网膜(retia)的结构特点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 特定的 最敏感(阈值最低)的能量变化形式。
(二)换能作用transduction :把刺激能量转 换为传入神经的AP。 1. 以电紧张形式扩 布至神经末梢AP 2.直接转为AP。 3.为局部慢电位,需总和后才转为AP。
光眼 声耳 化学 舌
reflex。
3.生理意义:调节入眼光量,不因过强而 损伤,不因过弱而影响视觉。
4.临床意义:判断麻醉深度;病危程度。
3. 辐辏反射 convergence reflex 当双眼注视某一物或被视物由远移近时,两眼视轴
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视轴会聚。
两眼成像在 对称点形成 单视;若成 像在非对称 点(如眼外 肌麻痹)则 出现复视 (diplopia)
结构特点 外段、内段、胞体 终足 外段:圆柱状
膜盘(近千) 视紫红质(100万)
第十章感觉器官
第十章感觉器官一、眼的折光系统眼的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光线进入眼睛要通过角膜的前、后表面,晶状体的前、后表面。
这四个折射面的曲率半径不同,曲率半径越大,其折光率越小;曲率半径越小,其折光率就越大。
晶状体的曲率半径可以受神经反射性调节,所以在眼的折光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眼的调节眼的调节:正常眼看6米内的物体时,随着物体的移近,物体发出的光线是辐射的,经过眼的折光系统后,物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但经过眼的神经反射性调节,使折光力增大,光线仍可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物像。
眼的这一反射性调节活动称为眼的调节。
眼的调节包括三个方面:1.晶状体的调节:看近物时,眼的调节主要通过晶状体变凸使折光力增大来进行的。
通常把眼作充分调节后所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近点。
晶状体的弹性越好,变凸的程度越大,近点也就越近。
近点越近,表明眼的调节能力越强。
2.瞳孔的调节:瞳孔的大小可随视物距离和光线强弱而改变,这种改变受神经调节,包括瞳孔近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近反射:是指看近物时,两侧瞳孔反射性缩小。
瞳孔对光反射:是指眼在强光照射下,两侧瞳孔反射性缩小;在弱光下瞳孔反射性扩大。
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中脑,临床上常把瞳孔对光反射的异常或消失作为判断全身麻醉的程度、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部位和病人危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3.眼球会聚的调节:当看近物时,出现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眼球会聚反射。
三、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1.近视原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晶状体曲率过大,折光力过强。
表现:看远物时不清楚,看近物时无需调节就能看清楚。
矫正方法:配戴适度的凹透镜。
2.远视原因:眼球前后过短,多为遗传。
表现:经过眼的调节,看远物时可看清;但看近物时由于晶状体进一步变凸的余地较小,所以看不清楚。
远视眼看近看远都需要调节。
矫正方法:配戴适度的凸透镜。
3.散光原因:多是由于角膜表面各个方向上曲率半径不同,致使光线通过角膜后不能全部聚焦在视网膜上。
生理学教材 第十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The functions of sense organs)本章导读感觉使人类认识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它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察觉,涉及复杂的生理及心理过程。
感觉形成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或感觉器官、神经传导通路和皮层中枢。
机体通过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获取了丰富的环境信息,最简单的感受器是外周感觉神经末梢,一些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连同附属结构一起构成了复杂的感觉器官。
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功能和适应现象是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感觉器官主要有眼、耳、皮肤、舌和鼻等。
人类对自然界的印象和记忆,大约70%~90%以上是通过眼睛看到的。
人眼可感受到的电磁波范围是370~740nm。
眼通过自身的折光系统将视物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物成像经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感光换能和编码作用后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到视觉中枢。
视网膜的光感受器包括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
视杆系统的光敏感度高,能感受到弱光刺激引起视觉,但仅能区别明暗,分辨率低,而且视物无色觉;视锥系统的光敏感度低,只被强光刺激激活,但可辨别颜色,看清楚物体细节,故分辨能力高。
视锥系统功能不全时,可以引起色弱甚至色盲。
听觉器官可感受到外界的声波振动,适宜刺激是16~20 000Hz的空气振动疏密波。
听觉形成过程包括声波经外耳、中耳等传音装置传到耳蜗后引起淋巴液和基底膜的振动,通过科蒂器官中毛细胞的感音换能作用,由听神经以特定的动作电位频率及组合形式编码声音信息,传送到听觉中枢引起听觉。
人体正常姿势的维持需要前庭器官、视觉器官和本体感觉感受器传入冲动所致反射活动的协同作用,以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构成的前庭器官传入冲动引起的反射最为重要。
半规管主要感受机体旋转变速运动,而椭圆囊和球囊则主要感受直线变速运动。
味蕾由多个味觉细胞聚集而成,味觉细胞顶端的纤毛是味觉感受的关键部位,人类的味觉系统能分辨由四种基本味觉即酸、甜、苦、咸组成的多种味道。
嗅细胞上的嗅纤毛可以感受到空气中气味化学物质的刺激,并将刺激能量转换成嗅神经冲动传至嗅觉中枢,引起嗅觉。
生理学-感觉器官
• 对相同刺激不同强度的编码:单一神经上冲动发放频率不同, 传输神经纤维的数目不同(机制:一个强刺激可以募集更多的 感受野加入对一个刺激的反应)
止疼药——阿司匹林
②代谢中产物的作用 • TXA2作用:
促进血小板的聚集,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同时是缩血管物质。 • 前列环素(PGI2):
抗血小板和舒张血管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 • 前列腺素:
a. 神经系统:升高下丘脑体温调节调定点,使体温增加;降低 痛觉传入神经兴奋阈值,致痛。 b. 免疫系统:抑制抗体的分泌,抑制巨噬细胞的增殖(负反 馈),抑制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作用,抑制淋巴因子的分泌。 c. 心血管系统:PGH2主要形成TXA2,引起血栓。 d. 呼吸系统:PGF等可是支气管收缩,PGE等可是支气管舒张, 哮喘病人支气管对PGF异常敏感,引起支气管痉挛。 e. 消化系统:抑制在食物的作用下胃泌素导致的胃酸分泌,增 加胃粘液分泌,保护胃肠道。
• 双极细胞层:连接感光细 胞和视神经。
• 神经节细胞层:视神经元 的胞体聚集处。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装置
(一)视网膜的结构层次
起横向联系作用和传递反馈信 息的细胞
• 水平细胞:分布在感光细胞层 和双极细胞层之间,其细胞突 较长,横向联系于各视锥细胞 与视杆细胞基底部之间。
• 无长突细胞:在双极细胞层和 神经节细胞层之间,其轴突与 各神经节细胞的树突相联系。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装置
(二)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分别构成暗视觉和明视觉系统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装置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10感觉器sensory organ
systematic anatomy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感觉器
Sensory organ
总论
感觉器包括眼、耳、鼻、舌、身(皮肤)。感 觉器(sensor organs)由感受器(receptor)及 其附属装置构成。感受器是神经末梢装置,它 能感受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到神 经中枢。感受器分为: 1、外感受器:皮肤,视、听器等 2、内感受器: 内脏、心血管等 3、本体感受器:肌、肌腱、关节
紧张部
一、中耳鼓室 (一)鼓室壁 1.上壁:鼓室盖 2.下壁:颈静脉壁 3.前壁:颈动脉壁
第二节 中耳
鼓室盖
颈静脉壁
(内侧)
矢状面
颈动脉壁
4.后壁:乳突壁, 上部有乳突窦入口 →乳突小房
5.内 侧 壁 : 迷 路 壁 , 中部隆凸称鼓岬,岬 后上方有前庭窗,后 下方为蜗窗,在前庭 窗的上有面神经管凸
从前向后分为: 1、虹膜部 2、睫状体部 3、脉络部 虹膜部和睫状 体因无感光作 用—盲部,脉 络部有感光作 用—视部
二、眼球内容物
(一)房水
房水 Er\ 睫状体
后房
眼静脉
瞳孔
巩膜V窦 前房
(二)晶状体: 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呈双凸透镜状、无色透 明且富弹性,由晶体囊、 晶体纤维和晶体核构成。 晶状体借睫状小带与睫 状体相连,通过睫状肌 对其屈光度的调节,以 确保在视网膜上清晰成 像
6.外侧壁: 鼓膜壁
(二)鼓室内的结构 1.听小骨 (1)锤骨 (2)砧骨 (3)镫骨
紧张部
2.运动听小骨的肌 (1)鼓膜张肌 (2)镫骨肌
二、咽鼓管 连接鼻咽部与鼓室(3.5~4cm),功能是平衡鼓膜内外气压 分部:骨部(后外1/3)、软骨部(前内2/3) 小儿咽鼓管特点:短、宽、平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生理学:第十章 感觉器官
有
空间分辨能力 弱
强
视 色 素 视紫红质
视锥色素(3种)
会聚现象 多
少
2021年7月26日星期一
(二)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1.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如下图)和夜盲症
暗处 (合成)
视紫红质 视蛋白
光照 (漂白)
11-顺型视黄醛 11-顺型视黄醇
异构酶 (耗能)
NADH + H+ 视黄醇脱氢酶
NAD+
2021年7月26日星期一
三、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一)视敏度:即视力。 含义:指眼对物体微细结构的分辩能力。即分辩二点间
最小距离的能力。
2021年7月26日星期一
• 视力通常以视角的大小作为衡量指标。 • 视角:指物体上二点光线射入眼球在光心前的夹角。 • 视角大,成像大;视角小,成像小。 • 同一物体:距离远,视角小 • 同一距离:物体小,视角小; 能看清,视力好。 • 正视眼能分辩的最小视角均为1分角(1/60度)
2021年7月26日星期一
(二)换能作用
概念: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是指它具有转换能量形式的作 用。能把剌激能量转变为感受器电位,最终触发 神经冲动(AP)
感受器电位:感受器在换能过程中,先在感受器细胞内 引起过渡性电位变化称感受器电位。
感受器电位特点: 1.局部电位:阀下去极化,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加大。 2.电紧张扩布 3.可以总和
第九章 感 觉 器 官
2021年7月26日星期一
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感觉是 认知过程的开始,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它可为思维活 动提供素材。感觉的产生过程,首先是感受器或感觉 器接受环境的刺激,并将其转变为生物电信号,然后 通过一定途径传入中枢的相应部位,再经过脑的分析 处理而产生主观意识上的感觉。所以感觉是由感受器 或感觉器官、传入通路和感觉中枢三个部分共同完成。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统考复习专用教材_医学综合第十章感觉器官
第十章感觉器官第一节视器视器又称眼,由眼球及眼副器两部分组成。
一、眼球的组成眼球位于眶内,其后部有视神经与脑相连。
眼球略呈球形,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构成。
眼球壁由三层膜构成。
二、眼球壁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
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由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组成。
(一)外膜或纤维膜外膜或纤维膜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具有保护眼球内容物的作用,可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
1.角膜占外膜前1/6,透明无血管,屈度较大,弹性好,内含丰富神经末梢,故感觉灵敏。
2.巩膜占外膜后5/6,不透明,呈乳白色。
其与角膜交界处深部有一环形小管称巩膜静脉窦,是房水回流的通道。
巩膜的后极较厚,表面有许多小孔,通行血管、神经。
(二)中膜(血管膜)中膜又称血管膜,在外膜内面,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呈棕黑色。
中膜又分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
1.脉络膜为中膜后部,位于巩膜的内面,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具有营养眼球内组织和吸收眼内散射光线的功能。
2.睫状体位于虹膜和脉络膜之间,是中膜最厚的部分。
其前部有许多呈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称睫状突。
睫状体内的平滑肌称睫状肌。
此肌收缩与舒张,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3.虹膜位于睫状体的前方。
虹膜呈圆盘状,中央有一圆孔,称瞳孔。
虹膜内含有两种排列方向不同的平滑肌:一种在瞳孔周围呈环行排列,称瞳孔括约肌,此肌收缩可缩小瞳孔;另一种呈放射状排列,称瞳孔开大肌,此肌收缩可开大瞳孔。
在强光下或看近物时,瞳孔缩小,可以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在弱光下或看远物时,瞳孔开大,从而增加进入眼球的光线。
(三)内膜或视网膜视网膜可分为两部分:贴在虹膜和睫状体内面的部分无感光作用,称视网膜盲部;贴在脉络膜内面的部分有感光作用,称视网膜视部。
在后部,相当于眼球后极偏鼻侧,可见一圆盘形隆起,称视神经盘,此处无感光作用,又称盲点。
在盲点的颞侧约4毫米处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黄斑的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和辨色最敏锐的部位。
视网膜视部主要由三种神经元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视细胞、双极细胞和节细胞。
第十章 感觉器官
对光线敏 颜色 感光 感性 分辨 色素
与双极细胞及 节细胞的联系
分辨率
视杆 高(弱光) 系统 暗视觉
否
1种
会聚程度高
低
视锥 差(强光) 系统 明视觉
是
3种
会聚程度低 甚至单线联系
高
第三种感光色素:Melanopsins(黑视素)
夜视盲点 生理性盲点
Two blind spots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Helmholtz
个人简历
德文姓名:H.V. Helmholtz
中文姓名:赫尔姆霍茨
性别:男
籍贯:德国·波茨坦
出生:1821.8.31 职业:(天才)教授
出身:健身房老板的儿子
学习经历: 1838-柏林医学院;1842-医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848-71:先后任柯尼斯堡大学、波恩大学、 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解剖学、生理学、物 理学教授; (测定过蛙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
2、双眼视觉 3、视野
视觉器官小结
/
感光系统
折光系统
组成 细胞类型
视网膜
(感光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等)
感光细胞
视锥细胞(3)
视杆细胞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感光物质
视锥色素
视紫红质
( 11-顺视黄醛+视蛋白)
调节作用 晶状体
功能 相关疾病
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 对光反射中枢位于中脑
右
左
3、眼球会聚
辐辏反射,意义在于避免看近物时 产生复视
二、眼的感光功能
(一)视网膜结构特点
外 色素细胞层 感光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节细胞层 内
《感觉器官》ppt课件
04
嗅觉器官-鼻子
鼻腔结构与功能
鼻腔结构
包括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外鼻 有鼻翼、鼻尖和鼻梁等结构,鼻腔内 部有鼻毛、鼻黏膜等结构,鼻窦位于 鼻腔周围,共有四对。
鼻腔功能
具有呼吸、嗅觉、共鸣、过滤、加温 加湿等功能,其中鼻黏膜上的嗅觉受 体对嗅觉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嗅觉形成过程
气味分子进入鼻腔
气味分子随着呼吸进入鼻 腔,与鼻黏膜上的嗅觉受 体结合。
听觉机制
耳蜗内的毛细胞对声音频率具有选择性,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不同部位的毛细 胞兴奋,从而产生不同的神经冲动,经听觉传导通路传递至大脑皮层进行识别。
常见耳部疾病及预防
常见耳部疾病
包括中耳炎、外耳道炎、耳聋、耳鸣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听 力下降、耳部疼痛、流脓等症状。
预防措施
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中,及时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避免用力擤鼻涕等。此外,定期进行听 力检查也是预防耳部疾病的重要措施。
舌乳头与味蕾
舌面上分布有味蕾,主要位于舌尖、 舌缘和舌背,对味觉有重要作用。
舌的结构
舌主要由横纹肌、舌黏膜和舌下血管 神经等组成。
味觉形成过程
溶解于唾液中的化学 物质刺激味蕾。
味觉受体细胞将识别 结果转化为神经信号, 传递给大脑进行味觉 感知。
味蕾中的味觉受体细 胞对化学物质进行识 别。
常见舌部疾病及预防
作用
触觉感受器能够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识别,使我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形状、大小、硬度、 温度等属性。
常见皮肤问题及其护理方法
常见皮肤问题
皮肤干燥、瘙痒、痤疮、湿疹、银屑病等。
VS
护理方法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和护 肤品;避免过度清洁和去角质,以免破坏 皮肤屏障;注意保湿和防晒;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吸烟和饮酒等 不良习惯;及时就医治疗皮肤疾病。
解剖学课件: 感觉器官
(2)视网膜分层
Page 5
(二)眼球内容物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有屈 光作用。 1.房水 是眼房内无色透明的液体,由睫状 体产生,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压和折光的 作用。 眼房:是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间隙,被虹膜分 为前房和后房,前房和后房借瞳孔相通。 房水循环:睫状体→后房→瞳孔→前房→虹膜 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Page 6
2.晶状体 在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双凸透镜 状,无色透明,无血管和神经,富有弹性。 3.玻璃体 在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为无色 透明的胶状物质,有屈光和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Page 7
二、眼副器 (一)眼睑 (二)结膜
Page 8
(三)泪器
(四)眼球外肌 上睑提肌提上睑。内直肌使瞳孔转向内侧。外 直肌使瞳孔转向外侧。上直肌使瞳孔转向上内。下 直肌使瞳孔转向下内。
Page 12
2.咽鼓管 是连接鼻咽与鼓室之间的管道, 能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小儿咽鼓管:短宽,水平,故咽部的感染易导 致中耳炎。 3.乳突小房 是颞骨乳突内互相连通的蜂窝 状小腔隙,最大的一个为乳突窦。
Page 13
三、内耳 内耳又称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内,分骨迷路和 膜迷路。 (一)骨迷路 骨迷路是颞骨岩部骨质内复杂的小隧道,内面 有膜迷路,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骨迷 路由前内向后外可分为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
Page 14
1.骨半规管 为3个互相垂直的半环形小管 ,分前、后、外骨半规管。 2.前庭 呈椭圆形,前部连耳蜗,后部连骨 半规管,外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
Page 15
3.耳蜗 由蜗螺旋管环绕蜗轴旋转两圈半而 成。蜗轴发出骨螺旋板,与蜗管一起将蜗螺旋管分 为前庭阶、蜗管、鼓阶。 (二)膜迷路 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内,由蜗管、椭圆囊和球囊 、膜半规管组成,它们相互连通,充满内淋巴。 四、声波的传导(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味觉器官
鱼类的味觉器官是味蕾,没有固定的味觉器官 1.味蕾:由一组细胞集合而成,是一椭圆形的构造,感觉细胞+
支持细胞 2、分布:很广,在口腔、舌、鳃弓、鳃耙、体表皮肤、触须及
鳍上都有分布各种鱼味蕾 一般味蕾在口唇及口盖部位分布较密
功能:具有感觉味道的能力。鱼类经过训练能区别甜物、酸物、 咸物及苦物的味道
15
课后思考
1、鱼类的皮肤感觉器官有哪些? 2、鱼类的内耳构造是怎样的? 3、鱼类眼的构造是怎样的?
16
视网膜上,起自盲点,沿腹面向前伸 到晶状体后
5、铃状体(晶状体缩肌): 是一块较小的平滑肌,一端与镰
状体前端相连,另一端以韧带连 在晶状体上。
6、悬韧带: 一端连于虹膜上,另一端与晶状体背面相连,借此
系着晶状体。
眼睛的功能: 感觉颜色、物体形状和光的强度。
12
真 骨 鱼 类 眼 球 构 造 模 式 图
② 血管膜:紧贴银膜内侧,含有丰富的血管,供给眼球 营养
③ 色素膜:内含色素细胞,呈黑色 10
3、视网膜 在眼球的最内层,由数层神经细胞组成,是产生视觉 作用所在的部位
有两种视觉细胞: ① 圆柱细胞——收纳光线强烈的刺激,行光觉作用 ② 圆锥细胞——收纳光波长短的刺激,司色觉作用
盲点: 视神经通过的地方呈圆形,此区的视网膜不发生感觉
9
第三节、 视觉器官
鱼类的视觉器官是眼,位于脑颅两侧的眼眶内 构造: 被膜+调节器
(一)被膜: 巩膜+脉络膜+视网膜三层组成 1、巩膜: 为眼球最外层,其作用是保护眼球。
角膜: 巩膜在眼球前方部分的透明的构造。 2、脉络膜: 为紧贴在巩膜内的一层,它由三层组成:
① 银膜: 紧贴在巩膜里面,具有银色闪光的色泽,含有 鸟粪素,具有反射光线到视网膜的作用
(二)调节器
1、晶状体 呈圆形,是由一群无色透明的细胞组成,内无
神经及血管
2、水状液 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空腔称为眼前房,其中充
满的液体为水状液,透明而流动性大
11
3、玻璃液: 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有一个大的空腔叫眼后房,
其中充满的液体为玻璃液,是粘性很强的胶体
4、镰状体(镰状突): 硬骨鱼类的眼球内、眼后房中腹面的
13
第四节 嗅觉器官
鱼类的嗅觉器官为嗅囊,是一对凹陷的构造
嗅囊:由一些多褶的嗅觉上皮组成。支持细胞+感觉细胞
软骨鱼类:位于吻的腹面,口的前方两侧 硬骨鱼类:在头的背部,眼的前方 圆口类:较特殊,嗅囊不成对,只有一个,在头端(盲鳗类)或
远在后面的头顶(七鳃鳗类),嗅囊向外的开孔即鼻孔
功能: 辨别水质、感觉气味
软骨鱼类特有—罗伦瓮
感水流、水温、 水压、电压
3
水流
感觉顶
感觉毛 感觉细胞 神经末梢 支持细胞
皮肤感觉器模式图
感觉机制
鱼体
水流
感觉器顶
感觉细胞
感觉神经末梢
中枢神经系统
4
侧线器官:鱼类、水生两栖类特有的皮肤感觉器
构造: 管状 (封闭,硬骨鱼类)或 沟状 (敞开,银鲛、皱 鳃鲨等) 侧线管(埋于皮下)+ 粘液(充满侧线管)+感受器 (浸于粘液)
状况的限制
分类
外感觉:视、听、嗅、味、温、触觉 内感觉:饥、渴、痛觉,欲望、平衡
功能
简单感觉器→温、触、痛觉;侧线→远距离感觉; 味蕾→味觉;嗅囊→嗅觉;内耳→听觉与平衡;眼→视觉
2
第一节 皮肤感觉器官
分类: 触觉,感水流、水温和定位等感觉器官 基本构造:感觉细胞 + 支持细胞 最简单→ 感觉芽(极小的芽状突起) 较复杂→ 丘状感觉器(呈丘状,又称陷器) 最高度分化→硬骨鱼类—侧线系统
分布: 侧线主支 :躯干部和尾柄的体侧,神经支配→第 Ⅹ 对 脑神经的侧线支
头部侧线 :各眶骨和鳃盖骨,神经支配→第 Ⅶ 对脑神 经的分支
变异: 无侧线 →鲱科、鰕虎鱼、斗鱼等 侧线不完全 →中华鳑鲏:仅近头部的几枚鳞片有侧线管 侧线不连续 →罗非鱼、豆娘鱼:分支为 2 段
5
数量:
1 对 → 一般 2 对、 3 对、 3 对以上 3 条→三线舌鳎, 与眼同侧
侧线器官的主要作用:
1、感觉水流 2、确定方位 3、辅助趋流性定向 4、感受低频率声波
6
7
第二节 听觉器官-内耳
构造:
仅具膜迷路 (内耳),无中耳、外耳和耳蜗
椭圆囊(上部)+球囊(下部)
3个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侧半规管(相互垂直)
3个壶腹: 半规管一端与椭圆囊相接处膨大部分
3个囊: 椭圆囊、球囊、瓶状囊
第十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皮肤感觉器官 第二节 听觉器官-内耳 第三节 视觉器官 第四节 嗅觉器官 第五节 味觉器官
1
感觉系统
◆联系机体与内外环境的桥梁,神经系统的“哨兵” ◆神经纤维善于传导而不适于感觉;感觉器官能接受各种刺激 ◆一种感觉器官只能接受一定的刺激 ◆感觉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受感觉器官发达程度及机体生理机能
3块耳石: 微耳石(椭圆囊)、矢耳石(球囊)、星耳石
(瓶状囊)
2处上皮: 听嵴 (球囊内)、 听斑 (瓶状囊内)
功能:
声波范围:
平衡→主要,椭圆囊和半规管
听觉→次要,球囊和瓶状囊 一般鱼类:300 - 1000Hz
骨鳔类:16 - 8000Hz
8
前半规管 壶腹
微耳石 侧半规管
后半规管
椭圆囊 瓶状囊 星耳石 矢耳石 球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