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周边国家国际旅游发展特征及其对比

合集下载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席婷婷【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旅游业经历了起步、发展、腾飞、低迷、复苏、成熟几个阶段,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作为金融危机后首个旅游业复苏地,亚太地区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世界旅游格局中的新巨头,其间中国旅游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世界及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于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世界旅游格局变化、中国旅游发展态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市场论坛》【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国内外;旅游业;现状;前景【作者】席婷婷【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8(一)旅游发展现状1.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以来,全球旅游业从金融危机影响中迅速复苏,旅游各项指标均持续上涨。

据UNWTO统计,2010-2015年,国际旅游人数实现六连增,年均增长率均大于4%;2015年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综合贡献7.8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10%;旅游业创造2.84亿个就业岗位,占就业总量的9.5%。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俨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2. 世界旅游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欧洲和北美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两大旅游胜地,是全球旅游市场的“双雄”。

随着亚太地区旅游业的日益崛起,世界旅游格局发生变化,旅游重心加速向亚太转移。

从1990年到2015年,亚太地区接待游客人次占全球份额从12%增长到23%,增速一度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第三首选目的地,从而形成欧洲、北美、亚太“三足鼎立”的世界旅游市场新格局。

3.全球“大众旅游消费”时代已经悄然而至首先,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2016年全球有近90个国家跻身中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其次,随着各国休假制度的完善,以法国为例,法国人每年总共享有约150天的假日,全球居民闲暇时间日益增多;第三,国际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旅游出游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旅游市场中国际旅游与出境游的趋势

旅游市场中国际旅游与出境游的趋势

旅游市场中国际旅游与出境游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改变,旅游市场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

同时,中国人民的经济实力也逐渐提升,更多的人选择出境游来开拓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

本文将介绍中国旅游市场的国际旅游和出境游的趋势。

一、国际旅游的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国际旅游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个性化定制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在选择旅行目的地时,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体验。

他们更倾向于寻找独特的旅游体验,与当地人接触,了解当地文化,而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

因此,旅行社和景区需要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的需求。

2. 文化体验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国际游客。

他们希望通过旅游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宣传中,应该突出中国的独特文化元素,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深入体验中国文化。

3. 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国际旅游的重要趋势。

游客更加关注目的地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他们希望选择那些注重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项目。

因此,旅游企业应该加强环保意识,积极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二、出境游的趋势出境游是指中国公民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旅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交流的加强,出境游在中国越来越普遍。

出境游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更广阔的视野出境游可以帮助人们开阔视野,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风土人情,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境游来体验不同的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2. 购物和消费出境游除了可以带给人们新的视野和体验,还能满足人们购物和消费的需求。

很多人选择去海外购物,享受更多品牌和商品的选择,同时也推动了国际贸易和旅游消费的繁荣。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精心整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十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加大,对外贸易的地域和规模也迅猛扩展。

在200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

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10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也引来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言论。

?,体。

同时伴纪50但变。

俄罗斯和蒙古两个国家,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和安全隐患。

同时,我国和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性状态,并且不会在短期内长生重大动摇。

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对美,虽存在跟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在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和对抗。

在东方,则加强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核问题。

中俄近年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奠定了基础。

强大的邻国是把双刃剑,因此,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其它邻国所无法相比的。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有着长期的历史友好往来,苏联解体后,中亚一直是中国所关注的重点地区。

中国之所以如此关注中亚地,首先由地缘政治决定的,因为中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无论出于本能的想要了解邻居的动机,还是受到中国整个外交战略的支配,中国都一直将中亚视为必须加以关注的地区。

在中亚地区,中国尤其关注哈萨克斯坦,十分重视发展与哈萨克斯坦的关系。

中国与中亚各国发展关系,谋求实现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战略利益,谋求实现中亚地区的稳定和繁荣,谋求实现世界多极化和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利益关系,这尤其表现在政治、经济领域和安全方面。

政治上,就像中亚各国谋求与中国发展关系有其战略考虑一样,中国与中亚各国发展紧密关系也是有战略考虑的,是由中国总体外交战略和政策决定的。

国内外旅游发展比较研究报告

国内外旅游发展比较研究报告

国内外旅游发展比较研究报告I. 概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国内外旅游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各自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II. 国内旅游的发展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在国内旅游,原因包括交通便捷、景点丰富多样以及文化多元化。

国内旅游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提供了重要支撑。

III. 国内旅游的特点国内旅游的特点之一是巨大的潜力。

中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和世界文化遗产等。

此外,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为国内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不断涌现出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

IV. 国外旅游的发展国外旅游也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旅游,原因之一是开放的签证政策。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直飞航班的增加,旅游目的地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V. 国外旅游的特点国外旅游不仅提供了异国风情和不同文化的体验,还能够开阔视野,开拓思维。

在国外旅游中,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此外,一些国家在旅游服务和设施方面非常先进,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VI. 国内旅游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旅游目的地地区的经济增长,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餐饮、住宿和零售等。

同时,旅游业还为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特别是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VII. 国外旅游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国外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许多国家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经济来源之一,通过吸引游客和外汇收入的增加来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旅游业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生活质量。

VIII. 国内旅游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1995~2020年 增长率(%) 8.0 3.5 1.8 2.4 7.3 2.2 3.0 3.6 6.7 4.0
7
(二)市场细分化趋势
随着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以及 旅游者出国旅游次数的增加,人们已不再满足于 城市观光游览这种传统的旅游方式,而趋于追求 能够满足其特殊需求且富于刺激性的旅游方式。 现代旅游市场出现了市场细分化趋势。每一种细 分市场都具有其独特之处,能够满足某一类型旅 游者的特殊需求。旅游组织者将注重从更深层次 来开发人们的旅游需求,根据人们的年龄、职业、 爱好等不同情况组织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来面向 不同的细分市场。
2021/2/4
14
3、农村旅游市场逐步壮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
我国广大农民出游的势头非常强劲。无论 是出游人数还是出游消费的增长,农村居 民旅游每年均以不低于18%以上的速度在增 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 国总人口的比例约为70%,农村旅游市场是 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巨大客源市场。
2021/2/4
8
(三)区域市场一体化
在世界范围内,那些具有良好发展条件 的国家和地区,必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 极,旅游空间布局将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由于区域合作、资源整合和客源市场共享, 能给区域旅游发展带来极大的效益,所以 国家之间开展旅游合作,推动产业一体化、 市场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形态一体化, 建立互利互惠的无障碍区域旅游协作区, 将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Leabharlann 2021/2/422
2、旅游市场监管主体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监管的职能和手段有限;二是 对旅游监管工作重视不够;三是旅游监管 力量薄弱;四是旅游监管职能交叉。
2021/2/4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旅游业情况有何异同?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旅游业情况有何异同?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旅游业情况有何异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巨大产业。

不同国家的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情况,包括政策、文化、旅游景点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那么,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旅游业情况有何异同呢?一、发展程度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在全球旅游市场中排名前列。

2018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了5.97万亿元。

而其他国家的旅游业则有所不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像欧洲国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较成熟,而像非洲、南美洲等国家,旅游业还处于发展初期。

二、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文化深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优美的自然景观。

中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

这种深厚的历史传统造就了众多蜚声国际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名胜古迹。

其他国家的旅游文化则有所不同,像欧美国家更加强调休闲度假方式,而亚洲国家则注重旅游体验和文化沉淀。

三、旅游政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推广,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如在实施“旅游+”推广政策,推出早餐包车、电话报警等便利举措的同时,大力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而其他国家的旅游政策也是因国家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状况而有所不同。

一些欧洲国家通过减免国际游客税等措施吸引旅客,而相对于中国来说,发展速度较慢,政策制定上也相对保守。

四、旅游价值观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旅游价值观也有所不同。

中国旅游价值观注重文化传承,强调旅游的体验和文化沉淀。

而像欧美等国的旅游观念则是注重个性化和休闲度假,更注重游客个人体验。

五、旅游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旅游消费水平在不同国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像法国、瑞士、日本等国家,旅游消费比较高。

而中国则相对较低,但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中国游客作为最主要的消费者之一,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出境旅游,都对旅游市场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总结: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旅游业情况有许多差异,包括发展程度、旅游文化、旅游政策、旅游价值观和旅游消费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分析中国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分析中国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分析中国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作为两种不同的旅游方式,在中国的旅游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中国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中国国内旅游是指中国公民在国内境内进行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由于其低成本、方便快捷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最主要的旅游选择之一。

中国庞大的国土面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国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无论是自然景观如五岳、长江、黄山等,还是人文景观如故宫、长城、西湖等都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关注。

国内旅游不仅能够带给人们欣赏美景的机会,还能增加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了解。

此外,国内旅游还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与国内旅游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出境旅游。

出境旅游是指中国公民在国外境外进行的旅游活动。

出境旅游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人们对于海外文化的好奇和热爱,以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承受得起出境旅游的费用。

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目的地也越来越多元化,不仅限于传统的目的地如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还包括其他的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通过出境旅游,人们可以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并与不同国家的人民交流和沟通,增进了国际间的友谊。

虽然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都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对于国内旅游来说,一方面,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问题亟待解决。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交通、住宿、用餐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给国内旅游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利。

对于出境旅游来说,一方面,一些游客因为缺乏文化素养和公民意识,给一些目的地国家的社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汇率和签证等因素,出境旅游对于一些人来说依然是一项奢侈品。

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发展,有必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

对于国内旅游来说,我们应该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旅游出境游和国内游的趋势与偏好

中国旅游出境游和国内游的趋势与偏好

中国旅游出境游和国内游的趋势与偏好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国内外游客数量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中国旅游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趋势和偏好变化。

本文将就中国旅游出境游和国内游的趋势与偏好进行探讨。

一、出境游趋势与偏好出境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人民愉悦身心、拓宽视野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下是中国出境游的趋势与偏好:1. 目的地多元化:中国游客在选择出境游目的地时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泰国)仍然是热门目的地,但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也选择前往欧洲、北美、澳洲等地。

2. 个性化定制: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个性化定制的旅行方式,而非跟团游。

他们更倾向于参与不同的活动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观光旅游。

3. 自由行占比增加: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由行。

他们更加注重行程自由、个性化和灵活度,希望能够自己规划行程,探索更多的目的地。

4. 文化交流和体验:中国游客越来越注重旅行中的文化交流和体验。

他们希望能够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品尝当地美食,参与当地的传统活动,亲身感受不同文化。

二、国内游趋势与偏好国内游一直是中国游客最常选择的旅游方式之一,以下是国内游的趋势与偏好:1. 自然景区热门: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自然景区一直是国内游的热门目的地。

著名的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景区吸引着大量游客。

2. 文化遗址和历史名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游客对于文化遗址和历史名城的兴趣依然很高。

比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是国内游的热门目的地。

3. 主题乐园和度假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游客对于主题乐园和度假村的需求也在增加。

比如,上海迪士尼乐园、三亚亚特兰蒂斯度假村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4. 文化体验和健康养生: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在国内游中追求文化体验和健康养生。

比如,许多游客选择参观民俗文化村、名人故居等,或者参与一些健康养生的活动。

三、结论中国旅游出境游和国内游的趋势与偏好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国内边境旅游发展概述及其研究内容与展望

国内边境旅游发展概述及其研究内容与展望

国内边境旅游发展概述及其研究内容与展望一、国内边境旅游发展概述1. 前言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国内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边境旅游作为旅游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基于对国内边境旅游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了探讨。

2. 国内边境旅游市场规模及主要类型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不断发展,边境旅游也成为了中国旅游业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边境旅游人数约为1.48亿人次,同比增长了6.5%。

而且,除了传统的出境边境旅游,境内的边境旅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尼泊尔边境游、划界游、朝鲜边境游等。

3. 国内边境旅游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边境旅游的发展虽然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旅游安全、旅游环境等。

因此,边境旅游的发展需要结合国家政策,加强足够的安全保障和环境治理,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4. 国内边境旅游的市场前景展望从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看,边境旅游的市场前景也相当乐观。

近年来,不少国内城市围绕边境旅游产业进行深入探讨,倡导开发更多旅游资源,为旅游提供更多服务,以期拉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 国内边境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从国家政策层面看,发展边境旅游需要有相应的政策进行指导和支持。

具体而言,需要在多个方面加强工作,如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拓宽旅游业态,增强旅游产品创新,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等。

二、国内边境旅游的研究内容与展望1. 对边境旅游的市场进行分析对边境旅游的市场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更多旅游客群的需求和趋势,以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制定更好的旅游计划和政策。

2. 对边境旅游客源地的分析对于边境旅游客源地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客群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为开发更多地旅游产品提供更多参考资源。

3. 对边境旅游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对边境旅游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边境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更好的决策参考和指导。

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

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

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一、世界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新趋势(一)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世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一大特征。

在过去的16年里,全球旅游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字,2002年全球旅游人次超过7亿,较2001年增长了3.1%。

在各种旅游形式中,休闲度假开始成为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相关的旅游产品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产业中档次最高的产品,并引领着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世界性的旅游消费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到2020年,全球仅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6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将达2万亿美元。

21世纪既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更是“亚太世纪”。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现在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序列中位居第一,并已被各地列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先导产业和龙头行业。

中国国内旅游现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

现阶段我国国民旅游活动的特点是短程、短时、少花费、周末休闲;旅游需求是休闲、观光、游览和度假为主;在游程及空间上,旅游空间集中在以中心城市或城市的周边地区。

我国旅游需求的地域空间表现出以大城市或著名景区为中心的圈层结构。

在旅游发展形式上,近距离的康体休闲型的游憩活动在都市居民的旅游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常游憩与近程旅游的规模和潜力十分可观;观光旅游在近期内仍是旅游的主体,文化和生态旅游是近阶段热点;但度假旅游必将蓬勃发展,个性化旅游需求也必然会推动旅游业走向主题化。

2003年10月,世界旅游及观光业理事会(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 WTTC)对中国旅游业发展评估如下:预计2004-2013年的10年间,中国旅游业年增长率将达到10.9%,至2013年底,可直接创造经济效益882亿美元。

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旅游方面的发展和策略是否有差异?

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旅游方面的发展和策略是否有差异?

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旅游方面的发展和策略是否有差异?旅游业是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它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为各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不同国家在旅游方面的发展和策略是否有差异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发展方向中国的旅游业正在经历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国内旅游景区数量已经趋于饱和,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提高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同时,中国正在加强国际市场的拓展,以便更好地吸引国外游客。

相比之下,一些欧洲和北美国家的旅游业已经相对成熟,注重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多样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这些国家也在积极开发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等新的旅游项目,以提高旅游品质和吸引力。

二、旅游模式近年来,中国的旅游模式也有了较大的改变。

过去,旅游行程通常包括一些标志性景点和购物站点,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开始注重体验旅游,比如深度文化体验和生态旅游。

他们更愿意通过真实的体验来感受当地的文化和风情。

相比之下,欧洲和北美国家的游客更注重休闲和自然体验。

徒步旅游、野生动物观赏和康体旅游等都成为了他们的热门选择。

三、旅游策略每个国家的旅游策略都反映了其自身的国情和特点。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其旅游策略还主要以提高数量为主。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全域旅游和旅游产业集群的扶持力度,以带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欧洲和北美国家则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保、文化保护和经济合理性等。

各国政府也在积极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以保证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旅游方面的发展与策略的确存在差异。

但从全球旅游业的角度来看,各国应该在吸收和借鉴彼此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以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国内旅游与境外旅游市场的比较研究

中国国内旅游与境外旅游市场的比较研究

中国国内旅游与境外旅游市场的比较研究旅游是近年来全球的热门话题,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也日渐壮大。

与此同时,国内旅游和境外旅游之间的比较备受关注。

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线路多元化。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不仅有诸多景区,而且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区和休闲度假景点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此外,由于国家长期以来的建设和投资,中国的旅游设施逐步完善,旅游行业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高效的产业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对于境外旅游,国内旅游更为便捷,费用也更为低廉。

不管是由于时间、经费或者其他方面原因,年轻人、家庭、中老年人群体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灵活合理的安排。

无论是自助游、跟团游、或者是自驾游都是很好的选择。

与此同时,在国内旅游中,中国的饮食、文化、音乐等具有独特魅力,更能够满足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境外旅游市场的特点相对于国内旅游市场,境外旅游市场同样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目前,世界各国均在积极推广自己的旅游资源,部分国家在旅游方面已经产业化,甚至超过了中国。

由于国际交流的增加,人们的旅游观念也逐步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到国外旅游。

同时,人们对于体验旅游和文化交流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境外旅游的好处在于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储备。

首先是文化方面的体验,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的参观,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背景。

其次是旅游的消费和礼品购买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收益。

比如,带给国内旅游市场的一些新思维和理念,也会提高中国旅游业的管理水平。

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总体来看,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迅速,旅游业已成为推动普通民众消费的引擎,同时也成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是无限的,自然风光优美、文化精髓丰富的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市场。

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旅游产业如何发展及吸引力有何异同?

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旅游产业如何发展及吸引力有何异同?

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旅游产业如何发展及吸引力有何异同?旅游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增长潜力。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之一,也在积极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另外一个国家,该国旅游业发展如何?它与中国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吸引力方面又有何异同?下面为大家逐一探究。

一、产业发展状况1.中国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根据旅游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境内旅游人数达到了15.7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了6.0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8.4%和11.1%。

同时,中国政府也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如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旅游文化推广等。

2.另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旅游业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产业。

国家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加大旅游投资以及拓宽旅游渠道等方式,带动全国旅游市场。

同时,该国家对于旅游服务的质量要求也相当高,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二、吸引力方面1.中国中国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如故宫、长城、西湖、黄山等文化与自然景点深受游客喜爱。

此外,中国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独特优势之一。

许多著名的中餐以及地方美食也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到访。

2.另一个国家该国家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其特色的文化旅游体验,如民间艺术、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等,吸引了大批游客。

另外,该国家的自然景观也相当壮观,像大瀑布、鲸鲨岛和天然温泉等自然奇观,也非常受欢迎。

三、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1.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游客出游的同时也更多地关注环保和可持续性。

为此,中国国家政府和旅游企业开始越来越注重环保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还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旅游业合作,推动国际旅游产业交流互鉴。

2.另一个国家同样加强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是该国家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家在可持续性方面也有多项举措,倡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

同时,国际合作方面,该国与其他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旅游合作,从而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的旅游业与国内外旅游

中国的旅游业与国内外旅游

中国的旅游业与国内外旅游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的国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探索其独特之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旅游业也迅速成长,成为国内外游客都愿意前往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本文将探讨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国内外游客在中国旅游中的影响。

一、中国旅游业的现状目前,中国的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旅游接待国家。

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丰富多样性。

无论是壮丽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是颇具特色的民俗风情,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国政府也积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修建高速铁路、扩建机场以及改善旅游景点的交通和住宿条件。

同时,中国还大力推动旅游业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引入智慧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新概念,提升旅游业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二、国内外游客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中国的旅游业受益于国内外游客的持续增长。

首先,国内游客是中国旅游业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有了时间和经济条件去旅游。

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厚的情感,愿意在假期选择国内旅游,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需市场。

同时,国外游客也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客源。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国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

他们来到中国,不仅是为了观赏中国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还希望亲身体验中国的文化和民俗风情。

国外游客的到来,不仅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中国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首先,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遗产,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互相补充,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同时,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旅游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有何不同?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旅游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有何不同?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旅游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有何不同?一、发展历程的差异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旅游业发展历程存在较大的差异。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逐步发展。

而许多国家的旅游业则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具备了发展条件,例如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的旅游文化已经具有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二、旅游市场的规模与结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旅游市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旅游市场规模虽然巨大,但是集中度较低,大量的旅游企业都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

而一些发达国家的旅游市场则较为成熟,旅游企业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旅游资源的差异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旅游资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拥有很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例如故宫博物院、长城等等。

而一些西方国家则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例如美国的大峡谷国家公园、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等等。

四、旅游服务质量的差异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旅游服务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发达国家的旅游服务业较为发达,服务水平也相对较高。

而我国的旅游服务业虽然在逐步发展,但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加强培训和管理。

五、旅游商业模式的差异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旅游商业模式也具有差异。

在一些发达国家,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已经逐渐向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例如通过互联网为游客提供定制化的旅游服务。

而我国的旅游企业在商业模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打造更为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总之,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旅游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虽然存在差异,但在各自的优势和发展模式中,都有着追求更高质量、更为便捷的旅游服务的共同目标。

分析:中国出境游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分析:中国出境游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分析:中国出境游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出境旅游业继续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客源国和世界旅游最为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

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和梳理,对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作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一、中国出境游市场现状分析第一,出境游市场需求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出旺盛的需求。

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01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1212.31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数为694.54万人次。

2004年,中国公民出境的总人数上升到2885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的人数为2298万人次,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137.98%和230.87%。

2001年,因私出境的人数占出境总人数的比重为57.29%,2004年,这一比重上升为79.65%,增长了22.36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发展潜力。

出境游的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迅速。

2001-2004年,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三大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8%、29.3%和7.3%。

其中,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国内旅游市场和入境旅游市场均出现了负增长,只有出境旅游市场仍保持了21.80%的增长率。

由此可见,出境旅游市场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成为增长势头最猛的旅游市场。

第二,出境游客源地区相对集中我国的出境旅游客源主要来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东部地区。

2004年,来自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等5个省市的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占当年全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总人数的72.16%。

其中,北京市是我国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地,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占全国当年出境旅游总人数的29.93%,其次是广东省,占21.9%。

中国与韩国旅游发展特点

中国与韩国旅游发展特点

中国与韩国旅游发展特点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

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同时,其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规模、速度和前景也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韩国是一个与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国家。

近几年来,中韩两国之间旅游发展迅速,韩国是中国第一大入境客源国,中国是韩国第二大入境客源国。

中国与韩国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国的格局日益加强。

中韩两国旅游各具特色,在中韩两国政治、经济合作良好的今天,中韩两国旅游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1.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已进入一个国内旅游大发展的临界点。

在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安全而充满魅力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牢固地确立起来。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出境旅游业继续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客源国和世界旅游最为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

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中国对外开放继续推进,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不断扩大。

中国公民的出国旅游,正式起步是在1997年,其发展之快引起了全世界的特别关注,开放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已经成为中国和外国国家领导人互访会谈的一个重要议题。

不断扩大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有利于促进“双向旅游”规模的扩大,中国的入境旅游也将从此受益。

截至2008年8月,中国已开放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已达135个。

2.韩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中国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显示,2005年韩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2007年韩国旅游经济产值占全部GDP的6.7%,预计2008年韩国旅游经济产值为693亿美元,占全部GDP的6.6%。

随着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韩国政府自1989年逐渐开放了国民出境旅游的市场,1994年韩国政府取消了韩国公民到中国旅游的限制,韩国到中国的旅游人数由1993年的18.9万多人增加到34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中国与 18 个邻国的旅游资料取自国际旅游组织 ( World To urism Organiza2 tio n) 编写的 “Co mpendium of To urism Statistics”[14] (世界旅游统计概览) 。“Co mpendi2 um of To urism Statistics”中 , 按照入境旅游 、国内旅游 、出境旅游 、旅游产业等模块包 括了不同指标 , 并按照统一指标统计了不同国家旅游发展数据 , 克服了不同国家资料间不 可比的缺陷 。考虑到国际旅游发展体系以及数据的可得性 , 本文分析的内容包括入境旅 游 、出境旅游 、客源市场 、基础设施等方面 。分析时段集中在 1999 年~2003 年之间 。
斯分列其后 。泰国 、韩国与俄罗斯的年均所在国旅游花费分别相当于中国的 531 95 %、 421 83 %、291 11 %。但是 , 当基于国土面积横向比较时 (表 2) , 却呈现不同结果 。
表 2 各国入境游客在所在国的年均旅游花费按国土面积的分布情况 Tab1 2 Average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cost in locality countries per square kilometer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韩国
2131 57 1571 94 411 96 791681 18
柬埔寨
21701 17
俄罗斯
3121 98
由表 2 , 按每 平方 公里 国土 面 积 进 行 比 较 , 年 均 入 境 旅 游 的 花 费 在 中 国 只 达 到 19121 06 美元/ km2 , 中国不仅低于日本 (1010391 70 美元/ km2 ) 、韩国 (791681 18 美元/ km2 ) 、泰国 (193091 69 美元/ km2 ) , 甚至低于柬埔寨 (20711 07 美元/ km2 ) 。中国每平方 公里上年均入境旅游花费只分别相当于日本 、韩国与泰国的 11 89 %、21 40 %、91 90 % , 只能大致与柬埔寨的水平相当 。按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的年均入境旅游花费的大小比
表 1 中国与周边国家入境旅游人数按国土面积的分布情况 Tab1 1 Average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passengers
国别
哈萨克 吉尔吉 塔吉克
中国 缅甸 泰国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印度 蒙古 俄罗斯
韩国
斯坦 斯斯坦 斯坦
人数/ km2 91 06 01 71 191 49 21 87 31 56 61 81 01 79 01 12 11 26 01 86 01 9 01 04 501 81
里国土面积上各国年均入境旅游人数的大小排序为 : 韩国 > 泰国 > 中国 > 越南 > 柬埔寨 > 老挝 > 俄罗斯 > 吉尔吉斯斯坦 > 哈萨克斯坦 > 印度 > 缅甸 > 蒙古 > 塔吉克斯坦 。 31 11 2 所在国旅游花费及其占 GDP 的份额 图 2 、图 3 为 1999 年以来各国入境游客在所 在国的旅游花费及其占 GDP 份额数据 , 图 2 、图 3 中未绘出的国家无相应数据 。
图 2 各国入境游客在所在国的旅游花费 (单位 : 亿美元) Fig1 2 To urism co st of internatio nal tourist s in locality count ries (unit : a hundred millio n dollars)
图 2 曲线趋势显示 , 中国 、俄罗斯 、泰国 、哈萨克斯坦 、柬埔寨 、蒙古 、巴基斯坦 、 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所在国旅游花费总体上随时间呈现上升趋势 , 总体增长的幅度大小如上 排序 ; 而日本 、不丹 、尼泊尔 、乌兹别克斯坦 、缅甸与韩国等在所在国旅游花费总体呈现 出减少趋势 , 总体减少的幅度大小依次排序 , 以日本的降幅相对最大 。 对日本与中国而言 , 入境旅游在日本 、中国的旅游花费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 19 国中 位居第一 、第二 , 经计算 , 中国的年均在所在国旅游花费只相当于日本的 481 08 % , 日本 约占到旅游花费年均总份额的 441 65 % , 中国约占总份额的 221 43 % ; 泰国 、韩国与俄罗
注 : 由于各国入境旅游人数相差很大 , 为能清晰显示更多数据 , 故将纵坐标以 “/ / ”分段 , 分析时 , 不同段之间不能单 看曲线 , 需结合纵坐标刻度 , 下同 。 图 1 中国与周边国家入境旅游人数 (单位 : 万人) Fig11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passengers in China and adjoining countries (unit : ten thousand persons)
由表 1 , 在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 , 韩国年均入境旅游人数达到 501 81 人 , 泰国为 191 5 人 , 中国位居第三 , 为 91 06 人 , 分别相当于韩国和泰国的 171 83 %和 461 46 %。年 均入境旅游人数总量位居第二位的俄罗斯每平方公里年均入境游客数位居第七 。每平方公
收稿日期 : 2007206208 ; 修订日期 : 2007209204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301002) 作者简介 : 胡文海 (19642)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主要从事人文地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1286
地 理 研 究
26 卷
究[1~13] , 但通过具体数据分析来进行深入研究的很少 , 远远落后于国家参与区域合作 、 融入资源全球化实际进程 。可见 , “摆事实 、认形势 、树战略 、找对策”成为我国当前在 区域国际旅游合作战略等研究中亟须开展的紧迫工作 。 本文根据国际旅游组织提供的权威资料 , 基于地缘因素 , 以中国为中心参照物 , 将中 国与 18 个邻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旅游大市场 , 系统分析 、对比了中国及其与邻国入境旅游 发展的基本特征 , 希冀对于认识中国与周边国家国际旅游市场的特点 、明确中国国际旅游 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严峻挑战 、确立中国参与亚太旅游市场的国家战略有所裨益 。
摘要 : 基于地缘因素 , 根据国际旅游组织提供的权威资料 , 以中国为中心参照物 , 将中国与 日本 、韩国等 18 个邻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旅游大市场 , 定量对比分析了 19 个国家国际旅游发 展的基本特征 。基于国家战略利益思考 , 揭示了中国在发展入境旅游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 战 : 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在 19 国中位居第一 , 年均所在国旅游花费在 19 国中位居第二 , 出境 旅游人数位居第三 , 三者在总体上随时间均呈现出递增趋势 , 中国在各国中增长幅度最大 ; 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中国年均入境旅游人数 、年均入境旅游花费远低于日本 、韩国与泰国 ; 中国入境旅游花费占 GDP 份额在各国中位居第八 , 总体上呈现出递减趋势 ; 中国出境旅游人 数位居第三 , 在他国旅游花费位居第二 。进而指出日本 、韩国 、泰国已成为中国发展与开拓 亚太 (东盟 、澜沧江 - 湄公河次区域) 入境旅游市场所面临的三大主要竞争对手 。最后 , 还 探讨性地提出了当前以 “惠邻”、“睦邻”、“安邻”为核心的我国参与周边区域国际旅游合作 的国家战略选择模式 , 认为我国应将发展国际旅游作为与周边国家 (区域) 合作的重要桥梁 与优先纽带 , 从国家战略利益的高度予以积极重视 。 关 键 词 : 国际旅游 ; 中国 ; 周边国家 ; 国家战略利益 文章编号 : 100020585 (2007) 06212852各国入境游客在所在国旅游花费占 GDP 份额 (单位 : %) Fig1 3 Propo rtio n in GDP of internatio nal tourist s’co st in locality count ries (unit : %)
图 1 显示 , 各国自 1999 年以来的入境旅游人数随年份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 , 情况不 尽相同 。哈萨克斯坦入境旅游人数变化幅度较大 , 经计算 , 2003 年入境旅游人数较 1999 年入境旅游人数增长了 7211 57 % ; 而有些国家入境旅游人数变化幅度很小 , 如印度 , 变 化曲线平缓 。从图 1 不难看出 , 中国年入境旅游人数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中国 、俄罗斯 、
第 26 卷 第 6 期 2007 年 11 月
地 理 研 究 GEO GRA P H ICAL R ESEA RC H
Vol1 26 , No1 6 Nov1 , 2007
中国与周边国家国际旅游发展特征及其对比
胡文海1 ,2 , 朱晓华3 , 蒋文燕3
(11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 安徽 池州 247000 ; 2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 北京 100871 ; 3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北京 100101)
国别 中国
美元/ km2 19121 06
国别 巴基斯坦
美元/ km2 6921 46
国别 哈萨克斯坦
美元/ km2 1921 64
日本 缅甸 泰国 老挝
1010391 70 2161 67 193091 69 3631 18
尼泊尔 不丹 孟加拉国 蒙古
13671 35 1871 23 4091 72 551 15
1 前 言
随着国际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 , 旅游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要产业及支柱产 业之一 , 在资源全球化的背景下 , 积极开发国内 、国外旅游资源 , 积极开拓国内 、国外两 个旅游市场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 。同时 , 作为政治合作的延伸和外部表现 , 旅游 成为区域合作重要桥梁与纽带 , 投资少 、见效快 、收益大的旅游合作开发已被置于区域经 济合作的优先地位 。例如 : 1992 年次区域合作计划开始 , 1994 年 12 月即在昆明召开了 “湄公河流域国家旅游发展研讨会”。 由于各国旅游资源禀赋不同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客观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 各国国内旅 游 、国际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也不尽相同 。中国及邻国日本 、缅甸 、泰国 、老挝 、柬埔 寨 、越南 、印度 、巴基斯坦 、尼泊尔 、不丹 、孟加拉国 、蒙古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吉 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韩国共 19 个国家旅游资源丰富 , 历史传统悠 久 , 文化类型多样 , 人口众多 , 是世界重要的旅游市场之一 。在确定我国参与关于亚太旅 游资源开发国家战略的迫切形势下 , 非常有必要基于国家利益认识 、了解中国及其周边国 家国际旅游的发展态势 。目前 , 国内外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相关战略等方面已有部分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