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
九年级语文上册17《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修改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17《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41007c84868762cbaed529.png)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17《智取生辰纲》教学案17智取生辰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生字,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教学重难点】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2、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好汉歌》。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了一首歌,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水浒传》中一共有多少好汉?你都知道哪些好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的世界,去看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二、走进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传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
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
钱塘人,又一说扬州。
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
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水浒传》明代长篇章回白话小说,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水》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在结构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结合。
每一位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都是独立的,但这种局部的独立反抗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其次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
再次,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切合其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三、检测预习:1、标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嗔()怪厮()直恁()地喃喃呐()呐聒()噪怄()死剜()口忒()认真2、解释下列词语:趱行:端的:搬口:干系:兀自:聒噪;3、填空:《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即《》,又名《》,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属长期累积型小说。
第17课《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

《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中店乡汪神学校国梁一、导入师: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主要取决于他读了多少部小说以及他对某些经典小说读得有多深入。
《水浒传》这样的经典小说,你对它的阅读深度可以决定你语文素养的高度。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段:智取生辰纲。
出示幻灯片一(课题)。
二、志与老都管1、引导学生在与老都管等人的对比中感受志的过人之处。
师:吴用智取了志押运的生辰纲,智多星吴用战胜了青面兽志。
吴用固然是智多星,赛诸葛,那么志是否是彻底的大笨蛋,严重的“脑残”呢?当然不是。
如果志真是大笨蛋,生辰纲就不用智取,战胜他就不须要技术含量,从而也就不能彰显吴用赛诸葛般的智慧。
志除了武艺超群之外,还有很多过人之处(出示幻灯片二):浏览课文,思考和老都管等部下相比,志的过人之处在哪?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提示:A、押运生辰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心。
B、押运生辰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心机。
(学生浏览课文,独立思考。
)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你们的思考。
生1:老都管等人只知道辛苦,根本不考虑生辰纲的安全。
而志所有的心力都放在生辰纲的安全上。
老都管等人只知道休息,无人为志分忧,志是一个人在战斗。
所以我认为,与老都管等人相比,志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生2:课本136页写道,离了五七日是志一行人是趁凉走,五七日之后是趁热走。
五七日后,“人家渐渐少,行客又稀”,走的是山路,这说明五七日后的行程没有之前安全。
志决定趁热走,大概是想:“这么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吧!”这说明志很有心机,很精明。
生3:当那几个贩枣子的人出现的时候,老都管他们没有人怀疑。
志对枣贩子的审问表明,他做事很谨慎,责任心很强。
生4:志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直到见大家喝了没事时,才喝。
这说明和老等人管相比,志很精明,很谨慎,能时刻保持警惕心。
2、启发学生思考志比老都管等人格外卖力的根本原因,引入故事背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
《智取生辰纲》名师教学实录(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智取生辰纲》名师教学实录(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智取生辰纲》名师教学实录(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智取生辰纲》名师教学实录(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曾多次教授这部小说,感受过它对学生思想和文学素养的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分享我在教授该小说时的教学实录,以期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一、故事梗概《智取生辰纲》讲述了明朝末年,一群蒙古人想要入侵中国,但由于泰山的生辰纲被朝廷掌握,因此必须先攻占泰山,方可成功入侵。
小说以聪明机智的萧峰率领的几位朋友,和蒙古人之间的斗智斗勇为主线,将泰山的生辰纲保护得比朝廷更加稳妥,最终打败蒙古人,为国家谋得一份安定。
整个故事情节丰富,情节变化多端,出人意料。
二、教学目的在教授该小说的过程中,我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明末历史背景,明白日益衰落的明朝面临的困境;2.学习与了解金庸小说的写作特点、创作思路;3.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以及美学形式如:诗、词、歌等;4.通过分析小说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探究其背后的道德和伦理价值。
三、教学实施1.了解历史背景对于朝代更替的历史,学生的认知存在明显的误差,因此在教学该小说之前,先要对明朝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文化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讲解。
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行为背后所要面对的道德观和社会氛围。
2.了解金庸小说的创作思路金庸先生为20世纪中国的武侠小说注入了新的元素,其中包括奇情、快意、侠肝义胆、人性、细腻的情感等,而这些元素也贯穿了整个《智取生辰纲》。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说,学生需要了解金庸先生的创作思路和他在小说中引入的不同寓意和文化符号。
咬文嚼字,探究每个表述的细微差异,并对小说中的文化符号进行正确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
3.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以及美学形式在学习小说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还要学会分析美学形式,如:诗、词、歌。
初三上册《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

初三上册《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一、复习导入师:在上节课我们去了茂密的松林,畅快淋漓地观看了一场斗智好戏、还记得斗智双方的主人公不?生:杨志与吴用师:正确不?生:杨志与吴用等7条好汉。
师:能具体说说是哪七条好汉不?二、评价作者,复述情节师:是谁把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呢?生:施耐庵师:好!回忆一下我们对施耐庵及对这部书的评价吧师:语言言简意赅,复习得特别好。
那谁能与他比一比,也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这次不是复习,而是来概括一下本文的故情况节?师:您的语言也特别精练,现在老师的要求又高了,关于故情况节,昨天我留了作业,让大伙儿用四个短语来概括,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吧!生:杨志慎压金银担-———七雄卖枣蒙杨志---—--卖酒巧施蒙汗yao---———吴用智取生辰纲三、熟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师:精彩!他是依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来进行概括地。
特别讲究方法!既然提到了情节,大伙儿想一想,小说的三要素中包括情节不?还包括哪两个?生:人物与环境。
师:好!那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呢?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利用故情况节来展示人物形象、师:今天大伙儿的语言都特别简练啊,是不是都受到了***的影响呢?事实上说到底,什么是小说最重要的,、在本文中,作者重点给我们塑造的人物是谁?生:杨志师:杨志在整部小说中的命运如何?生: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hu骑兼先锋使,排行第三、林冲来到梁山,王伦不容,要他先下山取“投名状”杀一人上山。
不想正巧碰见青面兽杨志,两人拔刀大战三十余回,不分胜负。
原来杨志是杨老令公杨家将的后代,本来是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畏罪逃避、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杨志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不肯入伙。
杨志在东京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好去卖祖传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
为梁中书护送生辰纲去东京,又被晁盖等所劫、师:那在课文中杨志在我们的心中是一个如何的人呢?注意,您在说出他的性格特点的同时,要在文中找到能够证明您观点的句子作为证据,此之谓,说话要有理有据!看这四个组哪个小组说的多!生:谨慎的,残暴的,机警的,忠于职守的,官欲甚强,刚愎自用的师:虞侯都管的话也能够看出他的性格,这属于什么描写?生:侧面描写师:好,由此看来在塑造杨志这个人物的时候,作者不仅采取了正面描写,如对杨志语言动作心理的描绘,同时还借助了别人之口来从侧面进行描写、我们说了这么多,其主要的是什么?生:谨慎、师:谨慎说明什么?生:聪明师:在押送生辰纲的过程中他的聪明才智显露了出来,因此我们能够说,(电子板书)他也是在用自己的智来护送生辰纲,能够这么说不?生:能够师:那咱们能不能再具体地找一找杨志在护送生辰纲过程中”智"的表现呢?依然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多者为胜!生:1、起止时辰的变更 2。
l7智取生辰纲教案及教学实录(九年级上人教版)

L7智取生辰纲教案及教学实录(九年级上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智取生辰纲》故事的主要情节。
2.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本《九年级上册语文》2.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的PPT3.板书工具: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明信片风格的图片,导入本课的主题。
然后提问学生:“你们见过这幅画吗?它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2. 预读(10分钟)教师引入课文《智取生辰纲》的背景,在讲解过程中,向学生解释一些专业词汇和短语的含义,以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更好地理解。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3. 阅读(20分钟)教师分段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对文中的重要内容给予解释和解读。
教师可适时停下来提问学生,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充分的理解。
4. 理解与运用(15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并通过示例句子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汇和短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练习。
同时,教师可通过小组活动或课堂演示,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运用。
5. 学以致用(2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行为结果等。
同时,教师提出一些情景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故事情节进行个人思考和表达。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记录课堂笔记。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反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板书记录,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给予适当评价,并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教师可留下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针对本课的主题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延伸活动,如观摩相关影视作品、编写电台剧本、模拟角色扮演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知识应用能力。
【2021年】智取生辰纲课堂实录

智取生辰纲教学课堂实录象山县高塘学校戴攀峰《智取生辰纲》是九年级小说单元课文,选自《水浒传》。
听过一些课,也查找了一些教学设计,大多分析“杨志之智”,“杨志之失”,最后得出成功失败的经验之谈。
对此,我并不太认同,感觉这样的文本解读过于肤浅,更是脱离了《水浒传》本身。
故而借鉴前人经验,结合自己想法,设计了一节课,以求能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指点批评。
课堂实录一.导入师:听说过《水浒传》的同学,大多听过梁山,梁山上有108位好汉。
梁山好汉其实还有一个不太好听的称号。
生:梁山贼寇。
师:贼寇可不好听,谁愿意让人叫贼寇呢。
给大家介绍一位梁山英雄。
(PPT出示)师:我们课文写的就是杨志落草为寇前的一件事。
齐读课题!生:智取生辰纲。
(师板书课题)二.以智论英雄。
师:谁取了生辰纲?生:晁盖吴用等七人。
师:几人?(生有说七人,有说八人)师:我们一起理理。
师生:晁盖、吴用,两个。
公孙胜,三个。
刘唐,四个。
三阮,七个。
还有白胜。
是八个。
师:其实刚才写完题目,突然感觉刚才写得不够大器。
想把其中一个字,写得大一点。
哪个字好呢?大家给点建议呗。
生:智。
(异口同声)师:你说说,为什么你建议“智”?生:因为智取生辰纲,晁盖吴用他们就是靠智力取的嘛。
(师板书将智改大)生:不够大,再大点儿。
(师将“智”写得更大,生满意)1.晁盖吴用等人之智师:你们要我把智写这么大,那得有多智。
谁来说说,文章哪里专门介绍了吴用的智慧。
生:在课文最后一段。
师:接着说,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吴用的智之处在哪儿呢?生:我觉得吴用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一开始没在酒中下药。
如果一开始就下药,别说杨志,就连我都会怀疑,不敢轻易喝。
更高明的是,他们还当着杨志等人的面,偷舀酒喝。
我认为这也是杨志最终同意众人买酒喝的最主要原因。
生2:我认同她的观点。
就是我觉得,不能只从计划看。
就算他们的想法很好,如果他们在配合的过程中,露出了破绽,那肯定骗不了杨志。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及反思

增加背景介绍
强化人物形象分析
在课前可以增加《水浒传》的背景介 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时代 背景。
在分析故事人物时,可以引导学生从 人物性格、行为等方面入手,强化学 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深入挖掘主题
在分析故事主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深 入挖掘故事所传达的思想内涵,提高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反思
课堂导入方式
本次课堂采用播放《水浒传》主 题曲的方式导入,能够引起学生 的兴趣,但时间较长,可以优化
。
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 交流和讨论,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 识和沟通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
教学内容调整建议
习知识,增强课堂互动。
THANKS
感谢观看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 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 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准备
教材分析
对《智取生辰纲》的文本 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主题 、人物、情节等方面。
教学内容选择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 容,包括重点、难点和拓 展知识。
教学素材准备
准备相关的图片、音频、 视频等教学素材,以辅助 教学。
• 反思
03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 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对主题的理解程度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发现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所传达的主题思 想,如义气、智慧和勇气等。
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讨论,发现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对 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产生情感共鸣。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李茹自从现在各个评比都需要上微课的做法,我在心底萌发了这样一个愿望:那就是针对各册的每篇课文,或来一个精彩的教学设计,或者写一个实用版的教学实录,时间为15分钟左右。
今天就以刚讲过的《智取生辰纲》为例写一写,希望能慢慢地完成这个愿望。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导入:有这样一句话说的好:“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1: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
那么水浒英雄有没有“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节选——《智取生辰纲》这篇文章来一探究竟吧。
先来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智取”情节。
2.赏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本节课有五个环节,分别是初读、细读、精读、赏读及盘点收获。
下面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环节。
环节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速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并给课后的读读写写注音,在这个环节里,同学之间可以交流相关的字词标注情况。
老师强调:嗔怒、面面厮觑、聒噪、怨怅、干系2.本文故事围绕生辰纲展开,请从文中找到跟生辰纲有关的人物,并根据他们与生辰纲的关系将他们分成两类。
杨志、老督管、虞侯、厢禁军(军健)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智取生辰纲大家看一下,这个生辰纲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生2:起线索作用。
师:对,不过,这里的线索有两条,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两条线索交织进行,既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又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为人物性格塑造和情节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这也就是这篇文章的特殊构思:“双线”结构以及其的好处。
环节二: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我们读小说往往很在意情节,它总是最吸引人。
那么请大家结合文章的内容,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梳理一下故事情节。
开端(1-7):杨志押送金银担,军汉天热行路苦。
《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教学依据本文的教学依据是文本依据、课标依据和学生依据。
文本依据即课文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课堂教学既然有本,就要依本,就要识本,让文本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
文本的丰富内涵表现在哪里呢?首先文章刻画了杨志这一生动的艺术形象,并且紧扣杨志的身份经历,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他复杂的个性。
要引导学生分析杨志的性格特征并体会塑造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
其次刻画了以晁、吴为首的英雄群象。
文章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的智谋:(1)智用天时;(2)智用地利;(3)屡设迷魂阵,智投蒙han药。
通过这些描写有力地表现了晁、吴诸雄的过人胆识和超群智慧,赞美了农民起义英雄。
第三,要理解侧面衬托艺术,即用正面描写的杨志来衬托梁山八雄的胆略才智,并由此体会文章明暗互映的叙事线索。
第四,了解文章景物描写的特色。
文章用不少笔墨描写了“赤日炎炎似火烧”的酷热天气,有的是直接描写,有的通过人物语言动作间接表现。
赤日酷暑的描写为情节发展作了必要铺垫,为表现人物作了有力烘托。
第五,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该文语言既有古汉语的典雅,又有方言的亲切,书面语和口语有机结合,符合人物身份,表现了人物性格,颇值玩味。
课标依据即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在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在理解上述内容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篇教学将主要采用“主问题讨论式”。
所谓主问题讨论式,即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个包容丰富,能牵动对全篇理解、具有提纲挈领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在主问题引领下主动走进文本,讨论探究。
这种主问题具有可分解性,它从整体而不是从局部进行构思,是符合新课标倡导的整体阅读教学思想的。
它克服了阅读教学中远离整体、零打碎敲、一讲到底的弊端,有效地实践了“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的要求。
学生依据即课堂所呈现的学习内容,其难易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作为初三学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小说,学习了小说的基本理论知识,且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过作品,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认识,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独立求知的愿望。
《智取生辰纲》课堂实录片段 教学设计 能力点应用说明

《智取生辰纲》课堂实录片段一、导入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在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被金圣叹列入“六才子书”,也被冯梦龙称为“四大奇书”,它以我国历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为主要内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英雄传奇,是文学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它就是我们今天将接触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播放《好汉歌》,感受作品中的英雄气概。
)(板书课题)略。
二、读一读师:大家一起来读生字(词)音好不好?生:好。
师:大家读得很好,给点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生:掌声热烈。
三、跳读与快速阅读课文相结合,整体感知内容师:接下来请大家跳读与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语调、语速。
生:声音整齐,语调、语速到位,很有感情。
四、议一议师:梁中书把“生辰纲”送给何人?“生辰纲”是何东西?有谁来解答?生1:梁中书把“生辰纲”送给岳父蔡京。
生2:“纲”,一般指唐、宋时成批运输的货物的组织,如“盐纲”、“花石纲”等。
生3:“生辰”是指生日,而“生辰纲”,是梁中书送给岳父蔡京的寿礼,价值十万贯的金银珠宝,属不义之财。
师:好,从回答的情况来看,说明同学们能动脑思考,用心去解读文本。
……六、悟一悟《水浒》的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中的一句话:“着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
“母夜叉”孙二娘说的“洗脚水”就是“蒙汗药”。
师:古代“蒙汗药”的根源?它的主要成分?生:古代“蒙汗药”源于麻醉剂;它的主要成分是曼陀罗花,今称洋金花,气味辛而苦、温、有毒。
师:文中的酒和“蒙汗药”之关系?生1:“蒙汗药”气味辛而苦,所以要用酒来调和,掩盖其味道。
生2:“蒙汗药”具有强烈的致幻和麻醉作用,同时酒精本身也有麻醉作用,与“蒙汗药”配合更相得益彰。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情节。
3、深入探究课文隐含信息,解读管理,团队,酒与蒙汗药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情节;难点:深入探究课文隐含信息,解读管理,团队,酒与蒙汗药的关系。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师:各位同学,今天我们研究一下《智》,根据我们在课前的布置,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自主提问,自由讨论;第二环节重点探讨杨志押送生辰纲失败的原因,下面开始。
生1:我的问题是: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为什么选择黄泥冈师:问得好,好就好在我从来没有想过。
(笑)哪位同学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生2:因为这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非常荒僻。
师:很好。
哪些文字写出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生3:第三段“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和“干过前面岗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可见“后不着店”。
师:太好了。
但是不是还有其他可能(思索,沉默无言)师:那好吧,我来提一种可能。
第四段八九行“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作‘黄泥岗’,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非常重要,说明此地盗匪一贯猖獗。
为什么非常可能的一点是:这里是几县交界处,典型的三不管地带。
(同学们表示赞同)。
生3:93页倒数第二行“劈手夺住”的“抢来”很难理解。
因为上边说“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既然如此,“这边”的客人来舀时,已经有了空间距离,怎么可能“那汉看见,劈手来夺住”师:问得好!怎么解决研究。
请大家翻翻《古汉语常用字典》,看看“抢”有哪几个义项,并思考这里属于哪个义项(学生拿出字典,翻查)生4:共有两个义项:这里应该是“逆,反方向”的意思,字典上还说明在元明以前,“抢”没有“抢夺”的意思。
师:对。
文本义的要义是代入文句,上下文能够贯通。
还有没有问题生:课文为什么反复写道天气炎热师:这个问题似乎和我们的第二环节“杨志押送生辰纲失败”有关,放到下一步讨论如何继续讨论。
生6:“百十斤的重担”“,为什么要挑着走生2:因90页最后一行说:“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去路却是相对平坦的。
师:提得好,答得妙。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二个环节,重点讨论杨志为什么会失败。
首先我要提醒大家注意,事情的成功或失败,往往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即内因和外因。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智取生辰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请分析《智取生辰纲》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答案:
《智取生辰纲》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对话,展现其性格特点,如吴用的智慧、晁盖的果断等。
2. 行动描写: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其勇敢、机智等特点,如梁山好汉成功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3. 心理描写:通过人物内心的思考,揭示其心理活动,如杨志等人对梁山好汉的警惕和恐惧。
- 视听材料:与《智取生辰纲》相关的电视剧、电影片段,通过视觉形象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记忆。
- 历史资料:了解宋朝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关于生辰纲的历史记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历史语境。
2. 拓展建议:
- 阅读建议: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水浒传》其他章节,关注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知识层面,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对成语、典故等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可能会影响对《智取生辰纲》中一些细节的理解。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表达、分析和评价能力各异,部分学生可能在阐述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有待加强,这对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环节有一定影响。此外,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整体较好,但在主动提问和积极参与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智取生辰纲》
2. 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3. 授课时间:第17周,星期三上午第1节
4. 教学时数:45分钟(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深化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认识。
第17课《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

第17课《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第一篇:第17课《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中店乡汪神学校杨国梁一、导入师: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主要取决于他读了多少部小说以及他对某些经典小说读得有多深入。
《水浒传》这样的经典小说,你对它的阅读深度可以决定你语文素养的高度。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段:智取生辰纲。
出示幻灯片一(课题)。
二、杨志与老都管1、引导学生在与老都管等人的对比中感受杨志的过人之处。
师:吴用智取了杨志押运的生辰纲,智多星吴用战胜了青面兽杨志。
吴用固然是智多星,赛诸葛,那么杨志是否是彻底的大笨蛋,严重的“脑残”呢?当然不是。
如果杨志真是大笨蛋,生辰纲就不用智取,战胜他就不须要技术含量,从而也就不能彰显吴用赛诸葛般的智慧。
杨志除了武艺超群之外,还有很多过人之处(出示幻灯片二):浏览课文,思考和老都管等部下相比,杨志的过人之处在哪?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提示:A、押运生辰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心。
B、押运生辰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心机。
(学生浏览课文,独立思考。
)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你们的思考。
生1:老都管等人只知道辛苦,根本不考虑生辰纲的安全。
而杨志所有的心力都放在生辰纲的安全上。
老都管等人只知道休息,无人为杨志分忧,杨志是一个人在战斗。
所以我认为,与老都管等人相比,杨志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生2:课本136页写道,离了北京五七日是杨志一行人是趁凉走,五七日之后是趁热走。
五七日后,“人家渐渐少,行客又稀”,走的是山路,这说明五七日后的行程没有之前安全。
杨志决定趁热走,大概是想:“这么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吧!”这说明杨志很有心机,很精明。
生3:当那几个贩枣子的人出现的时候,老都管他们没有人怀疑。
杨志对枣贩子的审问表明,他做事很谨慎,责任心很强。
生4:杨志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直到见大家喝了没事时,才喝。
这说明和老等人管相比,杨志很精明,很谨慎,能时刻保持警惕心。
第17课《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6232)

《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中店乡汪神学校杨国梁一、导入师: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主要取决于他读了多少部小说以及他对某些经典小说读得有多深入。
《水浒传》这样的经典小说,你对它的阅读深度可以决定你语文素养的高度。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段:智取生辰纲。
出示幻灯片一(课题)。
二、杨志与老都管1、引导学生在与老都管等人的对比中感受杨志的过人之处。
师:吴用智取了杨志押运的生辰纲,智多星吴用战胜了青面兽杨志。
吴用固然是智多星,赛诸葛,那么杨志是否是彻底的大笨蛋,严重的“脑残”呢?当然不是。
如果杨志真是大笨蛋,生辰纲就不用智取,战胜他就不须要技术含量,从而也就不能彰显吴用赛诸葛般的智慧。
杨志除了武艺超群之外,还有很多过人之处(出示幻灯片二):浏览课文,思考和老都管等部下相比,杨志的过人之处在哪?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提示:A、押运生辰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心。
B、押运生辰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心机。
(学生浏览课文,独立思考。
)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你们的思考。
生1:老都管等人只知道辛苦,根本不考虑生辰纲的安全。
而杨志所有的心力都放在生辰纲的安全上。
老都管等人只知道休息,无人为杨志分忧,杨志是一个人在战斗。
所以我认为,与老都管等人相比,杨志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生2:课本136页写道,离了北京五七日是杨志一行人是趁凉走,五七日之后是趁热走。
五七日后,“人家渐渐少,行客又稀”,走的是山路,这说明五七日后的行程没有之前安全。
杨志决定趁热走,大概是想:“这么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吧!”这说明杨志很有心机,很精明。
生3:当那几个贩枣子的人出现的时候,老都管他们没有人怀疑。
杨志对枣贩子的审问表明,他做事很谨慎,责任心很强。
生4:杨志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直到见大家喝了没事时,才喝。
这说明和老等人管相比,杨志很精明,很谨慎,能时刻保持警惕心。
2、启发学生思考杨志比老都管等人格外卖力的根本原因,引入故事背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

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前言《智取生辰纲》是陈嘉庚先生为革命做出的卓越贡献,敬爱陈嘉庚先生,向他学习,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教学目标•了解《智取生辰纲》的背景和历史意义•掌握《智取生辰纲》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内容一、《智取生辰纲》的背景和历史意义1.1 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 1.2 《智取生辰纲》的历史意义和影响二、《智取生辰纲》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1 智取生辰纲的情节 2.2 人物形象的塑造三、《智取生辰纲》的阅读与思考3.1 思考题目 3.2 阅读引导教学过程一、《智取生辰纲》的背景和历史意义1.1 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在鸦片战争时期,中国逐渐开始接受西方文化,但由于中外贸易不平等,受到危害和打击的则是中国经济和文化。
而这也成为了后来中国近代化的动力。
1.2 《智取生辰纲》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智取生辰纲》实际上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事件。
它告诉我们,企业家可以利用合法手段来打击贪污腐化的官员,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陈嘉庚先生为振兴中华,立志办学育人,和《智取生辰纲》一样都是为了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而奋斗。
二、《智取生辰纲》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1 智取生辰纲的情节《智取生辰纲》的情节反映了当时一些官员腐败、贪污、侵占民财的现状。
而陈嘉庚先生拿出了一张生辰纲,让这些官员把钱财捐给学堂,最终这些贪污官员被重重打击。
2.2 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智取生辰纲》中,陈嘉庚先生被塑造成一位具有极高智慧和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
他用聪明才智和正直的人格,将那些贪污官员制服,并促进了社会公正。
另外,革命先辈的形象也值得关注。
三、《智取生辰纲》的阅读与思考3.1 思考题目 - 陈嘉庚为什么要取回失去的生辰纲,这个生辰纲在当时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 陈嘉庚是如何将捐献贪污官员的财产与人民广泛参与的思想相结合的? - 陈嘉庚作为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和爱国人士,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3.2 阅读引导在阅读《智取生辰纲》时,要注意考虑文本的语言、文化背景和句式结构。
樊静《智取生辰纲》课堂实录

《智取生辰纲》课堂实录樊静师: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一定对杨志这个人物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一直在想:杨志曾经杀牛二、战林冲、败周谨、斗索超,是个武艺超群的壮士;作为押解官,他肩负重要使命,握有重权,应该说是一个骁勇善战、统率生辰纲的首领。
但在押送途中面对十来个挑担的兵士,他却仰天长叹“苦也”,这到底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我们结合课文来讨论这个问题好不好?生1:我认为,是因为天气太热了,他对天气非常担忧。
生2:军健们太累,要停下休息,他鞭打已不起作用了。
生3:这个地方周围无人烟,很荒僻,太危险了。
生4:经常有强人出没,抢夺过路人财物。
师:说得好,这“苦也”看来是杨志身陷矛盾重围,内心焦灼的反映。
生:我以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老都管之间的矛盾。
师:请具体说说。
生:十一个军健,这个赶起来那个又躺下,他并非真的没有办法了,他之所以不敢再往死里打,是因为他知道老都管会给他们撑腰。
师:从哪里看得出?生:在这之前他们曾向老都管诉苦,老都管已经表现出对杨志的不满,对他们的同情。
这时天这么热,人这样累,连空手的老都管都要停下来休息,杨志这时如果又来打他们挑担子的,老都管会干涉的。
师:你的意思是杨志怕老都管?这些兵士才有恃无恐?生:是的。
师:杨志是押送的首领呀?他怎么怕老都管?生:表面是,实际上老都管才是真正的主人。
师:请举例。
生1:课文第2段写军健向老都管诉苦,老都管听了后说:“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这表面是帮杨志做思想工作,其实在表明他才是生辰纲的主人。
生2:老都管开始还对杨志有所忍耐,但后来就忍不住了。
来到黄泥冈前,杨志对着军健“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时,“老都管喝道:杨提辖……”这段话就能看出他在仗势欺人。
尤其一个“喝”字,说明他根本没把杨志放在眼里,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师:说得太好了!前人对这一细节也有评价,我读一读:“著一‘杨’字,已见生分,‘喝’住杨志,仗势欺人。
先尚能‘耐他一耐’此时却是‘耐’不得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中店乡汪神学校杨国梁一、导入师: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主要取决于他读了多少部小说以及他对某些经典小说读得有多深入。
《水浒传》这样的经典小说,你对它的阅读深度可以决定你语文素养的高度。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段:智取生辰纲。
出示幻灯片一(课题)。
二、杨志与老都管1、引导学生在与老都管等人的对比中感受杨志的过人之处。
师:吴用智取了杨志押运的生辰纲,智多星吴用战胜了青面兽杨志。
吴用固然是智多星,赛诸葛,那么杨志是否是彻底的大笨蛋,严重的“脑残”呢?当然不是。
如果杨志真是大笨蛋,生辰纲就不用智取,战胜他就不须要技术含量,从而也就不能彰显吴用赛诸葛般的智慧。
杨志除了武艺超群之外,还有很多过人之处(出示幻灯片二):浏览课文,思考和老都管等部下相比,杨志的过人之处在哪?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提示:A、押运生辰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心。
B、押运生辰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心机。
(学生浏览课文,独立思考。
)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你们的思考。
生1:老都管等人只知道辛苦,根本不考虑生辰纲的安全。
而杨志所有的心力都放在生辰纲的安全上。
老都管等人只知道休息,无人为杨志分忧,杨志是一个人在战斗。
所以我认为,与老都管等人相比,杨志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生2:课本136页写道,离了北京五七日是杨志一行人是趁凉走,五七日之后是趁热走。
五七日后,“人家渐渐少,行客又稀”,走的是山路,这说明五七日后的行程没有之前安全。
杨志决定趁热走,大概是想:“这么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吧!”这说明杨志很有心机,很精明。
生3:当那几个贩枣子的人出现的时候,老都管他们没有人怀疑。
杨志对枣贩子的审问表明,他做事很谨慎,责任心很强。
生4:杨志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直到见大家喝了没事时,才喝。
这说明和老等人管相比,杨志很精明,很谨慎,能时刻保持警惕心。
2、启发学生思考杨志比老都管等人格外卖力的根本原因,引入故事背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
和老都管等人相比,杨志的过人之处主要表现在他的精明、谨慎与高度的责任心。
对于押运生辰纲,杨志比老都管等人要格外卖力。
杨志的格外卖力除了他的性格因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出示幻灯片三):与老都管等人相比,杨志为什么格外卖力?师:要回答这个问题,须要我们了解这个故事的发生背景。
我想请一个读过整部《水浒传》的同学来谈谈。
生5: 对于老都管而言,押运生辰纲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对于杨志而言,押运生辰纲是改变命运,实现理想的重大机遇。
所以杨志格外卖力。
师:能说具体一些吗?结合《水浒传》中关于杨志的内容来说。
生5:杨志是将门之后,很有志气。
他打算靠着自己的本事封妻荫子,替祖宗争气,可是老天对杨志很不公平,他先是失陷了“花石纲”,从军官变无业游民,又怒杀了泼皮牛二,吃了官司,被发配充军。
可是作为“贼配军”,杨志却得到梁中书的赏识。
梁中书把杨志当作心腹,把押运生辰纲的重任交给他。
只要他完成这个任务,前途就会一片光明了。
因此,押运生辰纲是杨志改变命运,实现理想的好机会。
所以杨志表现得格外卖力。
师:可是不幸的是杨志押运的是百姓的民脂民膏,是梁中书的不义之才,更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对生辰纲志在必得的吴用等人。
三、杨志与吴用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吴用的智慧,看看吴用等人的智取行动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出示幻灯片四):吴用等人的智取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师:《智取生辰纲》一文的基本情节是杨志一行人的艰难前进(1到4段)与杨吴两拨人相遇后的情景(5到12段)。
很明显,5到10段是核心部分。
那么请同学们细细阅读课文5到10段,思考吴用等人的智取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
(学生细读课文5到10段,独立思考。
)1、细读一:课文第5段首句。
师:请同学们注意第5段的第一句话(出示幻灯片四):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
师:你们觉得,这个探头探脑的人仅仅是在黄泥冈,仅仅是在这个时候侦察杨志他们吗?这个人的“探脑价望”是无意被杨志发现的,还是有意让杨志发现的?吴用为什么能断定杨志一行人中午时会在黄泥冈停留,而事先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以逸待劳呢?生1:从全文来看,这个“影着”的人应该一直都在侦察扬志等人。
正因为这个人的侦察才使吴用等人对杨志等人的行走路线、行走时间、行走速度了如指掌,甚至对其内部矛盾也非常清楚,从而断定疲惫不堪的他们必然会在中午时的黄泥冈停下来。
黄泥冈是下手的好地方,因此“影着”的人主动在此时此地“暴露”自己,准备下手。
师:你说得非常好!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特别注意了联系全文,这是个很好的阅读习惯。
第5段的这句话让我们发现,吴用等人早早就派人对杨志等人进行了充分的侦查。
智取的第一步是充分侦查。
2、细读二: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吴用等与杨志的对话。
师:请大家齐读第6自然段“不必相闹”到“等凉些再走。
”(学生齐读该句。
)师:在没有遇到吴用七人之前,杨志为了阻止部下在黄泥冈休息,不惜动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
而第5段中吴用等人对杨志等人说的一番话,却使杨志同意了众军汉休息的请求。
这番话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呢?请默读第5段,琢磨一下吴用等人的话(出示幻灯片四):第5段中吴用七人对杨志一行人说的一番话。
(生默读读第5段中的对话。
)生2:吴用一番话有两个意思——首先是我们和你一样,也是客商;再者,太热了,我们要歇一歇。
别人也是客商,别人可以休息,为什么我们不能?师:说得很好。
从众心理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使杨志再也无法阻挡部下休息。
吴用等人三言两语就让要急着赶路的杨志停了下来,把对手稳住了。
智取行动的第二步是让对手停下来,稳住对手。
3、细读三:白胜唱词。
师:稳住对手后,白胜出场了,注意白胜卖的是酒,他怎么不卖烧饼、包子、馒头呢?生3:当时天很热,酒比烧饼、包子、馒头更有诱惑力,而且容易下毒。
师:白胜卖酒就卖酒呗,干嘛还要唱歌呢?天那么热!请大家细细琢磨白胜为什么要唱这四句话(出示幻灯片四):白胜的歌。
生4:“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意思是“天太热了,你们歇久一点吧!”;“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意思是“天太热了,公子王孙可以把扇摇,军爷们你们该怎么办呢?喝一杯我的好酒吧!”白胜唱这四句是为了引诱杨志等人上钩。
(有掌声)师:你说得非常好,这四句唱词就是在引诱对方。
4、细读四:白胜的“不卖”。
师:当军汉们、吴用等人真要买酒时,白胜却表示不卖,看看白胜说了多少次不卖?(大多数学生说6次,有些学生说4次、5次。
)师:老师第一次看《水浒传》时很担心军汉们会因此真地不买白胜的酒,便在心里责怪白胜:“你说一次不卖,装一装就行了,反复地说不卖,一再坚持不卖,搞得我好紧张啊!”白胜为什么要反复说不卖(出示幻灯片四):白胜的“不卖”。
生5:白胜反复说“不卖”是为了让别人感觉他真是个卖酒人。
生6:不反复演戏,精明而高度警惕的杨志是不会轻易上当的。
师:也就是说,白胜反复说“不卖”是欲擒故纵,是表演做戏,是让杨志放松警惕,相信自己真是卖酒人,从而一定要把酒卖给杨志。
5、细读五:课文第九自然段中“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
师:你们应该见过去超市买酒的人吧?一般情况下,买酒人会不会付了钱,立刻就在超市咕咚咕咚地喝?买酒人一般都会把酒带回家喝。
按常理吴用等人应是先付钱,而后把酒提到自己休息的地方喝,最后再把桶还给卖酒人。
可是小说的叙述却是在“立在桶边”喝,这是为什么呢(出示幻灯片四):“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 。
(课文第9段,课本144页)生7:因为杨志太精明了。
如果不是当着杨志的面喝,而是把酒提走喝,杨志一定会怀疑吴用七人根本没喝这酒。
师:吴用等人的计策就是为精明的杨志量身定做的。
这样看来,吴用用计前是充分地研究了杨志的性格特征。
6、细读六:课文第九自然段“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也这般罗唣’”。
师:吴用等人不仅要当着杨志的面喝酒,还要在喝了剩下的那桶酒中的半瓢后再下药。
为了避免忙中出错,事先下好药不是更好吗?(出示幻灯片四):“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也这般罗唣’”。
(课文第9段,课本144页)生8:如果不怎么做,精明而谨慎的杨志肯定又会怀疑贩枣子的七人喝的是好酒,剩下的一桶是药酒。
看来吴用虽然不认识杨志,但已经把他的性格和心理琢磨透了。
师:这是吴用等人根据杨志的性格和心理而采取的强化策略,让杨志不会怀疑剩下的酒中会有药。
从白胜唱歌到下药的系列情节都是吴用等人在摸透了对手的性格和心理后而采取的富有针对性的做戏,步步强化,最终引诱对手上钩。
这就是智取行动的第三步。
7、小结。
师:吴用在充分侦察对手,充分研究对手的性格和心理等基础之上,以对手难以抵挡的引诱和富有针对性的表演做戏让杨志等人最终上钩。
双方众目睽睽之下,吴用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得的是药酒。
杨志等人在"倒也""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生辰纲被劫走了,杨志改变命运,实现理想的机会又失去了。
三、品读情节中的暗示,带着问题出课堂1、吴用计谋的漏洞。
师:刚刚我们感受了吴用赛诸葛般的智慧,现在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吴用的计谋真的完美无缺,没有任何破绽吗?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任何计谋都是有漏洞的,吴用的计谋自然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细细读小说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在情节的叙述中暗示了吴用计谋的漏洞(出示幻灯片五):吴用的计谋是有漏洞的,作者在情节的叙述中做了暗示。
请细读课文,找一找作者的暗示。
(学生自读课文,独立思考。
)师:须要老师提示吗?生1:我发现了一处。
这个白胜出现得太巧合了。
偏偏在杨志一行人疲惫不堪,干渴难耐的时候,出现卖酒的白胜,这有点蹊跷。
生2:我也这么认为。
而且,那么热的天,他不热吗?他有力气唱歌吗?如果他是个正经卖酒人,大中午的时候,应该在某个地方休息,躲避酷暑。
就算他没有休息,挑着酒经过黄泥岗时,也应该是难耐酷暑,而无力唱歌的。
(有掌声)师:这两位同学很善于思考,读到小说的深处了。
事实上,杨志对白胜一直保持着警惕,但最终还是被蒙骗了。
如果杨志能像这两位同学这样思考问题,我想吴用等人就很难成功了。
小说中至少还有一处类似的暗示,同学们发现了吗?(学生思考,无人举手)师:请同学们注意课本143页“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生疑心,且买一桶与我们吃”一句,想想这句话有什么破绽。
生3:如果吴用等真是普通客商,当其他客商怀疑酒有毒时,他们通常也是不敢卖酒的。
如果杨志的心再细一些,他应该能发现这个破绽。
师:你说得非常好!此处表演痕迹太强。
这就好比,有人怀疑面包里有毒,另一个人却说:“我不怀疑有毒,我来吃。
”如果不是演双簧的话,这个人也太不正常了。
可是,为什么精明而谨慎的杨志看不出这些破绽呢?(有掌声和笑声)2、精明而谨慎的杨志看不出吴用计谋漏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