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原理与应用

合集下载

双向电泳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双向电泳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双向电泳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双向电泳技术是一种分离和鉴定蛋白质的常用方法。

它结合了凝胶电泳和电泳移动的优势,可以在同一实验中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分离效果。

双向电泳的原理基于两个关键因素:分子大小和电荷。

在实验中,蛋白质样品首先沿一个方向进行电泳。

由于蛋白质的不同大小和电荷,它们会在凝胶中形成不同的带状图案。

然后,凝胶会旋转90度,使蛋白质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电泳。

这样一来,蛋白质会在另一个方向上发生分离。

双向电泳的核心是双向凝胶,其结构类似于二维网络。

在第一个方向上,凝胶中的蛋白质会形成一维图案,而在第二个方向上,蛋白质会形成另一维图案。

通过对这两个图案的分析,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蛋白质信息。

2. 应用2.1 蛋白质分离和纯化双向电泳技术在蛋白质分离和纯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双向电泳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可以分离和鉴定更多的蛋白质。

这在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2.2 蛋白质组学研究双向电泳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双向电泳,可以分离出复杂样品中的蛋白质,并获得其质量和电荷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和研究其功能。

2.3 药物研发双向电泳技术在药物研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双向电泳,可以分离和鉴定药物的靶点,进一步了解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制。

这对于药物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4 分子生物学研究双向电泳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双向电泳,可以鉴定蛋白质的表达变化,从而了解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这对于研究细胞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5 环境监测双向电泳技术在环境监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双向电泳,可以分离和鉴定环境中的污染物,从而评估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3. 优缺点3.1 优点•分辨率高:双向电泳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可以分离和鉴定更多的蛋白质。

•信息丰富:双向电泳可以获得蛋白质的质量和电荷信息,有助于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双向电泳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双向电泳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¹双向电泳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刘上峰 傅俊江 综述 李麓芸 审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类生殖工程研究室,湖南长沙410078)摘要: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对其基本原理、分辨率、可重复性、相关数据库、减法分析等作了介绍,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数据库;减法分析中图分类号:R318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773(2002)022*******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组学应运而生。

双向电泳(tw o 2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2D E)作为蛋白质组研究的三大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另二种是质谱技术和计算机图像数据处理与蛋白质组数据库即蛋白质组信息学),仍然是目前分析组份复杂蛋白质分辨率最高的工具,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 双向电泳的基本原理首先根据蛋白质等电点不同在pH 梯度胶中等电聚焦(isoelec tric f ocusing,IEF)将其分离,然后按照它们的分子量大小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2PAG E)第二次分离。

根据第一向等电聚焦条件的不同,可将22DE 分为三种系统:第一种系统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两性电解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形成梯度,该系统称为IS O 2D A L T 。

其主要缺点是pH 梯度不稳定,重复性差,上样量低,不利于不同实验室间进行图谱比较;如果第一向电泳使用丙烯酰胺和Immobilines 共聚,形成具有pH 梯度的凝胶,这种系统称为IPG 2D AL T 系统,该系统pH 梯度稳定,不依赖于外加电场,基本上克服了ISO 2D AL T 的主要缺点,无论是重复性和上样量均优于I SO 2D AL T;第三种是非平衡pH 梯度电泳(nonequilibrium pH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NEPhG E),主要用于分离碱性蛋白质,电泳展开时间相对比较短。

双向电泳的原理应用

双向电泳的原理应用

双向电泳的原理应用1. 原理介绍双向电泳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蛋白质的技术。

它利用电场的力作用将蛋白质分子根据其大小和电荷分离成不同的带状条带,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

在双向电泳中,电泳液在两个方向(水平和垂直)上施加电场。

水平的电场用于推动蛋白质分子在凝胶中移动,而垂直的电场用于将蛋白质分子根据其电荷进行分离。

2. 双向电泳的步骤双向电泳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凝胶制备首先制备凝胶,常用的凝胶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和聚酰胺凝胶。

凝胶的选择取决于所要分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范围。

2.2 样品制备将待分析的蛋白质样品进行处理,通常包括蛋白质提取、蛋白质纯化和蛋白质标记等步骤。

2.3 水平电泳将样品加载到凝胶上,并将凝胶放入水平电泳槽中。

施加水平电场后,蛋白质会根据其分子量在凝胶中移动,形成水平方向上的分离。

2.4 凝胶固定水平电泳后,将凝胶固定,通常使用乙醇或甲醛进行固定,以防止蛋白质在后续步骤中的移动。

2.5 垂直电泳固定后的凝胶被垂直放置,然后施加垂直电场。

此时,蛋白质会根据其电荷进行进一步的分离。

2.6 染色和可视化分离完成后,凝胶通常会被染色,以便观察和分析分离的蛋白质条带。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银染和荧光染色。

3. 双向电泳的应用双向电泳在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3.1 蛋白质组学研究双向电泳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组学,包括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

通过双向电泳可以分离出不同的蛋白质条带,从而有助于研究蛋白质的表达和变化。

3.2 蛋白质质量测定双向电泳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的质量。

通过与已知质量的蛋白质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待测蛋白质的质量范围。

3.3 蛋白质互作研究双向电泳还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在凝胶中一同加载多个蛋白质样品,可以观察到不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3.4 蛋白质标记双向电泳常常与蛋白质标记技术结合使用。

通过将蛋白质样品与荧光染料或同位素标记剂结合,可以在凝胶上可视化和定量分析蛋白质。

简述双向电泳的原理

简述双向电泳的原理

简述双向电泳的原理
双向电泳是一种在凝胶电泳中使用的技术,用于分离和分析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

其原理是利用两个方向的电场来推动待分离的生物分子,以便在凝胶中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在双向电泳中,首先在一个方向上施加电场,使待分离的生物分子向一个方向移动。

然后,改变电场的方向,使其在另一个方向上移动。

这样,生物分子会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双向电泳的原理涉及到凝胶电泳和电泳技术。

在凝胶电泳中,待分离的生物分子会在凝胶矩阵中随着电场的作用而移动,根据其大小和电荷的不同而被分离开来。

而双向电泳则是在凝胶电泳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电场的方向,使生物分子在两个方向上移动,以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双向电泳在生物分子分离和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尤其在蛋白质分离和分析中,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准确地分离和鉴定不同的蛋白质。

通过掌握双向电泳的原理和技术,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开展生物分子研究,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双向电泳的原理是利用两个方向的电场来推动待分离的生物分子,在凝胶中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具有重要的生物分子分离和分析应用。

凝胶电泳的原理及应用

凝胶电泳的原理及应用

凝胶电泳的原理及应用1. 基本原理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于分离、检测和纯化生物分子的技术,它利用凝胶介质和电场作用下生物分子的电荷和尺寸的不同,将其分离并可视化。

其基本原理如下:•凝胶选择:凝胶用于电泳分离通常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和琼脂糖凝胶(Agarose Gel),根据目标分子的尺寸选择适当的凝胶类型。

聚丙烯酰胺凝胶适合分析蛋白质、寡核苷酸和核酸片段等小尺寸分子,而琼脂糖凝胶则适用于大尺寸分子的电泳分离。

•凝胶浓度:凝胶电泳中凝胶浓度的选择取决于待分离的分子大小范围。

通常,较低浓度的凝胶适用于分离大分子,而较高浓度的凝胶适用于分离小分子。

•DNA电泳:DNA电泳是凝胶电泳的一种常见应用,其基本原理是根据DNA碱基对对电场的响应来分离DNA分子。

DNA分子在电场中会迁移,根据DNA长度和电泳时间,可以确定目标DNA片段的大小。

2. 应用领域凝胶电泳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的领域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测序、蛋白质分析和病毒检测等。

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基因克隆:凝胶电泳可用于筛选、分离和提取目标基因,通过将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并经过电泳分离,可以获得所需的目标基因。

•基因测序:凝胶电泳在基因测序中起到关键的分析作用。

通过将DNA片段经过凝胶电泳分离,便于进行DNA序列的测定和分析。

•蛋白质分析:凝胶电泳也可用于蛋白质的分析。

通过将蛋白质样品经过凝胶电泳分离,可以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纯度,进而进行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病毒检测:凝胶电泳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通过将病毒核酸样品经过凝胶电泳分离,可以快速检测病毒的存在和数量。

3. 凝胶电泳操作步骤下面是凝胶电泳的一般操作流程:1.准备凝胶:根据样品大小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并根据需要添加缓冲液和染料等物质。

2.注射样品:将待测样品加入凝胶槽中,确保注射样品量适中。

3.加载标记物:为了确定分子的大小,可以加入标记物,如DNA分子量标记物或蛋白质分子量标记物等。

双向电泳的概念和原理

双向电泳的概念和原理

双向电泳的概念和原理双向电泳是一种采用两个方向的电场同时作用于凝胶电泳系统的技术,用于分离复杂样品中的蛋白质或核酸。

首先,将样品溶解于含有凝胶的电泳缓冲液中。

凝胶是一种聚合物网状结构,可以限制分子的运动,将其分离。

常见的凝胶材料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

第一步是水平电泳。

在水平电泳阶段,一个方向的电场施加在凝胶中,使得带电分子向着相应的电极方向移动。

这个方向通常被称为水平方向,因为它从一个电极移动到另一个电极。

在水平电泳过程中,由于分子的大小和电荷不同,它们将以不同的速度在凝胶中运动。

大分子移动缓慢,小分子移动快速。

这样,分子根据大小按照一定的顺序移动,导致它们在凝胶中排列成一条通常是呈斜角的直线。

这个方向通常被称为水平电泳通道。

第二步是垂直电泳。

在水平电泳结束后,垂直电场被施加在凝胶中,使分子以另一个方向移动。

这个方向通常被称为垂直电泳通道。

在垂直电泳过程中,分子将根据它们的电荷大小被拖曳向上(正电流)或向下(负电流)。

正电流将使分子向上移动,而负电流将使分子向下移动。

这样,分子将根据其电荷被分离并在凝胶中形成一条平行于水平电泳通道的直线。

最终,两个方向的电泳都完成后,在凝胶上会形成一个类似网格的结构,其中分子被分离成不同的带状。

这些带状物可以被染料或放射性示踪剂探测出来,从而确定分离出的分子的位置。

总结起来,双向电泳是一种利用两个方向的电场移动分子的方法。

通过水平电泳和垂直电泳,分子根据其大小和电荷被分离成不同的带状,从而实现复杂样品中蛋白质或核酸的分离和分析。

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原理及应用

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原理及应用

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原理及应用一、双向凝胶电泳(2-DE)的原理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的原理是第一向基于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用等电聚焦分离,蛋白质沿pH梯度分离至各自的等电点;第二向则按分子量的差异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分离,把复杂蛋白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在二维平面上分开。

近年来经过多方面改进已成为研究蛋白质组的最有使用价值的核心方法。

二、关键参数分辨率和可重复性。

目前,双向凝胶电泳的一块胶板(16cm×20cm)可分出3~4千个,甚至1万个可检测的蛋白斑点。

采用固定化pH梯度胶,克服了载体两性电解质阴极漂移等许多缺点而得以建立非常稳定的、可以随意精确设定的pH梯度。

建立很窄的pH范围(如0.05U/cm),对意向区域在pH范围内做第二轮分析,从而大大提高分辨率,威斯腾生物实验中心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全面和成熟。

灵敏度。

双向凝胶电泳灵敏度较高的银染色法可检测到4ng蛋白,最灵敏的是用同位素标记,20ppm的标记蛋白可通过其荧光或磷光的强度而测定。

双向凝胶电泳用图像扫描仪、莱赛密度仪、电荷组合装置可把用上述方法得到的蛋白图谱数字化,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就可以给出所有蛋白斑点的准确位置和强度,得到布满蛋白斑点的图像,即“参考胶图谱”。

三、蛋白质组研究的主要困难对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出来的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双向凝胶电泳最常用的方法是先把胶上的蛋白印迹到PVDF膜上后再进行分析,确定是已知还是未知蛋白。

现在的分级分析法是先做快速的氨基酸组成分析,也可先做4~5个循环的N末端微量测序,再做氨基酸组成分析;结合在电泳胶板上估计的等点电和分子量,查对数据库中已知蛋白的数据,即可作出判断。

四、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和加工指在肽链合成完成后进行的化学反应,如磷酸化、羟基化、糖基化、二硫键形成等,可能有一百种以上。

双向凝胶电泳翻译后修饰和加工对蛋白质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必需的,它们的变化往往和疾病的发生有关。

双向凝胶电泳关键技术原理与应用

双向凝胶电泳关键技术原理与应用

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原理与应用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gelelectrophoresis姓名:XX班级:检查本科1113班学号:XXX【摘要】人类基因组筹划与美国塞莱拉遗传信息公司于在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联合宣布,她们绘制出了精确、清晰、完整人类基因组图谱,至此,人类基因组筹划已基本完毕,随着后基因组时代到来,蛋白质组学得到了空前发展,蛋白质组研究旨在揭示基因表达真正执行生命活动所有蛋白质表达规律和生物功能。

涉及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功能蛋白质组学和构造基因组学等新概念提出,蛋白质组学已成为当今生物领域中极其活跃学科。

其中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是蛋白质组研究三大核心核心技术之一【abstract】Human gene group plans and United States sailaila genetic information company Yu in United States Science under magazine and United Kingdom natural under magazine joint announced,they draws out has accurate,and clear,and complete of human gene Group map,at this point,human gene group plans has basic completed,as Hou gene group era of comes,protein group learn get has unprecedented of development,protein group research aimed at reveals gene express of real implementation life activities of all protein of express law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Includes proteome,proteomics,structural proteomics and functional genomics of new concepts,such as proposed,proteomics has become extremely activein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sciences.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 is one of the three key core technologies of proteome research【核心词】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后基因组时代【 key words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 proteomics Post-genomics era【前言】由于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是两个彼此不有关重要性质,而2.DE同步运用了蛋白质间这两个性质上差别分离蛋白质,因而2.DE分离能力非常强大,它甚至能将细胞中5000种蛋白分离开,2.DE在分离蛋白混合样品、比较差别方面有不可代替作用,结合质谱鉴定技术可查明大型蛋白复合物各组组分,与其她生物技术如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工程、免疫学、微量蛋白质自动氨基酸序列分析相结合,可以迅速精确地发现和鉴定新蛋白质。

双向电泳的原理及应用

双向电泳的原理及应用

双向电泳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双向电泳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常用于蛋白质分离与分析。

其原理基于电泳的基本原理,即物质在电场中受到电荷、质量和形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从而在电场中发生运动。

双向电泳通过对样品进行两个方向的电场应用,实现更高分辨率和更好的分离效果。

在双向电泳中,通常使用一种特殊的电泳胶介质,如聚丙烯酰胺凝胶。

这种凝胶具有较低的电导率,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形成均匀的凝胶基质。

样品中的蛋白质等分子在凝胶中进行移动,并且根据其电荷、大小和形状等特性,会在凝胶中形成不同的运动带。

双向电泳分为两个步骤:水平电泳和垂直电泳。

在水平电泳过程中,样品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迁移,此时电场垂直于凝胶表面。

水平电泳的主要目的是将样品在水平方向上分离。

在水平电泳完成后,凝胶需要旋转90度,以改变电场的方向。

然后进行垂直电泳,在垂直方向上进行迁移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2. 应用双向电泳在生化研究、蛋白质分析和疾病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双向电泳的几个主要应用:2.1 蛋白质分离与分析双向电泳被广泛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分析。

由于双向电泳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分离效果,因此可以更准确地分离出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

通过双向电泳,可以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等电点和表达量等参数,从而有助于对蛋白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进行研究。

2.2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的科学研究领域。

双向电泳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可以用于发现新的蛋白质、识别蛋白质变异以及研究蛋白质表达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2.3 差异蛋白质的筛选差异蛋白质是指在不同生物状态或疾病状态下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质。

双向电泳技术可以用于筛选并分离出差异蛋白质,通过比较不同样品中的蛋白质模式,可以挖掘出与特定生物过程、疾病发生和进展相关联的差异蛋白质。

2.4 新药研发与药物安全性评价双向电泳技术可以应用于新药研发以及药物安全性评价等领域。

双向凝胶电泳的原理

双向凝胶电泳的原理

双向凝胶电泳的原理双向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其原理基于电泳的原理和凝胶电泳的原理。

电泳原理:电泳是利用物质在电场中的带电性质而产生的运动现象。

在电场中,带电的分子或离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向相对带电性质相反的极移动。

电泳实验中,通常使用平行的电极极板,形成一个电场,分子或离子会在电场中进行迁移和分离。

凝胶电泳原理:凝胶电泳是在分离过程中使用凝胶作为介质,使得被分离物质在凝胶中进行迁移和分离。

凝胶是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聚合物或芯粒,可以提供一定的分子筛效应,使得分子按照大小逐渐沉积。

分子越大,迁移速度越慢,分离效果越好。

双向凝胶电泳原理:双向凝胶电泳是在凝胶电泳的基础上,通过在电泳过程中改变电场方向,实现不同方向上的分离。

通常情况下,第一维电泳是水平电场电泳,第二维电泳是垂直电场电泳。

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将样品加入到凝胶电泳样品槽内,通常是在蛋白质样品中加入还原剂和样品缓冲液,使其在电泳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带电性质。

2. 准备两个平行的平板凝胶,其中一个用于第一维电泳,另一个用于第二维电泳。

凝胶通常是聚丙烯酰胺凝胶或聚丙烯酰胺-琼脂糖双层凝胶。

第一维电泳凝胶的方向通常是水平的,第二维电泳凝胶的方向通常时垂直的。

3. 将第一维电泳凝胶浸泡在浸泡液中,然后将电泳样品加入到凝胶中定位。

开启电源,施加电场使样品在凝胶中迁移并分离,直至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电场的强度和时间。

4. 当第一维电泳结束后,将凝胶取出并固定,然后将其放入第二维电泳凝胶中。

将电泳样品加入到第一维凝胶的上方定位。

5. 开启电源,施加电场使样品在第二维凝胶中迁移并分离,直至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

6. 最终,根据分子的大小和电荷,样品中的蛋白质会在凝胶中形成一系列分离带,可以通过染色等方法观察和分析分离结果。

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可以实现对复杂混合物中的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便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双向电泳的基本原理

双向电泳的基本原理

双向电泳的基本原理
双向电泳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基本原理是:样品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它们的分子量分布不同,在加有等电聚焦(IEF)等电聚焦缓冲液的一台凝胶电泳仪(如UMEACO)上,蛋白质分子按其大小和分子量进行分离,并可在不同的pH 范围内进行电泳。

由于等电聚焦缓冲液具有强的选择性,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在同一胶上得到分离,经凝胶染色后在垂直于凝胶的方向上能显示出清晰的条带。

蛋白质分子量大的向小的方向移动,分子量小的向大的方向移动。

每一条带就是一个独立的分子。

双向电泳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实验时间、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分析效率。

例如:已知蛋白序列为a/b/c,对某一蛋白进行研究,只需分离出a/b/c三条带,再经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后即可得到含有三条带的蛋白质条带。

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制备成胶后,在垂直于凝胶电泳方向上将蛋白进行分离。

—— 1 —1 —。

凝胶电泳的技术原理及应用

凝胶电泳的技术原理及应用

凝胶电泳的技术原理及应用1. 凝胶电泳的技术原理凝胶电泳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分子分离方法,它利用了生物大分子在电场下的电荷和空间构型的特性来实现分离。

其主要原理是将待分离的生物大分子(如DNA、RNA和蛋白质等)置于凝胶状物质(如聚丙烯酰胺凝胶或琼脂糖凝胶)中,然后利用电场将这些分子定向迁移直至分离。

具体原理如下: 1. 凝胶状物质:凝胶电泳中常用的凝胶状物质有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

它们的基本原理是在电场下形成一种类似筛子的网状结构,通过排斥作用将生物大分子分离开来。

2. 电场作用:当电场施加到凝胶中时,生物大分子会带上电荷,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正极)或阴极(负极)迁移。

这样,不同大小、电荷和形状的生物大分子会以不同的速率在凝胶状物质中迁移,从而实现分离。

3. 分离效应:由于凝胶状物质的筛子效应,较大的生物大分子会受到更大的阻力,迁移速度较慢,而较小的生物大分子则会受到较小的阻力,迁移速度较快。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电泳迁移后,生物大分子会按照大小从上到下在凝胶上形成一个分离带。

2. 凝胶电泳的应用凝胶电泳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经济的分子分离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以下是凝胶电泳的一些典型应用:•DNA分析:凝胶电泳是DNA分析的重要工具。

通过将DNA样品在凝胶中进行电泳分离,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DNA的大小和形态。

常见的DNA分析应用包括基因突变检测、DNA指纹图谱分析和基因测序等。

•RNA分析:凝胶电泳也广泛应用于RNA的分析。

通过将RNA样品在凝胶中进行电泳分离,可以检测RNA的大小和纯度。

常见的RNA分析应用包括转录组分析、RNA干扰和核酸杂交等。

•蛋白质分析:凝胶电泳在蛋白质分析中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将蛋白质样品在凝胶中进行电泳分离,可以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纯度。

常见的蛋白质分析应用包括蛋白质电泳免疫印迹、蛋白质丰度分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等。

•核酸杂交:凝胶电泳在核酸杂交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双向电泳的原理和应用

双向电泳的原理和应用

双向电泳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双向电泳(Bidirectiona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用的电泳技术,可以有效分离和分析复杂样品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其原理是基于物质在电场中的带电性质和不同分子的迁移速度差异。

双向电泳采用两个电场分别作用于样品,一个在水平方向,另一个在垂直方向。

这两个电场的方向相反,使得样品分子在两个方向上均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在水平方向上,电场力使得样品分子在凝胶中做两个方向的扩散;在垂直方向上,电荷的作用力使得样品分子沿凝胶向电极方向迁移。

通过双向电泳,样品分子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会发生偏移,从而实现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离。

根据分子的大小、形状和电荷等特性,不同的分子在双向电泳中会有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形成不同的带状图案。

这些图案可以被进一步分析和检测。

2. 应用双向电泳在生物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蛋白质分析双向电泳是蛋白质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双向电泳,可以将混合蛋白质样品进行分离,从而得到各自独立的蛋白质条带。

根据蛋白质条带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推测样品中不同蛋白质的类型和相对含量。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非常有帮助。

2.2 新药开发双向电泳可以用于筛选和分析药物作用的靶向蛋白质。

通过比较药物处理前后的双向电泳图案,可以确定哪些蛋白质与药物有关。

这对于新药的开发和评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 基因分析双向电泳也可以用于基因分析。

通过将DNA样品置于双向电泳中,可以将DNA的不同片段分离和检测。

这对于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突变等起到了关键作用。

2.4 生物标记物检测在临床诊断中,双向电泳可以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标记物,如肿瘤标志物。

通过分析血液或组织中的蛋白质条带,可以辅助诊断和评估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结论双向电泳以其独特的分离原理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生物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在蛋白质分析、新药开发、基因分析和生物标记物检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双向凝胶电泳 》课件

《双向凝胶电泳 》课件
它结合了等电聚焦和SDS-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的原理,能够分离出成千上 万的蛋白质。
双向凝胶电泳的原理
等电聚焦
在第一向电泳中,蛋白质根据其等电点进行分离,聚焦在相应的pH区域。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第二向电泳中,已经分离的蛋白质加入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后带负电荷,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按分子量大 小进行分离。
生物标志物发现
通过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寻 找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 疾病预警、监测和治疗。
药物研发
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 析药物作用机制和靶点蛋 白质,为新药研发提供支 持。
研究展望
蛋白质组学研究
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深入,双 向凝胶电泳技术有望在更广泛的 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共 同推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发展 和应用。
样品上样
将处理好的蛋白质样品上样到第一向 等电聚焦凝胶中。
等电聚焦
在第一向等电聚焦凝胶中进行等电聚 焦,分离蛋白质。
固相pH梯度第二向分离
将第一向分离后的蛋白质从凝胶中转 移到第二向SDS-PAGE凝胶中进行第 二向分离。
图像分析
染色与脱色
01
对第二向分离后的凝胶进行染色和脱色,以便观察和检测蛋白
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03
生物标志物发现
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肿瘤标志
物、感染性疾病相关蛋白等,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1 2 3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通过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析药物作用前后蛋白质 表达谱的变化,有助于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 点。
数据共享和分析

双向电泳的原理

双向电泳的原理

双向电泳的原理双向电泳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蛋白质和核酸的技术。

它通过两个方向上的电场来实现分离,是一种高效的电泳技术。

双向电泳的原理涉及到凝胶电泳和两个方向上的电场,下面将详细介绍双向电泳的原理。

首先,双向电泳使用凝胶作为分离介质。

凝胶电泳是一种利用凝胶作为分离介质的电泳技术,通过凝胶孔隙的大小和形状来实现对分子的分离。

凝胶可以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在双向电泳中,凝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孔隙大小和形状,以实现对不同大小和电荷的分子的分离。

其次,双向电泳使用两个方向上的电场。

在双向电泳中,样品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电泳分离,然后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电泳分离。

这样可以使得样品在两个方向上都得到有效的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分辨率。

通过在两个方向上施加不同的电场,可以实现对样品的双向分离。

双向电泳的原理是基于分子的大小和电荷来实现分离。

在水平方向上,分子根据大小被分离,较小的分子移动得更快,较大的分子移动得更慢。

在垂直方向上,分子根据电荷被分离,带正电荷的分子向一个方向移动,带负电荷的分子向另一个方向移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复杂混合物中不同分子的高效分离。

双向电泳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复杂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和核酸,对于研究细胞信号转导、蛋白质相互作用、基因表达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

双向电泳的原理和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使得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双向电泳是一种基于凝胶电泳和双向电场的分离技术,利用分子的大小和电荷来实现高效的分离。

它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研究复杂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和核酸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双向电泳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双向电泳的原理及其应用

双向电泳的原理及其应用

双向电泳的原理及其应用1. 原理介绍双向电泳是一种在电场作用下将带电物质分离的技术。

它结合了传统的垂直电泳和水平电泳的优点,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样品分离效果。

双向电泳的原理基于两个关键因素:电场和凝胶。

首先,一个电场被建立在凝胶中,在两个方向上产生不同电位的电极驱动电荷的移动。

随着电荷在凝胶中的移动,带电的分子将根据其大小和电荷性质在凝胶中定位。

最终,分子将在凝胶中以特定的纵向和横向位置分离出来。

2. 双向电泳的步骤和操作双向电泳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凝胶制备•准备凝胶材料(如聚丙烯酰胺凝胶)和所需的试剂。

•根据实验要求配置凝胶,将其倒入制备好的电泳室中。

•静置凝胶,等待其完全固化。

样品预处理•准备待测的样品。

•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缓冲液中,以保持稳定的pH值和离子浓度。

•可根据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如蛋白质的变性处理或DNA的限制酶切。

电泳操作•将样品加载到凝胶孔中。

•连接电极并注入电泳缓冲液。

•开启电源,建立电场,让电荷物质在凝胶中移动。

•根据需要,定时监测电泳进程。

凝胶染色和分析•停止电泳,拆下电泳装置。

•染色凝胶以增强待测物质的可视性。

•可通过分析软件对凝胶图像进行分析,定量检测分子的大小和浓度。

3. 双向电泳的应用领域双向电泳在许多生物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1) 蛋白质研究双向电泳是研究蛋白质组学的重要技术。

它可以用于比较分析不同样品中蛋白质的表达差异,从而研究细胞过程和疾病发展的机理。

2) DNA分析双向电泳可用于DNA测序和DNA碎片的大小分析。

通过将不同长度的DNA片段与已知标准进行比对,可以确定目标DNA的大小,并推断出其序列。

3) 基因突变检测双向电泳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检测基因突变。

通过比较正常和突变样本中DNA片段的移动距离,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基因突变,并进一步研究与其相关的遗传疾病。

4) 药物研发双向电泳可以用于药物研发中的蛋白质药代动力学研究。

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应用1. 简介凝胶电泳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分析技术,用于分离和检测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本文将介绍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基本原理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场作用下,在凝胶中分离带电的生物大分子。

具体原理如下:•凝胶的选择:凝胶可以是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或琼脂糖凝胶(Agarose gel)。

聚丙烯酰胺凝胶适用于分离小分子,琼脂糖凝胶适用于分离大分子。

•样品处理:样品要被处理成负电荷(一般通过对DNA和RNA进行酶切,或对蛋白质进行热变性等方法)。

然后将处理后的样品加入凝胶中的孔洞。

•电泳条件:凝胶上装有阴极和阳极,在电场作用下,带负电荷的样品会向阳极迁移。

电泳条件包括电场强度、运行时间和缓冲液的pH值。

•分析结果:分离后的生物大分子会在凝胶上形成带状图案。

通过染色或标记等方法,可以将分离的目标物显示出来,便于进一步分析和检测。

3. 应用领域凝胶电泳在生物科研和临床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分子生物学研究:凝胶电泳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主要用于DNA和RNA的分离和检测,例如PCR产物分析、基因突变检测和基因表达分析等。

•蛋白质研究: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蛋白质的不同组分,例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蛋白质的单体和多聚体,同时评估其相对含量。

•遗传学研究:凝胶电泳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基因突变检测、亲子鉴定和DNA指纹等。

•临床诊断:凝胶电泳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检测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疾病、检测病毒和细菌的DNA或RNA等。

•质谱分析的前处理:凝胶电泳还常用于质谱分析前的样品分离和富集,以提高质谱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药物研发:凝胶电泳可用于药物研发中对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的研究,以评估药物分子与靶蛋白的亲和性和选择性。

4. 优缺点凝胶电泳作为一种传统的生物分析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缺点:优点: - 相对简单、成本低廉:相比其他分析方法,凝胶电泳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实验的需求。

什么是凝胶电泳法原理及应用实例

什么是凝胶电泳法原理及应用实例

什么是凝胶电泳法原理及应用实例凝胶电泳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主要用于分离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

其原理是根据分子的大小和电荷差异进行分离。

在凝胶电泳中,待分离的DNA或蛋白质样品被加载到多孔凝胶上,然后施加电流。

不同大小和电荷的分子将以不同的速度穿过凝胶,从而实现分离。

凝胶通常由琼脂糖等材料制成,并浸没在盐缓冲溶液中。

缓冲液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系统的pH值。

在凝胶的两端放置两个电极,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

然后将电流施加到凝胶中,带负电的分子将向正极移动,带正电的分子将向负极移动。

每个分子通过凝胶的速度称为其电泳迁移率,主要由其净电荷和大小决定。

较小的分子跑得更快,留下较大的分子。

因此,强电荷和小尺寸会增加分子的电泳迁移率,而弱电荷和大尺寸会降低分子的迁移率。

当样品中的所有分子大小相同时,分离将仅基于它们的大小。

分离完成后,凝胶用染料染色以显示分离带。

常见的染料包括溴化乙锭等荧光染料。

然后将凝胶放置在紫外透射仪上观察分离带。

染料也可以提前加载到凝胶中,以跟踪分子的迁移。

凝胶电泳法广泛应用于法医学、保护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实验室。

其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离和纯化DNA、RNA和蛋白质样品,用于后续的测序、克隆、表达等实验。

2. 分析DNA、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例如检测基因突变、蛋白质相互作用等。

3. 鉴定和纯化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用于后续的分类、鉴定和致病性等研究。

4. 检测和鉴定生物样品中的其他小分子物质,例如代谢物、激素等。

总之,凝胶电泳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各种大分子物质,以及分析和鉴定生物样品中的其他小分子物质。

凝胶电泳的原理

凝胶电泳的原理

凝胶电泳的原理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生物大分子的方法,包括蛋白质、DNA和RNA等。

这种方法基于电泳原理,通过在凝胶中施加电场,将带电的生物大分子从一个电极移动到另一个电极,从而实现它们的分离和检测。

本文将介绍凝胶电泳的原理、类型和应用。

一、凝胶电泳的原理凝胶电泳的原理基于电泳现象和凝胶技术。

电泳现象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如离子、分子、蛋白质、DNA等)在液体中移动的现象。

它的速度与电场强度、电荷大小、粒子大小和介质性质等因素有关。

凝胶技术是指将液态物质(如聚丙烯酰胺)转化为凝胶状物质的过程,使其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和分子筛效应,从而可以实现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检测。

凝胶电泳的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 = μE其中,v是生物大分子的迁移速度,μ是流动度,E是电场强度。

流动度是一个物质的运动能力,它与分子大小和形状有关。

在凝胶电泳中,分子越大、越复杂,流动度越小,迁移速度越慢。

电场强度越大,迁移速度越快。

因此,通过调节电场强度和凝胶孔隙大小,可以实现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检测。

二、凝胶电泳的类型凝胶电泳有多种类型,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琼脂糖双层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二维凝胶电泳等。

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凝胶电泳方法,它可以用于分离和检测各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DNA和RNA等。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聚丙烯酰胺单体聚合而成的凝胶,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和分子筛效应。

它的优点是制备简单、稳定性好、分辨率高、重复性好、凝胶孔隙大小可调等。

2. 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传统的凝胶电泳方法,它主要用于分离和检测蛋白质。

琼脂糖凝胶是由琼脂糖和缓冲液混合制备而成的凝胶,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和分子筛效应。

它的优点是制备简单、价格低廉。

3. 聚丙烯酰胺/琼脂糖双层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琼脂糖双层凝胶电泳是一种结合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的凝胶电泳方法,它主要用于分离和检测复杂的混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原理与应用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gelelectrophoresis姓名:XX班级:检验本科1113班学号:XXX【摘要】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美国塞莱拉遗传信息公司于2001年在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联合宣布,他们绘制出了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至此,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基本完成,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组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蛋白质组研究旨在揭示基因表达的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功能。

包括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功能蛋白质组学和结构基因组学等新的概念的提出,蛋白质组学已成为当今生物领域中极其活跃的学科。

其中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是蛋白质组研究的三大关键核心技术之一【abstract】Human gene group plans and United States sailaila genetic information company Yu 2001 in United States Science under magazine and United Kingdom natural under magazine joint announced, they draws out has accurate, and clear, and complete of human gene Group map, at this point, human gene group plans has basic completed, as Hou gene group era of comes, protein group learn get has unprecedented of development, protein group research aimed at reveals gene express of real implementation life activities of all protein of express law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Includes proteome, proteomics, structural proteomics and functional genomics of new concepts, such as proposed, proteomics has become extremely active in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sciences.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 is one of the three key core technologies of proteome research【关键词】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后基因组时代【 key words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 proteomics Post-genomics era【前言】由于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是两个彼此不相关的重要性质,而2.DE 同时利用了蛋白质间的这两个性质上的差异分离蛋白质,因此2.DE的分离能力非常强大,它甚至能将细胞中的5000种蛋白分离开,2.DE在分离蛋白混合样品、比较差异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质谱鉴定技术可查明大型蛋白复合物各组组分,与其他生物技术如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工程、免疫学、微量蛋白质的自动氨基酸序列分析相结合,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和鉴定新的蛋白质。

【荧光定量PCR的基本原理】【1-3】双向电泳由于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已成为分析复杂蛋白混合物的基本工具[1]。

自1975年O'Farrel等[2]建立这种技术后,已有许多改进,使得这一技术日趋完善。

2-DE是利用蛋白质的带点性和分子量大小的差异,通过两次凝胶电泳达到分离蛋白质的技术。

第一向电泳是依据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通过等电聚焦电泳(isoelec-tricfocusing,IEF)将不同净电荷的蛋白质在PH梯度介质中外加电场作用形成分离的蛋白质区带。

然后将凝胶包埋在SDS-PAGE 凝胶板上端,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在垂直或水平方向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即第二向电泳;在IEF中,蛋白质因等电点不同而被分离;在SDS.PAGE中,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相互间被分离开,再用考马斯亮兰或银染进行检测[3],经Pdquest等软件对结果进行比对、解析。

【双向电泳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步骤】1、样品制备(蛋白提取)(1)细胞培养、处理和收集;(2)将细胞在IEF裂解缓冲液中溶解;蛋白质的溶解常采用含有8mol/L 尿素、4%[3-(3-胆胺丙基) –丙磺酸](SHAPS)、50~100mmol/L DTT 和40mmol/L Tris的样品缓冲液。

样品溶解得不好会减少分离到的蛋白质数量,同时会造成等电聚焦时某些蛋白质的沉淀,从而减少转移到第二向电泳的蛋白质数量。

(3)将样品离心以去除不溶的细胞碎片和DNA,提取上清,-80℃保存。

2、蛋白质定量和上样(1)第一向电泳——等电聚焦;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固相pH梯度(immobiline pH gradient,IPG)水平等电聚焦。

常用固相PH梯度-道尔顿双向电泳法(isoelectricpoint-dalton,ISO-DALT)。

IPG胶的制备主要是利用不同PK固定化电解质的组合可配制不同PH范围的凝胶。

(2)IPG的平衡;由于第一向电泳的缓冲液系统与第二向电泳的缓冲液系统完全不同,因此,胶条由第一转移到第二之前,必须进行平衡。

平衡过程分两步:第一步平衡液的成分主要是Tris缓冲液、SDS、DTT、尿素和甘油。

平衡的主要作用是使第一向胶体上的蛋白质变性。

平衡液中的尿素和甘油可以增加溶液的粘度,减少由固相化的两性电解质造成的电内渗。

SDS用于变性蛋白质,使蛋白质带上负电。

DTT是为了在蛋白质与SDS充分结合的同时,二硫键液得到还原;这对第二向SDS-PAGE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步平衡液是用碘乙酰胺代替DTT。

IPG胶条的平衡目的主要是进行蛋白质的烷基化以及让电泳介质达到与第二向SDS-PAGE相同的缓冲体系。

(3)第二向SDS-PAGE;由于SDS带有大量负电荷,当其与蛋白质结合时,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天然蛋白质原有的负电荷,因而消除或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电荷的差异,均带有相同密度的负电荷,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的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取决于椭圆棒的长轴长度,即蛋白质或亚基的分子量大小。

(4)蛋白质检测用考马斯亮兰染色或银染色。

银染法是通过将胶浸泡于含阴离子的溶液内,然后洗掉胶面上非紧密结合的金属离子,加入某些试剂使与胶内蛋白结合的银离子形成金属银来显色。

效果如下图:蛋白质组谱呈满天星状(蛋白质双向图谱中每个点代表样本中的一个或数个蛋白质,根据Cartesin坐标系统,从左到右显示的是PI的增加,从下到上显示的是分子质量的增加)3、图像分析及数据处理将染色后的凝胶放在GS.710光密度扫描仪上,扫描后的图像用PDQUEST2.D 软件分析,选择部分匹配的蛋白质斑点进行比较。

[IPG的优点]【4】(1)pH梯度稳定、聚焦准确、精度高;(2)无阴极漂移及碱性蛋白丢失的现象;(3)蛋白上样量大,可提高低含量成分的分辨效果;(4)样品中盐的干扰少,无边缘效应;(5)pH梯度、分离结果重现性好[4]。

[在双向电泳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许多疏水性蛋白质(如膜蛋白)不溶于样品缓冲液,相对分子质量过大(>200×10 3 ),极端酸性或碱性蛋白在电泳过程中易丢失,2.DE不能分辨。

低含量组分易被高含量组分遮蔽,降低了分辨率。

蛋白在提取和消化过程中的丢失、凝胶的污染、在不影响分辨率情况下的上样量多少等都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双向电泳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5-15】1 人类疾病的蛋白质组研究(1)直肠癌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突变导致抑癌基因失活、癌基因活化的过程。

Sanchez等[5]对15例结肠癌和13例正常人的结肠上皮进行2.DE,结果发现在相对分子质量为13000和等电点(PI)值为5.6处的蛋白质仅出现在结肠癌的组织中。

其中15例患者的癌细胞中有13例13000.PI5.6蛋白有上调趋势(87%)。

此外,发现此种蛋白不仅在中度、低度分化的结肠癌及有24年病史的溃疡性结肠炎过度表达,而且出现在7例分化程度不同腺瘤的癌前病灶中,但对照组则很少出现,这表明该蛋白的出现对检测早期直肠癌有重要临床意义。

(2)肝癌 Peter等在用N.甲基.N.亚硝基脲诱导的小鼠肝癌中,用2.DE及氨基酸微型测序可分辩出肝癌诱导的醛糖还原酶样的蛋白质(35×10 3 .PI7.4),此种蛋白质在肝癌、胎肝中有高表达。

经免疫组化证实,肝癌诱导的醛糖还原酶样的蛋白质在成人肝脏中不表达,但在小鼠的肝癌中又重新表达,同时发现该蛋白在癌前病变及肝癌中表达强烈,而在肝脏周围的正常组织不表达[6],表明该蛋白可能与肝癌的发病有很大关系。

(3) 膀胱癌丹麦的一个小组利用2.DE,并结合了蛋白印迹法、微型序列分析及质谱技术分析了150例膀胱癌病人的组织,发现角蛋白10、14及银屑病相关的脂肪酸结合蛋白等可作为膀胱癌不同分化程度的标记物[7]。

(4) 肾癌 Sarto等[8]在对肾癌的研究中发现有4种蛋白质存在于正常肾组织而在肾癌细胞中缺失,其中2种分别是辅酶Q蛋白色素还原酶和线粒体泛醌氧化.还原复合物I,这提示线粒体功能低下可能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5) 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严重的可导致心衰的心脏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为多种因素所致。

Knecht等[9]采用2.DE取得了3300个心肌蛋白条带,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Edman降解法及基质辅助的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MALDI.MS)等分析了其中150条,经活检及病理检查证实,有12条为扩张型心肌病特有的蛋白。

(6) 类风湿关节炎(RA)和骨性关节炎(OA) 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关节疾病,常侵犯多个关节,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病情迁延反复,主要的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软骨及骨组织侵蚀,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功能丧失。

而OA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进行性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丧失,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边缘骨赘形成,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关节症状和体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