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专题实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论文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专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时代背景
现代社会是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2、课改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基本的语文语运用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主性学习是语文新课标理念的重要体现,它强调和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体验、内心感受。本课题旨在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内驱力上作研究。一、通过学生自学教材,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自趣”;二、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促使短暂的兴趣发展为持续性的求知欲。三、通过长期的“发现探索”学习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促进终身学习。
3、自主创新的呼唤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创新总是与主体性、自主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主体性和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主体性和自主性是创新的基础。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应建立适合学生“自我建构”的“发现探索”教学模式。本课题着力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探究、应用”这一途径,学会自我建构知识,这样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
4、现行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
目前我们的课堂采用的是仍然是以“师讲”、“师问”为主的教学,“师讲”的实质就是“满堂灌”;“师问”就是“问答式”的满堂灌,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得太浅,没有问的必要;问得太深,只有部分学生思维得到训练,其他学生一无所获,其实质也只能说用“好生的说”代替了“教师的讲”。课堂上仍然以教师讲为主,占用了课堂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二的时间,占用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扼杀了学生学习兴趣,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发展,长期这样下去,越教学生越不会学。本课题探索的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再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其过程是自己学习的学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感悟到学法,这是他自己的体验,这个学法对他来说终身享用,这个“学程”对他来说才是“自教”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发现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
现的过程,因此,学生要像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和探索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发现法”教学模式的核心和精髓,就是要求学习者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发现”的积极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过程”。
2、布鲁纳掌握探索方法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和努力于发现,方能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一个人越有实践经验,就越能把学习所得归纳成一种解决问题或调查研究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对他可能是遇到的任何工作都有用处。”他认为发现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通常没有一个现成的结论,呈现给学习者的是一些信息、事实,以及需要学习者探索才能得出的问题解决方案。这一理论在本课题中的应用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互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探索的、富于创造性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都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去主动探索才能得以实现。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目标
通过课题实验,使学生能热爱语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课外能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
1、构建科学的“自读、发现、探究、应用”教学模式
针对目前“师问”教学的弊端、现代教学改革的趋势以及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努力探索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发现探索”教学模式,力求使模式在实践上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通过研究,着重探索以下几条操作策略:一、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环节“发现”的策略。二、学生“探究”的策略。三、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导”的策略。四、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引探”的策略。
2、构建“自读、发现、探究、应用”的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作为教学模式本身应该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本课题要探索出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建立科学的“自读、发现、探究、应用”教学模式
(1)构建“自学、发现、探究、应用”教学模式。
(2)探索培养“自学、发现、探究、应用”兴趣,培育“自
学、发现、探究、应用”方法,训练“自学、发现、探究、应用”能力,养成“自学、发现、探究、应用”习惯的策略。
(3)完善“自学、发现、探究、应用”教学模式。
2、构建“自学、发现、探究、应用”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1)“自学、发现、探究、应用”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
(2)“自学、发现、探究、应用”行为评定量表。
(3)“自学、发现、探究、应用”能力和习惯的自评量表。
3、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4、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兴趣与习惯。
5、子课题规划:(1)“尝试自学—发现质疑—讨论理解—训练感悟—实践运用”五环自主创新学习模式;(2)“观察—阅读—积累—练笔”习作教学四部曲初探;(3)“自主阅读,愉快习作”读写结合研究。(4)“先学后教”策略研究;(5)“当堂达标”策略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筛选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