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题型
大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题型附答案
![大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题型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032011e009581b6ad9eb45.png)
大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题型附答案一、单选题1、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D)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4、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B)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6、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D)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8、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1、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
马原考试题库
![马原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697ca5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5.png)
马原考试题库【导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课程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马原知识,有助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性和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马原考试的准备,以下是马原考试题库,供学生们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 列宁主义关于意识和物质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 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是哲学思维的基本要求之一,请谈谈你的理解。
4.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请简要解释其内涵。
3.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请你对此做简要阐述。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高任务是什么?【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什么?4. 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1.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2.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农村革命和土地问题的历史地位是什么?4. 马克思主义如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 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是实践中的理论?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总结】通过对以上题目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4da2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9.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中国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真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__________。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辩证法。
D. 形而上学。
2.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__________。
A. 实证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
D. 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
A. 阶级斗争。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D.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__________。
A. 社会制度。
B. 社会发展。
C. 社会变革。
D. 社会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
A. 公有制。
B. 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主义。
D. 资本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实现资本主义。
C. 实现社会主义。
D. 实现封建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
1.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是__________。
A. 反对帝国主义。
B. 维护民族利益。
C. 维护国际利益。
D. 维护国家利益。
2. 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是__________。
A. 维护国家利益。
B. 维护民族利益。
C. 反对帝国主义。
D. 维护国际利益。
以上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些真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深入学习,掌握其核心理论,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2eea180a16fc700abb68fcdc.png)
期末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20%,多项选择30%,简答10%和材料分析40%。
二、考试的侧重点:第一、二和三章。
第四章含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
例:单选。
20题,每题1分。
1、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B)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B.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D)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例:多选。
15题,每题2分。
马克思指出:“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并不是价值。
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价值。
这就是说,要把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一定的物体里面,即一定的对象里,它才形成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说明它是(BC )A.商品的自然属性B.由抽象劳动形成的C.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D.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一种劳动例:简答题。
2题,每题5分。
在答题时必须把所涉及问题的概念答出来。
比如在“普遍联系的含义”答题时,需先答“联系”的含义,再答关系。
1、普遍联系的含义2、质量互变辩证关系3、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5、矛盾的普遍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6、否定之否定规律7、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例:材料分析题:4题,每题10分。
必需先答相关的原理,原理答错或漏答,不得分,或可以酌情少得分。
以下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却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马原期末考试题型
![马原期末考试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0d15b5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1.png)
马原期末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
– A. 人民战争
– B. 无产阶级专政
– C. 社会主义制度
– D.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关于()。
– A. 人民民主专政
– B. 阶级斗争
–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立者是()。
– A. 毛泽东
– B. 列宁
– C. 斯大林
– D. 马克思和恩格斯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的先锋队。
– A. 地主阶级
– B. 资产阶级
– C. 封建主义者
– D. 无产阶级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是()。
– A. 领导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C. 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
– D.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唯物史观?请简要阐述其基本内容。
2.解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理论。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的?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特征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1.请分析并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战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23f6a3ead51f01dc381f144.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一)题型1.填空1×5=5分2.选择1×5=5分3.简答10×3=30分4.论述20×2=40分5.材料分析20×1=20分(二)主观题答法答: (1)概括句(此问题是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的问题)(2)分点①原理马克思主义第一点要注意讲和原理的关系②论证举例③论证举例(3)总结要有能得分的关键词,例如提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三)出题点归纳导论中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①.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②.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③.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题2.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表现为①.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②.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③.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致力探寻人类社会的奥秘,揭示人类历史的规律,指明人类前进的方向,它的基本结论和方法中所蕴含的历史洞见和历史智慧,所展现的真理魅力和真理光芒,对于人类走向未来具有不可缺少的启示和引领价值。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且当代价值极高。
第一章题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特别注意意识的反作用)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9211e2524de518964b7d4d.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要点一、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2、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3、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4、材料题:共l题,15分5、论述题:共1题,20分二、考试重点:以绪论和前三章内容为主。
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2、(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3.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4.马克思主义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5、(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6、古人云:“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这表明(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7、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9、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10、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1、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
1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主观唯心主义)。
1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6、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19、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20、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21.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2.历史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
23、“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马克思主义原理练习题(经典题型)
![马克思主义原理练习题(经典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12aabc6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e.png)
马克思主义原理练习题(经典题型)
第一题
请解释以下概念:
1. 马克思主义辨证法
2. 社会主义
3. 剩余价值
4. 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题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回答以下问题:
1.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2. 请简要描述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和理论基础。
3.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历史发展的?
4. 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是什么?它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三题
请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分析以下问题:
1.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2. 如何实现生产工具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异同?
4. 解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势和局限性。
第四题
请讨论以下议题:
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关系如何?
2. 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和挑战是什么?
3.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对于当代世界的发展是否适用?为什么?
---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练习题(经典题型)》的内容,请根据题目逐一回答。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题型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ef3091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d.png)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题型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A. 实践性– B. 辩证法– C. 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 A. 阶级斗争– B. 唯物辩证法– C.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唯物论– B. 唯心论– C. 辩证法– D. 实证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A. 唯心主义的– B. 唯物主义的– C. 实证主义的– D. 辩证唯物主义的5.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基本观点是()– A. 实践决定意识– B. 意识决定实践– C. 物质决定精神– D. 精神决定物质二、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什么意思?请简要阐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强调思想与实践的统一,强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对人类实际生活中的物质现象进行观察、实验、验证和改造的过程,是认识客观现实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历史是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社会形态的演进和变化,并揭示了阶级斗争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三、论述题请简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是一种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论。
其核心原理是辩证法的观点,即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不能片面、静止地看待,而是要把事物和现象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f7f2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7.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中国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
考研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以下是一些历年来的真题,供大家参考。
一、简答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原理包括哪些方面?
3.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哪些方面?
二、论述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原理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3.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何
重要意义?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我们认识和改造经济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三、分析题。
1.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的观察和改造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何共通之处?
3.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何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经济社会?
以上是一些历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真题,希望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做好充分的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大家考试顺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829d5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b.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原则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核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等内容。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
历史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过程。
3.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有何特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了阶级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剩余价值与剥削、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等重要问题。
它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认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4.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人阶级政党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其核心内容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专政等。
5.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驱动历史前进的根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包括剥削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等。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路径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团结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坚持不断革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7.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思想武器,是指引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南针。
它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5d05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9.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原理等。
2.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唯物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对立统一和发展规律。
3.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是阶级斗争。
社会中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制度变革的动力。
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原理是什么?社会主义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包括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
其中,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无产阶级专政是确保公有制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政治制度。
6.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看法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达到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7.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私有制?马克思主义批判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和剥削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公有制,以消除阶级差别,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8.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原则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倡导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和统一,主张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反对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
9.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的本质,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和政治原则,为社会主义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2018-2019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2018-2019](https://img.taocdn.com/s3/m/8da00cc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a.png)
2018-2019(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题型)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物质: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倾向。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5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答:错误。
思维与存在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据对思维和存在的不同回区分出的两个哲学派别。
2、有用就是真理。
答:错误。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因而它是“有用”的。
但“有用”的却不一定都是真理。
因为人的价值观不同,人们的价值评价标准,即“有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有用的就是真理”的观点是以主观需要为唯一评价标准,否定了真理的客观评价标准。
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因生产不足而造成的危机。
答:错误。
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典型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原理的大题及答案
![马克思原理的大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a75c14fad6195f312ba65c.png)
68.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是因为: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分)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分)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1分)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分)题型:简答题难度系数:469.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答案:第一,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成果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又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分)第二,从其阶级属性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分)第三,从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1分)题型:简答题难度系数:570.我们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答案: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以及采取行动的指南,我们不应当把它看成包容一切学科的知识总库,它也不提供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3分)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它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
(2分)题型:简答题难度系数:671.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这一判断是错误的。
(1分)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反映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客观真理。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各种题型整理及答案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各种题型整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5ff385b9d528ea81c77910.png)
一.单选题1.社会基本矛盾的最终原因是: B 生产力的发展2.一切唯心主义的新主张: B 世界符合(统一)精神3.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基础是: A 经济基础4.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A 源泉和动力5.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 D 经验真理的标准是具体的6.资本家经营的畜牧的种牛是: A 不变条件(注:除了人的劳动其余均可称为不变资本。
)7.劳动的属性是: B 具体和抽象8.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D 剩余劳动9.劳动产品要变为商品必须是: D 可用于交换10.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 同一劳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11.中国古代佛教认为,不是风动,不是旗动,而是人动: B 主观唯心12.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觉的实物属于: 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13.远动与静止的关系: C 绝对与相对14.唯物主义坚持: D 反映论15.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D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对立性的斗争性16.否定之否定规则侧重发展(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7.老子说:“ .”: C 诡辩论18.相同比例的黄金与木头相比,黄金价格大的原因:B 劳动时间长(耗费劳动力多)19.通货膨胀是: C 纸币发行量大,贬值20.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 B 成反比21.能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是: D 剩余价值量的高低22.货币和纸币的区别: D 剩余价值23.什么的发展表明社会主义的诞生: B 共产宣言24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19世纪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5一个商品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的价值形式是:扩大价值形式26当代资本主义垄断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27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8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29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30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31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马原理考试题
![马原理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7cd88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0.png)
马原理考试题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B. 实践和认识论– C. 革命和无产阶级– D.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正确答案:A2.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和现实的唯物主义观点包括以下哪些?– A. 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 C. 唯物史观和决定论– D. 科学社会主义和物质主义 > 正确答案:A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怎样的整体?– A. 静止不变的整体– B. 渐进发展的整体– C. 矛盾运动的整体– D. 对立统一的整体 > 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者是相互独立的。
> 正确答案:错误2.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 正确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的。
它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对脱离实际的空洞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指出,人们的认识是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实践的结果。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它强调社会发展具有内在的动力,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断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四、论述题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核心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世界的本质的观点,它认为世界是一个矛盾统一、变化发展的整体。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历史变革的规律的观点,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基本原理(题目+答案)
![马克思基本原理(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3524d45022aaea998f0f88.png)
(考试题型:基本知识简述、经典著作理解、现实问题分析)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1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暴露,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l9 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物质的本原。
2思维能否认识和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4.什么是物质?其基本属性是什么?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5.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综上,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6.什么是联系?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具有三层含义。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独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f1881715acfa1c7aa00cc60.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一、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材料分析题(共1题,每题15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
论述题(共1题,每题15分)
二、考试范围
1,2、单项选择题与多项选择题请参考复习提纲及复习小册子
3、材料分析题
(1)认识以及认识能力,认识的来源;
(2)哲学基本问题、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4)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4、简答题
必考:
(1)马克思主义是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怎样从总体上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2)列宁的(马克思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3)试述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含义;
(6)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7)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
(8)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是什么?产业资本运动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是什么?
(9)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原因和特点;
(10)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
(11)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及其关系;
有几率考到: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
(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辩证关系;
5、论述题
(1)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与合理性;(2)运用辩证的否定观阐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正确方针;(3)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价值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cb09ab6c48d7c1c708a14572.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小论述,P1)2、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中论述,P1—P2)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理论活动的特点。
(简答,P2)4、简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的历程。
(中论述,P2)5、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内容。
(简答,P2—P3)6、试论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大论述,P2—P3)7、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容。
(简答,P2—P3)8、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的内容。
(简答,P3)9、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的内容。
(简答,P3)10、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的内容。
(简答,P3)11、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的内容。
(简答,P4—P6)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
(简答,P4)3、试述物质范畴的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大论述,P4—P5)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小论述或简答,P5)5、物质范畴的定义。
(小论述,6、物质和运动及其存在的形式。
(中论述,P8)7、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简答,P5)8、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简答,P6)9、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简答,P6)10、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简答,P6)1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小论述,P6)12、实践的本质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简答,P7)13、实践的基本形式。
(简答,P7)14、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原理。
(小论述,P7)15、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简答,P7)16、人与自然的关系。
(简答,P7)17、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内容。
(简答或论述,P8)第二节18、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
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
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
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答案要点】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
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
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4、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材料分析题1【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
“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
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
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
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
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
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
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
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
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
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
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
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上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