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文言文阅读试题精选

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文言文阅读试题精选

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文言文阅读试题精选一、(2022秋·重庆·九年级重庆市杨家坪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佳木秀.而繁阴( )(3)泉香而酒洌.(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请将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用语简练,令人叹服。

首句“环滁皆山也”仅五字就写尽了滁州四面环山的特点。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义。

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分别写朝暮之景,动态的景物也有了静态,丰富了文句的表现力。

欧阳修《醉翁亭记》相关试题及答案

欧阳修《醉翁亭记》相关试题及答案

欧阳修《醉翁亭记》相关试题及答案一:1.本文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

“醉”是表象,“乐”是本质。

2.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亭的环境美;后一层介绍亭名由来。

其中跟文章脉络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句话。

3.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之乐,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用“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总收一笔。

第2层写太守众宾、游人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四项内容。

这四项内容是为结尾“太守醉”三字作铺垫,又以“太守醉”一句照应第一段“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这句话。

4.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宴会散、宾客归、禽鸟乐的情景;第2层写“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

结尾部分用“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句话,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6. 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7.作者为什么把太守醉放在最后边?[答]因为欧阳修与民同乐,前写滁人乐才能引发太守醉,正如结尾所说:乐其乐。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下联:范仲淹替君主分忧9. 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10.《岳阳楼记》一文中,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试比较欧阳修的“与民同乐”,谈谈二者之间的差异。

[答]他们相同的是都谈到了与天下人同乐。

不同的是欧阳修仅与天下黎民同乐;而范仲淹则是先忧后乐。

二:1.“太守之乐其乐”中太守的“乐”的含义是什么?2.本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1)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1)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1)[题目]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 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解释其义。

“____________”一句中的“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 对“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老了,不胜酒力,显得精神颓唐。

B. 太守醉熏熏的样子,既因酒醉,更因与民同乐而陶醉。

C. 太守被贬官至此,借酒浇愁,一醉方休。

D. 众宾欢饮,更触发了太守心中的失落感,因伤感而显得十分颓唐。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滁州老人小孩兴高采烈地游山正是体现了太守励精图治,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B. 写太守的酒宴:酒和菜都取材于当地,不事铺张;宴会上无丝竹管弦之盛,只行令作乐,充分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为政思想。

C. 本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都是写“太守醉”作陪衬,“醉”极即“乐”极。

D. 本段重在叙事,主要是写太守娱情山水,借酒浇愁,以排遣心中因政治失意的抑郁。

[题解]第1题。

考查词的辨正并释义。

答案: “临溪而鱼”一句中的“鱼”,应改为“渔”,其义是“钓鱼”(或:“捕鱼”)第2题。

考查对语句理解辨正。

答案:B第3题。

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分析辨误。

答案:D。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

2. 醉翁亭位于______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

3. 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下一句是______。

4. 醉翁亭记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情怀。

5. 文章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描绘了______的景象。

二、选择题1. 《醉翁亭记》中“醉翁”指的是谁?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范仲淹答案:A2. 醉翁亭记中“山水之乐”所表达的情感是?A. 悲伤B. 喜悦C. 愤怒D. 无奈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景色?A. 林霏开B. 岩穴暝C. 江水绿D. 风雪交加答案:D三、简答题1. 请简述《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

答:此句意在表达作者欧阳修虽然饮酒,但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酒本身,而在于欣赏和体验山水之间的自然之美,以及与民同乐的愉悦心情。

2. 《醉翁亭记》中,作者如何描绘滁州的山水之美?答: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滁州的山水之美,如“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等,展现了滁州山水的秀丽和深邃,以及四季变化的景色。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答: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山间朝暮和四时的变化,以及自然景色的美丽。

2.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一句中,“高洁”一词用来形容什么?答:“高洁”一词用来形容风霜的清冷和纯洁,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五、论述题请结合《醉翁亭记》全文,谈谈你对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理解。

答:《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通过描绘滁州的山水之美和与民同乐的场景,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

他认为,真正的快乐不仅来源于个人的享受,更在于与民共享。

醉翁亭记测试题

醉翁亭记测试题

醉翁亭记测试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欧阳修C. 王安石D. 范仲淹2. 《醉翁亭记》中提到的“醉翁”是指什么?A. 一个醉酒的老人B. 作者自己C. 一个亭子的名字D. 一种酒的名字3. 根据《醉翁亭记》,醉翁亭位于哪个地方?A. 江南B. 汴京C. 临安D. 洛阳4. 文章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A. 醉翁喜欢喝酒B. 醉翁喜欢山水C. 醉翁喜欢与人交往D. 醉翁喜欢写诗5. 在《醉翁亭记》中,作者描述了哪些自然景象?A. 雨后的山色C. 春天的花朵D. 秋天的落叶6. 文章中提到的“山水之乐”是指什么?A. 欣赏山水的美景B. 享受山水间的宁静C. 与山水为伴的生活D. 所有上述选项7. 根据《醉翁亭记》,作者在亭中做了哪些活动?A. 饮酒B. 钓鱼C. 写诗D. 与朋友聚会8. 文章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A.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不知道太守自己的乐趣。

B. 太守的乐趣在于与人们一起游玩。

C. 太守的乐趣在于山水之间。

D. 人们不知道太守的乐趣。

9. 《醉翁亭记》中,作者如何描述醉翁亭的景色?A. 描述了亭子的建筑特点B. 描述了亭子周围的山水景色C. 描述了亭子的历史背景D. 描述了亭子的地理位置10. 文章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描绘的是什么?A. 春天的景色C. 秋天的景色D. 冬天的景色正确答案:1. B2. B3. D4. B5. A6. D7. D8. A9. B10. A。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一、试题1. 简述《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

2. 描述文中翁主人的性格特点。

3. 分析文中“酷热”和“湖光山色”两个景象在情感和意义上的差异。

4. 解释文中“十翁九醉”这一表达的意义。

5. 从醉翁亭的建筑特点及历史背景来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意义。

6. 分析醉翁亭中的“酒”,对于翁主人的意义以及整个文章的主题有何影响。

7. 就翁主人最后“愿临终不临霜”一句进行解读。

8. 指出文章的描写手法以及运用的修辞手段,并分析其效果。

二、答案1. 《醉翁亭记》主要描写了作者到苏州时游览醉翁亭的经历。

在游览过程中,作者赞美了苏州的美景,并以醉翁亭为依托,反思了人生的屈辱与短暂。

文章通过对景物描写及主人公翁主人的刻画,表达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思考。

2. 翁主人被描绘为一个性情豪放、潇洒洒脱的人物。

他对酒充满了激情,醉生梦死中表达着他对人生的态度。

他嘲笑世俗的名利,倡导自由不羁的生活方式。

他以自嘲的方式,将自己与其他浮躁的人们进行对比,凸显出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追求。

3. “酷热”和“湖光山色”是文章中两个不同的景象描述。

其中“酷热”代表了世俗的名利和压力,它是对人生的拘束和煎熬的象征。

而“湖光山色”则代表了自然的美好和宁静,它是对人生悠闲与追求自由的表达。

通过这两个景象的对比,文章中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4. “十翁九醉”这一表达意味着翁主人在世俗中游走,但他并不为世俗所累,更愿沉醉于自己创造的自由世界中。

这句话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也暗示了人们应该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真谛。

5. 醉翁亭是苏州的一座名胜古迹,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特色。

文章中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自由和不被束缚的思考。

醉翁亭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由境地的理念,同时也是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和不受拘束的一个象征。

6. 在文章中,“酒”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物。

对于翁主人来说,酒代表了他对于自由和追求的热爱。

他常常沉醉在酒的世界里,以此来逃避压力和烦恼。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基础题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基础题

一.比较《醉翁亭记》和《XX 楼记》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 .居庙堂之高则忧 居十日,扁鹊复见C 、不以物喜 以天下之所顺 . . 9.[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XX 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XX 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 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答:3. “乐亦无穷”在选文第 1 段中指何而言?答: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醉翁亭记》测试题班级_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一)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一、解释加点的词。

(10分)1、环.滁皆山也( )2、林壑.尤美(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5、饮少辄.醉( )6、名.之者谁( )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8、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翻译句子。

(12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环滁皆山也。

6、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三、回答问题。

(12分)1、 文段出自《 》作者__________是 (代)着名文学家。

(3分)2、描写滁洲城总的地理环境的句子是: 。

(1分)3、描写琅琊山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4、描写景物由远而近的句子是从 到 (2分)5、写醉翁亭命名之意的句子是: 。

(1分)6、文段中直抒作者胸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7、文段写琅玡山和酿泉,是为了引出 ,接着解释亭名的来由,其中跟文章的脉络关系最密切的一句是: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醉翁亭记》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醉翁亭记》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醉翁亭记》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环滁(chú)林壑(hè)蔚然(wèi)琅琊(yá)B. 翼然(yì)野蔌(shù)弈者(yì)繁阴(fán)C. 酒洌(liè)辄醉(zhé)伛偻(yǐ)觥筹(gōng)D. 颓然(tún)苍颜(cāng)提携(xié)喧哗(xuān)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C. 野芳发而幽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太丘舍去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 才美不外见。

C.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醉翁之意不在酒。

4.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A. 禽鸟知山林之乐B. 名之者谁C. 四时之景不同D. 醉翁之意不在酒5.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与“亭”结缘,不但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还留下许多联语佳句。

在学习《醉翁亭记》时,小华查阅资料得知,醉翁亭一带的建筑还有二贤堂、冯公祠、古梅亭、意在亭等。

小华记下了其中的一些对联,发现有很多都源自《醉翁亭记》,于是他想把与课文无关的对联筛选出去。

下列应被筛出的一副对联是()A. 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B. 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C.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D.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6.下列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A.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四处散开,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字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C.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语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醉翁亭记》中考试题(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7-11题。

(15分)[甲]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

蒲苇莲芡④,有A 之思;椅桐桧柏,有B 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

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

汴(bi àn ):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 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竹森然以高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为陂池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试题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试题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试题(一)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甲】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

山自清凉胚胎①,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千河沿。

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

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

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②,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

后三十年,园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余购以月俸,茨③墙剪阖④,易檐改涂。

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⑤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

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

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

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节选自袁枚《随园记》,有删改)【注释】①胚胎: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余脉。

②堂皇:广大的堂厦。

③茨:用茅或苇盖屋子。

④阖:草帘子。

⑤夭阏(è):阻塞。

【乙】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余购以月俸2.解释文中加线词语。

①自北门桥西行()②为南唐避暑所()③以一官易此园()④太守之乐其乐()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阅读【甲】文,概括“随园”名称的由来。

答:5.【甲】【乙】两部分文字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1.余/购以月俸2.(1)向西(2)处所,地方(3)交换(4)以……为乐3.(1)让我居住在这里,那我每天都到这里来。

(2)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

醉翁亭记试题含答案

醉翁亭记试题含答案

醉翁亭记试题含答案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点的。

(1)树林阴翳翳:
(2)太守谓谁: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以下语句。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小题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表达了太守的什么思想?
【小题4】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1】(1)翳:遮盖
(2)谓:为,是
【小题1】例如:不久太阳落山,人影零散纷乱,这是太守归来宾客跟随。

【小题1】与民同乐。

【小题1】例如: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

他是我学习的典范,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解析【小题1】评分标准:每题1分。

【小题1】评分标准:翻译正确,一句一分。

【小题1】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1】评分标准:生活态度1分,联系实际谈看法2分。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5)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5)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5)
[题目]
阅读文言文,回答1~4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 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有亭翼然临(靠近)于泉上者。

B. 名(命名)之者谁?
C. 醉翁之意(意思)不在酒。

D. 得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2. 与“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B. 管夷吾举于士。

C.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译文:__________
4. 写出本段文字的大意。

[题解]
第1题。

考查对词的意义解释,辨误。

答案:C
第2题。

考查“于”的用法,辨同。

答案:B
第3题。

考查句子翻译。

答案: 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第4题。

考查概括文段大意。

答案: 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岗学校王泽维(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xx》中考试题集锦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峰,其中西南的诸峰林壑秀美,最引人注目的是琅琊山。

往山里走六七里,就可以听到潺潺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流出来,这就是酿泉。

山路曲折,忽然出现一座亭子,就是醉翁亭,建造者是山中的僧人智仙,名字则是太守自己取的。

太守和客人在这里喝酒,他虽然酒量不大,但年纪最大,因此自称醉翁。

他的兴致并不在于喝酒,而是在于山水之间的乐趣。

山水之乐,可以从心中得到,也可以借助酒来表达。

比如,早晨太阳升起,林木烟霏缭绕,云归岩穴暗淡,这就是山间的朝暮变化;野花绽放,散发着幽香,树木茂密,遮盖着阳光,风霜高洁,水流石出,这就是山间四季的景色。

早上出门,晚上回来,每个季节的景色都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当滁州人在山溪边垂钓,溪水深处鱼儿肥美,用酿泉泡的酒香气扑鼻,山中的摆在桌上,太守就会开宴。

宴会上没有丝竹乐器,却有射箭和下棋,觥筹交错,起伏欢笑,宾客们都很开心。

太守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很开心。

傍晚时分,夕阳西斜,人影散乱,太守回家,宾客们也跟着离开。

树林里充满了阴影,鸟儿在枝头欢唱,游客们离开了,只有禽鸟还在享受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类的乐趣;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很开心,却不知道太守自己也很享受这种乐趣。

太守能够在醉醺醺的状态下感受到这种乐趣,清醒时又能用文字描述出来,这就是他的才华。

庐陵欧阳修对这篇文章加以命名。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D。

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指“醉翁亭”的名字是太守自己取的。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指山间的朝暮变化。

3)行者休于树于:指行人在树下休息。

4)临溪而渔渔:指在溪边垂钓。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思是醉翁并不是为了喝酒而来,而是为了享受山水之间的乐趣。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意思是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很开心,却不知道太守自己也很享受这种乐趣。

醉翁亭记试题

醉翁亭记试题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醉翁之意不在酒。()
2.指出下列句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①名之者谁?()②山之僧智仙也。()
3.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
5.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
6.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②.越明年,( )
③.政通人和,( )④.乃重修岳阳楼,( )
⑤.增其旧制,( )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⑦.属予作文以记之。( )⑧.百废具兴( )
《岳阳楼记》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②.越明年,( )③.政通人和,( )
④.乃重修岳阳楼,( )⑤.增其旧制,( )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
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⑥.是进亦忧,退亦忧。( )
⑦.然则何时而乐耶?( )
⑧.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⑨.微斯人,吾谁与归?( )
答:
②.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
5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_所著。

2. 文章中“_________”一词,形容了作者欧阳修在醉翁亭的心境。

3. “_________”是文章中描述醉翁亭周围景色的词句。

4. “_________”是文章中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词句。

二、选择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欧阳修C. 王安石D. 范仲淹2.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中,“醉翁”指的是谁?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范仲淹3. 文章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A. 欣赏山水之美B. 饮酒作乐C. 与民同乐D. 抒发个人情感4. 下列哪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景色?A. 峰回路转B. 溪流潺潺C. 古木参天D. 碧波荡漾三、简答题1. 请简述《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

2.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是如何表达自己与民同乐的情怀的?四、论述题1. 论述《醉翁亭记》中所体现的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翻译题1. 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答案1. 欧阳修2. 醉翁之意不在酒3.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4.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二、选择题答案1. B2. A3. C4. D三、简答题答案1. 《醉翁亭记》主要描绘了作者欧阳修在滁州任太守期间,常到醉翁亭游玩,欣赏山水之美,与民同乐的情景。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2.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通过描述自己与民同游醉翁亭,共享山水之乐,以及自己作为太守,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生活,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四、论述题答案《醉翁亭记》中体现了作者欧阳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主张“乐在山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与民同乐”,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同时,文章还反映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魏岗学校王泽维(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 (2)暗 (3)在 (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练习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本文的作者是代的文学家,字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课文空缺的语句。

,。

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断一处)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野芳发而幽香
(3)而乐亦无穷矣(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5)醉翁之意不在酒(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滁.州___ _ 林壑.___ __ 蔚.然___ __ 潺潺
..___ __ 辄.醉___ _ _
..___ __ 琅琊
霏.霏___ _ 阴翳.____ __ 山肴.___ _ 伛偻
..
..______ 野蔌.______ 岩穴暝.______ 觥筹
5.解释加点的词。

环.滁皆山也__ 林壑.尤美____ 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___
翼然
..临于泉上者__ _ _ 饮少辄.醉__ _ 名.之者谁___ ___
寓.之酒也_ ___ 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 _ 山间之四时
..也__ __ __
若夫
..__ ____ ___ __ ___ ___ 云归.而岩穴暝.___ ___ ___ ___ ..日出而林霏开
至于负者
..__ __ __ ______
..提携
..歌于途____ 行者休.于树__ ____ 伛偻
泉香而酒冽.__ ____ 杂然
..而前陈
..者______ ______ 非丝.非竹.___ ___ ____ __ 弈.者胜___ ___ 颓.然.乎其间者____ _ 宴酣.之乐____ __
往来而不绝
..者__ ____ 已.而.夕阳在山____ __ 树林阴翳.____ __
鸣声上下
...___ ___ ..__ ____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_____ _ 乐其乐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___ ___ 醒能述.以文者____ __ 醉能同其乐.___ ___ 6.翻译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7)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8)苍顔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7.理解填空。

(1)描写滁洲城总的地理环境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2)写“醉翁”别号由来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命名的由来:太守自谓也。

(3)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文段中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写出众人归时的情景的句子是: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6)写出众人归后的情景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7)体现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8)表现太守与众宾出游,不事铺张,不事排场的句子是: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从而通过“醉”字来表现太守之乐。

(9)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0)文段写琅玡山和酿泉,是为了引出醉翁亭,接着解释亭名的来由,其中跟文章的脉络关系最密切的一句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全文的主旨句是:醉能同其乐
(12)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8.问答题
1.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答:醉翁之意不在酒(形容人有别的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水落石出(形容事情真相大白)
2.本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本文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描绘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生活愁绪的复杂感情。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4.第三段向我们展现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5.第四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

先用__禽鸟______之乐衬托___游人之乐,再用__游人_______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__与民同乐________ ______。

6、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写了“乐”的几种情境?
答:(1)禽鸟之乐(2)游人之乐(3)太守之乐
7.综观全文,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仔细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序其事。

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8.试从思想内容及艺术技巧等方面比较《岳阳楼记》及《醉翁亭记》的异同。

相同:二者都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和情怀,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异:①结构技巧有别《岳》开头扼要记事,中间生动写景,最后精辟议论,《醉》以“乐”提挈全篇,环环相扣。

②语言表述有别:《岳》骈散结合,四字短句成双成对。

《醉》则多用长句。

③主题深度有别:《岳》直抒胸臆。

《醉》含蓄深沉。

9.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写作特色。

(可从句式或内容方面分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答:(1)句式:采取骈散结合的句式,使句子富于音乐美。

(2)内容:抓住了一天内景色的变化和四季的不同景色来写。

10.文中连用21个“也”字,请结合文中语句分析其作用?
答:全文用了21个“也”字,每一个“也”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文章转折的标志。

这样文随意转,层层道出,织成一篇锦绣文章。

再如,除第一段每段一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

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