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定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5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 正弦定理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 王晓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并推证正弦 定理。会初步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 与其对角正弦的比值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猜想,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和化未知为已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 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发现及其初步应用。

2.难点:

①正弦定理的证明;

②了解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解的情况不唯一。

三、教学过程:

㈠ 创设情境:

宁静的夜晚,明月高悬,当你仰望夜空,欣赏这美好夜色的时候,会不会想要知道:那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1671年两个法国天文学家首次测出了地月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85400km ,你们想知道他们当时是怎样测出这个距离的吗?

学习了本章《解三角形》的内容之后,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㈡ 新课学习:

⒈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关系的准确量化的表示呢? ⒉解决问题:

回忆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有:

sin ,sin a b A B c c

==,sinC=1。 经过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C B A c b a

问题1:这个结论在任意三角形中还成立吗?

(引导学生首先分为两种情况,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然后按照化未知为已知的思路,构造直角三角形完成证明。)

①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sin CD a B ,sin CD b A =。 由此,得

sin sin a b A B =, 同理可得

sin sin c b C B =, 故有 sin sin a

b

A B =sin c C =.

从而这个结论在锐角三角形中成立.

②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过点C 作AB 边上的高,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sin sin CD a CBD a ABC ,sin CD b A = 。

由此,得

=∠sin sin a b A ABC , 同理可得

=∠sin sin c b C ABC 故有 =∠sin sin a

b

A ABC sin c C =.

由①②可知,在∆ABC 中,sin sin a

b

A B =sin c

C = 成立.

从而得到: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值相等,即sin sin a

b

A B =sin c

C =.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

1.1.1 正弦定理

思考:你还有其它方法证明正弦定理吗?

接着给出解三角形的概念: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 、B 、C 和它们的对边a 、b 、c 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它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问题2:你能否从方程的角度分析一下,解三角形需要已知三角形中的几个元素?

问题 3:我们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一些怎样的解三角形问题呢?

a b D A B C

A B C D b a

(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计算另一边的对角,进而计算出其他的边和角。

3. 应用定理:

例1.A32.0B81.8.

∆=︒=︒

在中,已知:,,a=42.9cm,解三角形

ABC

例2.a B45,.

在中,已知:b解三角形

∆===︒

ABC

问题4:你发现运用正弦定理解决的这两类问题的解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吗?

㈢课堂小结:学生发言,互相补充,老师评价.

㈣布置作业:

1.思考: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解的情况可能有几种?试

从理论上说明.

2.P10.习题1.1.A组:1.2.

正弦定理教学设计说明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王晓慧

一、本课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和作用

《正弦定理》共2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本课是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任意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师带领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探究得到正弦定理,理解定理的内容并能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两类问题,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理解在已知边边角的情况下,三角形解的个数不确定。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等内容,使得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有了比较多的工具,教学过程中按照从简原则和最近发展区原则,采用“作高”的方式证明了正弦定理,之后,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学会思考数学问题,又引导

学生从向量、作外接圆、三角形面积计算等几个角度找到证明的途径,渗透了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本章的中心内容是解三角形,正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对三角知识的应用,又是对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伸,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在天文、航海测量中也有广泛应用(在下一节中专门研究),充分体现了“数学是有用的”,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起到重要作用。

二、本课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在数学发展史上,受到天文测量、航海测量和地理测量等方面实践活动的推动,解三角形的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如:怎样在航行途中测出海上两个岛屿之间的距离?怎样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怎样测出在海上航行的轮船的航向和航速?……在生产、生活实际中也会遇到例如:怎样确定楼间距,使得一楼的住户也能得到较为充足的阳光?怎样充分利用废旧钢板来节约成本?……这些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生活现实,大千世界,数学无处不在,正如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他所著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所讲:“数学起源于现实”,“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教学中,通过“如何测出地月之间的距离”来布疑激趣,带领学生进入解三角形内容的学习,通过探究,由特殊到一般得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证明正弦定理,体会数学知识彼此紧密联系的特点,从而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应用等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