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地关系

合集下载

第一章人地关系

第一章人地关系

合理内核

环境决定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人地关系思想发展史中一个不可
少的里程碑,环境决定论无疑存在历史的进步性和合理内核:

(1)它对否定“神权统治”有过积极的进步意义。正由于它以自然环境的
作用取代“神”的作用,使人地关系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

(2)环境决定论并不意味着否定人对环境具有反作用。拉采尔认为:“我
➢ 人类中心论的实践活动的先天性缺陷,客观上导致了环境、 生态的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提出严重挑战,表 现了人类中心论思想的局限性。
3、可能论(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
➢ 代表人物:法 白兰士 核心思想:自然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而人类可以按自己的愿望、能力来利用这种可 能性。
简要评价:认为选择的动力是“心理因素”, 对人地关系的解释不彻底,但承认环境对人类 的影响,同时也反对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观点, 认为人地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具有朴 素的辩证观点。
➢ 近代环境决定论体系的构建,导源于德国的拉采尔。他在所 著的《人类地理学》一书中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环境的产物, 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他把环境对人类 的影响分为三大类:对种族发展的影响、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对 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其后美国的辛普尔、亨廷顿和澳大 利亚的泰勒等人相续发展,推进了环境决定论。辛普尔在《地理 环境的影响》一书中,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体质、民族发展和 国家历史的影响。美国另一个颇有影响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 亨廷顿“创立了人类文化只能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 发展的假说,并认为热带气候单调,居民生活将永远陷于相对贫 困”。
二、对人地关系内涵的认识
➢ 从一般系统论出发,人地关系系统可定义为由 人与地的诸因子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的统一整体。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人地关系

一、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 黑格尔 拉采儿 森普尔 亨丁顿 二、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培根 叔本华
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 特征, 特征,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贬低和忽视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的重要影响, 的重要影响,过分夸大人的能动作用
三、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 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 白兰士 白吕纳
R: S人+S地=S :
V人+V地=V
人口增长
人口素质 政策
畜牧业盲目发展 气候 土壤 水源 植物生长不良
粮食与饲料不足 滥伐、滥垦、滥牧、滥撬 森林消失 草场退化 荒漠化
西北内陆地区人地矛盾示意图
四、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一)现代经济条件及特征:P25-28 现代经济条件及特征: 25经济条件: ⒈经济条件:⑴经济关系国际化 ⑵市场经济中的区域竞争 ⑶经济因素的集中度在提高 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 ⒉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 ⑴人地关系的网络化 ⑵资源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 ⑶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 ⑷全球的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提高 ⑸区位因素有静态转变为动态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1.崇拜自然 采集狩猎社会 崇拜自然—采集狩猎社会 崇拜自然
阶 时 段 崇拜自然
期 采猎文明(一万年前)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原始技术—石器、木 器
生产力水平 主要技术
主要环境问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 题 食物短缺 人地关系思 想 系统识别 恐惧和依赖 无结构系统
㈡人类生活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人类生活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⒈不同的环境中人们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 ⒉不同的环境对人类生理特征产生影响 ⒊不同的环境对人类心理和精神也有着一 定的影响

第一章 人地关系

第一章 人地关系

精品PPT
精品PPT
精品PPT
精品PPT
精品PPT
精品PPT
精品PPT
精品PPT
PT
精品PPT
精品PPT
(六)生产关系(shēngchǎnguānxì)决 定论和唯意志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 把生产关系的作用估计过高,认为生 产关系的改变(gǎibiàn)可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甚至 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理环境的作 用持虚无主义的态度。
天命观有神论保护生物因地制宜改造自然人地系统结构的演变和调控过程征服自然问题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a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b先污染后治理工业文明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人地思想发展阶段人类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后果崇拜自然采猎文明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环境问题不严重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环境趋于恶化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谋求人地协调后工业化时期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总结
精品PPT
评价:可能论是在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人类认识人地关系方面的巨大进步,该理论强调了人地关 系中“人”的选择能力(né nglì),认为不能用环境控制解释 一切生活现实,把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放到了人这个积极因素 上。可能论认为人的选择能力(né nglì)来自于心理因素,这 必然导致人类对人的关系的认识走向“唯意志论” 。
精品PPT
(二)可能(kěnéng)论(或然论,人地相关 论)
白兰士
代表人物:法国(fǎ ɡuó)的白兰士和白吕纳 核心思想: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直接作用外,

第一章-人地关系PPT课件

第一章-人地关系PPT课件

工业文化景观
产业文化景观 交通文化景观
商业文化景观
旅游. 文化景观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六)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 把生产关系的作用估计过高, 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 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 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的态度。
论的立论是错误的。
.
5
(二)可能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
白兰士
代表人物:法国的白兰士和白吕纳 核心思想: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
直接作用外,还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人类的生活方式 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的复合体(包 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同样的环境可以 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给人类活动提供多种可能 性,它们被如何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唯意志论(又称征服自然论)。过份强调人的主 观能力作用,好象自然界可以听从人的意志。这 实质上是一种人能战胜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
.
31
.

32
(七)环境感知
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人地关系。
它的内涵是:人在对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的各种可能 性进行选择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 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它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 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第一章人地关系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

第一章人地关系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

第一章人地关系1.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2.人地关系: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3.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4.协调:是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中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一个整体协调一致时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属性,表现为一致性、对称性和有序的特点。

5.人地系统: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内部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机制。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与地“人”: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性的人。

“地”:指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一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由自然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自然环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二是指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或在其影响力之下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等人为环境。

具备以下属性:(1)数量上的有限性(2)地域上的差异性(3)制约性和可变性(4)有限的稳定性(5)层次性和复杂性(6)整体性人地关系中的“人”与“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口的发展、分布和密度受到地理环境优劣的影响,适度人口是开发利用环境的基本动力;过量的人口对环境是一个压力,是造成人地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而无一定数量的人口,也谈不上利用环境。

二、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1)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2)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3)生态足迹的研究(4)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1)空间的网络化(2)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1)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2)矛盾和互补的关系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因地制宜规划、组织和从事农业生产,以保持并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指导思想,模拟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物种多样和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规律,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PPT课件

《人地关系》PPT课件
人工产物重新转发自然产物的人的自然化迆程两种对流迆程的整合使得人地趋二同一形成人地关联共生系统幵日益向空间范围扩大功能强度拓展的斱向収展随着人地相互作用的空间由地斱微观尺度到局部地区中观尺度収展到全球宏观尺度丌同觃模等级层次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互劢性和关联性日益增强使特定的人地系统越来越大地叐区域和全球环境自然的和人文的収展发化的影响
➢ 澳大利亚的泰勒认为“世界上天赋优厚的地区,可能给人类生 活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可能性;但在大约十分之九的地球陆地上自 然发出了清晰的警告:这里太干、太冷、太湿或是太崎岖不平。 任何定局者如果不顾这些自然的限制,就一定会遭受灾害” 。
主要错误
➢ 环境决定论由于过分强调了环境的作用,认 为人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 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 的决定因素,人和生物一样,其生存发展和分 布完全受环境的严格控制。因而从它一定型 开始,就普遍受到各国学者的批判。
➢ 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人认为人类中心论思想从柏拉图开始,经 笛卡尔到康德达到最终理论上的完成。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和 洛克是把人类中心论从理论推向实践的伟大思想家。培根提出 “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他认为人类为了统治自然需要了解 自然,科学的真正目标是了解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一种征服自 然的途径。
➢ 洛克认为,人类要有效地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对自然的 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
人类中心论的主要错误
➢ 人类中心论的核心理论观点——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直接 误导了人对自然关系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及在实践上的简单处理, 客观上助长了人类对大自然不顾后果的掠夺、征服。
➢ 人类中心论在近代主体至上哲学、工业主义推动下成为现实的 实践活动,并发展成征服自然的人地观,进而走向科技万能论的极 端。人们根据这一思想,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在 实践上大规模地向大自然进攻。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社会的科学 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如此辉煌的程度,以至几乎没有什么自然条 件可以阻挡人们为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需要而去向大自然索取。

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

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

云南师范⼤学—陈慧琳—⼈⽂地理学考研核⼼复习资料第⼀章⼈地关系1.⼈⽂地理学:是以研究⼈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研究⼈⽂现象的分布演变、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2.⼈地关系:⼈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地关系地域系统。

3.⼈地关系论:是⼈们对⼈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4.协调:是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中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个整体协调⼀致时的⼀种相互关系和属性,表现为⼀致性、对称性和有序的特点。

5.⼈地系统:由地理环境和⼈类活动两个各不相同,但⼜相互联系的⼦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内部有⼀定结构和功能机制。

⼀、⼈地系统中的⼈与地“⼈”:指在⼀定的⽣产⽅式下,在⼀定区域空间从事⽣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即社会性的⼈。

“地”:指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是指与⼈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由⾃然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然环境,包括作为⽣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然条件的总和。

⼆是指在⼈类作⽤下已经改变了的或在其影响⼒之下的地理环境,即经济、⽂化等⼈为环境。

具备以下属性:(1)数量上的有限性。

(2)地域上的差异性(3)制约性和可变性(4)有限的稳定性(5)层次性和复杂性(6)整体性⼈地关系中的“⼈”与“地”是对⽴统⼀的关系,⼈⼝的发展、分布和密度受到地理环境优劣的影响,适度⼈⼝是开发利⽤环境的基本动⼒;过量的⼈⼝对环境是⼀个压⼒,是造成⼈地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定数量的⼈⼝,也谈不上利⽤环境。

⼆、简述当前⼈地关系的新课题1.⼈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1)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2)区域资源调配中的⼈地关系问题(3)⽣态⾜迹的研究(4)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地关系(1)空间的⽹络化(2)全球性环境演变对⼈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化的区域性和现代⽂化的全球性关系(1)传统区域⽂化被改变(2)⽭盾和互补的关系第⼆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态农业:是以⽣态学理论为依据,因地制宜规划、组织和从事农业⽣产,以保持并改善农业⽣态系统内的⽣态动态平衡为指导思想,模拟⽣态环境,保持⽣态系统的整体性、物种多样和物质循环、转化和再⽣规律,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文地理学第一章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第一章人地关系
Tuesday, January 03, 2012
一、人地关系中的“人”和 “地”
“人”,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 人 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 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即社会的人。 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即社会的人。 双重属性:自然属性、 双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双重身份:生产者、 双重身份:生产者、消费者 人类只是人地系统中的一员, 人类只是人地系统中的一员,没有任何理由 使自己的活动凌驾于整个人地系统上。 使自己的活动凌驾于整个人地系统上。
Tuesday, January 03, 2012
人地矛盾表现在两方面: 人地矛盾表现在两方面: 1.空间上人与自然要素对区域空间占有的矛盾 空间上人与自然要素对区域空间占有的矛盾 2.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交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 流比例和交流频率等方面。 流比例和交流频率等方面。
Tuesday, January 03, 2012
三、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
人是生物圈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群体, 人是生物圈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群体,在自身进 化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环境。 化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环境。历史上人类创造了多种 文明模式, 文明模式,而这些模式都是从对自然的某种适应为基 础的。 础的。所谓适应就是人类为谋求在自然中生存发展采 取的行为方式,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取的行为方式,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 以及对自然变化的响应。 以及对自然变化的响应。人类开始使用工具一直到今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采集狩猎社会、 天,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采集狩猎社会、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p22。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
Tuesday, January 03, 2012

第一章 人地关系ppt课件

第一章 人地关系ppt课件
人地矛盾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指人与自然要素对区域空 间占有的矛盾。
人地矛盾的主导因素是人类,同时人地矛盾还表现在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交 流比例和交流频率等方面。
小农经济 毁林开荒 耕作粗放 耕地扩大 林牧地锐减
图例 关联 作用 反馈 循环
人文地理环境
边远的经济地理位置 闭塞的交通经济条件
评价: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确实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有 些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人和生产力的分布、房屋形 式、种族特征等),是对“天命论”和“神创论”的反 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因此便认为人类活动完全 受自然环境决定,完全受制于自然力,显然是不科学的, 这种理论容易使人走上地理“宿命论”的道路,甚至掩 盖了人地关系的实质性矛盾(供、求矛盾),因此该理 论的立论是错误的。
§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 二、人地矛盾内涵 三、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 四、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地关系的实践特征 五、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
人地系统中的“人”,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 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的人; 同时,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一样,有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本 能,即生物的人。
(二)可能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
白兰士
代表人物:法国的白兰士和白吕纳 核心思想: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
直接作用外,还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人类的生活方式 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的复合体(包 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同样的环境可以 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给人类活动提供多种可能 性,它们被如何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天命观有神论保护生物因地制宜改造自然人地系统结构的演变和调控过程48征服自然问题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a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b先污染后治理工业文明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49人地思想发展阶段人类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后果崇拜自然采猎文明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环境问题不严重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环境趋于恶化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谋求人地协调后工业化时期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总结

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
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缺点:夸大环境的决定力量,无视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Wednesday, February 05, 2020
2.可能论(人地相关论、或然论) 代表人物: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及其学生归纳 核心:这一理论认为环境只提供可能,如何利用则决定
与人的选择能力,强调人与外界的适应不是被动的, 而是主动的,相同的环境可以有同的生活方式。 优点:认为人地关系是相对的 缺点: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
第一节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是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 对地理环境的客观作用和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认识 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形成不同的理论,并且 每种理论都企图说明人地关系的客观规律,所以成 为人地关系论。
Wednesday, February 05, 2020
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1.地理环境决定论 核心: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起着绝对
Wednesday, Feb济条件下人地关系的 实践特征
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地关系在实践领域的表现是人们规划生 活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因素,也为理论研究提出新的课题,是人文 地理学科理论和方法创新与发展的新的实践基础。
1.现代经济条件 现代经济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Wednesday, February 05, 2020
五、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
1)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 2)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3)生态足迹的研究
Wednesday, February 05, 2020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这一主题提醒我们在进行道德 教育时,更应具有人性的关怀——道德关怀。道德关怀 就是从人的存在出发,通过对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 社会的关系的考查,从人的问题及其境遇中寻找道德判 断的依据,从道德层面上实现对人的生存、人的尊严、 人的幸福以及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从而使人实 现道德认知、约束道德活动、激发道德情感、向往道德 自由。

第一章 人地关系

第一章 人地关系

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3)英国历史学者巴克尔 在他的《英国文明的历史》一书中,论述了自然法则对社 会组织和个人气质的影响,并把个人和氏族特征归之于自然条 件的效果。 (4)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
–提出了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第一个推动力”的观点。他认为地理环 境作为生产力的内部组成部分(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对社会发展具有 决定性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理环境的特 点”;“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则决定 着经济关系以及经济关系之后的其他的社会关系发展” 。他还提出 了地理环境与人类作用相互增强的历史发展观点,认为随着历史的前 进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远不是 更不重要了,相反变得更大了。
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2)法国学者孟德斯鸠 法国学者孟德斯鸠在他的《论法的精神》(1748年)一书中,用五章 的篇幅阐述了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对人的心理、素质、情感、生理以及地 方法律和国家政体的影响,奠定了近代环境决定论的哲学基础。认为人类的 心理、素质、情感、生理以及地方法律和国家政体,首先是由气候的特殊性 所决定的。他说:“气候的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异常炎热的气 候有损于人的力量和勇气,居住在炎热天气下的民族禀性懦,必然引导他们 落到奴隶的地位。而寒冷的气候则赋予人们的精神和肉体以某种力量,这种 力量和勇气使他们能够从事持续的、艰难的、伟大的和勇敢的行动,使他们 保持住自由的状态。”他的观点过于绝对化,启示了必然论人地观的产生。 这种人地观对后人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甚至对地缘政治学的出现也有不可 忽视的作用。但是,在神学把法律和政制当作上帝的恩赐的时代,孟氏用气 候等自然因素来解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民族精神的地区差异,这是 对反动神学的挑战,具有进步意义,摆脱了神学束缚,向科学化迈出了步伐, 奠定了近代环境决定论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人地关系

第一章 人地关系
第四节 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地关系的实践特征 1.人地关系的新实践特征#2016年 ①人地关系的网络化。经济关系国际化的条件下,人地关系的区域界限被打破,呈 现出区域之间的网络化和全球范围的网络化趋势。 ②资源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深加工技术和高科技使得资源可利用的限制条件降 低,使得区域的资源开发层次和开发广度扩大,区域资源结构改变,区域经济价值 被附加。在这种条件下,区域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得到一定缓解。 ③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经济关系国际化改变了区域的物质条件,互补 性的经济关系在不同地域之间形成,使得一个区域可以从互补的其他区域得到稀缺 资源,同时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定位观念,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更 大选择性。一个确定区域中的人类群体,对应了更多的生存选择。 ④全球的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提高。经济全球化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促使 全球生产能力迅速扩大,资源竞争加剧,造成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全球性环境改变 和恶化明显、全球性人地矛盾扩大。这种状况将会导致更为深刻的区域性人地矛盾 的产生,人地关系的国际化问题越来越多。 ⑤区位因素由静态转变为动态。区位因素对区域性人地关系的影响很大。随着交通 运输、生产技术和信息通信条件的现代化,距离因素对区位和商业因素的实际作用 在减弱,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资源供应地和市场的关系。这样也缓解了区域 性的人地矛盾关系。
并维持高水平的发展需求。 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介的技术的变化,必然带 来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方式的变化,从而导致人地系统结构的又一次转换。
从本质上讲,采集狩猎和早期农业社会中,人地相互作用不剧烈,人对地的影响较 小,受地的影响较大,从总体上说,人地关系相对和谐,人地系统结构是可持续 的。随着人口增多,农田面积不断扩大,人对地的影响不断加强,产生了土壤侵蚀 等生态环境,人地系统受到局部破坏。工业社会是建立在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消 耗和高物质消费的基础上,由于其物质基础的不可再生,决定了传统工业社会是不 可持续的,而且人地系统结构所遭受的破坏时全球化的。

第一章 人地关系

第一章  人地关系

第一章人地关系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人地关系理论掌握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论的概念,掌握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的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和评价。

熟悉适应论、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协调论的基本内容。

了解生态论、文化景观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天人合一”观的理论要点。

第二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了解人地系统的一般规律,熟悉人地矛盾的内涵和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规律,掌握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的属性。

了解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地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以及人地系统结构演变和调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人地关系的理论。

2、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五、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进程:引言:绪论部分我们讲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提问〕答: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地关系是自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尺度上来研究它,但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只有地理学。

第一章人地关系什么叫人地关系?所谓“人”是指社会的人,是在一定地域内、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所谓“地”是指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界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就是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就是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

因此,“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为了生存,不断地扩大、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影响人类活动,形成地域特征,产生地域差异。

第一节人地关系理论什么叫人地关系论?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人地关系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人地关系理论。

一、人地关系理论回忆如我国古代有以“天命论”为基础的“神怪论”和“不可知论”,也有以“人定胜天,天定胜人”的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地关系协调(和谐)的内涵
1.人对地有依赖性,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地域特征,制约 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速度,甚至起到促进或延缓 社会发展的作用,这种影响和制约作用是随着人对地的 认识和利用能力的变化而变化。一定地理环境只能容纳 一定数量、质量的人及其一定形式的活动,而其人数和 活动形式随人的质量变化而变化。 2.人地协调同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是互为条件的,人类间的 合作是协调人类行动,解决人地矛盾的必要条件。
文化景观类型
城市文化景观
聚落文化景观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 三大宗教景观 民族宗教景观 原始宗教景观
农业文化景观
工业文化景观
宗教文化景观
产业文化景观
交通文化景观 商业文化景观 旅游文化景观
(六)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 把生产关系的作用估计过高, 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 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 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的态度。 唯意志论(又称征服自然论)。过份强调人的主 观能力作用,好象自然界可以听从人的意志。这 实质上是一种人能战胜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

(五)文化景观论

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索而(《景观的形态》) 核心思想:该观点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群,有其特有的文 化,在其长期的活动地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 境的地表特征,这种被人为活动改造后的自然景观就是 文化景观,人类是造成景观的最后一种力量。文化景观 是指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所叠加的人类文化产品,或者 说人文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人类 居住的大地,不单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也是人类“塑造” 的过程,这种“塑造”不仅寻求功能上的效益,也体现 人类的审美观赋予其文化上的价值。
行为:开垦耕地,冶炼,制 陶、机械迁徙,逃避自然的 惩罚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A、传统的以高消耗,单 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
B、先污染、后治理
人口激增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问题 日 益 突 出
谋求人地协调
(后工业化时期)
人地思想 人类文明 发展阶段 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后果
崇拜自然 采猎文明 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 环境问题不严重 较强,人类对环境的 影响微弱 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 环境趋于恶化 减弱,对抗性增强
(三)适应论(协调论、和谐论)

代表人物: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士培 核心思想:人地关系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 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一定区域内的人和自 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协调”思想,即人 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于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 这种“适应”,实际上是一种不断的调整,是人类有意 识地对人地关系的协调。 该理论提出后,得到了各国学者的普遍认同和发展随 即又诞生了和谐论。

二、人地矛盾内涵

人地矛盾: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的生存和发 展要求与地理环境在空间以及物质、能量、信息交流 关系上的对立与统一。 人地矛盾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指人与自然要素对区域空 间占有的矛盾。 人地矛盾的主导因素是人类,同时人地矛盾还表现在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交 流比例和交流频率等方面。
一、人地系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 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的人; 同时,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一样,有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本 能,即生物的人。 人地系统中的“地”,是指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 环境。具有以下属性: 数量上的有限性;地域上的差异性;制约性和可变性; 有限的稳定性; 层次性和复杂性;整体性。
第一章 人地关系
§1 人地关系理论 §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1
人地关系理论
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二、人地关系理论发展
一、 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人地关系: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地 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 地关系指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以 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之关系。
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民族性格)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18世纪,民族、政治、宗教)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社会历史发展: 家长制、君主制度、民主制)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1844-1904)

代表人物:拉采尔和森普尔 核心思想:该理论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 原因,是世界上各种人文现象的决定因素,一切社会现 象都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都是自然环境的必然结果。 评价: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确实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有 些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人和生产力的分布、房屋形 式、种族特征等),是对“天命论”和“神创论”的反 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因此便认为人类活动完全 受自然环境决定,完全受制于自然力,显然是不科学的, 这种理论容易使人走上地理“宿命论”的道路,甚至掩 盖了人地关系的实质性矛盾(供、求矛盾),因此该理 论的立论是错误的。
五、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 (1)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 (2)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3)生态足迹的研究; (4)社会质量的研究。 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 (1)空间网络化; (2)全球性环境演变与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 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 (1)传统文化被改变; (2)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 强,试图成为自然的 主宰 谋求人地 后工业化 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协调 时期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 调,矛盾迅速激化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 到普遍关注
总结: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利用和改 造自然的范围及程度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人地关系思 想也不同。


(八)文化决定论

文化决定论认为: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 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 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于是在人 地关系中出现了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观点,而人又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文 化决定论。
二 、人地关系理论发展:协调论

协调论是适应论、和谐论的继续(在1980年国际地理大 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
3.协调是一种动态的协调,衡量人地关系是否协调,不仅 要看人地协调的程度,而且要看它能否实现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阶段
天命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观点 和谐论 (人地协调论)
可持续发展论
§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 二、人地矛盾内涵 三、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 四、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地关系的实践特征 五、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协调(和谐)是指矛盾双方配合得非常默契,又称和睦



代表人:众多科学家
核心思想:人类只有在深入了解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严 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既能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要, 又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人类活动与自 然环境的和谐。只有如此,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崇高目标。 协调论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评价:可能论是在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是人类认识人地关系方面的巨大进步,该理 论强调了人地关系中“人”的选择能力,认为不能用 环境控制解释一切生活现实,把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放 到了人这个积极因素上。可能论认为人的选择能力来 自于心理因素,这必然导致人类对人的关系的认识走 向“唯意志论” 。


人文地理环境 边远的经济地理位置 闭塞的交通经济条件
人口压力
小农经济 长增快 素质低 居住分散 环 境 恶 化 经 济 贫 困 落后的文化教育
毁林开荒 耕作粗放 耕地扩大 林牧地锐减
图例 关联 作用 反馈 循环
封闭的文化 保守的思想 低层次消费 多子女生育
山多土少,地形崎岖 植被简单,土壤贫瘠 峰丛岩溶地貌 自然生态环境 岩溶地貌贫困区的人地矛盾示意图
思考和练习题

1.什么是人地关系?简述人地系统中“人” 和“地”的内涵。
2.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及简评 四方面列表比较人地关系理论。 3.社会调查:调查家乡人地关系现状,并作 一副家乡人地关系示意图。


三、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

采集狩猎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人地关系演变规律: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的主导作用, 其结构、功能不断发展演变,并日趋复杂。
人地系统结构的演变和调控过程
制约
崇拜自然
(采猎文明)
环境
人类
思想:天命观、有神论, 保护生物、因地制宜
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

(七)环境感知


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人地关系。
它的内涵是:人在对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的各种可能 性进行选择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 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它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 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简言之,环境感知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下的人群 所形成与该环境相适应的思想意识。 如:许多宗教(或某些地方)把自然灾害当作神对居 民的惩罚,因此为避免这种灾害发生,常采取抚慰神 的办法(如:河伯娶妻的故事)

(四)生态论

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 核心思想:地理学的目的 “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 特点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 然环境的反应,人是中心论题,一切其它现象只是 当他们涉及人和他们的反应时才予以说明。 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上的关系。 地理学则侧重于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二)可能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
白兰士

代表人物:法国的白兰士和白吕纳 核心思想: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 直接作用外,还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人类的生活方式 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的复合体(包 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同样的环境可以 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给人类活动提供多种可能 性,它们被如何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