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钢笔字帖三字经(辛苦收集)
三字经_字帖
![三字经_字帖](https://img.taocdn.com/s3/m/a5f40b2858fb770bf78a55c3.png)
宜
先
知
。
首
孝
弟
,
次
见
闻
。
zhīmǒushùshímǒuwényīérshí
知
某
数
,
识
某
文
。
一
而
十
,
shíérbǎibǎiérqiānqiānérwàn
十
而
百
。
百
而
千
,
千
而
万
。
sāncáizhětiāndìrénsānguāngzhě
三
才
者
,
天
地
人
。
三
光
者
,
rìyuèxīngsāngāngzhějūnchényì
子
不
学
,
断
机
杼
。
dòuyānshānyǒuyìfāngjiàowǔzǐ
窦
燕
山
,
有
义
方
。
教
五
子
,
míngjùyángyǎngbújiàofùzhīguò
作
周
礼
。
著
六
官
,
存
治
体
。
dàxiǎodàizhùlǐjìshùshèngyán
大
小
戴
,
注
礼
记
。
述
圣
言
,
lǐyuèbèiyuēguófēngyuēyǎsòng
三字经字帖版
![三字经字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00388cd4d8d15abe234e0a.png)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曰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稽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儿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子修齐治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是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即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即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伦彼即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筒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即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即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钢笔隶书字帖
![《三字经》钢笔隶书字帖](https://img.taocdn.com/s3/m/b3ff977e783e0912a2162af5.png)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隶书版
![三字经隶书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1b94d7b14e852458fb57c8.png)
《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兺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兼。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治平。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小学生《三字经》硬笔字练习帖
![小学生《三字经》硬笔字练习帖](https://img.taocdn.com/s3/m/780142f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c.png)
小学生《三字经》硬笔字练习帖小学生硬笔书法字帖
三字经
在教育孩子的初期,孩子的天性本来就是善良的。
虽然孩子们的性格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不好。
教育的关键在于专注。
XXX就是
一个很好的榜样,她选择了邻居,让儿子不会在家里玩弄机器。
XXX教育了他的五个儿子,他们都很优秀。
如果不好好教育
孩子,父母就会犯错误。
小学生硬笔书法字帖
幼儿时期,孩子们应该研究,不要偷懒。
如果不好好研究,将来会后悔。
如果不好好磨练自己,就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人们应该研究道德,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作为一个孩子,要学会孝顺父母,这是非常重要的。
从小就要学会让步,尊重长辈。
小学生硬笔书法字帖
在三百天内,孩子们应该研究很多东西,比如数字和文字。
数字从1到10,从10到100,从100到1000.有才华的人是宇
宙间最伟大的存在。
月亮和星星是三光之一。
君臣之间应该有忠诚,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有亲情,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
春夏秋冬是四季,南北东西是四个方向。
小学生硬笔书法字帖
水、火、木、金、土是五行,数字也是如此。
十个天干从甲到癸,十二个地支从子到亥。
太阳的轨迹是黄道。
赤道是地球的中心线,赤道以南是热带地区,中华位于东北。
江河是淮河和济河,这四个河流记录了水的历史。
泰山、华山、恒山和衡山是五岳之一,这些山都有自己的名字。
三字经全文硬笔书法范文
![三字经全文硬笔书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e6e17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2.png)
三字经全文硬笔书法范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东西。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全文打印钢笔字帖练字模版
![三字经全文打印钢笔字帖练字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42d519e518964bcf847cf1.png)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1 2 3 4 5 6 7 8 9 0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1 2 3 4 5 6 7 8 9 0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 Nhomakorabea,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三字经字帖(素材)-小学生书法通用版
![三字经字帖(素材)-小学生书法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cca98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78.png)
三字經
目所識 酸苦甘 及辛鹹 此五味
三十一
三字經
口所含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三十二
三字經
鼻所嗅 匏土革 木石金 絲與竹
三十三
三字經
乃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聲
三十四
三字經
宜調協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三十五
三字經
子而孫 自子孫 至玄曾 乃九族
三十六
三字經
人之倫 父子恩 夫婦從 兄則友
六十五
三字經
稱三王 夏傳子 家天下 四百載
六十六
三字經
遷夏社 湯伐夏 國號商 六百載
六十七
三字經
至紂亡 周武王 始誅紂 八百載
六十八
三字經
最⻑久 周轍東 王綱墜 逞干戈
六十九
三字經
尚遊説 始春秋 終戰國 五霸強
七十
三字經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併 傳二世
七十一
三字經
楚漢爭 高祖興 漢業建 至孝平
八
三字經
習禮儀 香九齡 能温席 孝於親
九
三字經
所當執 融四歳 能讓梨 弟於⻑
十
三字經
宜先知 首孝悌 次見聞 知某數
十一
三字經
識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十二
三字經
千而萬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十三
三字經
日月星 三綱者 君臣義 父子親
十四
三字經
夫婦順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時
十五
三字經
三十七
三字經
弟則恭 ⻑幼序 友與朋 君則敬
三十八
三字經
臣則忠 此十義 人所同 當順敘
三十九
三字經
勿違背 斬齊衰 大小功 至緦麻
三字经楷书硬笔字帖
![三字经楷书硬笔字帖](https://img.taocdn.com/s3/m/c5b4e33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3.png)
羲
农
,
至
黄
帝
。
号
三
皇
,
局
上
世
。
唐
有
虞
,
号
二
帝
。
相
揖
逊
,
称
盛
世
。
夏
有
禹
,
商
有
汤
。
周
文
武
,
称
三
王
。
夏
传
子
,
家
天
下
。
四
百
载
,
至
纣
王
。
周
武
王
,
始
诛
纣
。
八
百
载
,
最
长
久
。
周
辙
东
,
王
纲
坠
。
逞
干
戈
,
尚
游
说
。
始
春
秋
,
终
战
国
。
五
霸
强
,
七
雄
出
。
赢
秦
氏
,
始
兼
并
。
传
二
世
,
楚
汉
争
。
高
祖
兴
,
汉
业
建
。
至
孝
平
,
王
莽
篡
。
光
武
兴
,
为
东
。
弟
于
长
,
宜
先
三字经硬笔书法字帖(1)
![三字经硬笔书法字帖(1)](https://img.taocdn.com/s3/m/c2aad485ec3a87c24028c4ad.png)
《三字经》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经既明 方读子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经子通 读诸史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四百载 迁夏社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嬴秦氏 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 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梁灭之 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 南北混辽与金 皆称帝元灭金 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 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 应景命靖四方 克大定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 知兴衰读史书 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 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 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 自勤苦如囊萤 如映雪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彼既老 犹悔迟尔小生 宜早思若梁灏 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 众称异尔小生 宜立志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彼颖悟 人称奇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谢道韫 能咏吟彼女子 且聪敏尔男子 当自警唐刘晏 方七岁举神童 作正字彼虽幼 身已仕尔幼学 勉而致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幼而学 壮而行上致君 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 金满嬴 我教子 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 宜勉力。
三字经_字帖
![三字经_字帖](https://img.taocdn.com/s3/m/ed5ed466561252d380eb6ec6.png)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光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土金。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乃孔伋。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彀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隶书 三字经
![隶书 三字经](https://img.taocdn.com/s3/m/511c80c8b9f3f90f76c61b3c.png)
隶书三字经隶书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俱。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乃孔汲。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经典的三字经毛笔隶书作品
![经典的三字经毛笔隶书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ad5bf853c281e53a5802ff5d.png)
经典的三字经毛笔隶书作品经典的三字经毛笔隶书作品《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其中《千字文》存在《古千字文》、《叙古千字文》、《续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三字经毛笔隶书欣赏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
《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
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儿童的必背读物。
孟母三迁的故事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三声)氏守节。
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躃踊痛哭之事。
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
”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
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
”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
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
”遂居于此。
隶书练字字帖
![隶书练字字帖](https://img.taocdn.com/s3/m/0453140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4.png)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
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
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