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8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1. 《唐代涉商诗研究》指出,唐诗中出现的各种集市名称有:水市、山市、村市、草市、早市、晚市、夜市、鱼市、酒市、药市、蚕市、花市、灯市、槐市、鬼市等。这表明唐代

A. 政府对市场有严格管理

B. 专业化的市场已经出现

C. 商业活动时空限制取消

D. 大量诗人身兼商人身份

【答案】B

【解析】“鱼市、酒市、药市、蚕市、花市、灯市”等均属于专业化的市场,所以材料表明了唐代已经出现了专业化市场,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政府对市场有严格管理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商业活动时空限制取消是在宋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诗人往往也不身兼商人身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 宋陈昉,自其祖遗制以来,十三世同居。上下亲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有犬百余,共槽而食,一犬不至,群犬不食,乡里皆化之。州守上其事,免其徭役。这说明

A. 宗法制观念促进家族凝聚力

B.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C. 封建王朝强制家族世代同居

D. 宋代农民徭役负担沉重

【答案】A

【解析】“十三世同居、上下亲睦”等体现的是宗法制观念促进了家族的团结和睦即促进了家族的凝聚力,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观念的影响力而非理学的影响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封建王朝并未强制家族世代同居,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免其徭役而未体现出宋代农民徭役负担沉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如今历史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但是需要考生们要把题干和备选项均仔细看两遍,千万不要只看一半就作出选择,那样往往会做错。

3. 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这一思想

A. 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

B. 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C. 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

D. 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

【答案】C

【解析】材料是反对追求个人私利的,这种思想是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关系的,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反对尽力追求私利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反对追求个人私利的思想不是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选项D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需要每一位考生特别注意的是高考解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排除法,运用排除法需要把握三个原则:一看选项是否和史实相符;二看选项是否符合材料信息;三看选项是否能够全面反映材料主旨信息,不可否认有不少选择题的选择肢连材料的主旨都揭示不了。

4. 徐中约说:“袁(世凯)没有看到,尽管在共和国初年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帝制不可复辟。”这一论述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 使民主共和政体得以确立

B. 成功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D. 唤起工农反对袁复辟帝制

【答案】C

【解析】帝制不可复辟是由于辛亥革命已经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复辟帝制是不得人心的,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民主共和政体是名存实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也未成功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并未唤起“工农”反对袁复辟帝制,选项D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5. 针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学者们“灭国粹而后输人欧化”的论调,吴宓在《论新文化运动》中指出,正确的做法应是:“西洋真正之文化与中国之国粹实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A. 对中西学犯了绝对主义错误

B. 对国粹和西学辩证加以吸收

C. 得到广大知识分子一致赞同

D. 冲击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

【答案】A

【解析】“灭国粹”是对中学的绝对否定,“输人欧化”是对西学的绝对肯定,所以材料说明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中西学均犯了绝对主义错误,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新文化运动并未对国粹和西学辩证加以吸收而是犯了绝对主义错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文化运动也未得到广大知识分子一致赞同,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在做此类问题时首先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注意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然后可以运用排除法去做即可。

6. 有人指出,经过长征,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使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发生了变化。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长征

A. 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B.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C. 推动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 使中共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

【答案】C

..................

点睛: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当今历史试题备选项中的陷阱越来越多,当剩下两个选项无法选择时,就要比较每一个选项之间的的关系了。因为目前现行的每一道选择题都是最佳选择题。例如,选项与选项之间是否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否是因果关系,是否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有的选项说法自身就是错误的等。

7. 毛泽东指出:“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

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这表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A. 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部分

C. 与人大职能有很多重合部分

D. 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

【答案】B

8. 1978-199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推广,经历了从不要包产到户到包产到户再到包干到户的过程。1984--1991年,国企改革经历了“利改税”再到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的过程。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都

A.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B. 把计划经济变为了市场经济

C. 强调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D. 政府由统一监管到放手不管

【答案】C

【解析】材料的包干、经营责任制等均强调了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都是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出发的,即都强调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都未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把计划经济变为了市场经济只适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政府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宏观调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9. 有学者指出,梭伦的社会改革秉承着中庸公平的思想,既为平民争取利益,又要维护贵族的特权。这表明梭伦改革

A. 实现了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

B. 没有完全满足平民和贵族的愿望

C.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