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学历史教育论文
谈中学历史教育有效教学论文
谈中学历史教育有效教学摘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件常做常新的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与时俱进的敏锐,紧跟时代的步伐,让学生能在现代生活中接受古代文明的灿烂、在古代文明的学习找到历史学科的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定位;情感;探究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135-01中学历史教育不是以培养“历史学家”为目的,其本质特质应该是它的“非专业性”。
有效的历史教学当给人以理想,给人以眼界,给人以胸怀、情感,给人以“文化”(包括文化品格、文化素养、文化境界、升华力等等).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把历史学习从一种枯燥、沉重、乏味被动的状态下转变为轻松、简单、快乐地我要学习,这是一个值得历史教师研究的教学问题。
一、重新定位有效教学的起点,结合学生现实状况将有效学习的起点定位在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并视其为课堂教学第一位的教学资源。
当然,教学效率也从这点出发,以求学习结果能够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延伸,以便他们获得更大的拓展、迁移和有持续性的发展动力。
基本方法有四:创建生活化的或基于学生常识性经验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之间形成自然的联系;营造一种自由开放的、平等信任的心理状态,通过合作、对话、全员参与的积极评价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自然的学习情境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赋予学生自由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沟通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增加学习的生活意蕴。
以必修2《罗斯福新政》为例,在1929~1933年首先从美国开始引发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胡佛总统反危机失败,罗斯福临危受命。
在讲授这一课时,2008年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世界金融危机,这样为我们学生学习这一课提供了一个生活知识背景。
在讲授《罗斯福新政》时,老师们总是喜欢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你会怎么做?”问题的设计不是不好,只是让学生无从下手,毕竟学生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有限。
初三历史小论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为了确保初三历史教学能够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应从多方面对初三历史教学进行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初三历史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现代化教学理念开展历史教学工作,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对知识和素质进行全面教育,结合多媒体设备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真正理解并升。
一、初三历史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
就当前新课程标准而言,学校教育对初三历史的目标有所改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光是要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来学会相关的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学会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学会积极自主地去进行历史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来明白做人的道理;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了解到社会发展的进程;进而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获得一定的审美能力,等等。初三历史教学中的内容虽然都是历史上的事物,但是其同样也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使命,学生要能够学会将历史照进现实,将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比学习,从而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同时,这样一个学习过程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历史教学,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从而去对人类社会的过去进行了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意识的形成,而且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一定程度的丰富,从而使学生能够以客观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全面的认识整个人类社会,并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对今天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那么答案就会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了。例如,目前最为尖锐的“钓岛的主权问题”,为什么中国对钓岛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如果学生对历史有所了解的话就是可以清楚地知道,钓岛从历史来看,从公元1171年开始,我国就开始对钓岛进行管辖并行使行政主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今,因此,我国对钓岛的主权问题是毫无争议的。通过历史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事实的真相,让学生能够更为全面的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能让学生在看待问题时保持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从而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到整个人类社会。当然,要让学生将历史学习到这样一种程度,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能够跳出学科的局限,在教学中“扮演”好教师的角色,而不是仅“扮演”好历史教师的角色。教师还要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把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放在对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中来,把历史教育教学的观念从注重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转到注重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上,以将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全面提高为初三历史教学的宗旨,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将这些能力予以提升。初三历史教师只有把这样一种理念渗透进自己的内心深处,让其成为自己的潜在意识,这样才能保持自己所明确的教学方向不动摇。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汇报人: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现如今,在对初中学生的历史教学中很明显地存在两个很大的误区。
首先,有相关人士做过类似的调查实验,随机询问一百名学生对于历史这一科目重要性的认识,最后统计的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有92%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语数外三门“大科”就好,历史这门“副科”不必太在意,同时为我国的历史教育事业感到深深的担忧,当然这个问题出自学生。
另一个问题则出自于老师,目前大多数老师很少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强调如何学习摄取足够的知识应付今后学生要面临的一系列考试,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学霸”令人担忧。
我们要为学生创作良好的学习心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逐步解决目前历史教学中出现的窘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爱上学习历史,我国在教育领域方面的发展才会真正获得快速的发展。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热情传统的历史课堂通常都是枯燥无味的,以致课堂效率不高,浪费学生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课堂氛围方面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以进一步达到让学生快乐学习、有效提高其成绩的目的,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措施。
1.1故事导入法这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方法之一。
许多老师为了赶进度而一味地、快速地讲课件,或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而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重复的讲解。
殊不知这种方法最后只会事倍功半,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厌恶程度。
所以老师要从这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之中尽量穿插进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更加有效地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长此以往学生才会真正懂得如何有效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历史成绩。
1.2诗词导入法我们在进行诗词歌赋的赏析之时,通常做的第一步是先了解该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同样的,在这里也同样适用,反过来想,要在课题内容正式开始之前以更好的方式一步步导入,那么诗词是最好的选择。
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高中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是人类文明的记忆。
而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学生们不仅仅是在学习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历史意识、文化自信和审辩能力。
首先,历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课程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们对历史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产生对过去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了解历史,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变迁,形成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历史意识。
其次,历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们能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化的特点,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和宝贵性,进而形成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这样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国际交往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领先,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最后,历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辩能力。
历史课程要求学生不仅仅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需要通过批判性思维和论证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种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辩证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自信和
审辩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
新课程状态下中学历史创新教育论文
浅谈新课程状态下的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而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灵魂是创新。
实践表明,高素质人才除了要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结构,必须融合相应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
中学历史属于人文学科,在培养人的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在新课程状态下,历史学科应该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教师如何通过教育、教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创新的过程,因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
纵观历史的发展进程,历史进步发展的本质含义就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思想文化创新等),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诸方面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完善的。
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都是创新活动的结果。
创新活动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历史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因素和创新教育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不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
”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相关的历史事实,再现历史上的一个个创新人物的活动和形象,让学生置身于创新的时代潮流和氛围之中去体验和感悟创新,使之懂得创新对人类进步的巨大影响,创新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作用,从而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历史教材本身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对立统一,因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中外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基本史实的教无疑是必要的,它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情操培养和智能训练也是有利的,但历史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并激活其创新思维、增强其创新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本6篇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本6篇【篇一】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本校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重视,缺少兴趣,甚至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
每一届都有为数不少的历史学困生,转化历史学困生成为历史教研组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历史学困生的成绩是暂时落后,但并不能代表这群学生没有学好历史的希望。
那么,如何引起本校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形成学习历史的动机,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是历史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任务。
现拟从影响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动机的因素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影响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动机的因素(一)社会环境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动机在做本小课题之前,我们抽样对某些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和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出现较强的历史学习动机首先是因为学业水平考或是高考要考历史。
学业水平考试所有学科全部及格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这就要求历史必有考试及格。
高考中,文科生必须考历史,要想上理想的大学,历史他必须考出好的成绩,尤其是农村的学生。
由于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一部分学生才产生了较强的历史学习成绩动机。
在之前调查中发现,有85%的同学表示“如果不考历史,将不会花时间学习”,而“我努力学习历史,是为了学业水平考试或高考有好成绩,将来有好前途”,得分高居各个理由之首。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考试制度这一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学校环境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也强。
而一所农村薄弱高中学校,不论是文化底蕴还是学校各类硬件建设都远远落后于示范类学校。
再加上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都较差,这些因素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不高,历史学科更低。
进入到我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动机低,甚至于不想读高中,或是家长逼迫过来读的,或是不读书不知道能干点什么。
这样的学生在初中已经被科任老师视之后进生,而他们在初中时也是破罐子破摔。
到高中后,学业任务更重了,困难使得这些学生更不想读了。
中学历史教育浅谈论文
中学历史教育浅谈摘要:历史是研究过去为现实服务,是过去和现在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可以提高人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科学地预见未来的能力,而中学历史教育则是其中的关键。
本文将从功能、任务及价值三个方面对中学历史教育问题进行简单探索。
关键词:历史;中学历史教育;功能;任务;价值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84-01历史是研究过去为现实服务,是过去和现在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
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可以提高人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科学地预见未来的能力,而中学历史教育则是其中的关键。
本文从功能、任务及价值三个方面对中学历史教育进行探讨。
历史学科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首先,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继承性的重要性,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的。
毛泽东曾说过,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决不能割裂历史。
对于历史人物,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中学历史教学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教育我们的学生。
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近代太平天国名将陈玉成“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饶舌也”的革命精神,都值得后世继承发扬。
历史教育就是通过学习这些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情操,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其次,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历史思维。
学生从研读史料入手,设想当时的历史情景和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当事人的利益、价值和观点以及他们所作的选择,试着分析、找出对那些问题的不同处理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找出那些问题产生影响的历史条件和对当代的影响,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思维。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精良的范文分享共篇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精良范文分享(共5篇)第1篇:“中学历史教学法”课实践教学改革探析在大环境下,中学历史教学不受重视的现状在短期内无法改变,我们只有从中学历史教师自身开始,通过教学改革使历史学科成为学生爱学、学有所获的学科,为此,作为高校的“中学历史教学法”课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法”课主要是向未来的教师们传授教学理论,对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有所忽视。
笔者进行了下面一些教学改革试验:一、让学生参与中学历史教学现状调查经过三年试点,笔者所教的三届学生都进行了对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调查,参与调查本身就是对未来教师综合素质的一次培训。
调查需要与他人沟通,这就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思辨能力等,要写成调查报告,又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如果在调查中碰壁,也提高了他们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未来教师们的调查结果有时也会使他们对从事历史教学有些失落,特别是如果今后到农村和偏远地区这类所谓“差”学校或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校从教,情况不容乐观。
对此,我们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法”的老师要从正面加以引导,比如告诉他们正因为现状不容乐观,才更需要我们在大学里严格要求自己,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特别是在校期间就尽量把历史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一到中学就能给人以不同凡响的效果,让所要任教的中学的领导、老师、学生不敢小看自己,赢得他人的尊重。
通过参与调查,有的学生也会感到责任重大,他们纷纷表示,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教法课,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学好新课标,把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到以后所要去的中学,改变那里历史教师地位低、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的现状。
一位学生在调查报告中这样说道:“看来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学制度还需要完善,我们肩上的任务还很艰巨,但我还是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因为我相信实践的力量。
”另一位学生在调查报告结尾写道:“通过这次实践课程调查,我了解、认识到历史课程的发展及变化。
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以后的历史教学,引领历史教学之先风。
历史教育论文范文3篇
历史教育论⽂范⽂3篇历史审美教育论⽂⼀、激发审美情趣学⽣的学习动机是满⾜个体所需的⼀种积极的内在动⼒。
只有诱导出学⽣的学习动机,他们才能够对所需的知识有乐趣。
⽽审美教育更要在兴趣的前提条件下来实施,所以,激发学⽣的审美情趣是我们历史教师⾸先实施的⼀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千次相信:没有⼀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全⾯的智⼒的发展。
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更能唤醒创造性的思维。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审美教育去感动学⽣,⽤那些具体⽽鲜明的美敲打在学⽣的⼼灵深处,从⽽激发他们美的效应,促进知识学习和情操陶冶。
⽐如,我们在教学中,⾃霍去病的那种“匈奴未灭,何以家还”⾄⽂天祥的“⼈⽣⾃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的壮志雄⼼;“天下兴亡、匹⽆有责”的报国⾚诚之⼼,到“⽢愿为变法⽽喋⾎”的壮美情怀;特别是伟⼤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艰苦奋⽃,不屈不挠建⽴起来的伟⼤新中国,谱写了惊天地,泣⿁神的不朽篇章。
伟⼤的历史仁⼈⽆不表现出来那种⾼尚⽽壮美的道德情操,这些都可以对学⽣进⾏最好的审美教育,提⾼学⽣的审美能⼒。
⼆、从教材中寻找美的元素教材的编者是根据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要体现对学⽣的审美教育的功能”⽽选材的。
因此,教材的每个章节知识点都潜移默化地体现着审美教育的内涵。
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把握审美教育教学,充分利⽤和开发历史课程中审美教育的资源,挖掘出那些蕴含在教材中的丰富审美教育的元素。
历史记录着⼈类⽣活过程,给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质⽂明和精神⽂明的瑰宝,⽐如“先河的诗经楚辞,汉魏之⽂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戏曲,明清的⼩说,还有那些著名建筑与各种美术⼯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与都雅之⼈物、事迹,⽆不于智育之中蕴含美育之元素。
”那⾥就是美的所在,就是美的摇篮,就是美的宝库。
我们教学中就是要把它挖掘出来,交给我们的学⽣,让他们深深地感受着美的益处,提⾼学⽣的审美能⼒。
中学历史教学几点思考[论文]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中学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利用各种契机,积极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熏陶感染,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怀,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使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问题基本理念办法道育渗透随着新课改紧锣密鼓的开展,中学历史教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基本上还是以教材、课堂、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远远落后于新课改的要求,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无法实现。
历史学科的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却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中学历史教学存在哪些具体的问题1.教师未能真正适应新课标教科书的特点。
旧人教版的课本,在内容上比较详细,历史线索比较清晰,但概念多,现成的结论多,叙述形式呆板,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陈旧、单调。
中学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历史课程不受重视,对历史课定位不准确。
历史课往往被视为“副科”,影响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历史教学的基本理念1.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要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经过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
2.历史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而这种活动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机械记诵的模式,而应该是学生对历史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的模式,侧重于学生正确地建构其心目中的历史,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对历史的解释,并提出他们自己的历史解释。
3.历史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主要是围绕使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了解和认识,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透过师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探微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探微摘要:中学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历史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
历史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中学历史主导主体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平等的,因特网密布整个世界,当我们面对十五六岁的初中生的时候,经常会感到已经失去往日在本学科领域绝对权威地位,现在的孩子知识面较广,知识更新快,教师往往会无法满意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指人类对自身学习规律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目前,我们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本学科内部知识或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历史课题或以历史为主导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获取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从传统的历史课堂走出,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一、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1、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
第一、教师自己教学观念应该更新,更要充分认识研究性学匀能够达到的目标和意义。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目标:①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③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④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获取、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等。
第二、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方式多样化。
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可有多种多样的方法,①撰写历史小论文。
如“我看古希腊的民主”,“古埃及的金字塔探迷”,“我在斯巴达从军的一生”等等②开展读书活动,编写读书报告。
根据所要研究的课题,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籍,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报告。
历史教学实践小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历史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历史教学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创新历史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旨在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引言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传承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为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二、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1. 问题:教学方法单一对策: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问题:学生兴趣不足对策:结合历史教材内容,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3. 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对策:注重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 问题:历史知识过于枯燥对策: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将历史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5. 问题: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对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历史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历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三、历史教学的现状与不足1. 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4. 教师对历史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效果不佳四、创新历史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学习兴趣。
2.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 案例教学: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6. 历史故事教学: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四史教育课程实践论文
摘要:四史教育,即对中国历史、哲学史、文化史和革命史的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某中学四史教育课程实践为例,探讨四史教育在中学阶段的实施策略、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四史教育;中学阶段;实施策略;效果;问题与建议一、引言四史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中学教育界对四史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力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本文以某中学四史教育课程实践为例,分析其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四史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二、四史教育课程实践的实施策略1. 课程设置某中学将四史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设置了中国历史、哲学史、文化史和革命史四门课程。
每门课程均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四史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四史知识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增强历史意识。
3.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考察学生对四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实践活动评价: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三、四史教育课程实践的效果1. 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四史教育,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学生通过学习四史,认识到国家民族的兴衰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史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初探摘要:历史教学的成功与否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休戚相关。
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情境教学法、整合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材料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六个方面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情境;探究;讨论;实践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历史是一门独特的学科,通过历史课的教学,既能够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可以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他们能够用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活动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事件,但也同样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作出相应的变化,而历史教师则应关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使之有利于历史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个教学方法,供同道参考。
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教师用生动的场景、历史图像等直观手段,建立能激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的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运用情境教学法关键在于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因此,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对教材的内容就应进行“有形”、“有声”的包装,把历史知识巧妙地嫁接在历史的情境之中。
二、整合教学法以单元为例,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整合教材,整合思路如下:(一)“分”分就是分别阐述单元所包含的历史知识。
如必修《历史i》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首先要弄清楚“政治制度”的概念内涵: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其次要讲清古代中国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的起源,主要内容、发展演变历程以及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二)“合”合就是从整体上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把握。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目录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第三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第四篇:2020年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第五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怎样上好初中历史课提起上初中历史课,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我的观念逐渐改变了,要上好初中历史课,可真不容易,正如,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门功课让学生们产生兴趣是不容易的,我们可以借助讲故事,借助诗歌,借助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讲故事能引人入胜,所以穿插故事就显得很有必要。
当讲到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时,我提到了清朝有个官员叫曾国藩,当他与太平天国的军队作战时屡战屡败,但如果这样上报朝廷,呈给慈禧太后,太后会降罪的。
于是,他的部下建议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更能表现出自己虽败,但斗志尚存的决心,结果得到了朝廷的嘉奖。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讲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于是,我灵机一动,唱起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河北高粱熟了------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歌声把学生带到了那种血与火的岁月,使得他们更能理解“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这一历史事件。
当讲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时,我就提到《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
这样,学生便轻松地了解了民族团结的方针。
还有象澳门回归可以唱《七子之歌》,发展大生产运动可以唱《南泥湾》等等。
当然,除了上课之外,我们还可以由学生来主持,搞一些历史竞赛。
初中学生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学生历史教学论文初中学生历史教学论文3篇第一篇1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1.1、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历史不仅讲述过去的人和事,也讲述近、现代历史知识,通过历史学习要让学生理解历史、掌握历史,学会用历史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历史教材中的很多知识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否则会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
而且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只要牢记课本知识就可以了,因此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不深刻。
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就是历史教学脱离实际生活所导致的。
1.2、教学方式单一落后,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个人基础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要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千篇一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高强度记忆,从而达到掌握教材知识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为了满足考试需要,却没有考虑历史的实际价值,忽略了学习历史课程的根本目的。
并且历史课程安排的时间相对较少,教师不愿意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个性化教育,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存在的差异,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改进初中历史教学的措施2.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初中历史新课标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走出“历史是副科”的误区,让历史成为充满人文关怀的课程。
2.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初中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中学历史教学微探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中学历史教学微探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画卷,史蒂芬·斯宾得说:“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
”酷爱读书的领袖毛泽东曾说,“有了学问,懂得历史,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不晓得历史,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所以,要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素质,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勇于质疑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事事包办,使学生的质疑能力慢慢退化,创新的意识渐渐枯萎。
所以我们历史教师要把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
学生只有思考,才会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去解决问题,才能在“发现”和“解决”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思考能力、质疑能力乃至于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比如,曹操的确是奸臣吗?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毫无瑕疵吗?这样学生爱学习了,综合能力提升了,在历史课堂上他们必将活力四射。
二、愉快阅读,激发兴趣歌德说:“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所以说,历史学习虽然以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动因和规律为目的,但绝非枯燥无味的。
不过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准确地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和规律,仅强调“死记硬背”,学生肯定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每一个框题的结构上看,它从一些基本的、具体的、典型的事例出发逐步引出需要阐明的观点,同时穿插着大量的史料、图片、表格。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把握和利用好教材上的图文资料,确立合适的导入问题,让学生带着悬念、疑问、惊奇进入学习活动之中,去认真阅读课文,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历史教学最应注重德育历史教学,就是以人为本,弘扬先人的美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在了解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陶冶,感受人格的震撼。
如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傲骨;张骞出使西域,百折不挠的毅力;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抱负;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状志;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抱负……让学生牢记这些历史名人、名言、名事,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历史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初中
历史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初中一、教师应为课堂注入活力,使学生爱上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吸收新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架构,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水平,赢得更多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以基础为主,但是教师们却不能以基础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
教师可以通过穿插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印象。
举例来说,在学习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时,单纯的讲解必然乏味,一味地揪着这些虚幻的东西“东讲西讲”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使学生失去了继续听下去的动力和兴趣。
如果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汉武帝时期汉朝达到了鼎盛的阶段?”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最后教师们总结学生的发言并联系“文景之治”深度剖析汉朝强盛的原因,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讲几个关于汉武帝的小故事满足学生好奇心,促使他们继续参与进去。
二、深入实际,以史为镜提问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更应发挥好这个环节的作用,并加以创新。
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培养思维能力。
联系当下实事进行历史教学应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进行文科类学科教学时,老师如果只顾照本宣科,就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听讲的耐心。
联系实际不仅能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寓教于乐,营造活泼融洽的课堂氛围。
比如我们在讲述汉朝贵族文化时就可以联系前段时间南京挖掘出一座汉代古墓的新闻:南京六合一处施工工地发现一座汉代古墓,古墓中出土了一把锋利无比且保存完好的宝剑,表明墓主人可能是一名尚武的贵族。
那么,为什么出土的宝剑能表明墓主人可能是一名贵族呢?于是,我们很自然地引申出这样一个文化现象:秦汉时期的贵族在穿着上都有一个显著的标志,他们通常会在腰间别一把宝剑,以此来表明他们的贵族身份或者是一名落魄的贵族。
如果教师这样教授历史,我们相信一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学历史论文中学历史教学课堂的催化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浅谈情境教学的运用文/钟建明【摘要】历史课堂的独特性,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感染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具备有效性,教师处于从属指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情境教学最终达到师生共赢。
教育期刊网关键词历史教学;情境;意义现代教育理论“知情意统一”的观点认为,教和学是认知、情感和意志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课堂教学更有生趣和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把课堂变成师生心与心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实现教学相长,让学生显示出自己的智慧和才智,充满信心。
让每个学生能够全面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为未来的综合素养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历史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结合课标、学情,运用多种手段复现历史环境、氛围的一种教学方法。
历史情境可分为影像资料情境,表演情境、虚拟情境、漫画情境等。
一、各种历史情境的运用1.影像资料情境运用通过影视资料和科普视频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达到情感上的体验,理智上的领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的乐学、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历史贯通古今中外的方方面面,历史知识本身就是一副有血有肉的、色彩缤纷的画卷,但经过高度提炼概括,把它深缩于中学教材中,显现在学生面前时,却显得太过于乏味。
因此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和其他相应手段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把逝去的历史事实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缩短历史现象与学生之间在时空上的距离。
通过科普视频,达到既让学生领悟历史,感知历史,也同时升华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任务,实现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2.表演情境的运用表演情境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就是把历史课本上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编成历史剧,让学生自己表演,使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加深了内心的体会。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如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查找与历史课本密切相关的人物或事件资料,和学生共同研究史料,最后改编成历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中学历史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下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实现素质教育,本文从历史教师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两个方面来论述,以此体现历史教学的特色性和时代性。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育者,如何做好当前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呢?
我认为关键在教师的观念更新。
那么在新的教改形势下,如何更新
教育教学观念呢?下面就从几方面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第一、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素质。
这是当前背景下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内容是相当广泛的。
如何提高素质呢?我
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1、弃旧扬新,改革教法,加强创造教育的实践操作。
创新,已经成为近几年中学历史教学领域谈论最多的话题。
现在已经有很多历史教师及时更新了观念,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思维、教
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汲取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使历史课堂教学
充满了生机,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无定法,但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
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勇于扬弃
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以适应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新教法,并大
胆进行创新,以创造教育为主轴,带动创造教学的研究与投入。
“开拓未来的学生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精选过的教材,使之牢固地掌握创造思维”。
中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对新材料、新情境具有
猎奇的心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充实新材料的同时,要抓住
学生的新奇刺激下的活跃力,引导学生转到“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思维运动轨道上来。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历史教学应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拓展历史教学的思路,从而体现历史教学的特色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韩飞《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
[2]《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教学现状历史教师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中学的历史教学现状,并没有随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发展,相反,却呈现出一种日益衰退的迹象。
教师的知难而退、学生的急功近利共同促成了当前令人堪忧的历史教学现状。
要改变这种现状,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记得一位学者说过,“历史不是让人哭的,也不是让人笑的,而是让人了解它的”。
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史学价值的真谛,道出了史学学习与讲授的难度。
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度里,究竟有多少人可以称得上是“历史通”呢?深入不到真实历史的内核,满足于累年不变的教案,过分追求历史教学的技巧,使得当今的历史教学问题颇有些令人担心。
一、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此外,城乡教师所共同具有的两个问题,也是促成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一是中学历史教学观念的相对滞后;二是历史学作社会和公众对历史学自身的特点认识不足。
二、改变历史教学现状的几条途径
如何改善当今令人担忧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当然也不容易。
这需要全体历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国家对历史学科的政策导向当然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教师方面而言,个人认为我们可以在下面三个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尝试。
首先,城里的历史教师不妨不要局限于教材的安排,给同学们多讲些轶闻趣事。
对于某些不太有把握的史料,可以多查些资料,力争做一个“教”、“研”都合格的老师。
不要过分依赖课件教学,要知道生动地讲解有时会比课件更有吸引力。
在农村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具有严肃的一面,没有根据的史料,可能会误导学生。
教师最好能在备课上多花点精力,为有潜能的同学提供较多的课外史学书籍。
其次,城乡教师都应该注重历史的垂训意义与教育意义。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好人、伟人学习,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教育他们力争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结语
总之,当前是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历史教学问题。
不过,和从前相比,我国的历史教学还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的历史教学工作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一个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绝不会担心历史课程的教学改革,而一个好的学生也同样会希望从教材中吸取更多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