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技术链研究与设想

合集下载

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与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与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与技术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农业技术专家们积极研发和应用各项预警技术与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与技术,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应对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

一、病虫害预警技术1. 远程监测技术远程监测技术利用遥感、卫星影像和无人机等设备,对农田进行实时观测和数据采集,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状态、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信息的远程监测和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农业专家能够提前发现病虫害的蔓延趋势,为农民提供科学的防治建议。

2. 智能感知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能够实时、准确地感知农田中各种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通过感知技术,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变化,及早发现病虫害的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数据分析与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农业专家可以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系统。

这些系统能够对大量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型建立,通过算法进行预测和警报。

农民可以根据系统的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农田的进一步危害。

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天敌、寄生菌、保护菌等自然生物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或者使用天敌繁殖的产物进行防治,可以降低对农田环境的污染,并有效控制目标病虫害的数量和蔓延。

此外,生物防治技术还具有经济成本较低的优点。

2. 综合防治技术综合防治技术是指通过综合利用多种农艺措施和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农民可以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如深耕、轮作、覆盖等,增强作物的抗病虫性;在草地种植周围设置病虫害防治带,用于吸引和控制害虫的活动。

同时,合理使用化学药剂,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3. 农业生态系统保护技术农业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是通过保护和强化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其自我调节和抗病虫能力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

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科学有效地监测和预警病虫害,成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一、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的必要性农业病虫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病虫害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将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农业产量下降,农民收入减少,甚至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因此,及时发现并有效预警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实现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快速识别和预警。

例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实现对农作物叶片上病斑、虫害图案的识别,从而快速判断农作物是否感染病虫害。

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发展趋势的预测,提前采取防控措施,减少农作物受损。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预警中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农业病虫害监测方法,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快速识别和预警,大大缩短了监测预警的时间,帮助农民及时制定防控措施。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在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的精准度。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自动监测,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的效率。

四、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中的挑战与展望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对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预警还存在一定的误识率,需要不断优化算法和提高技术的准确性。

农作物病虫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农作物病虫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04
农作物病虫害研究发展趋势
跨学科研究趋势
生物学
研究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包括 繁殖、传播、侵染机制等,为防 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科学
研究病虫害与环境的关系,探索 气候变化、土壤条件等因素对病 虫害发生的影响。
信息技术
利用遥感、GIS等技术进行病虫害 监测与预测,提高预警和防治的 时效性。
绿色防控趋势
02
农作物病虫害研究技术
生物技术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对农作物进 行基因改造,以提高抗病性和耐虫性。
抗病抗虫育种
通过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培育具有抗病抗 虫特性的新品种。
生物农药开发
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生物资源,开发高效、低 毒、环保的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
这三种病害是水稻种植中常见的病虫 害,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玉米种植中常见的虫害,对玉米的产 量和品质产生影响。
小麦锈病、赤霉病
小麦种植中常见的病害,对小麦的生 长和产量也有较大影响。
病虫害发生情况
由于气候变化、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一些原本在南方地区发生的病虫害逐渐向北方地区扩散,一些原本次要的 病虫害逐渐成为主要的病虫害。
果和降低环境污染。
农药残留检测
利用化学分析手段,对农 作物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
测,确保农产品安全。
农药使用技术优化
通过研究农药的理化性质 和作用机制,优化农药的 使用方法和剂量,提高防 治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
03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展望
生物防治技术展望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微生物农药等生物资源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具有环保、可持续的优点。未来生物防治技术将更加注重研 发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一、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简介概述:在我们的农业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无疑是农业工作者以及相关研究部门最为头疼的一个部分。

同时,若程度较小的病虫害未经良好处理,极有可能会演变成重大病虫灾害。

其中,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出现,无疑为重大病虫灾害的预防做好技术方面的支持。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在病虫灾害处理领域,可有效进行病虫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等方面的提升。

其中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是无疑是实现病虫综合治理、农药减量控害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深入开展“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重要抓手,其中最为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提质增效的重大举措。

其中,相关部门为确保融合示范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特此制定该方案。

由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生产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在进行使用过程中,用户可随时进行园区数据查看。

其中,系统可通过提前的设定,将检测的参数进行远程传输。

用户可通过对设备自动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进行后续计划的制定。

那么什么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呢?托普云农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很强大,所以它的构建也并非只是一件简单的仪器,而是由孢子信息自动捕捉培养系统、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虫情信息自动采集分析系统、远程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等设备组成,不仅可以做到病害状况的监测,还可以采集虫情信息、农林气象信息,并可以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用户通过网页、手机即可联合作物管理知识、作物图库、灾害指标等模块,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决策,帮助农业工作者智能管理农田。

我们都知道,像气候变化等现象都会对农作物病害的发生有影响,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秋冬季气温较常年略高、降水偏少,则有利于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越冬。

面向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

面向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

面向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智能农业正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热点领域。

在传统农业中,农民往往依靠经验和人工观察判断农作物的健康状况和病虫害情况,这既费时费力,也容易出现误判的情况。

因此,开发一套面向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管理效率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一、系统概述智能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是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系统,主要用于实时监测农作物的健康状况和病虫害情况,并及时发出预警,帮助农民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该系统由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预警系统等三部分构成。

1. 传感器网络:通过在农田中布置传感器节点,实时监测农作物的温度、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参数。

传感器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物联网网络传输给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

2. 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接收传感器节点上传的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该系统通过建立与云平台的通信,可以将农田数据和分析结果实时上传到云平台。

同时,系统中的算法可以根据农田数据对农作物健康状况和病虫害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

3. 预警系统:根据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分析的结果,系统可以通过短信、邮件、电话等方式向农民发出预警信息。

农民收到预警信息后,可以迅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二、系统功能1. 实时监测农作物状况:通过传感器网络,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的温度、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参数,并将监测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供农民随时查看。

2. 病虫害预测和分析: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利用农田数据进行算法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预测和识别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情况,帮助农民提前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

3. 异常预警和报警:一旦发现农作物出现异常,如温度过高、湿度过低、土壤湿度异常等,系统将立即发出预警信息给农民,提醒其及时采取措施。

4.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农田数据的分析,生成相关报表和图表,帮助农民了解农作物的健康状况和病虫害情况,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小麦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

小麦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

小麦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全球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病虫害对其产量和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开发一个有效的小麦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至关重要,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一、系统概述小麦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是一个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为一体的综合系统。

其主要功能包括:1. 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和其他设备实时监测小麦田间的环境和作物生长状况,如温度、湿度、气候、土壤质量、作物生长速度等。

2.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与可靠。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病虫害的预警模型,提供准确的病虫害预警结果。

4. 预警与反馈:根据预警模型的结果,及时向农民、农业部门或相关机构发送预警信息,帮助他们采取相应的农艺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二、系统组成小麦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气象站、土壤分析仪等,用于实时监测小麦田间的环境参数和作物生长情况,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数据中心。

2. 数据传输网络:系统使用互联网或专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确保数据能够及时、稳定地传输到数据中心。

3.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小麦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存储和管理采集到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预警结果。

4. 预警系统:根据数据中心分析得到的预警结果,预警系统将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包括病虫害类型、严重程度、预计发生时间等,帮助农民和相关机构制定防控措施。

三、技术支持小麦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技术:选择高精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气象站、土壤分析仪等设备,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可靠。

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与监测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与监测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与监测方法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难题之一,给农民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现代农业采用了多种预警与监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与监测方法,帮助农民更好地保护农作物健康生长。

一、气象预警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农民可以通过气象预警系统获取及时的天气信息,从而判断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当温度和湿度都处于适宜病虫害发生的范围内时,农民应该提高警惕,增加防治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的爆发。

二、生物学监测生物学监测是通过观察和记录农田中的生态系统来预警农作物病虫害。

通过监测一些特定的生物指标,农民可以及早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例如,农民可以使用黄板来吸引白粉虱等害虫,在黄板上记录虫的数量和种类,从而预测病虫害爆发的程度。

三、化学监测化学监测是利用化学方法来检测和分析农田中的病虫害。

例如,农民可以收集土壤样品,并通过化学分析来检测土壤中是否存在病菌或病毒。

通过化学监测,农民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防治病虫害,减少损失。

四、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或卫星遥感仪器来获取农田信息的一种方法。

通过遥感技术,农民可以获得大范围的农田信息,包括农作物生长状态、土壤湿度、病虫害分布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五、智能监测系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监测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智能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农田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并将数据传送给农民。

农民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做出及时决策,有效预警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

总结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与监测是农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气象预警、生物学监测、化学监测、遥感技术和智能监测系统是常见的预警与监测方法,它们相互补充,为农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来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预警与监测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提高农田管理的效果,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农田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方案

农田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方案

农田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方案农作物病虫害是农田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对农业的生产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地监测和预防农田病虫害的发生,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监测与预警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农田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方案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监测范围及目标农田病虫害监测的范围主要包括各种经济作物的主要病虫害。

其目标是早期发现病虫害的异常情况,提前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从而保证农田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二、监测方法1. 田间巡查:定期安排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对农田进行巡查,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及时上报,并进行详细记录。

巡查内容包括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程度以及感染范围等。

2. 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对农田进行航拍或卫星遥感,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测到农田中的病虫害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监测数据收集与分析1. 数据收集:所有的监测数据都需要准确地收集起来,并进行整理和存档。

包括巡查报告、遥感图像等。

2. 数据分析:通过采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和算法,对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和预测。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四、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1. 建立预警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测数据,建立相应的病虫害发生的预警模型。

通过分析模型得出的预警指标,判断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布预警信息。

2. 预警发布与传播:建立完善的预警发布系统,并确保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准确性。

预警信息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进行发布,以便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五、应急反应与防治措施1. 应急反应:一旦接收到病虫害发生的预警信息,农业技术人员应立即组织人力资源,对农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病虫害的灭治工作。

2. 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的性质和发生阶段,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

同时加强农田管理和灭治工作的指导,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

农田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农田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农田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田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本文将介绍农田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这些技术对农田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农田病虫害监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1. 无人机应用无人机技术在农田病虫害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和红外相机,可以对农田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采集,从而实现病虫害的早期发现和定位。

同时,无人机还可以根据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图像识别和病虫害分类,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 数据挖掘与云计算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兴起,农田病虫害的监测数据也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通过对农田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获取更多的病虫害相关信息,包括发病规律、传播途径等。

同时,结合云计算技术,还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流,提高病虫害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3. 远程监测技术近年来,远程监测技术在农田病虫害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在农田中布置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对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判断潜在的病虫害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远程监测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监测的精确性和时效性,也为农民减轻了工作负担。

二、农田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1. 精准喷洒技术通过利用农业机械和精准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病虫害的精准喷洒。

所谓精准喷洒,即根据病虫害的分布情况,准确控制药剂的喷洒量和喷洒位置,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精准喷洒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节约用药量和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民的经济和劳动成本。

2. 生物防治技术随着对农药使用的限制和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物防治技术在农田病虫害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自然因素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或者利用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病虫害防治的预警与监测

病虫害防治的预警与监测

病虫害防治的预警与监测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而预警与监测则是病虫害防治的基础。

预警与监测旨在及时获取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蔓延情况,为农民提供科学、准确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探讨病虫害防治的预警与监测方法,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一、病虫害防治预警的意义病虫害防治预警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前发现病虫害的存在和潜在威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预警可以帮助农民抢在病虫害蔓延之前采取措施,从而减少农作物的损失,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预警也有助于减少农民对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二、病虫害的监测方法1. 录入观测数据:农民可以通过记录观测到的病虫害情况,包括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病虫害的发展趋势,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

2. 监测站点设置:设立监测站点是病虫害监测的重要手段。

在农田周围或者农作物的靠近地区设置监测站点,可以实时观察病虫害的活动情况,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 传感技术应用:利用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病虫害的自动监测。

例如,通过安装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环境条件,判断是否有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4. 遥感技术应用: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大面积农田进行监测。

通过卫星、无人机等方式获取农田的图像数据,并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快速获取病虫害的分布情况,为农民提供决策建议。

三、病虫害防治预警与监测的重要性病虫害防治预警与监测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预警与监测的信息可以及时传达给农民,使他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害。

其次,预警与监测有助于合理调配防治资源,避免浪费和重复,最大限度地提高防治效果。

此外,预警与监测还可提供科学依据,形成完善的防治体系,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病虫害防治预警与监测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更需要农民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农民应当增强科学防治的意识,在农田中注重观察和记录,及时上报异常情况。

智能农业系统下的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技术研究

智能农业系统下的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技术研究

智能农业系统下的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对作物病虫害的自动监测成为了农业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智能农业系统的概念、作物病虫害的危害、现有监测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基于智能农业系统的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技术研究等方面展开讨论。

智能农业系统是指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数字化管理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智能农业系统通过传感器、无人机、人工智能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病虫害情况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这种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物病虫害是指作物在生长期间遭受的病菌、虫害等危害。

这些病虫害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传统的作物病虫害监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化学农药防治,存在着监测不及时、效果不佳、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环保的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势在必行。

目前,已经有一些监测技术被应用于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例如红外线成像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但也存在着局限性。

比如,红外线成像技术只能检测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情况,无法深入到植物内部进行全面监测;高光谱成像技术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并且数据处理复杂;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受到飞行高度和飞行路径的限制。

为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基于智能农业系统的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技术。

基于智能农业系统的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中的温湿度、光照等参数,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

其次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

人工智能可以对大量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出作物病虫害的症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和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路径探讨

病虫害防治和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路径探讨

病虫害防治和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路径探讨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并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防治和监测预警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病虫害防治和监测预警体系的完善路径。

一、建立综合病虫害监测体系建立综合病虫害监测体系是完善病虫害防治和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步骤。

该体系应包括对农田作物、气象和灌溉水质的监测。

通过监测作物的状况和生理指标,可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流行程度,为防治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气象监测可以帮助预测病虫害发生的天气条件,提前进行防治措施。

对于灌溉水质的监测,可以查明水质是否受到了病原菌或虫害危害,从根本上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完善病虫害防治和监测预警体系的关键环节。

通过建立病虫害数据信息库和农田作物生长环境监测系统,全面收集和记录病虫害的相关数据,形成完整的病虫害数据库。

该数据库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存储、查询和分析,提供准确的病虫害信息,为防治和预警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利用无人机、遥感和卫星监测技术,对农田进行多维度监测,实现病虫害的遥感监测和预警,更加快速和精准地掌握病虫害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三、加强预测预警能力提高预测预警能力是完善病虫害防治和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任务。

通过分析历史病虫害数据和环境因素数据,建立病虫害的预测模型,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程度。

同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前做好物资准备和技术培训,确保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通过合理利用预警信息,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提高农民和农技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技能水平。

四、加强政府和企业合作完善病虫害防治和监测预警体系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和监测预警的政策支持和组织协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鼓励企业投入绿色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农药的安全使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视化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可视化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是指通过收集、整合、分析和展示农业病虫害相关数据,实现对病虫害发生、传播和影响的监测预警。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可视化技术已经开始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析可视化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提高监测预警效果、优化决策支持、促进信息共享和加强公众参与等方面的作用。

一、可视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可视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数据挖掘等方法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表现形式,以直观、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关系、趋势等信息。

可视化技术具有交互性、实时性和高度灵活性等特点,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理解数据和信息,发现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规律和价值。

二、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等模块组成。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收集各种与农业病虫害相关的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农田基础数据、农作物生长数据等;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转化;数据分析模块负责通过统计分析、挖掘算法等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数据展示模块负责将分析结果用可视化技术转化为图表、地图、动画等形式进行展示。

三、可视化技术在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一)提高监测预警效果利用可视化技术可以将病虫害发生、传播和影响的数据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人们快速了解当前病虫害的分布范围、严重程度和趋势变化,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例如,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不同农田的病虫害发生点标在地图上,通过颜色深浅和点的大小表示病虫害的严重程度,从而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病虫害的分布情况。

(二)优化决策支持可视化技术可以将数据与决策支持模型相结合,帮助决策者直观地了解不同农田的病虫害情况、影响因素和防治水平,从而优化决策支持过程。

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与改进

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与改进

THANKS
感谢观看
现有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监测范围有限
现有系统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区域或作物上,无法全 面覆盖所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数据精度不高
由于技术限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系统数据的精度有 待提高。
预警准确率低
由于数据的不准确性和模型的不完善,预警的准确率 有待提高。
现有系统的改进需求
提高监测范围和精度
通过改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系统对病虫害的监测范围和精度,实现 对所有区域和作物的全面覆盖。
多源数据融合
整合气象、土壤、生物等多种数据源,提供更全面的监测数据。
预警模型与算法的优化
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高病虫害分类和预警的准确性。
时空预测模型的改进
优化病虫害扩散预测模型,提高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预警阈值的动态调整
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结果,动态调整预警阈值,提高预警的 准确性。
病虫害监测预警的重要性
01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可以减少农作物损失,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02 提高农产品质量
通过监测预警,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
0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有助于提高农 业生产的管理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覆盖全国的多层次监测网络,实现对所有区域 和作物的全面监测。
加强数据分析和模型优化
加强数据分析能力,优化预警模型,提高预警准确 率。
05
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改进
方案
数据采集技术的改进
自动化数据采集
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实现自动化、实时 数据采集,减少人为误差。

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

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

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且危害巨大的问题。

为了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一、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遥感设备,对农田进行监测和观察。

这种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农田信息,并通过监测特定农作物和病虫害的光谱特征,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

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对大面积农田进行监测,可以提高监测的效率和范围。

同时,它还可以通过不同光谱的反射情况,判断农作物的健康状态和病虫害的严重程度。

这样,农民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保护作物的生长。

然而,遥感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对观测环境的要求较高,比如天气条件、云量等会影响监测的质量。

其次,遥感技术无法提供病虫害的具体种类和详细信息,这对农民来说可能不够直观和实用。

二、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一种通过安装在农田中的传感器设备,实时监测农作物健康和病虫害情况的技术。

传感器可以监测一系列指标,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从而判断农作物的生长状态。

传感器技术的优势在于实时性和精确度。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获取农田的监测数据,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传感器可以提供较为具体的病虫害信息,有助于农民对不同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有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传感器技术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传感器的安装维护成本较高,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传感器无法在大规模农田中广泛应用,只能在小范围内使用,这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的广度。

三、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

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的自动识别和预测。

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人工智能的算法学习,智能化系统可以识别不同病虫害的特征,并实时更新预测结果。

这为农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减轻了其监测和预警的负担。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和预测预警研究进展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和预测预警研究进展

3、预测准确度有待提高:目前,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和预测预警研究在预 测准确度方面还有待提高。部分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 影响了模型的实用性。
研究方向
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
1、提高遥感数据质量:通过采用更高分辨率和更优光谱特性的遥感卫星, 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此外,还需加强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处理,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四、不足与展望
虽然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 处。如:不同遥感手段的监测精度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遥感数据的获取、 处理和共享仍面临诸多挑战;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的结合不够紧密等。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展望和建议:
1、加强遥感技术研发:进一步探索新型遥感手段和算法,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物病虫害 监测的精度和实用性。
判断出病虫害的类型和程度;多源遥感融合方法则通过将不同遥感影像进行 融合,提高监测和预测的准确性。
在实践应用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遥感影像并结合GIS技术、大数据和人工 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作物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和精确定位,并对其发展趋势 和影响进行了预测和分析。例如,利用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对小麦锈病进行了 成功监测(Xie et al., 2022);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棉花黄萎病监测模型,实现 了病情严重度的定量评估(Liu et al., 2023)。
一、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研究 现状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是一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作物病虫害进行监测和评估 的方法。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是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核心,包括光谱信息提取、图像 分类、特征识别等。这些技术通过对地物光谱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能够有效地识 别出病虫害发生的区域和程度。

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农业病虫害是农作物种植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粮食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应对农业病虫害,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农业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方法、技术手段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方法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的目的是通过对农田环境和农作物生长状况的监测,以及对病虫害的预警,及时判断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提前准备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田间监测:这是最常用的病虫害监测方法之一。

通过在农田中设立监测点,定期检查和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病虫害的侵害情况等,对农田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及时调查。

2.遥感监测:借助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农田的遥感影像,分析农田植被的生物物理参数,来推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的发生趋势。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大范围获取信息,为农业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提供了重要依据。

3.生物监测:利用昆虫类、线虫类等生物作为指示者,监测农田中的病虫害。

例如,通过埋设诱虫器或黏虫纸等方式,吸引和捕获田间病虫害,从而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二、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技术手段。

1.无人机技术:无人机具有高空拍摄、多角度观察等特点,可以通过航拍农田,获取农田的影像和数据。

通过对农田的图像分析,可以精确地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2.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网络和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将农田中的传感器布设在适当的位置,实时监测农田的气象、土壤、作物生长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

3.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算法,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预测和预警病虫害的发生趋势。

三、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的应用案例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的应用已经在许多地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农作物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而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损失。

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巡视和经验判断,存在着工作量大、经验依赖性强等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的兴起,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1. 数据采集: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图像采集设备等技术手段,对农田环境、土壤质量、气象信息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气象变化等多种信息。

2. 数据传输: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无线传输技术,快速传输到中心服务器或者云平台,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支持。

3. 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手段,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结果,提供给农民或专业人员判断和决策。

4. 预警和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和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趋势,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农药使用和防治方案。

二、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1. 传感技术: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依赖于传感器等设备采集农田环境和气象信息。

传感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采集更加准确和实时,能够更好地反映农田的实际情况。

2.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效的信息。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等技术为系统提供了更高效和准确的数据处理能力。

3. 图像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是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中的重要技术。

通过图像识别,系统可以对病虫害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类,帮助农民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预测分析技术: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系统可以通过预测分析技术提前预警和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趋势。

这对于农民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提高农作物抵抗力。

精准农业智能化农业病虫害防治与预警方案

精准农业智能化农业病虫害防治与预警方案

精准农业智能化农业病虫害防治与预警方案第一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4)第二章精准农业智能化技术概述 (4)2.1 精准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4)2.1.1 精准农业的概念 (4)2.1.2 精准农业的特点 (4)2.2 智能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5)2.2.1 传感器技术 (5)2.2.2 物联网技术 (5)2.2.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5)2.2.4 自动化控制技术 (5)2.3 精准农业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 (5)2.3.1 技术融合与创新 (5)2.3.2 产业链整合 (5)2.3.3 个性化定制 (6)2.3.4 可持续发展 (6)第三章农业病虫害识别技术 (6)3.1 病虫害识别方法 (6)3.1.1 基于视觉的识别方法 (6)3.1.2 基于光谱的识别方法 (6)3.1.3 基于生理生态的识别方法 (6)3.2 图像处理技术在病虫害识别中的应用 (6)3.2.1 图像预处理 (6)3.2.2 特征提取 (6)3.2.3 分类与识别 (7)3.3 机器学习在病虫害识别中的应用 (7)3.3.1 监督学习 (7)3.3.2 无监督学习 (7)3.3.3 深度学习 (7)3.3.4 集成学习 (7)第四章农业病虫害监测技术 (7)4.1 病虫害监测方法 (7)4.2 环境因素对病虫害监测的影响 (8)4.3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 (8)第五章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8)5.1 生物防治技术 (9)5.1.1 以菌治虫 (9)5.1.2 以虫治虫 (9)5.1.3 以鸟治虫 (9)5.1.4 以植物治虫 (9)5.2 化学防治技术 (9)5.2.1 农药的选择 (9)5.2.2 施药技术的改进 (9)5.2.3 农药使用的规范 (10)5.3 物理防治技术 (10)5.3.1 高温灭虫 (10)5.3.2 光照诱杀 (10)5.3.3 频率振动 (10)5.4 集成防治技术 (10)5.4.1 提高防治效果 (10)5.4.2 减少农药用量 (10)5.4.3 实现可持续防治 (10)第六章农业病虫害预警模型 (10)6.1 预警模型构建方法 (10)6.1.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10)6.1.2 特征选择 (10)6.1.3 模型选择与构建 (11)6.2 神经网络在病虫害预警中的应用 (11)6.2.1 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11)6.2.2 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11)6.2.3 神经网络训练与优化 (11)6.3 预警模型的验证与优化 (11)6.3.1 验证方法 (11)6.3.2 优化策略 (11)第七章精准农业智能化病虫害防治系统设计 (12)7.1 系统需求分析 (12)7.1.1 功能需求 (12)7.1.2 功能需求 (12)7.1.3 可用性需求 (12)7.2 系统架构设计 (12)7.2.1 系统总体架构 (12)7.2.2 系统关键技术 (13)7.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3)7.3.1 病虫害监测模块 (13)7.3.2 病虫害识别模块 (13)7.3.3 病虫害预警模块 (13)7.3.4 防治方案推荐模块 (14)7.3.5 防治效果评估模块 (14)第八章系统开发与实现 (14)8.1 系统开发环境 (14)8.2 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14)8.2.1 农业病虫害数据采集与处理 (14)8.2.2 智能识别算法研究 (15)8.2.3 病虫害预警模型构建 (15)8.3 系统测试与优化 (15)8.3.1 功能测试 (15)8.3.2 功能测试 (15)8.3.3 安全性测试 (15)8.3.4 优化与改进 (15)第九章应用案例与实践 (16)9.1 应用案例分析 (16)9.1.1 项目背景 (16)9.1.2 技术方案 (16)9.1.3 应用过程 (16)9.2 应用效果评价 (16)9.2.1 病虫害防治效果 (16)9.2.2 农户满意度 (17)9.2.3 社会经济效益 (17)9.3 应用前景与展望 (17)9.3.1 市场需求 (17)9.3.2 技术创新 (17)9.3.3 发展趋势 (17)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7)10.1 研究成果总结 (17)10.2 存在问题与不足 (18)10.3 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 (18)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技术链研究与设想病虫害监测预警是农作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病虫害的资料,这些监测资料用于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指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级病虫测报部门基本上仍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对信息技术手段应用较少,因而存在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监测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差等问题。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能够为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

但到目前为止,应用示范的范围较小,采用的技术也只是某一个单独的技术,尚无成熟的满足病虫害监测各环节技术配套的应用案例。

本项目针对目前病虫害监测预警现状,提出了研究开发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病虫害监测及预警智能装置,通过自动采集装置采集图像、光谱、气体挥发物、温度等作物小气候信息,采用小波分析、主成分分析预处理数据,采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特征信息融合,采用D-S证据理论、贝叶斯网络方法进行决策层信息融合,实现病虫害的智能检测及预警。

以此开发的智能监测装置,实现数据自动采集、预处理、存储、自动值守控制和无线、有线数据传输等,实现病虫害自动监测的全天候和无人值守。

使用简单,运行可靠,维护费用低,适合于农村大田使用,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

为此,笔者在总结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相关信息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就病虫测报部门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总体技术框架进行了设计,对具体实施提出建议。

一、病虫害监测预警各环节所涉及技术进展的研究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链各环节中涉及到传感器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下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下称)等。

这些技术单独或部分集成应用的研究在国内、外均有报道。

我国对其应用、研究如下。

1、数据采集获取技术传统的病虫害监测主要是根据农业部发布的病虫害监测调查规范进行调查.通过人工调查、人工记录,以档案形式保存数据.一些数据还需通过计算得到。

在一些具备数据库系统的部门,数据需要人工输入计算机,并保存到数据库中;从数据的调查到记录、计算、再到录入计算机,环节较多,监测人员的工作量大,容易造成人为错误,数据应用的时效性差。

对于一些个体较小的昆虫(如麦蚜等)来说,由于虫体较小,长时间的人为眼睛观察不仅劳动量很大,效率极低,而且计数存在很大误差,各个调查者之间的调查结果可比性差。

针对这些问题。

一些相应的监测技术已见报道。

如微小昆虫自动计数技术、昆虫诱捕自动记录装置和PDA+GPS数据采集记录技术。

微小昆虫自动计数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解决田间麦蚜、温室蚜虫、白粉虱等微小昆虫调查困难,数据难于获取等问题。

只需通过适当方式获取害虫图片进行自动计数即可完成数据调查工作。

昆虫诱捕自动记录装置是利用性诱剂对昆虫的引诱作用,对通过扫描光栅的昆虫数量进行计数,实现了小菜蛾、桃小食心虫等昆虫的自动监测。

PDA+GPS数据采集记录技术主要用于常规病虫害的人工调查,记录数据的同时记录GPS定位信息,为GIS提供定位数据。

上述技术可减少调查、记录数据的中间环节,避免数据录入电脑过程中的人为错误。

根据调查的原始数据实时计算出一些必需的数据参量,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通过数据的实时传输提高数据的时效性。

病虫害测报不仅需要病虫害发生动态的监测数据.还需要相应的环境因子数据。

传统的环境因子数据主要来源于气象部门,而与病虫害发生动态密切相关的环境冈子主要是田间小气候数据。

田问小气候数据监测技术已相对成熟,主要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和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网络通信技术自动获取病虫害监测站点的实时小气候数据,并将其上传到数据库中备用。

2、数据传输与数据管理技术传统的数据传输主要是利用模式电报、报表等方式实现数据上报,存在工作量大、时效性差等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为数据的实时上报提供了技术支撑。

利用Internet和GPRS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病虫害监测数据的实时上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如PDA+GPS数据采集记录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保存成XML数据文件,通过GPRS或Intemet提供给数据管理系统。

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测报部门建立了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和北京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也都提供了田间病虫害监测数据卜传的用户接口。

数据管理主要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对病虫害监测数据进行管理,通过后台管理界面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以及原始数据的归纳计算,地区、气象、小气候区域统计数据管理等操作,实现数据的维护功能。

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和北京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嘲都具备较为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

其他一些关于病虫害测报方面的研究也大都涉及数据管理技术。

3、预测预报技术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下称)为底层框架,通过Ja- va 语言将病虫害数据库、气象数据库、预测预报模型数据库有机结合,将数字结论转化为直观易懂的电子地图,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显示出来,有效、方便地为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提供服务。

类似的研究包括基于WebGIS的病虫数据库及自动预警系统(WPDAWS)、基于GIS的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㈣和苹果病虫害管理信息系统等。

这些研究主要是利用GIS结合模型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进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另一类是近几年来国内外都有很大发展的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涉及的对象主要包括粮食作物、棉花、果树、草原病虫害等。

其中以粮食作物居多。

高灵旺等(2006)开发了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平台,以数据库形式来存放有关的专家知识,结合专家知识与案例进行推理,具有专家知识库的维护、用户数据输入、推理确认、病虫害预测预报结果显示、案例库管理(包括案例确认、补充信息及案例统计)及预测结果解释等功能。

系统具有开放、自学习、易操作等特性。

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等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的构建。

这两类预测预报技术也有一些交叉的实际例证。

如刘明辉等(2009)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具有浏览器/服务器(B/S,下称)3层网络架构的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

4、预报信息发布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病虫害预报发布技术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植保部门利用网络技术代替传统纸质文档进行预报发布。

如采用网络技术结合WebGIS发布预报信息,具有直观、易理解等特点。

但到目前为止,由于网络还不能覆盖广大的农村地区,使得基于网络的预报信息发布的用户范围极其有限。

为解决这一问题,全国农业病虫害监控中心构建了病虫害电视预报视频素材管理系统,对主要病虫害的视频素材采集技术、预报节目制作加工技术和送播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构建了病虫害电视预报技术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大大提高了病虫害预报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与覆盖面。

二、关于病虫害测报部门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些建议病虫测报信息链各环节的研究不是十分均衡。

其中以数据管理和电视预报技术较为成熟,应用也最多:数据传输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即可满足需求。

相对而言。

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研究较多,但实际应用较少;数据采集获取(特别是病虫害监测数据获取)技术研究较少,实际应用也较少。

另外,大多数研究只涉及整个信息链中部分环节,且多数针对1种作物或1种病虫害,因此推广应用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

从技术应用的区域范围来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应用技术的种类较多,规模较大,但大多数地区还未涉及这些技术的应用。

总体上病虫害测报体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还较低。

目前,国家植保工程项目正进入第3期的准备阶段。

如果能结合植保工程项目的开展,将病虫害测报信息链中的相关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升病虫害测报部门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根据上述研究,推广应用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首先是现有技术的组装配套应用,其次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摸清病虫害发生为害规律,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率,更好地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1、现有技术的组装配套如前所述,目前信息技术在病虫害测报工作中的应用大多只涉及整个测报信息链中的部分环节,而且多数技术针对的也只是1种作物或1种病虫害,因此,需要根据测报信息链这条主线将各种技术进行改造,开发出更多普适性的技术。

如将数据采集获取技术作为系统的主要数据源,结合数据传输技术,可为数据管理系统提供实时、可靠的病虫害及小气候监测数据,将基于WebGIS的具有B/S 3层网络架构的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与数据管理系统及预报信息发布的相关功能进行集成,以数据管理系统中的病虫害及环境因子等数据作为专家系统预测的输入项,驱动专家系统的推理机,进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并通过预报信息发布系统发布测报信息,指导植保工作。

图1所示为按照该思路将各环节技术组装配套的整体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各环节的方法和手段,如模型预测技术、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技术等。

另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病虫害测报部门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一些框架内容的修改、补充与完善,形成适合不同层次病虫害测报部门应用的技术体系。

2、各环节新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

未来应进一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完善病虫害测报工作的技术体系。

(1)加强信息链薄弱环节的技术研究。

如加强数据获取环节上技术的研发,提高数据获取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降低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数据的准确率。

(2)对数据管理系统中积累的病虫害及小气候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等手段建立相关病虫害预测模型,将模型预测与专家系统预测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病虫害预测的技术含量及预报准确率。

(3)进行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

将遥感信息作为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信息源,并与GPS、GIS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病虫害分布空间特征的分析,掌握病虫害发生为害的空间动态与时间动态。

技术的进步是无止境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更多的实用性技术应用于病虫害测报工作,更好地为其服务。

三、讨论信息技术在我国病虫害测报工作中的应用较为落后,尤其是一些相对成熟的技术尚未从研究领域进人实际应用领域,造成技术资源的浪费。

如果能将现有研究成果进行配套组装投入应用,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病虫害测报工作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指日可待。

(选自中国植保导刊作者:高灵旺1,沈佐锐1,夏冰2,姜玉英2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