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与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红楼梦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人物描写也是独具特色。

以下是一些《红楼梦》中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1、个性化的语言和行为:在《红楼梦》中,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语言和行为特点,反映出他们不同的性格、身份和文化背景。

例如,林黛玉的语言优美、含蓄,而薛宝钗的语言则圆滑、谦逊,两人的性格特点也通过语言得到了体现。

2、精细的肖像描写:在《红楼梦》中,每个主要人物都有着详细的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服饰、神态等方面。

这些肖像描写不仅让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人物性格和身份。

3、深入的心理刻画: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刻画,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例如,贾宝玉的性格矛盾、情感复杂,作者通过许多细节描写了他的内心世界。

4、对比和反衬:在《红楼梦》中,作者常常使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差异。

例如,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对比,凸显了两人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5、人物关系的处理:在《红楼梦》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作者通过精心的处理,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例如,贾母与贾宝玉的关系,反映了家族和传承的问题。

6、多元的叙事方式:在《红楼梦》中,作者采用了多种叙事方式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例如,第一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多角度叙述等,这些叙事方式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复杂性。

总之,《红楼梦》中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在于其个性化、细致入微、深入心理刻画、对比反衬、人物关系处理以及多元叙事方式等方面。

这些特色使得《红楼梦》的人物描写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浅谈《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浅谈《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浅谈《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皇冠上璀璨的明珠,它是一部伟大的语言艺术作品。

它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语言质朴自然,平中见奇,平中见情;人物形象生动,绘行绘神,情趣盎然;情节悲喜映照,冷热相生,张弛有度。

关键词浅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皇冠上璀璨的明珠。

每个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不能不读《红楼梦》,因为它是一部伟大的语言艺术作品,如同米开朗基罗的壁画,如同贝多芬的交响乐,没有艺术的眼睛或耳朵,是很难读出其中的意蕴与情味的。

一、语言质朴自然,平中见奇,平中见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红楼梦》的语言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平淡无饰,质朴自然。

然而,细细咀嚼,却平中见奇,平中见情,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初看,觉得傻气;细嚼,发人深省。

在那个政权、神权、夫权四重压迫下,在那个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宝玉对“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强烈反抗,对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热烈追求,全在这几句话中表现出来了。

正如柳湘莲对贾宝玉所说:“你们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正如焦大的“疯话”:“每日偷鸡戏狗,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一语道尽贾府的龌龊、荒淫、腐朽和罪恶,简单朴素的言语中,蕴含着满腔的愤怒和憎恶。

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中,紫鹃骗宝玉说黛玉要回苏州去,宝玉顿觉晴天霹雳,于是,呆呆的,傻傻的,愣愣的,怔怔的,继而时哭时闹,似傻如狂,把贾府上下闹得惊天动地,丧魂失魄。

粗看宝玉太呆、太傻,细想却是十分的清醒,他对妹妹的爱,多么真挚,多么深沉,多么浓烈!质朴自然的语言里,饱含着多么动人心魄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曹雪芹正是怀着对人物的赞赏、同情、悲叹、憎恶等复杂感情,一边抹着“辛酸泪”,一边援笔成文的。

红楼梦中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探析

红楼梦中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探析

关键词:语言艺术;特定语言描写;人物形;象刻画;谐音双关从古至今,针对《红楼梦》一书,从不同的视角而展开的研究与探讨有很多,而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红楼梦》一书中人物形象的语言艺术进行探讨,从特定人物形象的特定语言、语言反映人物的性格及心理活动以及语言本身的谐音双关这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相应的论述分析。

一、特定人物形象的特定语言(一)贾宝玉的重情痴情、随性愚顽“文学活动同时是一种作者的表现活动”。

贾宝玉,作为唯一一个生活在大观园中的男性,他的存在,可以说寄寓了曹雪芹内心的一种期许,即期望他能够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追求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爱情。

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影响,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贾宝玉的言语。

虽然这种言语并不是世俗眼中一个男子应该有的,但确是最值得让人深思的。

贾宝玉生来便追求自由,不愿受世俗礼法的约束,然而身边的人都劝他走仕途,这和他的思想观念起了冲突,因此,他最敬重和他一样追求自由平等的林黛玉。

对林黛玉,他是十分上心,非常痴迷的。

在《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一回中,“宝玉见黛玉有所误会,忙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接着,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

”“你放心”三个字,饱含了他对林黛玉的那份在意,试想,换了他人,谁能将这三字的精髓完全体现出来?不仅如此,在林黛玉害羞躲开之后,他还痴情地说出“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的话语。

这样一番话,想来在整部小说中,除了贾宝玉,难以找到第二个人能够说出。

(二)林黛玉的多愁善感、疑心思虑林黛玉,由于父母去世较早,常年寄居于贾府,心生寄人篱下之感,因而时常会发出哀叹与感慨,在对待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十分敏感,尤其是和宝玉有关的事情。

她的形象,她的言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

在《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宝玉来探望宝钗,恰巧黛玉来也探望,当黛玉看见宝玉独自一人前来时,便心生醋意。

而后,宝玉要喝冷酒,被宝钗两句话就劝住了,这让黛玉看了更不是滋味,恰好这个时候雪雁来送暖炉,黛玉就打趣说雪雁只把紫鹃的话当做圣旨一样来听,并借此来讥讽宝玉,暗讽宝玉只听宝钗的劝。

从《林黛玉进贾府》谈人物语言艺术

从《林黛玉进贾府》谈人物语言艺术

从《林黛玉进贾府》谈人物语言艺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在其中,每一个角色都有独特的人物性格和语言风格。

其中,林黛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她在进贾府后,通过她的语言艺术,展示了她的个性和情感。

林黛玉进入贾府后,一开始并不适应贾府的环境,但她的语言中透露出的自傲和骄傲感,让人感到她的与众不同。

例如,在梨园中,她拒绝了贾母的鞠躬礼,用了“贵妃醉酒”的典故,表达了她对贾府礼节的不满,也展示了她与众不同的性格。

林黛玉的语言艺术还体现在她对诗词歌赋的理解和演绎上。

她不仅能够创作出优美的诗词,更能够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别离时,林黛玉用了“玉不琢,不成器”来形容贾宝玉,表达出她对贾宝玉的期望,也展示了她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林黛玉的语言还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她会通过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表现出对人生和社会的反思。

例如,她在与妙玉对话时,就通过“弄潮儿向涛头立”来表达她的心态和态度,让人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和成熟的思考深度。

总的来说,林黛玉的语言艺术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她独特的语言和情感表达,让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她的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

同时,她的语言也充满了哲理和思考,让我们更多地思考人生和社会的问题。

1。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一个著名的女性形象,她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都深刻而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来一起看看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

1、言辞锋利王熙凤的语言锋利而且有力,她能够从别人的话语中挑出一个锐利的问题并在瞬间反驳回去。

她的论点逻辑清晰,会利用恰当的比喻和联想让别人承认她的观点。

例如,她在和贾母论宝钗的优点时,先夸奖了宝钗,然后又把宝钗的优点与其他人的缺点联系在一起,并且用比喻来形容这种差距。

这样,她的观点得到了贾母的认可。

2、表达诙谐王熙凤的语言能够带有诙谐的成分,她在说话时经常会带上一些幽默和调侃的语气,让人不禁要笑出声来。

如果她的话语带有一些嘲讽或者调侃,她会来个玩笑或者说个笑话缓解这种紧张的气氛。

例如,在和史鼐交流的时候,史鼐自夸他的诗词很好,王熙凤又会调侃道:“嗯,你的诗很不错,我们都是边上的人,边上的诗当然更有味道啦。

”1、独立自主王熙凤是一个很有独立精神的女人,她自己做事,并且有自己的追求。

她不断地努力为家庭和整个贾家做出贡献,成为了一个可以依赖和信赖的人。

她的聪明才智让她很容易扮演一个领导者的角色。

例如,在家族重大事件时,她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协调各方关系,掌握自己的进退。

2、善于分析王熙凤是一个分析能力极强的人,她在分析问题时能够抓住关键点,并且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让人无论是从逻辑还是从直观上都能够接受她的观点。

她的分析技巧也很快,能够在瞬间把握住问题的核心,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别人信服。

例如,在对付贾琏的情人王熙官时,她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理智,把问题解决地干净利落,并且没有偏差。

她的判断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总之,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铸就了她独特的魅力。

她的言论高妙并且透彻,在许多重大事件中都起了重要作用。

她那精明独立的性格,以及善于分析的能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这本小说中引人注目的人物形象之一。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魅力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魅力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魅力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悠久灿烂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典范,汉语言艺术的宝藏。

“字字看来皆是血”,曹雪芹以无可比拟的传神之笔,给后人留下一幅封建社会末期极其生动的历史画卷。

《红楼梦》宏大严谨,“文备众体”,语言维肖传神,精练准确,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和美感,经典场景和细节描写连村妇野叟也能娓娓道来。

其描写人物生动传神,活灵活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模拟人物言语诗词形神毕肖,“按头制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遣词造句精彩准确,富有神韵,“一字不可增减,入情入神之至”,细微处见真功夫;比喻运用贴切形象,清新工丽,深含哲理,让人过目难忘,叹为观止。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艺术《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无可比拟的传神之笔,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封建社会末期有重要时代特征的、极其生动而真实的历史画卷。

《红楼梦》是作者在亲见亲闻、亲身经历和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切的生活基础上创作的,是现实生活最典型、最精美、最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艺术作品,它所反映的现实,其涵盖面和社会意义极其深广。

它具体、细致、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作者所处时代环境中的广阔的生活场景,礼仪习俗、爱情友情、喜怒哀乐、饮食穿着、行医游赏等等生活细节,无不一一毕现。

它打破了以往小说戏剧传统的写人手法,不再是好人都好,坏人都坏,作者如实描写,不讳不饰,因而每个人物形象都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所写的四百多个人物中,形象鲜明、个性生动的人物不下几十人。

《红楼梦》的构思精巧而严密,情节的安排、人物的言行、故事的发展,都置于有机的整体结构中,没有草率的、多余的、做作的、游离的笔墨。

小说的文字常常前后照应,彼此关合,有时看似闲时一笔,却牵动半部情节,有些话语带有谶语或暗示性质,说明作者在落笔时总是胸中统筹全局、目光贯穿始终,所以读来让人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点分析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点分析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点分析首先,《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点之一是其精细入微的描写。

曹雪芹运用了大量的细腻描写,将人物、场景、情感等进行了刻画。

例如,曹雪芹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纠葛。

无论是描述两人的相见恨晚,还是笔下的文化差异和家庭纷争,都通过细腻的表达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性。

这种细腻入微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心理,产生共鸣。

其次,《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点之二是其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

曹雪芹在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首先是比喻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比喻来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使文本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例如,曹雪芹用“宝黛情深似海”来形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深厚情感关系。

第二是夸张手法,通过夸张来凸显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例如,对于林黛玉的美丽,曹雪芹曾用“月白风清”的夸张形容。

这些修辞手法在《红楼梦》中被运用得恰到好处,使文本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再者,《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点之三是其独特的韵味。

曹雪芹运用了韵律明快的文言白话,使小说具备了独特的韵味和声音美。

例如,曹雪芹常常使用抒情的诗句来描述人物情感,使得整个文本都充满了音乐般的美感。

而且,曹雪芹还运用了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对话更为自然流畅,贴近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

这些独特的语言运用为整个小说增添了一种美妙的音乐感。

最后,《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点之四是其精妙的对仗和才情展示。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经常运用对仗的手法来组织语言。

例如,他在人物对话中常常运用平仄工整的句式,使整个对话更加协调和谐。

同时,曹雪芹还运用了自己的才情来展示文学造诣。

他对诗词歌赋的熟练运用,使得《红楼梦》中出现了许多优美精湛的诗句和歌唱段落。

这些对仗和才情的展示,为整个小说增添了一种风雅和才情的气息。

总之,《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点丰富多样,通过精细入微的描写、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独特的韵味和精妙的对仗和才情展示,曹雪芹展现了他卓越的语言艺术造诣,使得整个小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红楼梦的说话艺术

红楼梦的说话艺术

红楼梦的说话艺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尤其以其精细的人物描写和瑰丽的艺术风格而著名。

在这样一个繁华热闹的世界里,好像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说话的声音。

在小说中,有许多关于说话艺术的描写,这不仅反映了古代文化的特征,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把握能力。

一、言辞优美说话艺术,就是在平凡的言语中体现出对语言美的追求。

在《红楼梦》中,每个人物的语言方式都不同,但却都是优美、文雅的。

比如林黛玉脱口而出的“史湘云,你看这剪红绸子远不是两湖的?”一句话中就包含了许多的意蕴,其中的深意不是一般人能够领悟的。

整个文本中都是这种优美的言辞,通过这些言辞,读者不仅得到了阅读的快乐,也感受到了语言的美。

二、言行一致其中关键因素是人物角色塑造。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各异,但她们的对话和行为总是与她们的性格特点相一致。

对话体现了她们的品质和处世方式。

比如贾宝玉,他率性而为,对于宫女和奴仆都十分友好。

他既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也要求别人尊重他的人格,与众不同的豪放为其赢得了众人的敬仰与爱戴。

这样的言行一致,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生动,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深入人物内心。

三、借物象征在《红楼梦》中,很多时候人物的言谈举止往往通过借物来象征性地表达。

比如“荣府的绿肥红瘦”形容了荣府家族的兴衰。

“黛玉一颦一笑皆生动”形容黛玉的美貌动人,令人难以忘怀。

通过借物象征,不仅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人物的内心和情感,让人物形象得以更深刻地铭记在人们心中。

四、语言巧妙通过语言的巧妙使用来达到某种效果,这也是《红楼梦》中语言艺术的一大亮点。

有些时候,人物的言谈举止能够揭示一些真相。

比如在宝玉生病时,凤姐趁机向王熙凤泼脏水。

这时候宝玉木补地说了一句“好好的院子,拿水泼那里?”这句话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宝玉说出这句话时,却明显地pointed out 了凤姐的用意。

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作者让我们不仅能够理解人物的内心,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 -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学生吴悦学号01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层次专升本通讯地址富锦市二龙山中学邮政编码156126指导教师何宗美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摘要《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的美不仅仅是表现在一些词句上,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含蓄、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代表我国古代小说最高艺术成就的《红楼梦》塑造的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家高度的语言艺术也博得了一代代读者的真心称道。

《红楼梦》大笔如椽,文备众体,由于作者雪芹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三教九流,无所不晓,因而其驾驭语言,能举重若轻,纵横恣肆,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本文首先探讨了《红楼梦》丰富的语言表现形式,即整散相间、虚实相生、雅俗相谐、形神相和。

其次着重分析了《红楼梦》丰富的语言表现形式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最后特别揭示了《红楼梦》完美的另类语言艺术。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艺术,虚实相生,运诗入书目录摘要 (3)一、绪论 (5)二、《红楼梦》的语言表现形式 (5)(一)整散相间 (5)(二)虚实相生 (6)(三)雅俗相谐 (6)(四)形神相和 (7)三、《红楼梦》的语言表达效果 (7)(一)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8)(二)语言自然和谐 (8)(三)人物个性特点淋漓尽致 (9)(四)遣词造句精彩准确,富有神韵 (9)四、《红楼梦》的另类语言艺术 (10)(一)谣谚成语夺目生辉 (10)(二)比喻运用贴切形象,清新工丽 (11)(三)讥刺嘲讽多彩多姿 (11)五、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 (14)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一、绪论雪芹是一代文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代语言艺术大师。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璀灿的明珠,也是语言艺术宝库里难得的瑰宝。

《红楼梦》被誉为“百科全书”,是当之无愧的。

《红楼梦》广阔的思想涵和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活生生的封建贵族生活史、崩溃史,同时在艺术上,也描绘出了令人目不暇接的“美”的画廊。

《红楼梦》的语言要素及人文价值

《红楼梦》的语言要素及人文价值

《红楼梦》的语言要素及人文价值《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

这部小说以丰富的语言要素和深刻的人文内涵而著称,堪称中国文学的瑰宝。

语言要素:1. 文学语言的运用:《红楼梦》运用了极富文学感染力的古文,其语言优美、雄奇、婉约、清新,充满着诗意,使整部小说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2. 对话的巧妙运用:通过丰富的对话,曹雪芹巧妙地展现了人物性格、情感纠葛,同时也传达了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3. 典故和成语的运用:《红楼梦》融入了大量典故和成语,使作品更富有文化底蕴。

作者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儒家经典,表达了对社会风尚、人性弊病的批判和思考。

4. 意境描写的精湛: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的精细描写,构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意境图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人文价值:1. 社会风尚的反思:《红楼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弊端和腐朽现象,对封建礼教和官场腐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2.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丰满饱满、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人物的遭遇和命运,展现了丰富的人性面貌,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真实和复杂。

3. 对女性地位的思考: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丰满而独立,对封建礼教对女性地位的限制提出了质疑。

其中林黛玉、贾探春等女性形象,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女性主义色彩。

4. 家族伦理的探讨:《红楼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家族伦理的弊端,对家族、婚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总的来说,《红楼梦》以其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语言艺术,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杰出之作,不仅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也为人们提供了对人生、社会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毕业论文】浅谈《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毕业论文】浅谈《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浅谈《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优秀作品之一,是一部灿烂中华文化杰出的代表作品,也是文学语言艺术宝库里难得的瑰宝,语言精粹,简洁文雅,精练准确,字字皆玉,在语言艺术上,它达到了中国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

鲁迅称许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曹雪芹用他毕生精力与传神之笔,给后人留下一幅活灵活现的封建末期贵族生活史、崩溃史。

本文拟就从语言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个性、谐音双关的妙用等三个方面做一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艺术细节描写谐音双关《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他对现实生活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奴婢等级制度,以及对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朱理、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是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往往只须三言两语,随手拈来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形象。

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仅凭借语言艺术就可以判断人物。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别在人物形象、性格描写等方面生动传神,活灵活现。

加之谐音双关的妙用,使作品语言更是幽默诙谐,意趣深远。

一、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运用细节描写,把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刘姥姥,是本书中是一位让人难以忘怀的乡间老太太,她老人家本是深于世故,了解事理的,但是,由于许多的原因,她却以装疯卖傻、故意献丑的表演,博得贾母等人取乐,这个人物的出场,仿佛戏曲中的丑角,令人可笑可怜却又可敬。

她的对话部分,描写的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幽默至极,尤能切合人物的身份、教养、心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一闻其声,似见其人。

在独特语言的运用中,曹雪芹更能用“笑”来塑造人物形象。

描写无论是对于情节的交代,还是文中人物性格形象的塑造,都是必不可少的,作者用的分明是一些最普通的语言文字,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却仿佛是一副鲜明生动的贵族家庭饮宴图,使读者仿佛看到和听到了大观园的人物活动和他们的音容笑貌,作者对文中各色人物进行人物神情心志的描绘别具一格,作者通过人物的笑表现了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以及笑得姿态、动作各有千秋,独树一帜,这是作者的独特之处。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德育论文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德育论文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德育论文前言《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中的颠峰之作,其艺术性可以说没有哪一部小说能出其右。

其宏大而严谨的结构、细腻而传神的心理描写、鲜明的人物形象、高度个性化的语言、伏笔千里的妙用、浓郁的文化氛围、精妙的场面描写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它的作者---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红楼梦》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也不同于以往长篇小说(《水浒》、《西游记》等)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故事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一个空间和时间,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

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已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

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小说里的诗词曲赋,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成一体,而且这些诗词的创作也能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其人”——切合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口气。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这部作品思想内容之博大,艺术描写之精深,在中国小说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尤其是《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创造,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最高峰。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其思想内容的丰富,艺术成就的卓越和涉及范围的广阔是其它小说不能望其项背的。

在《红楼梦》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中,最突出的是作者于日常生活的描写中塑造的一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又得力于人物语言的精妙安排。

曹雪芹以他精湛的艺术功力和现实主义精神来描写人物的个性语言,以至于听到“林妹妹”我们就会联想到是贾宝玉在唤黛玉;听到“宝兄弟”就会想到是宝钗来了;听到“厄哥哥、爱哥哥”就知道是史湘云在说话;而“心肝儿肉”却又是贾母的声口了。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位女性人物,她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
象既独特又有特点。

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看,王熙凤通晓文化和语言,擅长夸张表达
和运用比喻来进行修饰。

她的话语常常采用小词汇,极具攻击性,是
一位极具说服力的演说家。

但她的言语风格也有些鸡肋,过于刻薄和
傲慢,给人留下了印象深刻的形象。

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了一种“狐狸”的气质。

“玲珑骨”、“美人脸”、“才情出众”,无不让她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但她也很
贪婪,极度嫉妒,因此想要博得众人的欢心。

她不顾一切地勾心斗角,以达成自己的目的,但这同时也伤害了她自己和她身边的人。

总的来说,王熙凤使用独特的语言艺术塑造了自己的形象,使她
成为了一个壮观的角色。

她为读者展示了一种狂热与妒忌的形象,也
表现了年轻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红楼梦王熙凤的语言艺术

红楼梦王熙凤的语言艺术

红楼梦王熙凤的语言艺术一、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描述了贾宝玉和贾家府邸的兴衰史。

在这部小说中,王熙凤作为一个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的女性角色,展现出其独特的语言艺术。

本文将通过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语言艺术,探讨她在小说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其所表现出的语言特点。

二、王熙凤的角色定位王熙凤是贾母的外孙女,聪明机智,才智出众。

她具有过人的智慧和眼光,善于处理家庭事务,也是贾府中的决策者之一。

她对待他人言谈举止的把握极为准确,善于运用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王熙凤的语言特点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语言表达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委婉含蓄王熙凤在与他人对话时,常常以委婉含蓄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她懂得通过细微的暗示和隐喻来传递信息,以避免直接冲突和伤害他人的感情。

这种委婉含蓄的语言艺术体现了她的深思熟虑和智慧。

2. 谐音和讽刺王熙凤擅长运用谐音和讽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她善于找到词语之间的音韵相似之处,运用这种巧妙的表达方式来达到一种言不痛楚、意思却传达出来的效果。

3. 文词熟稔王熙凤对文词的驾驭熟稔,她对于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

她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常常引用古人的诗词典故,用这些文词来掩饰自己的意图,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4. 争辩和善辩王熙凤是一个具有强烈争议性的人物角色,她在与他人交流时喜欢挑战别人的观点,并以自己独到的见解来反驳对方。

她擅长辩论,能够用逻辑和理性的方式来说服他人,展现出她过人的口才和智慧。

四、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对情节的推动王熙凤的语言艺术不仅显示了她的智慧和才情,也对红楼梦整个情节的推动起到关键作用。

1. 家庭事务的处理王熙凤是贾府中家务琐事的决策者之一,她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能够处理家族内部的纷争和家庭事务。

她善于用言辞来化解矛盾和争执,推动家族的发展。

2. 对贾宝玉的影响王熙凤是贾宝玉的亲姐姐,她通过自己的语言技巧和智慧影响着贾宝玉的行为和决策。

从《林黛玉进贾府》谈人物语言艺术

从《林黛玉进贾府》谈人物语言艺术

从《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谈人物语言艺术《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经典之作,创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

其中,林黛玉作为该小说中最为鲜活的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性格和语言魅力赢得读者的青睐。

本文将从林黛玉进入贾府开始,探讨她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对小说整体情节的影响。

林黛玉进贾府前的形象描写在林黛玉未进入贾府之前,她的形象已经在小说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塑造,通过她的外貌、性格以及家庭背景等多方面的描述,将她塑造成了一个既清秀美丽,又沉静内敛的女子。

这些描述的细腻程度相当高,且呼之欲出,让读者迅速对林黛玉产生了深深的感情。

进入贾府后,林黛玉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

尤其是她与贾宝玉的关系,更是成为了小说情节的重要节点。

林黛玉的语言艺术特点林黛玉的语言艺术是其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说中,她的语言总是富有诗意,这是与她独特的性格密切相关的。

一般来说,林黛玉总是选择词汇简单、但具有意蕴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她曾说过:“我不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但我能忍人所不能忍的。

我这里有一个漏嘴佞,臭名昭著。

我每每见了他,辄慨然长叹:‘这正是我时常痴想的朋友呀!’”(第四十二回)。

这种语言回响着她的内心,蕴含着她深深的思考和感受,读起来自然流畅,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另一方面,林黛玉的语言艺术也表现在她诗词歌赋的创作上。

她的诗词大多是自己感悟的生活体验的表达,形式简练,情感细腻,深得读者的喜爱,小说中对她的诗词进行了多次描写和赞美。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与情节的影响林黛玉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形象,但是她曾经留下的印象,却给小说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林黛玉的个性、言辞和行动,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推进和深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林黛玉敏感且多愁善感的性格,反映出了小说中爱情和人性的复杂性。

她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她用自己的方法和手段保护自己的过程,引人深思,对于小说情节的推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林黛玉的语言艺术也直接影响了整个小说的叙述风格。

浅析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浅析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浅析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摘要《红楼梦》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本文旨在对《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进行浅要分析。

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服饰的描绘,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正面的塑造了人物形象。

其次,在对人物进行正面描摹的同时,又辅以大量的侧面描写反映其潜藏的性格特征,如对主要人物的居室进行描写,强调旁人的评价,并且利用汉语音形义的特点在人物的姓名中隐喻了其性格特征和命运。

再次,还利用了对比手法,反复手法进一步强调了人物鲜明的性格色。

最后,也是《红楼梦》最具特色的一点,作者把自己放在主要人物的位置,以他们的口吻写了大量诗词歌赋以反映其性格,并且根据人物的命运给主要女性人物写了判词预示其命运。

通过对以上方面分析归纳,对《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进行了总结,从而使读者对作品人物形象塑造技巧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并能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借鉴运用。

关键词: 《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Abstract"A dream of Red Mansions"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true to life full three-dimensional characters, this paper aims to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characters in art to a shallow analysis. By reading the tex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the author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characters, appearance clothing language, psychological action, etc.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irect positive characters. Secondly, in front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 description at the same tim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ide description reflects the underlying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room description, evaluation stressed the othe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peech meaning in the names of characters a metaphor for the character and destiny. Once again, by contrast, repeated technique further emphasizes the characters of distinctive character color. Finally, a point i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the author put myself In the main position of the characters, with their tone and wrote lots of poems and songs to reflect their personality, and according to the fate of the characters to the main female characters written verdicts indicate its fat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characters were summarized, so that readers of the works of characters shaping techniques have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can use for reference the writing proces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dream of Red Mansions"; character image; Shaping Art.目录摘要IABSTRACT II引言 1一、人物形象的直接描写 1(一)外貌服饰描写 1(二)语言描写 2(三)行动描写 3(四)心理描写 4二、人物形象的侧面描写 5(一)人物居室描写 5(二)第三者的叙述 6(三)命名的谐音与寓意 7三、人物形象的对比描写 8四、反复手法的运用 8五、诗词歌赋与人物形象塑造及人物命运9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3引言明清两代,小说创作旺盛,名篇佳作涌现,诸如四大奇书,《儒林外史》等等,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则是《红楼梦》。

浅谈《红楼梦》的语言特色

浅谈《红楼梦》的语言特色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中的颠峰之作,其艺术性可以说没有哪一部小说能出其右。

其宏大而严谨的结构、细腻而传神的心理描写、鲜明的人物形象、高度个性化的语言、伏笔千里的妙用、浓郁的文化氛围、精妙的场面描写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这里,笔者想简单的说一说它的语言特色。

《红楼梦》的语言,可以说完全属于明白畅晓的白话。

除了极少部分的诗词歌赋是用古文写成的外,绝大多数都浅近易懂,这与它能广泛流传密切相关。

综合来看,《红楼梦》的语言具有如下特点:1、高度个性化。

塑造人物形象靠什么?靠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而语言可以说又是灵魂的写照。

这一方面《红楼梦》可以说做的很突出。

作者曹雪芹可以说注意到了这样几点:⑴身份不同,语言有别⑵性格不同,语言迥异。

下面就以实例做以说明。

在《红楼梦》里,人物身份很不一样,有贵族青年,有封建家长,有优伶,有市侩、有无赖、有村妪……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语言。

刘姥姥,一个从农村来贾府讨点好处的“积年老寡妇”,她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初次进贾府是为了给女儿女婿家要点东西过年,但向别人要钱要物怎好意思开口?“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

”多么难为情的话,却又不得不表白!为的仅仅是生存。

“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情来?只顾吃果子咧。

”自己不好意思说,只好启发自己的外甥,其尴尬之心情可见一斑。

“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稼活也没人作了。

”纯朴的话语里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宿命论,很适合这样一位农村老妇人的身份和心理。

“是个庄稼人罢;大火烧了毛毛虫;一个萝卜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这些酒令,与这样一位农村老妇女的日常生活是多么的密切相关!而作为市井无赖的醉金刚倪二,听说贾芸有难处时,为了显示自己的豪气,对贾芸说“不妨不妨,有什么不平的事,告诉我,替你出气。

这三街六巷,凭他是谁,有人得罪了我醉金刚倪二的街坊,管叫他人离家散”。

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一、现实主义描写《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首先体现出现实主义的描绘手法。

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涵。

例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贾宝玉的叛逆不羁、王熙凤的机智狡黠等,都通过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得到了深入的刻画。

二、象征和暗示《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

作者通过赋予人物特定的象征意义,暗示出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点。

例如,林黛玉的“潇湘馆”和“竹影摇曳”,暗示了她清高孤傲的性格和悲剧命运;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象征着他的非凡身份和命运。

三、人物性格刻画《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刻画非常出色,作者通过多种手法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例如,通过对话、行动、心理描写等方式,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这些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四、对比手法《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还运用了对比手法。

作者通过对比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命运和处境,突出了人物形象的差异和特点。

例如,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对比、贾宝玉和甄宝玉的对比等,都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五、环境衬托《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还善于运用环境衬托的手法。

作者通过描绘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衬托出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点。

例如,贾宝玉在怡红院中的生活环境,反映出他的富贵荣华和无忧无虑;林黛玉在潇湘馆中的生活环境,反映出她的清高孤傲和哀怨之情。

这些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相互映衬,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表现力。

六、情节贯穿《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还通过情节贯穿的手法来展开。

作者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情节和事件,将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点贯穿其中。

例如,贾宝玉在荣府中的成长经历、林黛玉在潇湘馆中的生活琐事等,都是通过情节贯穿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这种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具有层次感。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内容摘要:《红楼梦》是一部融合雅俗文化的艺术精品。

《红楼梦》用简练准确的白话文描述了众多富有个性特点的人物,以凡人俗人,日常生活,爱情婚恋,人情百态,博得了万万读者的喜爱。

作者在描述贾府那个诗书礼家、百年望族的日常生活画面时,以其非凡的才能做到小说的“文备众体”,并使这些韵文从属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情形节描述的需要,成为小说不可缺的组成部份。

在这部小说中,能够欣赏封建贵族士医生的儒雅风流的生活,观瞻至情至性又不失瑕疵的大观园女儿 ,了解到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风俗。

《红楼梦》在诗性的高雅和小说的“俗性”的融合与升华中,永久焕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关键词:诗词曲赋诗情通俗高雅正文:“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徒然”。

在中国传统文学的百花园中,《红楼梦》无疑是开的最为绚丽的鲜花之一,是融合雅俗语言文化的艺术精品。

一、通俗易懂的《红楼梦》《红楼梦》语言方面成心使之通俗化,形成“文不甚深,语不甚俗”风格。

熟练的白话,简练、准确、高雅、优美,“即村妇顽童从旁听之,亦有颔首会意处”提及《红楼梦》的通俗,读者只要有初中文化程度,就能够大体上读明白故事,弄清要紧人物关系,也就能够够读读红学高作了。

一、人物形象描述,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据统计《红楼梦》共写了480个人物作者如实描述,从无讳饰,因此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没有十全个美的人,也没有彻头彻尾的坏蛋。

诚如薛宝钗语:“这些人物都是百个里挑出一个来”,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妙处,因此“家家喜闻,处处争购”。

贾宝玉对女儿有专门的偏爱,高举“女儿是水做的骨血,男子是泥做的骨血”两种思想旗帜,对女奴的人格十分尊重,对她们的命运十分关切。

鼓舞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忘了自己被雨淋而提示画“蔷”的龄官赶紧避雨,为保芳官和五儿瞒赃,祭金钏,吊晴雯;但一会儿贾宝玉又会因开门迟了一点而踢袭人;为跌扇子骂晴雯 ; 为碗枫露茶逐茜雪;乃至在金钏被打的严峻时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魅力与人物形象内容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红楼梦》中口语、俗语的灵活应用,达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地步,使一个个个性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如见其人一般。

曹雪芹的《红楼梦》为后人开创了一个文学语言的新纪元。

正如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思想内容的奇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最高综合和体现。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在艺术上,它达到了中国小说不可企及的高度。

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悠久灿烂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典范,汉语言艺术的宝藏。

曹雪芹以无可比拟的传神之笔,给后人留下一幅封建社会末期极其生动的历史画卷。

《红楼梦》语言维肖传神,精练准确,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和美感,经典场景和细节描写连村妇野叟也能娓娓道来。

其描写人物生动传神,活灵活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模拟人物言语诗词栩栩如生,以个性化,口语化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从而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遣词造句精彩准确,富有神韵,“一字不可增减,入情入神之至”,细微处见真功夫;比喻、夸张运用贴切人物形象,表现出清新工丽,富含雄伟神奇的哲理思想,让人过目难忘,叹为观止。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艺术;人物形象;个性化、口语化语言;引言:通过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个性形象,文学语言的重要任务是塑造典型形象,“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红楼梦》的语言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它用生动明快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的、深刻的典型:有阴险狠毒、嘴甜心苦的地主阶级的典型王熙凤;有欺世盗名的封建假道学家的典型贾政;有钻营无耻的官僚政客的典型贾雨村;有封建阶级叛逆者的典型贾宝玉;有“意识到自己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的典型晴雯;也有“津津乐道地赞赏美妙的奴隶生活并对和善的好心的主人感激不尽”的奴才的典型袭人……这些典型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

”从他们身上深刻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展示了封建社会的广阔画卷和本质。

而这一切,不能不归功于作者的匠心和卓越的文学语言。

一、以个性化、口语化的语言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语言,实际上是它的词汇,是处在几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

”“词汇越丰富、越多方面,语言也就越丰富、越发达。

”因为书面语往往落后于人民群众的口语,口语化即:口头语言化。

一般我们日常生活中脱口而出的语言,不拘泥于文字句子的结构,不会像写作文那么正式的语言,我们通常就说口语化。

实际上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讲清深奥抽象的道理。

这就要求作家不断吸取人民群众新鲜活泼的口语,用来表现时代的生活。

但是这种“吸取”不是自然主义的,一成不变地照搬,而是进行认真地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一番改造制作,加工成为文学语言。

描写一个人物,最重要的环节是出场,是“第一印象”。

人物的出场,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多种多样,而《红楼梦》描写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神来之笔,无疑是我国古今小说中人物出场的一个顶级经典,不用说读过《红楼梦》的人,就是一字不识的村妇野叟,都说上并能理解“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词。

书中第三回通过贾母淡淡地介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位小姐等逐一在林黛玉面前亮相,都是简要描述外貌,曹雪芹很懂得这个道理,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明确提出:“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

”在这方面,《红楼梦》也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不妨在这里举几个例子:首先说说机智善行、阴险狠毒、嘴甜心苦的地主阶级的典型王熙凤;红楼梦中的语言艺术还在于人物语言的个性话,那就是该谁的话就得谁说,一听口气就知是谁的话。

《红楼梦》在运用个性化的文学语言是特别成功的。

从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先让我们看看对王熙凤的描写——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

”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曾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

”黛玉一一答应。

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

”……你看,人人都敛声屏气,独她放诞不拘。

脸上的笑纹刚消失,马上又用帕拭泪;贾母风向一变,又忙转悲为喜。

话像蜜酿的一样,句句讨贾母和黛玉的欢心。

一面不断叫黛玉“只管告诉我”,一面又向奴仆问话派差。

这口气和派头,不用介绍,读者就会知道她在贾府的地位和权势。

短短一段人物语言描写,把她的倚势、虚伪、逢迎、乖巧、逞能、揽权等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写凤姐弄权铁槛寺,杀伐决断,何等厉害—— (凤姐)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 这大有“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气概,生动地表现了她凶残,狠毒,贪婪的本性。

熙凤为了这三千两银子,终于断送了一对年轻情侣的生命。

曹雪芹在塑造王熙凤这一光彩夺目的形象时,表现出了炉火纯青的个性化语言艺术。

概括“王熙凤式”的语言,可分为三大类型,即“甜语”、“辣语”、“毒语”。

探讨“王熙凤式”语言的背景根源,可以使我们对其形象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有进一步的理解。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俊俏、才干独特、伶牙俐齿的巧媳妇,同时又是一个狡猾泼辣、独断专行、口蜜腹剑的管家婆,她贪权好利,争强逞能,深通权术,娴于机变,她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简直可以让人听到她的声息,看到她的神态,感到她的心跳,而呼之欲出,她的语言更是随机而出,自然天成,她的性格之所以如此鲜明突出,一多半得力于对她性格化语言的创造,她的语言中,独有的那种俗语、俚语、歇后语,这些口语的精华,形成了她独特的语言艺术及特色。

锤炼语言不仅仅在于简洁、精炼,而且还在于突出语言的个性化、地方化,在于塑造出语言富有个性风采的特征。

引用《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进大观园和贾母的对话之后评论说:“这里是两个老太太的对话。

以语言的地方性而言,二人说的都是道地北京话。

她们的话没有雕琢,没有棱角,但在表面平易之中,却语语针锋相对,两人的思想、性格、阶级都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贾母的话是假谦虚,倚老卖老;刘姥姥的话则是表面奉承,内藏讽刺。

……作者没有把贾母和刘姥姥的话写得一雅一俗,说的是同样的语言,却表现了尖锐的阶级对立。

这是高度的语言技巧。

”老舍的分析很具体,《红楼梦》语言的地方性和个性化相当的精彩,《红楼梦》使用的“道地北京话”,富有个性化的表现力。

再说说尤三姐与兴儿的对话:兴儿在向尤氏母女介绍王熙凤的时候,就应用了一连窜的民间口头语言,如‘咀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等, 不仅形象、生动、鲜活、通俗浅切、流畅自然、幽默诙谐,而且生动地刻画出了王熙凤阴险毒辣的“五辣”形象。

上面描写尤三姐的一段也是《红楼梦》中描写人物最为成功的几个片段之一。

其中也应用了许多北方方言,如“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

”“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儿——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

”“偷来的锣鼓儿打不得。

” 活脱脱的描绘出了尤三姐那种刚烈的性格。

她那种以个性解放来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以个性解放争取婚姻的自由,以个性解放与封建礼教顽强斗争的精神,是当时社会上涌现出的新生力量,代表了受封建思想窒息的青年男女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的社会历史潮流。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写宝玉生气后道:“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铼头鼋吃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驼一辈子碑去。

” “铼头鼋”、“大忘八”这两个本来用骂人的口语却被宝玉用在自己身上,足可以看出宝玉的“顽皮”和对于黛玉的一片痴情,显得特别的活泼生动。

贾宝玉他是一个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各人的意志自由生活,从而在他的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

从没有等级尊卑一说。

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

他说过“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

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生的贵族阶级的否定。

所以才有像这样新鲜活泼的口语化,《红楼梦》中比比皆是,以个性化、口语化的语言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们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语,经过作者删繁,润色,汇入了文学语言的泾流,使这部作品的语言更加浩瀚缤纷,斑斓瑰丽,作品深刻的内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二、以及其准确的字句,活灵活现人物的精神心态。

从我能接触到的有关材料来看,中国古代文学大多都有写关于潜意识精神现象与精神心态的的描写,说道论其准确的字句引用法国的著名作家莫泊桑说:“不论人家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

因此我们得寻求着,直到发现了这字,这动词和形容词才止,决不要安于‘大致可以’……” 《红楼梦》在谴词造句上,真正达到了“一字不可更改,一字不可增减,入情入神之至”的境界!先举个:意识到自己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的典型晴雯的例子:晴雯来了,一看那阵势,就知道自己被暗算了。

晴雯来了以后,王夫人就说:“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然后她就问宝玉今日可好些?再看,晴雯真是聪明绝顶,她说:“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好歹我不能知道,只问袭人、麝月两个。

”王夫人就信以为真了。

接着王夫人说:“这就该打,你难道是死人啊?要你们做什么?你不是在宝玉屋里的吗?宝玉今天好点,你都不知道!”结果晴雯回答得真妙。

她说:“我原是跟老太太的,因老太太说,园里空大人少,宝玉害怕,所以拨了我去外间屋里上夜,不过看屋子。

晴雯和贾府中的所有丫鬟一样有着自己的悲苦的身世,但是她和谄媚主子的袭人,钻营攀附的小红迥然不同,她宁愿冒着杀身危险触怒主子,也不肯低声下气承认自己是可以任人糟践的奴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