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四章 孟子庄子说理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袁行霈 最全最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三、《孟子》其书 孟子》 (一)组成与文体 《孟子》主要记录了孟子(前372~前289) 的政治主张与人生理想,是孟子与弟子万章等人 所著。由七篇组成:分别是《梁惠王》、《公孙 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 子》、《尽心》。《孟子》是从短小的语录体通 往长篇论说文之间的桥梁。 《孟子》作为长篇语录,从逻辑到组织,从 方法到技巧,从论证到声势,都极大提高了说理 文的水平。兼之晓畅实用,典范性强,在中国古 代散文史上占有崇高地位。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孟子》
一、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 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 弟子。《史记》所载受业于子思门人的说法比较 可信。 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北宋元丰六年 (1083年)宋神宗封他为邹国公;元至顺元年 (1330年)元文宗又封他为邹国亚圣公。
2、学者之文,严谨周详。荀子学识渊深而为 文构思周密,论述详赡。荀文尤长于正论反驳, 善立善破。驳论的出现,意味着我国论说文体的 新发展。 3、长者之文,老练淳厚。荀文虽有辩论,却 非《孟子》似的高谈阔论,滔滔雄辩;亦非《国 策》似的纵横捭阖,辩丽夸饰。而是不失长者风 度,呈现出一种老练淳厚、明晰条畅的艺术风格。 4、多用比喻而少用寓言故事。
(二)《孟子》散文的特征 1、长于论辩。富于雄辩性,善于层层推进、因势利导 地展开辩论,但有时亦不免强词夺理,流于浮夸诡辩。 2、灵活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 推理,往往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 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3、“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在论 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 出来。 4、气势浩然。这种风格,既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 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也与 他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有关,所以他的文 章情感激越,辞锋犀利,气势磅礴。 5、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精练准确。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一、发展状况1、《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
2、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逐步形成,跟百家争鸣以及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
3、《论语》创立的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论辩文。
4、《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
5、《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第一节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一、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1、《论语》(1)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A、成书时间:《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
B、《论语》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
作为说理文,《论语》还很幼稚。
C、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论语》中已有萌芽。
D、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E、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作为叙事记言文字,比较成功,但与说理文显然还有一定距离。
、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F、针对性强,层次清晰,具有说理文的某些特点。
如:《季氏》篇中“季氏将伐颛臾”里孔子的几段话G、《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
H、语录体并不是《论语》文学价值的主要方面,《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2)《论语》只记录了孔子广告的一些片断,而非孔子一生的完整表现,但《论语》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表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象。
A、孔子弟子的形象在《论语》中也有反映。
如:耿直鲁莽的子路、安贫乐道的颜回辑录者本意并非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语录体写人毕竟也有局限。
B、《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
先秦文学史讲稿(孟子、庄子等说理散文部分课件稿)
先秦文学史讲稿(《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一节诸子散文兴盛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逐渐代替奴隶主贵族阶级,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
体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就是士这一阶层空前的活跃。
他们出身不同的阶级阶层,对当时社会现实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他们从各自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出发,积极发表主张,著书立说,并游说诸侯,互相辩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也促进了诸子散文的发展。
这些,再加上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就是先秦诸子散文兴盛的原因。
第二节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
主要作品有儒家的《论语》、道家的《老子》和墨家的《墨子》。
《论语》和《老子》语录体的散文,都显得词约义丰,不同的是《老子》多用韵。
《墨子》则已在语录体的基础上向论说文发展,并且初具规模。
第二个时期是战国中叶。
主要作品有儒家的《孟子》和道家的《庄子》。
它们在文辞的繁富和说理的畅达上,已超过了前一个时期的作品。
《孟子》虽然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逐渐发展成对话式的论辩文。
《庄子》则基本上突破了语录体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论说文。
第三个时期是战国末期。
主要作品有儒家的《荀子》和法家的《韩非子》。
它们都已经发展到了论说文的成熟阶段,具有说理深入、逻辑谨严、结构严密、文辞富赡等特点。
由此可见,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是由说理简括而趋于详细,文辞简约而趋于富赡,篇幅短小而趋于长大。
诸子散文的文学性大致有下列三种情形。
其一:有的著作中某些部分具有记事的成分。
这些成分用细致传神的笔触描绘人物言行,有的已接近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使读者有如见如闻的感觉。
如《论语》、《孟子》。
其二:有的著作多用寓言故事阐明理论。
就像在哲理著作中放入一些短小的文学作品。
如《庄子》、《韩非子(部分)》。
其三:有一些著作重在抽象分析理论,但注重修辞,多用比喻、排比,多用形象性的语言,分析细微、词藻丰富,富有文采。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老子学说的精髓部分,是它的辩证法思 想。老子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互相 矛盾、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都 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体。如: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二 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第五 十八章)等。
15
(三)《老子》一书的文学特点 1、以韵为主,韵散相间的形式 《老子》的文体与《论语》的纯语录体
5
第二节 《论语》、《老子》、《墨子》
一、《论语》 (一)《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在 战国初年编辑成书。《论语》是先秦儒家学 派的代表作。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6
《汉书·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 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 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 故谓之《论语》。 《论语》在汉代有《古文论语》、《齐 论语》、《鲁论语》三种版本。西汉末张 禹以《鲁论语》为基础,综合《齐论语》 和《古文论语》,为《张侯论》。今本 《论语》基本上就是《张侯论》。
在“三言”中,寓言运用得是最多的。 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主干结构成篇的。
41
2、其寓言奇幻超常、变化万千,极具 浪漫特色
《庄子》中的寓言多数是非现实或动物 题材,以奇幻超常的想象,超越时空,超越 物我,诡怪无常,变化万千。
对于社会人生,孔子提倡“知其不可 而为之”积极进取的态度。还提出了许多 可贵的为人准则和学习态度、方法。
9
(三)《论语》的文学特征 1、语录体散文 《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片断,
全书二十篇,每篇若干章不等,形式短小简 约,尚未构成形式完整的单篇文章。
中国文学史第一编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等说理散文 ppt课件
中国文学史第一编第四章 《孟 子》《庄子》等先秦等说理散 文
一、孔子生平与思想
1、生平介绍
2、思想主张 哲学思想(核心):仁和礼 政治思想: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美学思想:美善统一,中和 文艺思想: “兴观群怨”
二、《论语》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 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 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 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中国文学史第一编第四章 《孟 子》《庄子》等先秦等说理散 文
1 性善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 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 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良知论: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中国文学史第一编第四章 《孟
子》《庄子》等先秦等说理散 文
文字简洁,结构曲折,行文跌宕,富于 波澜。善用譬喻析理,显得形象生动。 设事取物合情合理,耐人寻味,说服力 强。文章充满感情色彩,语调随文意变 化多端。
中国文学史第一编第四章 《孟
子》《庄子》等先秦等说理散 一文、生平与著作
荀子,名况,赵人,(前298—前 238),汉人因避汉宣帝(刘询)讳 改称孙卿。在齐国位居列大夫,三为 稷下学宫祭酒,说齐相而不能用,后 去齐适楚,楚相春申君以为兰陵令, 又因谗而游赵。曾聘秦,见昭王、范 雎,复为春申君召回,仍任兰陵令。 不久,春申君为李园所杀,荀卿乃废, 老于楚。(见《史记·孟子荀卿列 传》)
1 在思想内容上,诸子散文思想活跃,畅所欲 言,他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对现实的 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其他诸子著作:
1.《列子》
2.《管子》 3.《孙子》 4.《吕氏春秋》 5.《商君书》 6.《关尹子》 7.《慎子》 8.《申子》 9.《尹文子》 10.《鬼谷子》
第六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一)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
(二)形象化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方式,对后代散文的发展产 生了重大影响。
(三)寓言由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独立成为一种 文学样式。
专题论文
战国后期
形成了结构完整的论说文体制。
《荀子》 《韩非子》
第一节 《论语》、《墨子》
孔子和《论语》
孔子的生平。
《论语》主要是孔子的言行录,内容广泛,涉及 政治、哲学、文艺、教育等各个方面,是研究孔于 思想和学说的重要文献,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此 书由孔子弟子及孔门后学辑录而成,成书约在春秋 战国之际。
(四)先秦说理散文风格各异,直接影响了后世 作家的创作风格。
(五)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 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墨子和《墨子》
墨子的生平。
《墨子》也是弟子所记,是墨家学说的一部丛 书,内容包括墨子讲学记录,“墨子及弟子的言行 以及墨家后学的一些专论。今存53篇,孙诒让 《墨子间诂》是今见最好的注本。
其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另外还主张尚贤、 尚同、节用等,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但 又主张天志、明鬼,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
《庄子》的文学价值 :
1.寓言为主,“三言”并用的创作方法。 2.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 3.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 4.汪洋恣肆,诗意盎然的语言风格。 另外,有人说《庄子》是中国小说之祖。
第四节 荀卿与《荀子》
荀子的生平。荀子是集大成的思想家 。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孔子 万世师表
“仁” 仁者无敌 坐而论道 文化宗师 哲人情怀 “逝者如斯夫”
孟子的思想与个性 一 孟子的个性与气 浩然之气 二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1 孟子和《孟子》一书 2 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 3 气势浩然的文风
“道” 与“逍遥”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1 庄子和《庄子》一书 “道” “逍遥游”想象和虚构 4 形象恢诡的论辩 5 富有诗意的语言
先秦散文的学者化
四《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1 严谨详密的论证 2 犀利峭刻的议论 3 植根现实的寓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袁行霈最全最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 、《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中国文学史第一编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 象表现出来。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 大的艺术感染力。“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 酒肉而後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 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後反,问其 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 (jiàn ,窥视)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yí , 斜行)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 郭瞷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 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 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 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 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 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是先秦 说理文的另一形态。它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 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大量用韵 语、对比和排偶句式。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 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 ”(深远的很哪,好象是万物的宗主。 挫灭锐气,解脱纠纷,涵蓄光亮,混同垢尘。幽 隐的很哪,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 生的,有天帝之前就有它。 )
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 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 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 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 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 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 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 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 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习题集
、 和 5篇。
四.简答
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
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
3、《诗经》是按 风 、 雅 、 颂 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 、 、 、
、 等十五 “国风”,共 篇。
5、《诗经》中的“雅”分 和 ,前者有 篇,后者有 篇,共 篇。
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 》篇讲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 》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 》的文风。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 》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 ”、“ ”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 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 《诗》 ,或连其诗篇数称 “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11、西汉的学校教育是 武帝 时期经 公孙弘 倡导后发展起来的。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 经学 的藩篱,《 毛诗序 》中主张诗歌“ 发乎情 , 止乎礼仪 ”等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12、 赋 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 诗歌 和 散文 之间。骚体赋的代表作有贾谊的《 吊屈原赋 》, 枚乘 的《 七发 》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 的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张衡 的《归田赋》则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第四章 《孟子》、《庄子11.15
鲁迅1935年写的《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 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的圣人,和一般的民 众并无什么关系。” 当权者言行不一,批孔者“厌恶和尚,恨及袈 裟”。 “即使是孔夫子,缺点总是有的,在平时谁也 不理会,因为圣人也是人,本是可以原谅的。 然而如果圣人之徒出来胡说一通,以为圣人是 这样,是那样,所以你也非这样不可,人们可 就禁不住要笑起来了。”
《论语》的流传
古论语 古文 齐论语 今文 鲁论语 今文
21篇 22篇 20篇
失传 失传 今存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 《孟子》合为“四书。”
孔子的仁与礼
仁是其思想核心 爱人 孝悌 克已复礼 礼是等级、规范与准则 社会态度:保守 人生态度:进取
孔子与后儒比较
“虚伪遮已”“严苛待人”的宋儒
朱熹酷刑逼妓女严蕊蕊承认与太守唐仲友 的关系。严宁死不认
监察御史沈继祖上书以还施之法,指朱熹 诱两尼做妾。朱惶恐上表谢罪。 宋理宗与宋徽宗被清代史梦兰作诗讥讽: “宋史高标道学名,风流天子却多情,安 安唐与师师李,尽得承恩入禁城”
“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的批孔
B、尚实尚质,言之无文 。 刘勰《文心雕龙· 诸子》:“《墨子》意显豁 而语质。” C、形成了说理文的体制
虽仍用“子墨子曰”,未完全摆脱语录体影 响,但段与段间已是围绕一个论题论述。
第二节《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与《孟子》有关的故事,成语,熟语,常 用词,寓言,典故:
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寡不敌众;自 暴自弃;拨苗助长;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言而喻;杯水车薪; 专心致志;尽信书,不如无书;天将降大 任于斯人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欢乐; 尝试;深造;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袁行霈 最全最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着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着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 5篇。
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先唐文学部分的归纳与重点的整理
中国文学史绪论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初创时期,是上古期第一段。
先秦文学尚未从浑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其特征与这时文化形态有着密切关系。
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一、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文学。
例:据说是神农时代《蜡辞》(《礼记·郊特牲》)大约是农事祭歌;传说尧舜时《击壤歌》、《南风歌》等,是后人伪托;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遗留。
如《吴越春秋》载《弹歌》,反映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已具韵律,显是古老歌谣。
《吕氏春秋·音初篇》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候人兮猗”,是夏代诗歌遗文。
二、文字产生后,脱离传说时期。
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是所知最古文字。
甲骨文代表商代晚期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甲骨卜辞文句简朴形式单一,仅有少量记事文字,但其产生具重大历史文化意义,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三、诗歌最初与乐、舞结合。
《吕氏春秋·古乐》载八阕,内容从题目看,“载民”歌唱始祖;“玄鸟”即燕子,可能是本部落图腾;“遂草木”歌唱草木茂盛;“奋五谷”歌唱五谷生长;“敬天常”遵循自然法则;“达帝功”以下反映宗教信仰。
《尚书·益稷》载帝舜时《大韶》。
《诗经》作品都是乐歌。
约在春秋后,诗歌分化独立,向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文史哲不分。
先秦文学非纯文学,先秦文化呈现综合形态。
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哲学著作,史、哲学著作也有文学意味。
(一)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云颛顼命南正(官名)重掌管天,北正黎掌管地,即掌天文、祭祀事,周宣王之时,重、黎后人成司马氏,掌周史,可以看出史学与巫术分化过程;据《尚书·洪范》可知商代已形成“五行”思想;《易》卦爻辞,已具备“阴阳”观念;“德”观念于商萌芽,在周发展,形成敬德保民思想。
(二)春秋战国时,探索宇宙人生、进行哲学思辨、关注社会政治、讨论治国之道的诸子说理散文成熟,表现鲜明个性,浓郁情感,丰富形象,具较强文学性。
第四章《孟子》、《庄子
3、《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 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练准确。
如“明察秋毫”、“水深火 热”、“出尔反尔”、“出类拔 萃”、“心悦诚服”、“一暴十寒” 等等。
四、《孟子》选讲
《齐桓晋文之事章》(ZP148) 本章系统地阐述了孟子关
▪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欲速则不达。”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颜渊感叹老师之道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辞达而已矣”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 之,曰:思无邪。” 《论语·八佾》: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三)孔子对后代的贡献:
▪ 1、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者。 ▪ 司马迁说孔子“序《诗》、传《易》、正《礼》、
《乐》、作《春秋》” ▪ 2、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者。 ▪ 首开私学,广收门徒。中国古代文化的第一次大普及。 ▪ 孔子的教育分为“文(历代文献、文化知识)、行
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
▪ 分三个阶段: ▪ ①春秋末、战国初,《论语》、《老
子》,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 ▪ ②战国中期, 《墨子》、《孟子》、
《庄子》,对话体和寓言体; ▪ ③战国后期,《荀子》、《韩非子》,
专题论文(篇章体)。
第二节 孔子和 《论语》
▪ 一、孔子其人: 孔子是中国
历史上最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 也是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儒家文 艺思想的奠基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要”
要求
实践
“礼” —— 一种关于秩序的学说
❖ 礼者,履也。即一个人必 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履行❖ 礼之用的责任。来自❖ 分-区分上下、尊卑、
❖ 外在的一套制度与仪式 ❖ 亲疏、远近等,使 之
❖ 内在的一套观念与准则
有别
❖ 功能:保持社会的有序性 ❖ 合-调谐上下、尊卑、
❖ 亲疏、远近等,使之和
谐
(2)、《论语》的文学价值
❖ “乃所愿,则学孔子焉。”、 “自生民以来,未 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战国中后期,孟 子是儒家八派之一,地位并不高,唐以后逐渐受推 崇,元文宗时被封为“亚圣”,仅次于“至圣”孔 子。
二、《孟子》的思想内容
❖ 1、性善论
❖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有不下。” “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是非之心”。
❖ (1)文辞贴近口语,通俗、自然、浅显,令 人有亲切之感。
❖ (2)所录要言不烦,多非长篇大论,因而令 人有精粹之感;
❖ (3)大多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因而令 人有真实之感。
(四)《墨子》
❖ (一)墨子其人与《墨子》其书 ❖ (二)《墨子》的散文特点 ❖ 1、尚实尚质,言之无文 ❖ 2、讲究逻辑,明辨是非 ❖ 3、文体因革,承前启后
❖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章三十九)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章六十四)
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 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闪耀着思想之光,因 之被誉为“五千精妙”(《文心雕龙·情采》)
第二节《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1、孟子的生平与创作 ❖ 孟子(前372——前289),
❖ 1、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 “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雍也》) ❖ “往复缭绕,情志恳切,意味深长。”
名轲,邹人,是孔子之后的 儒家大师,继承并发展了儒 家学说。 ❖ 《孟子》今存七篇十四章, 即《梁惠王》、《公孙丑》、 《滕文公》、《离娄》、 《万章》、《告子》、《尽 心》、每篇各分上、下章。
❖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 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 困,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之门人,故其学术渊源, 与孔子一脉相承(孔子——曾参——孔伋(子 思)——?——孟子)。
(二)先秦说理散文各阶段的体制特点
阶段
时间
体制特点 代表作品
萌芽期 春秋末期到战 语录体和韵散 《论语》《老
国初期
结合体
子》
发展期
战国中期 对话体和寓言 《墨子》《孟
体
子》《庄子》
成熟期
战国末期 独立成篇的专 《荀子》《韩
题论文
非子》
(三)孔子与《论语》
❖ (1)《论语》的编定、体例、篇数及流传情 况
❖ 《老子》还描述了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提 出“小国寡民”的主张:
❖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 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 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二、《老子》的艺术特征
❖ 《老子》之文在先秦诸子中独标一格,其艺术特色 主要表现为:
❖ 2、老子学说的精髓,是辩证法思想。例如:“祸 者,福之所倚;福者,祸之所伏。”(章五十八) “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 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章七十八)等
❖ 3、老子的社会政治观集中体现为“无为而治”
❖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章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 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章五十七)
❖ 2、民本论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 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
(五)、《老子》
❖ 《老子》的主要内容: 关于“道”的学说。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 的核心。
❖ 主要的特点:①以韵文 为主,韵散结合。②具 有抽象的思维特质。教 学方法③诗意的语言。
一、《老子》的思想
❖ 1、《老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据统计, “道”在《老子》中出现七十多次。诸如:“道可 道,非常道”(首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章二十五)等。
❖ (1)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 ❖ 《老子》之文大体整齐,有的全是韵语,而多数则
为韵散结合。 ❖ (2)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 这虽然是先秦诸子共有的特点,但《老子》用此手
法,更为得心应手,有其独特之处,犹善用比喻。 ❖ (3)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 咎。”(章九)
(牛运震《论语随笔》)
❖ 2、人物形象,鲜明具体。
❖ 刘勰:“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 龙·征圣》)
❖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 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 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 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 3、语录文体,影响深远。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 秦说理散文
主讲:杨志君
第一节 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 (一)先秦说理散文的总体特征 ❖ 1、在思想内容上,密切关注现实与人生,对
现实的认识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表现出强 烈的理性精神。 ❖ 2、在文风上,勇于言辩,放言不惮、个性鲜 明、气势充沛,表现了“士”的独立人格。 ❖ 3、在语言上,浅显生动,善于取譬设喻,大 都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
❖ 《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 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 成。大约在战国初年始编辑成书,是先秦语 录体的代表作,共20篇。
仁——是一种道德观念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则立人 己欲达则达人
范畴
子曰:“刚、毅、木、讷近 于仁。”克己复礼为仁
能行五者于天下
仁
为仁矣,曰: “恭、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