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复习(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与简答 答案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与简答 答案

●名词解释●信息检索●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到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狭义的信息检索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找到所需信息的过程。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判断何时、何地需要信息,并有效地定位、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又称信息观念,是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觉反映,即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敏感性。

●信息能力●是人们有效快速的获取、加工、存储、利用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信息活动中,信息创建者、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所必须要遵守的社会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

●零次文献●是指未公开出版的实验记录、原始录音(像)、书信、手稿、口头交流的信息或实物等。

●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撰写并公开发表或出版的信息。

●二次文献●是对一定范围、时间或类型的大量一次文献按其特征收集整理、压缩、加工,并按一定顺序组织编排、用于检索查找利用这些文献而编制的文献。

如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简介等。

●三次文献●三次文献是在充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做出的系统整理和概括的论述,并加以分析综合编写而成的概括性文献。

●主题词●是以自然语言为基础,以概念组配为基本原理,并经过规范化处理,表达主题的最小概念单元,作为信息存储和检索依据的一种检索语言。

●关键词●关键词是出现在文献题名、文摘、正文中,能够表达文献主题,具有检索意义的语词。

●叙词●所谓叙词,是指从自然语言中优选出来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术语,又称主题词。

●查全率●查全率是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系统文献库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它反映该系统文献库中实用的相关文献量在多大程度上被检索出来。

●查全率=【检出相关文献量/文献库内相关文献总量】×100%●查准率●查准率是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比率,它反映每次从该系统文献库中实际检出的全部文献中有多少是相关的。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最普通的理解就是信息查找。

它是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查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信息检索又叫做信息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

信息检索可以分为事实检索、数据检索、文献检索。

特性检索:也称强相关性检索,强调向用户提供高度对口的信息。

强调检索的准确性,对检索结果的数量不作要求。

族性检索:也成弱相关性检索,强调向用户提供系统、完整的信息。

注重检索的全面性,要求检索出一段时间期限内有关特定主题的所有信息,对准确性要求较低。

特种文献:特种文献是一种不以书刊形式出版的文献,一般不公开发行,它包括专利文献、会议资料、科技报告、技术标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及其说明书等。

其特点是内容涉及面广、种类多、数量大、报道快、参考价值高。

OPAC:联机图书馆公共检索目录,有开放的公共查询目录演化而来,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发的供读者查询馆藏数据的联机书目检索系统。

参考工具书:是指根据人们的需要,把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或浓缩,并按一定的排检方法编排,以备查阅、参考,用以解决有关事实和数据方面的疑难问题的图书。

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内的主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情况、研究成果及有关统计资料,提供详尽的事实、数据和统计数字,反映近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动向及科学文化进步的年度出版物。

手册:是汇集某一方面常需要查考的基本知识和数据资料,以供读者手头随时翻检的一种工具书。

名录:是汇集机构名、人名、地名等专名基本情况和资料的一种工具书。

搜索引擎:就是通过运行一个不断在网络上通过域名扫描和各种链接的软件,自动获得大量站点页面的信息,并按照一定规则归类整理,从而形成数据库,用以提供查询的站点。

图书:论述或介绍某一领域知识的出版物。

期刊:期刊一般是指名称固定、开本一致的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物。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

一、名词解释1知识:知识是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2情报:情报是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一定的目的而传;3文献:凡属于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4核心期刊:是科技期刊中一类特定的期刊,指刊登某;5专利:专利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授予发明人或其权利;20.以下哪种检索刊物属于文摘型检索刊?(C国外;21.下面哪项工具是不属于书目检索范畴?(B《中;22.下列一、名词解释 1知识:知识是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规律的信息反映进行思维分析,加工提炼,经过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

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就称为知识。

2情报:情报是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一定的目的而传递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具有保密性、时效性、传递性的特点。

3文献:凡属于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保存下来,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物质形态的载体,统称为文献。

4核心期刊:是科技期刊中一类特定的期刊,指刊登某学科文献密度大、载文率、被引用率及利用率较高,深受本学科专家和读者关注的期刊。

5专利:专利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授予发明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录型检索工具)。

20.以下哪种检索刊物属于文摘型检索刊?( C国外医学)21.下面哪项工具是不属于书目检索范畴?( B《中国期刊网全文专题数据库》)22.下列哪项不是科技文献的特点?( C文献发表的时间缩短)[A.日益向多元化发展B.交流传播速度加快C.文献发表的时间缩短D.内容交叉渗透,分散重复]23.通过文献后面列出的一系列参考文献条目的指引,来查找到那些参考文献的原文,这种检索方法属于(A追溯法)。

[24.下面对查全率和查准率描述正确的是( D查准率和查全率之间存在互逆关系)。

25.20世纪(A 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出版医学索引刊物。

26.建国前,由于我国科学技术和科技情报工作非常落后,导致文献检索刊物出现较晚,种类少,直到( B 通过SCI引文索引,按著者姓名字顺来获得,下列所示选项为该著者的姓名,(A MA DL )符合SCI的著录规则。

信息检索与利用复习资料(整理2016.1)

信息检索与利用复习资料(整理2016.1)

信息检索与利用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INTERNET(因特网):Internet:因特网。

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一个网络,它是在功能和逻辑上组成的一个大型网络。

采用TCP/IP协议。

2、SCI: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缩写首字母。

SCI是一个引文数据库,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

3、报刊:报刊是指报纸和期刊的总称,是属于连续出版物,它具有统一的题名,定期或不定期以连续分册形式出版,有卷期或年月标识,并且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

报纸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期则围绕某一学科和某些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由多篇文献资料编辑而成。

4、标准文献。

广义的标准文献包括标准的原始文件及检索工具书等。

狭义的标准文献仅指带有标准号的标准、规范、规程等技术标准。

5、超文本:超文本是在普通文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链接功能的一种文本。

用户只要用鼠标点击页面上有特殊颜色或有下划线的文字时,就会出现新的解释或访问更多的信息。

6、分类途径:是指按文献内容的学科分类体系查找文献信息的途径。

一般说来,一种检索工具的编制都须按学科建立自己的分类体系,其收录的文献按分类目录中的排序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的结果可将同一学科的文献集中,便于按学科查找文献。

7、技术档案:指生产、设计、建设、科研等专业部门,在科技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图书、照片、数据等原始记录文献,包括项目规划、设计、实施方案、任务说明书、协议书、技术指标、实验计划等,具有保密性和内部使用的特点。

8、检索语言:又称为情报语言、情报存储和检索语言、信息组织语言等。

它是根据检索的需要而创作的人工语言,把信息的存储和检索联系起来,把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联系起来,以便取得共同理解、实现交流的语言。

9、竞争情报:竞争情报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业务,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

1)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

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一步,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信息的过程。

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信息查询(information search)。

2)零次文献:也叫灰色文献,未经公开发表或未交流于社会的文献。

如私人笔记,设计草图、实验记录、文章草稿、会议记录、书信文书、以及档案等。

其主要特点是内容新颖,但不成熟,不公开交流,难以获得。

3)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 以著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习惯上称做原始文献。

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

体现创作性。

其主要特点是内容新颖丰富,叙述具体详尽,参考价值大,但数量庞大、分散。

4)二次文献(Secondary Document):就是检索工具。

是将大量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经浓缩,整序的加工整理,编辑成目录、题录、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或数据库。

如文摘,目录、索引等。

它有存贮、检索、报道的功能。

体现高度的浓缩性。

其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少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文献信息。

二次文献具有汇集性、工具性、综合性、交流性等特点。

5)三次文献(Tertiary Document):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如专题述评、动态综述、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以及数据手册、百科全书等参考工具书。

三次文献是情报研究的产物和成果。

具有很强的的综合性。

总之,一次文献(创造性),二次文献(有序化),三次文献(高度浓缩,提炼,再创造)。

6)以上四个级别的文献中,零次文献由于没有进入出版、发行和流通这些渠道,收集利用十分困难,一般不作为我们利用的文献类型。

信息检索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信息检索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信息检索》练习题第一章练习一、名词解释1.信息——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是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系客观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特征内容的总称。

2.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类的选取、组织、序化等整理与开发后的信息的集合。

3.白色文献——是指公开出版发行的、通过正常渠道可以得到的常规文献。

二、填空题1.信号只是信息的(),信息是信号所载荷的()。

载体、内容2.现实的信息资源依据传递信息的载体和表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3.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和实物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转化,成为(),如果有长期开发的价值,往往会转化成()。

网络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4.()是记录有信息和知识的一切有形载体,是将知识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在一定的固态物质载体的结合体。

文献5.期刊按内容和性质划分,可以分为(),(),()。

学术性期刊、检索性期刊、其他类型期刊6.()是指未经出版发行的或未以公开形式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

零次文献三、判断题1.情报只是一类专门的信息,是信息的一个子集。

()2.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

()3.机读型文献是以磁性材料为存储介质,采用计算机技术、磁性存储技术、激光技术,以键盘输入、文件拷贝、刻录或光学扫描等方法作为记录手段,通过计算机处理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献。

()4.缩微型文献是以印刷型文献为母本,以感光材料为载体,采用光学缩微技术将文字或图像记录存储在感光材料上而形成的文献。

()5.声像型文献是一种以磁性和光学材料为载体,将声音和图像记录存储在磁性或光学材料上的非文字形式的文献。

()6.书写型文献是指印刷术发明以前的古代文献和当今尚未正式付印的文献,主要以手写和刻划的方式,将知识信息记录在各种自然材料和布帛,纸张等载体上的文献。

信息检索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信息检索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信息检索》练习题第一章练习一、名词解释1.信息——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是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系客观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特征内容的总称。

2.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类的选取、组织、序化等整理与开发后的信息的集合。

3.白色文献——是指公开出版发行的、通过正常渠道可以得到的常规文献。

二、填空题1.信号只是信息的(),信息是信号所载荷的()。

载体、内容2.现实的信息资源依据传递信息的载体和表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3.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和实物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转化,成为(),如果有长期开发的价值,往往会转化成()。

网络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4.()是记录有信息和知识的一切有形载体,是将知识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在一定的固态物质载体的结合体。

文献5.期刊按内容和性质划分,可以分为(),(),()。

学术性期刊、检索性期刊、其他类型期刊6.()是指未经出版发行的或未以公开形式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

零次文献三、判断题1.情报只是一类专门的信息,是信息的一个子集。

()2.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

()3.机读型文献是以磁性材料为存储介质,采用计算机技术、磁性存储技术、激光技术,以键盘输入、文件拷贝、刻录或光学扫描等方法作为记录手段,通过计算机处理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献。

()4.缩微型文献是以印刷型文献为母本,以感光材料为载体,采用光学缩微技术将文字或图像记录存储在感光材料上而形成的文献。

()5.声像型文献是一种以磁性和光学材料为载体,将声音和图像记录存储在磁性或光学材料上的非文字形式的文献。

()6.书写型文献是指印刷术发明以前的古代文献和当今尚未正式付印的文献,主要以手写和刻划的方式,将知识信息记录在各种自然材料和布帛,纸张等载体上的文献。

信息检索2答案

信息检索2答案

一、名词解释(5x4=20分)1.截词检索:是指在检索标识中保留相同的部分,用相应的截词符代替可变化部分。

检索中,计算机会将所有含有相同部分标识的记录全部检索出来。

截词符一般用“?”或“*”表示,但不同的数据库中有所差别。

2.信息检索: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3.查准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数量占检出文献全部数量的比例。

4.查全率:是指检出的文献数量占数据库中全部相关文献数量的比例。

5.引文索引:是一种将科技期刊、专刊、专题丛书等文献资料所发表的论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的作者、题目、出处等项目,按照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进行排列而编制的索引。

二、简答(5x6=30分)1.查找国内外学位与会议论文分别有哪些数据库?每类中分别举2个英文数据库(包括全称、简称与中译)和1个中文数据库。

(1)国内外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包括索引与摘要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如CALIS的《学位论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CNKI的《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美国博硕士论文库PQDD(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美国学位论文网络数字图书馆NDLTD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is and Dissertations)等。

(2)会议论文数据库包括:会议论文索引与摘要,如CALIS会议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OCLC会议数据库——《在会议上提交的文章索引》(Papers First),《会议出版物索引》(Proceedings),Web of Knowledge的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2.布尔逻辑检索的主要运算符有哪些?它们各代表什么含义?请分别举一例说明。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一、名词解释1. 信息、知识、情报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

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

它可能包括事实、信息,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

它可能是关于理论的,也可能是关于实践的。

情报:是指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是知识的激活,是运用一定的媒体(载体),越过空间和时间传递给特定用户,解决科研,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所需要的特定知识和信息。

2. 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情报学中的一种主要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者实际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和一定新见解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

二次文献:又称二级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即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压缩成简介、提要或文摘,并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形式,如目录、文摘杂志(包括简介式检索刊物)等。

3. 信息检索系统信息检索系统:是指根据特定的信息需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关信息搜集、加工、存储和检索的程序化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服务。

4. 主题语言主题语言:是以自然语言的语词为字符,以规范化或未经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为基本词汇,以概念之间的形式逻辑作为语法和构词法,用语词字顺排列,主题概念以参照系统显示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类检索语言。

5. 虚拟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的具有传统图书馆的基本功能的网络实体,可以实现跨地域跨时空的信息采集和管理。

6. 专利文献资源专利文献资源:是包含已经申请或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资源的总称。

信息检索文字题复习提纲(名词解释、举例、简答、论述)

信息检索文字题复习提纲(名词解释、举例、简答、论述)

信息检索文字题复习提纲(名词解释、举例、简答、论述)信息检索复习题1、信息检索的原理是什么?(1)广义信息检索原理:在存储过程中,专门负责信息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建立的人从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对有用的信息进行主题内容的分析,找出能够全面、准确表达主题内容的概念,借助于检索语言(通常是检索词表)把分析出来的概念转换成检索系统所采用的词语,或者直接使用自然语言,再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将这些有用的信息组织成可供件所用的数据库,并存储在一定的介质上。

(2)狭义信息检索原理:狭义信息检索的原理就是广义信息检索中信息检索过程的那部分原理。

信息检索基本原理中的核心部分就是用户所使用的检索词或者由检索词和运算符所组成的检索式与数据库中的检索词及其逻辑关系之间的比较和匹配机理。

两者相匹配的信息被检索出来(命中),不相匹配的信息被拒绝。

*2、信息检索有哪些工具?按处理信息手段分:手工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

按著录方式分:目录型(国家书目、馆藏书目、联合书目、专题书目)、题录型、文摘型(指示性、报道性、评论性)、索引型(主题索引、分类索引、著者索引)。

3、信息检索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1)信息检索途径分类途径:按学科分类体系来检索文献信息。

从分类途径检索文献信息,主要是利用分类目录和分类索引。

它以知识体系为中心,比较能体现学科系统性,反映学科与事物的隶属、派生与平行关系,便于从学科所属的范围来查找文献资料,并可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题名途径:是根据文献名称包括书名、刊名、篇名等来检索文献的途径。

一些检索系统中提供题名字顺检索途径,如书名目录、刊名目录、篇名索引等。

(2)信息检索方法追溯法:也称引文法,是利用综述或已经掌握文献所附的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作为线索逐一追查原文,再利用这些原文所附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检,产生滚雪球效果。

直接法:又称常用法,是直接利用检索工具检索文献的方法。

它又分为顺查法(由远及近)、倒查法(由近及远)和抽查法(重点时间段进行)。

信息检索复习(名词解释)

信息检索复习(名词解释)

1、同句检索是要‎求参加检索运‎算的两个词必‎须在同一自然‎句中出现,其先后顺序不‎受限制。

2、查全率: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检出相‎关文献能力的‎尺度,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查全率=(检出相关文献‎量/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100%3、查准率: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精确度‎的尺度,可用以下公式‎表示:查准率=(检出相关文献‎量/检出文献总量‎)*100%4、漏检率:是指漏检相关‎文献量与在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漏检文‎献的尺度,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漏检率=(漏检相关文献‎量/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100%5、跨库检索:可同时检索多‎个平台上的多‎种资源,输入一个检索‎式,便可以看到多‎个数据库的查‎询结果。

6、单库检索:在选定的单一‎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7、经典论文优先‎:被引用数比较‎多,或者文章发表‎在档次比较高‎的杂志上等经‎典的、有价值的文献‎优先排在前面‎。

8、相关度优先:和查询的条件‎内容最相关的‎文献优先排在‎前面。

9、最新论文优先‎:发表时间比较‎新的文献优先‎排在前面。

10、精确匹配:检索结果中包‎含与检索词完‎全相同的词语‎11、模糊匹配:检索结果包含‎检索词或检索‎词中的词素12、顺查法是根据‎有关课题的起‎始年代利用选‎定的检索工具‎由远及近的进‎行逐年查找。

13、倒查法从最新‎时间查找起,直到满足检索‎要求为止。

14、抽查法是针对‎有关学科的发‎展特点,抽查某些特定‎时期的文献信‎息。

15、二次检索是指‎在前一次检索‎结果的范围内‎,继续进行检索‎。

16、定题检索 SDI (select‎i ve dissem‎i natio‎n of inform‎a tion)查找有关特定‎主题最新信息‎的检索。

17、回溯检索 RS (retros‎p ectiv‎e search‎)查找一段时期‎内有关特定主‎题信息的检索‎。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一、名词解释:1.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概念是指在信息的海洋中选取符合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检索。

而如今发展为包括信息的储存、组织、查询、提取等多个工作过程,所以广义的信息检索又称为信息储存与检索。

2.CALIS:全称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其联合目录数据库始建于1997年。

其资源类型包括原文、图片、阴文、文摘、馆藏、相关文献等;育种覆盖中文、英语和日语。

3.引文索引:利用文献引证关系检索相关文献的索引。

引文索引以某一文献(包括作者、题名、发表年份、出处等基本数据)作为标目,标目下著录引用或参考过该文献的全部文献及出处。

它主要供用户从被引文献查找引用文献。

4.截词检索:截词检索是预防漏检提高查全率的一种常用检索技术,大多数系统都提供截词检索的功能。

截词是指在检索词的合适位置进行截断,然后使用截词符进行处理,这样既可节省输入的字符数目,又可达到较高的查全率。

尤其在西文检索系统中,使用截词符处理自由词,对提高查全率的效果非常显著。

5.科技查新: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

二、填空1.文献按内容层次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2.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常用的检索技术是: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限制检索、词位检索。

3.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

4.SCI是什么的缩写: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5.位置算符W:这个算符表示其两侧的检索词必须紧密相连,除空格和标点符号外,不得插入其他词或字母,两词的词序不可以颠倒,3N:此算符两侧的检索词之间允许间隔最多3个其他词或字母,且两者词序可颠倒。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IR)是指从大规模数据集中找出与用户需求相关的信息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与信息检索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1. 文档(Document):信息检索中的基本单位,可以是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数据。

2. 查询(Query):用户提出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或短语,用于描述其信息需求。

3. 检索(Retrieval):在信息检索系统中,通过匹配查询和文档之间的相关性,找出最相关的文档。

4. 相关性(Relevance):衡量查询和文档之间匹配程度的度量,用于判断文档是否与查询相关。

5. 评价(Evaluation):对信息检索系统性能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的过程,通常通过与人工判定相关性的比较来衡量。

6. 召回率(Recall):信息检索系统检索到的相关文档数占所有相关文档数的比例,衡量系统的查全性能。

7. 精确率(Precision):信息检索系统检索到的相关文档数占所有检索到的文档数的比例,衡量系统的查准性能。

8. F-度量(F-Measure):综合考虑召回率和精确率的度量指标,通过调和平均计算,可以较好地衡量系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9. 布尔模型(Boolean model):一种基本的信息检索模型,根据查询中的布尔运算符(AND、OR、NOT)对文档进行匹配。

10. 向量空间模型(Vector space model):一种常用的信息检索模型,将文档和查询表示为向量,在向量空间中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度。

11. 词语权重(Term weight):表示一个词语在文档中的重要性的权重,常用的计算方法有词频、逆文档频率等。

12. 倒排索引(Inverted index):一种常用的索引结构,以词语为关键字,记录词语出现在哪些文档中,加快检索速度。

13. 停用词(Stop word):在信息检索中,指那些对判定一个文档是否与查询相关没有帮助的常见词语,如“a”、“and”、“the”等。

信息检索复习题目

信息检索复习题目

信息检索复习题目1、名词解释题数据(data):范指所有描述事物的形貌、特征、状态或任何其他属性的数字、文字或符号。

信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

一般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

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的时间不定性减少。

二次文献: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著录其吗,特征(著者、篇名、分类号、出处、文摘等),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

三次文献: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信息,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信息。

它通常是围绕某个专题,利用二次文献信息检索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加工而成。

会议文献:是在学术或专业会议上交流的论文和会议资料编辑出版的信息。

信息检索:从信息集合中识别和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及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策略。

著录:就是把文献信息的各种内部、外部特征记录下来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形成一条目录信息。

科技报告:指国家政府部门或科研生产单位关于某项研究成果的总结报告,或是研究过程中的阶段进展报告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信息资源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放在非印刷型的介质中,并通过网络通信手段,在计算机等终端上再现的信息的总和。

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2、说出下列检索式的含义(1) 计算机AND制图:AND 代表与含义:检索包含计算机与制图的文档(2) Wom?n and liberation代表匹配任意字符含义:检索包含匹配wom?n 与 liberation 任意字符的文档(3) Comput** 代表通配符含义:检索包含comput后面为任意字符的文档(4) Orgarni?ation代表匹配任意字符含义:检索包含匹配Orgarni?ation任意字符的文档(5) (计算机NOT美国)AND出版发行NOT代表非 AND代表与含义:检索包含出版发行与计算机但不包含美国的文档(6) edit?代表匹配任意字符含义:检索包含匹配edit 任意字符的文档(6) (计算机OR电脑) AND土地管理OR代表或 AND代表与含义:检索包含土地管理与计算机或电脑的文档(7) Product?代表匹配任意字符含义:检索包含匹配Product任意字符的文档2、简答题1、检索文献及文献的三要素?答:信息的一种人工编码,通过人工、机械以及声、光、电、磁等各种技术段生成多种包含知识信息内容的符号,以一定的形态出现,形成各种媒体的文献类型。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信息检索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算法,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获取用户所需信息的过程。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信息检索成为了重要的工具和技术。

一、信息检索的定义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简称IR)是指根据用户的需求,在大规模、不断增长的信息资源中进行搜索和获取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它涉及到索引构建、搜索引擎、搜索算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信息检索的过程信息检索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需求分析:用户明确自己所需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一个或多个查询的形式。

2. 数据预处理:对于待检索的信息资源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分词、去除停用词等操作,以便更好地进行索引构建和检索。

3. 索引构建:根据待检索的信息资源,构建相应的索引结构,以便加快后续的检索速度和准确性。

常用的索引结构包括倒排索引和正排索引。

4. 搜索算法:通过使用不同的搜索算法,按照一定的匹配度和排名准则,从索引中检索出与用户需求相关的信息。

5. 结果展示:将检索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排版规则和展示方式,以用户可读性较高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用户判断和选择。

三、信息检索的技术与应用1. 倒排索引技术:倒排索引是信息检索中常用的索引结构,通过将词项与文档的对应关系进行倒置存储,提高了检索效率。

倒排索引能够快速定位到包含指定词项的文档,是现代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之一。

2. 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中的文本数据通常需要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包括分词、词性标注、词义消歧等操作。

这些操作可以帮助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召回率。

3. 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信息检索的重要应用,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并展示与用户需求相关的信息。

常见的搜索引擎包括谷歌、百度等。

搜索引擎通过建立庞大的索引库和使用高效的检索算法,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服务。

4. 推荐系统:信息检索还常常与推荐系统结合,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兴趣,为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信息资源。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

A卷一、名词解释:1.信息资源 2.信息检索3.著录法4.关键词标引5.知识发现二、填空1.按组织方式分,信息检索有()、()、超媒体检索。

2.信息检索策略有两种方式即()和()。

3.表示主体的检索词有标题词、()、()关键词。

4.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OR或+、()。

5.信息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方法有字序法、()。

6.中国特有的工具书是()、()。

三、问答1. 信息检索的研究内容有哪些?2. 数据库有哪些类型?3. 搜索引擎的类型有哪些?四、论述1、试例说明传统检索型工具书和参考型工具书的使用。

2、如何利用检索工具查找历史类文献?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0%)1.信息资源。

是人类存储在载体(包括大脑)上的已知或未知的可利用的资源。

信息中的载体信息和主题信息资源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信息检索。

是从大量相关信息中利用人—机系统等各种方法加以有序识别与组织以便及时找出用户所需部分信息的过程。

3.著录法。

是对信息与文献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方法。

4.关键词标引。

使用非规范化的自然语言——关键词来表达文献或信息资源主题内容的过程。

5.知识发现。

是从数据中发现有用知识的整个过程,使多个步骤相互连接,反复进行人机交互的过程。

二、填空(20%)1.按组织方式分,信息检索有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超媒体检索。

2.信息检索策略有两种方式即手工检索策略和计算机检索策略。

3.表示主体的检索词有标题词、单元词、叙次、关键词。

4.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AND或*, OR或+, NOT或-。

5.信息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方法有字序法、类序法。

6.中国特有的工具书是类书,政书。

三、问答(24%)1.信息检索的研究内容有哪些?检索理论研究、检索语言研究、数据库研究、著录法研究、检索系统研究、检索策略研究、检索服务研究。

2.数据库有哪些类型?传统数据库(情报数据库、图形数据库等);专门应用领域的数据库(统计数据库、工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新一代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面象对象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等)。

计算机信息检索

计算机信息检索

计算机信息检索一、名词解释1、信息资源:广义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和与操作信息有关的物理设施、人力、机构、资金和运行机制等的总称。

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极其载体的集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源。

2、信息检索:从广义上理解,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储存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所以它通常被称为“信息存储于检索”。

狭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广义的信息检索的后半个过程,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所说的信息查检等。

3、搜索引擎:是指以一定的策略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

4、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在接受申请和审批发明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出版物的总称。

5、科技报告:也称技术报告或研究报告,它是科学研究工作和开发调查工作成果的记录或正式报告,这是一种典型的机关团体出版物。

二、填空题1.信息,物质和能量在客观世界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2.按信息检索的手段划分,信息检索可以分为传统信息检索和现代信息检索。

3.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and,or和not。

4.文献的三要素是知识,记录,载体。

5.搜索引擎分为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

KI的中文全称是中国期刊网7.在CNKI检索系统中,如果排序方式选择“日期”,则发表日期最近的排在前面8.检索“潜艇中的非潜艇”,表达式可以写为潜艇not核潜艇9.计算机检索系统由硬件,软件和信息数据库三部分构成10.检索“打印机驱动程序”,表达式可以写为打印机and驱动三、简答题1、信息指示及文献之间的关系(第10页)2、全文型数据库的特点(第58页)3、“超星电子图书管“收藏资源的特点(第152—154页)4、“万字数字化期刊”收藏资源的特点(第121页)5、SCI,EI,SSCI的含义(第162—167)(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再看一下26页的文献级次、44页的文献分类、59页的internet信息常用获取方式)。

信息检索复习重要知识

信息检索复习重要知识

一、名词解释(4题,20分)目录:以一个完整的出版单位或收藏单位作为著录的基本单位,将一批著录款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及报道文献的工具。

索引:将某一信息集合中的相关信息按照某中可查顺序排列并系统地指引给读者的一种检索工具。

年鉴:一种按年度出版,概述或反映上一年度有关领域的重大事件、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汇集重要文献、详尽数据很统计资料的连续出版物。

手册:是汇集某一范围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资料,以便于人们在生产、科研、教学等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经常查证的实用便览型参考工具。

OPAC:由开放的公共查询目录演化而来,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发的供读者查询馆藏数据的联机书目检索系统。

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

信息检索:广义上,信息检索是指信息存储与查找的过程,狭义上,指信息查找的过程,信息查找是指通过查询机制从各种检索系统中查找出用户所需要的特定信息的过程。

搜索引擎:泛指网络上以一定的策略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并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工具和系统,是网络资源检索工具的总称。

百科全书:是指收录了各个知识门类的知识,或者系统而完备地概述了某一知识门类知识的大型参考性工具,是最完备的参考工具,有“工具书之王”的美誉。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伴随着学位制度的实施而产生的,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毕业生为获取学位资格而撰写的学术性研究论文。

特种文献:一种介于图书与期刊之间的文献类型,通常在出版发行或获取途径方面比较特殊,因此也被称为灰色文献。

电子图书:是指以数字形式加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并借助于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阅读的图书,是电子出版物中最常见的文献形式。

参考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方式和检索方法汇编某学科或特定范围的知识和资料,其目的是为人们解决疑难和提供数据或事实信息,是作为工具使用的专供查考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信息检索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一.名词解释1.索引(P150):索引是将书籍、期刊等文献所刊载的论文题目、作者,以及所讨论的或设计的学科主题、名词术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根据一定的需要,经过分析分别摘录出来,注明其所在书刊的页码,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排列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

2.回溯检查法:又称追溯法、引文法、引证法,是一种跟踪查找的方式。

即以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逐一追溯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通过回溯法所获得的文献有助于对课题的主题背景和立论依据等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该方法获得文献针对性强、数量较多,在没有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齐备的情况下,利用此法能够获得一些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3.可视化:将数据库中不可见的语义关系以图像的形式可视化显示,并表达用户检索过程。

一个可视化的环境为用户展示更丰富、更直观的信息,一个透明的检索过程使检索更容易、更有效。

它包括检索过程的可视化和检索结果的可视化。

可视化信息检索技术缩短了用户理解信息的时间,提供了感觉和思考之间的有效反馈机制,它代表着信息检索的未来,将会取代以布尔逻辑为基础的、传统的信息检索系统。

4.自动标引:是指直接通过计算机的操作处理,自动实现赋予检索标志的活动。

分为自动主题标引和自动分类标引,即根据计算机内信息(标题、摘要或全文),借助算法自动给出反应主题内容的标引词和自动分配分类号。

5.全文扫描:是以从文本文档中找出与查询表示的字符串完全一致的部分为目的,检索结果返回包含查询字符串的文本及其位置的检索技术。

6.查全率:查全率是指从检索系统检出的与某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数量与检索系统中实际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总量之比。

对于数据库检索系统,查全率为检索出的款目数与数据库中满足用户检索式需求的款目数之比;而对于互联网信息检索系统来说,文献总量是很难计算的,甚至连估算都困难。

在这里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相对查全率=(专业人员检出文献的数量数/全部实际检出文献集合并集中文献数量) *100%7.图像信息抽取:是指从数字图像中抽取包括基于文本的特征(说明,注释等关键词)和视觉特征或底层特征(颜色,文理,形状等),作为图像的特征描述,支持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1] 信息答:答案:信息是指应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系的客观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特征性的内容的总称。

[2] 信息检索答:答案: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

[3] 文献答案:文献就是用文字、图形、符号或声像、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或曰固化在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信息。

[4] 检索语言答:即情报检索语言,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一种人工语言,是在文献检索领域中用来描述文献特征和表达信息检索提问的一种专用语言。

[5] 检索工具答案:检索工具是指用以报导、存贮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

它是附有检索标识的某一范围文献条目的集合,是二次文献[6] 数据检索答案:数据检索是以数值或图表形式表示的数据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

数据检索是一种确定性检索。

[7] 事实检索答案:事实检索是以从文献中抽取的事项为检索内容的信息检索。

其检索对象既包括非数值信息,也包括一些数据信息。

事实检索是确定性检索。

[8] 索引答案:索引是从正文各文献条目中选出的词或代码的顺序表。

索引主要由检索标识和文献条目顺序号两部分组成。

灵活掌握检索工具索引的使用,是学会使用检索工具的实质。

[9] 计算机信息检索答:计算机信息检索是指利用计算机存储和检索信息。

具体地说,就是指人们在计算机或网络终端上使用特定的检索指令、检索词和检索策略,从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数据库中检索出所需的信息,然后再由终端设备显示、打印的过程。

[10] 联机检索系统答:联机检索系统是由一台主机带多个终端的信息检索系统。

这种系统具有分时的操作能力,能够使许多相互独立的终端同时进行检索。

检索是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的,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输入检索提问式,联机服务中心的计算机就可以立即处理用户的请求,在数据库中查找符合用户提问的数据,并将检索结果回送至用户的检索终端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同句检索是要求参加检索运算的两个词必须在同一自然句中出现,其先后顺序不受限制。

2、查全率: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检出相关文献能力的尺度,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查全率=(检出相关文献量/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100%3、查准率: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精确度的尺度,可用以下公式表示:查准率=(检出相关文献量/检出文献总量)*100%4、漏检率:是指漏检相关文献量与在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漏检文献的尺度,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漏检率=(漏检相关文献量/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100%5、跨库检索:可同时检索多个平台上的多种资源,输入一个检索式,便可以看到多个数据库的查询结果。

6、单库检索:在选定的单一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7、经典论文优先:被引用数比较多,或者文章发表在档次比较高的杂志上等经典的、有价值的文献优先排在前面。

8、相关度优先:和查询的条件内容最相关的文献优先排在前面。

9、最新论文优先:发表时间比较新的文献优先排在前面。

10、精确匹配:检索结果中包含与检索词完全相同的词语11、模糊匹配:检索结果包含检索词或检索词中的词素12、顺查法是根据有关课题的起始年代利用选定的检索工具由远及近的进行逐年查找。

13、倒查法从最新时间查找起,直到满足检索要求为止。

14、抽查法是针对有关学科的发展特点,抽查某些特定时期的文献信息。

15、二次检索是指在前一次检索结果的范围内,继续进行检索。

16、定题检索 SDI (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查找有关特定主题最新信息的检索。

17、回溯检索 RS (retrospective search)查找一段时期内有关特定主题信息的检索。

数据库的基本复习:数据收录文献范围,有哪些数据库?二、信息检索的原因1、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途径2、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向导3、信息检索是终身教育的基础信息检索语言与检索途径(1)分类语言(2)主题语言(3)分类主题一体化语言(4)代码语言(5)引文语言1、内容特征检索途径(1)分类途径(2)主题途径(3)分类主题途径2、外部特征检索途径(1)责任者途径(2)题名途径(3)序号途径(4)引文途径第二节事实数据信息的检索工具一、字典、词典(辞典)二、百科全书三、手册四、年鉴五、名录第三节文献检索工具简介一、目录型检索工具;题录型检索工具;文摘型检索工具第四节索引介绍著者索引、主题索引(关键词索引)、分类索引、题名索引、其他索引一、《 Ei Village 数据库》Ei Compendex Web(EI 网络版)INSPEC 是《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s ,简称SA)的电子版,专利 (Patents): USPTO Patents 为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的全文专利数据库。

Techstreet 标准 (Techstreet Standards)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标准集之一Scirus 是迄今为止因特网上最全面的科技专用搜索引擎什么叫信息在西方英文中 information 一词有情报、资料、消息、报道之意,我国大陆曾译为情报或信息,后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准,统一译成“信息”。

在我国台湾、香港地区,该词被译为“资讯”。

教材定义:信息是被反映物的属性再现,信息的属性在于表现它物。

也就是说,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发出的特征、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最新反映。

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会产生信息。

一个完整的信息过程,包括信息的传递、接收、贮存、加工和利用。

信息具有以下特征:(1)普遍性(2)时效性: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效的信息,在此时间之外就是无效信息。

而且任何信息从信源传播到信宿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都有其时滞性。

二、ISI Web of Knowledge 平台信息资源组成Web of Science(WOS )INSPECMEDLINEDerwentInnovationsIndex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ISSHP(Index to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Proceedings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Index Chemicus(IC) Current Chemical Reactions (CCR) 3个引文数据库 2 个会议论文引文数据库 2个化学数据库ISI Chemistry(3)传递性(4)可转换性:信息是可以由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信息一般有4种形态:数据、文本、声音、图像。

这4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照片被传送到计算机,就把图像转化成了数字。

(5)可再生性(6)共享性:同一信源可以供给多个信宿,因此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且不因共享而减少(7)可识别性:信息是可以识别的,识别又可分为直接认别和间接识别,直接认别是指通过感官的识别,间接识别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

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识别方法。

(8)可存储性:信息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存储的。

二、信息检索1、定义(1)从通信的角度认识信息检索:强调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的通信,是两者关系的变化和延伸。

(2)从信息检索过程的角度认识信息检索,这种观点认为,信息检索就是查找出含有用户所需信息的文献的过程。

(3)从信息处理的角度认识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处理信息和信息的结构。

这种认识偏重于信息管理领域,认为信息检索不仅限于传统文献的范围,图像、声音、数据等也都能反映信息,并把信息检索视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分支。

(4)从信息获取方式来认识信息检索分为:直接检索:直接从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获取方式直接,但很难广、快、精、准地查到所需的全部信息(5)从实际检索工作的角度出发,对信息检索这样表达:•广义: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需要找出相关文献的过程。

其中包括存与取两个环节,存即信息存储,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标引、描述、及组织,并对其特征化表达集加以整序,形成信息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的过程。

取即信息查找,是通过某种查询机制从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中查找出用户所需的特定信息或获取其线索的过程。

•狭义:仅仅指信息查找的过程。

即取的环节。

间接检索:通过信息检索工具或检查系统获取所需的信息。

(本课程主要学习)克服了直接检索的缺点,在掌握一定检索技巧前提下可以较全面、准确、快速地检索到相关信息。

信息存储与检索流程图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信息用户为处理解决各种问题,运用检索工具或数据库等情况集合,从中查找、识别、获取相关的事实、数据、知识的活动及过程。

2检索语言又称为情报语言、情报存储和检索语言、信息组织语言,是信息存储与检索过程中用于描述信息特征和表达用户信息提问的一种人工语言,是实现人与检索系统对话的交流语言。

检索语言可划分为:分类语言、主题语言、分类主题语言、代码语言、引文语言等。

3检索工具是用来报道、存储和查找信息的工具,通常是指以书本或卡片形式呈现、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的设施,如检索期刊、书目索引和卡片目录等。

检索工具必须具备的条件:(1)对所收录的信息资料的各种特征(包括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要有详细的描述。

(2)每条描述记录都要标明可供检索用的标识,以便按某种方式将这些描述记录组织起来,为编织各种索引做准备。

(3)全部描述记录要科学地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这些记录存放有序,方便存取。

(4)具有多种必要的检索手段以满足用户从多种角度查找信息的要求。

4、检索系统:由一定的检索设备(如探针、选卡机、电子计算机等)和加工整理并存储在相应的载体(如穿孔卡片、磁带、磁盘等)上面的文档或数据库及其他必要设备共同构成的,具有存储和检索功能的信息服务设施。

它往往由多个子系统或模块构成,需借助专门设备进行检索。

穿孔卡片检索系统、缩微品检索系统、光盘检索系统、计算机检索系统、网络信息检索系统三、信息检索的发展•1、第一阶段:完全手工检索阶段•2、第二阶段:半机械检索系统-机电、光电检索系统的发展阶段•3、第三阶段:计算机检索系统的发展阶段•4、第四阶段:基于Internet 的网络化检索系统阶段二、信息资源的分类:1、信息源可分为自然信息源和社会信息源。

自然信息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物质运动和生物生存活动的结果。

如山川、土地、气候、能源、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是自然信息的发生源。

社会信息源则存在于人类活动中,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无论是自然信息源还是社会信息源,其开发利用均在社会中进行,社会信息源是信息源的主体。

•2、按信息资源所依附的载体划分•(1)体裁信息资源:以人体为载体并能为他人识别的信息资源。

按其表述方式又可分为口语信息源和体语信息源。

口语信息源是人类以口头方式表述但未被记录下来的口语信息,如:谈话、讲课、讲演、讨论、唱歌等。

体语信息源是以人的体态为载体表述出来的信息资源,如:表情、手势、姿态等方式表述的体语信息。

•(2)实物信息资源:以实物为载体的信息资源。

又分为自然实物信息源与人工实物信息源。

如:化石、产品、样品等。

•(3)文献信息资源: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发生记录在各种载体上的知识和信息资源。

•(4)网络信息资源:以网络为纽带连接起来的信息资源和以网络为主要交流、传递、存储的手段与形式的信息资源。

•3、按信息资源传递的范围划分:•(1)公开信息资源:又称共享信息资源或白色信息资源(white information),指公开发行、流通和传递的信息资源,其蕴涵的信息人人可以使用。

一般来说,公开信息资源的数量最大,而且能够作为信息商品进行流通领域。

•(2)半公开信息资源:又称灰色信息资源(grey information),指非公开发行、流通和传递,从常规途径难以获取的信息(内部信息)。

这类信息出版量小,发行渠道复杂,流通传递范围有限,不易收集。

例如:内部的刊物、技术报告、会议资料等。

•(3)非公开信息资源:又称黑色信息资源(black information),指人们未破译或未被识别的,也指处于保密状态的信息。

例如:考古发现的古老文字、未解密的政府文件、内部档案、个人日记、私人信件等。

4、信息可分为可检信息和不可检信息,自然信息均属于不可检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