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带电流截至负反馈的直流调速系统

带电流截至负反馈的直流调速系统

运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直流调速系统实验原理 (2)直流调速系统的分类和指标 (2)带电流截至负反馈调速系统的静特性 (4)带电流截至负反馈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 (4)带电流截至负反馈调速系统的设计 (5)实验内容和过程 (6)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自然机械机械特性测试 (6)系统控制单元整定 (8)系统静态性能测试 (9)系统动态性能测试 (13)实验结论与体会 (17)实验原理1.直流调速系统的分类和指标由于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和宽范围的平滑调速能力,直流电动机常被用于需要做快速正反向拖动的领域中。

直流拖动系统的控制往往是通过控制转速来实现的,由直流电动的电动势平衡方程推出转速表达式φe adl d C R I U n -=U 为电枢电压 ,dl I 为一定负载对应的电流,a R 为电枢回路总电压 φ电枢励磁磁通 e C 电机的电动势参数可知直流电机有三种可用的调速方法,分别是调压(U )调速,弱磁(φ)调速和改变串入电阻(aR )调速。

然而通过改变串入电阻阻值来调速不能实现无级调速,弱磁调速的调速范围又太小,所以直流调速系统常采用调压调速的方式。

对于一个建立好的直流调速系统,可以从调速范围(D ),干扰造成的转速波动大小(静差率s )和调速系统的起动和制动时间这三个方面来衡量,这些参数有如下关系,min max n n D =N Nn n n s ∆+∆=min其中Nn ∆为直流电机的转速降落,是在电机负载从理想空载增加到额定值对应的转速降落,可以作为衡量直流电机机械特性硬度的参量.调速范围和静差率两个概念也有密切的联系,同样的转速降落Nn ∆下,调速范围越大,转速越低对应的静差率也会大一些,两者满足)1(D n n D s N N+∆=而真正衡量不同系统机械特性时我们用的是转速最低时的静差率,这是的静差率最难满足系统的性能指标。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晶闸管整流器—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组合(M V -),同样广泛使用的还有PWM —电动机的组合。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

潇湘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陈敏初始条件:1.技术数据输出功率为:7.5Kw 电枢额定电压220V电枢额定电流 36A 额定励磁电流2A额定励磁电压110V 功率因数0.85电枢电阻0.2欧姆电枢回路电感100mH电机机电时间常数2S电枢允许过载系数1.5额定转速 1430rpm2.技术指标稳态指标:无静差(静差率s≤2%, 调速范围 D≥10 )动态指标:系统稳定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技术要求:(1) 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的速度调节,负载电机不可逆运行,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D ≥10),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2) 根据指标要求进行动态校正,选择调节器的参数,并确定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相关参数,(3) 系统在5%负载以上变化的运行范围内电流连续2.设计内容:(1) 根据题目的技术要求,分析论证并确定主电路的结构型式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2) 根据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 分析转速调节器和电流截止负反馈的作用,(3) 通过对调节器参数设计, 得到转速和电流的仿真波形,并由仿真波形通过MATLAB 来进行调节器的参数调节。

(4) 绘制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电气原理总图(要求计算机绘图)(5) 整理设计数据资料,课程设计总结,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录摘要 (3)1.闭环调速控制系统构成 (5)1.1 主电路 (5)1.2 原理框图 (5)2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的分析 (6)2.1电流截止负反馈的提出 (6)2.2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 (7)2.3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调速系统结构框图和静特性 (8)3 参数设计 (10)3.1整体分析 (10)3.2稳定性参数计算和判断 (10)3.3 转速调节器校正 (11)3.3.1 PI调节器结构 (11)3.3.2 调节器的选择 (12)3.4 电流截止负反馈参数设计 (16)4. 电流MATLAB仿真 (17)4.1 将设计的参数进行仿真 (17)4.2 调节器参数调整 (18)5.电气总图 (19)6.结束语 (20)参考文献 (20)摘要为了提高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静态性能,通常采用闭环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单闭环、双闭环)。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专业课程实践训练报告本次实践训练的要求是“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一)设计参数1)电动机:额定数据为10kv,220v,52A,1460r/min,电枢电阻RS=0.5Ω,飞轮力矩GD2=10N.m2。

2)晶闸管装置: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整流变压器Y/Y联结,二次线电压E2t=230v,触发整流环节的放大系数Ks=40。

3)V-M系统主电路总电阻R=1Ω。

4)测速发电机:永磁式,ZYS231/110型;额定数据为23.1w,110v,0.18A,1800r/min。

5)系统静动态指标:稳态无静差,调速指标D=10,s≤56)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要求加入合适的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使电动机的最大电流限制(1.5-2)I N。

(二)设计要求1)闭环系统稳定。

2)在给定和扰动信号作用下,系统稳态无静差。

(三)设计任务1) 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论证确定系统的组成,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2) 对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稳态分析及参数设计计算;3) 绘制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4) 动态稳定性判断,校正,选择转速调节器并进行设计;5) 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动态结构图;6) 应用MATLAB软件对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仿真,验证所设计的调节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7) 加入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8) 应用MATLAB软件对带电流截至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仿真,完善系统。

(四) 原理1) 闭环调速系统组成原理与电动机同轴安装一个测速发电机,从而产生与转速成正比的负反馈电压U n,与给定电压U n*相比较后,得到转速偏差电压,经过放大器A,产生电力电子变换器UPE所需的控制电压U c,用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PI 调节器作用是使系统无静差电流截止负反馈的作用是在电动机发生超载或堵转的时候电流截止负反馈和给定信号相比较抵消。

使电动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以保护电机。

(五)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稳态参数的计算 1)额定负载时的稳态速降应为: 7.68r/minmin /68.7min /)05.01(1005.01460)1(r r s D s n n N cl =-⨯⨯≤-=∆ 2)闭环系统应有的开环放大系数:计算电动机的电动势系数:0.1329V.min/rr V r V n R I U C N a N N e min/1329.0min/14605.052220⋅=⋅⨯-=-=闭环系统额定速降为:391.27r/minmin /27.391min /1329.0152r r C R I n e N op =⨯==∆ 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为:49.99.49168.727.3911=-≥-∆∆=clop n n K 3)计算转速负反馈环节的反馈系数和参数测速发电机的电动势:0.0611V.min/rr V min/0611.01800r/min110VC etg ⋅==转速反馈电压:16.05 V (α=α2C etg α2取0.18)转速反馈系数为:0.010998 V.min/r4) 计算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系数和参数 运算放大器放大系数K p 为: 12.27运算放大器型号:R 0=40K Ω,R 1=490.8 K Ω 5)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计算:电枢回路的总电感为17.70mHmin2693.0d I U L = V V U U l 8.1323230322===系统中各环节的时间常数: 电磁时间常数T l:0.018S机电时间常数T m :0.158Ss C C R GD T me m 158.01329.0301329.03751103752=⨯⨯⨯⨯==π晶闸管装置的滞后时间常数T s :0.00167S63.10300167.0017698.000167.0)00167.0017698.0(158.0)(22=⨯+⨯⨯=++s l s s l m T T T T T T K计算出开环放大系数应满足的稳定条件为K ≤103.48,又因为 K=40.6,所以系统稳定。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实验八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原理。

(2)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一般调试方法及电流截止负反馈的整定。

(3)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负反馈原理及转速负反馈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在调速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三、实验线路及原理为了提高直流调速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通常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包括单闭环系统和多闭环系统)。

对调速指标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单闭环系统,而对调速指标较高的则采用多闭环系统。

按反馈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转速反馈,电流反馈,电压反馈等。

在单闭环系统中,转速单闭环使用较多。

在本装置中,转速单闭环实验是将反映转速变化的电压信号作为反馈信号,经“速度变换”后接到“速度调节器”的输入端,与“给定”的电压相比较经放大后,得到移相控制电压U Ct,用作控制整流桥的“触发电路”,触发脉冲经功放后加到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之间,以改变“三相全控整流”的输出电压,这就构成了速度负反馈闭环系统。

电机的转速随给定电压变化,电机最高转速由速度调节器的输出限幅所决定,速度调节器采用P(比例)调节对阶跃输入有稳态误差,要想消除上述误差,则需将调节器换成PI(比例积分)调节。

这时当“给定”恒定时,闭环系统对速度变化起到了抑制作用,当电机负载或电源电压波动时,电机的转速能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在电流单闭环中,将反映电流变化的电流互感器输出电压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加到“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与“给定”的电压相比较,经放大后,得到移相控制电压U Ct,控制整流桥的“触发电路”,改变“三相全控整流”的电压输出,从而构成了电流负反馈闭环系统。

电机的最高转速也由电流调节器的输出限幅所决定。

同样,电流调节器若采用P(比例)调节,对阶跃输入有稳态误差,要消除该误差将调节器换成PI(比例积分)调节。

当“给定”恒定时,闭环系统对电枢电流变化起到了抑制作用,当电机负载或电源电压波动时,电机的电枢电流能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带电流截至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概要

带电流截至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概要

带电流截至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概要概述直流调速系统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控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调节其输出的功率。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控制系统,它采用了带电流截至负反馈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系统结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电机控制电路、转速测量电路和控制器。

其中电机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转速测量电路用于测量电机的转速,控制器用于计算误差并发送控制信号到电机控制电路。

具体来说,电机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机以及功率调节器等组件。

电源提供电流给电机,功率调节器则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转速测量电路主要用于测量电机的转速,它通常包括一些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

传感器可以检测电机转子的位置,信号处理电路则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供控制器使用。

控制器是这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计算误差并发送控制信号到电机控制电路。

具体来说,控制器可以将目标转速和实际转速之间的差值作为误差,通过算法计算出电机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技术应用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精确控制电机转速的场合,比如机床、风扇、电动机车、水泵等等。

用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的控制,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带电流截至负反馈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控制系统中,比如温度控制系统、光照控制系统等等。

它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从而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系统,它采用了带电流截至负反馈的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该系统结构简单,应用广泛,可用于机床、风扇、电动机车、水泵等设备的控制。

此外,该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控制系统中,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运动控制实验报告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运动控制实验报告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 一、设计要求系统稳定并无静差 二、给定参数17,220,3000/min N N N P kw U V n r ===,I N =87.3A ,电枢回路电阻0.087a R =Ω,电感0.0032a L H =,励磁回路电阻181.5Ω,电动机的转动惯量20.76.J Kg m =三、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稳态参数的计算 1)额定负载时的稳态速降应为:m i n/12.6min /)02.01(1002.03000)1(r r s D s n n N cl =-⨯⨯≤-=∆2)闭环系统应有的开环放大系数:计算电动机的电动势系数: r V r V n R I U C N a N N e min/071.0min/3000087.03.87220⋅=⋅⨯-=-=闭环系统额定速降为:min /97.106min /071.0087.03.87r r C R I n e N op =⨯==∆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为:5.16112.697.1061=-≥-∆∆=clop n n K003.0/max max n ==n U α3)计算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系数和参数 运算放大器放大系数K p 为:5.16/e p ≥=s K KC K α电枢回路的总电感为0.0032H电磁时间常数为037.0/l ==R L T 27/1l ==τK4)电流截止负反馈 四加电网扰动(第8s电压220→240)负载扰动给定值扰动五、将PI调节器参数改变1.电网扰动(第8s电压220→240)2.负载扰动3.给定值扰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一、设计要求系统稳定并无静差 二、给定参数17,220,3000/min N N N P kw U V n r ===,I N =87.3A ,电枢回路电阻0.087a R =Ω,电感0.0032a L H =,励磁回路电阻181.5Ω,电动机的转动惯量20.76.J Kg m =三、电流调节器ACR 参数计算允许电流过载倍数λ=2;设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im nm **U U ==10V ,电力电子开关频率为f=l kHz .首先计算电流反馈系数β和转速反馈系数α:06.0 I n im *==ββλU N U n nm *α= α=0.003s T 001.0s =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为s T T T oi 002.0s i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为s T K l i 015.0/1i ===τ 而对电流环开环增益局l K =250/5.0=∑i T ,于是ACR 的比例系数为:94.4/i l i ==s K R K K βτ 四、转速调节器ASR 参数计算 选中频段宽度h=5。

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设计1 设计条件及要求1.1初始条件:直流电动机:355N P W =, 220N U V = , 2.1d I A = , 1500/min N n r = , 5a R =Ω电枢回路总电阻:17R =Ω 飞轮惯量:220.92GD N m =⋅ 单相桥式整流:40s K = 其他参数:*10nm U V =要求达到的性能指标:10D =, 5%S ≤单相220V 供电,采用电势反馈的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1.2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系统原理图设计; 2. 调节器设计与调节;3. 电路,控制电路,保护电路设计; 4. 统稳态图,动态图绘制; 5. 电路选择计算,校验;2 原理阐述2.1转速闭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的规律是: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抑制一切被包在负反馈环内前向通道上的扰动作用;另一方面,则紧紧地跟随着给定作用,对给定信号的任何变化都唯命是从。

根据本设计要求,设计的系统为转速负反馈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其中转速为负反馈量。

转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是一种基本的反馈控制系统,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只用比例放大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其被调量仍是有静差的。

二、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

三、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精度。

其原理图如下:图2-1 转速负反馈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在电动机同轴安装一台测速发电机TG ,从而引出与被调量转速成正比的负反馈电压n U ,与给定电压*nU 相比较后,得到转速偏转电压n U ,经过放大器A ,产生电力电子变换器UPE 所需的控制电压C U ,用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这就组成了反馈控制的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3参数计算3.1转速环参数的计算为了满足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静差率5%S ≤,调速范围10D =,可以求得额定负载时的稳态速降应为:1500*0.057.89/min 1s 10*(10.05)N cl n s n r D ∆=≤=--()根据设计题目所给的参数,可以算出电动势系数:220 2.1*50.13971500N N a e N U I R C n --===min r V 开环系统额定速降为:2.1*15255.55/min 0.1397N op e I R n r C ∆=== 闭环调速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为:255.551131.397.89op cln K n ∆=-≥-=∆ 转速反馈系数:r V n U nm min/00667.01500100*⋅===α再计算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系数:根据调速指标和要求,前面已经求出闭环调速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应为39.31≥K ,则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系数p K 应该是44.161397.0/40*00667.039.31Ce s =≥=K K K p α实取 17=p K 。

09第4.3章转速负反馈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09第4.3章转速负反馈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32
当负载突增时,积分控制 的调速系统动态过程如图所示: 在稳态运行时,转速偏差 电压 Un 必为零。 在突加负载引起动态速降 时产生Un,达到新的稳态时, Un 又恢复为零,但 Uc 已从 Uc1 上升到 Uc2 ,使电枢电压 由 Ud1 上升到 Ud2,以克服负 载电流增加的压降。 在这里,Uc 的改变并非仅 仅依靠 Un 本身,而是依靠 Un 在一段时间内的积累。
+
Uo
U o ( s) 1 其传递函数为: Wi ( s) U i ( s) s
式中, R1C — 积分时间常数
29
1、积分调节器的特性
积累作用:积分器的输出量正比于输入量的积分。 记忆作用:当输入为零时,输出保持不变。 延缓作用:当输入突变时,输出不会发生突变。
30
2、转速的积分控制规律
nN s 1000 0.05 nN 2.63 r / min D 1 s 20(1 0.05)
18
例 4.3-1 对于例 4.2-2 所示的开环系统,采用转速负反馈构 成单闭环系统,且已知晶闸管整流器与触发装置的电压放大 系数 Ks =30,转速反馈系数 0.015Vmin/ r ,为了满足给 定的要求,计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系数 Kp 。
开环机械特性
n
* K p K sU n
Ce
RI d n0,op nop Ce
(4.3-4)
闭环机械特性
RI d n n0,cl ncl Ce 1 K Ce 1 K
* K p K sU n
(4.3-5)
12
特点:
① nc1 nop 1 K . n0,op n0,cl 时, sc1 sop 1 K .

直流调速器电流截止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直流调速器电流截止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学号:姓名:专业班级:学院 :指导教师 :1引言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概述从生产机械要求控制的物理量来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有调速系统、位置随动系统、张力控制系统等多种类型,而各种系统往往都是通过控制转速来实现的,因此调速系统是最基本的拖动控制系统。

相比于交流调速系统,直流调速系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比较成熟。

直流调速是现代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发展较早的技术。

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电力电子技术,使电能可以变换和控制,产生了现代各种高效、节能的新型电源和交直流调速装置,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楼宇、办公、家庭自动化提供了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先进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和电力拖动控制装置的性能也不断优化和提高,这种变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2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简介2.1 调速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闭环调试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静、动态性能指标。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常用的一种形式,实验图1-1是带直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实验线路图。

图2.1 闭环调速系统组成结构图中电动机的电枢回路由晶闸管组成的三相桥式全控蒸馏电路VT 供电,通过与电动机同轴刚性连接的测速发电机TG 检测电动机的转速,并经过转速反馈环节FBS 分压后取出合适的转速反馈信号Un ,此电压与转速给定信号 Un*经过速度调节器ASR 综合调节,ASR 输出作为一项触发器GT 的控制电压Uc ,由此组成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图中DZS 为零速封锁器,当转速给定电压Un*和转速反馈电压Un 均为零时,DZS 的输出信号使转速调节器ASR 锁零,以防止调节器零飘而使电动机产生爬行。

在本系统中ASR 采用比例调节器,属于有警察调速系统,增加ASR 的比例放大系数即可提高系统的静特性硬度。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带电流截⽌负反馈环节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带电流截⽌负反馈环节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1设计⽬的(1)了解带电流截⽌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作原理,熟悉组成环节及每个环节的作⽤。

(2)应⽤所学的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知识与⼯程设计⽅法,结合⽣产实际,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与实现⽅案,进⾏运动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

(3)应⽤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在MATLAB软件上建⽴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控制系统进⾏性能仿真研究,掌握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设计参数采⽤晶闸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基本数据如下:直流电动机UN=220V, IN=65A,nN =1000r/min,电枢电阻Ra=0.15Ω,电枢电感La=0.0002H,励磁电压Uf=220V,励磁电流If=1.5A,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互感Laf=0.82H,供电电源电压U2=130V;晶闸管装置Ts=0.00167s,放⼤系数Ks=40;电枢回路总电阻R=0.5Ω;电枢回路总电感L=15mH;电动机轴上的总飞轮惯量GD2=12.5N·m2;转速调节器最⼤给定值*nmU=10V;3 设计任务(1)分析电流截⽌负反馈环节的⼯作原理,画出系统稳态结构图;(2)在MATLAB中建⽴带电流截⽌负反馈环节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3调节控制器参数,确定最佳调节参数。

将Simulink仿真模型,以及启动过程中的电流、转速波形图附在设计说明书中。

⽐较带电流截⽌负反馈环节和不带电流截⽌负反馈环节启动过程的差异。

4设计要求1.稳态指标:转速⽆静差;2.动态指标:启动电流的最⼤值150 A。

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的转速超调量σn≤15%。

4 设计基本内容4.1问题的提出在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中存在⼀个问题,在启动、制动过程和堵转状态时,电枢电流会过⼤。

为了解决反馈闭环调速系统的起动和堵转时电流过⼤的问题,系统中必须有⾃动限制电枢电流的环节。

引⼊电流负反馈,可以使它不超过允许值。

电流截止负反馈转速1

电流截止负反馈转速1

长沙理工大学《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一、 本课程的目的与作用运动控制系统系统课程设计是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 专业课程,它是 一次综合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也是本专业的一次基本技能训练,其主要目的是:1、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根据实际工艺要求设计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

2、对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设计,掌握各部件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调试步骤、方法及操作实际系统的方法。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3、掌握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规律,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控制 系统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学会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能力及编写设计说明书和技术总结报告的能力。

为下学期毕业设计作准备。

5、通过设计熟练地查阅有关资料和手册。

二、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的对象是: 直流电机:2.2kW ,220V ,12.5A ,1500 转/分。

电枢电阻1.2Ω ,整流装置内阻1.5Ω,触发整流环节的放大倍数为35,堵转电流N dbl I I 2≤,临界截止电流N dcr I I 2.1≥。

要求设计一个带直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

其主要内容为:1、测定综合实验中所用控制对象的参数(由实验完成);2、根据给定指标设计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调节器,并选择调节器参数和具体实现电路。

3、按设计结果组成系统,以满足给定指标。

4、研究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调试。

三、设计任务:1.完成理论分析:a.调速范围 D =20,静差率 S ≤10%;b.转速超调σn ≤10%(在额定转速时);C.动态速降小于 10%。

d.振荡次数小于 2 次;(1)进行系统参数计算,完成转速调节器及电流截止负反馈的结构与参数设计;(2)对整个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2.完成系统电气原理图的设计(1)晶闸管-电动机系统主电路设计(2)晶闸管整流电路方案的讨论和选择。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设计》论文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摘要:针对直流调速系统理论设计与实际要求相差较大的现象,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直流调速系统的理论设计结果进行仿真;通过系统仿真以灵活调节各项参数,从而获得理想的设计结果;实践表明,利用仿真技术可以大大地减少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强度。

关键词:直流调速理论设计系统仿真一、直流调速系统的理论设计1.1 系统组成及要求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晶闸管三相桥式整流装置供电,基本参数如下:1、直流电动机:额定转速nN = 1200 r/min,额定电压UN = 220V,额定电流IN = 180A,电动势系数Ce = 0.196V·min/r,电流允许过载倍数λ=1.25;电动机电枢电阻Ra = 0.2Ω,回路总电感L = 20 mH;2、晶闸管整流装置放大倍数:Ks = 36;3、电枢回路总电阻:R = 0.6 Ω;4、机电时间常数:Tm = 0.22 s。

设计要求:(1)稳态指标:无静差;(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5%,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10%;1.2、电流调节器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

(1)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2)电流滤波时间常数三相桥式电路每个波头的时间是3.33ms,为了基本滤平波头,应该有,因此取;(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

图1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动态结构图图2转速和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2、确定将电流环设计成何种典型系统根据设计要求:,而且,因此设计成典型I型系统。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设计.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设计.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设计0 前言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的转速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既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又能实现转速无静差,引入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后,能够限制启动和堵转时的冲击电流。

但是系统的动态性能还不能令人满意。

这是因为电流截止负反馈只能限制最大电流,系统起动时,随着转速的上升,反馈电压的增加及电机反电动势的增长,会使电枢电流达到最大值后迅速降低下来,电动机转矩亦迅速减小,使起动加速过程变长。

对于经常处于起动、制动、反转运行的产机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要求尽量缩短过渡过程时间。

一个比较理想的办法是,在整个起动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将电枢电流保持在最大允许值上,电动机输出最大转矩,转速直线迅速上升,使过渡过程时间大大缩短,得到理想起动过程。

根据反馈控制规律可知,采用某一物理量的负反馈构成闭环控制,可以近似地保持该量恒定不变。

显然,采用电流负反馈便能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

为了避免在一个调节器的输入端综合几个信号造成各个参数间的互相影响,经过研究与实践,出现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系统组成为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

二者之间实行嵌套(或称串级)联接,如图1-1 所示。

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

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

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1.1 电流调节器的选择和作用1.1.1 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转速的变化往往比电流变化慢得多,对电流环来说,反电动势是一个变化较慢的扰动,在电流的瞬变过程中,可以认为反电动势基本不变,即△E≈0。

把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两个环节都等效地移到环内,同时把给定信号改成ui (s)/β,则电流环便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和仿真1.设计原理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由速度反馈环和电流反馈环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机驱动器的输出转速,并与给定的转速进行比较,从而产生误差信号。

误差信号经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环节进行处理后,作为电机驱动器的控制量,用于调节电机的输入电压。

具体的设计步骤如下:(1)确定电机的调速要求和性能指标,包括稳态误差、调速范围、动态响应时间等。

(2)根据电机的参数和特性曲线,确定理想的速度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3)选择合适的调节器类型和参数,并确定反馈信号的获取方式。

(4)设计速度环和电流环的控制回路,包括比例、积分和微分环节的参数设置。

(5)进行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的仿真和分析。

2.仿真过程在进行仿真前,需要先确定电机的参数和特性曲线,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然后,在Simulink等软件中搭建整个调速系统的模型。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电机的特性曲线确定电机的传递函数模型,例如:Gs=1/(Js+B)其中,Gs为电机的机械转速传递函数,J为转动惯量,B为阻尼系数。

(2)设计速度环的控制回路,包括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和微分环节。

通常采用PID控制器,其传递函数为:Gc=Kp+Ki/s+Kd*s其中,Kp、Ki和Kd分别为比例、积分和微分环节的增益。

(3)设计电流环的控制回路,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的方式。

电流环的控制器传递函数为:Gc=Kc*(1+s*Rf)其中,Kc为增益,Rf为电流截止反馈的滤波器。

(4)将速度环和电流环相连接,构成整个闭环控制系统。

(5)进行系统的仿真,观察系统的稳态和动态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3.仿真结果和分析根据以上步骤进行仿真后,可以得到系统的稳态和动态响应曲线。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曲线,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首先,可以通过误差曲线来评估系统的稳态性能,即在给定转速下是否存在稳态误差。

如果误差较大,需要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毕业设计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毕业设计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毕业设计设计总说明在工业生产中,需要高性能速度控制的电力拖动场合, 直流调速系统,特别是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出现的一种新型调速系统。

70年代以来, 在我国的冶金、机械、制造以及印染工业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双闭环调速系统是由单闭环自动调速系统发展而来的。

它通过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并构成双闭环系统。

从而有效的改善电机性能,使电机特性曲线变硬,以满足复杂环境下对电机性能的要求。

本设计主要采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对直流电机供电,并通过工程设计法对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相关参数进行计算以达到对转速电流双闭环支流调速系统的整体实现。

关键词:直流调速,双闭环,三相全控桥,工程设计法Rotational speed, electric current double closed loop cocurrent velocity modulation system designDesign Description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needs the high performance speed control the electric drive situation, the direct-current velocity modulation system, specially the double closed loop cocurrent velocity modulation system is displaying the great importance the function. The rotational speed, the electric current double closed loop velocity modulation system was in the 1960s in one kind of new velocity modulation system which overseas appeared. Since the 70s, in domains and so on our country's metallurgy, machinery, manufacture as well as printing industry has obtained day by day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The double closed loop velocity modulation system is comes by the single closed loop automatic velocity modul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It introduces the rotational speed negative feedback and the electric current negative feedback separately through the rotational speed and the electric current two regulators, and constructs the doubling closed-loop system. Thus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electrical machinery performance, causes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characteristic curve to stiffen, satisfies under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to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performance request.This design mainly uses three-phase all controls the bridge-type leveling circuit to the direct current machine power supply, and carries on the computation through the engineering design law to the RPM control and the current regulator related parameter to achieve to the rotational speed electric current double closed loop branch velocity modulation system's whole realizes.Key word: Direct-current velocity modulation; Double closed loop; Three-phase all controls the bridge; Engineering design law;目录1.绪论 (1)1.1直流调速系统发展 (1)1.2直流双闭环系统介绍 (1)1.3三相全控整流电路 (3)1.4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 (5)1.4.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5)1.4.2启动过程分析 (6)1.4.3动态抗扰性能分析 (8)2.V-M调速系统主电路设计 (9)2.1V-M调速系统概述 (9)2.2晶闸管整流电路方案 (9)2.3主电路主要器件参数选择 (9)2.3.1可控整流变压器选择及计算 (9)2.3.2晶闸管选择 (10)2.4主电路保护措施 (12)2.4.1过电流保护 (12)2.4.2过电压保护 (13)3系统参数测定 (15)3.1主电路总电阻值得测定 (15)3.2电枢回路电感L的测定 (19)3.3直流电动机-发电机-测速发电机组的飞轮惯量GD2的测定 (21)3.4主电路电磁时间常数Td的测定 (22)3.5电动机电势常数Ce 和转矩常数CM的测定 (22)3.6系统机电时间常数TM的测定 (22)4.工程设计法设计双闭环系统的调节器 (23)4.1电流调节器设计 (23)4.1.1电流调节器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作用 (23)4.1.2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23)4.1.3电流调节器的电路实现 (24)4.1.4电流调节器参数计算 (24)4.2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26)4.2.1转速调节器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作用 (26)4.2.2转速调节器结构选择 (26)4.2.3转速调节器电路实现 (27)4.2.4转速调节器参数计算 (27)5系统调试 (29)5.1系统调试原则 (29)5.2各控制单元调试 (30)5.2.1移相控制电压Uct调节范围的确定 (30)5.2.2调节器的调零 (30)5.2.3调节器正、负限幅值的调整 (30)5.2.4电流反馈系数的整定 (30)5.2.5转速反馈系数的整定 (30)5.3系统调试 (31)5.3.1系统开环外特性测定 (31)5.3.2系统静特性测试 (31)6结果分析 (34)小结 (34)参考文献 (35)1.绪论1.1直流调速系统发展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出现的一种新型调速系统。

带电流负反馈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带电流负反馈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带电流负反馈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作者:符令蔚杨天朔聂靖干旭浩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01期摘要: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并且直流调速系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较成熟,是研究其它调速系统的基础。

在直流电动机中,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应用也最为广泛,其广泛应用于轧钢机、冶金、印刷、金属切割机床等很多领域的自动控制。

本次课设就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参数的设计。

关键词:反馈调速;控制系统1.3 晶闸管零件数据的计算晶闸管的额定电压通常选取断态重复峰值电压UDRM和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中较小的标值作为该器件的额定电压。

晶闸管体的额定电流值通常采用其普通状态时一般电流的2-3倍。

在桥式体整流的电压电路中晶闸管内两边承受的最高正反向电压的额定值都是2U2,晶闸管正常工作下的额定电压通常采取它的最高正反向平均电压的2-2.5倍。

2 反馈调速及控制系统将开环系统改为单闭环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并采用PI调节器,就既保证动态性能,又能作到转速的无静差,较好的解决开环系统的不足,此闭环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直流电动机转速变化信号反馈到触发环节,来自动增大或减小触发角α来自动调节整流输出电压Uds,即可达到稳定,其系统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单闭环转速负反馈系统框图3 总结本文实现了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的直流电路调节速度系统的设计,介绍了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的基本原理。

通过参数的设计达到了题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电流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电路所采用的调节速度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苏开才,等编著.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麦崇裔编著.电机学与拖动基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赵志诚,等.双闭环直流调整系統的饱和限幅问题.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符令蔚(1995-),男,海南儋州人,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VM调速系统设计专题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VM调速系统设计专题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V-M调速系统设计专题一、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和工程设计的方法对直流调速系统进行设计和控制,设计出能够达到性能指标要求的电力拖动系统的调节器。

并应用MATLAB软件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和校正以达到满足控制指标的目的。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2.1性能指标要求(1)基本设计参数:采用三相桥式晶闸管整流装置供电的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基本参数如下:直流电动机185W,220V,1.1A,1600r/min,R a=22.25Ω,GD2=0.065N·m2,允许过载倍数λ=1.1,晶闸管装置放大倍数K s=40,电枢回路总电阻R=52.5Ω,电枢回路总电感L=811.5mH,最大给定电压U*nm=5V 对应1500r/min,最大电流I dm=λ I N时,ASR输出限幅U*im=5V,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 oi=0.002s,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 on=0.01s,取R0=40kΩ,(2)稳态指标:转速无静差(3)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σ i≤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σ n≤10%2.2设计内容(1)按模拟控制方案设计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2)画出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稳态结构图,建立数学模型,画出动态结构图并给出分析化简过程;(3)设计ASR、ACR,给出调节器结构,计算调节器参数;(4)检验近似条件,计算ASR退饱和超调量;(5)画出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6)(选做)利用MATLAB 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并可根据仿真结果对设计参数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7)(选做)将设计的模拟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进行数字化,电流环采样周期T isam =0.5ms ,转速环采样周期T nsam =0.005s ,写出其数字PI调节器的表达式(位置式、增量式均可),调节器输出限幅及积分限幅均为±U m ,并用已掌握的计算机语言设计实时控制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字:系(教研室)主任签字:1总体方案设计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的设计方案本文主要分别从介绍电流截止负反馈和转速负反馈的调节器的设计出发,将各自的特点结合再通过数字式绘图进行原理结构的设计,其总的数字式实现结构有以下部分:1、变压器部分此部分是将电网电压引入,再将其设计为三种方式的输出,分别是为电流互感器部分提供电压的变压器1,为稳压模块提供电压的变压器3,和为控制信号产生部分提供电压的变压器2.2、主电路部分此部分理所当然是整个设计的核心部分,其当中有控制对象——电机,还有我们主要需要设计出的控制晶闸管的开断信号,当然其中的转速反馈电压也是从此部分输出。

3、电流互感器部分此部分为电流截止负反馈部分提供反馈电流信号的核心部分,反馈电流信号将从这里引出通过晶闸管从而进入主控电路。

4、ASR和电流截止部分真个调速系统的主控部分,这个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质就由这个部分决定,其中包括了电流截止负反馈电路和转速负反馈电路。

5、稳压模块为控制信号模块和一些其他需要供电的集成模块器件供电。

6控制信号产生部分此部分主要是产生控制前面主电路部分的晶闸管开通与关断的,以有效地控制电机的转动。

7、控制信号的放大驱动部分辅助控制信号产生部分,使其产生更精确,更稳定的控制信号,以使电机更好的运行。

2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的分析与设计2.1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分析与设计问题的提出:(1)起动的冲击电流---直流电动机全电压起动时,如果没有限流措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这不仅对电机换向不利,对过载能力低的电力电子器件来说,更是不能允许的。

(2)闭环调速系统突加给定起动的冲击电流---采用转速负反馈的闭环调速系统突然加上给定电压时,由于惯性,转速不可能立即建立起来,反馈电压仍为零,相当于偏差电压,差不多是其稳态工作值的1+K 倍。

这时,由于放大器和变换器的惯性都很小,电枢电压一下子就达到它的最高值,对电动机来说,相当于全压起动,当然是不允许的。

(3)堵转电流---有些生产机械的电动机可能会遇到堵转的情况。

例如,由于故障,机械轴被卡住,或挖土机运行时碰到坚硬的石块等等。

由于闭环系统的静特性很硬,若无限流环节,硬干下去,电流将远远超过允许值。

如果只依靠过流继电器或熔断器保护,一过载就跳闸,也会给正常工作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反馈闭环调速系统的起动和堵转时电流过大的问题,系统中必须有自动限制电枢电流的环节。

根据反馈控制原理,要维持哪一个物理量基本不变,就应该引入那个物理量的负反馈。

那么,引入电流负反馈,应该能够保持电流基本不变,使它不超过允许值。

通过对电流负反馈和转速负反馈的分析。

考虑到,限流作用只需在起动和堵转时起作用,正常运行时应让电流自由地随着负载增减,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的方法,则当电流大到一定程度时才接入电流负反馈以限制电流,而电流正常时仅有转速负反馈起作用控制转速。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如下图:.(a)利用独立直流电源作比较电压(b)利用稳压管产生比较电压(c )封锁运算放大器的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 图1 电流截止负反馈的环节图(a )中用独立的直流电源作为比较电压,其大小可用电位器调节,相当于调节截止电流。

图(b )中利用稳压管VS 的击穿电压U br 作比较电压,线路要简单得多,但不能平滑的调节电流值。

图(c )是反馈环节与运放的连接电路。

系统稳态结构:图2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I/O 特性 图3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闭环直流调速稳态系统结构框图由图2 可写出该系统两段静特性的方程式:当d dcr I I >时,引入电流负反馈,静特性变为: (1) 图4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静特性的几个特点:(1)电流负反馈的作用相当于在主电路中串入一个大电阻 Kp Ks Rs ,因而稳态速降极大,)1()()1()(e ds s p e com *n s p K C I R K K R K C U U K K n ++-++=)1()1(e d e *ns p K C RI K C U K K n +-+=特性急剧下垂。

(2)比较电压 Ucom 与给定电压 Un* 的作用一致, 好象把理想空载转速提高到(3)两段式静特性常称作下垂特性或挖土机特性。

当挖土机遇到坚硬的石块而过载时,电 动机停下,电流也不过是堵转电流,在式(1)中,令 n = 0,得 一般p s s K K R R >>,因此 (4)最大截止电流dbl I 应小于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一般取 : I dbl =(1.5~2.0) I N从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上看,希望稳态运行范围足够大,截止电流应大于电机的额定电流, 一般取: I dcr ≥(1.1~1.2)I N (5)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图(a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 图(b)理想的快速启动过程 图5 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转速负反馈环节的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1()('e com *n s p 0K C U U K K n ++=ss p com *n s p dbl )(R K K R U U K K I ++=scom *n dblR U U I +≈有0.69,I i K T ∑⋅=则10.0054Is K =,已知转速环滤波时间常数on T =0.01s ,故转速环小时间常数10.00540.010.0154n on IT T s K ∑=+=+=。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按设计要求,选用PI 调节器()()ss K s W n n n ASR ⋅+=ττ1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和抗干扰性能较好原则,取h=5,则ASR 的超前时间常数为:50.01540.077n n hT s τ∑==⨯=,转速环开环增益 1222215505.9872250.0154N n h K s h T -∑+===⨯⨯。

ASR 的比例系数为:()131.82e mn nh C T K h RT βα∑+⋅==。

4检验近似条件 转速环截止频率为1505.9870.07738.96Ncn N n K W K W τ==⋅=⨯=。

174.57cn s W -==>,满足条件。

145.36cn s W -==>,满足近似条件。

5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取0R =40Ωk ,则01272n n R K R k =⋅=Ω,取1.2M Ω。

0.064nn nC F R τμ==,取64nFF k C on μ14001.04=AΩ⨯=,取1F μ。

故()()()131.80.07710.077n n ASR n K s s W s s sττ+⨯+==⋅。

其结构图如下:图6 转速调节器6校核转速超调量:计算n σ,设理想空载z=0,h=5时,查得max b C C ∆=81.2%,所以n σ=2(maxbC C ∆)(z -λ)m n N T T n n ∑*⋅∆=1360.20.01540.127281.2% 1.5 3.06%10%14600.18⨯⨯⨯⨯⨯=<,满足设计要求. 2.3电源设计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为转速给定电路提供电源,众所周知,电源是一切电路的心脏,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电路的性能。

为使系统很好的工作,本文特设计一款15V 的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其电路图如图2.3所示。

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

整流电路的任务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

完成这一任务主要是靠二极管的单向导通作用,因此二极管是组成整流电路的关键元件。

在小功率(1KW )整流电路中,常见的几种整流电路有单相半波、全波、桥式和倍压整流电路。

本设计采用桥式整流电路,其主要特点如下:输出电压高,纹波电压小,管子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较低,电源变压器充分利用,效率高。

图7 15V 电源电路原理图滤波电路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一般由电抗元件组成,如在负载电阻两侧并联电容器;或在整流电路输出端与负载间串联电感L ,以及由电容、电感组合而成的各种复式滤波电路2.4 控制电路设计本控制系统采用含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结构,其原理图如图2.4所示。

+-U U ++-MTG+-RP 2nRP 1*n R 0R 0R balcVTVSU iTALI d R 1C 1U nU d-+TG图8 含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原理图图中的电动机的电枢回路由晶闸管组成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供电,通过与电动机同轴刚性连接的测速发电机TG 检测电动机的转速,并经转速反馈环节分压后取出合适的转速反馈信号n U ,此电压与转速给定信号*n U 经速度调节器ASR 综合调节,ASR 的输出作为移相触发器的控制电压c U ,由此组成转速负反馈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在本系统中ASR 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属于无静差调速系统。

为了防止在起动和运行过程中出现过大的电流冲击,系统引入了电流截止负反馈。

由电流变换器取出与电流成正比的电压信号i U ,当电枢回路电流超过一定值时,将稳压管VS 击穿,送出电流反馈信号i U 进入ASR 输入端进行综合,以限止电流不超过其允许的最大值。

改变*n U 即可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图8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稳态结构图(d dcr I I <)图9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稳态结构图(d dcr I I >)2.5 触发电路的设计电路组成: 由三路相同的部分:同步过零和极性检测、锯齿波形成、锯齿波比较,经过抗干扰锁定、脉冲形成等电路形成三相触发调制脉冲或方波,由脉冲分配电路实现全控、半控的工作方式,再由驱动电路完成输出驱动。

电路原理: 三相同步电压经过T 型网络进入电路,同步电压的零点设计为1/2电源电压(电路输入端同步电压峰峰值不宜大于电源电压),通过过零检测和极性判别电路检测出零点和极性后,在Ca 、Cb 、Cc 三个电容上积分形成锯齿波。

由于采用集中式恒流源,相对误差极小,锯齿波有良好的线性。

电容的选取应相对误差小,产生锯齿波幅度大且不平顶为宜。

锯齿波在比较器中与移相电压比较取得交相点,移相电压由4脚通过电位器或外电路调节而取得。

抗干扰电路具有锁定功能,在交相点以后锯齿波或移相电压的波动将不能影响输出,保证交相唯一并且稳定。

脉冲形成电路是由脉冲发生器给出调制脉冲(TC787),调制脉冲宽度可通过改变Cx电容的值来确定,需要宽则增大Cx,窄则减小Cx, 1000P电容约产生100μS的脉冲宽度。

被调制脉冲的频率-8/调制脉冲宽度。

脉冲分配及驱动电路是由6脚控制脉冲分配的输出方式,6脚接低电平VL,输出为半控方式,12、11、10、9、8、7分别输出A、-C、B、-A、C、-B的单触发脉冲,6脚接高电平VH,输出为全控方式,分别输出A、-C;-C、B;B、-A;-A、C;C、-B;-B、A的双触发脉冲,用户可以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