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专题
文化的历史足迹 知识竞赛专题
文化的历史足迹知识竞赛专题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精神标识,是历史的积淀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反映着社会的发展演变、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历史足迹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通过知识竞赛专题的形式,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增加对世界的认知。
一、古代文化概述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化形态,包括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等。
这些文化在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和影响力。
我们可以通过知识竞赛了解各个古代文明的特点和重要事件,深入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世界之旅——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国的文化千差万别,充满着丰富的多样性。
从非洲的部落文化,到亚洲的佛教文化,再到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化,每一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竞赛专题,通过问题和答案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传统艺术和重要文化事件,增加他们的跨文化视野。
三、中国的文化传承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古代的儒家文化到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的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和传承。
通过知识竞赛专题,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艺术、名人故事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瑰宝,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的威胁。
通过知识竞赛专题,我们可以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了解如何传承与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培养了解历史和珍视文化的意识。
五、当代文化的变迁当代文化发展迅速,科技和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网络文化到流行音乐,从社交媒体到时尚潮流,当代文化既复杂又多元。
通过知识竞赛专题,我们可以了解当代文化的热点话题、重要事件和知名人物,提高对当代文化的敏感性和理解。
六、文化的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也将会随之变迁。
文化的融合和创新是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庆专题探索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国庆专题探索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在中国,每年的10月1日是国庆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庆节是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展示祖国繁荣和向未来展望的时刻。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我们有许多途径来探索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带您探索祖国的丰富历史与多元文化。
第一部分:中国的历史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国家,其历史被广泛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之一。
我们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文明中深入了解其历史。
1.1 了解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些发明为人类文明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同时,诸多古代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信息,如殷商文化、周文化、秦文化和汉文化等。
1.2 拜访历史名胜古迹中国有许多历史名胜古迹,这些古迹如故宫、长城、兵马俑等都是我国历史的见证。
游览这些古迹,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祖先留下的文明遗产,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建筑风格和社会制度。
第二部分: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从传统绘画到传统音乐,从传统舞蹈到传统戏剧,每一个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2.1 传统绘画与书法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画通过优美的线条和悠远的意境传达艺术家的思想与情感。
书法则通过优雅的字体和独特的书写笔法展现文字之美。
2.2 传统音乐与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音律和美妙的旋律闻名。
丝竹乐、京剧音乐和民乐等都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
此外,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等也为我们展示了独特的音乐艺术。
2.3 传统舞蹈与戏剧中国传统舞蹈和戏剧以其精致的动作和悲喜交加的情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其中京剧是我国优秀传统戏剧的代表之一,通过面具和动作演绎出独特的表演形式。
第三部分: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众多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探索和保护。
高中历史专题新文化运动课件人民版必修
场
很
有
影
响
的
栏 目
__________________思__想__解__放__运__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
____________________;
接
(2)促进了马__克__思_主__义_作为一种新思潮在中国传播;
(3)新文化运动促进了__民__众____的觉醒,唤醒了人们特别 是青年学生对_国_家_政__治_事_务_的关心。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犯有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栏 目 链 接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条件
1.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
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资产阶级强
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这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
阶级基础。(根本原因)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 新文化运动
栏 目 链 接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 放的影响。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一、《新青年》的新觉醒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资产阶级
①根源: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知_识__队__伍___
壮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栏
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的勇士。
第二,新文化运动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广大
青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三,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 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
反响。这一运动的发展,吸引了许多青年人,特别是 栏
青年学生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为迎接一场彻 目
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了解) 专题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了解) 1、概念:(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 概念:(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 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 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 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 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 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 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 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专题一:封建国家的统一与分裂(识记) 专题一:封建国家的统一与分裂(识记) 1、大统一时期 1、从七年级课本中理顺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 西汉、东汉、 秦、西汉、东汉、西晋 2、 隋、唐、元、明、清 2、局部统一时期 曹魏、前秦、北魏、北周、 曹魏、前秦、北魏、北周、北宋 统一的影响: 3、统一的影响: 有利于社会安定, 有利于经济发展, ①有利于社会安定, ②有利于经济发展,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④有利于民族融合, 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⑤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分裂时期: 4、分裂时期: 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 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宋辽夏金蒙
1、秦:派蒙恬北击匈奴 西汉:汉初与匈奴和亲; 2、西汉:汉初与匈奴和亲; 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昭君出塞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60年设立西域都护 新疆) 年设立西域都护( 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新疆) 东汉:窦固、 3、东汉:窦固、窦宪大败匈奴 班超经营西域 五胡内迁 三两: 4、三两:吴国船队到达夷洲 匈奴灭西晋 淝水之战(前秦+东晋) 淝水之战(前秦+东晋) 北魏统一北方及孝文帝改革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一思想史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一: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发生变化。
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
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学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等。
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
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他具有唯物思想,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强调“天行有常”,同时又指出人道有为,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道家: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专题复习之中国古代文化
二)战国时期的代表
1、墨家: 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2、儒家:
1)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民贵、君轻”)
2)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3、道家: 代表人是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3)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 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白 唐诗 杜甫
盛唐诗人,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 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杜甫的诗风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 婉之情。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 被誉为“诗圣”。
(《道德经》)
法家
庄子 韩非
战国 战国
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庄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 《韩非子》 中央集权国家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宗教
1、佛教的传入: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佛 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的传入, 丰富了中国文化。
宋朝
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开封)汴河沿岸的 繁华景象。
雕塑
1、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的艺术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 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璀璨明珠。 2、南北朝时期: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唐朝甘肃敦煌莫高窟——世界艺术宝库。
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成为世界文化宝库 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 著。
中考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中考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第一题: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简要解析沙砾话题健康与学习的关系。
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等在历史进程中留下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的总称。
世界文化遗产则是指具有普遍价值、共同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在历史学科中,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道重要的考题。
下面我们将通过历年真题和答案解读的方式,了解中考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专题的考察内容和解题技巧。
第一道题目的解题思路:题目要求简要解析“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 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2. 为什么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3. 世界文化遗产对人类的意义是什么?解答:1. 世界文化遗产是具有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城市、景观、传统技艺和自然景观等。
它们代表着人类创造力和智慧,是文明进步的见证和历史记忆的载体。
2.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具有普遍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保护不当会对人类整体文化造成损失。
3. 世界文化遗产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各个时期、各个地区文化交流的结果,保护和传承世界文化遗产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增进人类的互相了解和尊重。
同时,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有利于培养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通过对这道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文化遗产专题不仅要求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点,还需要理解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对于这类题目,我们需要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参观实地景点等方式来进行综合学习和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解析中考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专题的相关真题及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四《中国古代艺术史》1
专题四:中国古代艺术史一•知识归纳(一)大纲版:1 •美术(1)春秋战国时期:①绘画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当时许多贵族府第都有壁画。
②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③青铜器装饰从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的画面,如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画面。
(2 )秦汉时期:绘画艺术丰富多彩,主要有壁画、帛画、木刻画等。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是珍品。
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是了解当时人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的珍贵资料。
(3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
①三国时期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②东晋:顾恺之是著名画家,以擅长画人物著称,布局严密、线条流畅,《女史箴图》《洛神赋图》(4)隋唐时期:隋唐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姿多彩。
①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
②人物画注重用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态。
③山水、花鸟成为绘画的主题。
④杰出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
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
(5)北宋:表现人们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代表作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 •音乐(1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和其他乐器,说明了那时音乐的发展。
(2)隋朝有九部乐,唐代扩充为十部乐,受到了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
著名的乐曲有《秦王破阵乐》。
3 .舞蹈、隋唐的舞蹈也受到了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
舞蹈分为雄劲的健舞和柔美的软舞。
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舞》成就很高。
4 .雕塑(1)秦汉:雕塑成就辉煌。
陶塑精品最突出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东汉成都的说唱俑和洛阳的杂技俑,造型生动活泼。
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也极具艺术价值。
(2)魏晋南北朝:因佛教传播,在一些地方修造了石窟寺。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5 .书法(1 )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著名的书法家是蔡邕。
(2)魏晋南北朝时期:①曹魏的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这是汉字书法的一种进步。
河北历史文化专题讲解
河北历史文化专题讲解
河北,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自古以来,河北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重要。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河北的历史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石家庄赵国古城遗址、邯郸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遗址、邢台战国赵国都城遗址和保定清西陵。
这些遗址见证了河北地区的历史变迁,展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
河北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最为知名的当属秦始皇。
虽然秦始皇出生在陕西,但他的祖籍所在地却在河北邯郸。
此外,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出生于沧州,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杜甫、白居易祖籍河北,清代名将、直隶总督曾国藩长期在河北任职。
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成就,为河北历史文化增色添彩。
河北特色文化独具魅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河北梆子戏。
此外,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皮影等也在河北大地广为流传。
在这些民间艺术中,剪纸和泥塑技艺独具匠心,皮影戏则是一种融合了戏剧、音乐、舞蹈和绘画的综合性艺术。
河北美食同样享有盛誉。
如保定驴肉火烧、藁城宫面、邯郸驴肉卷饼等地道美食,吸引了无数食客。
这些美食不仅彰显了河北的饮食文化,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展望未来,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河北文化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雄安新区将打造成为绿色智慧新城,文化产业发展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同时,各地市也在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推动河北文化产业繁荣兴盛。
在新的历史
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总之,河北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既有古老的文明遗址,又有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和美食。
高考中国古代史文化专题复习笔记
一.科学技术(一)四大发明A、造纸术我国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所知最早的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所发明的纸被成为“蔡侯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魏晋南北朝时,纸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传播:4世纪传到朝鲜,后又传到越南和日本(7世纪)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传到欧(12世纪)、非(12世纪)16世纪由欧洲传入美洲19世纪传至大洋洲意义:方便了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为资产阶级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创造了条件B、指南针我国先秦时已有司南宋代时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了中国船只用指南针辨识航向的情况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意义: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C、活字印刷术我国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中有记载:“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用西夏木活字印刷的佛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传播: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欧洲使用活字排版印刷比毕升晚了四个多世纪意义: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D、火药唐朝中期书籍里已有制成火药的配方:“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管型火器“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金军曾用火药武器打退蒙古军的进攻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意义: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提供了物质条件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地理学建筑学科学著作领先世界的成就成就领先时间铸铁柔化处理技术2000年东汉华陀麻沸散1600年南朝祖冲之精确圆周率1000年春秋哈雷彗星记载600年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400年(领先欧洲)元朝郭守敬《授时历》300年春秋十九年七闰原则160年诸子百家儒教、道教儒教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文学艺术文字文学诸子散文赋诗歌词小说绘画雕塑书法音乐历史。
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1讲
2.代表人物 (1)孔子 ①提出“ 仁 ”与“ 礼 ”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 明的社会。 ②注重政治与 人事 ,对鬼神敬而远之。 ③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 有教无类 ”,注 重人的全面发展。 ④其言论被编纂成《 论语 》 。
第11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1讲
(2)庄子 ①把“道”作为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 自然无为 。 ②其思想集中体现在《 庄子 》一书中。 3.历史影响:老庄崇尚 自然 ,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 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15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1讲
(三)法家思想 1.时代背景:战国的 法家 人物在各国推行了变法运动。 2.代表人物: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和韩非 (1)李悝 ①推行“ 尽地力之教 ”, 提高农业产量, 增加国家田租 收入。 ②主张用严酷的 刑罚 确立起新的政治秩序, 以加强君权。 ③所著《 法经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专制主义 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以 汉民族 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3)汉武帝起用 儒学 之士。
第33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1讲
2.内容 (1)董仲舒倡导 儒学 ,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 (2)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 是确定儒学独尊的地位, 文化 的 “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 (3)汉武帝重用儒生、设置 太学 、表彰六经,使儒学地位 开始提升。
第2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包括儒学的复兴,理学的形成 和陆王心学的形成。 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包括李贽 、黄宗羲、顾炎 武、王夫之、唐甄等反传统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意义。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专题报告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专题报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专题报告一、引言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是我们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高中历史文化交流专题
高中历史文化交流专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交流始终是推动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高中历史课程中,文化交流这一专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
文化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贸易往来、人口迁徙、宗教传播、战争与征服等。
在古代,丝绸之路无疑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通过这条漫长的贸易通道,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精美物品源源不断地流向西方,而西方的香料、珠宝、玻璃制品等也传入了中国。
这种商品的交换不仅丰富了双方的物质生活,更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例如,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等先进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为欧洲的文化传播和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而西方的音乐、舞蹈、建筑风格等也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宗教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
佛教的传入不仅带来了新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还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佛教寺庙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佛教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播也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和文学。
同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也逐渐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如禅宗、净土宗等。
人口迁徙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历史上,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人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迁徙到其他地区。
这种人口的流动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与汉族人民相互融合。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音乐舞蹈、服饰饮食等文化元素逐渐融入到汉族文化中,丰富了汉族文化的内涵。
同时,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也对少数民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战争与征服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虽然战争带来了破坏和痛苦,但在战争过程中,征服者往往会将自己的文化强加给被征服者,同时也会吸收被征服者的文化精华。
历史专题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历史时期
历史专题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历史时期教案主题: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历史时期一、引入在人类历史上,文化交流与交融一直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
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交流与交融特点,在此我们将聚焦于历史中的几个重要时期,探讨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过程和影响。
二、古代丝绸之路时期古代丝绸之路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交融表现出它独特的特点。
首先,由于贸易与商业交流的繁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机会。
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更是文化观念、宗教思想、科技知识的流动。
其次,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不仅涉及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还包括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促进了各个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由于文化交流的持续和深入,东西方文化相互借鉴,给各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交流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文化交流与交融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欧洲各国的文化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由于马可·波罗和其他探险家的努力,欧洲人开始认识到其他文明和文化的存在,并通过贸易和探险活动与之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仅是文化艺术品的互通,更是观念、思想的交融。
其次,文艺复兴时期各国艺术家、学者之间也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促进了艺术与学术的繁荣。
最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交融不仅仅是欧洲内部的,还有世界范围的。
欧洲与亚洲、非洲等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交融成为了当时世界的一大亮点。
四、近现代的文化交流与交融近现代是全球化进程最为迅速和广泛的时期之一,也是文化交流与交融的新阶段。
首先,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地的交通和通信更为便利,文化和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这种加速的交流和交融使得各地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共享和融合的文化成为趋势。
其次,全球化也让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更多机会进行交流与互动,文化多元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和发展。
最后,近现代的文化交流与交融也遭遇了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文化冲突、文化认同等,这些问题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中考历史专题三 坚定文化自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提 出的“中国方案”,并说明这一方案的意义。(6分) 【答案】“中国方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分)意义:是中 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 动方案;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 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外交理念、展现了中 国智慧,顺应和引领了时代潮流。(答任意两点,4分)
【听懂文物说的话】 材料三 广袤的中华大地承载着超过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程。蕴含着中华 民族精神的文明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大多在岁月的海洋里失去了踪 迹。考古学就是寻找这些残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尘遗珠 ”,勾勒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和脉络,让古老的文明重新散发夺目 的光辉。
——据王新春《那些震惊世人的“遗珠”》
根据史实拟定合适的观点,2分)
——据徐成《当失落的西周史从青铜器上获得重生》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让文物“开口说话”可以运用哪些 技术手段,利簋“开口说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历史真相。(5分)
【答案】手段:文献史料研读、天文历法知识、物理技术、化学方法、生物技术、信息 技术等。(任答一点2分,任答两点3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真相:文献记载的武王伐 纣真实可信;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任答一点2分)
(3)
[观点拟定]在左图呈现的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的史实中各
选一例,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角度,拟定一个观点。(4分)
【答案】【示例】史实: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屠呦呦领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族发源地乌拉街历史专题研究1.历史沿革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肃慎族便在学古、阿拉山一带,以半地穴式居住形式为主。
自唐尧虞舜至商汤周武等历史时期,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为肃慎人活动的范围之一。
公元前107年(汉武帝元封三年),汉置辽东四郡,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属玄莬郡的上殷台县境地。
学古四方山汉代文化遗存和杨屯大海猛汉代文化遗存。
四世纪初,东晋王朝在东北地区设护东夷校尉,以管辖东夷等部族,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属东夷校尉管辖下的夫余国领地。
据《晋书、四夷传》记载:“夫余国跨松花江,尽有吉林西北境矣”。
五世纪末,由勿吉人(鲜卑人)灭夫余国,建勿吉国,而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属勿吉七部之一的粟末部。
五世纪至六世纪中叶,五世纪至六世纪中叶,勿吉族的粟末部曾一度为高句丽的领地。
富尔村曾出土过铜碗、铜勺、铜盘等具有高句丽民族风格的文物。
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年),唐遣使册封粟末部首领为渤海郡王,正式承认粟末部为中原藩属。
公元762年(唐太宗宝应元年),粟末部诏封为渤海国。
公元926年(辽太祖天显元年)辽灭渤海国,改名东丹国,辽称渤海国族人为女真。
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曾先后归东丹国涑州和东京道涑州管辖。
公元1115年(北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达建立金朝,并在东北设置上京、咸平、东京、北京四路。
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曾先后属于上京路会宁府宜春县地和咸平路玉山县地。
汪屯、大常、张老、河北、高屯均发现金代遗址,并有大量文物出土,如双鲤鱼铜镜、陶罐、辽金铁锅和六耳铜锅等。
元朝统一中国后,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为元朝咸平府辖地。
公元1409年,明政府在东北地区设置了奴儿干都司,并先后设立384个卫所。
乌拉街满族镇区域先后设立了三个卫,即乌拉卫、富尔哈卫(今富尔村)、萨尔达卫(今查里巴村)。
公元1562年(明嘉靖四十年),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的乌拉部主纳齐布禄第六世孙布颜,征服了乌拉诸部,在乌拉河岸洪尼罗城(今旧街村)号“乌拉国”。
公元1613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率兵灭亡乌拉国。
公元1636年,建州女真改国号为大清,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属盛京管辖。
公元1648年,清廷内务府在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乌拉街的旗人归总管衙门直接统辖,乌拉街的汉回族人隶属地方行政机关统辖。
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归宁古塔副都统辖区统辖。
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隶属奉天府永吉州。
公元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属吉林副都统辖区统辖。
公元1913年(民国二年),吉林府改为吉林县,全县划为十个乡公安区,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是第一个公安区。
公元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18日以后,乌拉街沦为日本侵略者控制下的伪满洲帝国傀儡政府所统治。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伪大同二年),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设3个保76个甲。
公元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15日,伪满洲傀儡政权解体。
1947年,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区域得到解放。
1984年3月19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乌拉街乡改为乌拉街满族乡。
2.清代打牲乌拉总管衙门2.1历史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设置于顺治初年,由“内务府拔设以来,建衙署为分隶之公庭;别地面为打牲之区处。
管界周围五百余里,严禁山河,原资采捕”(《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
最初设立时,衙门隶属于北京内务府,由盛京内务府直辖,“非吉林将军管辖之区”(《打牲乌拉志典全书》)。
康熙、乾隆年间,吉林将军曾一度兼管打牲乌拉总管之事,形成了一地两个管理机构共治其事的局面,但重大事务仍直接听命于北京内务府。
首任总管由噶珊达迈图“经理贡品”、“管理乌拉地面”。
顺治十四年(1657年),将达迈图改为六品总管,“专司采捕诸役”,其凡“诸殿贡品以及案牍、俸饷,均系本总管自行经理、关领,委非别有节制”(《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
打牲乌拉总管成为该衙门最高长官,直接听命于内务府,其人选由内务府都虞司具题,然后由皇帝批准,采取世袭制。
顺治十八年(1661年),将总管改为四品总管。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将打牲总管改为“三品总管,养廉银二百两,由都京广储司关领,俸银一百三十两”(《打牲乌拉志典全书》)。
雍正十年(1732年),因乌拉牲丁已至二三千名,朝廷便在此牲丁内,“简拔年力强壮者千人为兵”,“遇有调遣,以便急用”(《清会典事例》)。
后经总理事务大臣议奏,东三省等处,俱有驻防官兵,惟乌拉采捕地方,向未设兵,拟将此千兵留乌拉,即为一支精兵,仍归吉林将军管治。
后因官兵在乌拉吉林两地往返当差,甚是劳苦,故于1741年正式设乌拉协领衙门。
其职能是平时共同与打牲机构采捕,操演骑射,战时披甲出征。
2.2职能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主要职责是直接在北京内务府管辖之下,负责组织所辖区域内广大牲丁进行采捕朝廷所需各种贡品。
具体职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派遣组织打牲官员牲丁采捕东珠、松子、蜂蜜、鳇鱼等贡品。
第二,对所辖区的人口管理,其中包括户籍管理,“名下人”管理,“内监人犯”管理,奴人管理;“五官庄”人犯,选女入宫,采捕禁令等等。
第三,对划为贡山、贡江、贡河的“禁地”的看护管理。
第四,组织牲丁从事农垦,设立官庄,垦荒种地,供应补充牲丁生计。
第五,在遇有紧急战事之时,听从朝廷的军事调遣,参加征战,负责打牲乌拉地方治安,缉查盗贼之事。
其中最主要的职能为,采捕贡品。
每年年初派遣官员组织牲丁开始采捕各种贡品的准备工作,并规定具体采捕种类和数额。
2.3打牲章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在朝廷兼管下专门制订采捕章程,对采捕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对采捕人员编额、贡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采捕线路、范围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打牲章程是在八旗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包括清顺治至清乾隆的旧章程和清乾隆至清末的新章程。
旧章程中,在八旗中采珠设三旗,捕鱼设八旗。
新章程中,采珠设八旗,捕鱼设八旗。
除为最高官员的总管外,每旗下设翼领、骁骑校、领催、珠轩达、铺副、仓官、学官、笔帖式仵作、五官屯、弓匠、铁匠、牲丁、庄头等,共同构成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从上至下的内部组织结构,按规定各行其事,各司其职,承担对皇室的采贡任务。
采捕东珠是打牲活动中规模最大的一项活动,现以采捕东珠的制度来说明打牲章程:2.4管辖范围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为了采捕朝廷所需的贡品,划定专门作为围捕和采捕贡品的贡山、贡江和贡河,并在光绪十年(1884年)设立贡山南界碑、贡山北界碑和贡江碑,作为圈定贡山、贡江和贡河的历史见证。
贡山区主要为松子、松塔采区,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在给吉林将军的一份咨文明确指出贡山四至界址:“东至拉林河界、南至横道河子(今蛟河县)迤南杨树咀子、以上乾棒子河(今舒兰县境)、舒兰河(溪浪河上游)、帽儿山(舒兰),过拉林河磨盘山(今五常县境)止,与吉林塔界,北至边外二道河源(舒兰二道乡境)东北古井子、五道河,过拉林河团山子止(今榆树县境),与伯都讷搭界,但西界原与煤窑厂(今永吉县境)切近熟地止。
”贡山东西宽一百四、五十里,南北长二百三、四十里,其周界包括现今的五常县南部、舒兰县大部、蛟河县北半部以及永吉、榆树县的部分地方。
贡江区主要为圈养、围捕鲟鳇鱼以及其他鱼类的区域,包括松花江的大小支流。
贡河区主要为采珠河口,涉及的范围极广,共有64个采珠河口,从松花江到乌苏里江、黑龙江流域,遍布吉林、黑龙江两省。
总的来说,打牲乌拉总管衙门采捕贡品的辖区极为广泛,以打牲乌拉城为中心划定的贡山、贡江和贡河区,大致包括永吉县中部、北部,舒兰县西部,九台市东部、榆树县南部,以及蛟河和双阳县部分。
2.5贡品种类据《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中记载,打牲乌拉衙门向清廷内务府进贡的贡品为东珠、松子、松塔、红白蜂蜜、鲟鳇鱼、鳟鱼、细鳞、尧头白鱼、细鳞白鱼、草根鱼、鲤鱼、季鱼,另有土硝、大缸、白小米,共计十五种。
其中,东珠和鲟鳇鱼为打牲乌拉供品中最为重要的贡品。
东北地区的东珠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早在《后汉书·东夷传》中《晋书·东夷传》中记载,扶余国出美珠,珠大如酸枣。
唐代,东珠声名远播,东北少数民族更是以“富人以五色珠垂领”为俗。
宋代,东珠更是远销中原及海内外。
据《北盟录》记载:“宋崇道、熙宁间(1004—1077年)竟尚北珠。
……美者大如弹子,而小者皆梧桐子,皆出辽东海汊中”。
元代蒙古贵族更重珠饰,加之贸易需要,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一带产珠地区,采捕东珠。
明代前期,女真沿江各卫如兀者左卫、肥河卫、友帖卫等都曾向明廷进贡东珠。
但明代皇室一方面有广泛的南珠来源,另一方面只重视东北的马匹和貂皮,因而并不重视东珠,还曾一度禁止贡珠。
清代,东珠成为打牲乌拉供品中最为重要的贡品之一。
一方面由于清代满族有用东珠装饰衣物的习俗,另一方面由于东珠出产于满足的发祥地,所以清代朝廷特别重视东珠,把采捕东珠列为皇家要务。
东珠也是清王朝用以标识王公贵族地位等级的装饰品。
如皇冠规定用东珠37颗,皇后凤冠用98颗;一品官只准用一颗,二品以下不准用东珠,只能用蓝宝石、绿松石等为饰,而后宫的嫔妃可以使用东珠。
鲟鳇鱼是东北地区最为著名的鱼种。
《永吉县志》记载,鱼之种类中,排号第一就是“黄鱼”(鲟鳇鱼);著名鱼种中,第一位的仍然是“鲟鳇,即黄鱼”。
鲟鳇鱼中因有“鳇”与“皇”谐音,故名声亦显尊贵。
3.城市变迁3.1明代古城乌拉街明代古城位于乌拉街镇北250米处,古城所处位置是肥沃的松花江冲击平原。
古城东北和西北侧,分别为海拔300米以上的凤凰山和九泉山,古城东南处为团山和牛山,古城西侧为松花江支流,四山一河构成了古城的天然屏障。
古城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南北交通的主要陆路驿站和水上交通枢纽,从而使古城成为历史上军事、交通的要冲之地。
明代古城分为内城、中城和外城三个部分,总占地面积102.9公顷。
其中,内城占地面积3.9公顷,中城68.4公顷,外城30.6公顷。
城墙均系分层夯土筑成,每层厚度在6—10厘米之间,夯层明显,并有排列有序的柱洞痕。
内城,略呈梯形,保存较好,城垣周长为786米,残高在3-4之间不等,顶宽3米,基宽10米左右。
城垣四角均有高出城墙而又突出城墙的土台基,台基上散布着青灰色砖瓦残片及陶瓷片,据推测可能有角楼。
内城外垣有护城河一周,现仍可辨识。
内城中央近北墙处有一略呈椭圆形的高台,俗称“白花点将台”。
高台东西长50米,南北宽25米,高7米,高台正南面有花岗岩条石铺砌的阶梯可通台而上,台梯每阶长2米,宽0.5米,共34级。
从其地理位置和高度上来分析,此高台可能是军事上的瞭望建筑遗址。
内城是乌拉部统治者及官署驻地。
中城,呈不规整四边形,东墙长879.4米,西墙长1409米,南墙长584.7米,北墙长648.3米,城垣周长3531.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