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沙莲香

合集下载

沙莲香第三版第十二章性别社会心理

沙莲香第三版第十二章性别社会心理
一些西方女性主义社会学家曾针对男性主流社会学进行 批判:
(1)社会学一向以研究男人为重,并隐含了为男人说话的理论。 (2)将以男人为样本研究的结论推向全体人类。 (3)经常漠视或贬低妇女关切的领域与议题。 (4)在对妇女进行研究时,常常以性别歧视的方式将她们加以扭 曲后呈现。 (5)很少将性(sex)和性别(gender)作为重要的解释变量。 (6)从性别的意识形态(ideology of gender),这个世界以特 定的方式被加以建构,使得我们以某种假定来解释男女之间的 差异。 性别视角,融入弱势性别群体的经验和感受,有利于社会心理学 研究的丰富化、多样化……
性别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领域的比较 性别社会学
探讨社会与不同 性别群体之间的 互动及互动方式 ,研究社会与性 别互动的一般规 律。
性别社会心理学
探讨性别身份的拥有 者与社会和他人互动 及互动方式选择的性 别心理因素,研究不 同性别身份拥有着与 社会和他人相互影响 和作用的共同的性别 心理社会性过程。 重视社会背景与性别 的互动中的性别心理 因素
二、实效性问题 • 在进行研究设计时,要注重方 式、指标、比较对象等的针对 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这一针 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与性别 相关,也和与性别相交互的其 他社会身份,如阶级、民族、 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生 育、性倾向等等不可分割。
三、方法问题
方法 中心 回答问题
观察法
相关法
描述
预测
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基因性别
人类具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44条染色体被称 为常染色体,主要调控身体的发育,而与性别发育相关 的被称为性染色体,通常用 “X”和“Y”来表达。 正常男性的性染色体的核型表现为:46,XY 正常女性的性染色体的核型表现为:46,XX

【社会课件】社会心理学(沙莲香版).doc

【社会课件】社会心理学(沙莲香版).doc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 本章是对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概要性介绍,通过绪论教学,了解社会心理学概念,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概念[教学难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学时分配] 2学时[教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概念,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内外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几种主要观点在接触到一门新的学科时,初学者总想一开始就明确它的定义是什么。

不过,对于社会心理学,要下一个确切、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能够接受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

这不仅是因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还因为研究者们所持的理论观点至今仍不尽相同。

为了使朋友们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把西方、前苏联以及我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些定义介绍给大家。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的影响,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强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影响的行为的科学。

这种观点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体现。

因为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这类定义的特点是把人的心理和行为等同起来。

因此,反对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它缩小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另一类定义则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

这类定义是社会学基本观点的产物。

而不同意这类定义的人认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强调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研究这些,则有可能导致它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混淆。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要探明这种关系和互动如何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引起人的什么样的社会心理活动。

所以,社会心理学的这种研究与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有所不同。

(二)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安德列耶娃提出,"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特点相对地表达为:研究受所参加的社会团体制约的人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已经这些团体本身的心理特征。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
精选ppt
1
前言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理足以提供丰富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资料,使它更加 充实,更加具体化,因而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它, 掌握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和哲学水平。
❖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
人际交往。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理解他人、认识
精选ppt
29
四、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上有相互重叠 的地方,特别在社会人格和社会认知方面。文化 人类学在这方面强调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强调文 化对人格的塑造。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有明显 的不同,前者主要采用通过实验检验假说的方 法,而后者则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应用社会心理学
❖ 环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和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噪音、污染、自然灾害对人的社会心理影响, 居住环境的设计和安排应如何适应人的心理需要;
❖ 健康社会心理学要研究某些身体疾患和各种心理 疾患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心理 学治疗人的心身疾患;
精选ppt
自我和正确地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的
标准和相处的原则,是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
我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改进社会风气的有益的帮
助。
精选ppt
2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社会心理学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精选ppt
13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024《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2024《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引言•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社会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言性质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三个层次。

其中,个体社会心理主要研究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动机等;群体社会心理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群体冲突等;社会行为主要研究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等。

任务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包括描述社会心理现象、解释社会心理现象、预测社会心理现象和控制社会心理现象。

其中,描述是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界定的过程;解释是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形成原因与过程进行说明的过程;预测是根据社会心理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对其未来趋势进行预见的过程;控制是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运用,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人为干预,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仪器观察被试者的行为表现或言语反应,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包括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等。

•档案法:通过对被试者的个人档案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弥补其他方法的不足,例如对于已故的人或无法接触的人进行研究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概念与过程01社会认知定义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群体以及社会现象进行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02社会认知过程包括注意、解释、记忆等阶段,涉及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

沙莲香第三版第十三章人格培育

沙莲香第三版第十三章人格培育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人格界定:界定及特征 人格差异:认知、生理、社会 人格测评:自陈法、投射法、实验法、自我概念测验
第四节
人格培养:因素
第一节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界定
二、人格特性
人格有问题、人格分裂 、人格裂变、多重人格 、人格魅力、简直是贬 低自己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内涵比较丰 富的概念,包含了很多 的要素:个人的道德品 质、个人的魅力、个人 的能力水平、个人的心 理品质等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三章 人格培育
授课人: 吕红梅 学院:政法学院
社会心理学
性别、人格
个体社会心理发展:
社会认知:
个体对社会
社会互动:
人与人
社会影响: ……
人与群体
应用社会心理
生活于现实社会的个体应具备更好的生活适应、 职业发展、自我成长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伴随 着人一生而不断成长的重要心理品质,人格的成 长意味着一个人心理的不断成熟。人格是一个 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成分, 它凝集着自然、文化 与社会的元素,人格的塑造与培育是个体心理 完善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本章将介绍人格的基 本特征、人格的差异、人格的培育等内容,读 者将从中把握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自我完善 与人格塑造的能力。
三、人格的社会差异——性格上的差异
• 奥尔波特也依据个人倾向于某一领域,相应地 把人划分为不同的价值观类型。 • (1)经济型(实用型) • (2)理论型(科学型) • (4)宗教型(信仰型) • (5)权力型(政治型) • (6 一、自陈法 • 二、投射法 • 三、实验法
一、什么是人格
•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源于古希 腊语persona,此词的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 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面 具与所扮演的角色相称。面具代表了一个人所 特有的行为模式。

沙莲香第三版第五章社会动机

沙莲香第三版第五章社会动机

对麦独孤本能论的评价 行为主义心理学批评本能论缺乏自然科学的根据,没 有试验支持,是冥想的结果。有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家通过试验来否定本能论。 Eg.中国心理学家郭任远1930的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 把小猫分成四组:
第一组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不能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 第二组小猫与母猫一起生活,可以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 第三组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而与老鼠一起生活; 第四组小猫看到老鼠时就受到电击,形成了逃避老鼠的条件反射
根据动机的认识水 有意动机和无意动机 平分分
根据动机来源分
外在动机和内部动机
根据动机来源分——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 是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了满足, 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
现实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影响人的行为积极性的内在因素。
一、本能理论——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来探寻人的行 为方式及其根本动因
二、需要理论——从动机与需要的关系来探寻人的行 为方式及其根本动因
一、本能理论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来探寻人的行为方式及
其根本动因
• “本能”概念来源于达尔文的生物学,该理论认为 ,动物的本能是一种先天的生物力量,它预先确定 了动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活动,使动物对外界刺激的 反应表现为一种可以预见的、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 。 • 主要代表人物有麦独孤和弗洛伊德等
如何保护人们的内在动机?
(1)奖励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降低内在动机,只有 内在动机本来就比较高的情况下,才有这种效果。 (2)不同的奖励类型有不同的效果。 (3)适当的干预和培训可以减轻直至避免奖励的负面 作用。 (4)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过 于充分的外部理由

2024版社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社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 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或态度的现象。
VS
从众行为的原因
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信息性影响(即个体 认为他人拥有更准确的信息)、规范性影 响(即个体希望被他人接受和认可)和群 体压力(即个体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和 要求)。
2024/1/27
21
抵制从众行为的方法与策略
重于个体内部的认知机制。
8
社会认知的偏差与影响因素
1 2
社会认知偏差的定义 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出现的系统性误差,导 致对他人或社会现象的误解或误判。
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 包括刻板印象、晕轮效应、近因效应等。
3
社会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 包括个体的经验、文化背景、情感状态等。
2024/1/27
9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2024/1/27
16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影响行为
个体的态度会对其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态度会促使个体采取积极的行为, 消极的态度则可能导致消极的行为。
行为反作用于态度
个体的行为也会对其态度产生影响,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可以进而改变其态 度。
2024/1/27
17
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方法
态度改变的理论
2024/1/27
22
06
社会群体与互动
2024/1/27
23
社会群体的概念与分类
社会群体的定义
具有共同目标和归属感,通过社 会互动形成的人群集合体。
2024/1/27
社会群体的分类
根据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群体目 标和群体规模等因素,可分为初级 群体、次级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 等。
社会群体的特征
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 许可的行为的内在驱力。

沙莲香第三版第三章人际关系

沙莲香第三版第三章人际关系

浅层性 随意性 自主性
广泛性
在网络交往中,由于上述匿名性和单面性的特点,熟悉和信任很 难稳定地建立起来。 网络人际关系往往是随机的、短期的,很少约束,彼此没有责任 和义务,要深入发展有很多困难。 网络上形成的一些兴趣团体往往互动频繁,也让参与者享受自由 交往的乐趣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朋友遍天下,天涯若比邻
人际关系是“第一生产力” 有关系,没关系;没关系,有关系
成功=85%沟通与人际关系+15%专业知识和技术
——美国钢铁大王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
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来获 取与人相处的本领。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万事兴 ——中国格言
【内容提示】
在分析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时,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尤 为重要。传统中国社会被认为是一个“关系本位”或 “关系中心”的社会,人际关系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中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而且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人际交 往方式与西方人有很大不同,在本章中我们将特别注 意介绍有关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与交往行为的研究成果。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 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 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 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 ,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中西方对人际关系的研究:P44-45
查阅关于“面子”、“人情”的研究
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 人际关系
授课人: 吕红梅 学院:政法学院
LOGO
人际关系滥用的表现
罗卜招聘——违反市场竞争的法则 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无人你莫谈
人熟好办事
上下级之间:行贿受贿、“烟酒”与“研究”、溜须 拍马、走后门……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 F·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的社会 行为与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学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 分,心理学的所有分支都是研究个体的科学。 ◆强调对个体的研究,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较大。
SYTU 8
观点之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群 体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罗斯:社会心理学研究由人类结合而产生的“心理面” 与“心理流”。 ◆库兹明:“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不同水平上的交往:个人 之间,组织机构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 的交往”,“交往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现象,通过交往, 产生人们相互的感知、理解、模仿、暗示、信任、团结与 冲突、态度与目标”。 ◆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受参加社会群体 这一事实所制约的、人的行为与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沙莲香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社会心理
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性和规律性,它是研究社会心理的 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性和规律性的具体科学”。
◆章志光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包括个
体与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 为的学科。”
SYTU 5
年版
SYTU 2
第一章 绪论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
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SYTU 3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分析
(一)国外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权威奥尔波特(G. W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llport)对社会心理
学涵义的规定:“社会心理学是设法了解与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 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这个他人存在包括实际存在,想 象中的存在或暗指的存在”。 ◆阿伦森(E. Aronson)在《社会心理学入门》一书中提到,“社会心 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别人的信念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 ◆A.B.彼得罗夫斯基和B.B.施巴林斯基在专著《集体的社会心理学》 中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心理科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各种无组织 的(彼此无关个体的偶然集合、人群等)和有组织的(其最高发展 水平是集体)人类共同体里人们交往、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过程中 产生的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第1章 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1章 PPT课件

——2/3的实验者完全服从指令。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一、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
3、助人?还是助己?
农民遭歹徒抢劫,过路公交乘客捡钱不救人
正阳县一位从事粮食收购生意的农民,从银行取款骑摩托 车返回途中遭遇歹徒撞车抢劫。歹徒得手后,随手撒了一 把小面额纸币,受伤躺在路边的这位农民向路过的公交车 招手求救,没想到,公交车停下后,众人下车“捡”完路 上的钱后又都迅速上了车。公交车疾驶而去,将受伤的他 丢在了路边……
出版社,1997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社会心理学》(第8版),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心灵聚会——管窥社会心理学
教师教育学院 汪伟 E-mail: xiaoxieww@
双重格言
这边更正确
还是这边的……
人多手杂反而碍事 VS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文胜于武
VS
事实胜于雄辩
朽木不可雕 VS
活到老,学到老
血浓于水
VS
亲兄弟明算帐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VS 三思而后行
有备无患
VS
船到桥头自然直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事实上,我们经常为自己犯的一些小错误而自责 不已,当回头看时,我们明白了该如何行事。然 后心里想着“我早就知道是这样了,但当初就是 一念之差啊。”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以下三类问题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思维
• 我们如何知觉自我和他人 • 我们的信念是什么 • 我们所能做的判断 • 我们的态度

沙莲香第三版第二章研究方法

沙莲香第三版第二章研究方法

历史及现状——定量方法长期居于主要地位 未来:两类方法的争论趋于平缓,代之而起是融合的 呼声。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
质性研究
解释(主观) 行为可创造 理解个性问题 自然状态 非标准化 内容分析 文字 真实性
量性研究 立场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结果 评价基准
实证(客观) 行为可预测 说明共性问题 人工状态 标准化 统计分析 数字
( 五 ) 做出研究的结论: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是否验证 了开始阶段的研究假设做出判断。 ( 六 ) 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内容基本上按照上述 研究步骤撰写,即包括: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 研究设计、结果分析与讨论、研究结论;同时将所 查阅的文献中对本研究产生作用的作为“参考文献 ”列在研究结论后面。 (七)研究的效度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研究问题的确定:提倡和坚持针对当前社会现实及 社会发展需要的选题方向。选择和确定了研究问题的 同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概念要做清晰的界定,如果 选题来源:从文献中发现 拟采取定量研究,则各种变量须有操作性定义,最后 研究课题,从当前社会现 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假设。 实及社会发展需要中选题。
人知面不知心; 对心理学的误解之一:学心理学就能知道别人心里面 女人心,海底针;
在想啥!? 人:复杂性
心理活动
行为观察来推测 和判断
(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虽然无关变量的控制有多种 方法,但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况且如果真能完全控 制了无关变量,其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又会 大打折扣,因为现实中很难找到无关变量被控制好 的自然情景。所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倡多变量的 研究方式。 Eg.霍桑效应: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实验研究。P20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人大出版 沙莲香 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人大出版 沙莲香 PPT课件

定量研究基于实证主义而定性研究方法遵
循现象学,定量注重概念、假设构成的模 型及其演绎得结果,定性研究强调的是过 程及对现象的整体解释,它并不强调在研 究的开始阶段就有一个理论基础,理论是 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定量研究运用统计分析对所研究的对象进 行数量的描述;而定性研究收集的资料主 要是事件的语言描述,并非完全是数据, 对所研究的问题的描述主要是以语言进行 解释。定量研究的研究者一般采取中立的 立场,定性研究的研究者更多地介入到研 究情境中去。
根据参与的程度,参与观察分为完全 参与观察和半参与观察。
(二)非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中,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 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由于一般不需要被观察者的 配合,使观察者能够做到客观冷静。
二、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旨在控制一切估计会干扰实 验结果的各种因素,有目的、有组织地操 纵某个因素,查明对于被实验者的心理效 果和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最独特之处在于 “控制”。
3、比较文化研究要有明确的、有实用 意义的目的,即目的性和实用性。
4、关于社会心理学中比较文化研究方 法论的争论。
二、社会心理学的伦理学原则 (一)保护被试的身心健康 (二)对被试个人资料的保密 (三)慎选研究策略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观察者进入被观察者的社 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之中进行观察、收集资 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 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与撰写研究报告­—— 反映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即研究课题的目 的意义、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以及理 论分析等。
一、慎选研究课题
二、详拟研究计划
(一)有效设定控制条件
所谓控制条件,是指除了研究因素之 外,务必使其他条件相对稳定,不让它们 对研究结果发生干扰作用,以防止它们影 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沙莲香第三版第七章社会态度

沙莲香第三版第七章社会态度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 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 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 :" 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 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 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C
认知
以认知为 基础
A
情感
对态度对象的 情感体验
cognitive
affect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 基础;情感成分对 B 爱都对象起着人际 行为 距离调整作用,喜 欢或不喜欢、接近 态度的 或疏远等;态度的 反应倾向 行动成分对行为具 有动力性和指导性 behavior (意动效应)。
生活中对态度的认识:
我的态度是…… 老师对我态度很好/老师对我态度很恶劣 这个领导对下属态度很好 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 生活态度积极 人生态度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态度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 切……
态度到底是什么?
一、社会态度 (一)态度概念的提出 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引人注目的概念,是从 托马斯(A. Thomas)等人1918年的移民研究开 始的。他们在研究波兰移民问题时,为了说明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社会与个 人之间的关系,假定了态度这个概念。他们认 为态度是“动作的趋向”。 米德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发端” 法里斯认为态度是“一种未完成的动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社会态度及其形成 社会态度变化理论 态度的应用研究——工作态度
态度的界定、构成、功能、形成
认知理论(平衡论、协调论、和谐论),信息理论

教学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沙莲香

教学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沙莲香
• (一)影响社会心理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 文化特点和社会生活状况对社会心理的特点及变化都
是起作用的因素,但是,起作用的形式有所不同。 • (二)文化的社会心理构造功能 文化作用的深刻性就在于对社会心理的模式化,这种
“心理模式化”基于“文化思维”,是潜在的深层 的。 • (三)社会心态和心理表达的问题 社会心理唯以心理“状态”出现才能“嵌入”生活,这 种心理“状态”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它从生活中形成 又回到生活中去。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 社会心理与公众文明
• 一、社会心理究竟是怎样的“现象” • 二、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 三、社会心理与人性理念中的“善”
一、社会心理究竟是怎样的“现象”
• 社会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也属于社会现象。心理现象有很多方面的表现, 比如,梦、恐惧、愤怒、恍惚、喜悦、激情、幻想、想象、期望等等。社 会心理是就社会生活领域的心理现象总体而言的,社会生活中个体和群体 的心理现象有相通及相似之处,这种相通又相似的心理现象,都被包括在 社会心理现象之中。
思考与练习
• 1、请通过社会心理学的产生,说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 • 2、请通过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说明美国风土及社会个性对社
会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参见:P7) • 3、请分析陆志韦和孙本文对社会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贡献。 • 4、请结合你对中国人性格的认同与反思,分析文化—社会因
素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作用。(参见:P9、P10) • 5、请用你身边的变化,说明社会心理的文明本质。(P14) • 6、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文明对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性。 • 7、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善”的理念
• 一个好的假设应该符合如下基本要求: • (1)假设必须是合理的,即与已知的事实或理论一致; • (2)假设应该是具体的,不可模棱两可或过于空泛; • (3)假设应该提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 (4)假设表述必须简明。

沙莲香第三版第四章社会认知

沙莲香第三版第四章社会认知

社会知觉=社会认识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P75
对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
自我概念与自尊
印象
对群体的知觉 对社会的知觉
对行为及事件原因的推断
刻板印象
社会及群体认同感
归因
什么是社会知觉? 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环境中对外界的社会 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 程。
第一节
一、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知觉
eg.社工班学生对社 会工作专业的专业 社会知觉 认同 外界的社会性信息
知觉 主体
知觉 的内 涵
个体
个体、群体(群体对其成员的知觉、
群体对其他群体的知觉、群体对其他群体 成员的知觉,群体对自身的知觉等)
心理学中的知觉 包括对外部特征的知觉,还包 不包括判断、推 括对人的个性特点的理解及对 人行为的判断和解释。 理等认识过程
三、自尊及其测量
(二)自尊的测量 1、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 该工具只包括10个定序等级题目,因此它易于施测、计分和 解释。它最初是为青少年设计的,但也广泛用于成年人。
2、得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量表
• 得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量表(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TSBI)是测量社交自尊的一个工具。 • 此量表有两个各含16个题目的复本,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87。题目描述的是与他人交往时的自信程度、与陌生人说 话时的恐惧感、在社交情境中的安全感,以测量社交信心、 支配欲、社交能力、与权威人士的关系。
自我概念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在与 他人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获得自我概念的四个主 要渠道: • 1他人的反馈:父母、老师 • 2反射性的评价: 感知别人对自己的态 • 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度来了解自己。库利 提出“镜中我”—— • 4社会比较 镜子中的我或别人眼 把各个渠道获得的信息 中的我就是我们感知 进行整合加工,形成统 的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早期形态的学科意义
• 一、早期群体心理研究提出的群体特征问题 • 二、早期社会本能研究提出的群体内生的心理动力问题 • 三、早期民族心理研究提出的民族精神凝聚作用的问题 • 四、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产生
一、早期群体心理研究提出的群体特征问题
• 早期群体心理研究的第一人是西费尔(Sieffert), 他1893年著的《集合心理学》,以集合心理观点 研究群众,认为群众为“原始社会的原生质”, 是一种心灵现象。但更有影响的是1895年法国社 会学家勒朋(G. Le Bon)发表的《群众心理学》。
第三节 社会心理与公众文明
• 一、社会心理究竟是怎样的“现象” • 二、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 三、社会心理与人性理念中的“善”
一、社会心理究竟是怎样的“现象”
• 社会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也属于社会现象。心理现象有很多方面的表现, 比如,梦、恐惧、愤怒、恍惚、喜悦、激情、幻想、想象、期望等等。社 会心理是就社会生活领域的心理现象总体而言的,社会生活中个体和群体 的心理现象有相通及相似之处,这种相通又相似的心理现象,都被包括在 社会心理现象之中。
• 当一个个个体构成群体,群体心理则因心理共性或共鸣而具有感染性、鼓 动性、动员性和集体性等特点,群体心理构成的“社会事实”,即涂尔干 在那本有名的《自杀论》中说的“集体表象”,同样是一种存在着的现象, 这就是说,社会心理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 (一)文明所指 • “文明”这个概念涵盖极其广泛,凡是人类生活含有的
四、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产生
(一)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疑问
• 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应当说是陆志韦1924年的《社会 心理学新论》。他在书中开宗明 义宣布:本书的主张是行为派。
四、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产生
(二)社会学家奠定的社会心理 学随意性
• 就理论与应用并重这一点看, 当属孙本文1946年出版的《社 会心理学》为开端,而孙本文 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与教学,早 在1926年的大学讲课期间即已 开始。
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社会心理学
(第三版)
第一章 导论 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
【内容提示】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是在2002年初版、2006年第二版 的基础上修订和补充而成的。第三版导论要探索和讨 论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公众文明的问题,不过这个讨论 在第二版和第三版中放在不同地方。第二版是放在本 章之始,作为开宗明义的话题,表明现实给我们提出 的社会心理问题之不可忽视和本教材的现实思考之不 可或缺,而第三版是在本章的最后,试图将讨论引向 更深处。
四、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产生
(三)群众论的意义
• 陆志韦用学习论批判勒朋等人 的模仿本能论,孙本文用个人 行为论评析勒朋等人的群众行 为论,两人对社会心理学上的 “群众”,均有看法,但孙本 文的论述更广泛且更具社会心 理学的意义。
四、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产生
(四)应有的思考
• (1)在学科性质的问题上,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立足点是个人心 理与行为,或者说,“社会心理学家通常关注个体现在所处的 社会情境”(泰勒),或者个人受社会影响后形成的与他人共同的 心理过程(阿伦森)。
• (2)至今美国社会心理学承袭的多是心理学取向, 但在理论观 点上开始突出社会文化理论,不过,这种理论侧重跨文化研究, 并没有触及以个人心理—行为为立论基点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 一、美国社会心理学对群体心 理研究的改造
• 二、两种研究传统 • 三、两种研究倾向 • 四、文化的社会心理构造功能
一、美国社会心理学对群体心理研究的改造
——20世纪20年代:F.H.奥尔波特(F.H.Allport,1890—1978): “群体谬误”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主要话题和业绩,是关于态度尤其 是态度测定的研究。
——50年代和60年代,是关于态度变化的形成及其概念化时期。。 ——70年代,由于生活方式迅速变化和社会问题突显,社会心理
• (一)影响社会心理的文化因素社会因素 文化特点和社会生活状况对社会心理的特点及变化都
是起作用的因素,但是,起作用的形式有所不同。 • (二)文化的社会心理构造功能 文化作用的深刻性就在于对社会心理的模式化,这种
“心理模式化”基于“文化思维”,是潜在的深层 的。 • (三)社会心态和心理表达的问题 社会心理唯以心理“状态”出现才能“嵌入”生活,这 种心理“状态”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它从生活中形成 又回到生活中去。
三、两种研究倾向
• ——行为理论向认知理论的变化:认知心理学的 产生及其对社会认知的研究,使社会心理学的发 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 ——理论的微观化倾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另一个突出变化是,随着应用 研究的增多和研究领域的扩大,出现细分化和微 观化倾向。
四、文化的社会心理构造功能
二、早期社会本能研究提出的群体内生的心理动力问题
• 麦独孤认为,本能“是遗传而 来的或是本有的一种心理而兼 生理的倾向”,“是支持人们身心 活动并且管束人们行为的本 源”;由本能激动而引起的本 能心理历程都有情的一面去唤 起原始的情绪,本能与情绪的结 合,成为人心底层组织的动力 来源。
三、早期民族心理研究提出的民族精神凝聚作用的问题
学出现了危机及对理论、方法再探讨的要求。 ——70年代后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实况看,构建一种吸纳并超
越两个研究传统的宏观理论,仍然显得“先天”不足。
二、两种研究传统
➢ 心理学性质的社会心理学:以 个人心理为主线,研究个人的 内在经验及行为的心理学文脉 和思路;
➢ 社会学性质的社会心理学:以 社会要因或人与人相互作用为 主线,研究作为社会过程或群 体现象心理基础的社会学文脉 和思路。
• 冯特(W Wundt,1832—1920)以他1879 年首创心理学实验室而开启了心理学的可操 作研究历史,他称这个心理学实验室像一块 敲门砖,使他敲开了心理学的大门。在其后 的学术研究中,冯特终觉实验室研究之外的 复杂心理现象不能在实验室里研究,由此认 为心理学有两大部门即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 理学。实验心理学是个人心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