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共3课时语文
2019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3(人教版)
第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2.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一般规律。
地球运动的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①(地轴)的旋转运动。
⑵方向:②。
⑶周期
名称
长度
介严 参考点
恒星日
③
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
太阳日
④
小时
太阳
角速度:除极点外,其余各处均约为⑤
(4)速度 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⑥最大,
.⑦最小为0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
影响
关系
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
2.地球公转
(1)概念:地球绕⑧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T”。
公转轨道
名称:⑨
(3)周期含义: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
长度:⑩
⑷速度
图中位置
时间
速度
公转位置
A点
?
较快
近日点
B点
?
较慢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
(1)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是字母?。
(2)规律: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和黄赤交角的?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轨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利用地球仪演示和多媒体动画,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2.通过地球仪演示和讲解,并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现象和读图分析,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复习回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地球的运动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我们先来做一道计算题。
(1)已知日本东京时刻为下午4时,美国纽约(75°W)时间为几时?北京(116°E)地方时为几时?参考答案:美国纽约(75°W)时间为2时;北京(106°E)地方时为14时44分。
(2)请你说出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的规律。
参考答案: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最南的一条纬线──23°26′S,此后开始向北移动,大约过三个月,到第二年春分日(3月21日)到达赤道上,然后再继续向北移动,6月22日夏至日时直射在最北的一条纬线──23°26′N,过了这一天就开始向南返,秋分日(9月23日)回到赤道上,然后继续向南移动,到12月22日冬至日时,又直射到最南的纬线──23°23′S上,过了这一天又开始向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地在南、北纬23°26′的纬线上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在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地理意义。
【思考讨论】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请简单叙述一年四季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问题2:请简单说明夏季为什么热?冬季为什么冷?学生回答:(略)树叶凋零,人们衣着的变化都是随着气候的冷热变化而变化的。
高中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第3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自转和公转(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计算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4.四季和五带的划分课前预习案【教材基础知识梳理】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1)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月日- 月日)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北极四周出现现象。
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南极四周出现现象。
(2)自秋分日至春分日:(月日- 月日)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北极四周出现现象。
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南极四周出现现象。
(3)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都是小时。
2.昼夜长短的计算:比较所求地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和夜弧的比例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定义:正午太阳高度是,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同一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达到一年最小值;(3)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达到一年最小值;(4)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三. 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更替(1)天文含义: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正午太阳高度,获得最多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正午太阳高度,获得最少的季节。
(2)天文四季的划分:我国以四立作为四个季节的起点(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欧美国家以二分二至作为四个季节的起点(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气候四季的划分 (北温带国家):春季:月夏季:月秋季:月冬季:月2.五带的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限,划分为个热量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的规律。
热带:南北之间,有现象南北温带:到之间南北寒带:到之间,有现象【预习自测】1.国庆节时,北半球A.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B.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C.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D.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2.冬至日时A.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B.整个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C.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D.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3.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小到大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有到无C.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到慢D.南半球夜长的变化是:短到长4.下列纬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21°NB.25°26′SC.0°D.70°N5.当太阳直射20ºN时,则北京(40º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A.90ºB.40ºC.70ºD.50º6.当黄赤交角变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范围变小B.温带范围变大C.寒带范围变小D.热带范围变大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根据课本插图分析一年内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3《地球的运动》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教学重点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地球仪和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就来回顾一下(略)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让我们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板书)师: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呢?生:自转和公转。
师:我们首先一起来探讨地球自转的规律。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演示地球仪,让其自西向东旋转)师: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生:地轴师:很好。
地轴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 3( 精品导学案) Word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地球形状【使用说明】1、课前根据预习自学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认真完成学案中的预习案。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堂重点突破。
3、课堂或课后认真、限时完成学案中的检测部分内容,规范书写。
【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2、地方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1、晨昏线的判断2、地方时的计算【预习案】(自主阅读课本第19-20页,独立解决以下问题)一、昼夜更替(1)更替周期:,即一太阳日。
(2)意义:对调节地表温度有重要作用。
二、地方时(1)定义:因 ________ 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2)产生:地球自转方向是,同一纬度地点总是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
(3)计算: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
东加西减。
(4)区时: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其作为本区的区时。
为了避免时间使用的混乱,国际上采取了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__________的方案。
区时就是每个时区__________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使用的时间,首都北京所在的________的区时,即_____________的地方时。
三、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1)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
(2)规律: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上。
同。
前者中的“早”应看东西。
(2)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北京的地方时是指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
(3)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指0时区的区时或0°经线的地方时。
【探究案】思考“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是一回事吗?为什么?【检测案】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一周(360度)的时间为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
B.南北纬60度处的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两倍C.地球上的物体作水平运动时,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左偏,在南半球向右偏D.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且周期不长,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2、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º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3、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八区的区时②120°的地方时③北京的地方时④116°E的地方时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当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时北京时间是()A、9月24日2时 B 、6月22日8时C、12月22日2时D、3月21日10时5、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一小时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6、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每天都重合 B.每天都不可能重合C.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某一时刻重合 D.只有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某一时刻重合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人教版必修一地球运动精品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地球运动精品教案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方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
2.知道地球公转惹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3.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称号和范围。
进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绘制复杂的地球公转表示图,培育先生的空间想象才干和入手操作才干;2.经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先生可以初步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引见地球运动的方式和规律,激起先生学习天文的兴味。
2.经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先生停止辩证唯心主义教育。
2学情剖析高一先生思想生动,已具有一定的效果研讨才干、剖析才干及表达才干,但推理才干较差;对复杂效果,看法上还存在着局限性,还不能从全体上看法事物。
本节的内容触及了天文、天文、数学〔代数、三角、几何〕、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先生的空间思想要求较高。
先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并且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先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末尾让先生立足地球自身,讨论地球的运动。
地球具有很多奥秘的东西,先生观看地球运动视频,经过模型停止模拟,关于地球的运动、成因很感兴味,有较强的求知欲。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天文意义教学难点:1.晨昏线的判别、中央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缘由剖析。
4教学进程 4.1 第二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2021年巴西世界杯巴西与克罗地亚的开幕战,将于外地时间6月12日下午5点末尾,而我国的球迷需求在6月13日的清晨4点收看。
这是什么缘由形成的?活动2【讲授】昼夜交替探求一:1.课件展现地球景观图,效果:这张照片反映了怎样的天文现象?2.演示实验: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模拟太阳照射地球效果: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观察并思索:①此时地球上被照亮的局部占地球仪的几分之几?未照亮的局部占地球仪的几分之几?此时中国是几点,美国是几点?②在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局部称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局部称夜半球。
1.3 地球运动(第三课时)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石泉中学课时教案科目:地理授课时间:第 4 周星期一单元(章节)课题第一章行星地球本节课题 1.3 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学科素养目标人地协调观:认识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维: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区域认知:能够形成从人类与地球关系视角认识地球地理的自转意义。
地理实践力:观察水平物体的偏向和昼夜交替,使学生对地理现象充满好奇。
教学重难点重点:昼夜交替、水平物体的偏向的产生难点:时差的产生提炼的课题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媒体应用分析表知识点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媒体来源昼夜交替动画示范下载时差的产生图片讲解课本插图水平物体的偏向图片举例说明板画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那么为什么会有昼、夜的差别呢?南非世界杯,若是想看直播,为什么大多数是在晚上或晚间?这些都是跟地球的自转有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自转的主要三个地理意义。
新课学习(读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6页图1.19昼半球和夜半球,思考什么是晨昏线?生:略师: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叫做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师:晨昏线在光照图中任何绘制?请注意晨昏线与光线、地轴等的关系。
生: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晨昏线所在平面经过地心。
师:也就是说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直射光线垂直于地心。
那么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生:略师:晨,夜入昼;昏,昼入夜。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线上各点,昼夜是如何过渡的。
生:略(承转)就某地而言,昼夜不断交替,古代各地都是把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因此各地的12点是不同的,所以其他时刻各地也不相同。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地方时?生:略师:由于地球的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
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联系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1.3地球运动第三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运动第三课时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 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用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昼夜更替,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法与学法教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地图册教学活动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批注课堂回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公转,那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是什么呢?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黄赤交角因为地球是倾斜的,所以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称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目前是23度26分。
2、太阳直射角的回归运动展示二分二至的回归运动的动图,让学生了解回归运动的周期,以及二分二至的运动规律。
冬至日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总结]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画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我们地球上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日复一日,白天—黑夜—白天,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
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白天过后为什么会是黑夜,黑夜的尽头为什么又会是白天呢?地球上有昼夜现象产生的的原因是什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识图分析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实物模型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结合数学公式来分析,引出角速度和线速度存在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一、昼夜交替1、晨昏线(1)定义、形状、特点(2)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13地球运动教案语文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 1 1.3 地球的运动授课设计【授课目的】课标要求1、运用计算机模拟,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说明地球的运动规律。
能讲解昼夜更替与四时形成的原因。
2、解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智能要求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根本特点〔方向、周期、速度〕2、理解自转的意义。
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理解国际日界线两侧时间和日期的关系3、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4、解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重点掌握昼夜长短和中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季节的关系能力要求懂得运用地球运动讲解生活现象和解析实责问题技术要求:掌握判读和绘画日照图的技术感情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求真的真理观【教材解析】〔一〕知识结构〔二〕内容解析地球运动局部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地球运动自转规律一般从地轴的空间地址、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自转的规律性:〔 1〕地球自转的方向:教材设计了一个“读图思虑〞,让学生想象在两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会是怎样的,把“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结论留给学生自已思虑得出。
这个看法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2〕周期: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实周期,一般用于科学研究,人们比较陌生;太阳日不是地球自转的真实周期,它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但是由于太阳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十分熟悉。
鉴于它们各自的重要性,教材既引入了恒星日,又引入了太阳日。
用图解的方式,简要说明恒星日和太阳日时间差其余原因。
〔 3〕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第 1 页图示。
图 1.13 的设计富于立体感,比较好地展现了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看法、大小及其纬度变化规律。
地球自转线速度自低〔高〕纬向高〔低〕纬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教材留给学生思虑、总结。
2、地球运动公转规律:〔1〕公转表示图:用了一幅依照真实比率绘制的地球公转轨道图,解析近期点和远日点地球运动速度的不同样;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看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变化、周期和黄赤交角。
2.了解昼夜的产生及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3.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以及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含义。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以及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5.通过观察地球仪的演示和参与演示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像力。
6.通过读图、画图、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提高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2.通过分析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球空间思维和想像能力。
3.通过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昼半球和夜半球图、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3.通过绘图训练,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情趣,激发对科学和个人内在美的追求志向。
学习重难点:①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③不同经度地方时的计算,以及区时的推算;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难点主要有: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②黄赤交角及其意义;③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
方法指导:①图解法和演示法教学;②投影法或多媒体辅助教学;③读图分析、讨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知识链接:(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的,其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方向:自向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1.自转恒星日:真正的周期,地球自转,用时。
周期: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地球自转,用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学时)---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规律【】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2.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一般规律。
3.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分析相关的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难点: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学习流程】( 1 课时)●自主学习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地球的自转运动(1)概念:地球绕其的旋转运动。
(2)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3)周期:4)速度(参考点名称长度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恒星除南北极①角速度:星日之外,任何地点都相等,太阳。
均为太阳日因纬度不②线速度:0 最小为最大,同而有差异,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5)、地球的2关系因素影响公转运动负相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概1(纬度关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念:地球绕正相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的运动。
关)公2(转轨道:是的椭圆形轨道。
)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3。
)周期:(41 年,即5)速度:(太阳直射点的二.公转速度时间公转位置动移、黄赤交角:过1最月初近日点的地心并与地轴垂直月初最远日点称平面。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为目前黄赤交角是。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
2、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3 年1___________1()周期:页 1 第(2)移动规律【合作探究1】读图并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说明图中A、B、N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2)当图中A点自转一周又回到出发点时,所用时间是,叫做一个日。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表示在地球哪一位置?其线速度约为多少?【合作探究2】地球公转轨道。
图1.17 读教材P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14自转的绕转中心是否相同?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是地球公转和1.否一致?D点公转到点与从C.据下图分析,地球从图中A点公转到B2 ?为什么?等距)点所用时间相比有何差异(AB与CD :]来源[点时所用时间是多少?点开始公转,又回到A3.地球从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3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D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1) 。
D , B ,C 名称: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
(2)写出∠α,D处的运动方向为向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南或北)(3)直射点在。
(南或北)变大或( 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4)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
变小) 我的疑惑。
1.。
2.。
3.【当堂检测】)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2.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为公转轨道图,公转轨道是正圆B点B.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月初C.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 恒星年A点出发再返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恰好为1D.地球从30月2019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4 题。
天,据此回答3~4日开幕,10月31日闭幕,共计184)、世博会闭幕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3 D.最快B.越来越慢C.先快后慢.越来越快A) 4、世博会闭幕时,下列有关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B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405、北京(30N)与南京(。
N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相同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B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南京大于北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南京小雨北京D页 2 第) (6、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任何地点的线速度都不相同B.地球上任何地点的线速度都一样0 C.赤道上的线速度最大,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h.地球各点的角速度相同,为15°D) A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7、当地球处于图中公转轨道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B .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 题。
8~9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 .图中字母表示黄赤交角的是(8 .②B A.①.④DC.③) (9.当阳光从⑤处直射地球时,北半球节气为B.夏至.春分AD.冬至.秋分C 1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1)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公转方向(A 位置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并在2)在图上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并注明。
________ 日前后,为北半球的________月________(3)当地球公转到C时是。
(节气),此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_)地球公转到D点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4 移动。
________C----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的运动(第2学时)第三节【学习目标】1.掌握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和晨昏线的特点。
2.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
3.掌握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能够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重点:昼夜交替和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难点:时差的计算;日界线;地转偏向力。
课时) 1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一、昼夜交替 1.昼夜、(1)昼夜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的球体。
昼夜交替原因:地球在不停地 (2)。
(3)周期:)(圈.晨昏线2页 3 第(圈)。
(1)概念_____半球与_____半球的分界线 (2)意义:纬线上昼弧与_______的分界线。
二、时差 1、地方时东边比西同一纬线东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1)产生:地球向自转→(→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边的地点时间要地方时相差小时规律:经度每隔15o ( 2 )分钟1 经度每隔o 地方时相差 2、时区 (1)产生原因:地方时的计时方法很不方便。
_______。
(2)划分方法:全球共分为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3、区时界定:各时(1)区时区都以本地___________的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规律:相邻(2)时个时区的区两相差_____小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 (1)目的: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
(2)内容:原则上的________经线。
”的分界线。
”和“_______“(3)意义:_______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产生1地表物体水平运地球地转偏??动方向发生偏转自转向力偏转偏、赤道上南半球向偏、北半球向、规律2】【合作探究1:地球,我们的母亲,天已黎明,您用自转把怀中的儿摇醒。
您自西向东悠闲转动,1材料随着地球自转由“夜”进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变换着昼夜更替的美丽风景。
下图为即“走向光明”是晨线;相反“走向黑暗”为昏线。
入“昼”的那条线叫“晨线”,“晨昏线示意图(侧视)”:.“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有什么区别?1 2.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如何?为什么? 2】【合作探究在世博文化中心正0:1月年430日晚2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北京时间中国20192019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式开幕,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 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1.材料中的“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吗?地方时和区时有何区别与联系?.家住纽约的玛丽想看世博会开幕式直播,则应在什么时间打开电视机观看,说明地方2 时、区时的计算步骤。
然后过了点左右生了对双胞胎,首先生下了一个女孩,123.有个孕妇乘坐海轮时于区时女孩却是妹妹,这是为什么呢?,可按日期计算,1个小时又生了一个男孩。
男孩反而是哥哥页 4 第【合作探究3】为什么单向行驶的列车轨道,总是一侧受损严重?我的疑惑1.。
2.。
3.。
【当堂检测】1.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C.时差的产生D.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2.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指的是()。
①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②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③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地方时④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3.坎昆(西六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10时正式拉开帷幕。
此时北京时间是()。
A.11月29日12时B.11月28日20时C.11月30日0时D.11月30日10时4.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5.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6.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
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7.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8.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有关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昏线上B.若a点经度为20°,则b点经度为160°EC.a、b两点地方时相同D.若a点地方时为10点,则b点地方时为22点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AMBM哪一条是晨线?________________。
1)(1)和((2)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M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若NB经线为180°,全球较早一天的范围大约占几分之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3学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页 5 第1.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应用。
2.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和划分方法。
3.了解五带的划分。
【重点、难点】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课时) 1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________。
(1)空间(纬度) 以北半球为例变化规律((2)时间(季节)二、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更替(1)成因?___________同纬度地区①的时间变化太阳辐射的???四季更替变化______②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页 6 第(2)划分范围类型春夏秋冬白昼白昼___________过渡过渡的季太阳高度_________天文四季太阳高度季节季节节的季节119、、10____________月 __________4 3、、5气候四季月 2.五带 (1)划分依据: _________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五带的划分(2)特别提示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别(1)昼夜现象与地球为不透明球体有关,昼夜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它们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
(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变化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