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2 板的设计 (1)
2.1 荷载 (2)
2.2 内力计算 (2)
2.3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
3 次梁的设计 (3)
3.1 荷载 (3)
3.2 内力计算 (4)
3.3 截面承载力计算 (5)
4主梁的设计 (6)
4.1 荷载 (6)
4.2 内力计算 (7)
4.3 截面承载力计算 (11)
4.4 主梁吊筋计算 (13)
参考文献 (14)
1.设计资料
本设计为设计任务书上对应学号为24的设计。对象为某多层仪器仪表生产厂房,采用框架结构,边柱为砖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10.02/kN m ,楼面梁格布置L 1×L 2=6900×6000,h=80mm,如图1。楼面层为20mm 水泥砂浆面层,自重203/kN m 。板底及梁侧采用15mm 厚混合砂浆打底。板深入墙内120mm ,次梁伸入墙内240mm ,主梁伸入墙内360mm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混凝土采用C25(c f =11.92/N mm ),梁的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y f =3002/N mm ),其余采用HPB300级钢筋(y f =2702/N mm )。
图1 结构布置图
2.板的设计
板按塑性内力重分部方法设计。按刚度条件板厚为,按构造要求,工业房屋楼面的最小厚度为mm 80,故取板厚mm h 80= ,取次梁截面高度mm h 550=,截面宽度mm b 200=。板的几何尺寸和计算简图见图2(a )。
图2(a )板的几何尺寸
2.1 荷载
恒荷载
80mm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2/0.22508.0m KN m m =⨯ 20mm 水泥砂浆楼面面层 2/4.02002.0m KN m m =⨯ 15mm 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0.255=170.015m KN ⨯
2k 2.655KN/m =g
使用活荷载 2k 10KN/m =q 荷载组合设计值 2k k 16.186KN/m 101.32.6551.21.3q 1.2g q g =⨯+⨯=+=+
2.2 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取一米宽的板带作为计算单元)
边跨: m m m m m h l l n 82.182.1208.022.012.00.220>=+--=+
= m m m m m a l l n 82.184.1212
.022.012.00.220>=+--=+=取m l 82.10=
中间跨: m m m h
l l n 8.12.00.22
0=-=+=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0%1.18.1/8.182.1<=-m m m 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反力。计算简图如下。
图2(b )板的计算简图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1。
表1 板的弯矩计算
截 面 边跨跨内
离端第二支座
离端第二跨内中间跨跨内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α
111
+ 111
- 116
+ 114
-
2
0)(=M l q g αm +
4.87 -4.87 3.28 -3.75
2.3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mm b 1000=,mm h 80=,板的有效高度mm mm mm h 6020800=-=,0.11=α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2。
表2 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板带部位截面
边区板带
中间区板带 边跨跨内
离端第二支座 中间跨跨内 中间支座 边跨跨内 离端第二支座 中间跨跨内 中间支座 ()M kN m ⋅
4.78 -4.78 3.28 -3.75 4.78 -4.78 3.82×0.8=2.62 -3.75×0.8=-3 2
01/bh f M c s αα=
0.114 0.114 0.077 0.088 0.114 0.114 0.061 0.070 112s ξα=--
0.121 0.121 0.079 0.092 0.121 0.121 0.062 0.072 y c f f bh A /01s ξα=
320 320 209 243 320 320 164 190 选配钢筋 Φ8@140 Φ8@140 Φ8@240 Φ8@200 Φ8@140 Φ8@140 Φ8@240 Φ8@240 实配钢筋面积
(2mm )
359
359
209
251
359
359
209
209
注:最小配筋率min ρ=(45y t f f / , 0.2max )% = 0.2 %
3.次梁的设计
取主梁的梁高h=700mm,,梁宽b=250mm 。次梁的截面尺寸及支撑情况见图3。
图3 次梁的几何尺寸及支撑情况
3.1 荷载
恒荷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m KN m m KN /37.60.2/185.32=⨯
次梁自重 m KN m m m m KN /52.2)08.055.0(2.0/252.13=-⨯⨯⨯
梁侧抹灰 m KN m m m m KN /13.0)08.055.0(015.0/172.13=-⨯⨯⨯
m KN g /02.9=
活荷载设计值 m KN m m KN q /260.2/132=⨯= 荷载组合设计值合计 m KN /02.35
3.2 内力计算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次梁内力。计算跨度: 中间跨:m m m l l n 65.625.09.60=-==
边跨: m m
m m l n 655.62
25.012.09.6=-
-= m m a l n 775.62
24
.0655.62=+=+
m m l n 775.6821.6655.6025.1025.1>=⨯= 取m l 775.60=
计算跨度相差:%10%88.165.6/)65.6775.6(<=-m m m 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 剪力计算时跨度取净跨。计算简图如图4所示。
图4 次梁的计算简图
次梁内力计算表3,表4
表3 连续次梁弯矩计算
截 面 边跨跨内
离端第二支座
离端第二跨跨内 中间跨跨内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m α
111
+
111
- 116
+ 114
- m KN l q g αV m ⋅+=/)(2
146.13 -146.13 96.79 -110.61
表4 连续次梁剪力计算
截 面 端支座内侧
离端第二支座外侧
离端第二支座内侧
中间支座外侧 内侧
剪力系数v α
0.45
0.60
0.55
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