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小说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特定含义仅限于十七年小说创作。
?两大题材创作发达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的官方文艺的需要:一方面需要革命历史题 材的小说为中国革命提供历史的合法性叙述, 另一方面需要农村题材的小说为官方提供现 实执政的合法性叙述。
其他题材小说的创作情况:工业题材、知识分子题 材等。
总体特征:单一。(题材,风格,写作方式等)
4:物质的贫困和精神的收获。(1958- 1960) 长篇小说大量涌现:如《创业史》、《苦 菜花》、《红日》、《红岩》、《红旗谱》 等。 原因:(1):长篇小说有相对长的周期, 在58年到60年发表的作品大致仍是56年到 57年开始创作的,是思想解放的结果。 (2):经过十年的积累,作家的思想成熟。 5:在历史的隧洞里摸索。(60年代初) 作品有《广陵散》、《杜子美还家》等
2、建国后主要作品:
创作有大量的短篇小说、散文。作品 集《白洋淀纪事》(1939-1953) 中、长篇小说:《铁木前传》 (1955)、《风云初记》(1951- 1962) ?1956年因重病辍笔。1977年后, 写有大量散文、评论。
赏读孙犁的小说,首先可以感觉到, 第一,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根基,糅进浪漫主义情 调,是孙犁艺术风格最主要的特点。 第二,孙犁的作品喷放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 激荡着作者对故乡的爱。孙犁的小说对美有 一种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 风光美和人情美。孙犁的小说是风格独具的 美小说。 那一望无际的雪白的芦苇,那清澈见底、轻轻 荡漾的波光艳影,以及一叶扁舟之上渔歌唱 晚的充满着似水柔情的白洋淀女子,都拨动 了年轻孙犁那敏感而隐秘的心弦,激发了他 笑说创作充满诗意的灵感。
赵树理的生平
(1906——1970), 原名赵树礼,小名得 意,笔名野小、吴戴 等。排行老二,上有 姐姐,下有三个妹妹, 作为赵家第三代唯一 的男孩,深受全家人 溺爱。 山西沁水县尉迟村 (因尉迟恭而得名) 人。出生于贫民家庭。 因家贫,少时即参加 农业劳动。从小喜爱 民间文学和地方戏曲。
他来自于农村,也自觉地把农村生活 和农民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对 象。1942年以后,赵树理的小说真正 成熟并产生影响。 最著名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 (1943年9月)、《李有才板话》 (1943年12月),影响巨大。 解放后,他继续以山西农村作为自己 的创作根据地。
?十七年作家的集体追求。 “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 发,学到一些窍门儿。”(老舍)
2)“问题小说”的创作模式: 我的作品,我自己常常叫它是“问题小说”。 “提出问题--分析矛盾--解决方法--指导工 作” ?政治意图明显的功利性写作。但文本中间也有意 图空隙和裂缝。 如《“锻炼锻炼”》:“我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 事佬的思想问题。” 但实际文本透露的信息要丰 富得多。
4、“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
பைடு நூலகம்
1)地域特征:描写山西的风土人情 2)功利性写作:?“文以载道” 3)按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 真实性 4)通俗、幽默,深受读者欢迎。
5、”赵树理现象“和赵树理的评价 史(1940年代-1970年代):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杰作”--“样 板”和“典范”--受到的批评:中 间人物和落后人物太多等--“黑线 人物”--受迫害去世
它又是一部切合时宜的小说,保持了赵树理 作品一贯的风格,不仅雅俗共赏,而且在政 治上起了巨大的作用。毛主席的讲话和《关 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的发表,使小说 价值倍增。一时人们钦佩赵树理敏锐的眼光, 又竞相把它改编为别的艺术样式。 周扬把它推崇为同类题材中的最佳成果,并 把赵树理与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放在一 起,称他们为当代语言艺术的大师。(刘少 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赵树理的缺陷,认为光 知道一点老百姓的东西不够,还要学习一些 外国的东西。)
《三里湾》
这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业合作 化的长篇小说。1955年1月在 《人民文学》上连载。它以三 户典型的农家为基本核心, (全心全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 支书王金生一家,三心二意想 发展资本主义的村长范登高一 家,和一心一意做新富农美梦 的中农马多寿一家),以发展 生产、兴修水利为冲突焦点, 从农民的家庭生活、劳动生活、 经济文化生活和党内生活等相 当广泛的范围内来反映合作化。
2:初步收获。(1953-1956) 农村题材:赵树理《三里湾》、李准《不能走那 条路》; 战争题材:《地道战》、《铁道游击队》、《保 卫延安》;抗美援朝题材:《上甘岭》、《洼地 上的“战役”》 3:文学干预生活之后,政治对文学的干预。 (1956-1957) 干预生活的作品: 触及社会中的矛盾、问题,揭 露生活“阴暗面”。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改选》、《入党》; 突破爱情禁区的作品: 突破题材禁区,描写人性 人情。爱情题材。 《红豆》、《小巷深处》、 《在悬崖上》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特点
鲜明的时代特点:农村合作化运动 鲜明的风格特点:农村新生活的情调和两 条道路斗争的观念。 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农民形象:四类形象— 先进人物、中间人物、异己分子、地主富 农。 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文学流派特点:山 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
山药蛋派
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 地域:山西太行山一带 人物: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孙谦、 胡正 名称由来:乡土音调,山西籍作家,以《火 花》为基地,因此又叫山西派、火花派。 创作特色: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注重作 品社会功效,农民的立场,问题小说的特征。 艺术风格:以民间文艺形式和古典小说为养 料,表现出鲜明的民间色彩和浓厚的民族风 格。在叙事手法、结构安排、人物刻画、语 言运用都方面都形成了共同的特点。
2、建国后主要创作: 50-60年代:主要有《登记》(1950)、 《三里湾》(1954)、《“锻炼锻炼”》 (1958)、《套不住的手》(1960)等 ?其作品是对建国后农村变革的及时反映。 《三里湾》是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 的长篇小说。
3、为农民的写作: 1)通俗化、大众化的风格:
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农民语言的书面化。 充满生活气息的幽默。
三是幽默感。幽默感不但因文而异,而
且因时而异,作家个人的气质、思想感情 以及时代,社会诸因素都对幽默感发生调 味作用。赵树理的幽默与民间的相声艺术 有着一脉相承的亲缘关系,鲜明地反映出 传统的劝善惩恶的民族心理。
三、孙犁
1、生平:(1913-- 2002)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 花淀”派代表作家,与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 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 杆铁笔”。孙犁原名孙树勋。 1944年在延安发表小说《荷花淀》等作品,受 到广泛赞扬,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 作品很多主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小 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 传》。新时期以来,有以散文为主的文集《秀露 集》、 《澹定集》、《耕堂杂录》、《尺泽集》、 《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 等出版。1992年又有8册《孙犁文集》出版。其中 《白洋淀纪事》是他最富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 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
二、赵树理小说
“赵树理方向”、“褒贬毁誉之间” 创作概况:《登记》、《三里湾》、 《锻炼锻炼》 创作特点:自觉的农民立场形成了特 有的叙事美学和艺术风格;极具个性 的细节现实主义;语言亦土亦新。 局限与贡献:艺术视野的逼仄,创作 方法上对事件的倚重;真正的农民立 场,以农民为对象,为农民说话。知 识分子的独立精神。
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征:
一是口头性。口头性是劳动人民 传统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之一, 也是作家文学语言与民间文学语 言的主要区别之一。好的谈吐是 叫人爱听易懂的艺术。
试比较下面两段描写: 夕阳西斜,天空轻轻地抹了彩霞,湖畔的芦荻,象新 拭了的列在架子上的刀枪,青翠的小草,仿佛刚刚浴 罢。两珠留在草木叶上,被夕阳照得莹莹闪烁,堤上 的垂柳,一株株整队的平平排成一列,垂着微尾无力 的拂打。远山一望无际的翠屏,归鸟在空际散队的疏 落的游行。碧绿湖水,又缀了几多点水的蜻蜓。—— 《白马的故事》
荷花淀派作家在美学风格上的共同之处: 就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气质看,刘绍棠笔下 的运河两岸粗手粗脚的爹娘、韩映山笔下 性格纯朴的老一辈农民,都与孙犁笔下白 洋淀儿女有着相通之处,就是“男有泥土 味,女有山石音。” 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 细致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心理刻画细腻 丰富,结构趋向散文风格,富于诗情画意。
荷花淀派
时间:50年代 地域:京、津、冀 人物:孙犁、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 房树民 名称由来:以孙犁作品和创作地域为名 创作特色:取材于冀中平原地区的乡村生 活,以孙犁为榜样,以诗的意境和散文的 笔法为主要特征,描写冀中平原清新秀美 的水乡风光和民风民俗,表现人性美、人 情美。 艺术风格:朴素自然、清新柔美。 结局:1957年孙犁病倒,从维熙被错划为 右派,韩映山、房树民转而从事编辑工作, 荷花淀派风流云散。
第二章 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第一节 概述
一、十七年小说创作的五个创作阶段: 1:建国之初:历史的转折和美学的断裂。(1949-1952)
创作成就:总体水平不高,对新的社会的热爱和歌颂。 (1):表现婚姻、家庭、爱情的小说,如马烽《结婚》、赵树理《登 记》; (2):对战争岁月的回忆,如孙犁《风云初记》; (3):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描写,如杨朔《三千里江山》。 创作成就不高的原因: (1):作家没有找到表现辉煌的方法,不能深入生活,功力浅、层次低; (2):当时的指导思想是赶任务、写中心,这一指导思想是错误的。 (3):政治运动的阴影笼罩,造成了作家思想的不开放。
她一路走着,看见山里的情况不同了:一块块平展展 的好地,没有种着庄稼,青蒿长得一人多高,大路上 也碰不上一个人走,满长的是草;远处只有几个女人 小孩提着篮子拔野草。——《李家庄的变迁》
二是故事性。故事性是区别中国读者的审美
情趣之雅俗、文野的标志之一。口头性必然 导致故事性。赵树理既是个说书行家,又是 个革新能手。《小二黑结婚》套用了有头有 尾、以大团圆结局的传统公式,但它化腐朽 为神奇,用母亲的婚姻悲剧开头,女儿的爱 情喜剧结尾,把悲剧与喜剧性、偶然性与必 然性巧妙地揉合在一起。
第二节 农村小说
一、概说: 十七年是指1949-1966,建国后到文革前。 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作家 最多,作品最多,成绩最突出。 创作兴盛的原因:当时文艺政策的提倡和 重视。农村是整个社会变革的中心。 ?与现代乡土小说的不同:强调政治运动 和斗争;作家立场被要求与农民的完全一 致。
成绩:对当代农村生活的反映,对农村中 “新人”形象和“中间人物”形象的塑造, 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众化风格。 代表作家:“山西作家群”(赵树理、马 烽、西戎等)、陕西作家(柳青、王汶石 等)、还有周立波、李准、浩然等。代表 作家作品: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 《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柳青的《创业史》。
茶子花派
时间: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地域:湖南 人物:周立波、周健明、韩少功、谢璞、孙健忠、古华、 叶蔚林、彭见明等 名称由来:湖南籍作家为主及浓郁的湖南特色。 创作特色:乡土化与诗意化结合,既强调对时代风云和 社会变革的记录,更强调对自然风光、历史传统,特别 是南方农村的婚丧嫁娶、节令习俗、迷信禁忌等民俗风 情的表现。 艺术风格:风俗画和田园诗风格。
第三,孙犁特别擅长描写农村的青年 女性,不仅有一种描写她们的美丽容 貌的特殊素养,而且更具有深入她们 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 的变化反映时代风云变幻的过硬本领。
二、小说家的困境: 离开或主动放弃。 创作逐渐失去影响,被遗忘。 改变风格以适应新的要求。 创作受到批判,不能继续。 成功的中心作家同样面临各种创作困 难。
三、十七年小说的两大题材: 题材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具有异乎寻 常的重要性,甚至决定小说的性质。 两大题材占有绝对重要的位臵: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不同于一般历史 小说。 农村题材小说:不同于一般乡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