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立体几何证明线垂直的方法(学生)
立体几何第五讲 垂直的性质和证明学生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 定理 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l⊂β ⇒α⊥β
l⊥α
(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性质 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 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 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α⊥β α∩β=a ⇒l⊥α l⊂β l⊥a
A.4 B.3 C.2 D.1 6.如图,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 1,过 A 点作平面 A1BD 的垂线,垂足为点 H, 有下列三个结论:
①点 H 是△A1BD 的中心; ②AH 垂直于平面 CB1D1; ③AC1 与 B1C 所成的角是 90°.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7. 如图,AB 为⊙O 的直径,P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M 为圆周上任意一点,AN⊥PM, N 为垂足.
6
(1)求证:AN⊥平面 PBM. (2)若 AQ⊥PB,垂足为 Q, 求证 NQ⊥PB.
8.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E、F 分别是 A1B、A1C 的中点,点 D 在 B1C1 上, A1D⊥B1C1. 求证:(1)EF∥平面 ABC;
(2)平面 A1FD⊥平面 BB1C1C.
3 积.
2
[玩转跟踪] 1.(2018·江苏高考)在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 中,AA1=AB,AB1⊥B1C1. 求证:(1)AB∥平面 A1B1C; (2)平面 ABB1A1⊥平面 A1BC.
2.(2020·安徽淮北一中模拟)如图,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是矩形,PA⊥ 平面 ABCD,E,F 分别是 AB,PD 的中点,且 PA=AD. 求证:(1)AF∥平面 PEC; (2)平面 PEC⊥平面 PCD.
高考指南立体几何垂直证明的六大绝招秒懂
高考指南立体几何垂直证明的六大绝招秒懂!类型一AD⊥SC,求证:AD⊥面SBC证明:∵SA⊥面ABC ∴SA⊥BC又∠ACB=90°∴AC⊥BC又AC,SA⊆面SAC ∴BC ⊥面SAC∴BC⊥AD又AD⊥SC且BC,SC⊆面SBC∴AD⊥面SBC变式: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求证:AD⊥AC类型二利用等腰三角形中线证垂直例题:在三棱锥P-ABC中,AC=BC,AP=BP,求证PC⊥AB证明:取AB的中点M,连接PM,CM∵AC=BC,M是AB的中点,∴AB⊥CM∵AP=BP,M是AB的中点,∴AB⊥PM∴AB⊥面PCM∴AB⊥PC变式:四棱锥P-ABCD,底面ABCD是正方形,PA=AD,求证面PAD⊥面PCD类型三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垂直例题: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成为3的正方形,PA⊥CD,PA=4,PD=5,求证:PA⊥面ABCD证明:∵PA=4,AB=3,PD=5∴PA2+AB2=PD2,∴三角形PAD是直角三角形,∴PA⊥AD又PA ⊥CD,∴PA⊥面ABCD变式:如果,在三棱台ABC-DEF中,平面BDEF⊥平面ABC,∠ACB=90°,BE=EF=FC=1,BC=2,AC=3,求证:BF⊥面ACFD类型四利用三角形全等证垂直例题:如图,三棱锥P-ABC中,△PAB是等边三角形,∠PAC=∠PBC=90°,求证:AB⊥PC证明:取AB的中点M,连接CM,∵△PAB是等边三角形,∴PB=PA又PC=PC,∠PAC=∠PBC=90°∴△PBC≌△PAC,∴BC=AC∴△ACB是等腰三角形,M是AB的中点,∴CM⊥AB又在等边△PAB中,M是AB的中点,∴PM⊥AB∴AB⊥面PMC∴AB⊥PC变式:如图,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平面CDEF⊥平面ABCD,FC=FB,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且∠BCD=45°,求证:CD⊥BF类型五利用平行关系证明垂直例题:如图四棱锥P-ABCD,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PDA=45°,E是棱AB的中点,求证:面PCE⊥面PCD证明:分别做PC,PD的中点M,N两点,连接EM,MN,NA∵MN为△PCD的中位线,∴MN∥CD且MN=1/2CD又∵E是AB的中点,∴AE∥CD且AE=1/2CD ∴四边形AEMN是平行四边形,则EM∥AN,∵PA⊥面ABCD,∴PA⊥AD,且∠PDA=45°,∴△PA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N是PD中点,∴AN⊥PD∵四边ABCD是正方形,∴CD⊥AD,又PA⊥CD,∴CD⊥面PAD,∴CD⊥AN,又上面已求PD⊥AN,∴AN⊥面PCD又∵EM∥AN,∴EM⊥面PCD∵EM ⊂面PEC,∴面PEC⊥面PCD变式: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AD=90°,AB=BC=1,AD=2,E是AD的中点,O是AC与BE的交点,将△ABE沿BE折起到△A1BE的位置,如图2,证明CD⊥面A1OC.类型六梯形,∠ABC=∠BCD=90°,AB=BC=PB=PC=2CD,侧面PBC⊥底面ABCD,证明:PA⊥BD。
第8章立体几何专题4 垂直的证明-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常考题型专题练习
垂直的证明【方法总结】1、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①利用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任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该平面;②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垂直;③用线面垂直性质: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必垂直于这个平面.2、证明线线(或线面)垂直有时需多次运用线面垂直的定义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实现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的相互转化.3、证明面面垂直一般要先找到两个面的交线,然后再在两个面内找能与交线垂直的直线,最后通过证明线面垂直证明面面垂直。
【分类练习】考向一线面垂直例1、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B CD ,AB BC ⊥,1AB BC ==,2DC =,点E 在PB 上求证:CA ⊥平面PAD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解析】(1)过A 作AF ⊥DC 于F ,则CF =DF =AF ,所以∠DAC =90°,即AC ⊥DA ,又PA ⊥底面ABCD ,AC ⊂面ABCD ,所以AC ⊥PA ,因为PA 、AD ⊂面PAD ,且PA ∩AD =A ,所以AC ⊥平面PAD .例2、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点E 在棱AA 1上,BE ⊥EC 1.(1)证明:BE ⊥平面EB 1C 1;解析:(1)由已知得,11B C ⊥平面11ABB A ,BE ⊂平面11ABB A ,故11B C ⊥BE .又1BE EC ⊥,所以BE ⊥平面11EB C .例3、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ABC ,D ,E ,F ,G 分别为1AA ,AC ,11A C ,1BB 的中点求证:AC ⊥平面BEF ;【解析】(1)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ABC ,∴四边形11A ACC 为矩形.又E ,F 分别为AC ,11A C 的中点,∴AC ⊥EF .∵AB BC =.∴AC ⊥BE ,∴AC ⊥平面BEF .例4、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CD ⊥AD ,BC ∥AD ,12BC CD AD ==.(Ⅰ)求证:BD ⊥平面PAB ;【解析】因为P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BD ⊥PA .所以222AD AB BD =+,所以BD AB ⊥.因为PA AB A = ,所以BD ⊥平面PAB .【巩固练习】1、如图,在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B=AC,A 1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D 是B 1C 1的中点.证明:A 1D⊥平面A 1BC;【答案】见解析【解析】证明:设E 为BC 的中点,连接A 1E,AE.由题意得A 1E⊥平面ABC,所以A 1E⊥AE.因为AB=AC,所以AE⊥BC.故AE⊥平面A 1BC.连接DE,由D,E 分别为B 1C 1,BC 的中点,得DE∥B 1B 且DE=B 1B,从而DE∥A 1A 且DE =A 1A,所以AA 1DE 为平行四边形.于是A 1D∥AE.因为AE⊥平面A 1BC,所以A 1D⊥平面A 1BC.2.(2019·上海格致中学高三月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 DC =,E 是PC 的中点,作EF PB ⊥交PB 于点F .(1)证明:PA ∥平面EDB ;(2)证明:PB ⊥平面EFD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设AC 与BD 相交于O ,连接OE ,由于O 是AC 中点,E 是PC 中点,所所以PA ∥平面EDB .(2)由于PD ⊥底面ABCD ,所以PD BC ⊥,由于,BC CD PD CD D ⊥⋂=,所以BC ⊥平面PCD ,所以BC DE ⊥.由于DP DC =且E 是PC 中点,所以DE PC ⊥,而PC BC C ⋂=,所以DE ⊥平面PBC ,所以DE PB ⊥.依题意EF PB ⊥,DE EF E = ,所以PB ⊥平面EFD .3.(2019·江苏高三月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BD 相交于点O ,OP OC =,E 为PC 的中点,PA PD ⊥.(1)求证://PA 平面BDE ;(2)求证:PA ⊥平面PCD【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连结OE .因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BD 相交于点O ,所以O 为AC 的中点.因为E 为PC 的中点,所以//OE PA .因为OE ⊂平面BDE ,PA ⊄平面BDE ,所以//PA 平面BDE .(2)因为OP OC =,E 为PC 的中点,所以OE PC ⊥.由(1)知,//OE PA ,所以PA PC ⊥.因为PA PD ⊥,PC ,PD ⊂平面PCD ,PC PD P ⋂=,所以PA ⊥平面PCD .考向二面面垂直例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底面ABCD 为矩形,且AB =,1BC =,E ,F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PA DE ⊥.(1)求证://EF 平面PAD ;(2)求证:平面PAC ⊥平面PDE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证明:(1)取PD 中点G ,连AG ,FG ,F ,G 分别是PC ,PD 的中点又E 为AB 中点//AE FG ∴,AE FG=四边形AEFG 为平行四边形//EF AG ∴,又EF ⊄平面PAD ,AG ⊂平面PAD//EF ∴平面PAD(2)设AC DE H= 由AEH CDH ∆∆ 及E 为AB 中点又BAD ∠为公共角GAE BAC∴∆∆ 90AHE ABC ∴∠=∠=︒即DE AC ⊥又DE PA ⊥,PA AC A= DE ⊥平面PAC ,又DE ⊂平面PDE∴平面PAC ⊥平面PDE例2、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 CD所在平面垂直,M 是 CD 上异于C ,D 的点.(1)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 ;【解析】(1)由题设知,平面CMD ⊥平面ABCD ,交线为CD .因为BC ⊥CD ,BC ⊂平面ABCD ,所以BC ⊥平面CMD ,故BC ⊥DM .因为M 为 CD上异于C ,D 的点,且DC 为直径,所以DM ⊥CM .又BC CM =C ,所以DM ⊥平面BMC .而DM ⊂平面AMD ,故平面AMD ⊥平面BMC .例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AD=DC=CB=a ,∠ABC=3π,平面ACFE ⊥平面ABCD ,四边形ACFE 是矩形,AE=AD ,点M 在线段EF 上。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汇总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汇总(一)立体几何中平行问题证明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方法有:①利用定义采用反证法;②平行判定定理;③利用面面平行,证线面平行。
主要方法是②、③两法在使用判定定理时关键是确定出面内的与面外直线平行的直线.常用具体方法:中位线和相似例1、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Q是PA的中点.求证:PC∥面BDQ.证明:如图,连结AC交BD于点O.∵ABCD是平行四边形,∴A O=O C.连结O Q,则O Q在平面BDQ内,且O Q是△APC的中位线,∴PC∥O Q.∵PC在平面BDQ外,∴PC∥平面BDQ.例2、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M、N、E、F分别是棱A1B1、A1D1、C1D1、B1C1的中点.求证:(1)E、F、B、D四点共面;(2)面AMN∥面EFBD.证明:(1)分别连结B 1D 1、ED 、FB ,如图, 则由正方体性质得 B 1D 1∥BD. ∵E 、F 分别是D 1C 1和B 1C 1的中点, ∴EF ∥21B 1D 1.∴EF ∥21BD. ∴E 、F 、B 、D 对共面.(2)连结A 1C 1交MN 于P 点,交EF 于点Q ,连结AC 交BD 于点O ,分别连结PA 、Q O . ∵M 、N 为A 1B 1、A 1D 1的中点, ∴MN ∥EF ,EF ⊂面EFBD. ∴MN ∥面EFBD. ∵PQ ∥A O ,∴四边形PA O Q 为平行四边形. ∴PA ∥O Q.而O Q ⊂平面EFBD ,∴PA ∥面EFBD.且PA ∩MN=P ,PA 、MN ⊂面AMN , ∴平面AMN ∥平面EFBD.例3如图(1),在直角梯形P 1DCB 中,P 1D//BC ,CD ⊥P 1D ,且P 1D=8,BC=4,DC=46,A 是P 1D 的中点,沿AB 把平面P 1AB 折起到平面PAB 的位置(如图(2)),使二面角P —CD —B 成45°,设E 、F 分别是线段AB 、PD 的中点. 求证:AF//平面PEC ;证明:如图,设PC 中点为G ,连结FG ,则FG//CD//AE ,且FG=21CD=AE , ∴四边形AEGF 是平行四边形 ∴AF//EG ,又∵AF ⊄平面PEC ,EG ⊂平面PEC , ∴AF//平面PEC例4、 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相交于AB ,在AE 、BD 上各有一点P 、Q ,且AP=DQ.求证:PQ ∥面BCE.证法一:如图(1),作PM ∥AB 交BE 于M ,作QN ∥AB 交BC 于N,连接MN, 因为面ABCD ∩面ABEF=AB,则AE=DB. 又∵AP=DQ, ∴PE=QB.又∵PM ∥AB ∥QN, ∴AE PE AB PM =,BD BQDC QN =. ∴DCQNAB PM =. ∴PM ∥QN.四边形PMNQ 为平行四边形. ∴PQ ∥MN.又∵MN ⊂面BCE ,PQ ⊄面BCE , ∴PQ ∥面BCE.证法二:如图(2),连结AQ 并延长交BC 或BC 的延长线于点K ,连结EK. ∵AD ∥BC, ∴QKAQQB DQ =. 又∵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BEF 有公共边AB ,且AP=DQ ,∴PEAPQK AQ =.则PQ ∥EK. ∴EK ⊂面BCE ,PQ ⊄面BCE. ∴PQ ∥面BCE.例5、正方形ABCD 交正方形ABEF 于AB (如图所示)M 、N 在对角线AC 、FB 上且AM= FN 。
完整版)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归纳
完整版)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归纳本文系统总结了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适合高三总复时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探求解题思路、归纳梳理解题方法。
以下是常见证明方法:一、“平行关系”常见证明方法一)直线与直线平行的证明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的特性;2.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3.利用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即公理4);4.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5.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6.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7.利用平面内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性质;8.利用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1.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推论;3.利用定义:直线在平面外,且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三)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1.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利用某些空间几何体的特性;3.利用定义: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二、“垂直关系”常见证明方法一)直线与直线垂直的证明1.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的特性;2.看夹角:两条共(异)面直线的夹角为90°,则两直线互相垂直;3.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此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1.利用空间几何体的特性:例如长方体侧棱垂直于底面。
2.观察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度: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90度,则该直线垂直于平面。
3.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垂直于此平面。
4.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在这两个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5.利用常用结论:例如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该直线也垂直于此平面。
证明线线垂直的四个常用方法
证明线线垂直的四个常用方法线线垂直那可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呀!咱先说说定义法,就是根据线线垂直的定义来判断。
如果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那它们肯定垂直呗!这就好比两个人站得笔直,成直角状态,那肯定是互相垂直的呀!注意事项呢,就是得准确找到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可别找错了角度。
这方法简单直接,在一些基础的几何图形中很容易用得上。
安全性那是杠杠的,只要你认真找角度,肯定不会出错。
稳定性也没得说,定义是很明确的,不会变来变去。
应用场景呢,像证明一些简单的图形中线段的垂直关系就很管用。
比如在一个正方形中,那相邻的两条边不就是垂直的嘛,用定义法一下子就能看出来。
优势就是直观,容易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友好。
再说说勾股定理逆定理法。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从而可以推出两条边互相垂直。
这就像搭积木一样,只要你把积木的长度比例搭对了,就能搭出直角来。
注意要准确计算边长的平方,可不能算错了。
安全性方面,只要计算正确,结果就很可靠。
稳定性也不错,勾股定理可是很经典的定理呢。
应用场景也不少,比如在一些复杂的图形中,通过构造三角形来判断线线垂直。
优势就是可以借助三角形的关系来判断线线垂直,有时候会更方便。
比如在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中,通过连接一些线段构造三角形,再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来判断某些线段是否垂直。
还有三垂线定理法。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穿过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这就好像是太阳光照在物体上,影子和物体的关系一样。
注意要准确找到斜线、射影和直线的关系,不能弄混了。
安全性也是有保障的,只要按照定理的条件来判断。
稳定性也可以,定理是经过证明的。
应用场景呢,在立体几何中经常用到。
优势就是可以解决一些立体图形中的线线垂直问题,让问题变得更简单。
比如在一个正方体中,通过三垂线定理可以很容易地判断某些线段的垂直关系。
最后说说向量法。
如果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为零,那么这两个向量垂直。
2017年__高二年级立体几何垂直证明题常见模型和方法
立体几何垂直证明题常见模型及方法垂直转化: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基础篇类型一:线线垂直证明(共面垂直、异面垂直)(1) 共面垂直:实际上是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垂直 (只需要同学们掌握以下几种模型)○1 等腰(等边)三角形中的中线○2 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3勾股定理中的三角形 ○4 1:1:2 的直角梯形中 ○5 利用相似或全等证明直角。
例: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E 为1CC ,求证:1AO OE ⊥(2) 异面垂直 (利用线面垂直来证明,高考中的意图) 例1 在正四面体ABCD 中,求证AC BD ⊥变式 1 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 B C D 是矩形,已知60,22,2,2,3=∠====PAB PD PA AD AB .证明:AD PB ⊥;变式2 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AB 的中点,点F 是BC 的中点,将△AED,△DCF 分别沿,DE DF 折起,使,A C 两点重合于'A. 求证:'A D EF ⊥;类型二:线面垂直证明BE 'ADFG方法○1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例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E 为1CC ,求证:1AO BDE ⊥平面变式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求证:11AC BDC ⊥平面 变式2: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AC =BC =AA 1=2,∠ACB =90︒.E 为BB 1的中点,D 点在AB 上且DE = 3 .求证:CD ⊥平面A 1ABB 1;变式3: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中点,AD BC ∥,90ABC ∠=°,PA ⊥平面ABCD .3PA =,2AD =,AB =,6BC =C○2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例3:在三棱锥P-ABC 中,PA ABC ⊥底面,PAC PBC ⊥面面,BC PAC ⊥求证:面。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3.2.2利用向量解决平行、垂直问题讲义
3.2.2 利用向量解决平行、垂直问题1.用向量方法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证明线线平行设直线l,m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a1,b1,c1),b=(a2,b2,c2),则l∥m⇔□01a∥b⇔□02 a=λb⇔□03a1=λa2,b1=λb2,c1=λc2(λ∈R).(2)证明线面平行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a1,b1,c1),平面α的法向量为u=(a2,b2,c2),则l∥α⇔□04a⊥u⇔□05a·u=0⇔□06a1a2+b1b2+c1c2=0.(3)证明面面平行①设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a1,b1,c1),v=(a2,b2,c2),则α∥β⇔□07u∥v⇔u=λv⇔□08a1=λa2,b1=λb2,c1=λc2(λ∈R).②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要证明面面平行,只要转化为相应的线面平行、线线平行即可.2.用向量方法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证明线线垂直设直线l1的方向向量u1=(a1,b1,c1),直线l2的方向向量u2=(a2,b2,c2),则l1⊥l2⇔□09u1⊥u2⇔□10u1·u2=0⇔□11a1a2+b1b2+c1c2=0.(2)证明线面垂直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是u=(a1,b1,c1),平面α的法向量v=(a2,b2,c2),则l⊥α⇔□12 u∥v⇔□13u=λv(λ∈R)⇔□14a1=λa2,b1=λb2,c1=λc2(λ∈R).(3)证明面面垂直若平面α的法向量u=(a1,b1,c1),平面β的法向量v=(a2,b2,c2),则α⊥β⇔□15u ⊥v⇔□16u·v=0⇔□17a1a2+b1b2+c1c2=0.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两直线方向向量的数量积为0,则这两条直线一定垂直相交.( )(2)若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为0.( )(3)两个平面垂直,则其中一平面内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另一平面内的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答案 (1)× (2)√ (3)×2.做一做(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1)若直线l 1的方向向量为u 1=(1,3,2),直线l 2上有两点A (1,0,1),B (2,-1,2),则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2)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2,0,-4),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3)已知两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1,0,1),u 2=(0,2,0),则平面α,β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4)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1,2,4),(x ,-1,-2),并且α⊥β,则x 的值为________.答案 (1)垂直 (2)垂直 (3)垂直 (4)-10探究1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平行问题例1 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E ,F 分别是BB 1,DD 1的中点,求证: (1)FC 1∥平面ADE ; (2)平面ADE ∥平面B 1C 1F .[证明] (1)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有D (0,0,0),A (2,0,0),C 1(0,2,2),E (2,2,1),F (0,0,1),B 1(2,2,2), 所以FC 1→=(0,2,1),DA →=(2,0,0),AE →=(0,2,1).设n 1=(x 1,y 1,z 1)是平面ADE 的法向量,则n 1⊥DA →,n 1⊥AE →, 即⎩⎪⎨⎪⎧n 1·DA →=2x 1=0,n 1·AE →=2y 1+z 1=0,得⎩⎪⎨⎪⎧x 1=0,z 1=-2y 1,令z 1=2,则y 1=-1,所以n 1=(0,-1,2). 因为FC 1→·n 1=-2+2=0,所以FC 1→⊥n 1.又因为FC 1⊄平面ADE ,所以FC 1∥平面ADE . (2)因为C 1B 1→=(2,0,0),设n 2=(x 2,y 2,z 2)是平面B 1C 1F 的一个法向量. 由n 2⊥FC 1→,n 2⊥C 1B 1→,得 ⎩⎪⎨⎪⎧n 2·FC 1→=2y 2+z 2=0,n 2·C 1B 1→=2x 2=0,得⎩⎪⎨⎪⎧x 2=0,z 2=-2y 2.令z 2=2,得y 2=-1,所以n 2=(0,-1,2), 因为n 1=n 2,所以平面ADE ∥平面B 1C 1F . 拓展提升利用向量法证明平行问题的两种途径(1)利用三角形法则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实现向量间的相互转化,得到向量的共线关系; (2)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进行平行关系的证明.【跟踪训练1】 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4,AD =3,AA 1=2,P ,Q ,R ,S 分别是AA 1,D 1C 1,AB ,CC 1的中点.求证:PQ ∥RS .证明 证法一:以D 为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P (3,0,1),Q (0,2,2),R (3,2,0),S (0,4,1), PQ →=(-3,2,1),RS →=(-3,2,1),∴PQ →=RS →,∴PQ →∥RS →,即PQ ∥RS . 证法二:RS →=RC →+CS →=12DC →-DA →+12DD 1→,PQ →=PA 1→+A 1Q →=12DD 1→+12DC →-DA →,∴RS →=PQ →,∴RS →∥PQ →,即RS ∥PQ . 探究2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垂直问题例2 如图,在四棱锥E -ABCD 中,AB ⊥平面BCE ,CD ⊥平面BCE ,AB =BC =CE =2CD =2,∠BCE =120°.求证:平面ADE ⊥平面ABE .[证明] 取BE 的中点O ,连接OC ,则OC ⊥EB , 又AB ⊥平面BCE .∴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如图所示.则由已知条件有C (1,0,0),B (0,3,0),E (0,-3,0),D (1,0,1),A (0,3,2). 设平面ADE 的法向量为n =(a ,b ,c ),则n ·EA →=(a ,b ,c )·(0,23,2)=23b +2c =0,n ·DA →=(a ,b ,c )·(-1,3,1)=-a +3b +c =0.令b =1,则a =0,c =-3, ∴n =(0,1,-3).∵AB ⊥平面BCE ,∴AB ⊥OC ,又OC ⊥EB ,且EB ∩AB =B ,∴OC ⊥平面ABE , ∴平面ABE 的法向量可取为m =(1,0,0). ∵n ·m =(0,1,-3)·(1,0,0)=0, ∴n ⊥m ,∴平面ADE ⊥平面ABE . 拓展提升利用向量法证明几何中的垂直问题的两条途径(1)利用三角形法则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实现向量间的相互转化,得到向量的垂直关系. (2)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进行证明.证明线面垂直时,只需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或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两相交的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在判定两个平面垂直时,只需求出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再看它们的数量积是否为0.【跟踪训练2】 如右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BB 1,D 1B 1的中点.求证:EF ⊥平面B 1AC .证明 证法一:设AB →=a ,AD →=c ,AA 1→=b ,则EF →=EB 1→+B 1F →=12(BB 1→+B 1D 1→)=12(AA 1→+BD →)=12(AA 1→+AD →-AB →)=12(-a +b +c ),∵AB 1→=AB →+AA 1→=a +b .∴EF →·AB 1→=12(-a +b +c )·(a +b )=12(b 2-a 2+c ·a +c ·b ) =12(|b |2-|a |2+0+0)=0. ∴EF →⊥AB 1→,即EF ⊥AB 1,同理,EF ⊥B 1C . 又AB 1∩B 1C =B 1, ∴EF ⊥平面B 1AC .证法二: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A (2,0,0),C (0,2,0),B 1(2,2,2),E (2,2,1),F (1,1,2).∴EF →=(1,1,2)-(2,2,1) =(-1,-1,1).AB 1→=(2,2,2)-(2,0,0)=(0,2,2),AC →=(0,2,0)-(2,0,0)=(-2,2,0),∴EF →·AB 1→=(-1,-1,1)·(0,2,2)=(-1)×0+(-1)×2+1×2=0.EF →·AC →=(-1,-1,1)·(-2,2,0)=2-2+0=0, ∴EF →⊥AB 1→,EF →⊥AC →, ∴EF ⊥AB 1,EF ⊥AC . 又AB 1∩AC =A , ∴EF ⊥平面B 1AC .证法三:同法二得AB 1→=(0,2,2),AC →=(-2,2,0), EF →=(-1,-1,1).设面B 1AC 的法向量n =(x ,y ,z ), 则AB →1·n =0,AC →·n =0,即⎩⎪⎨⎪⎧2y +2z =0,-2x +2y =0,取x =1,则y =1,z =-1,∴n =(1,1,-1),∴EF →=-n ,∴EF →∥n ,∴EF ⊥平面B 1AC . 探究3 与平行、垂直有关的探索性问题例3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AC ,D 为BC 的中点,PO ⊥平面ABC ,垂足O 落在线段AD 上,已知BC =8,PO =4,AO =3,OD =2.(1)证明:AP ⊥BC ;(2)在线段AP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平面AMC ⊥平面BMC ?若存在,求出AM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证明:如图,以O 为原点,以射线OD 为y 轴的正半轴,射线OP 为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O (0,0,0),A (0,-3,0),B (4,2,0),C (-4,2,0),P (0,0,4), AP →=(0,3,4),BC →=(-8,0,0),由此可得AP →·BC →=0,所以AP →⊥BC →,即AP ⊥BC .(2)假设存在满足题意的M ,设PM →=λPA →,λ≠1,则PM →=λ(0,-3,-4).BM →=BP →+PM →=BP →+λPA →=(-4,-2,4)+λ(0,-3,-4)=(-4,-2-3λ,4-4λ),AC →=(-4,5,0).设平面BMC 的法向量n 1=(x 1,y 1,z 1), 平面APC 的法向量n 2=(x 2,y 2,z 2). 由⎩⎪⎨⎪⎧BM →·n 1=0,BC →·n 1=0,得⎩⎪⎨⎪⎧-4x 1-(2+3λ)y 1+(4-4λ)z 1=0,-8x 1=0,即⎩⎪⎨⎪⎧x 1=0,z 1=2+3λ4-4λy 1,可取n 1=⎝ ⎛⎭⎪⎫0,1,2+3λ4-4λ.由⎩⎪⎨⎪⎧AP →·n 2=0,AC →·n 2=0,即⎩⎪⎨⎪⎧3y 2+4z 2=0,-4x 2+5y 2=0,得⎩⎪⎨⎪⎧x 2=54y 2,z 2=-34y 2,可取n 2=(5,4,-3),由n 1·n 2=0,得4-3×2+3λ4-4λ=0,解得λ=25,故PM →=⎝ ⎛⎭⎪⎫0,-65,-85,AM →=AP →+PM →=⎝ ⎛⎭⎪⎫0,95,125,所以AM =3.综上所述,存在点M 符合题意,AM =3. 拓展提升利用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的方法对于探索性问题,一般先假设存在,利用空间坐标系,结合已知条件,转化为代数方程是否有解的问题,若有解满足题意则存在,若没有满足题意的解则不存在.【跟踪训练3】 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3,BC =4,AB =5,AA 1=4.(1)求证:BC 1⊥平面AB 1C ;(2)在AB 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AC 1∥平面CDB 1.解 (1)证明:由已知AC =3,BC =4,AB =5,因而△ABC 是∠ACB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由三棱柱是直三棱柱,则CC 1⊥平面ABC ,以CA ,CB ,CC 1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从而CA →=(3,0,0),BC 1→=(0,-4,4),则BC 1→·CA →=(0,-4,4)·(3,0,0)=0,则BC 1→⊥AC →,所以BC 1⊥AC .又四边形BCC 1B 1为正方形,因而BC 1⊥B 1C .又∵B 1C ∩AC =C ,∴BC 1⊥平面AB 1C .(2)假设存在点D (x ,y,0),使得AC 1∥平面CDB 1,CD →=(x ,y,0),CB 1→=(0,4,4), 设平面CDB 1的法向量m =(a ,b ,c ),则⎩⎪⎨⎪⎧m ·CD →=0,m ·CB 1→=0,即⎩⎪⎨⎪⎧xa +yb =0,4b +4c =0.令b =-x ,则c =x ,a =y ,所以m =(y ,-x ,x ),而AC 1→=(-3,0,4),则AC 1→·m =0,得-3y +4x =0.① 由D 在AB 上,A (3,0,0),B (0,4,0)得x -3-3=y4,即得4x +3y =12,② 联立①②可得x =32,y =2,∴D ⎝ ⎛⎭⎪⎫32,2,0,即D 为AB 的中点. 综上,在AB 上存在点D ,使得AC 1∥平面CDB 1,点D 为AB 的中点.1.利用向量证明线线平行的两种思路一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坐标运算,利用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证明;二是用基底思路,通过向量的线性运算,利用共线向量定理证明.2.向量法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用向量法证明空间中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主要思路是证明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相互垂直.具体方法为:(1)坐标法:根据图形的特征,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地写出相关点的坐标,表示出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证明其数量积为0.(2)基向量法:利用向量的加减运算,结合图形,将要证明的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用基向量表示出来.利用数量积运算说明两向量的数量积为0.3.向量法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1)向量基底法,具体步骤如下:①设出基向量,用基向量表示直线的方向向量;②找出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并分别用基向量表示;③分别计算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2)坐标法,具体方法如下:方法一: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②将直线的方向向量用坐标表示;③将平面内任意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用坐标表示;④分别计算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方法二: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②将直线的方向向量用坐标表示;③求平面的法向量;④说明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4.证明面面垂直的两种思路一是证明其中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即转化为线面垂直;二是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1.已知线段AB的两端点坐标为A(9,-3,4),B(9,2,1),则线段AB与坐标平面( ) A.xOy平行B.xOz平行C.yOz平行D.yOz相交答案 C解析 因为AB →=(9,2,1)-(9,-3,4)=(0,5,-3),所以AB ∥平面yOz .2.若两个不同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2,-1),v =(-3,-6,3),则( ) A .α∥β B .α⊥βC .α,β相交但不垂直D .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A解析 ∵v =-3u ,∴α∥β.3.已知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u =(1,-3,z ),向量v =(3,-2,1)与平面α平行,则z 等于( )A .3B .6C .-9D .9 答案 C解析 ∵l ⊥α,v 与平面α平行,∴u ⊥v ,即u ·v =0,∴1×3+3×2+z ×1=0,∴z =-9.4.在三棱锥P -ABC 中,CP ,CA ,CB 两两垂直,AC =CB =1,PC =2,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向量中是平面PAB 的法向量的是( )A.⎝⎛⎭⎪⎫1,1,12 B .(1,2,1) C .(1,1,1) D .(2,-2,1) 答案 A解析 PA →=(1,0,-2),AB →=(-1,1,0),设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1),则x -2=0,即x =2;-x +y =0,即y =x =2.所以n =(2,2,1).因为⎝⎛⎭⎪⎫1,1,12=12n ,所以A正确.5.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棱BB 1的中点,在棱DD 1上是否存在点P ,使MD ⊥平面PAC?解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0,0),C (0,1,0),D (0,0,0),M ⎝⎛⎭⎪⎫1,1,12.假设存在P (0,0,x )满足条件,则PA →=(1,0,-x ),AC →=(-1,1,0).设平面PAC 的法向量为n =(x 1,y 1,z 1),则由⎩⎪⎨⎪⎧ PA →·n =0,AC →·n =0,得⎩⎪⎨⎪⎧ x 1-xz 1=0,-x 1+y 1=0.令x 1=1得y 1=1,z 1=1x ,即n =⎝ ⎛⎭⎪⎫1,1,1x , 由题意MD →∥n ,由MD →=⎝⎛⎭⎪⎫-1,-1,-12,得x =2, ∵正方体棱长为1,且2>1,∴棱DD 1上不存在点P ,使MD ⊥平面PAC .。
立体几何线线垂直的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线线垂直的证明方法在立体几何中,线线垂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它在很多问题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线线垂直的证明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关系。
一、垂线段的垂线段垂直首先介绍的是垂线段的垂线段垂直的证明方法。
具体来说,如果有两个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线段AB和CD,且它们之间有一条垂线段EF,则EF和CD垂直。
证明如下:1、连接AE和CF,得到平面ACEF。
2、由于AB和CD垂直于平面ACEF,所以它们的交点O在平面ACEF 内。
3、由于EF垂直于平面ACEF,所以它与平面ACEF的任意一条交线都垂直,特别地,它与CF垂直。
4、因此,EF和CD垂直。
二、平面的法线和平面内的任意直线垂直接下来介绍的是平面的法线和平面内的任意直线垂直的证明方法。
具体来说,如果有一个平面P和一条直线L在平面P内,且L与P垂直,则L与P的法线垂直。
证明如下:1、连接L和P的交点O。
2、在平面P内任意取一点A,连接OA。
3、由于L与P垂直,所以OA与L垂直,即OA和L在点O处垂直。
4、由于P的法线垂直于P,所以它与P内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特别地,它与OA垂直。
5、因此,L与P的法线垂直。
三、垂线段和平面的法线垂直最后介绍的是垂线段和平面的法线垂直的证明方法。
具体来说,如果有一条垂直于平面P的直线L,且L与平面P上的一条线段AB相交于点O,则OA和OB的中垂线与P的法线垂直。
证明如下:1、连接OA和OB,得到线段AB的中垂线CD。
2、连接CO和DO,得到平面COD。
3、由于L垂直于平面P,所以L和P的法线在平面P内的交点O 处垂直。
4、由于OA和OB在点O处相交,所以它们的中垂线CD也经过点O。
5、因此,CD与P的法线垂直。
以上就是三种线线垂直的证明方法,它们都非常简单易懂,但是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证明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怎么证明垂直
怎么证明垂直怎么证明垂直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提供了用计算方法证明两线垂直的方法,即证明三角形其中一个角等于,由于利用代数的方法,只要能计算出待证直角的对边的平方和等于另两边的平方和即可。
2、利用“三线合一”证明要证二线垂直,若能证二线之一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另一线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则二线互相垂直。
3、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证明由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等于90°,即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4、圆周角定理的推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证明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6、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主要是找出两线所成的角中有两角是邻补角,并且证明这两角相等,于是就可知这两角都为,从而直线垂直.赞同35| 评论1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证明由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等于90°,即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勾股定理逆定理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二、高中部分线线垂直分为共面与不共面。
不共面时,两直线经过平移后相交成直角,则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向量法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数量积为02斜率两条直线斜率积为-13线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该平面内的所有直线一条直线垂直于三角形的两边,那么它也垂直于另外一边4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穿过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5三垂线定理逆定理如果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垂直于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2高中立体几何的证明主要是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的证明。
方法如下(难以建立坐标系时再考虑):Ⅰ.平行关系:线线平行:1.在同一平面内无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平行。
立体几何证垂直的方法
立体几何证垂直的方法
证明两条线段垂直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 垂直线段的定义:根据垂直线段的定义,如果两条线段的斜率乘积为-1,则它们是垂直的。
可以通过计算两条线段的斜率并判断它们的乘积是否为-1。
2. 垂直平分线:如果一条线段上的点到另一条线段的距离都相等且垂直于另一条线段,则它们是垂直的。
可以通过计算两条线段上的某个点到另一条线段的距离,并判断这些距离是否相等。
3. 垂直平行线:如果两条平行线段与第三条互相垂直,则它们本身也是垂直的。
可以通过找到与两条平行线段都垂直的第三条线段,并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4. 正交投影:如果两条线段在平面上的正交投影相交,则它们是垂直的。
可以将两条线段的正交投影投影到平面上,并判断它们是否相交。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证明两条线段垂直的方法,具体证明方法还要根据具体的题目和条件来进行选择和应用。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归纳
a ∥
a∥
α
a a
β
3) 利用定义:直线在平面外,且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三)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常见证明方法:
1)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3
a ⊂ b ⊂
a ∩b P
a // b //
⇒ /性:如正方体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等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垂直于此平面。
a
b
ab
A
l
l a l b
l
b
Aa
4) 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5
l
a
a
a l
l
5) 利用常用结论:
① 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该直线也垂直于此平面。
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8) 利用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1)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a
a
b a∥
a∥b
b
2)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推论:
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a b ba
b a
α
4) 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推论: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在这两个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则这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
l a b al
bl
ab
β b
立体几何线面垂直的证明
立体几何证明【知识梳理】1.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2..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判定定理二:如果平行线中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性质1.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线面垂直⇒线线垂直)性质2: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三。
平面与平面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1.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2. 两个平面垂直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垂直于这个平面.(“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知识点一 【例题精讲】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F 分别为1DD 、DB 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11D ABC ;(2)求证: 平面B 11D C C B 1⊥ EF C B 1⊥; (3)求三棱锥EFC B -1的体积V.2.如图所示, 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2,BA AD CD AD CD AB PA ⊥⊥=⊥底面ABCD , E 为PC 的中点, PA =AD =AB =1. (1)证明: //EB PAD 平面; (2)证明: BE PDC ⊥平面; (3)求三棱锥B -PDC 的体积V .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1)AE⊥CD(2)PD⊥平面ABE.4、.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Ⅰ)证明:AB⊥A1C;练习1、如图,菱形ABCD与等边△PAD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AD=2,∠DAB=60°.(Ⅰ)证明:AD⊥PB;(Ⅱ)求三棱锥C﹣PAB的高.2.如图14所示,△ABC和△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2,∠ABC=∠DBC=120°,E,F,G分别为AC,DC,AD的中点.求证:EF⊥平面BCG;3.如图11所示,三棱柱ABCA1B1C1中,点A1在平面ABC内的射影D在AC上,∠ACB=90°,BC=1,AC=CC1=2.(1)证明:AC1⊥A1B;4、如图,在三棱台ABC﹣DEF中,平面BCFE⊥平面ABC,∠ACB=90°,BE=EF=FC=1,BC=2,AC=3.(Ⅰ)求证:BF⊥平面ACFD;(Ⅱ)求直线BD与平面ACFD所成角的余弦值.5、三棱锥P﹣ABC中,∠BAC=90°,PA=PB=PC=BC=2AB=2,(1)求证:面PBC⊥面ABC6.已知四棱锥P-ABCD中,底面四边形为正方形,侧面PDC为正三角形,且平面PDC⊥底面ABCD,E为PC的中点.(1)求证:PA∥平面EDB;(2)求证:平面EDB⊥平面PBC;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B⊥平面ABCD,PA⊥PB,BP=BC,E为PC的中点.(1)求证:AP∥平面BDE;2.求证BE 垂直平面PAC8、将如图一的矩形ABMD沿CD翻折后构成一四棱锥M﹣ABCD(如图二),若在四棱锥M﹣ABCD中有MA=.(1)求证:AC⊥MD;(2)求四棱锥M﹣ABCD的体积.作业1、如图1,菱形ABCD的边长为12,∠BAD=60°,AC交BD于点O.将菱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得到三棱锥B﹣ACD,点M,N分别是棱BC,AD 的中点,且DM=6.(Ⅰ)求证:OD⊥平面ABC;2、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O是AC的中点,A1O⊥平面ABC,∠BCA=90°,AA1=AC=BC.(Ⅰ)求证:A1B⊥AC1;3、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侧面PA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 是∠ABC=60°的菱形,M为PC的中点,PC=.(Ⅰ)求证:PC⊥AD;AD,E,4、如图,四棱锥P-ABCD中,AP⊥平面PCD,AD∥BC,AB=BC=12F分别为线段AD,PC的中点.(Ⅰ)求证:AP∥平面BEF;(Ⅱ)求证:BE⊥平面PAC.5、如图,四棱锥S﹣ABCD中,AB∥CD,BC⊥CD,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AB=BC=2,CD=1,SD=.(1)证明:CD⊥SD;6.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ABD 是正三角形,CB=CD ,SC ⊥BD .(Ⅰ)求证:SB=SD ;(Ⅱ)若∠BCD=120°,M 为棱SA 的中点,求证:DM ∥平面SBC .7、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为边AD 上的点,点F 为边CD 的中点,234A E D B A A ===,现将ABE ∆沿BE 边折至PBE ∆位置,且平面PBE ⊥平面BCDE .(1)求证:平面PBE ⊥平面PEF ;8、如图5.在椎体P-ABCD 中,ABCD 是边长为1的棱形, 且∠DAB=60︒,2PA PD ==,PB=2,E,F 分别是BC,PC 的中点.(1) 证明:AD ⊥平面DEF;AB CDEBCDEFP9、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ABCDEF 中,ABCD 为直角梯形,//AB CD ,90DAB ∠=︒,四边形ADEF 为等腰梯形,//EF AD ,已知AE EC ⊥,2AB AF EF ===,4AD CD ==.(Ⅰ)求证:平面ABCD ⊥平面ADEF10.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AB AC ⊥,PA ⊥平面ABCD ,且PA AB =,点E 是PD 的中点. (Ⅱ)求证://PB 平面AEC ;11.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棱AA1的中点,过C、M、D1作正方体的截面,则截面的面积是。
立体几何垂直证明
立体几何垂直证明方法技巧类型一:线线垂直证明(共面垂直、异面垂直)(1) 共面垂直:掌握几种模型①等腰(等边)三角形中的中线 ②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③勾股定理中的三角形 ④ 直角梯形⑤利用相似或全等证明直角。
例: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 E 为1CC 中点,求证: (1) 1A O OE ⊥ (2) 1A O BDE ⊥平面(2) 异面垂直(利用线面垂直来证明)例1 在正四面体ABCD 中, 求证:AC BD ⊥变式1 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矩形,已知ο60,22,2,2,3=∠====PAB PD PA AD AB .证明:AD PB ⊥;变式2 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E是AB的中点,点F是BC的中点,将△AED,△DCF分别沿,DE DF折起,使,A C两点重合于'A.求证:'A D EF⊥;变式3如图,在三棱锥P ABC-中,⊿PAB是等边三角形,∠P AC=∠PBC=90 º证明:AB⊥PC类型二:直线与平面垂直证明BE'ADFG方法○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例: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求证:11AC BDC ⊥平面变式1: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AC =BC =AA 1=2,∠ACB =90︒.E 为BB 1的中点,D 点在AB 上且DE = 3 . 求证:CD ⊥平面A 1ABB 1;变式2: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P中点,2,CA CB CD BD AB AD ====== 求证:AO ⊥平面BCD ;变式3 如图,在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1) 求证://AF 平面BCE ;(2) 求证:平面BCE ⊥平面CDE ;例2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60AB AD AC CD ABC ⊥⊥∠=,,°,PA AB BC ==,FADPEE是PC的中点.⊥;(2)证明PD⊥平面ABE;(1)证明CD AE变式1已知直四棱柱ABCD—A′B′C′D′的底面是菱形,∠60ABC,E、F分别是棱CC′与BB′上的点,=︒且EC=BC=2FB=2.(1)求证:平面AEF⊥平面AA′C′C;类型三:平面与平面垂直证明1.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M是圆周上任意一点,AN⊥PM,点N为垂足,求证:平面PAM⊥平面PBM2.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B=BC,CD=DA,E,F,G分别为CD,DA和对角线AC的中点。
高三数学 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 知识精讲 苏教版
高三数学 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 知识精讲 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二. 高考要求:1. 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 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3. 通过例题的讲解给学生总结归纳证明线面垂直的常见方法:(1)证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2)证与该线平行的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3)借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4)同一法;(5)向量法。
三. 知识点归纳:1. 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并且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
其中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足。
直线与平面垂直简称线面垂直,记作:a ⊥α。
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3.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4. 三垂线定理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说明:(1)定理的实质是判定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垂直关系;(2)推理模式:,,PO O PA A a PA a a OA αααα⊥∈⎫⎪=⇒⊥⎬⎪⊂⊥⎭。
5.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推理模式:,,PO O PA A a AO a a AP αααα⊥∈⎫⎪=⇒⊥⎬⎪⊂⊥⎭注意:⑴三垂线指PA ,PO ,AO 都垂直α内的直线a 。
其实质是:斜线和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
⑵要考虑a 的位置,并注意两定理交替使用。
6. 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叫做互相垂直的平面。
7. 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证明两线互相垂直的常用方法
证明两线互相垂直的常用方法我们学习了平面与直线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大家可以体会线线垂直在证明线面垂直时的重要性,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解决是一种重要的立体几何数学思想方法.在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可以先从题设条件入手,分析已有的垂直关系,再从结论入手分析所要证明的重要垂直关系,从而架起已知与未知的“桥梁”,同学们下面欣赏常见的线面垂直证明方法.一、利用定义垂直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从定义可以看出,只要说明两条直线相交的角是直角,就可以说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例1: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的直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AC=PC,∠COB=2∠PCB.求证:PC是⊙O的切线;分析:因为点C在圆上,只要说明OC⊥CP即可。
解:∵OA=OC,∴∠A=∠ACO∵∠COB=2∠ A ,∠COB=2∠PCB∴∠A=∠ACO=∠PCB∵AB是⊙O的直径∴∠ACO+∠OCB=90°∴∠PCB+∠OCB=90°,即OC⊥CP∵OC是⊙O的半径∴PC是⊙O的切线例2:(1)把两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1放置,点D在BC上,连结BE,AD,AD的延长线交BE于点F.求证:AF⊥BE.分析:线段之间的垂直,只要说明∠BFD=90°,直接计算不出来,通过三角形全等,间接证明角度为90°。
证明:在△ACD和△BCE中,AC=BC,∠DCA=∠ECB=90°,DC=EC,∴ △ACD≌△BCE(SAS)∴ ∠DAC=∠EBC.∵ ∠ADC=∠BDF,∴ ∠EBC+∠BDF=∠DAC+∠ADC=90°.∴ ∠BFD=90°∴ AF⊥BE.(2)把两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2放置,点D在BC上,连结BE,AD,AD的延长线交BE于点F.问AF与BE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分析:题目同(1)类似,类比(1)思路,这里△ACD和△BCE,显然不全等,考虑相似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E D C
B A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线线垂直方法
(1)通过“平移”,根据若αα平面则平面且⊥⊥a b b a ,,// 1.在四棱锥P-ABCD 中,△PBC 为正三角形,AB ⊥平面PBC ,AB ∥CD ,AB=
2
1
DC ,中点为PD E .求证:AE ⊥平面PDC.
2.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A ⊥底面ABCD ,∠PDA=45°,点E 为棱AB 的中点. 求证:平面PCE ⊥平面PCD ;
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PAD ⊥平面,//AB CD ,PD AD =,E 是PB 的中点,F 是
CD 上的点,且1
2
DF AB =
,PH 为PAD ∆中AD 边上的高。
(1)证明:PH ABCD ⊥平面;
(2)若121PH AD FC ===,,,求三棱锥E BCF -的体积;
(3)证明:EF PAB ⊥平面.
E
F B
A C D
P
(第2题图)
4.如图所示, 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2,BA AD CD AD CD AB PA ⊥⊥=⊥底面ABCD , E 为
PC 的中点, PA =AD 。
证明: BE PDC ⊥平面;
5.在三棱锥P ABC -中,2AC BC ==,90ACB ∠=,AP BP AB ==,PC AC ⊥.
(Ⅰ)求证:PC AB ⊥;
(Ⅱ)求二面角B AP C --的大小;
6.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B 是等边三角形,∠PAC =∠PBC =90 º 证明:AB ⊥PC
(3)利用勾股定理
7.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1, 2.PA CD PA PD ⊥==
求证:PA ⊥平面ABCD ;
_ D
_ C
_ B
_ A
_ P
A
C
B
P
C
A
D
B
O
E
8.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CD AB //,AD AB ⊥,且12
1
===CD AD AB .现以AD 为一边向形外作正方形ADEF ,然后沿边AD 将正方形ADEF 翻折,使平面ADEF 与平面ABCD 垂直,M 为ED 的中点,如图2.
(1)求证:AM ∥平面BEC ; (2)求证:⊥BC 平面BDE ;
图1
图2
9.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中点,
2, 2.CA CB CD BD AB AD ====== (1)求证:AO ⊥平面BCD ;
(2)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10.如图,四棱锥S-ABCD 中,
BC
AB ⊥,
CD
⊥BC ,侧面SAB 为等边三角形,
2,1AB BC CD SD ====.
(Ⅰ)证明:SAB 面⊥SD
;
(Ⅱ)求AB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大小. M A
F
B
C
D E M E D
C B
A
F
(4)利用三角形全等或三角行相似
1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M为BB1的中点.
求证:D1O⊥平面MAC.
12.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CC1中点.
求证:AB1⊥平面A1BD;
13.如图,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过点B作B1C的垂线交侧棱CC1于点E,交B1C于点F,求证:A1C⊥平面BDE;
(5
14.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C 是圆周上一点,PA ⊥平面ABC . (1)求证:平面PAC ⊥平面PBC ;
(2)若D 也是圆周上一点,且与C 分居直径AB 的两侧,试写出图中所有互相垂直的各对平面.
O A
C B
P
D
.
15.如图5,在圆锥PO 中,已知PO =2,⊙O 的直径2AB =,C 是狐AB 的中点,D 为AC 的中点. 证明:平面POD ⊥平面PAC ;
1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以BD 的中点O 为球心、BD 为直径的球面交PD 于点M .
求证:平面ABM ⊥平面PCD ;
O
A
P
B
M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