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合集下载

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PPT课件

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PPT课件
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效率
标准化建设能够规范预防接种门诊的运营流程和服务标准,提高工作效 率,减少资源浪费。
03
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建设能够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为预防
接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影响
保障公众健康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标准化建设能够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 质量和安全性,有效预防和控制疫苗 可预防的传染病,保障公众健康。
人员资质
确保接种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资格,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水平 和服务质量。
人员配备
合理配置接种人员数量,满足工作需 求,同时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 规范人员行为。
安全保障的标准化
疫苗管理
制定严格的疫苗管理制度,确保疫苗的采购、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的安全可控。
医疗废弃物处理
规范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服务质量。
优化服务流程和规范操作
服务流程优化
对预防接种服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减少不必要环节,提 高服务效率。
操作规范制定
制定预防接种操作规范,明确各项工作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质 量标准,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服务质量监控
建立服务质量监控机制,对预防接种服务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
• 预防接种门诊概述 • 标准化建设的需求和意义 • 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的内容 • 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步骤和措施 • 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的案例分享
01
预防接种门诊概述
预防接种门诊的定义和功能
定义
预防接种门诊是提供预防接种服 务的医疗机构,负责实施国家免 疫规划,对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和 健康教育。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引言概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对接种门诊的管理、服务、操作等方面进行规范化,以确保接种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对于保障公众的健康、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以及提高接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相关内容。

一、门诊管理的规范化1.1 门诊人员的培训与资质要求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要求门诊工作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包括疫苗知识、接种技术、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同时,门诊人员需要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如接种技术培训证书、医疗从业资格证等,以确保他们具备合格的接种能力。

1.2 门诊设施与设备的要求为了保障接种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需要具备一定的设施和设备。

门诊需要有干净整洁的接种室,设有专门的接种台和储存疫苗的冰箱。

此外,门诊还需要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器具,以确保接种过程的无菌操作。

1.3 门诊记录与信息管理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要求门诊建立完善的接种记录和信息管理系统。

门诊需要详细记录每位接种者的个人信息、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批号、接种日期和剂次等信息,并及时更新和保存。

这样可以方便门诊进行疫苗追溯和接种效果评估,同时也为接种者提供个人疫苗接种记录的查询和证明。

二、服务质量的规范化2.1 接种前的咨询与告知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要求门诊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告知服务。

门诊工作人员应当向接种者和家长详细介绍接种疫苗的种类、适应症和禁忌症、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解答他们的疑问,匡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2.2 接种过程的规范操作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要求门诊工作人员在接种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他们需要正确选择和准备疫苗,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接种,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门诊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接种者的观察和监测工作,及时处理接种过程中浮现的异常情况。

2.3 接种后的随访与评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要求门诊对接种者进行接种后的随访与评估工作。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题: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引言概述: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而规范化的预防接种门诊则是保障接种效果和公众健康的基础。

本文将从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重要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要求、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管理、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宣传和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持续改进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重要性1.1 提高接种效果规范化的预防接种门诊可以保障疫苗的质量和接种程序的正确性,提高接种效果,降低接种风险。

1.2 保障公众健康规范化的预防接种门诊可以确保公众接种的疫苗符合国家标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

1.3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规范化的预防接种门诊可以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专业形象,增加患者信任度。

二、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要求2.1 严格遵循接种程序接种医生应严格按照接种程序操作,确保每一步骤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2 定期接受培训接种医生和护士应定期接受预防接种相关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

2.3 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预防接种档案管理系统,记录接种信息和接种效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管理3.1 确保疫苗供应医疗机构应及时采购和储备各类疫苗,确保疫苗供应充足。

3.2 加强设施设备管理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接种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3 加强人员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规范的预防接种门诊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加强人员管理和监督。

四、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宣传4.1 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预防接种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4.2 制定宣传策略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接种宣传策略,提高宣传效果。

4.3 利用多种宣传途径医疗机构可以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和社区资源等多种途径进行预防接种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

五、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和反馈医疗机构应定期对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接种门诊规范管理制度

接种门诊规范管理制度

荣县预防接种门诊管理规范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加强我县预防接种接种门诊规范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防止接种事故,使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根据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四川省计划免疫实施办法》和《自贡市计划免疫接种门诊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一、接种门诊的基本要求1、有条件的地方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在乡(镇、街道)卫生院,一个乡镇开设1~2个门诊,其他地方可根据经济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口密度等具体情况设置预防接种点。

2、预防接种门诊每月运转1~2次;有条件的乡镇可按旬、周、日开展接种;边远乡镇每年运转不得少于6次。

3、预防接种门诊要做到三固定:接种地点、接种时间、接种人员;五统一:门诊标志、疫苗标牌、开设时间、工作程序、考核标准。

4、实行“二级运转,三级服务”的计免工作程序,即每个镇乡卫生院应在较边远的村设立临时接种点,每月由镇乡卫生院负责派人定时对边远村的儿童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服务。

每月不得少于一次。

5、预防接种合格门诊要有面积20m2以上的专用房,有条件的乡镇应达到规范门诊30 m2以上的专用房,中心卫生院应达到示范门诊40 m2以上的专用房要求。

室内地面硬化、清洁明亮、空气流通。

预防接种门诊要有候种室(宣传教育、反应观察)、预诊室(登记、询问、体检)、接种室(疫苗接种应分室或分区,卡介苗应设专室),各室有明显的标志牌。

预防接种门诊应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室分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接种室要定期进行室内消毒。

有足够的桌椅,合格接种门诊要求达到一苗一桌,开诊时桌上铺设白色台布,有醒目标志。

6、预防接种门诊应有宣传材料、规章制度和接种操作规程。

7、预防接种门诊必备疫苗冷藏设备:专用普通冰箱一台、冷藏包(或冰瓶)五只以上(每苗一只)和足够冰排。

8、消毒设备:高压蒸汽消毒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剂等。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促进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及《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有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固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设备,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免疫程序,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点。

二、房屋配备和布局(一)预防接种门诊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接种门诊所在楼层最好设在首层,不得高于第2层。

(二)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

接种门诊应设有候种室、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各室通风良好、有专门的出入口,且衔接合理,保证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候种室和留观室应分门出入。

1、候种室:供受种者及家长接受接种前休息、宣传教育和等待预检/登记。

设置要求:①设置候种室(区)标识;②配备足量的固定座椅(10张以上);③宣传资料架(夹);④健康教育设备(电子显示屏或电视机);⑤饮水机;⑥取号设备;⑦公示预防接种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品种及免疫程序、宣传画册、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制作上墙等;⑧组织人员1名。

2、预检/登记室: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和预约服务。

设置要求:①设置预检/登记室标识;②体检台或体检床,以及体检所需体温计(10个以上)、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③冷暖空调;④预防接种卡及档案柜;⑤预防接种登记台及接种登记人员转椅、受种者座椅;⑥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两台;⑦公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制作上墙;⑧登记人员至少1名。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
首先,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各级卫生部门应当
加强对预防接种门诊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要加强对预防接种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需要优化接种服务流程。

在预防接种门诊设置
方面,应当合理规划和布局,确保接种场所的卫生和安全。

在接种服务流程方面,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为接种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接种服务。

同时,要加强对接种疫苗的储存和管理,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要通过多种渠道和
形式,加大对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要加强对接种者的健康教育,普及预防接种知识,增强接种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最后,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需要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

要建立健全的预防
接种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接种情况和疫苗效果,为预防接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要加强对接种者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接种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确保接种者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
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卫生部门和预防接种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不断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XX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XX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XX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XX县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并规范接种程序和操作流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1. 建立规范化的接种流程,确保接种工作科学、安全、高效、便捷;2. 提高医务人员的接种技能和知识水平,保证接种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3. 加强信息管理和监测,提高预防接种的覆盖率和效果;4. 建立健全的预防接种门诊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1. 接种设备和设施的建设1.1 采购高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接种设备,包括针头、注射器等;1.2 规划采购适量并储备充足的疫苗,并确保其质量安全;1.3 设立符合卫生要求的接种区域,包括病区、接种间等,提供干净、安全的接种环境;1.4 配备适量的接种座椅和等候区域,方便患者和家属等待接种。

2. 医务人员培训2.1 针对接种操作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技巧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接种技术;2.2 推广和普及接种相关知识和科学理念,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2.3 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和服务能力培养,提高对患者的关心和耐心。

3. 规范接种流程与操作3.1 制定严格的接种操作规程和流程,包括患者挂号、登记、检查、接种、给药等环节的规定和操作要求;3.2 引入先进的接种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和电子档案建立,提高信息管理和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3 定期召开接种工作研讨会,总结经验,完善规范,解决存在的问题。

4. 提升信息管理和监测能力4.1 建立完善的电子接种记录系统,记录患者接种情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2 与卫生部门和疾控中心建立联系,及时上报接种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及时性;4.3 加强对接种后反应的监测和记录,提高对不良反应的处理能力。

5.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5.1 建立并完善接种门诊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权责;5.2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执行接种工作;5.3 对接种门诊进行规范化的定期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5.4 加强卫生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重视,提高预防接种的覆盖率。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一、背景介绍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标准格式,包括门诊设置、人员配置、设施设备、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二、门诊设置1. 位置选择: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应选择在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的地点,方便居民前来接种。

2. 门诊布局:门诊应设有接种区、候诊区、咨询区、登记区、药房等功能区域,各区域之间应合理布局,便于患者流程的顺畅进行。

三、人员配置1. 医生:门诊应配备有专业的医生,具备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接种适应症和禁忌症,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接种服务。

2. 护士:门诊应配备有合格的护士,负责接种操作,包括接种前的准备工作、接种注射、接种后的观察和记录等。

3. 咨询人员:门诊应有专门的咨询人员,向患者提供接种相关的咨询和解答疑问。

四、设施设备1. 接种区设施:接种区应设有专门的接种台和接种座椅,方便医生和护士进行接种操作,同时保障患者的舒适度。

2. 候诊区设施:候诊区应设有舒适的座椅和足够的空间,方便患者等候,同时应提供接种相关的宣传资料。

3. 咨询区设施:咨询区应设有咨询台和咨询室,方便咨询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4. 登记区设施:登记区应设有登记台和电脑,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患者信息的登记和管理。

5. 药房设施:药房应设有药品储存柜和冰箱,保证疫苗的储存和保存条件符合要求。

五、操作规范1. 接种前准备:医生和护士应核对患者的接种记录,确认接种适应症和禁忌症,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接种知识和注意事项。

2. 接种注射:护士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接种注射,包括消毒、疫苗制备、注射技术等,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

3. 接种后观察:护士应观察患者接种后的反应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记录在患者的接种记录中。

4. 接种记录管理:门诊应建立完善的接种记录管理系统,确保患者的接种记录准确、完整,并能够及时查询和统计。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促进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及《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有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固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设备,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免疫程序,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点。

二、房屋配备和布局(一)预防接种门诊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接种门诊所在楼层最好设在首层,不得高于第2层。

(二)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

接种门诊应设有候种室、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各室通风良好、有专门的出入口,且衔接合理,保证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候种室和留观室应分门出入。

1、候种室:供受种者及家长接受接种前休息、宣传教育和等待预检/登记。

设置要求:①设置候种室(区)标识;②配备足量的固定座椅(10张以上);③宣传资料架(夹);④健康教育设备(电子显示屏或电视机);⑤饮水机;⑥取号设备;⑦公示预防接种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品种及免疫程序、宣传画册、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制作上墙等;⑧组织人员1名。

2、预检/登记室: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和预约服务。

设置要求:①设置预检/登记室标识;②体检台或体检床,以及体检所需体温计(10个以上)、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③冷暖空调;④预防接种卡及档案柜;⑤预防接种登记台及接种登记人员转椅、受种者座椅;⑥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两台;⑦公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制作上墙;⑧登记人员至少1名。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1、预防接种单位定义
• 定义:是指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依照《疫 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批准的,承 担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有明确的责 任区域,并符合相关要求的医疗卫生机构。
2、接种单位应具备的资质
•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
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 村医生。
• 5、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预防接种服务工作。
三、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和验收

根据《四川省预防接种单位建设标
准》,四川省预防接种单位建设分为:预
防接种点和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门诊
分为示范预防接种门诊、规范预防接种门
诊、合格预防接种门诊三类。
三、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和验收
• 规范接种门诊和合格接种门诊由县级卫 生行政部门进行考核授牌,示范接种门诊 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考核授牌。考核 办法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各类预防接 种门诊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省级卫生行 政部门组织对示范免疫接种门诊进行抽查 考核,对复审或抽查达不到要求的限期进 行整改,对整改仍达不到相应标准的应降 级直到取消其接种单位资格。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内容
一、规范预防接种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 三、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及审核; 四、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一、预防接种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
• 1、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2、国务院2005年签署434号令《疫苗流通 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 3》。
• 4、2005年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 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设计]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促进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及《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有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固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设备,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免疫程序,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点。

二、房屋配备和布局(一)预防接种门诊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接种门诊所在楼层最好设在首层,不得高于第2层。

(二)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

接种门诊应设有候种室、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各室通风良好、有专门的出入口,且衔接合理,保证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候种室和留观室应分门出入。

1、候种室:供受种者及家长接受接种前休息、宣传教育和等待预检/登记。

设置要求:?设置“候种室(区)”标识;?配备足量的固定座椅(10张以上);?宣传资料架(夹);?健康教育设备(电子显示屏或电视机);?饮水机;?取号设备;?公示预防接种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品种及免疫程序、宣传画册、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制作上墙等;?组织人员1名。

2、预检/登记室: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和预约服务。

设置要求:?设置“预检/登记室”标识;?体检台或体检床,以及体检所需体温计(10个以上)、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冷暖空调;?预防接种卡及档案柜;?预防接种登记台及接种登记人员转椅、受种者座椅;?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两台;?公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制作上墙;?登记人员至少1名。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一、背景介绍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为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标准格式,包括门诊的设备和设施、人员要求、接种流程、接种记录等方面。

二、门诊设备和设施要求1. 接种室应设有充足的空间,以容纳接种人员和其家属。

2. 接种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和光线充足。

3. 接种室应配备专业的接种设备,包括注射器、冷藏设备、废弃物处理设施等。

4. 接种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环境卫生。

三、人员要求1. 接种医生应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类疫苗的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

2. 接种医生应定期参加培训,更新接种知识,提高接种技能。

3. 接种医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接种人员和其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指导。

4. 接种医生应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保护接种人员的隐私和权益。

四、接种流程1. 接种人员应提前预约接种时间,避免拥堵和等待时间过长。

2. 接种人员应携带相关的身份证明和接种证明,以便核实身份和接种记录。

3. 接种医生应对接种人员进行健康评估,了解其过敏史和疫苗接种史。

4. 接种医生应根据接种人员的年龄、健康状况和疫苗接种计划,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5. 接种医生应向接种人员和其家属详细介绍接种疫苗的种类、剂量、接种部位和注意事项。

6. 接种医生应在接种前核对疫苗的名称、批号和有效期,并记录在接种证明上。

7. 接种医生应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按照规范的接种程序进行接种操作。

8. 接种医生应观察接种人员的反应,及时处理接种后可能浮现的不适症状。

9. 接种医生应向接种人员和其家属提供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法。

10. 接种医生应记录接种人员的接种情况,包括疫苗名称、剂量、接种日期和接种部位等信息。

五、接种记录1. 接种医生应将接种人员的接种情况记录在接种证明上,并加盖医疗机构的公章。

规范化门诊建设标准

规范化门诊建设标准

• 3、其他参照计划免疫规程。
• (五)预防接种反应处理
• 1、预防接种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加重反应、异常反应、 偶合证和接种事故五种类型,接种单位在预防接种过程中, 若发生接种反应,要详细记录疫苗的名称、批号、产地、 免疫针次及剂量、临床症状、接种对象的年龄、性别等。
• 2、对一般反应和加重反应进行对症治疗,对异常反应和 接种事故要在现场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在充分调查取证 的基础上分析原因,临床上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治疗措施。 • 3、一旦发生异常反应或者接种事故,应及时诊治、登记, 并配合上级单位对每例严重副反应或者接种事故进行个案 调查、采取和处理。
• (二)预防接种示范门诊(除满足以上要求外,尚需达到 以下要求)
• 1、预防接种门诊按周、日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 2、接种门诊总面积≧80平方米; • 3、接种室配置空调; • 4、候诊、观察室配置: • 1)空调、电视剧、VCD播放器、饮 • • • •
• 3)门诊入口应悬挂各种疫苗接种收费标准、儿童免疫接 种程序表和免疫接种须知,明示预防接种工作流程图。候 诊、观察室要配置足够的椅子,有宣传栏,张贴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和有关预防接种防病知识的宣传资料。
• 4)接种室要求地面平整,铺设地砖,四周墙壁应铺设离 地面1.2M的瓷片。
• 5)面积要求见表1.
• 二、预防接种门诊设置 • (一)预防接种规范门诊 • 1、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时间 • 每个预防接种门诊根据当地的实际按月、询、日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每次开展时间须相对固定。 • 2、房屋设置 • 1) 环境整洁,位置适当,交通便利,标准醒目,方便群众寻找。要 与医院放射科、病房、普通门诊、注射室、检验室等分开,并保持一 定的距离。预防接种应与儿保体检分室进行。 • 2)各功能室要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形成接种流程流水式作业。室内 宽敞清洁、光线充足又避免阳光直射、空气流通。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在接种门诊的建设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场地和设施的规范化。

接种门诊应当
选择在卫生条件良好、通风良好、采光充足的场所进行建设,以确保接种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同时,门诊内部的设施应当齐全,包括接种台、待诊区、儿童活动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门诊还应当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紧急情况和处理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其次,接种门诊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人员的规范化。

接种门诊应当配备专业的
医护人员,他们应当接受过专业的接种培训,了解接种流程、接种疫苗的特点以及应对接种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此外,门诊还应当建立健全的接种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接种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于随时追踪接种情况和进行疫苗追溯。

另外,接种门诊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宣传和教育的规范化。

门诊应当加强对接
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向公众传达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接种的误解和疑虑。

此外,门诊还应当建立健全的预约接种制度,以减少人群聚集,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接种效率。

总的来说,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是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公
众健康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场地和设施、人员、宣传和教育等方面都做到规范化,才能够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提高接种率,保障公众健康。

因此,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接种门诊的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促进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效劳水平,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标准》以及《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标准》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标准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有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固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设备,按方案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免疫程序,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的预防接种效劳网点。

二、房屋配备和布局〔一〕预防接种门诊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交叉感染。

接种门诊所在楼层最好设在首层,不得高于第2层。

〔二〕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

接种门诊应设有候种室、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各室通风良好、有专门的出入口,且衔接合理,保证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候种室和留观室应分门出入。

2、预检/登记室: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和预约效劳。

设置要求:①设置“预检/登记室”标识;②体检台或体检床,以及体检所需体温计〔10个以上〕、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③冷暖空调;④预防接种卡及档案柜;⑤预防接种登记台及接种登记人员转椅、受种者座椅;⑥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两台;⑦公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响以及考前须知等,并制作上墙;⑧登记人员至少1名。

3、接种室:供受种者等待和接受接种。

设置要求:①设置“接种室”标识,保证足够照明度;②设置预防接种操作台:标准化预防接种门诊按照1台〔格〕/苗设置,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至少设置4个及以上预防接种操作台;卡介苗必须设立专台接种;③每个接种台配备1个专用普通冰箱〔或冷藏包、冰排按冷藏包数量2倍配备〕,冷藏室和冷冻室各备有温度计、1张接种人员专用转椅、1张受种者座椅;④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2台机以上;⑤一次性注射器回收设备,空气紫外线消毒灯、手枪式或感应式水龙头及污物桶等必需用品;⑥冷暖空调;⑦配备一次性注射器、小口杯、药匙、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或棉签、压舌板、治疗盘、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抗过敏药等急救用品;⑧公示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平安注射制度、三查七对一观察制度、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制作上墙;⑨预防接种人员至少2名;⑩接种室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环境整洁,具备进、出双通道。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情况汇报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情况汇报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情况汇报各乡镇卫生院、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办,、区有关医疗卫生单位:根据《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市卫生局关于对2006年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进行审评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预防接种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按期完成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规划目标~区卫生办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两个评审组对通过区级初审并申报的44家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了评审验收~现将评审情况通报如下:一、评审结果:2006全区共申报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规范门诊44家。

2004-2006年通过各卫生主管部门、疾病控制机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和广大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山东省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任务~全区三年累计完成49家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占全区预防接种门诊的88.17%~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区卫生办关于对2006 年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进行审评的通知》下发后~各地高度重视~结合本地2004年、2005年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进度~认真分析形势~迅速制定了2006年规范化建设实施计划并实施~迅速召开了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再动员会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马厂~罗西还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深入到重点基层医疗机构~按照《山东省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对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进行现场督办指导~推动了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为按期完成区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更好地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硬件~改善环境。

各地严格按照《山东省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统筹安排~精心设计~注重硬件建设~改善了预防接种门诊的设施、环境2等条件。

所查各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用房多数达到或超过60M~并配备了冷暖空调、饮水机和舒适的座椅,候诊、接种、观察、资料档案等室分区设置~疫苗实行分区分台接种并配置冰箱、紫外线,或O消毒机,、污物桶和消毒浸泡容器等,3 观察室配备有急救药品和器材,候诊室设有登记、查体、咨询工作区~配备有微机、打字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发表时间:2016-02-23T16:14:24.0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作者:邹艳红[导读] 河北省承德县下板城镇卫生院通过对该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中的问题和成绩进行总结,值得推广和应用。

河北省承德县下板城镇卫生院 067400 摘要:目的探析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

方法选取2012年~2015年某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的接种报表为研究数据,采用现场调查和回顾性的方法对某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中的问题和成绩进行总结。

结果自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规范化建设以来,将原有26家接种单位整合为15家,卫生院接种门诊专职人员增加2名,兼职人员增加3名,丙类接种单位接种人员14人,接种服务日增长50%。

全乡镇的接种门诊和接种点规范化和统一性得到不断提升。

结论通过对该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中的问题和成绩进行总结,能够完善预防接种免疫工作,尤其是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该镇卫生院位于本县的东南部,经济水平适中,地域总面积达247平方公里,该乡镇卫生院所管辖的范围包括26个行政村,管辖4.1万人口。

自省卫生厅下发预防接种门诊评审实施方案的通知后[1],该乡镇将接种门诊的资源、硬件设施、专职人员数量以及服务质量进行合理整合,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进程 1.1卫生局领导的重视度提高
卫生局对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工作重视度提高,并确定了保障儿童健康、提高接种工作质量及服务品质的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理念,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1.2顺应医改形势
在医改的大环境下,乡镇卫生卫生院对预防接种门诊要不断强化公共卫生的属性建设,同时改善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环境和氛围。

在认真贯彻医改的基础上,为门诊规范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实施氛围和发展空间。

1.3保障规范化建设资金来源
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规范化建设,卫生局要为门诊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拓宽乡镇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资金渠道。

本次对该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新建,卫生局共投入了约为12万的资金,评定为甲类接种单位;村级接种点的投资依托了省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项目,评定为丙类接种单位。

这样扩大了门诊建设力度,保障建设资金充足。

1.4整合门诊接种专业人员数量
在对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规范化建设前,要对卫生院防疫门诊的专职人员数量及工作素质进行调查,并做记录。

同时,制定全新的门诊建设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整合门诊资源。

预防接种门诊的主要工作是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门诊资源相对较为分散,通过对门诊资源的整合,可促进各门诊资源间的利用有效率,提高预防接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第二,改善门诊硬件设施。

乡镇级的预防接种门诊硬件设施相对较为匮乏,通过改善硬件设施和门诊硬件条件,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第三,增加防疫门诊专职人员的数量。

乡镇级的预防接种门诊内的专职人员相对较为缺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通过增加专职人员数量,提高防疫门诊的工作效率,为更多的接种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该镇管辖四万多人口,甲类接种门诊配备了专职人员2名,兼职人员3人,丙类接种单位接种人员14人。

第四,强化防疫人员的服务意识。

接种预防门诊的工作人员应意识到其从事的工作实属于服务行业,其服务对象为需要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

防疫工作人员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第五,提高服务质量。

接种人员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登记时注意询问每位儿童的健康状况和告知接种疫苗种类;接种前再次核对信息与所接种疫苗种类,注射过程中,防疫接种人员可通过与儿童聊天、讲故事的形式分散儿童的注意力,或使用玩具转移儿童对疫苗注射的注意力,以减轻儿童的哭闹状况;接种完毕告知儿童家长有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需要的注意事项。

由此提高了服务质量,避免了误解与纠纷。

1.5在规范化进程进行全程性的介入指导
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要对规范化进行全过程的介入指导,首先,在规范化建设初期,对规范化进程的指导框架和分区进行合理化设计;其次,在规范化中期,对规范化建设进行指导性的布局,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整修概念,使预防接种门诊的环境适宜接种人群的特征。

最后,在规范化末期,对各项建设工作进行整体的把握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着重考虑规划和布局效果,从而避免规划不到位、布局不合理,导致门诊建设不规范。

2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效果 2.1预防接种门诊整合情况
自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规范化建设以来,已有26家接种点规范整合为15家,其中甲类接种门诊1家,14个丙类接种单位,这样提高了儿童进行防疫的及时性。

2.2门诊硬件设施完善情况
经规范化建设后,该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和标准化村卫生所接种点中,占地面积超过60平米的门诊已有14家,1家超过80平米,所占比例为93.3%;预防接种门诊中配置叫号服务的门诊已有1家,所占比例为6.7%。

2.4防疫专职人员增加情况
该乡镇卫生院甲类接种门诊的防疫专职人员2名、兼职3名,丙类接种单位14人。

2.5服务周期缩短情况
自规范化建设实施以来,预防接种门诊的接种服务从以往的旬接种或月接种,变为周接种,极大地提高了接种的频率和工作质量,接种服务日增长50%。

3讨论
3.1实现预防接种门诊的量变到质变过程
该乡镇原有26家接种单位,经规范整合后为15家。

在进行整合初期,部分家长难以理解,接种门诊及相关部门也接到过来自家长的投诉。

但通过家长到预防接种门诊实地考察,发现经规范化建设后的预防接种门诊无论从硬件设施、门诊环境以及防疫人员服务态度等任何方面考量[2],均优于建设前,因此,此种量变的过程中也被广大家长所接受。

3.2实现防疫人员服务态度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该镇卫生院位于本县的东南部,经济水平适中。

地域总面积达247平方公里,该乡镇卫生院所管辖的范围包括26个行政村。

受到地理条件和人口等条件的影响,预防接种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

而实现防疫人员服务态度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建立网络联系,短信群发通知等通知和宣传模式[3],可实现服务从被动想主动转变,从而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希文,潘绍林.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3:353-354.
[2]马西稳,徐玉銮.滕州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做法、成效和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44-46.
[3]史淑芬,孙木,王庆.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前后卫生人力资源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14(3A):805-8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