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法

合集下载

系统功能语法介绍

系统功能语法介绍
系统功能语法
#O1
02
语言系统和语言结构被看成是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的体现形式,语言成了一种“社会的产物。语篇的环境是情景语境.
语境的符号结构可由语场、语旨、语式表现出来,决定了语义系统的功能成分,语场决定了概念功能,语旨决定了人际功能,语式决定了语篇功能,因此也就决定了语域,决定了与语境有密切联系的意义潜势,并体现在语篇里。
02
Halliday(1978)用语言发展(language development)来指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是通过互动而学会的。
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不是母语学习中的心理过程,而是社会过程。他(1975)从功能的角度观察语言发展的初期阶段,研究儿童逐渐学会表达意义的过程。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语言的一些基本功能以及一些意义选择。儿童在开始时学会的选择很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出的声音在一些情况下取得了效果,这激发了他们推进使用声音表达意义的过程。
他观察了自己的儿子Nigel的学习情况,在9个月的时候,Nigel只会两种功能,只知道用每种功能来表达一两个意义。在10个半月时,Nigel掌握了四种功能,能表达十二种不同的意义。到了1岁零4个半月时,Nigel掌握了六种功能,能表达50种意义,开始进入母语。
Halliday(Halliday & Hasan 1985:5)认为功能语言学能解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他把学习看作是个社会过程,把学习环境看作社会机构。识读教学一直是功能语言学关注的重点。识读能力是语言功能潜势的扩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和功能思想被广泛应用于课程设置、教材的编写和大纲的设计。
多模态语篇分析
01
翻译
02
语篇对比
03
从中国期刊网(CNKI)的论文发表情况看,从1965年至2008年我国的功能语言学研究可分为四个时期(杨信彰 2009),第一时期从1965年至1977年;第二时期从1978年至1990年;第三时期从1991年至1999年。第四时期从2000年至今。

语法功能名词解释

语法功能名词解释

语法功能名词解释语法功能名词解释如下:1. 主语 (Subject):句子中的主语是指句子所描述的人或物,通常是句子的核心。

主语通常是动词所描述的动作或状态的执行者。

例如:“The cat is sleeping on the bed.”中的“the cat”就是主语。

2. 谓语 (Predicate):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情况的动词或形容词。

谓语通常用来表示句子的主语所做的动作或所处的状态。

例如:“The cat is sleeping on the bed.”中的“is sleeping”就是谓语。

3. 宾语 (Object):宾语是指句子中执行动作的人或物,通常是句子中动词所描述的动作的对象。

例如:“I give the cat to my friend.”中的“the cat”就是宾语。

4. 定语 (Adverbial):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可以是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短语等。

例如:“The beautiful sunset in the background.”中的“beautiful”就是定语。

5. 状语 (Adverb):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例如:“I am running to the store to buy some food.”中的“to the store”就是状语。

6. 补语 (Concessive):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状态、动作或情况的词语,通常用来描述主语或宾语的动词或形容词。

例如:“The cat is sleeping on the bed.”中的“is sleeping”就是补语。

7. 并列句 (Conjunction):并列句是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的词语,可以表示并列、递进、转折等关系。

例如:“I like to eat pizza, but I also loveto eat chicken wings.”中的“but”就是并列句。

语法功能的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语法功能的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语法功能的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语法功能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语言的结构和含义起着关键的作用。

语法功能是指词语或短语在句子中所扮演的角色或发挥的作用。

在句子中,每个词语或短语都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它们通过不同的句法关系来相互连接,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通过语法功能,我们可以理解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断句子的意义。

语法功能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句子的结构、理解句子的语义,以及正确地理解语法规则。

正确认识和运用语法功能,对于我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至关重要。

在语法功能的研究中,我们通常将语法功能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几大类。

每种语法功能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主语通常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承担着句子的核心意义;谓语是表达动作或状态的核心部分;宾语则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受益者;定语和状语则用来修饰其他词语,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语法功能的特点也体现在其灵活性和多样性上。

同一个词语或短语可以在句子中扮演不同的语法功能,具有多义性,这使得语言具备了更多表达的可能性。

同时,语法功能也受到上下文的影响,不同的句子结构和语境可以导致语法功能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准确理解语法功能。

综上所述,语法功能在语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准确理解和运用语法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他人的意思,实现有效的交流。

因此,对语法功能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语法功能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其在语言中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方式的介绍。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如下:一、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二、正文2.1 语法功能的定义2.2 语法功能的分类三、结论3.1 总结语法功能的特点3.2 对语法功能的重要性的思考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主题进行概述,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背景信息。

第四章-系统功能语言学-功能语法

第四章-系统功能语言学-功能语法

1、物质过程: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a process of doing)。 该过程一般由动态动词表示,包括“动作者” (actor)和动作的“目标”(goal)。如: 他推走了车。(主动语态) 车被他推走了。 (非主动语态)
他把车推走了。 (非主动语态)
物质过程中的“动作者”或“目标”可能出现,也可能
讨论题
1、阅读教材P106-113,结合功能理论理解
“汉语的概念功能”。
2、如何理解功能语法中的“概念”?
(1)“归属”类:指某个实体具有哪些 属性,或者归于哪种类型。其公式是“a是x 的一种”。 归属类之内包式指某个实体是某类实体中
的一分子。如:
艾青是一位诗人。
归属类之环境式指某个实体与环境因素(如时
间、地点等)之间的关系。如:
The cat is on the mat.(注意与汉语的区别)
The film lasted three hours.
识别类之环境式指两个实体在时间、地点、状
态等环境意义上相互联系。如:
This is the place where I met him.
The best way to get there is by train.
识别类之所有式指某个实体出现,是为了识别
它相关的占有者和被占有物。如:
钢琴是彼德的。/ The piano is Peter’s.(这与 归属类所有式在形式上趋于一致,但强调重点不同)
他打碎了碗。/碗被他打碎了。/碗被打碎了。 /碗打碎了。
他切完了菜。/菜被他切完了。/菜被切完了。 /菜切完了。
三、逻辑功能的类型
• 逻辑功能是语言所具备的反映两个或两个
以上语言单位之间逻辑语义关系的功能。

功能语法导论

功能语法导论

功能语法导论功能语法导论功能语法是一种语法理论,它关注的是语言的功能和语义结构。

它与传统的结构主义语法和生成语法不同,强调的是语言的功能和使用目的。

在功能语法中,语言被看作是为了交际和沟通而存在的工具。

本文将对功能语法的主要概念和特点进行介绍。

功能语法注重语言的实际使用,关注的是语言的功能和语义。

在功能语法中,句子的结构是根据其用途和功能来确定的,而不是根据形式的规则来确定的。

这意味着同一句子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取决于使用者的意图和上下文。

在功能语法中,句子的结构是通过功能成分来描述的。

功能成分是句子中的基本成分,它们用来表示句子中不同的角色和功能。

常见的功能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通过对这些功能成分的组合和排列,可以构成不同的句子结构。

功能语法中的句子结构是通过功能关系来描述的。

功能关系是指不同功能成分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常见的功能关系有主动关系、被动关系、依存关系等。

通过对功能关系的分析,可以揭示句子中的语义结构和信息传递方式。

功能语法强调句子的意义和语用功能。

在功能语法中,句子的构建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意义和实现特定的语用目的。

语言是为了交际和表达思想而存在的,因此语言的使用应该符合交际和表达的需要。

功能语法通过对句子中各个成分的意义和功能的分析,来揭示句子的意义和语用功能。

功能语法还注重语言的变异和多样性。

语言是一种动态的系统,它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语言社区会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则。

功能语法通过对不同语言和不同语言社区中的语法和语用表达的比较和对比,来研究语言的变异和多样性。

总之,功能语法是一种强调语言的功能和语义的语法理论。

它关注的是语言的实际使用和交际功能。

功能语法通过对句子中各个成分的功能和意义的分析,来揭示句子的结构和语义。

同时,功能语法还注重语言的变异和多样性,研究不同语言和不同语言社区中的语法和语用表达。

功能语法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

《韩礼德功能语法》课件

《韩礼德功能语法》课件
关系过程在语篇中可以表达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较、分类和归属,是 构建语篇意义和逻辑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04
人际功能的体现
语气与情态
语气
在功能语法中,语气是体现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角色和信息意图的主要手段。在 韩礼德的理论中,语气包括陈述、疑问、感叹等,每种语气都有其特定的交际 功能。
情态
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命题真实性态度的手段,包括肯定、否定、可能、必然等 。情态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词汇、语法和语调。
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态度和评价,以及与听话者的关系,包括
语气和情态。
语篇功能
03
组织信息,使话语连贯,包括主位、述位和信息结构。
系统语法与层次语法
系统语法
关注语言系统内部各个选项之间的关 系,强调语言使用的选择性和多样性 。
层次语法
研究语言结构的层次性,包括词素、 词、短语和句子等不同层次的语言单 位。
03
功能语法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对语言功能的分类和描述, 到后来的系统功能语法。
04
系统功能语法强调语言的系统性和功能,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网络, 具有多种功能和意义。
02
功能语法的核心概念
语言的三大元功能
概念功能
01
表达事物的实际情况和变化,包括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
过程。
人际功能
02
03
有效的衔接和连贯有助于实现 语篇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使读 者能够顺利理解语篇的意义和 意图。
06
功能语法的应用与实践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教学是功能语法应用的重要领域之 一。通过将功能语法应用于语言教学中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 实际使用,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功能语法分析 语言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下语言的 交际意义,培养他们的语篇分析和理解能力 。

语法功能的归类标准

语法功能的归类标准

语法功能的归类标准语法功能是语言中用来表达特定意义或完成特定语法任务的语法成分。

在语法学中,语法功能是对句子中各个成分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类和归纳的一种方法。

语法功能的归类标准主要包括成分的句法功能、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

下面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一、成分的句法功能。

成分的句法功能是指在句子中各个成分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

其中,主语是句子的主要话题或动作的执行者,谓语是句子的核心部分,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定语是对名词进行修饰,状语是对动词进行修饰,补语是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

通过对这些句法功能的归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和成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二、成分的语义功能。

成分的语义功能是指在句子中各个成分所承担的语义角色,主要包括施事、受事、属性、范围、条件、目的、结果等。

其中,施事是动作的执行者,受事是动作的承受者,属性是对名词进行修饰,范围是对动作或状态进行限定,条件是动作发生的条件,目的是动作的目的,结果是动作的结果。

通过对这些语义功能的归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中各个成分所表达的具体含义和语义关系,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语义信息和逻辑关系。

三、成分的语用功能。

成分的语用功能是指在句子中各个成分所扮演的语用角色,主要包括话题、焦点、主题、插入语、补语等。

其中,话题是句子的主题,焦点是句子的重点,主题是句子的中心思想,插入语是对句子进行补充说明,补语是对句子进行修饰。

通过对这些语用功能的归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中各个成分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语用信息和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语法功能的归类标准主要包括成分的句法功能、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

通过对这些功能的归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语义和语用信息,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归类标准来进行句子分析和语言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功能语法导论

功能语法导论

功能语法导论1. 引言功能语法是一种编程语言的语法特性,用于实现和组织代码。

它可以提供更高级的抽象能力,简化代码的编写和阅读。

本文将介绍功能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用法。

2. 函数定义函数定义是功能语法的核心概念之一。

通过定义函数,我们可以将一段重复使用的代码块封装起来,实现代码的模块化和复用。

在功能语法中,函数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函数名称:用于标识函数的名称,在调用函数时需要使用。

•参数列表:包含函数接受的参数,用于向函数传递数据。

参数可以有默认值。

•函数体:包含函数的实际执行逻辑。

•返回值:函数执行完毕后返回的结果。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函数定义的例子:def add(a, b): # 定义函数add,接受两个参数a和b c = a + b # 计算a和b的和return c # 返回计算结果c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add的函数,它接受两个参数a和b,并返回它们的和。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调用add函数来计算任意两个数的和,如下所示:result = add(2, 3) # 调用add函数,将2和3作为参数传递进去print(result) # 输出计算结果上述代码输出的结果为5,即2和3的和。

3. 匿名函数除了常规的函数定义,功能语法还支持匿名函数(或称为lambda函数)。

匿名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定义方式,它可以在需要函数功能的地方定义和使用,而无需显式地给函数命名。

匿名函数的定义形式为:lambda参数列表: 表达式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匿名函数的例子:square =lambda x: x**2# 定义匿名函数square,计算传入参数的平方result = square(5) # 调用square函数,计算5的平方print(result) # 输出计算结果上述代码输出的结果为25,即5的平方。

匿名函数通常用于需要定义简单的逻辑函数或快速创建函数的场景,可以减少代码的书写量和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pdf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pdf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一、引言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的功能和意义。

通过研究语序、虚词、词类、语气与功能、句型与句式以及特殊句式等方面的内容,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汉语的内在结构和表达特点,进一步揭示语言的本质。

二、语序研究语序是汉语功能语法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汉语的语序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排列顺序,以及其他成分如定语、状语和补语的排列顺序。

通过研究语序,我们可以了解汉语表达信息的方式,探究语言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三、虚词研究虚词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词类,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等。

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辅助和表达语气等作用。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注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探究虚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四、词类研究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的词类具有不同的语法特性和功能。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注重词类的划分和辨析,探究不同词类的语法特点和语义内涵,以及词类在句子中的组合方式和表达效果。

五、语气与功能语气是汉语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语气可以传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和意图。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注重语气的研究,探究不同语气的表达方式和功能,以及语气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此外,还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探究语言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

六、句型与句式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句型和句式,不同的句型和句式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和语法特点。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注重句型与句式的分类和研究,探究不同句型和句式的构成和表达效果,以及句型与句式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此外,还关注句子的信息结构和语义关系,探究句子信息的组织方式和意义表达。

七、特殊句式研究汉语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句式,如被动句、把字句、强调句等。

这些特殊句式在表达方式和语法特点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注重特殊句式的研究,探究特殊句式的构成和表达效果,以及特殊句式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此外,还关注特殊句式的语用功能和语义内涵,探究特殊句式在实际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

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是指在人机对话系统中用于实现系统功能的语法规则。

系统功能语法主要用于定义用户对系统的请求,以及系统对用户的响应。

下面是一个例子:
1. 用户请求:
a) 打开功能:打开[功能名称]功能;
b) 关闭功能:关闭[功能名称]功能;
c) 查询功能状态:查询[功能名称]功能状态。

2. 系统响应:
a) 功能已打开:[功能名称]功能已打开;
b) 功能已关闭:[功能名称]功能已关闭;
c) 当前功能状态:[功能名称]功能当前状态为[状态]。

例如,用户可以说:“打开音乐功能”,系统会回答:“音乐功
能已打开”。

用户也可以说:“关闭音乐功能”,系统会回答:“音乐功能已关闭”。

另外,用户还可以查询功能的当前状态,如:“查询音乐功能状态”,系统会回答:“音乐功能当前状态
为关闭”。

系统功能语法还可以扩展,根据具体需要定义更多的请求和响应语法。

例如,添加更多的功能名称和状态,以及支持更复杂的功能操作,如设置功能参数等。

使用系统功能语法可以使人机对话交互更加自然和方便。

用户只需简单地描述自己的需求,系统就能理解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提供所需的功能服务。

同时,系统也可以通过语法定义的语句结构来生成合理的语义响应,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系统的操作结果。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研究语言中句子成分和句子功能关系的语法理论。

它是在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旨在通过揭示句子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句子的结构和功能。

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视为具有系统性和功能性的,它强调句子中各成分的功能作用,而非形式结构。

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概念是系统和功能。

系统是指语言中各个层面上的元素和结构的互相关系和互相作用,它包括句子层面的系统、篇章层面的系统和语言社会化层面的系统等。

功能是指语言中句子成分和句子功能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功能选择、功能归属和功能展示等。

系统功能语法主要研究句子成分的功能作用。

比如,句子中的动词通常承担表达动作或状态的功能,名词通常承担实体的功能,形容词通常承担描述属性的功能等。

而句子成分之间的功能关系主要有补足关系、修饰关系、状语关系和主谓关系等。

通过研究句子内部成分的功能作用和功能关系,系统功能语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系统功能语法还强调句子的功能展示。

句子的功能展示主要通过各种句子类型和语序来实现。

比如,陈述句的功能是陈述事实,疑问句的功能是询问信息,祈使句的功能是表达命令等。

而语序的变化可以改变句子的重点和信息结构,从而影响句子的功能展示。

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综合性。

它将句子的结构和功能、语言的系统性和功能性、语言的使用和社会化等方面综合起来,通过研究句子内部成分的功能作用和功能关系来揭示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由于系统功能语法关注语言的功能和使用,它常常与意义、语用和话语等方面的研究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语言和语言使用。

总之,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研究句子结构和功能关系的语法理论。

它通过揭示句子内部成分的功能作用和功能关系来描述句子的结构和功能,强调语言的系统性和功能性,以及语言的使用和社会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意义和使用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框架。

功能语法导论

功能语法导论

6 语料 形式派——靠“内省(introspection)”的 方法来寻找语料,相信这样的语料足以穷尽语 法的可能形式。 功能派——广泛采集现实的语料,尤其是 从日常语言使用中寻找语料。当语言的实际表 现就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为什么不去观察而 还要闭上眼睛去想像呢?
7 语法的相关模块与划分 (modularity and compartmentalization) 形式派——语法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是分隔 开的:语用学、语义学、音系学等等互不相涉。 功能派——词汇和语法、句法和形态、语 义和语用、韵律和语法等“模块”之间都没有 清楚区别。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关注它们 之间的区别有更重要的意义。
七十年代共性与类型研究方面三部重要文献 Dik, Simon C. 1978 Functional grammar. (NorthHolland linguistic series, 37) Amsterdam: NorthHolland. Greenberg, Joseph H., et al., eds. 1978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4 vols.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vón, Talmy. 1979 On understanding gramma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5 语言共性 形式派——相信人们先天具备了一套普遍 的语法原则,这些原则配有一定的参数,个别 语言之间的差异不过是这些参数的不同设立而 已。 功能派——语法是在实际运用中由认知方 式、社会需求和话语交互作用等因素的促动下 形成的,人类谈话中遵从着共同的认知基础, 遵从着共同的交际策略,这些方面既是相通的, 那么由此需要而产生出的语法表现也必然显示 出共性来。

功能语法导论

功能语法导论

功能语法导论M. A. K. Halliday 的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ounctional Grammar)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描写和分析语言结构。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1-5章,其中3-5章是重点,分别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小句组织信息的功能,小句的人际交流功能,小句的示意功能;后一部分为6-10章,主要分析小句以上和小句以下的语言片段,6-7章分析小句群和词组群,后三章讲语调和节律,话语的连贯,和表达的比喻方式。

第二章功能语法Halliday 的“功能语法”有三层意思:(1)旨在说明语言使用的方式。

(2)语言的基本意义成分是功能成分,主要有三种功能,称为“元语言功能”: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功能,表示人类经验过程的功能,根据语境组织信息的功能。

(3)语言的每个成分都能从它在整个语言系统中的功能做出说明。

功能语法以功能而不是以形式为基础,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一个意义系统。

Halliday 的“功能语法”是他的“系统理论(systemic theory)”为基础的。

系统理论把语言看作一系列从一般到具体的选择过程,例如,一个音节从开音节和闭音节中选择,如果选闭音节,又可以在结尾辅音是清音和浊音中选择。

Halliday 认为各种形式语法注重组合关系,源头是逻辑学和哲学;各种功能语法注重聚合关系,源头是修辞学和民族学。

功能语法注重话语分析,其基本单位是小句,一个小句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单句,也可以是复合句中的一部分。

对于语言片段的切分,功能语法采用品级成分分析法(Ranked Constituent Analysis),而不是直接成分分析法。

品级成分分析法首先把语法结构看作由“句子-小句-词组-词-语素”等品级不同的单位构成,然后只是有限地利用成分结构的概念,分析到具有某种功能的单位为止,称作有限切分。

有的语法学家曾把主语按功能分成三类:(1)心理主语-说话人用句子传递的信息所关涉的对象;(2)语法主语-和谓语形式上有一致关系的主语;(3)逻辑主语-动作的实施者。

功能语法入门导读

功能语法入门导读

功能语法入门导读功能语法入门导读:一、基本概念1. 表达式表达式在功能语法中是一个类似于数学公式的概念,例如“10 + 5”或“8 - 4”。

表达式主要用于计算结果,对程序的实际运行没有实质性影响。

当在交互模式下输入一个表达式时,解释器会自动输出该表达式的计算结果。

2. 语句语句在程序中执行特定的功能,如打印信息、获取数据或为变量赋值。

例如,“print()”或“input()”以及“a = 10”都是语句的示例。

执行语句通常会对程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交互模式下,执行结果可能不会立即显示。

3. 程序程序是由一系列语句和表达式构成的。

它是一组指令的集合,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

4. 函数函数是执行特定功能的语句集合。

它以特定的格式呈现,例如“xxx()”,例如“min()”。

函数可以分为两类:内置函数和自定义函数。

内置函数是由解释器提供的,可以直接在程序中使用;而自定义函数则是由程序员自己创建的。

二、功能语法入门方法对于初次接触功能语法的读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熟悉基本概念:首先要了解并熟悉上述提到的表达式、语句、程序和函数的基本概念。

这些概念是功能语法的基础,理解它们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2. 学习语法规则:深入学习功能语法的规则和结构,理解各种语句和表达式的正确格式和用法。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逐渐提高自己的编程技能和语法理解能力。

3. 实践应用:将所学的语法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编程项目中。

通过编写程序、调试代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对功能语法的理解和掌握。

4. 参与社区交流:加入相关的编程社区或论坛,与其他程序员交流和学习。

通过分享经验、解答问题以及参与讨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和对功能语法的理解。

5. 持续学习与更新:编程技术和功能语法不断发展,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

关注最新的技术动态和最佳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功能语法入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探索。

1.15语义功能语法理论

1.15语义功能语法理论
语法单位就是语法构造各个层次的成 员,包括词素、词、词组、句子。词 和词组是根本单位,词素、句子则是 非根本单位。
语法单位分可以分为备用单位和使用 单位两种,备用单位包括词素、词和 固定词组,使用单位包括临时词、自 由词组、句子。备用单位是静态的, 而使用单位是动态的。
❖ 固定词组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组成,是大于词 的词组。固定词组是词汇单位,在使用中和词 相当,一般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固定词组具 有构造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和功能的整体 性等特性。
❖ 准词缀介于真词缀和词根二者之间,是一种扩 大了的意义上的词缀,它的意义还比较实在。
❖ 汉语的词类只能依据语法功能来划分。所谓 语法功能就是指词的组合功能,包括词与词 的组合力气,也包括做句法成分的力气。词 类系统表如下。
汉语词类
实词 虚词 特类
体词
谓词 副词 关系词
数词 量词 区别词 名词 方位词
❖ 副词大类包括副词和代替某些副词的代词。
❖ 虚词分关系词和附着词。关系词包括介词和 连词,附着词包括助词和语气词。
❖ 不进入句法构造的词类是特殊类,包括叹词 和拟声词。
1.15.2.2 词组是句法中的根本单位
〔一〕 词组和词的关系
词组是由词构成的,而且至少要包含两 个词,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词组大于 词。词组和合成词在构造上是平行的。 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平行性可以表示如 下:
❖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很特殊的语言现象。 陆志韦首先提到“离合词”这个概念 。
❖ 离合词可分为四个类型,分别是:动宾型、 动补型、主谓型、联合型。
❖ 〔二〕词组的分类
❖ 词组,也称为短语或句法构造,是由有搭配 关系的词组成的语法单位。词组是汉语里广 泛使用的造句单位,它可以充当各种句法成 分,词组又构成句子的根本框架

词汇功能语法

词汇功能语法

词汇功能语法
词汇功能语法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理解和运用
英语的基础。

掌握词汇功能语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的用法,
有效提高我们的阅读、听说、写作能力。

那么,什么是词汇功能语法,它又有哪些特点和应用呢?
词汇功能语法是一种描述英语中词汇和语法之间关系的理论,它
强调语言单元之间的功能联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单词在
句子中的作用和运用。

词汇功能语法主要分为词汇功能语法和句法功
能语法两部分,其中词汇功能语法重点考察词汇在句子中的功能和意义,而句法功能语法则注重句子结构和语法的使用。

词汇功能语法的主要特点是注重词汇的功能和意义,而不只是形式。

它强调词汇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共生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
英语中复杂的语言现象。

通过掌握词汇的功能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准
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更好地驾驭英语语言。

在实际应用中,词汇功能语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比如,在阅读时通过词汇的功能和意义推断句子中其他词汇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在写作时根据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来选用
合适的词汇,从而使文笔更加流畅自然。

总之,词汇功能语法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
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我们的英语能力。

通过不断地练习,
我们可以逐渐掌握词汇功能语法的核心要点,使自己的英语能力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期作业学期2008-2009第二学期课程名称系统功能语法学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学号M080336研究生姓名李岩系统功能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系统功能语法因其极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其理论体系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英语教学中。

本文简单介绍了系统功能语法的含义,并阐明如何使用系统功能语法指导英语词汇、语法、阅读方面的教学。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外语教学;应用Abstract: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tics is generally applied in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its scientific, objective and practical high level. This paper first give a overall introduction of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and then expounds the datailed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of vocabulary, grammar and reading.1.引言语言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分不开,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的实际使用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制定了学派的理论体系, 并在应用过程中检验和完善理论。

所以,系统功能语法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这一套理论体系也逐步被用于英语教学中。

外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其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这与以韩礼德(M. A. K. 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相一致。

早在1982年,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便明确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语言作为社会文化语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予以研究,因此研究的重心不再是传统语言学所强调的词汇层面或句子层面的研究,而是以语篇为研究的基本单位,并进而从语篇与情景语境中揭示语言的性质与社会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因其独到的功能主义和社会意义学视角,尤其是它对意义研究的重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同时也在语言教学以及其它人类社会活动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系统功能语法概述系统功能语法发源于以英国马利诺夫斯基(Malinowsky)和弗斯(Firth)等人为核心的伦敦学派。

伦敦学派认为要从语言的用途和语境去探索语言。

20世纪70年代初,弗斯的学生韩礼德(Halliday)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从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方面加以发展,形成了当今颇有影响的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是一门既研究语言系统又研究语言功能的语言学理论。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包含了“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

韩礼德把语言在人类的交际过程中所承担的各种各样的功能归结为三种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韩礼德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

语言之所以是语言,是因为它要发挥一定的功能。

换句话说,社会需求决定了语言的结构。

因此,韩礼德把研究重点放在了语法的功能部分。

功能语法把语言看作为一个交际系统,语法分析的目的在于发现语法是通过怎样的组织结构来使语言使用者进行意义的构建和交换的。

这种语法所关注的并不是如何清楚地区分合乎语法的句子和不合乎语法的句子,而是某一个结构形式在特定的语境中实现交际意图的适宜性问题。

因此,功能语法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是语法结构成分的功能及其在语境中的意义。

系统功能语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系统功能语法是用来解释语言是如何使用的,它所关心的是语言是以何种形式组织到一起来,完成交际功能并满足人们的需要的。

其二,系统功能语法力图解释三种基本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各种经历的表达,即反映客观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涉及的人和物以及有关的时间地点等因素。

人际功能指语言所具有的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及其对事物的推断等方面的功能。

语篇功能是指语意层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语篇的功能。

其三,系统功能语法试图解释语言中任何一个成分在语言系统中的功能。

3.系统功能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3.1系统功能语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根据系统功能语法,在语言这个系统里,词汇是个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又按概念形成不同的语义场。

每个语义场里的词汇都是互相紧密联系的。

一个词的词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语义场里的其它词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在英语中有许多词汇在语义上都经历着弱化的过程,这些弱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度使用或滥用造成的。

当初人们觉得形容词great,wonderful,excellent,marvelous频繁使用,于是stupendous,Monstrous,terrible,fearful,appalling,terrific,horrid,dreadful等词相继被使用。

但这些新的强化的词经过滥用后,也正在逐步弱化。

副词very awfully,terribly,frightfully 也经历着同样的命运。

动词astonish,amaze和surprise也是如此。

像这样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若能将其与同一语义场内的其它词汇联系起来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系统功能语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在我国,目前在英语语法教学上所采用的是传统语法。

这种传统语法曾经在英语教学上起过重要的作用,今天也还起着作用。

但是,也不能否认这种语法存在着其本身的缺点。

第一,传统语法利用刺激、反应和强化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不是提倡进行语法知识的教学,然后力图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

所以传统语法强调的是大量的句型练习。

第二,传统语法教学大多只是关注句子的正确性问题,传统语法教学是一个语法项目接一个语法项目的进行训练。

这种方法不能使学生在语境中进行交际。

第三,传统语法仅仅把语法限定在句子级阶之内,仅仅从形式上进行解释,而不考虑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不把语法结构与语篇整体联系起来,没有将语言产生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联系起来,因此学生是不能把所学的语法知识运用到语言交际中去的。

而功能语法是一种从运用的角度来看待语法的教学方法。

功能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语法的功能资源。

在功能语法理论模式中,有三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语义,它由处于第二层次的词汇语法来体现,而这一层次又由处于第三层次的音系或字系来体现。

易言之,意义是受情景支配的,语法和词汇是体现意义的,音系或字系则是联系词汇语法和实现的中介层次,是体现词汇语法的。

这样,语法教学可以学会通过语法来表达意义,实现交际的目的,从而把注重点放在实现交际目的上。

语法分为不同的级阶,包括词素、词、词组和句子。

语言的语法通过不同的级阶表达不同的意义。

例如:语法的及物性结构体现概念意义;语法的语气结构体现人际意义;语法的主位结构体现语篇意义。

语言的意义体现社会交际的活动的过程。

所以,功能语法最终要通过语法来体现社会过程。

因此,教授功能语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语法教学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把所学的语法知识尽快转化为语言能力,同时功能语法还把语法与不同的意义与语境和文化等因素结合起来,所以功能语法教学是语法教学中最有效的一种语法教学。

3.3系统功能语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阅读过程中,词汇的、句法的、语义的知识及背景知识都在发挥作用,制约着学生对阅读语篇的准确理解。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文化习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不同的语言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

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

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中西文化的差异往往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许多困难。

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有时甚至歪曲原意,自然也就不能对阅读理解的问题作出正确的推论、判断和预测。

在阅读中,读者需要根据语篇中已经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推断出语篇的连贯。

而这种推理的准确性取决于语篇中己知信息以及读者对所涉及的话题和事件的社会背景知识的多少。

语言学家们普遍认为,读者往往更容易、更透彻地理解他所熟悉的话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背景知识的提供和分析,有助于学生排除文化障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对阅读材料做好知识上、心理上和语言上的准备,从而达到对材料的深层理解。

另外,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语篇的情景语境,促进对语篇的整体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对语篇形式和内容的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从语场、语旨、语式三要素着手,要求学生掌握文章传递的主要信息。

通过对情景语境三个变量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对于理解文章的语义和语体有很大帮助。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语篇、语境分析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加强学生对语境的敏感性,使结合语境思考文章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自觉习惯。

(2) 弄清语篇模式标志,了解语篇的体裁及框架结构。

语篇的发展有一定的模式,行文与体裁有关。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对于记叙文应该指导学生在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找出作者是通过什么要素来组织和发展语篇的;对于议论文,则要指导学生找出作者的观点,即从中心论点进而分析文章论据的组织和应用;对于说明文则应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浅显或生动的说明性的语言。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各种体裁的特点,把篇章内容框架和作者的思维脉络提炼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篇章。

4.结论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给了外语教学很多启示并成功地用于了外语教学,事实证明系统功能语法在对外语词汇、语法、阅读以及写作、篇章理解方面的教学都呈现出了一定的效果。

作为外语教师,应尽快把理论与教学实际联系起来,真正理解体会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和用途,创新出更科学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 London : Arnold,1994.2. 胡壮麟, 朱永生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张德禄等. 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