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程导航教学范式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在“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是提前学习课本内容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建立预习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在“学案导学”模式下实施数学预习的策略。
一、确定预习内容在数学预习中,需要确定预习的具体内容。
应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和难点。
可以从往届试卷中挑选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题目,作为预习的重点内容。
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习题进行预习。
二、设计预习任务在确定了预习内容后,需要设计具体的预习任务。
预习任务应该针对性强,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完成相应内容的预习。
任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教材。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了解课本内容,掌握重点知识点和难点。
可以提前标注或做笔记,便于复习。
2. 理解概念。
让学生通过课本或其他资料,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可以设计问题或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出解答。
3. 解答习题。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可以设置多个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自行选择。
4. 思考问题。
设计一些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
可以是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和思考角度。
三、组织预习活动在预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预习:1. 预习导学。
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上课前的导入活动,引导学生回顾预习内容。
可以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的预习成果。
2. 导学引导。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对预习内容进行引导和深入讲解。
可以通过问题解答、例题讲解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
3. 提问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预习内容。
可以设计一些讨论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课后反思。
在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份课后反思,回顾和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可以包括自我评价、对今天学习的感悟等内容。
例谈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置
例谈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置初中数学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阶段,而数学预习作业的设置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设置数学预习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置。
一、明确预习作业的目的和意义数学预习作业的设置应该明确其目的和意义,让学生知道预习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通过预习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初步了解,扩展学习领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确定预习作业的内容预习作业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知识点概念的预习: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新知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特别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要求学生提前进行思考和理解,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 典型例题的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作业中练习一些典型的例题,对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进行预习,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和掌握解题方法。
3. 扩展知识的预习:可以适量添加一些扩展性的预习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帮助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形成知识网络。
4. 自主探究的预习:鼓励学生在预习作业中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设置预习作业的形式预习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既有书面作业,也可以有实践性的预习任务。
比如:布置看视频、阅读资料、调研报告等形式的预习作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预习。
1. 书面作业:包括概念解释、例题练习、思考题等。
通过书面作业,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视频学习:可以让学生观看和学习相关领域的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阅读资料: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数学知识资料,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积累。
4. 实践性任务: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数学实践性任务,比如击剑问题求解、微积分应用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一、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在实施学案导学模式下的数学预习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
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水平的学案内容。
通过学案的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和指导。
二、合理安排预习时间学案导学模式下的数学预习应该合理安排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
在预习的时间安排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时间情况,设定适合的预习时间。
教师还可以将预习时间纳入课堂教学安排中,提醒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预习。
三、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为了帮助学生进行预习,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还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案例分析或者实际应用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案导学模式下的数学预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五、及时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在学案导学模式下的数学预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情况。
通过及时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学案导学模式下的数学预习实施策略需要教师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预习时间,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时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评价学生的预习效果。
希望通过这些实施策略,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预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
在“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是学生在课前对即将学习内容进行提前学习的一种
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数学预习的实施策略。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制定合适的预习内容。
数学预习的内容应该符合学
生当前所学知识的延伸或拓展,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学习需求。
选择合适的预习方式和材料。
数学预习可以通过作业、阅读、练习、观察等形式进行。
可以让学生完成预习题目,或者交给学生一篇相关的数学文章让他们阅读,并提出自己的
问题和疑惑。
可以使用一些教育科技工具或在线平台,如优课网、数学在线等,提供一些
与预习内容相关的视频、练习和讨论题,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数学预习。
设计有效的预习任务。
预习任务既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难度,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
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和实践。
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分
享学习心得。
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巩固和拓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预习任务进行点评和
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方法。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较难的问题,引导学生运
用预习内容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
的预习内容、方式和任务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
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学案导学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的策略。
在数学学科中,学案导学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以下是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的策略:1. 理清学习目标。
在学案导学模式中,首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本次数学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课堂要讲解的具体内容,如数学概念、定理、公式、题型等。
2. 制定预习计划。
在了解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预习计划。
这个计划可以包括阅读教材、做练习题、查阅相关资料等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
3. 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是预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等。
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标注重点、画图、做笔记等方式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4. 做练习题。
做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练习题,进行适当练习。
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辅助工具(如计算器、几何工具等),提高解题效率。
5. 查阅相关资料。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如学科网站、数学论坛、课外读物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思路。
6. 总结回顾。
学习的最后一步是总结回顾。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总结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教师也可以通过总结回顾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总之,在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的实施策略是多样化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生需求进行调整。
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学程导航”教学模式中新授课预习的设计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江晓霞【关键词】学程导航预习疑惑兴趣发展思维【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A-0050-02对于学程导航教学模式中的预习环节,尤其是新授课的预习,常有教师心中存有疑惑:新授课的预习,真的有必要吗?笔者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认为新授课真正有效的预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如何让学生有效预习?实践证明,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符合学生个性特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具有层次性、探究性、创新性的预习作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预习兴趣的生成,有利于课堂教学深入展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注重先学,在预习中掌握新知学导式教学,提倡先学后教的理念,先学即为预习。
小学数学学习预习单的设计
小学数学学习预习单的设计篇一:浅谈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浅谈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有效形式滨州市经济开发区西海小学田烈芬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与学习的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技能,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要有效地达到课前预习的目标,教师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感的预习作业。
一、设计趣味性预习作业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数学预习作业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得以持续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的、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数学预习作业。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我们可以设1计这样的预习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三角形?并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
”经过全班交流,学生们都对三角形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设计自主性预习作业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对于学生的自学效果则没有抱多大的期望,所以布臵的数学预习作业形式单一、要求简单;有的教师对预习题目和作业要求设计得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如“预习课本第x页至第x页”,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个体差异(布臵预习作业实行简单操作、“一刀切”。
这样,学生对预习作业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看数学书,预习时走马观花,应付差事,更不用说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了。
预习作业是要布臵给学生的,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预习作业进行自我设讯自我解答。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前,我非常具体而细致地布臵了如下预习作业:1(阅读课本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的地方画上标记。
2(按课本上的要求,找一找身边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纸和梯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记下来。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统计、格式要求等。
下面是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学案导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受到广泛重视。
学案导学模式是一种以学案为主要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围绕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展开探讨,探讨教师和学生在数学预习中的角色,总结反思目前的数学预习实践情况,并展望未来数学预习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学案导学模式介绍学案导学模式是一种以学案为工具和导向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案导学模式通过设置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案导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教师通过设计学案,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达到学习目标。
学案导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学案导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案导学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案导学模式是未来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将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模式。
2.2 数学预习的重要性数目、所需时间等等。
数学预习对学生学习数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上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预习相关知识点,了解概念和原理,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更好地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新知识。
数学预习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浅谈如何布置数学预习作业
【预习有法】数学预习应该这样进行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
这就是预习。
数学预习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有选择地学习课本的知识,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连续性、层次性和体系性。
新课的知识总是或多或少地与旧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法上经常是以旧引新。
学生在课前预习不仅有利于他们去发现旧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在教师对新知识授课前补上这部分内容。
而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问题,发现问题,会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对于课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教材在出示例题后紧跟着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预习完后认真去做,它既能检测学生预习的效果,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也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便于课堂教学抓住重点及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布置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预习作业呢?1、设计预习作业本,把预习要求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
预习最好安排在每天晚上,教师有具体的指导,传授预习方法,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
教师必须在学生预习前做与任务的布置注意以下几点:①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布置课前预习。
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级段特点和实际的学习能力对课前预习内容进行设计。
②课前预习的要求目标要有层次性。
课前预习的设计,教师要在认真研究和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敢于向学生的智力挑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力情况,分层次布置不同的预习目标。
预习要求出台,教师指导到位以后,教师就要及时将这些要求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力争做好以下几点:(1)把预习作为作业布置。
在大多数学生心中,都认为做练习题或者做卷子才算作业,而预习压根儿就不是什么作业,自己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了。
针对这一思想,教师首先应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并且把预习这个任务在每教完了一节新课后就布置下去,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探究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探究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数学预习作业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前布置给学生的一些任务,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好的数学预习作业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包括内容选择、形式设置和评价方式等方面。
好的数学预习作业应当选择合适的内容。
作业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一方面,如果作业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完成后可能会感到浪费时间,对任务的重要性会感到怀疑;如果作业内容过于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完成,导致挫折感和抵触情绪。
教师在设计数学预习作业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内容和难度。
数学预习作业的形式设置也至关重要。
不同形式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常见的形式包括练习题、思考题、实践题和应用题等。
练习题主要用于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适合于学生对某个概念或方法需要大量练习的情况;思考题适合于学生对某个概念或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情况;实践题适合于学生对某个概念或方法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的情况;应用题适合于学生对某个概念或方法需要进行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和应用的情况。
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预习作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数学预习作业的评价方式也需要注意。
评价方式应当与作业内容和形式相匹配,体现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和鼓励。
一般来说,数学预习作业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定性评价主要通过教师的点评和评语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定量评价主要通过作业本的成绩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通过及时、差异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在预习作业中的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好的数学预习作业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在设计数学预习作业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和难度;多样化的形式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及时、差异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探究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探究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数学预习作业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完成的一种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准备好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
这种作业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提前对课堂知识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老师上课时所讲授的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预习作业的设计尤为重要,因为数学需要逻辑思维和连续性学习,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理解并掌握知识框架,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将从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理念、内容选择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设计理念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理念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预习作业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作业也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包括课本、参考书、网络等,从多方面获取知识,并学会独立思考和学习。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理念之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题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数学游戏、实践操作等,让学生在预习中获得乐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3. 促进师生互动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理念之三是促进师生互动。
老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使学生在预习中不仅仅是单纯地获取知识,更能够得到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二、内容选择1. 知识点梳理数学预习作业的内容选择首先应包括课堂所学知识点的梳理。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的问题,如简单的计算、基本的定理运用等。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知识点,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2. 拓展应用题数学预习作业的内容选择还应包括一些拓展应用题。
探究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探究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数学预习作业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一种有关数学知识的任务,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
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设计好数学预习作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本文将就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进行
探究,分析数学预习作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设计数学预习作业的建议。
我们来看看如何设计数学预习作业。
数学预习作业应当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设
计的内容应当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或者是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
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还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兴趣爱好等因素。
数学预习作业还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允许学生在预习作业中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那么,如何设计一份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的数学预习作业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应当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鼓励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数
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或者是一些新颖的数学题目,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应当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使数学题目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增加题目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解答
的数学问题或者是数学游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学习动力。
探究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探究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和理解的学科,而预习作业则是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设计一份好的数学预习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以期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设计预习作业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明确预习作业的目标。
在设计数学预习作业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预习作业的目标。
预习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点,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在设计预习作业时,教师需要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确定学生需要预习的知识点,并根据这些知识点设计相应的预习作业内容。
第二,注重预习作业的灵活性。
预习作业不应该成为一种对学生的负担,而是应该成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
在设计预习作业时,教师需要注重预习作业的灵活性,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合适的预习内容。
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预习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不应该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应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起到一个衔接课堂教学和提前学习知识的作用。
在设计预习作业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预习题目,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第四,关注预习作业的反馈和引导。
预习作业完成后,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同时也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预习内容。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案导学模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学案导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案和导学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学习。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学习效果。
在这一背景下,数学预习作为学案导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数学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还可以提前引入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知识。
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数学预习策略成为教师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在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在“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我们旨在找到最适合该模式的数学预习实施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具体来说,我们将重点考察数学预习在“学案导学”模式中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设立明确的预习任务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来优化数学预习策略。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数学预习实施策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我们也希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推动“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结束】1.3 研究意义数限制、格式要求等。
以下是关于研究意义的内容:数学预习在学案导学模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实施策略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深入探讨数学预习实施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学案导学模式下,如何有效地实施数学预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
浅谈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有效形式滨州市经济开发区西海小学田烈芬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与学习的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技能,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要有效地达到课前预习的目标,教师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感的预习作业。
一、设计趣味性预习作业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数学预习作业有助亍学生的求知兴趣得以持续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的、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数学预习作业。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预习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三角形?并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
”经过全班交流,学生们都对三角形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设计自主性预习作业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对于学生的自学效果则没有抱多大的期望,所以布臵的数学预习作业形式单一、要求简单;有的教师对预习题目和作业要求设计得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如“预习课本第x页至第x页”,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个体差异.布臵预习作业实行简单操作、“一刀切”。
这样,学生对预习作业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看数学书,预习时走马观花,应付差事,更不用说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了。
预习作业是要布臵给学生的,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预习作业进行自我设讯自我解答。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前,我非常具体而细致地布臵了如下预习作业:1.阅读课本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的地方画上标记。
2.按课本上的要求,找一找身边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纸和梯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记下来。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学教育的改革,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尝试采用“学案导学”模式辅导学生预习,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的实施策略。
一、确定预习目标在开始预习之前,学生需要确定自己的预习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与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相对应,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
二、制定预习计划为了达到预习目标,学生需要制定一份预习计划。
这份计划应该包括时间规划、预习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时间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控制预习的时间,保证能够完成预习任务;预习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教材和个人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
三、选择适当的预习方式在“学案导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预习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网络资源、文本材料等方式进行预习。
在选择预习方式时,学生需要考虑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及教师所提供的支持和建议。
只有选择了适当的预习方式,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和应用相关知识。
四、加强自我评价预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对自己的预习效果进行评估。
这种自我评价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在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时,学生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方向。
五、及时沟通交流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了困难或问题,可以与教师及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学生应该认识到,预习不是孤军作战,只有不断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总之,“学案导学”模式下的数学预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各种预习方法,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学习计划,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导向和资源支持方面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1.确保学生预习前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老师在上课前,应确保学生已经掌握课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时,老师应该先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等基本知识点。
只有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课程预习。
2.为学生制定个性化预习计划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特点,为每个学生单独制定个性化的预习计划。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老师可以为他们安排更多的练习题,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对于一些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拓展阅读资料,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3.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时间由于学生的课余活动和家庭情况不同,他们可以有不同的预习时间安排。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预习时间。
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帮助家庭做家务的学生,老师可以为他们安排更早的时间进行预习。
对于一些需要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老师可以为他们安排更晚的时间进行预习。
4.提供适当的预习材料和平台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等辅助平台,提供适当的预习材料,让学生在家中进行课程预习。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微信群或电子邮箱等方式,向学生发送有关数学课程的PPT、视频等资料,并提供一定的问题和练习题目。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自主学习,并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字技能和信息素养。
总之,在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还可以在思维能力、课外时间安排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学案导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为学生准备一份详细的学习指导案(即学案),鼓励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为课堂上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个性化教学。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学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预习,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有必要对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意义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需要综合性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而学案导学模式下的数学预习实施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前准备课程内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通过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预习,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也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这种模式也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研究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预习实施策略的意义重大,对于提升学生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正文2.1 学案导学模式概述学案导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提前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达到预习、导学、复习的效果。
在学案导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授课者,而是引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
学案导学模式的特点包括个性化教学、互动性教学、终身学习、全员参与等。
浅谈数学预习作业设计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数学预习作业设计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作者:田建华来源:《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09期摘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其实,预习是合理的抢跑,一开始抢跑领先,争取主动,也就能占得先机!而进行良好的、恰当的预习是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将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实际构筑一座桥梁。
关键词:预习;作业设计;数学教学一、着眼学习能力,务实发展近区新课标提倡自主教学模式,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新型有效的课堂。
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
什么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人的能力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从学习中获得的能力,就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而形成的、概括化了的经验。
对于孩子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
【案例】预习内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预习作业(一):(1)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2)完成课后练习,运用自学知识编题目两道。
(3)尝试计算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面积。
例:加法:4+4+4=12(平方厘米)或3+3+3+3=12(平方厘米)乘法:3×4=12(平方厘米)“填补法”:利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填补,共12个,就是12平方厘米。
本节课的预习,使得课堂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学生对自己预习时计算面积的方法进行了交流。
小组与小组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这样,在课堂上形成了思维交流的信息网,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给沉闷的课堂带来了生机,预习作业起到的效果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预习作业(二):(1)你是怎么计算面积的,比较例题,你有什么想法?(2)学习例题,尝试完成课后的相应练习。
例:学生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进行交流,小组讨论、比较谁的方法是最简单的。
有同学用自己制作的一个大约1平方厘米的物体去测量比较大的面积;有的在需测量的图形上直接画上相同单位的格子;也有的拿尺来测量长、宽的长度来进行计算……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程导航”教学范式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学程导航”是海门独创的一种理想课堂的教学范式,它是根据学习课程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规律,指导并引导学生高效获得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范式,强调“学路优先”,“以学定教”,凸显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就是学生围绕教师精心设计的预习提纲所进行的一种课前的自主学习。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前一种学习个体独立自主的探索性学习活动,能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以学定教”,也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布置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该让学生预习些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数学预习作业应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一、尝试计算,体验方法——“数与代数”预习作业设计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计算、常见的量、方程与不等式、探索规律等。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计算能力,能通过探索规律的过程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在设计相关的预习作业时,教师就应该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初步体会概念,通过举例体会数学概念的现实意义,通过尝试练习巩固数学概念,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等式的性质(一)》一课之前,我设计了以下的预习作业:
1、认真阅读书本第3页的内容,说说等式的性质(一)内容是什么。
2、举例说明等式的性质。
3、尝试完成X+34=68,X-34=68
这样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计算”的预习之后,初步体验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
在新授时,我紧紧抓住性质的应用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小组交流,让学生对等式的性质理解更加透彻明了。
二、剪拼量画,感悟过程——“空间与图形”预习作业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图形的特征以及相关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
在设计相关的预习作业时,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等操作,去体会图形的特征,去感悟公式的推导过程。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课前安排了以下预习作业:
任意画一个圆,把它剪下来,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回答以下问题:(也可结合书本例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对圆的特征有了初步的感知,我在课上稍
加点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收集数据,整理分析——“统计与概率”预习作业设计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教师应重视统计与其他内容(包括计算、实践、图形等)的结合,重点围绕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来设计预习作业。
在教学涉及统计的内容之前,我通常会布置学生去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在课上就重点研究如何制表(图),由于数据是学生自己去收集的,课上的表现就更加积极了。
四、测量调查,搜集信息——“实践与应用”预习作业设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网络去搜集信息,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
例如预习《数字编码》时,学生搜集了:身份证前两个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3.4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所在的城市;第5.6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户籍所在的县(区)等等,还有学生提出了验证码如何计算的问题。
数学学科一大特点就是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由此可见,课前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机动的设计好预习作业,那么整个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热情“燃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