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标准范本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本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本1.引言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医用高压氧治疗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制定本管理规范本。
2.适应症医用高压氧治疗适用于以下疾病或症状:(1) 碳 mon 氧中毒: 氧中毒、煤气中毒、化学气体中毒等;(2) 产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气腹、气库肺、血气胸、皮下气肿、肺气肿等;(3) 爆炸性创伤:爆破伤、震爆伤等;(4) 切断血供和缺血再灌流损伤:器官移植、血管再建等;(5) 放射性损伤:放疗后放射损伤、放射性皮炎等;(6) 炎症和感染:败血症、烧伤、脓肿、化脓性骨炎等;(7) 神经系统疾病:脑损伤、脑供血不足、坏疽、炎症等;(8)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冠脉搭桥术后、心肌损伤等;(9) 免疫修复:白血病、骨髓移植、免疫缺陷病等。
3.设备要求(1) 高压氧室: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压力范围应在0.2-0.4 MPa内可调节;(2) 设备保养:高压氧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3) 电气安全:设备的电气系统需要符合国家标准,采取防爆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操作要求(1) 患者准备:患者在进入高压氧室之前,需要除去金属物品、易燃物品和爆炸物品,保持室内清洁卫生;(2) 压力调节:在治疗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室内的压力,保持在安全范围内;(3) 舒适调节:为了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舒适,操作人员需要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4) 安全监测: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测,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5) 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操作人员需要缓慢将压力降至大气,让患者逐渐适应环境的压力变化。
5.管理要求(1) 培训和资质: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证书和资质,才能进行高压氧治疗操作;(2) 治疗记录:每一次治疗都需要详细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时间、治疗压力、治疗效果等;(3) 设备维护:针对高压氧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4) 安全检查:每天开设高压氧治疗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和环境的安全;(5)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医用高压氧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需要严格管理和操作规范。
以下是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的一些规范:
1. 设备管理:医用高压氧装置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各项功能正常,并进行记录。
设备操作人员要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 空气质量管理:医用高压氧治疗室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定期检测空气中氧气浓度、湿度等指标,确保患者接受治疗时的安全。
3. 隔离措施:医用高压氧治疗室应具备良好的密闭性能,设置安全门和快速放气系统,以防止氧气泄漏和安全事故发生。
4. 治疗操作:医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治疗方案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氧气浓度、压力等参数符合治疗要求。
5. 安全监测:医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以及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6. 安全培训:医用高压氧治疗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掌握相关操作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 应急准备:医用高压氧治疗室应配备常规急救设备,提供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备发生急救情况时使用。
8. 安全记录:医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治疗参数,包括氧气浓度、压力、治疗时间等,以便分析和评估治疗效果。
以上是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的一些规范,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医疗机构和操作人员应加强对这些规范的落实和执行,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制度要求进行管理。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
范是指在医疗机构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时,所必须遵守的管理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规范:
1.人员管理:
- 设立专门的高压氧治疗科室,并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
- 高压氧治疗人员应具有相关的医学背景知识和经验,并接受规范化的培训;
- 高压氧治疗人员应持有有效的执业证书;
2.设备管理:
- 高压氧治疗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修和维护;
- 高压氧治疗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操作规范,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
- 高压氧治疗设备应具备完善的监测和报警系统,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3.治疗程序管理:
- 高压氧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前应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检查,确保治疗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 治疗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参数;
4.安全管理:
- 高压氧治疗科室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确保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性;
- 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高压氧的压力和纯度,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 高压氧治疗科室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和意外事件;
5.质量管理:
- 高压氧治疗科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 治疗数据应及时记录和整理,便于溯源和分析;
- 高压氧治疗科室应参与相关的质量评估和认证活动,提升治疗水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具体的管理要求可根据地方和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压氧治疗科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规范科室的运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高压氧治疗科的各项工作。
第三条高压氧治疗科负责本规定的解释和实施。
第四条高压氧治疗科应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
第五条管理制度应根据高压氧治疗科的具体情况制定,核心原则是科学、合理、可操作。
第六条高压氧治疗科应重视学习和培训,及时跟踪和应用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和知识。
第七条本管理制度的修订应经高压氧治疗科审批并报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备案。
第二章高压氧治疗科的质量管理第一节质量目标和原则第八条高压氧治疗科的质量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第九条高压氧治疗科应积极践行“安全、科学、规范、人性化”的质量管理原则。
第十条高压氧治疗科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活动。
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第十一条高压氧治疗科应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档案。
第十二条质量管理机构应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高压氧治疗科负责人担任主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
第十三条质量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质量管理档案应包括质量管理规定、质量管理记录、质量管理报告等。
第三节质量管理活动第十五条高压氧治疗科应制定质量管理规定,明确各项工作的程序和要求。
第十六条高压氧治疗科应建立患者满意度测评制度,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第十七条高压氧治疗科应定期开展内外部质量评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第十八条高压氧治疗科应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的机制,不断提高治疗效果和管理水平。
第三章高压氧治疗科的安全管理第一节安全目标和原则第十九条高压氧治疗科的安全目标是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二十条高压氧治疗科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原则。
(技术规范标准)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医用氧舱制造许可证》,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和(《医疗器械注册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颁发)的厂家制造合格的医用氧舱。
4.使用进口医用氧舱时,国外医用氧舱制造单位应按《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其进行的进口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
医用氧舱产品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进行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产品质量应不低于 GB/.I'12130 或相应标准的要求。
(二)医用氧舱的安装与维护 1.医用氧舱制造单位在氧舱安装前,须向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提交施工告知书,并报送医用氧舱安装监督检验单位,经审查认可后方能进行安装。
2.安装过程必须由医用氧舱使用单位所在地的有相应检验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安全质量监督。
医用多人氧舱安装、大修、迁移完毕后,由有检测资质的医用氧舱检验单位对医用氧舱的整体性能实施全面检验,并出具医用氧舱监督检验报告。
未经检验合格的医用氧舱严禁使用。
3.医用氧舱安装、测试完毕后,(包括迁移、大修)使用单位应根据《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医用氧舱组织验收。
验收工作应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技术监督研究院、省高压氧质控中心的代表,并聘请地、市技术监督局和卫生行政部门、制造、检验等方面的专家参加。
验收后应出具医用氧舱验收报告。
4.医用氧舱使用单位不得自行改变舱体原用结构,也不得自行改变原设计的医用氧舱加压介质和增加舱内吸氧装具。
5.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配备相应能满足日常氧舱维护保养所需的专用器材、工具和物料。
6.医用氧舱建成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按照《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和《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持《医用氧舱设置准入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医用氧舱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和医用氧舱验收报告在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数据库登记,领取《医用氧舱使用证》,并取得医疗准入,方能投入临床使用。
XX市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20年版)

XX市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20年版)为规范XX市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本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是指利用载人加压舱,于舱内吸入氧气或其它混合气体进行疾病治疗的技术。
本规范包括纯氧加压舱治疗及空气加压舱治疗。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行政审批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应用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
(三)具备由取得《A5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且证件在有效期内的单位制造的医用高压氧舱(含空气舱和纯氧舱)治疗设备。
(四)临床应用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前,应当取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医用氧舱使用证》,且证件在有效期内。
(五)医用高压氧诊疗区域需进行明确的分区管理,应设置候诊区、治疗区、诊室、抢救区、卫生间等,候诊区应与治疗区隔离;候诊区和治疗区的温度应控制在20-26℃,并配备消防装置。
同时,纯氧舱除设置上述分区外,还应设置更衣室。
(六)具备进行抢救所需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七)各舱型相关人员配置1.设置婴幼儿纯氧舱的医疗机构,每舱至少配备具有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且经过医用高压氧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师、护士各1名。
2.设置单人纯氧舱的医疗机构,每舱至少配备具有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且经过医用高压氧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师、护士各1名。
3.设置小型多人空气加压舱(3-6座位),每舱至少配备具有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且经过医用高压氧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师、护士各1名。
4.设置中型多人空气加压舱(7-14座位),每舱至少配备具有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且经过医用高压氧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师1名、护士2名。
5.设置大型多人空气加压舱(15座位及以上),每舱至少配备具有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且经过医用高压氧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师、护士各2名。
高压氧管理制度模板

高压氧管理制度模板高压氧治疗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了确保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保障患者接受治疗的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科室及个人。
三、组织管理1. 成立高压氧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高压氧治疗的监督管理工作。
2. 高压氧治疗室应配备专职医护人员,负责日常治疗工作。
四、人员资质1. 高压氧治疗室医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复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五、设备管理1. 高压氧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测情况。
六、治疗流程1. 明确患者适应症和禁忌症,严格掌握治疗指征。
2.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治疗注意事项。
3.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治疗安全。
4. 治疗后进行效果评估,记录治疗反应。
七、安全措施1.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停电、设备故障等情况的应对措施。
2. 高压氧治疗室内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氧气检测仪等。
3.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八、感染控制1. 高压氧治疗室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 医护人员和患者进入治疗室前应进行必要的消毒措施。
九、记录与档案1. 建立完整的治疗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治疗过程、治疗效果等。
2. 治疗记录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十、监督检查1. 高压氧治疗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治疗室进行监督检查。
2.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治疗质量和安全。
十一、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高压氧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须经高压氧治疗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模板内容,确保其符合具体医疗机构的要求和标准。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为加强对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省高压氧治疗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的医用高压氧舱(以下简称医用氧舱)是医疗机构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缺氧性疾病、康复治疗、氧舱内抢救、氧舱内手术以及治疗高气压对机体损伤的一种特殊的医疗设备,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的边缘性综合学科,属高气压医学范畴。
高压氧治疗只有合理使用、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才能确保临床疗效,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的设备-高压氧舱必须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实行准入制度。
1.购置医用氧舱的基本条件: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必须是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级以上或核定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
非医疗机构不得以医用氧舱对外开展医疗业务。
2.医疗机构购置医用氧舱前必须先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医疗机构配置高压氧舱申请表》。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进行论证同意后,由市卫生行政部门上报省卫生厅审核准入后,颁发《医用氧舱设置准入书》方可购置。
3.医疗机构必须配置已取得“AR5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厂家制造合格的医用氧舱。
4.使用进口医用氧舱时,国外医用氧舱制造单位应按《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其进行的进口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
医用氧舱产品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进行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产品质量应不低于GB/T12130或相应标准的要求。
(二)医用氧舱的安装应遵循下列程序1.医用氧舱制造单位在氧舱安装前,须向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提交施工告知书,并报送医用氧舱安装监督检验单位,经审查认可后方能进行安装。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一、导言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为了确保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范,规范医用高压氧治疗的操作流程、设备使用、环境控制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设备与环境管理1. 设备选择与采购医用高压氧治疗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合格。
在采购过程中,应对设备性能、质量以及厂家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并与厂家签订相关的合同和协议,明确设备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责任。
2. 设备维护与检修医用高压氧治疗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应有专门人员负责,并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和操作规范进行。
设备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消毒、校准、检测等,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定期进行设备的年检和定期维护,以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和可靠性。
3. 环境控制医用高压氧治疗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清洁卫生、温度适宜、无湿度、无异味等要求。
设备房内应定期进行消毒,墙面、地面等表面应保持清洁无尘,避免细菌滋生。
对工作环境应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确保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三、操作规范1. 患者评估与选择医用高压氧治疗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应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病史、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
对于存在相对或绝对禁忌症的患者,应严禁进行高压氧治疗。
2. 治疗方案制订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包括治疗时间、治疗次数、治疗压力等参数的确定,以及治疗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等方面的制订。
3. 治疗仪器操作医用高压氧治疗仪器的操作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和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医务人员进行。
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4. 治疗过程监测在医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进行监测,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估和记录,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3年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2023年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引言:医用高压氧治疗是一种通过提供高浓度纯氧并增加环境气压来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效果的认可,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规范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规范。
一、术语和定义1. 医用高压氧治疗:指以纯氧为载气,通过高压通气系统将氧气供应到病人体内,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2. 高压氧治疗仪:用于提供高浓度纯氧和调节环境气压的医疗设备。
3. 高氧环境:指治疗设备内的氧气浓度超过大气压下的氧浓度。
4. 治疗室:指用于进行医用高压氧治疗的特定房间或设施。
5. 装置操作员:指具备相关培训并能够负责医用高压氧治疗仪的操作和维护的医务人员。
6. 紧急逃生设备:指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确保患者及时撤离治疗室的设备和措施。
二、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1. 碳 monoxide 中毒2. 缺血性创伤3. 顽固性骨折4. 动脉闭塞疾病5. 耳鼻喉疾病6. 难以治愈的创面感染7. 深度二度以上烧伤8. 放射性损伤三、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1. 设备操作(1)医用高压氧治疗仪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治疗之前,操作员应检查设备的氧气浓度、环境气压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3)患者应在适当的压力下治疗,操作员应根据病情和医生指示设置相应的治疗参数。
(4)操作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治疗室管理(1)医用高压氧治疗室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设施完备、通风良好、灭火设备齐全。
(2)治疗室内应设置逃生通道,紧急逃生设备应放置在明显位置,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杜绝在治疗室内吸烟、使用火源等危险行为,确保治疗室的安全。
(4)治疗室应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室内清洁。
3. 人员管理(1)操作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操作员应经常更新相关知识,熟悉设备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1. 背景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通过提供高浓度的氧气来改善身
体各组织器官的氧供,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和症状。
然而,由于高压氧的特殊性,必须严格管理和规范操作,才能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管理规范
2.1 设备管理
•应定期对医用高压氧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良好状态;
•设备使用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2.2 操作规范
•操作医用高压氧治疗设备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资质证书;
•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必须接受详细的介绍,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操作,不得擅自调整治疗参数。
2.3 安全管理
•治疗过程中必须有专业人员全程监测,确保患者安全;
•治疗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结束后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并改进工作。
4. 结束语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手段,正确管理和规范操作对确保治疗
效果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管理规范,确保医疗质量,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为患者健康服务。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文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管理,维护医疗质量和病患的安全,制定本管理规范。
第二条本管理规范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管理,包括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第三条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管理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伦理性、经济性的原则。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管理责任,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和工作岗位。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
第二章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设备第六条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设备应当具备相应的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七条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设备应当保持正常运行和使用,定期进行维护和维修,并建立设备档案和使用记录。
第八条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设备应当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相应数量和种类的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设备,满足临床需求和患者的治疗需要。
第三章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操作识和技术能力,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一条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操作人员应当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治疗。
第十二条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操作人员应当进行规范的个人防护,包括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和遵守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操作人员应当定期参加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第四章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治疗管理第十四条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治疗前应当进行完整的临床评估和检查,确保患者适宜接受治疗。
第十五条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治疗时应当进行监测和观察,记录相关的治疗数据和患者的反应。
第十六条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治疗后应当进行复查和评估,了解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情况。
第十七条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治疗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治疗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方案制定。
第五章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风险管理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的措施和要求。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通用版)为加强对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号)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的医用高压氧舱(以下简称医用氧舱)是医疗机构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缺氧性疾病、康复治疗、氧舱内抢救、氧舱内手术以及治疗高气压对机体损伤的一种特殊的医疗设备,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的边缘性综合学科,属高气压医学范畴。
高压氧治疗只有合理使用、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才能确保临床疗效,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的设备-高压氧舱必须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实行准入制度。
1.购置医用氧舱的基本条件: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必须是天津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非医疗机构不得以医用氧舱对外开展医疗业务。
2.医疗机构购置医用氧舱前必须先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医疗机构配置高压氧舱申请表》。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进行论证同意后,由区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市卫生局审核准入后,市局医政处颁发并填写《医用氧舱购置备案表》后,方可购置。
3.医疗机构必须配置已取得《a5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及《医疗器械注册证》(两证需在有效期内)厂家制造合格的医用氧舱。
(技术规范标准)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一、基本原则(一)制定依据为规范医用高压氧专业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号)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特制定本规范。
(--)适用范围本规范所称的医用高压氧舱(以下简称医用氧舱)包括医用空气加压舱、医用氧气加压舱、医用载人低压舱和兼作高压氧治疗用途的多功能载人压力舱,不包括飞行器、船舶、海上作业的载人压力容器。
医用氧舱是医疗机构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康复治疗、氧舱内抢救、氧舱内手术以及治疗高气压对机体损伤的一种特殊的医疗设备,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的边缘性综合学科,属高气压医学范畴。
高压氧治疗只有合理使用、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才能确保临床疗效,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本规范开展医用氧舱临床使用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三)管理要求1.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的设备-高压氧舱,必须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实行准入制度。
2.各省市(直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可委托省市高压氧质量控制中心根据本省市的具体情况,制订医用氧舱购进、安装、管理、操作、紧急情况处理预案等相关的规章制度。
3:医用氧舱使用单位须向医用氧舱专业人员、进舱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制定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原则上应半年演练一次。
4.医用氧舱治疗区内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应制订相应的急救措施。
5.进舱人员严禁携带火种、电子设备和易燃易爆、产生火花的物品。
需更换纯棉或防静电的服装和被褥,严禁将有沾染油脂的物品放置于舱内。
二、医用氧舱配置、安装与维护(一)医用氧舱的配置‘1.购置医用氧舱的基本条件: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必须是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
非医疗机构不得以医用氧舱对外开展医疗业务。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5篇)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医用高压氧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通过给患者提供纯氧在高压状态下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许多疾病的症状和促进患者康复。
然而,该技术的管理与操作需要严格遵循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份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
一、管理机构和人员1.1 管理机构: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应由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负责,如医务部、质控部等。
1.2 管理人员: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人员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医疗专家担任,负责制定和执行管理规定。
二、设备管理2.1 设备选购:医用高压氧治疗设备的选购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经过权威认证。
2.2 设备验证:医用高压氧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验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治疗效果。
2.3 设备维护:医用高压氧治疗设备应定期检修和维护,故障设备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4 设备保养:医用高压氧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和正常使用。
三、人员管理3.1 人员素质:医用高压氧治疗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3.2 岗位责任:医用高压氧治疗操作人员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确保操作规范和工作效果。
3.3 岗位轮换:医用高压氧治疗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以避免工作疲劳和提升工作能力。
四、操作规范4.1 患者评估:在进行医用高压氧治疗之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疾病状况、治疗需求和禁忌症等。
4.2 治疗方案:医用高压氧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4.3 操作流程:医用高压氧治疗的操作流程应规范化,包括进入氧舱、调节氧气浓度和压力、治疗时间等。
4.4 监测和记录:在进行医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详细记录治疗情况和患者反应。
五、安全管理5.1 氧气安全:医用高压氧治疗中使用的氧气应经过过滤和消毒处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5.2 压力安全:医用高压氧治疗操作人员应掌握氧舱内氧气压力的控制方法和安全标准,避免压力过高或过低,造成患者伤害。
XXX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9年版)

XXX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9年版)XXX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9年版)目录为规范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XXX《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XXX 和XXX联合颁发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我省高压氧治疗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广东省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高压氧治疗技术是指在医用高压氧舱内通过吸入高分压氧以治疗有关疾病的技术。
医用高压氧舱包括医用空气加压舱及氧气加压舱。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水平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医用氧舱的购置、安装、使用、管理、修理、改造和检修等必需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相干规定。
(三)医用氧舱场地设置和配套装备。
1.安装医用氧舱的场地应通风良好,远离高压配电房、易燃易爆物源(氧舱配套的供氧、储氧装置除外)、火源、热源以及各种空气污染源。
2.高压氧科(室)不应过分阔别急诊科(室)和住院病区,应建有方便患者治疗的输送通道。
3.高压氧治疗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
根据氧舱类型和用房前提,设置响应的高压氧治疗室、装备间、候诊室、事情人员办公室、更衣室、吸氧器具清洁寄存区域和卫生间等。
4.高压氧治疗区应装备抢救车,备好必要的抢救药品和器材。
抢救药品参照临床科室抢救药柜配置,器材至少应包括舱外吸氧装置、负压吸收器、呼吸器、血压计和听诊器等。
有前提者宜装备多功能监护仪(包括心电、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等)、气管插管箱、气动呼吸机和除颤器等装备。
5.医用氧舱应配备必要的氧舱消毒设备及用品。
须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好氧舱清洁消毒,吸氧用具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7年)》规定执行,严防氧舱内交叉感染。
6.应按有关规定要求配备消防器材,留有消防及应急疏散通道。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高压氧治疗医师类人员。
(技术规范标准)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医用氧舱制造许可证》,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和(《医疗器械注册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颁发)的厂家制造合格的医用氧舱。
4.使用进口医用氧舱时,国外医用氧舱制造单位应按《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其进行的进口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
医用氧舱产品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进行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产品质量应不低于 GB/.I'12130 或相应标准的要求。
(二)医用氧舱的安装与维护 1.医用氧舱制造单位在氧舱安装前,须向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提交施工告知书,并报送医用氧舱安装监督检验单位,经审查认可后方能进行安装。
2.安装过程必须由医用氧舱使用单位所在地的有相应检验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安全质量监督。
医用多人氧舱安装、大修、迁移完毕后,由有检测资质的医用氧舱检验单位对医用氧舱的整体性能实施全面检验,并出具医用氧舱监督检验报告。
未经检验合格的医用氧舱严禁使用。
3.医用氧舱安装、测试完毕后,(包括迁移、大修)使用单位应根据《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医用氧舱组织验收。
验收工作应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技术监督研究院、省高压氧质控中心的代表,并聘请地、市技术监督局和卫生行政部门、制造、检验等方面的专家参加。
验收后应出具医用氧舱验收报告。
4.医用氧舱使用单位不得自行改变舱体原用结构,也不得自行改变原设计的医用氧舱加压介质和增加舱内吸氧装具。
5.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配备相应能满足日常氧舱维护保养所需的专用器材、工具和物料。
6.医用氧舱建成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按照《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和《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持《医用氧舱设置准入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医用氧舱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和医用氧舱验收报告在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数据库登记,领取《医用氧舱使用证》,并取得医疗准入,方能投入临床使用。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是在医疗机构范围内运用高压氧舱特种治疗设备使患者或接受该项治疗的人员能在高于当地压力的环境中,吸入高于当地大气氧浓度的氧来治疗疾病或者解决其健康问题的特种医学方法,包括单人氧气加压舱和多人空气加压舱的高压氧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应当是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定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机构,且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健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该技术相关专业的诊疗科目,配置了单人氧气加压舱或多人空气加压舱的高压氧治疗设备。
(三)医疗机构在氧舱建造前医院应提供高压氧科(室)安全医疗出入流程管理平面布局图以评估高压氧治疗场地的安全诊疗出入流程;同时,医院应接受氧舱选址的环境安全评估。
在医用氧舱进入临床使用前均须按照国家规定经过医疗机构组织的临床验收,凭医用氧舱临床启用验收报告等资料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证》等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四)管理要求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医用氧舱包括工程设备和临床医疗两方面的院科三级管理要求,并以医院文件的方式加以明确。
1.一级管理者为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作为氧舱的使用安全管理负责人。
2.二级管理者为医疗机构工程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和临床医务及护理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作为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
3.三级管理设备管理者为实行氧舱具体维护和保养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氧舱的安全管理员,担负氧舱的使用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年度检查等工作。
三级管理医疗管理者为高压氧科负责人:负责高压氧科临床安全医疗工作。
(五)规模要求医疗机构仅配置单人氧气加压氧舱的总数量不得超过3台;多人空气加压氧舱的单舱额定进舱人数不得超过18人(含18人,包括患者、陪护人员以及医护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编号:LX-FS-A22059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加强对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号)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的医用高压氧舱(以下简称医用氧舱)是医疗机构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缺氧性疾病、康复治疗、氧舱内抢救、氧舱内手术以
及治疗高气压对机体损伤的一种特殊的医疗设备,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的边缘性综合学科,属高
气压医学范畴。
高压氧治疗只有合理使用、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才能确保临床疗效,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的设备-高压氧舱必须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实行准入制度。
1.购置医用氧舱的基本条件: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必须是天津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非医疗机构不得以医用氧舱对外开展医疗业务。
2.医疗机构购置医用氧舱前必须先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医疗机构配置高压氧舱申请表》。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进行论证同意后,由区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市卫生局审核准
入后,市局医政处颁发并填写《医用氧舱购置备案表》后,方可购置。
3.医疗机构必须配置已取得《a 5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及《医疗器械注册证》(两证需在有效期内)厂家制造合格的医用氧舱。
4.使用进口医用氧舱时,国外医用氧舱制造单位应按《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其进行的进口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
医用氧舱产品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进行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产品质量应不低于gb/t12130或相应标准的要求。
(二)医用氧舱的安装应遵循下列程序
1.医用氧舱制造单位在氧舱安装前,须向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提交施工告知
书,并报送医用氧舱安装监督检验单位,经审查认可后方能进行安装。
2.安装过程必须由医用氧舱使用单位所在地的有相应检验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安全质量监督。
医用多人氧舱安装完毕后,由检验机构出具医用氧舱安装监督检验报告。
3.医用氧舱安装、测试完毕后,使用单位应根据《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医用氧舱组织验收。
验收工作应由市卫生局医政处、市特种设备监察处、市高压氧舱质控中心的专家组成验收小组进行验收。
验收后出具医用氧舱验收报告。
(三)医用氧舱的登记注册
医用氧舱建成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按照《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和《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持《医用氧舱购置备案表》、产品
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医用氧舱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和医用氧舱验收报告在市特种设备监察处登记,领取《医用氧舱使用证》,方能投入临床使用。
《医用氧舱使用证》有效期三年,到期前需向市特种设备监察处申请检验。
如无证或使用证过期,不可以开展高压氧治疗工作。
(四)医用氧舱场地设置要求和设备
1.医用氧舱放置处须远离居民住宅、电力部门设置的配电区,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区域。
3.医用氧舱的门口及治疗区必须在明显位置设立醒目的“严禁火种”等禁令标志,在候诊室内设置医用氧舱管理规定和病人须知,并明确病人的就诊流程。
4.医用氧舱治疗区应设置必要的抢救药品和器械(吸引器等)。
抢救药品应按急诊抢救要求配备。
5.医用氧舱应建立以下记录本:医用氧舱操舱交接班记录本;医用氧舱故障维修记录本;急救药品、器械使用交接班记录本;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医疗差错记录本;各种仪器、仪表校验记录本;医用氧舱病人安全检查记录本;医用氧舱内消毒记录;医用氧舱观察窗玻璃检查记录本;应急演练记录本(一年两次)等。
(五)正在使用的氧舱,因故暂停使用或更换新舱,使用单位须向市卫生局医政处报告。
氧舱使用单位欲停止氧舱使用,撤消高压氧科(室),必须事先向市卫生局提出文字申请(申请送局医政处),待局领导批复意见决定科室撤消与否,使用单位不得擅自撤消科室。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操舱人员应取得《执业医师执业证书》或
《执业护士执业证书》,医用氧舱的医务人员必须参加天津市高压氧舱质控中心举办篇四:高压氧科(室)工作制度
高压氧科(室)工作制度
1.高压氧科(室)承担全院门诊、住院患者的高压氧治疗任务。
2.高压氧科(室)承担本院医疗、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并应认真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任务。
3.高压氧科(室)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学习制度、病案讨论制度及三级查房制度等。
4.高压氧科(室)应特别注重安全管理,包括设备安全管理、治疗安全管理以及患者的安全管理等,并应分别制订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
5.高压氧科(室)工作场所内严禁吸烟。
6.非本科(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高
压氧治疗区和机房、氧气房等处。
7.高压氧科(室)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原因推诿患者。
对于抢救生命的危重患者,不得以经济等原因延误患者治疗。
8.高压氧科(室)负责全院住院患者和急诊室的会诊工作。
一般患者会诊应于接到会诊通知单后24小时内完成,急诊科会诊应于接到通知后5min 内到达急救现场。
9.健全各级医护及技术人员的管理、培养制度,并定期考核。
10.加强对进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建立培训计划,明确指导教师,并应于结业前对进修人员进行考核、鉴定。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