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会考资料分析专题复习题
初中生物会考生物专题复习练习.doc
![初中生物会考生物专题复习练习.doc](https://img.taocdn.com/s3/m/2b3b88b619e8b8f67d1cb91f.png)
生物专题复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填空题:1.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
想一想,产生这一B .空气C.温度 D .阳光2.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破坏了生态平衡。
()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3.下图是两棵植物,你认为 A 植物分布在什么环境里( )A .干旱地B.湿润地区C.寒冷地区D.温暖地区4.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指A .农民B .农作物C.耕地 D .耕牛5.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
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阳光B.水分C.温度 D .海拔高度6.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然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 .温带草原B .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 D .南方阔叶林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A .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草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⑧家鸽A .①⑤⑦⑧ B .①③④⑧C.②③④⑥D.②⑤⑥⑦9.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一水蚤一鱼一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 .浮游生物 B .水蚤C.鱼D.鱼鹰10.在下列各项中,与动物捕食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A .植物的光合作用B .排除体内的废物C.给汽车加油 D .树苗长大11.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任何圈层的生物是( )A .哺乳类动物B.人类C.鱼类 D .细菌类12.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A .酸雨B .竹子开花C.温室效应 D .水土流失13.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A .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 .鱼的体型为梭型C.牦牛的绒很保暖 D .孔雀开屏14.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森林B .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 .一块草地15.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专题复习一题库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专题复习一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e9f6a79daef5ef7bb0d3c53.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专题复习一专题一免疫、传染病和遗传病【复习目标】1、例举人类常见的传染病;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及人体的三道防线;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3、了解计划免疫,认识计划免疫在生活应用中的意义。
4、认识常见的遗传病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考向指南】1、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病原体的知识与病毒、细菌又有密切的联系,这类知识通常联系到一起与生活实际出现在考题中。
2、免疫部分比较性概念较多,如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与抗体等,在命题中对概念区别性题目在此部分考点中较多体现。
3、遗传病常与基因的显隐性等知识点一并出现。
【精题解析】1、(2006山东滨洲)早在10世纪中叶,我国就有人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来预防天花。
豆浆所起的作用和人体获得的免疫分别属于()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C、抗体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解析】抗体是病原体侵入,刺激体内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痘浆能引发体内产生抗体,称为抗原,产生抗体后只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因此题干中提到的免疫为特异性免疫。
1 / 8【答案】A2、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
开始的时候患病的人数不多,但却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患者都有直接或间接相互接触的病史。
对此,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A可能是一种遗传病 B这种病可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C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D应设法立即将患者隔离【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以次为依据对各项进行审理和判断。
根据提干知患者之间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病史。
患者人数有增长的趋势,说明此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由此可知这是一种传染病,而不是遗传病。
故B、C、D项正确,而A项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根据题意的要求A项符合。
【答案】A【典题演练】一、选择题1、禽流感期间,将在发现禽流感区域的家禽全部杀死,这一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 B:消灭病原体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2、下列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隔离传染病患者B、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C、对艾滋病人进行隔离D、停止进口疯牛病区加工的牛肉制品3、为了防止爱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停止进口一切外国的血液制品,这是采取()A:消灭传染源 B:消灭病原体 C:控制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4、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A:带狂犬病毒的狗 B:带甲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的人C、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D:肠道内有猪肉绦虫成虫的人5、食用不洁的毛蚶会的患甲型肝炎,这种不洁的毛蚶是甲肝流行的()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6、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2)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2 / 8(3)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7、(2006威海)我国政府规定,入境人员都要进行检疫。
2014初中生物会考资料分析专题复习题
![2014初中生物会考资料分析专题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91be8b284ac850ad024284.png)
2014初中生物会考资料分析专题复习题生物会考复习之资料分析专题(七)班级学号姓名一、2008年秋天,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暴利,他们在鲜奶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该物质含氮量较高,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三聚氰胺,会使蛋白质测定含量虚涨4个多百分点。
于是,少数奶农把三聚氰胺加入鲜奶之中,造成蛋白质含量增高的假象。
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据以上材料回答:(1)为确保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标准,这主要是因为蛋白质是__ _ ________。
(2)人体摄入的蛋白质消化的初始部位是,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 (3)被人体吸收的三聚氰胺由小肠到达肾脏的血液循环路线中,甲同学认为只经过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乙同学认为只经过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丙同学认为要经过心脏的全部四个腔,你同意 __ _ (填甲、乙或丙)的观点。
(4)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小明天天喝牛奶但仍缺钙,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缺少__ _。
(以下任选一项)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二、资料一: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6万多人死亡,37万多人受伤。
大量伤员急需进行输血抢救。
各大城市出现了踊跃为灾区人民献血的热潮。
(1)血液对人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危及生命,必须进行输血抢救。
无论是采血还是输血时,都要从他们的静脉中抽出或输入血液,这种血管的特点是。
对接受输血的伤员应以输入 _ ___血为原则。
(2)血液由组成,其中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是_ ___。
资料二:自大地震以来,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卫生防疫、监督队伍有近万人分赴重灾区实施灾后防疫,在灾区喷洒各种消毒剂和杀虫剂。
同时,还对灾区进行了重点人群甲肝、乙脑等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储备了霍乱、狂犬病、麻腮等疫苗。
生物会考常考类试题及答案
![生物会考常考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67509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1.png)
生物会考常考类试题及答案生物会考是检验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考试。
以下是一些常考的生物试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一、选择题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细胞质D. 叶绿体答案:D2. 以下哪个过程不是细胞呼吸的过程?A. 糖酵解B. 酒精发酵C. 有氧呼吸D. 光合作用答案:D3.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质D. 糖类答案:B二、填空题4. 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____和____两个阶段。
答案:间期;分裂期5. 植物通过____作用吸收水分,并通过____作用释放水分。
答案:渗透;蒸腾6.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其中唐氏综合症属于____。
答案: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简答题7.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为生物体自身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同时也是地球上氧气的主要来源,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8. 解释什么是基因突变,并举例说明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
基因突变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由环境因素引起。
突变可能对生物体产生有利、无害或有害的影响。
例如,镰状细胞性贫血就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它改变了血红蛋白的结构,导致红细胞变形,影响氧气的运输。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试题及答案,同学们可以对生物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在生物会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记住,持续的复习和实践是掌握知识的关键。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专题复习二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专题复习二](https://img.taocdn.com/s3/m/20b16447f01dc281e53af07a.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专题复习二专题二生物的进化规律精题解析例1:与现代海洋、大气相比较,原始海大气之所以有利于生命的诞生,是因为原始海洋()A、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游离氧B、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不含游离氧C、不含丰富的无机盐和游离氧D、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不含游离氧解析:在原始大气层中生成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聚集在原始海洋中,经相互作用形成生物大分子物质,进而形成许多分子体系,以至于形成原始生命。
所以,在原始海洋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大气中的游离氧在蓝藻和绿藻出现后才出现并逐渐多起来的。
所以,原始海洋在生命出现前是不含游离氧的。
例2: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度类型()A、无脊柱动物和脊柱动物B、爬行动物和鸟类C、鸟类和哺乳动物D、两栖类和鸟类解析: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动物的许多特点,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等等;而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已经具有羽毛,而且羽毛也有了分化,具有飞翔,并且掌骨和腕骨有了愈合。
根据这些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过度类型。
答案:B例3: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其中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A、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物能产生各种变异B、生物进化的外因是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条件C、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各种变异进行选择,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长期的生物进化,使生物出现了适应性和多样性解析:选项A是生物进化的内因;选项B是生物进化的外因很显然,它们都是生物进化的原因,选项C是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因此,选项D才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答案:D典题演练1、(06年广东中考)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现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与原始地球上的一样B、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C、原始生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进化无关2、我国学者从天外飞来的吉林陨石中分析找到氨基酸等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并测知陨石年龄为46亿年。
(精心整理)初中生物会考专题复习--图表题
![(精心整理)初中生物会考专题复习--图表题](https://img.taocdn.com/s3/m/1d94669469eae009591bec69.png)
初中生物中考专题复习(图表题)班级:座号:姓名:【做前必读】图表解答题解题方法:1.认真读题,观察图表:通过观察对比,找出图中所给各种结构、数据或其他信息;2.仔细分析图,建立与教材的联系:联想回忆与图表相关的概念、规律、原理等;3.使用图表信息答题:挖掘图像特征、图示规律、隐含信息等用于解决问题。
【解题思路】类型1 结构图1.判断题中的图像反映的主要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规律识别各结构;2.回顾教材相关内容,把图像反映的抽象信息具体化;3.找准突破口,顺利解答。
例1:结合右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1)需借助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它们都属于生物,A的名称是。
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C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填字母)。
类型2 过程图过程图常用来描述生命活动和某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多包含字母、数字、箭头等符号,解答的一般步骤是:1、观察图示,分析其反映的主要内容;2、或“回忆有关的生理过程的知识”,或“根据箭头前后内容,思考该箭头反映的内容”;3、剖析图示隐含信息;4、按照题目要求认真作答,尽量使用生物专业术语。
例2:下图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1)A是,它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2)B是 _________,C是 _________,C的染色体数目是 ________。
(3)亲代的遗传物质是通过 _____________ 传给子代的。
(4)D表示 __________ 过程。
胎儿通过 __________ 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
类型3 示意图(模式图)以简要的图示反映生命现象、生理过程或生物体形态结构,其解题思路为:1.观察分析图示,判断其表示的主要内容。
2.识别图示中的各结构,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加以辨认,从而进一步理解题意。
3.联系教材,准确进行知识迁移。
4.利用图中的信息按照要求认真作答。
例3: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请据图回答:(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 1 ]_________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 2 ]传到脊髓里特定的[ 3 ]_________,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 4 ]________传到[ 5 ],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资料(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8f29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9.png)
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一、生物基础知识
1.细胞学说
- 细胞的种类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化
- 分子生物学基础
2.遗传学基础
- 遗传物质的组成和特点
- 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
- 生物技术基础
3.生态学基础
-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 物种的适应和生态平衡
- 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利用
二、人体健康
1.人体生长发育
- 性腺和性特征的发育
- 儿童青春期生理变化
- 人体生长发育和营养
2.常见疾病防治
-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疾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3.生殖与生育
- 生殖和生育的基本概念- 怀孕和胎儿的发育
- 出生和新生儿护理
三、生物科技
1.生物科技概述
- 生物科技的基本概念
- 生物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2.生物科技的应用
- 生物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 生物制品和生物医药
- 植物改良与转基因技术
3.生物科技的风险与伦理
- 生物科技的种类及其风险
- 生物科技应用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 生物科技发展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这份复习资料主要介绍了初中生物会考所需要的知识点,包括生物基础知识、人体健康和生物科技三部分,共计九大主题,涵盖了初中生物各个方面的知识,可以作为中考前的复习资料来使用。
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主题六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习题新人教版
![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主题六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习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655fb7011ca300a7c39033.png)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一、核心知识:遗传与变异生物的发育生物的生殖二、中考试题分析三、核心知识一、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的性器官——睾丸。
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的性器官——卵巢。
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注:睾丸和卵巢既属于主要的性器官,又属于内分泌腺,叫性腺】(1)输卵管——是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和输送卵细胞的管道。
(2)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二、生殖的过程:1、受精:指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融合成一个细胞(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2、胎儿的发育:(1)过程:受精卵 胚胎 胎儿(2)营养:在人体胚胎发育初期,其营养物质是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
植入子宫内膜后,其营养物质是通过脐带和胎盘来自母体。
即:胚胎 脐带和胎盘 母体三、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有性生殖。
(卵生、体内受精)2、发育: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
(1)不完全变态发育:指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
如:蝗虫、蟋蟀、蜻蜒和蝉等。
(2)完全变态发育:指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
如:蚕、蚊、蝇和蝶类等。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有性生殖。
(卵生、体外.受精)2、发育:变态发育。
3、变态发育:指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蝌蚪与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
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有性生殖。
(卵生、体内受精)(有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的过程) 2、发育:直接发育。
即:受精卵→雏鸟→成鸟 注: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胚盘。
(四)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比较(发育)氧和养料 二氧化碳等废物氧和养料 二氧化碳等废物(分裂) (分化)(亲代基因型) (生殖细胞基因)(受精卵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比 值)父亲(双眼皮)母亲(双眼皮)常染色体22对 性染色体1对男性为XY女性为XX四、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1、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主要看它是否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比 较 项 目 无 性 生 殖有 性 生 殖两性细胞的结合 无 有新个体的产生 母体直接产生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繁 殖 速 度 快 慢 后代的适应能力 弱强优 点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举 例扦插、嫁接和压条等。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资料分析题训练(含答案)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资料分析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25167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4.png)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资料分析题(含答案)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稻蟹共生”种养模式是将水稻种植与河蟹养殖有机融合起来的方式,河蟹的残饵及粪便是水稻的有机肥料,水草、小虫是河蟹的生长养料,河蟹能改善稻田土质,增加土壤肥力,增加水稻产量,使一亩稻田获得双倍的利润。
这种模式生产出来的水稻绿色无公害,河蟹品质高,安全性有保障,可实现种植与养殖的双赢。
材料二:大庆龙凤湿地是黑龙江省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以芦苇沼泽环境为主,其中有丹顶鹤、东方白鹳等鸟类。
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览食,主要以小业、蛙、昆虫等为食。
(1)材料一中的农田生态系统,是由水稻、河蟹、细菌等生物部分和部分共同组成的统一整体。
(2)文中提到的“河蟹能改善稻田土质,增加土壤肥力”这一事实说明生物能(选填“适应”或“影响”)环境。
(3)在管理稻田的过程中,稻农要定期清理田间的杂草,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之间存在着关系。
(4)相对于单一的水稻种植,“稻蟹共生”种养模式的生物种类相对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的能力。
(5)某学生用“阳光→水草→小鱼→东方白鹳”表示材料二中的一条食物链,其他学生指出这条食物链书写不正确,应将其改为。
(6)材料中提及的水稻、水草、芦等都是生态系统中的者。
2.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过,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
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Ⅰ种。
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
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地加快。
材料二: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
(2)由材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3)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多样性和的多样性。
生物会考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会考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74945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f.png)
生物会考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以下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线粒体D. 叶绿体答案:D2. 下列关于DNA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 DNA分子由核苷酸组成C. DNA分子是单链结构D. DNA复制是半保留性的答案:C3. 植物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光合作用?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渗透作用答案:B4.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答案:D5. 人类的染色体数量是多少?A. 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B. 23对常染色体C. 24对染色体D. 46条染色体答案:A二、填空题6.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在____阶段加倍。
答案:前期7. 植物的根、茎、叶属于____器官。
答案:营养8.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型。
答案:XY9.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其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
答案:磷脂和蛋白质10.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和____。
答案:葡萄糖,氧气三、简答题11. 简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细胞呼吸的意义在于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2. 解释什么是基因突变,并举例说明其可能的影响。
答案: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就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它改变了红细胞的形状,影响了红细胞的运输氧气的功能。
四、论述题13. 论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能量从生产者通过食物链传递到消费者,但每一级传递过程中都有能量损失,主要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2019中考会考生物专题知识复习及习题详解
![2019中考会考生物专题知识复习及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f1508d2172ded630a1cb609.png)
专题一:生物科学与探究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类别概念举例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机器狗、落叶、电脑病毒等。
生物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等。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没有“生命”现象,其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特征概念举例应激性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
【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长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
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殖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三、应激性与反射的主要区别:类别区别举例应激性没有神经结构,植物通过激素调节来完成;单细胞动物由原生质来完成。
含羞草的叶子一旦被碰到就合拢起来;草履虫的趋利避害等。
反射必须通过神经系统才能完成,反射是应激性中高级的反应方式。
膝跳反射、猴子打篮球、谈虎色变等。
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和分类法等,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一般要与“观察法”的有机结合。
(1)观察法:指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用器具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的方法。
如:用望眼镜观察鸟类繁殖期的活动等。
(2)实验法:指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如: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海豚对声波的反应等。
生物会考复习题目和答案
![生物会考复习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54ca1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f.png)
生物会考复习题目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叶绿体2. 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其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壁3. 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个部分?A. 细胞质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线粒体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引进外来物种C. 保护濒危物种D. 恢复退化生态系统5. 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A. 22对常染色体+XYB. 22对常染色体+XXC. 24对常染色体+XYD. 24对常染色体+XX6.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草B. 树C. 羊D. 藻类7.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分裂的过程?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无丝分裂D. 细胞分化9. 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维持体温B. 调节血压C. 识别和清除病原体D. 合成蛋白质10. 下列哪个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钠D. 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12.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_。
13.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是_________。
14. 人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___中。
15. 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对,其中性染色体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17. 解释什么是基因突变,并举例说明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9. 论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在抵抗疾病中的作用。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20.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并简述实验步骤。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知识点)+生物中考复习资料(人教版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知识点)+生物中考复习资料(人教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264ca09e314332396893a8.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知识点)+生物中考复习资料(人教版有答案)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精华)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题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34708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e.png)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题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部分?2. 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分别有哪些功能?3. 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二、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2. 植物的根、茎、叶分别承担哪些生理功能?3.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三、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的生命周期有哪些特点?2. 描述动物的生殖方式有哪些?3. 动物的呼吸、循环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四、遗传与进化1. 什么是遗传?什么是进化?2. 描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什么?五、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2. 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六、人体生理知识1. 人体的八大系统包括哪些?2. 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七、生物技术的应用1. 什么是生物技术?它在医学、农业等领域有哪些应用?2.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它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3. 克隆技术的原理及其伦理问题。
八、科学探究方法1. 描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 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变量?3. 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重要性。
九、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是什么?2.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哪些?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十、健康生活与疾病预防1. 描述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方面?2. 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如何预防?3. 非传染性疾病的特点及其预防方法。
【注】本复习题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和巩固初中生物的知识点,为会考做好充分准备。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学业会考总复习练习(知识点专题1)
![初中生物学业会考总复习练习(知识点专题1)](https://img.taocdn.com/s3/m/2f858c79c8d376eeafaa3131.png)
初中生物学业会考总复习练习(知识点专题1)班级:姓名:号数:1、生物多样性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
2、生物学家在研究生物时,经常会用到、、、和、。
其中是现代生物探究的主要方法。
3、探究试验的一般过程是从、开始的。
提出问题后你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然后设计,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在分析所得的结果与是否相符,从而。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结论。
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同时科学探究时,一定要有并且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这个变量要形成;此外其他因素都应该是的。
4、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一定要,常用的有、、三种。
显微镜的目镜是安装在镜筒中的,物镜则是安装在上的,显微镜的当前的放大倍数是由确定的。
5、动植物细胞都有、和。
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等作用。
细胞核是细胞的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含有;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差别是动物细胞没有、和。
6、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前,要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在实验时需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的目的是。
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再把叶片进行处理,经酒精煮过的叶片呈色。
无色酒精变成色;加碘液后,叶片见光部分呈色,遮光部分呈色。
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产物。
7、甘薯、白菜堆久会发热由于的原因,移栽幼苗时根部带个土坨的目的是;移栽植物时常要去掉一些叶子,这样做是为了。
8、萝卜贮存久了就会空心,是因为体内的________大量地被分解了,这与植物的_____________有关。
9、栽花最好用瓦盆而不宜用瓷盆,这是因为瓦盆的比较好,有利于花卉根系细胞的。
10、植物细胞既可以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这主要取决于细胞________水溶液的浓度和________浓度的大小。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________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________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人教版初二生物会考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二生物会考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243d07bb68a98271fefae3.png)
生物复习八下1、有性生殖:由结合形成,再由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的遗传特性。
2、无性生殖:不经过由直接产生,这种生殖方式就称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的特性。
3、植物无性生殖的类型有: 、、、。
4、性状就是生物体、和等特征的统称。
遗传学家把的不同称为相对性状。
例如等。
5、生物的性状是由控制的,但是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的影响。
6、生物变异的类型有两种分别是、和并分别举例。
7、父亲卷舌的基因型(纯合)是,母亲不卷舌的基因型是,孩子的性状是基因型是。
8、父亲卷舌的基因型(杂合)是,母亲不卷舌的基因型是,孩子的性状是基因型是,比例是。
9、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生命起源是学说,美国科学家,通过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合成了,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
10、生物进化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研究进化的方法是。
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到、由到、由到。
11、用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颈为什么这么长:古代的长颈鹿,颈的情况是,颈的长短是的。
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时,颈长的,容易并且。
颈短的,留下来的。
经过,颈短的就被,颈长特征越来越,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
八上1、腔肠动物主要特征: 有无,体表有,身体呈。
2、环节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的体节组成,靠或辅助运动。
3、软体动物主要特征:身体,表面有,大多具有,运动器官是。
4、节肢动物主要特征:体表有,身体和附肢都。
5、鱼主要特征:生活在,体表有覆盖,用呼吸,通过和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6、两栖的繁殖在中完成,爬行动物在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
7、鸟类身体呈,前肢变成,被覆,有发达的,胸骨,有辅助肺的呼吸,骨骼而,长骨,高度融合。
食量,消化能力,心跳频率,体温而。
8、哺乳动物主要特征:体表,,牙齿有、和的分化。
9、都是单细胞的;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蘑菇等);没有细胞结构。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题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2737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1.png)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题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2.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而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3.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DNA。
4. 细胞质是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
5.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可以根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分类。
2. 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五界分类系统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其中真核生物又分为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并能通过生殖传递给后代。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为双螺旋。
3. 进化论认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过程逐渐形成的。
4.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四、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其基本功能。
3.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增大,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五、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长从种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到形成新的种子。
2. 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4.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六、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幼体发育和成体发育等阶段。
2.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卵生、胎生和卵胎生。
3. 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 动物的迁徙、冬眠等行为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方式。
七、人体健康与卫生1. 人体需要均衡的营养来维持健康,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全套习题(9套,有答案)
![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全套习题(9套,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597bc6b8f67c1cfad6b8e4.png)
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主题一生物与环境习题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习题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主题三生物圈的绿色植物习题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主题四生物圈中的人习题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主题五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习题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主题六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习题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主题七生物的多样性习题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主题八降的生活习题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会考总复习主题九生物技术习题1生物与环境一、核心知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保护生态平衡二、中考试题分析三、核心知识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一)环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指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湿度等多种因素。
(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合作、共生等)(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非生物部分:指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湿度等。
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链条式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链。
如:草→昆虫→食虫鸟→蛇→鹰。
(注)、有关食物链的书写要点: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绿色植物。
2、在食物链中,每个箭头都必须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2、在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它只反映出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与被捕食而发生的联系。
3、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绿色植物)数起,每条食物链都要数到底,不能漏数,但也不能将一个箭头看作一条食物链。
初中生物资料分析题(答案)
![初中生物资料分析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ffd40d2e3f5727a4e9620e.png)
综合题训练——资料分析题1、C 光合 D 微生物应该从我做起,树立环保意识,节能减排。
(或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
2、湿度二氧化碳肾碳—氧屋顶阳光充足,水源条件差,所以,考虑屋顶环境特征,适合屋顶植被的植物应具有的特征是耐干旱3、反射弧视网膜起主要折光作用的晶状体的曲度将变大,时间长了不易恢复原大小凹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4、胃小肠③蛋白质和铁效应器5、肺泡与血液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组织细胞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贫血铁唾液淀粉酶葡萄糖生产日期6、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防御和保护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淀粉和氧气。
人造树叶以水为原料,产物是氢气和氧气7、排汗(出汗) 呼气(呼吸) (顺序可颠倒)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或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抗原8、胸腹部气管鳃会外骨骼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稳定增多生态平衡9、酵母菌分解者真核孢子生殖肺动脉10、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11、先天性遗传物质遗传环境生活经验和学习社会信息交流观察维持生态平衡①不能随意杀灭某种动物(不能乱捕滥杀);②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③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写一点即可)12、无细胞结构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染源空气、飞沫特异性切断传播途径13、控制传染源三特异性免疫否。
一种抗体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卡介苗只能预防肺结核,不能预防甲型肝炎14、迁徙繁殖先天性遗传物质性外激素信息交流(或通讯) 学习行为生活经验和学习15、保温光合呼吸碳—氧平衡木质部导管(或木质部中的导管,只填“木质部”不得分) 蒸腾稳定性16、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的栖息地丧失) 破坏过度生物其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08年秋天,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暴利,他们在鲜奶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该物质含氮量较高,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三聚氰胺,会使蛋白质测定含量虚涨4个多百分点。
于是,少数奶农把三聚氰胺加入鲜奶之中,造成蛋白质含量增高的假象。
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据以上材料回答:(1)为确保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标准,这主要是因为蛋白质是__ _ ________。
(2)人体摄入的蛋白质消化的初始部位是,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3)被人体吸收的三聚氰胺由小肠到达肾脏的血液循环路线中,甲同学认为只经过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乙同学认为只经过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丙同学认为要经过心脏的全部四个腔,你同意 __ _ (填甲、乙或丙)的观点。
(4)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小明天天喝牛奶但仍缺钙,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缺少__ _。
(以下任选一项)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二、资料一: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6万多人死亡,37万多人受伤。
大量伤员急需进行输血抢救。
各大城市出现了踊跃为灾区人民献血的热潮。
(1)血液对人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危及生命,必须进行输血抢救。
无论是采血还是输血时,都要从他们的静脉中抽出或输入血液,这种血管的特点是。
对接受输血的伤员应以输入 _ ___血为原则。
(2)血液由组成,其中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是_ ___。
资料二:自大地震以来,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卫生防疫、监督队伍有近万人分赴重灾区实施灾后防疫,在灾区喷洒各种消毒剂和杀虫剂。
同时,还对灾区进行了重点人群甲肝、乙脑等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储备了霍乱、狂犬病、麻腮等疫苗。
到目前为止,灾区没有出现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在灾区喷洒消毒剂和杀虫剂、对重点人群接种疫苗,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 __、_ ___。
(4)灾区重点人群被接种疫苗,疫苗是,在体内能产生 _,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三、"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EV71病毒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借助进行传播的。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EV71病毒从传染病角度来说属于________,从免疫角度来说属于___ _____ 。
2.对于某个婴儿来说,则他在感染上这种病毒前属于 ______,感染上这种病毒后属于_ _____ 。
3.“手足口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减毒疫苗生产,所以不能有效地进行人工主动免疫进行预防,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生命科学知识,说说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手足口病__ _____四、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10分)(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补充完整:→→狼;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 __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 ___。
(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在一个相对__ __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数量先是因狼群数量的骤减而__ _ ,后则因植被的而减少。
(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 ____________能力。
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速效感冒片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金刚烷胺、咖啡因、人工牛黄,是一种新型的解热镇痛药。
1.它是中药还是西药? 药。
它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__ _____。
2、用药前要阅读 ___________,以确保用药安全。
4、为什么我们的药要包裹上胶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一种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在国内部分地区有病例发生及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它是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并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流行病学史 1.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1.2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症状与体征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大于38摄氏度,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
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注意:有少数病人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病人1、 SARS病是一种传染病吗?为什么?2、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它的病原体有可能是。
3、请你分析“非典”传播的三个环节:4、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10月6日在日内瓦再次警告,“非典”可能有复发的危险,就个人而言,预防“非典”应该如何去做?(5)据中国内地、香港等实验室研究,“非典”病毒可能来自人们食用的野味----果子狸,此外,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艾滋病和埃博拉病都是人类破坏生态平衡,侵入无人区的恶果,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七、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
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
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根据人体消化系统图,回答下面问题。
1.消化系统是由和构成的。
最大的消化腺是〔 c〕,它能分泌,促进消化。
2.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是〔a 〕、〔 c〕、(i)3.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e〕,其起始一段叫。
4.淀粉消化的开始部位是〔L 〕,蛋白质的消化开始部位是〔j 〕,脂肪的消化开始部位是〔 e〕。
5、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它由(c )分泌。
八、下面示意图中,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图,请回答:(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用数字表示)。
(2)图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进出植物体的。
(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A]_______所释放的能量。
(4)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过程[]_______散失掉了。
(5)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_______的效率;这一过程发生在图乙的[]_______中。
九、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今年的连续干旱使我省农作物受灾严重,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管道——________运输到植株各处的。
(2)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____ ____(选填图丁中的标号)发育而来的,而图丙中的①是由图乙中的_____ ___(选填图乙中的标号)发育而来。
(3)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丁中的____ ____。
(选填图丁中的标号)十、当今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
如果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能力,就会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现请你根据人与自然资源部分“成员”的对话内容,并结合日常生活通过不同途径所获取的知识回答问题。
题例:A与B对话的主要内涵是什么?答: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不要随便占用土地。
(1)C与D对话的主要内涵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与F对话的主要内涵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以上对话中反映出的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错误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我国资源现状,针对上述对话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谈谈你对保护自然资源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十一、下表是某正常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的主要成分的浓度比较。
请分析此表,回答以下问题:主要成分血浆(g/100ml)原尿(g/100ml)尿液(g/100ml)水 90 98 96蛋白质 8.00 0.03 0.00葡萄糖 0.10 0.10 0.00无机盐 0.72 0.72 1.10尿素 0.03 0.03 1.80(1)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大约包括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
(2)由血浆和原尿的比较,可知肾小球有作用。
(3)据测定:一个正常成年人一昼夜大约产生150升原尿,而尿液只有1.5升,这说明肾小管有作用(4)从表中可知,尿液的主要成分是。
(5)若发现尿液中含有红细胞或大分子蛋白质,则可能是发生了病变。
十二、兰山”世界杯划水赛,各路划水好手齐聚临沂一展风采。
请回答以下问题:(1)划水赛的口号“快乐在一起”。
“快乐”表明心情愉快,它是青少年的核心。
(2)世界杯划水赛要进行男、女尾波和跳跃等项目的角逐,当运动员划水时,要不停地做屈伸动作,屈肘时,上臂的收缩。
(3)如果你在现场观看时,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比赛场面,主要是因为眼球中[]的曲度可以调节;同时,在[]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视觉。
(4)你在观看比赛时经常会情绪激动,伴随着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脸颊发热。
这是你的高度兴奋,同时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的结果,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的共同调节。
(5)跳跃项目是划水赛上观赏性极强的一个项目。
滑水运动员在水面上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完成各种优美、准确的动作,主要是依靠的协调作用。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