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阅读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0923aa84254b35eefd3487.png)
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基础积累一、请认真读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全对的一项是()A.徘徊.(huí)蒸.融明察秋毫.(细毛)B.赤裸.裸(nuǒ)收藏.一声不吭.(出声、说话)C.依偎.(wēi)明媚.饶.有趣味(特别)D.亲吻.(wěn)柔.搓一视同仁.(仁爱)2.可以与“左冲右撞、行色匆匆、溜之大吉”归为一类的词语是()A.清风朗月B.大步流星C.一生一世D.骄阳似火3.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A.匆匆地来悄悄地去B.轻轻地说甜甜地笑C.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D.认真地阅读好奇的心情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A.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B.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5.对下列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语言描写,写出了“我”内心的焦急)B.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
(心理描写,“希望”相当于提示语“想”)C.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动作描写,“蹲、拨弄、爬、找、更多”都是动词)D.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
(外貌描写,描写对象是尼尔斯)6.“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对这个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稍纵即逝的形态。
C.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有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9653edb0717fd5360cdcb0.png)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8分)1.日薄.(bó báo)西山,身穿薄.(bó báo)衣的我yī wēi()在妈妈的怀抱里。
我看着jiāo mèi()的夕阳旋.(xuán xuàn)即nuó()移到大山后面去了。
2.在溜冰场溜冰时,我不小心bàn()倒了,一向爱láo dɑo()的妈妈huánɡ k ǒnɡ()万分,一秒也没dān()搁,连忙跑过来为我róu cuō()双腿。
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啊!二、下列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B.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C.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起,我的语文成绩便遥遥领先。
三、请给句子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①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②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默默地奉献着自己。
③每当你出去旅游时,是不是只注意那苍翠挺拔的参天古木?④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的花草树木,哪来的人类呢?⑤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
⑥你注意过那藏着植物根基的泥土吗?四、句子练习。
(17分)1.按要求写句子。
(9分)(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多套打印版) (4)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多套打印版) (4)](https://img.taocdn.com/s3/m/0e22d55c964bcf84b9d57bb6.png)
2020年春季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一、拼音。
(7分)1、看拼音写词语。
(5分)Kǒng bù jiān ruì chōu tì yú lè xīng wàng( ) ( ) ( ) ( ) ( )2、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分)(1)妹妹换上了新夹(jiájiā)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sàn sǎn)步了。
(2)他那披散(sǎn sàn)的长头发中间露(lù lòu)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酷刑了。
二、汉字、词语。
(20分)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3分)“舅”字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这个字的第三笔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2、照例子,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两个新字,然后组词。
(2分)例:昔腊(腊月)欠()()3、搭配要恰当,用直线连起来。
(3分)伟大的态度含糊地问慈祥的力量奇怪地说严峻的面庞坚决地回答4、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3分)精兵()政千()一发一()不苟死得()所(1)后来才知道,在这()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
(2)周总理审阅文稿时一边看一边思索,总是()地工作着。
5、选词填空。
(4分)维持坚持保持支持(1)面对凶残的敌人,父亲仍然()着他那惯有的态度。
(2)交警叔叔站在十字路口()交通秩序。
(3)我们学校在这次校外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办学单位的()。
(4)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我们都深受感动。
6、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词语。
(2分)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分)()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三、句子及其它。
(20分)1、按要求写句子。
(5分)(1)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42756a1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1.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书写(共10分)1.(本题10分)看拼音,写词语。
jué chátàn xīpái huái wēi fēnɡzhēnɡrónɡxiūzhǐshí ɡuānɡjīnɡhuánɡqīn wěn yīwēi二、填空题(共11分)2.(本题11分)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第一句话用_______、______来比喻过去的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三句中的“痕迹”是指__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了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连________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感到_________________。
(2)我一声不吭,盼着。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一声不吭”在这里共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一声不吭”,是因为“我”仍________”;第二次“一声不吭”,是因为“我”仍__________;随着光线“暗下去”“凉下去”“沉郁下去”,“我”的心越来越_____________,第三次“一声不吭”,是因为“我”已经沉浸在____________之中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共10分)3.(本题2分)找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卧(wò)室徘徊(huí)饶(rào)有趣味B.模(mō)糊耽(dān)误无可挽(wǎn)回C.依偎(wèi)柔媚(mèi)热泪盈眶(kuànɡ)D.绽(zhàn)放念叨(dao)翻箱倒(dǎo)柜4.(本题2分)“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523c08ec3a87c24028c4e8.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主题阅读训练第三单元阅读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组成,并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并能运用所学,在习作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阅读方法1.通过用朗读、默读等方式反复读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都情感真挚,朴实自然,只有在深入品味文字时才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片真情。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感人至深;作家史铁生在《那个星期天》中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回忆等待过程中心情的起伏变化,令人动容;《别了,语文课》中少年对祖国对母语的深深眷恋打动人心;《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肖复兴用质朴的语言、朴实的事例表达对母爱的深深感恩,深情溢于言表。
这些真情实感都要通过反复阅读文章才能真切体会得到。
教学时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课文。
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并能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每篇课文作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对生活、对人事的不同情感,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提炼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并结合课堂练笔进行及时地运用,为后面的初试身手和习作积累优秀的语言和写作方法,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精彩片段阅读《那个星期天》片段。
①走吧?洗完衣服。
这一次不能原谅。
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
我一声不吭,盼着。
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
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db702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f.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时间(节选)季羡林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
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
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
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
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
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
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
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
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
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
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从古代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到近代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其实,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大自然还是把虚无缥缈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
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标志出一年。
农民最关心这些问题。
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
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
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
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儿。
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儿。
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
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波光潋滟,水色接天。
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
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
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
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基础卷(两套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基础卷(两套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fe5510680203d8ce2f24b7.png)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7.语言实践。(4分) 下面是放学后丁丁和妈妈的对话,假如你是丁丁,你该如何回答? 丁丁:妈妈,老师让每一个同学跟家长学会做一道菜,你教教我吧! 妈妈:你把功课学好就行了,学做菜干什么?
丁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2ee952650e52ea551898bf.png)
第三单元测试姓名:班级:座号:一、填空题(共44分)1.读拼音,写词语。
(8分)kōng xūcōn g cōng xuán zhuǎn tàn xīnuó yíníng rán jué chápái huái2.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1)这次拔河比赛尽____(jǐn jìn)管我们班失败了,但大家都已经尽____(jǐn jìn)力。
(2)明明每天都在寻找隐藏_____(cáng zàng)在书中的知识的宝藏______(cáng zàng)。
3.近义词填空。
(6分)爱护爱惜珍惜①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________书籍的习惯。
②他十分________时间,一分钟也不让它白白浪费掉。
③粮食是宝中宝,人人都要________。
维持保持保护④解放前,爷爷起早贪黑地干,可还是________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⑤老红军战士始终________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⑥青蛙是益虫,我们要________它。
4.分别判断下面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6分)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________________②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______________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________________5.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5分)白:A.空白;B.清楚,明白;C.没有效果;D.无代价,无报偿;E.陈述说明。
①展览馆门没开,我和爸爸白跑了一趟。
________②经过反复侦察,案件终于真相大白了。
________③我们不能白坐您的车啊!________④我们要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
________⑤爸爸在表白他热爱祖国的一片情意。
________6.读句子,想一想破折号的作用,择优选用。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468de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2.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kōng XXX dùnyīwēifān xiāng dǎo g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念叼B.体止C.绊倒D.拨弄3.下列加粗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逝去逝世B.耽于幻想耽搁C.明媚谄媚D.皮开肉绽绽放4.“戣”的意思,和以下词语最相关的一项是()。
A.姓名B.玉器C.花名D.兵器5.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分,下列词语中与其他三项不是同一类的是()。
A.阴谋B.勾结C.团结D.一曝十寒6.下列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旅行是被热情的导游绑架,______旅行还有什么意思?写作是文字的旅行,也许也需要“导游”,______路一定要自己走,也须警惕被“导游”绑架。
A.因为所以但是B.虽然但是所以C.如果那么但是D.既然那么因此7.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犹豫不决。
B.因自己一时失误,导致大家跟着被淘汰,我内心一阵惆怅。
C.母亲是挫折中的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
D.海水的酸性将会变得非常高,足以蒸融活着的甲壳类动物的外壳。
8.以下句子改写后与原意不符的一项是()。
A.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
”→母亲对我说,她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
B.我把午觉睡过了头。
→午觉被我睡过了头。
C.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没有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D.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这不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9.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年轻人的阅读应该分为两种类型。
②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模仿不是耻辱,而是捷径。
③对年轻人而言,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8a3222fc4ffe473268ab1a.png)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一、(12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读音和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我看到了他那乱篷篷..的脸。
..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B.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tuò),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 bīn)都斑白了。
C.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 yē)着,很久很久。
D.一群泪痕( hén)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掂.着脚望着,望着……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那是父亲的被难日。
(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B.人固有一死。
(本来)C.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泛指全国各地)D.烈火焚烧若等闲。
(空闲)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
B.在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里,一批怀抱救国救民理想的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C.八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头上高高飞过。
D.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的宇宙。
4.下列句子空缺处关联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A.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B.因为……所以只要……就不管……都如果……就C.虽然……但是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D.虽然……但是只要……就不管……都如果……就5.下列句子中,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句是()A.为了避免党组织不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B.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温暖的声音。
C.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a672b3a6c30c2258019e6b.png)
外阅读专项训练
1.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
的斑点。
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引起的颜色明暗变化。
2. C
3. C
4.列数字作比较有不少相似之处
1.BC D B
2.火星的另一个奇异特征便是每年都要刮起一次让人难以想象的特大风暴,风速之大是无
法形容的。
3.句子A好。
“几乎”一词说明火星上有氧气,但是很少,如果没有“几乎”,就表明火
星上没有一点儿氧气,与事实不符。
4.是从两个方面介绍的。
第一,火星表面都是红色的土壤和岩石;第二,火星每年都会刮
起一场特大风暴。
5.短文举了火星探测器探测火星遇到麻烦的例子。
我觉得“唤醒火星”主要是揭开火星的
面纱,更深入地了解火星。
6.表明了人类征服火星的信心。
1.kuìshùchóu sàn
2.恒星系
3. D
4.恒星系主体的能量越大,光和热扩散的距离就越大,磁控网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光
和热到哪里,磁控网就到哪里,光和热越强,磁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e26af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b.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
(40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pái huái zhēnɡ fā duǒ cánɡ jīnɡ huánɡ bù ānwǎn huí róu cuō dān ɡē fān xiānɡ dǎo ɡuì2.可以与“左冲右撞、行色匆匆、溜之大吉”归为一类的词语是()(2分)A. 清风朗月B. 大步流星C. 一生一世D. 骄阳似火3.下列可能与“觺(yí)”的意思有关的词语是()。
(3分)A. 问题B. 兽角C. 酒杯D. 坚硬4.选词填空。
(5分)消逝流逝(1)时光如水,匆匆()。
(2)光线正无可挽回地(),一派荒凉。
盼望渴望期望(3)在战争年代,孩子们多么()能够有一本教科书啊!(4)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
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5)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
5.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再仿写。
(6分)(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仿写:(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仿写:(3)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仿写:6.对下面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分)(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3)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4)还去吗?去。
走吧?洗完衣服。
A. 排比排比设问设问B. 排比比喻设问反问C. 排比比喻设问设问D. 排比比喻反问反问7.下列短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A. 阳光明媚B. 翻看画报C. 揉动衣服D. 生活简陋8.仿写句子。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d90a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7e.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阶段(3、4单元)质量检测卷一、书写(共8分) 1.读准拼音,正确书写。
nu ó y í p ái hu ái d ān g ē y ī w ēi ( ) ( ) ( ) ( ) m ó gu ǐ c án b ào ch è d ǐ p ī p íng ( ) ( ) ( ) ( )二、选择题(共10分)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燕.山(y ān ) 坚劲.(j ìn ) 荒.凉(hu āng ) 缥缈.(mi ǎo ) B .头涔.涔(c én ) 绊.倒(b àn ) 暂.时(z àn ) 噎.着(y ē) C .蒸.融(zh ēng ) 依偎.(w ēi ) 哽咽.(y àn ) 绞.刑(ji ǎo ) D .埋.怨(m án ) 铭.记(m íng ) 追悼.(di ào ) 蚁穴.(xu é)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稚嫩 娟秀 牺牲 喜出望外 B .郝然 流逝 被迫 精兵减政 C .遨翔 迁移 开凿 头昏脑涨D .描摹 贮藏 执行 坚忍不拨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B .“我一定要把你们照顾好,不负党的嘱托。
”他在自言自语....。
C .在这危如累卵....的时刻,是董存瑞牺牲了自己,为战士炸开了前进的道路。
D .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5.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②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③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c2c973844769eae009ed94.png)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一、读句子,写词语。
(10分)1. 一声巨响将睡梦中的婴儿吵醒,他j īn ɡ hu án ɡ( )地睁开眼睛y ī w ēi ( )进母亲的怀里,母亲q īn w ěn ( )着他的脸颊安慰他。
2. 我nu ó d òn ɡ( )了一下身子,凝视着窗外。
m ín ɡ m èi ( )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房间,照射在zh àn k āi ( )的绣球花上。
3. 弟弟因贪玩d ān wu ( )了回家吃午饭,奶奶为此ni àn d ɑo ( )了半天,弟弟r óu cuo ( )着衣角,不停地道歉,请求奶奶yu án li àn ɡ( )。
二、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缥缈.(mi ǎo ) 惆怅.(zh àn ɡ) 挽回 柔面B. 潸.然(sh ān ) 徘徊.(hu í) 蚁穴 叹息C. 消逝.(sh ì) 相叙.(x ù) 绊倒 蒸发D. 咔嚓.(c ā) 华侨.(qi áo ) 空虚 躲藏 三、分析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将序号选填到句后的括号里。
(4分)A.解释说明B.话语的中断或间隔C.提示下文D.声音的延长1.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 )2. 体育课上,高老师喊:“立——正。
”( )3. 我最喜欢今天的天气——晴转多云。
( )4.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 )四、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比喻)B.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课内阅读与积累运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课内阅读与积累运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aa1764915f804d2b16c1b0.png)
六下第三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一、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20分)(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_____。
文章紧扣“__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
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但是由于家务繁忙,一次次爽约,最后没有去成的事。
在那个星期天,“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___________、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_______、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__________,到最后等待结束,_____________的心理过程。
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16分)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这句话中作者不用“二十四年”,却说“八千多日子”,是为了突出时间多,表达内心的空虚。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中作者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无奈。
()3.“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中“罢了”的意思是“仅此而已”。
()4.课文《那个星期天》按照一天从早晨到黄昏的变化表现了“我”由满怀希望到因希望落空而失望的心理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母亲操劳家务的辛劳。
()5.课文《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
( )6.《别了,语文课》一文的最后,选择了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两件事,凸显了依依惜别的气氛和心情。
( )7.《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以“阳光”为线索,写了“母亲晒被子”“毕大妈晒水洗澡”两件事,赞扬了太阳的无私奉献精神。
( )8.写作时,人物的情感可以直接表达,也可以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表达。
( )三、积累(共24分)1.仿照例子写成语。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173ae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7.png)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________ 偷采白莲回”这首诗叫做《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诗中为我们描写了一个________的孩童形象【答案】小娃撑小艇, 池上, 唐, 白居易, 天真幼稚、活泼淘气【解析】《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全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本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2.“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________的花这繁花从________开到________ 不留________阳光下就像________……”这句话中把“繁花”比作________ 从这句话中体会出春天的________【答案】密密层层的淡红的, 树枝, 树梢, 空隙, 几座喷花的飞泉, 飞泉, 美景【解析】《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体现了冰心对春天、对儿童的赞美之情文章中“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句话把“繁花”比作“飞泉” 从这句话中体会出春天的美景3.(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广阔﹣﹣________ 栖身﹣﹣________3.(2)阅读第二到四自然段回答问题作者围绕兴凯湖湖水的特点进行描写先写了湖水的________ 又写了湖水的________ 最后写湖水的________3.(3)文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来描写兴凯湖的美请你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①湖水永远清澈透明如云如梦如诗 ________②毫不疲倦的兴凯湖波涛就这样奔腾着轰鸣着 ________3.(4)兴凯湖的美吸引了许多人越来越多的游人们来到兴凯湖游玩而美丽的景色需要每个人的爱护请你为兴凯湖写一句标语号召游客们文明旅游________【答案】辽阔, 栖息【解析】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广阔”的意思是辽阔从文中找出近义词为“辽阔” “栖身”的意思是寄生、赞助从文中找出近义词为“栖息”【答案】辽阔、磅礴, 温柔、平静, 清澈透明【解析】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二到四自然段可知作者围绕兴凯湖湖水的特点进行描写先写了湖水的辽阔、磅礴又写了湖水的温柔、平静最后写湖水的清澈透明【答案】比喻, 拟人【解析】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①阅读句子“湖水永远清澈透明如云如梦如诗”可知这里把“湖水”比作“云、梦、诗”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②阅读句子“毫不疲倦的兴凯湖波涛就这样奔腾着轰鸣着”可知这句话把“兴凯湖”当成人来写从“毫不疲倦”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因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答案】爱护环境有你有我有他文明旅游利己利国利民【解析】考查学生拟写标语的能力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外积累回答即可即爱护环境有你有我有他文明旅游利己利国利民4.桃花水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映衬)着蓝天这句话选择“映衬”更合适 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5.(1)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________5.(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是怎样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________5.(3)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答案】①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②盼望中的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令我印象难忘③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忘④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解析】【答案】, “光线渐渐暗下去”交代了天色渐晚“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解析】【答案】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解析】6.文史知识填空1.隶书形成于________晩期通行于________2.《景阳冈》选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_ 书中的“及时雨”是________ “行者”是________3.《两茎灯草》选自________代________的《儒林外史》本书所用的手法是________ 4.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________ 它建于公元前________年左右5.《田忌赛马》是根据________所著的《史记》中的相关内容改写的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 被鲁迅称为“________ ________”【答案】战国, 两汉, 水浒传, 施耐庵, 宋江, 武松, 清, 吴敬梓, 讽刺, 胡夫金字塔, 2700, 司马迁, 纪传体史书,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1.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完全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2.《景阳冈》选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108人的英雄事迹书中侠肝义胆、敢报天下不平的梁山好汉最引人注目如仗义疏财的及时雨宋江勇敢的行者武松倒拔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通过阅读与查阅资料可知《两茎灯草》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采用这种手法突出地表现了严监生吝啬的性格特点具有强烈讽刺意味4.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5.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史学和文学名著鲁迅称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7.《湘西吊脚楼(节选)》和《绿色之都莫斯科》两篇文章均是________(写人记事状物)类文章文章《湘西吊脚楼(节选)》主要从湘西吊脚楼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而文章《绿色之都莫斯科》则围绕莫斯科是座“________”来写它们都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文章《湘西吊脚楼(节选)》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绿色之都莫斯科》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状物, 建筑形式, 妙处, 绿色之都, 引用, 作诠释, 列数字, 打比方【解析】8.我想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对联、故事等可以采用查阅图书和网络搜索等方法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我们在查找资料时可根据所查资料的特点查阅相关的图书资料或上网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相关的资料同时对于搜集到的资料要注意整理与分类9.(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赞成﹣﹣________ 谦虚﹣﹣________ 分裂﹣﹣________9.(2)照样子写词语窃窃私语纷纷议论________不慌不忙自作自受________9.(3)文章题目“尾巴”具体指________ 用“________”在第1自然段中画出指代“尾巴”的有关句子9.(4)“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老师你的意见我们知道了’”老师的意见是什么?请用概括的话写下来________【答案】反对, 骄傲, 团结【解析】考查了在文中找反义词的能力在理解所给词语的基础上完成赞成对别人的主张或行为表示同意反义词可为文中的反对谦虚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反义词可为文中的骄傲分裂将整个事物或整体分开反义词为分裂【答案】津津有味滔滔不绝, 不闻不问自言自语【解析】考查了仿写词语的能力“窃窃私语、纷纷议论”为AABC结构的词语如津津有味、滔滔不绝“不慌不忙、自作自受”为ABAC结构的词语如不闻不问、自言自语【答案】以前的错事,【解析】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第一自然段可知大家抓住雷鸣以前的缺点不放第二自然段老师讲的故事中小青蛙怕龙王追究我在蝌蚪时候的事由此可知这里的“尾巴”借指以前的错事而雷鸣以前的错事是有的同学说他以前过分骄傲自私有的同学说他以前不团结同学不肯帮助同学有的同学说他以前在大扫除时曾经溜走……【答案】不必过分追究别人过去做的错事应该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用新的眼光看待他【解析】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结合老师讲的故事理解在这个故事中小青蛙怕龙王追究我在蝌蚪时候的事而此时青蛙已没有尾巴了如果追究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老师的意见是不必过分追究别人过去做的错事应该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用新的眼光看待他10.《惠崇春江晚景》是________为________的画作《________》所写的一首________诗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________来了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答案】苏轼, 惠崇, 春江晚景, 题画, 竹子, 桃花, 蒌蒿, 芦芽, 江, 鸭子, 河豚, 春天, 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解析】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1.(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1.(3)很多人对“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这个展览很感兴趣请你综合上述材料写出人们感兴趣的两个理由________________11.(4)按要求完成以下两个人物任务一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北京中轴线东西两侧建筑对称的布局特点学校可能会让他们去的地方是________和________任务二根据上述材料及自己的积累你最想重点参观(材料四)中提到的哪一处遗产点?请具体介绍一下这处遗产点(人民英雄纪念碑除外)遗产点 ________介绍 ________A. 正阳门、永定门都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B. 鼓楼在景山北面钟楼在安定门的北面C. 北京大兴国机场坐落在中轴线南延长线上【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3)①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建筑东西对称布局的对称轴线由此形成了北京东西对称的独特的壮美秩序②北京中轴线, 上有多处确定申遗的遗产点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解析】【答案】(4)故宫天安门故宫故言也叫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六百年历史了故宫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共有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故宫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六百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解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阅读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阅读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e5575ac1c708a1294a4415.png)
2xxx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阅读训练1.阅读《匆匆》片段,回答问题。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过,从我脚边()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过了。
(1)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仿照这句话再写两个这样结构的句子。
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
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这四个词表现了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
2.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
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
男孩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男孩哭的原因是________。
(2)母亲“惊惶”的原因是________。
表现为________。
(3)文章结尾“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运用了环境描写,作用是________。
3.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_______过,从我脚边_______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_______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_______过了。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每日阅读训练卷及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每日阅读训练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4485f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d.png)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每日阅读训练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在一个静谧的午后,下着雨。
我撑开雨伞,穿过喧闹的街市,拐进长长的小巷。
雨淅淅沥沥,雨丝无声地飘洒在伞布上,又悄悄地跳落在石板路上。
穿巷的微风中飘来淡淡的香味,我静静地在小巷里漫步欣赏着。
“扑通”一声,我猛然扭身一看,是一位戴斗笠的中年男子摔倒了。
细密的雨雾里,他“哎”地叫唤了一声,似乎摔得有些疼。
他小心翼翼地直着身子,试图站起来,腿却不听使唤地颤抖着。
一次又一次,他的努力都伴随着轻微的磕碰声失败了。
我和行人反应过来,匆匆走上前去。
这时我发现,原来他身旁还有一筐月饼,圆圆的月饼在石板路上滚落了一地。
我们急忙围上去捡,月饼很快被拾回了筐里。
那中年男子十分沮丧,几个妇女围上去亲切地询问,才知道他原来是给一家超市送货的点心店的老板。
“还好,没碎多少”。
“没关系,只是包装纸湿了,弄干就好了”。
人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雨,洒满小巷,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
这时,有人提议:“既然这月饼落在咱小巷,不如大家买两斤他的月饼”。
“我也觉得应该这样做”。
众人纷纷赞同,硬币的叮当声在小巷里格外优美而和谐。
戴斗笠的男子十分感动,向众人道了谢,挑起担子,蹒跚地走了。
这时,大家才发现他的腿有些残废。
人群很快散去了,小巷又恢复了平静。
我咬了口月饼,甜蜜流入心底。
破碎的是月饼,圆满的是人心。
不知过了多久,雨停了。
一缕温暖的阳光从云层缝隙里穿透出来,把天空映成了蓝底金边的颜色。
小巷被夕阳铺上一层碎金黄,晚风拂动着枝叶发出轻微的声响,那沁人的香味在巷子里萦绕飘荡,形成“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意境……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2.简要概括短文主要内容:3.“人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雨,洒满小巷,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4.对戴斗笠的中年男子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方法?5.戴斗笠的中年男子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6.短文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说一说你对本文的看法。
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同步阅读题
![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同步阅读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5bf4c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8.png)
第三单元真情流露【阅读目标】如何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分为叙事散文、哲理散文、抒情散文。
语言有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等特点。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
【散文题型】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1)把握散文主题的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嘅括,材料是为文童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槪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2)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1)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2)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知识锦囊】散文知识点1.品味语言(1 )字词含义:解経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1)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询语的含义;2)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2 )词语妙用(1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3)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表达作用: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伺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3)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 )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2.表达方式的作用(1)描写的作用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
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xxx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阅读训练1.阅读《匆匆》片段,回答问题。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过,从我脚边()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过了。
(1)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仿照这句话再写两个这样结构的句子。
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
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这四个词表现了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
2.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
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
男孩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男孩哭的原因是________。
(2)母亲“惊惶”的原因是________。
表现为________。
(3)文章结尾“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运用了环境描写,作用是________。
3.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_______过,从我脚边_______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_______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_______过了。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填序号)A.闪B.飞C.溜D.跨(2)这一段文字,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多选)A.排比B.对比C.拟人D.比喻(3)作者描写了哪些生活细节来表现日子的来去“匆匆”?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1)用横线画出排比句。
(2)本段四个反问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体会作者写下“四个追问”文字时的心情?5.课外阅读。
掌声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_______(sìshì)的,不_______(再在)像以前那么忧郁。
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_______(连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_______(jiāo jiào)她跳舞。
几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
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1)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正确的音节和汉字。
(2)读句子,注意加下划线的词句,你从中体会到了英子什么样的心情?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3)英子前后有怎样的情感变化?将表示英子情感变化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英子的情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短文一共写到了几次掌声?分别代表着什么含义?(5)英子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有几次做出了回答?(2)在文中找出能表现作者由感悟而发奋的句子,并抄下来。
(3)思考: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里白白走一遭?(4)读了这段,你想到了什么?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句话作者运用了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
(2)“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________。
(3)“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从这句话体会到作者什么?8.阅读下面的一个文段,完成练习。
光明赵丽宏他是一种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
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使锃亮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
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
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旧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远的历史。
他慷慨。
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________权重如山、腰缠万贯,________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
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惜他,他________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________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淹没了他的脚印。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 即使……或是就由于B. 不管……还是便因为C. 尽管……尽管便因为D. 即使……即使就由于(2)请用四个词语概括“光阴”的特点。
(3)用一句话概括第1自然段的大意。
(不超过10个字)(4)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想?(5)你每天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你认为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写一写。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时谁?又藏(cáng zàng)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jǐ gěi)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kōng kóng)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jīn jìn)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选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藏________(cáng zàng)在给________(jǐ gěi)了空________(kōng kóng)虚不禁________(jīn jìn)(2)文中运用了大量叠词,仿例子写词。
匆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涔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原文中找出排比句,然后也仿写一句排比句。
(4)写出两句你最熟悉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0.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我不能忘掉祖国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
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
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
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
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
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
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
”“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词。
(搜;收)________集(温和;柔和)________的声调(震动;振动)________全世界(坚;艰)________苦卓绝(2)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