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保持下肢骨牵引
牵引病人健康知识宣教
骨牵引保持有效牵引1、保持有效的牵引,颅骨牵引抬高床头15°~30°,下肢牵引抬高床尾15°~30°,以保持有效的反牵引力。
2、确保有效牵引重量,避免砝码接触地面及牵引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整,不可随意增减。
重量过小,不利于骨折复位或畸形矫正;重量过大,可导致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
3、保持滑车灵活,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滑车抵住床尾或床头。
4、患者头部不能抵住床头栏或足板不能接触床尾,以免对抗反牵引力。
5、牵引绳上不能放置物品,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6、保持有效牵引,不能随意放松牵引。
7、保持牵引钢针两端平衡。
骨牵引注意事项1、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使患肢需保持外展中立位,为防止患肢外旋,可穿带有横板的防旋鞋。
2、股骨上段骨折行骨牵引时,患肢应尽量外展,患者保持半卧位,有利于骨折对位。
3、胫骨中下段骨折行跟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角,使踝关节轻度内翻,以利骨折复位。
4、颅骨牵引者不可随意摇头及点头,头颅两侧各放一沙袋固定,侧卧时牵引装置、头颅及脊柱成一直线。
5、牵引针的护理(1)观察针眼有无红、肿、热、痛,有无渗液,牵引针口处每天换药一次。
应除去针眼旁边的分泌物和焦痂,以免增加感染。
(2)保持牵引架清洁,每天用乙醇纱擦拭。
(3)发现针眼异常分泌物,报告医生,并取标本送细菌培养。
(4)注意牵引针有无左右偏移,如有偏移,不可随手将牵引针推回,应消毒后调至对称。
若是牵引针反复发生偏移,可用宽胶布粘贴患肢于牵引架上,防止移动。
6、冬季牵引患肢可用袜套保暖。
7、观察患肢的末梢皮温、颜色、感觉、活动是否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肿胀情况,毛细血管充盈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并发症及其护理1、防止褥疮的发生牵引患者卧床时间长、受压部位如枕部、骶尾部、脊柱等骨隆突处部位易发生褥疮,尤其多见于年老体弱者。
保持床单干洁、平整、无渣屑,及时更换汗湿或尿湿床单;可让患者卧气垫床,减轻皮肤受压;定时翻身检查,每天用温水床上擦浴1~2次,必要时随时清洗,操作动作轻柔,每周修剪指甲,以免损伤皮肤。
提高下肢骨牵引有效率
提高下肢骨牵引有效率背景:牵引术是骨科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位,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
骨牵引是骨科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有效牵引能稳定骨折断端,促进骨折复位,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回流,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1]。
无效牵引会增加患者疼痛,不利于骨折断端稳定及愈合,因此,提高骨牵引有效性对骨折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临床上查检发现存在:牵引重量不符、牵引不在一条轴线上、牵引体位不正确、牵引持续性中断、牵引角度不正确、末梢血运观察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用PDCA的方法进行持续改进,现将我们改进的成果汇报如下:1.现况调查本次调查选取骨科2022年12月01日-20日20例下肢骨牵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骨科专科小组对20例下肢骨牵引患者进行现状调查,通过从牵引体位、轴线、重量、角度四个维度进行,利用骨牵引有效查检表(表1)。
每日14时对当日骨牵引患者牵引有效性进行评分。
1例患者牵引1d计1人次骨牵引,1例患者1d内出现≥1次无效牵引计1人次无效骨牵引,共进行56例次下肢骨牵引患者牵引的有效性评分,分数大于90分为合格,本次调查结果(表2):20例次不合格,36例次合格,合格率64%。
下肢骨牵引合格率=时间内骨牵引有效人数/时间内下肢骨牵引患者人次总数×100%。
表2 改善前骨牵引现状情况调查结果存在问题 不合格例数(n=56) 占总调查次数的比例牵引体位不正确 9 16%牵引轴线不正确 6 10%牵引重量不正确 3 5%牵引持续期间中断 2 3%2.原因分析2.1鱼骨图分析 由骨科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鱼骨图分析(图1)2.2要因分析采用531打分法对所有要因进行打分(表3)表3 原因分析及要因评价表总11 1 1 1 1 17备注:由骨科小组按重要5分,一般3分,不重要1分;根据80/20原则,参与打分,总分25分,≥20分为要因。
骨科牵引护理
骨科牵引护理【观察要点】1、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和色泽、疼痛的性质、肿胀的程度及感觉活动情况。
2、评估牵引是否有效。
3、观察有无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褥疮、足下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牵引针眼感染等。
【护理措施】1、对牵引患者认真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
2、保持有效牵引(1)卧硬板床,有反牵引作用,如下肢牵引应抬高床尾,头颅牵引要抬高床头,上肢牵引,肩要离床等。
(2)摆正骨盆,将肢体置功能位,如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保持髂前上棘、髌骨中点和第1、2趾间在一条线上,牵引线应与身体的纵轴线一致。
(3)牵引锤应保持悬空,不可坠在地上或触及床栏,牵引绳要光滑保持顺畅,扩张板不可抵触滑轮,否则失去牵引作用。
(4)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增减或移去,做日常护理(如铺床单、使用便盆等)时不必去掉重量或放松牵引绳,皮牵引重量约3—5公斤,一般不超过5公斤。
骨牵引重量遵医嘱根据牵引的目的和部位不同而定。
3、冬季注意肢体保暖,可用棉被覆盖或包裹患肢,防止受凉。
4、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对不良的心态反应及时疏导和帮助,使之愉快的配合治疗。
5、预防并发症(1)随时注意牵引带有无松散或脱落,有否压迫神经、卡压皮肤,并及时调整。
(2)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打背部,用拉手练习起坐等,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
(3)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在骨突出部位放置棉圈、气垫等,并定时按摩,以防止发生褥疮。
(4)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定时按摩腹部,以防止发生便秘。
(5)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牵引弓偏移时不可随手将牵引针推回,每日用酒精滴针眼2次/日,以防止发生针眼感染。
(6)颅骨牵引要拧紧牵引弓的螺母,防止脱落。
6、协助患者生活护理,做好清洁卫生护理,如洗头、擦浴等,病情许可,可教会患者在床上借助拉手,利用便盆大小便等。
【健康教育】1、向患者说明牵引的目的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
2、指导患者早期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2周后开始练习关节活动,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增大活动强度,以防止肌肉萎缩,但以活动后病人不感到疼痛、疲劳为度。
牵引的概念及骨牵引注意事项
牵引的概念:牵引技术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以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目的,同时也用于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治疗。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1、牵引的肢体应抬高,高于心脏位置。
2、下肢牵引的肢体应外展位。
3、牵引的砣不可随意去除,砣应高于地面10·15厘米,不可接触地面。
4、牵引针眼处,每天滴酒精两次,预防针眼处感染。
5、被牵引的肢体应制动,避免大幅度活动,引起牵引针的移位。
6、牵引针的两端各有一密封瓶,是为了保护病人健侧肢体的皮肤不被划伤,和衣物被服不被刮破。
如瓶子脱落,请告知医护人员。
7、下肢牵引的病人,脚后跟部应加垫一软毛巾,以保护皮肤。
8、病人可利用床上拉手训练抬臀。
骨牵引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骨牵引术是在患肢远端的特定部位,在无菌条件下,将骨圆针或牵引钳穿入骨骼内,系上牵引装置进行牵引的方法。
骨牵引为直接牵引,因牵引是直接作用骨骼,故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牵引力较大,而且阻力小,并可持久,是持续牵引最常用的方法。
(一)适应证多用于肌肉发达的成年人及需要较长时间或较大重量的牵引。
如成人肌力较强大部位的骨折,尤其是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脱位等。
它能有效地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同时也利于肢体检查,局部伤口的处理,近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
另外,某些手术前的准备,如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关节挛缩畸形患者术前等。
5岁以下的儿童骨折,如需采用骨牵引,骨圆针的贯穿处应避开骨骼,以免影响骨的生长发育。
(二)注意事项 1.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肌肉发达情况、骨折部位、移位程度,结合X线检查来决定。
一般股骨牵引重量相当于体重的1/7-1/10,胫骨、跟骨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上肢、颅骨的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
对骨折或脱位患者,牵引重量应一次加到适当最大量。
一旦复位后,即应将重量减至维持重量,牵引的最初几天,每日应测量肢体长度,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并随时调整牵引重量,以防过度牵引。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1、牵引的肢体应抬高,高于心脏位置。
2、下肢牵引的肢体应外展位。
3、牵引的砣不可随意去除,砣应高于地面10·15厘米,不可接触地面。
4、牵引针眼处,每天滴酒精两次,预防针眼处感染。
5、被牵引的肢体应制动,避免大幅度活动,引起牵引针的移位。
6、牵引针的两端各有一密封瓶,是为了保护病人健侧肢体的皮肤不被划伤,和衣物被服不被刮破。
如瓶子脱落,请告知医护人员。
7、下肢牵引的病人,脚后跟部应加垫一软毛巾,以保护皮肤。
8、病人可利用床上拉手训练抬臀。
骨牵引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骨牵引术是在患肢远端的特定部位,在无菌条件下,将骨圆针或牵引钳穿入骨骼内,系上牵引装置进行牵引的方法。
骨牵引为直接牵引,因牵引是直接作用骨骼,故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牵引力较大,而且阻力小,并可持久,是持续牵引最常用的方法。
(一)适应证多用于肌肉发达的成年人及需要较长时间或较大重量的牵引。
如成人肌力较强大部位的骨折,尤其是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脱位等。
它能有效地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同时也利于肢体检查,局部伤口的处理,近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
另外,某些手术前的准备,如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关节挛缩畸形患者术前等。
5岁以下的儿童骨折,如需采用骨牵引,骨圆针的贯穿处应避开骨骼,以免影响骨的生长发育。
(二)注意事项1.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肌肉发达情况、骨折部位、移位程度,结合X线检查来决定。
一般股骨牵引重量相当于体重的1/7-1/10,胫骨、跟骨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上肢、颅骨的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
对骨折或脱位患者,牵引重量应一次加到适当最大量。
一旦复位后,即应将重量减至维持重量,牵引的最初几天,每日应测量肢体长度,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并随时调整牵引重量,以防过度牵引。
2.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脚,充分利用患者体重作反牵引,患者健肢抵住小木箱,可以加强牵引。
[下肢骨牵引的护理]下肢骨牵引患者的护理
[下肢骨牵引的护理]下肢骨牵引患者的护理骨牵引法是用不锈钢针穿入骨骼,通过牵引钢针直接牵拉到骨骼。
牵引术是骨科重要的简便有效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应用范围广,既有复位又有固定作用。
下肢牵引通常的穿针部位有胫骨结节牵引、股骨髁上牵引、跟骨牵引。
在牵引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许多并发症,如果护理不当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因此,科学有效的正确的牵引方法及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
总结我科2008年3月~2008年8月130例下肢骨折牵引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0例,男90例,女40例。
年龄18~92岁,股骨颈骨折40例,粗隆间骨折42例,骨盆骨折18例,股骨干骨折30例。
2护理体会2.1心理护理牵引患者被动体位,活动受限,往往有一定的思想压力,焦燥不安。
护士应主动与患者谈心,主动与病人交谈,掌握思想变化,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交接班制度,每班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及足趾活动情况,如发现肢端皮肤颜色青紫,温度下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肢体疼痛、麻木,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3保证正确的牵引位置为保持反牵引,皮牵引抬高床尾10~15cm,骨牵引抬高床尾20~25cm。
2.4为保持牵引的效能,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并及时矫正①被服、用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
②牵引绳不可脱离滑轮,牵引线绳与患肢在同一轴线上。
③在牵引过程中,身体过分的向床头、床尾滑动,以致头或脚抵住了床头或床尾栏杆,而失去身体的反牵引作用,应及时纠正。
④牵引的重量是根据病情决定,不可随意放松或减轻。
牵引重量应保持悬空,如坠落在地上或触靠床栏上,都会失去牵引作用,也应及时矫正。
2.5预防并发症2.5.1 预防褥疮牵引病人由于长期仰卧,骶尾部、足跟等部位受压过久易产生褥疮,因此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褥清洁、平整、干燥,骶尾部可垫水垫,水垫每隔2小时更换一次。
下肢骨牵引的护理
一.概述
1、牵引术: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 抗牵引力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的治疗方法。
2、骨牵引:是将不锈钢针穿入骨骼的坚硬 部位,通过牵引钢针直接牵引骨骼,又称 直接牵引。
二.分类
1、按牵引类型分为:皮牵引、骨牵引、兜 带牵引。
二.分类
2、按牵引部位分为: 胫骨结节牵引、股 骨下端牵引、跟骨牵引、颅骨牵引、尺骨 鹰嘴牵引、尺骨茎突牵引、拇指及其他四 指牵引。
三.常见下肢骨牵引类型
类型 适用范围
牵引重量
胫骨结 节牵引
最常用,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股 体重的1/7 骨干骨折、髋关节脱位、骨盆骨折、 脱位。
股骨髁 上牵引
跟骨牵 引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髋 关节脱位、骨盆骨折、脱位。
胫腓骨不稳定骨折。
体重1/7 体重1/12
胫骨结节牵引
股骨髁上牵引
跟骨牵引
五.禁忌症
1、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性创伤污染严重者。 2、牵引局部骨骼有病变或严重骨质疏松者。 3、牵引局部需要切开复位者。
六.下肢骨牵引并发症
1、血管和神经损伤 2、牵引针眼感染 3、牵引针滑脱 4、足下垂 5、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6、过牵综合征
六.1并发症预防
血管和神经损伤:
2、牵引过程中注意防止滑车抵住床尾, 病员足板不能接触床尾,防止牵引绳滑脱。
3、牵引绳上不可放置枕头、被子等杂 物,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4、保持持续牵引及牵引钢针两端平衡。
七.3术后的护理
三、体位护理:
1、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需保持患肢 外展中立位。必要时可穿防外旋鞋。
2、股骨上段骨折患肢应尽量外展,病 员保持半卧位,以利于骨折对位,防止患 肢外旋。
循证护理在老年下肢骨牵引患者维持有效牵引依从性控制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 ・
22 6第0第8 0年 月 5 1 1 卷 期
循证护理在老年下肢骨牵引患者维持有效牵引依从性 控制 中的应用
朱 玉 霞 卢 小芹 陈敬 珍 霍柳 顺 刘 慧诗
广 东省 东莞 市 中 医院骨 一科 , 广东 东莞
530 2 05
【 要】 摘 目的 观察 循 证 护理 对 老年下 肢 骨 牵 引患 者 维 持有 效 牵引 依 从性 的影 响 。 方 法 将 5 6例老 年 下肢 骨 牵 引 患
计学意义( P<0 5 。观 察组 临床 总有 效 率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2% , 有 统计 学意 义 ( . ) 0 5 差异 P<0 5 。 结 论 循 证 护理 能 . ) 0
提 高 老年 下肢 骨牵 引患者 维持 有效 牵 引依 从性 。
f 关键 词】 循证 护 理 ; 下肢 骨牵 引 ; 从性 依 【 中图 分类 号】R 7 . 4 36 【 文献标 识 码】B 【 章 编号11 7 — 7 1 2 1 ) 8 0 0 — 2 文 6 3 9 0 (0 2 1 — 1 2 0
c mpin ei bev t ego pi , , , ek ees nf at i e a o t l op( o l c nosrai u 1 3 6 8w e s r i icnl hg r h ncnr u P<00 )T ec nc — a vr n w gi y h t og r . . h l ia t 5 i lo
Z u i U X a q n HE J g h n HU is u I Hus i HU Y xa L io i C N i z e n O Luh n L U i h
F rtDe at n fOrh p d c ,Do g u n Ho ptlo a i o a i ee Me iie i a g o g P o ic ,Do g u n is p rme to to e is n g a s ia fTrdt n lChn s d cn n Gu n d n rvn e i n g a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1、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3、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在足部置放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4、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5、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泵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6、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作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7、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技体功能位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3、肩关节:外展45度,前屈30度,外旋15度4、肘关节:屈曲90度5、腕关节:背屈20-30度,尺倾5-10度6、髋关节: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15度7、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180度8、踝关节:背屈90度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能够准确采用AUTAR DVT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四次,每次5-10分钟;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7、运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脱位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小册子;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3、保持患肢15度外展中立位;4、使用便盆时,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5、教会患者离床时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度;6、指导患者不可蹲/不可交叉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或软沙发;7、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架/长杆辅助器/坐厕加高器;8、按照使用防跌到评估及措施单中的内容,防跌到护理;9、发现患者患髋突然出现弹响声、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记录;目标五:保持有效的下肢骨牵引1、建立骨牵引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单;2、保证牵引绳在滑车内;防止牵引架向一侧倾斜;3、下肢牵引床尾摇高20~25cm度;4、保持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长一直线;5、牵引重量不能随意增减;量要悬空,不能碰地上或床沿;6、严防在转移体位时放松牵引;7、严防棉被/衣物压放牵引绳;8、发现牵引弓脱落、移开及时报告医生调整,并记录;目标六:防止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循环不良1、有观察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按照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血运观察护理单,准确评估断肢指、趾再植、皮瓣移植的患者;3、保持室温24-28摄氏度;4、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5、正确使用床托架,避免患肢受压;6、严禁按摩与热敷患肢;7、指导患者术后避免吸烟、喝咖啡、茶和可乐;8、正确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5-30cm;目标七:及时发现膝关节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1、评估患者手术肢体的体位;2、观察膝部绷带包扎松紧情况,以能伸入一指为宜;3、按外周血循环观察评估护理单评估标准评估患肢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足背动脉博动情况、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及肢体肿胀情况并记录;4、发现病人患肢足部不能背伸或背伸乏力,发现患肢小腿前外侧伸肌及足背前、内侧出现麻痹感等感觉障碍情况时马上报告手术医生;5、准备好拆除伤口敷料及加压包扎绷带的准备;6、组织护士学习腓总神经受压/损伤的临床观察及典型个案分享;目标八:保持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通畅1、收治颈椎损伤前及颈椎手术前常规准备吸氧、吸痰装置;2、教会病人深呼吸及正确咳痰方法;3、颈椎术后24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如有以下异常情况,马上报告医生:引流量>100ml/h,呈血性,持续3小时,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引流量术后12小时内突然减少,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提示有颈部切口血肿发生的可能;4、在高级责任护士或专科护士指导下运用颈椎损伤/手术患者呼吸功能观察护理单;5、痰液粘稠度3度伴排痰困难、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病人、颈椎手术后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或颈围增粗、血氧饱和度〈90%的患者准备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套管、呼吸气囊等急救准备;目标九:提高脊柱骨折病人翻身的安全性1、有脊柱专科翻身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请、意识状态及配合能力;3、翻身前有告知患者翻身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4、每2-4小时翻身一次或根据病人需要翻身;5、有足够人力和使用正确的轴线翻身方法;6、翻身前后放置好各种管道,保持管道通畅;7、指导具有配合能力的病人全身放松,双手交叉放置胸前,双腿曲起;8、翻身过程始终保持患者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符合生理曲度;9、翻身过程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询问舒适度;10、翻身时为患者保暖,保护病人隐私并防止坠床;11、翻身时为患者背部有翻身枕支持身体,两膝之间放有软枕并使双膝呈自然弯曲状;12、准确记录翻身时间;目标十:正确使用助行器1、根据肘杖护理单评估内容:使用前评估双上肢肌力需达到四级、双下肢三级肌力以上;2、正确调整助步器高度:患者仰卧,双手放身旁,测量自尺骨茎突到脚后跟的距离再加2、5cm;3、协助并指导患者正确离床:关节置换患者从术侧离床;下肢骨折后、截瘫、不完全截瘫、下肢单侧无力患者从健侧离床;4、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步行前站立在助行器中间,双足尖与扶手侧脚架在同一水平线上;行走时先向前移动助行器20cm,健侧先迈步患肢后移动助行器中间;5、制定助行器使用的护理指引;。
下肢骨牵引的护理
下肢骨牵引的护理前言: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骨牵引技术已经成为骨科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它对骨折患者的恢复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什么是骨牵引骨牵引是利用牵引钳或钢针穿过骨质,使牵引力通过骨骼抵达损伤部位,对骨折、脱位的患者起到固定、复位和休息的作用。
骨牵引的优点是阻力小,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能有效的克服肌肉紧张、纠正骨折重叠和关节脱位造成的畸形。
牵引力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增加,不会引起皮肤发生水泡、循环障碍或压迫性坏死。
缺点是钢针直接通过皮肤穿入骨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针眼处的感染,如果进针部位不准确,会造成关节囊或神经血管的损伤。
骨牵引是骨科治疗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治疗方法。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肢骨牵引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下肢骨牵引的护理方法1、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牵引部位是否有剧烈疼痛,如果出现局部疼痛或者出血,就要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进行调理,重新牵引。
2、在牵引前应清洁要牵引处的皮肤,向患者家属讲解下肢骨牵引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顾虑,积极配合。
3、每天检查牵引架、牵引方向、患肢所处位置和身体的姿势以及牵引滑车是否灵活,保证牵引力线与治疗目的是一致,检查包扎的松紧度,有无滑落或松动,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牵引。
4、经常检查患者骨折部位的情况,可测量受伤下肢的长度与健康肢做比较,根据情况决定手法复位时机或增减牵引和重量,一定要防止牵引过度可骨折处畸形愈合,没有经过医生的允许,不得随意增加牵引重量和放松绳索,以免出现不适。
5、患者牵引的针眼处每天要进行2-3次的消毒,保持针眼处清洁干燥,以防止针眼感染。
如果发现针眼处肿胀、发红、或分泌物增多,应使用消炎药、及时换药等处理。
要是发生严重感染,出现水泡或有皮炎,应立即停止骨牵引,以防止引发骨感染。
6、为了加强患肢处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患者应进行功能锻炼,并经常检查足部及其骨突部,预防压疮,如果发现有骨突部固定性疼痛及充血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尽快处理。
下肢牵引病人的护理要点
下肢牵引病人的护理要点张佩霞1 定义牵引是牵拉的意思。
要达到牵引的目的,在牵引的同时,必须有一个能与牵引力平衡的作用力相反的反牵引力。
在临床牵引时,最常用的产生反牵引力的方法就是抬高床脚,使身体向着与牵引力相反的方向滑动而构成反牵引力。
2目的2.1牵拉关节或骨胳,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的位置。
2.2牵拉及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使局部休息,常用于治疗关节炎症等。
2.3 矫正畸形。
3 方法3.1 皮牵引法此牵引是把胶布贴在皮肤上,通过牵拉胶布进行牵引。
因为牵引是通过牵拉皮肤再拉到皮下组织和骨胳,故又称间接牵引法。
此种牵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穿破骨组织,对肢体损伤小,患者痛苦少。
缺点是不能承受太大的重量,一般不超过5kg,否则容易把胶布拉脱。
所以,一般用于小儿或老弱患者的骨折牵引或关节炎症时矫正与固定。
3.2骨牵引法:骨牵弓I法是用不锈钢针穿入骨胳,通过牵拉钢针直接牵拉到骨胳,故可称直接牵引法。
此种牵引的优点是牵引力量大(一般可承受15—20kg),效果好,可用于青壮年及需要重力牵引者。
缺点是患者有一定的痛苦,并有感染的机会。
3.3骨牵引经常穿针的部位有颅骨骨板(颅骨牵引)、尺骨鹰嘴(尺骨鹰嘴牵引)、胫骨结节(胫骨结节牵引)、股骨踝上(股骨躲上牵引)、跟骨(跟骨牵引)。
4 护理4.1对新牵引的患者,尤其皮肤牵引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循环。
患肢肢端可因纱布缠绕过紧而压迫血管、神经,引起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等感觉运动障碍,应仔细检查,及时报告,或松开绷带重新缠绕,可解除压迫。
4.2对皮肤牵引的患者,应随时注意胶布或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并及时整理。
4.3为保持反牵引,床尾应抬高,一般皮肤牵引抬高10〜15cm,骨牵引抬高20〜25cm,而颅骨牵引则抬高床头。
4 . 4为保持牵引效能,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并及时矫正4.4.1被服、用物不可压在牵弓I 绳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有效的下肢骨牵引
制定和掌握骨牵引的护理指引,建 立健康教育单 保持两端平衡,保证牵引绳在滑车 内,防止牵引架向一侧倾斜 下肢牵引床尾摇高20-30cm 保持牵引绳与患肢长轴成一直线
牵引重量不能随意增减,牵引秤砣要悬空, 不能碰地面或床沿 严防在转移体位时放松牵引 严防棉被或衣物压放牵引绳 发现牵引弓脱落、移位及时报告医生调整, 并记录
下肢骨牵引的类型与适应症
股骨髁上骨牵引(骨盆骨折、髋关 节骨折脱位等) 胫骨结节骨牵引(股骨颈骨折、股 骨骨折、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 ) 跟骨结节骨牵引(胫骨骨折及小腿 开放性损伤 )
胫骨骨牵引的重量
股骨髁上骨牵引和胫骨结节骨牵引的牵引重 量为患者体重的1/7-1/8 跟骨结节骨牵引的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的 1/12 通过拍片观察牵引后骨折对位对线的情况, 如果依然短缩移位需要再增加牵引重量,如 果分离了,就说明过牵啦,必须减轻牵引重 量。
护理指引
向病人解释牵引的目的及主要程序 根据医嘱或指引进行针眼护理 牵引针末端予密封瓶覆盖 保持牵引系统的完整 保持患肢处于最佳的解剖位置 保持患肢温暖 保持有效牵引 鼓励病人床上进行功能锻炼以预防并发症 观察患肢皮肤及神经肌肉状况 针眼情况:有无红肿热痛、渗液等异常情况
骨牵引病人的健康教育
向病人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合 作 早期主要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2周后 开始练习关节活动,逐步增加活动范围, 增大活动强度,以防止肌肉萎缩,但要 以活动后病人不感到疼痛、疲劳为度。
应用足底板托或沙袋将足底垫起,以 保持踝关节与功能位,鼓励病人主动 屈伸踝关节,或被动作足背伸活动, 以防足下垂和关节僵硬 病情许可时应练习全身性活动,如扩 胸、深呼吸、用力咳嗽、抬起上身等, 改善呼吸功能,同时要嘱病人多喝水, 以防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